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宠妃-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行礼,分别站定之后,太子笑道:“听闻五弟要去普陀山请菩萨了?”
    瑞定点头,“父皇明旨已发。”
    “五弟真是有出息,六部都待过,而且做得都不错,想必父皇也是想到这一点。按说往常都是礼部派人去的,没想这一次却是五弟。”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一闪一闪的都是恶意。
    “我朝到现在,五弟还是第一个去请菩萨的皇子,这份差事,你可要好好做!”太子抬脚离开,“你吏部的差事,你太子哥哥会替你好好看着的。”
    “多谢太子殿下。”瑞定道。
    他这般回应反倒叫太子一拳出去没了着力,太子怏怏道:“既然如此,五弟回去好好收拾行囊吧,孤就不拉你在这儿闲聊了。”
    瑞定离开,太子看着他的背影十分想在地上啐一口,可惜又觉得这里是御书房门口,还是忍住了。
    “还以为你能蹦跶多久呢?要说最讨父皇喜欢的,还是孤了!”太子换上一个笑脸,进了御书房。
    瑞定去了承乾宫。
    吴妃脸色苍白靠在榻上,一见瑞定进来,便道:“都是母妃害了你,装什么病!害的你好好的差事做不了,被遣到普陀山请菩萨。”
    吴妃一声声的数落自己,“虽后宫不得干政,你母妃是个女子,但是也知道这不是什么正经差事。放着好好的吏部不待,跑去普陀山——陛下对皇后母子两个竟然回护如此,简直是不给别人活路了!”
    瑞定坐下,道:“母妃好好跟我说说,这事儿是怎么起来的。”
    吴妃想了一想道:“前天你父皇来看我,歇在了承乾宫。我故意撑到半夜没睡,装作做恶梦的样子将你父皇也惊醒了。”
    “当时他看着脸色还好,替我叫了热水梳洗,又让拿安魂香来点上。哪知道刚躺下,他突然道——”
    “你这老是夜惊也不是个事儿。”
    吴妃回想道:“说完这话,他很是安静了一会,我也不敢说什么,生怕打扰了他的思绪。”
    “想必是宫里的菩萨已经失了法力。”
    吴妃懊恼道:“第二天便传出来让你去普陀山请菩萨的消息了。”
    倒也看不出来什么,瑞定心想。
    只是算算时间,父皇说要做个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还说时间足够他去江南游玩一圈,再加上从京城到江南,再从江南到普陀山的时间,皇帝怕是临时起意。
    吴妃见瑞定不知道想什么,很是不安道:“都是母妃不好。”
    皇帝说了去江南的行程暂时别让人知道,不过吴妃不能算是别人,况且等他出发这事儿是怎么也瞒不住的。
    瑞定道:“我料父皇怕是别有深意,他还让我去江南。”
    吴妃一愣,“江南?金陵是当日太祖起家的地方,那里又是最最富庶的地方,你父皇他……”
    “所以我说一点情绪都不能让人看出来。”瑞定道:“不骄不躁,处事平常。”
    吴妃点头,情绪已经好了很多,“这一趟来回怎么也得四个多月了,正好避开那个人。”
    提到连名字都不想让儿子记到心里的贾元春,吴妃多了几分愤怒,“早知道就不让她住倒座头一间屋了,应该把她安排在尽里面,她这天天地听着动静,见你来了就想往出跑,我宫里才有几个使唤人手,还得专门分出来两个看着她。”
    “还得是心腹,别人我都怕走漏风声!”
    瑞定安慰道:“要我说,母妃也别太把她当回事儿了。父皇不是也说了,不过一个宫女,况且那夜管着宗人府的理亲王也说了,她到我府上就是宫女。”
    “有了理亲王这句话,她就算爬了床,她也只能是宫女!”吴妃说完又唾自己,“呸呸呸!要不是你说留着她还有用,我真恨不得借着时疫的机会就让她暴毙了。”
    果真讲到贾元春,吴妃的思绪全不在普陀山上了,人也精神许多。
    瑞定又道:“父皇让我五日后出发,还要请母妃帮我收拾行囊了。”
    吴妃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你这一去怕是赶不上你外祖母的寿宴了,要么明天去你外祖母家告一声罪?”
    瑞定点头又摇头,“明天有事儿,后天是花朝节,我后天去,也顺带给母妃摘两朵花儿回来。”
    吴妃笑着拍了他一下,“你母妃都多大的人了。再说花朝节是让你护花的,又不是让你采花的。”
    过了两日便到了二月十二花朝节,瑞定早上先去宫里给吴妃请了安,然后打算出宫去外祖母家里,顺带……再去看看林妹妹去。
    庆阳伯府虽也是有爵位之人,不过一来他们这爵位来的晚,二来也是个中等爵位,比不上贾家的爵位是开国时候赏的,因此他们的宅院也离皇宫稍远些。
    车上除了瑞定,还有他的宫女太监,吴妃也准备了不少礼让他带回,瑞定算着多半是要在庆阳伯府吃中饭了。
    不过等到马车驶入庆阳伯府所在的街道,瑞定只觉得心口一阵狂跳。
    庆阳伯宅院四周的红灯笼怎么全部换成白色的了!
    这是谁死了!瑞定也不能马车停稳,立即跳了下来。
    门口迎接来往吊唁客人的小厮一见是五殿下,慌忙迎了上来,道:“您去书房坐坐。”
    “这是……谁去了?”
    “是府上的大奶奶,前些日子得了急病,现已经停灵六日了,老太太说急病停在家里不好,说是七日便要送到家庙里去。”
    瑞定放下心来,正好这时得了消息前来迎接的庆阳伯已经出来,见了瑞定道:“让殿下看见这个,真是……”
    庆阳伯没说出话来,瑞定道:“节哀。”
    庆阳伯带着他又往里走了走,过了二门再无一个外人,他捶胸顿足道:“家门不幸啊,家门不幸。”庆阳伯抹了两把眼泪,道:“外面乱糟糟的,我送您去老太太那儿坐坐。”
    老太太屋里算是整个庆阳伯府唯一没有全部改成白色的地方了,瑞定刚坐下,二舅吴翰亦也来了。
    老太太让瑞定坐在她身边,也不等瑞定开口问,便道:“死的是我的长媳施氏。”
    “前些日子你请了太医来给我瞧病,她听见了想尽尽孝心,便说要到我这里来侍疾,我想着我也不算什么大病,她想来便来好了。”
    这是解释,也是透过这个告诉瑞定他们的安排。
    “那里知道来了没两天,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她的陪房一家去巡查庄子的时候没留神,连人带车翻下山崖了,尸骨无存。”
    “施氏年纪也不小了,一听见这个消息便不好了,我们请了大夫来瞧,只说要好好休养。”
    “谁料她自打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便像是得了癔症一般,连人都不认了。下人一个没看出,她便从屋里逃了出来,死在去宏儒院子里的路上了。”
    瑞定原本好好听着,但是听到最后一句不免留了个心眼,问:“他俩没见过?”
    庆阳伯摇了摇头,“她被拘在母亲后院的小佛堂里,爬出来没多久便死了。”
    瑞定点头。
    老太太抹着眼泪又说:“遇见这事儿……唉,我让他将请封世子的折子撤回来了,母亲才死,还是先守孝再说吧。”
    瑞定想了想,“这倒是不碍什么事儿,不过一年而已。等出了孝跟我说一声,我去跟礼部打招呼,很快就能下来。”
    老太太点头,却不再往下说了,她给吴翰亦使了个眼色,只见吴翰亦又去检查了门窗,跟老太太点了点头。
    庆阳伯道:“前面那事情,是我们失察了。母亲生病,又是两年相交最忙的时候,我们兄弟两个都顾不上家,被她钻了空子。”
    瑞定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舅舅您想,在小事儿上看出好歹来,总比关键时刻不查,被捅上一刀的好吧。”
    庆阳伯庆幸道:“殿下不怪罪是再好不过了。”
    老太太见这事儿算是过去了,问:“殿下怎么今日出来了?”
    瑞定道:“父皇差我出远门办差,我怕是来不及赶回来参加外祖母的寿宴了,特来告罪。”
    “差事要紧。”老太太不以为然。
    吴翰亦小心翼翼问道:“陛下差您去哪里?”
    瑞定想了想,“普陀山——”他特地又顿了一顿,小声补充道:“还有江南。”
    吴翰亦惊喜道:“好!江南这地方……殿下去了可得仔细看看,那里面盘根错节,而且复杂程度不亚于朝廷了。”
    “哦?”瑞定这一点是知道的,但是他不知道小舅舅对江南如此评价。
    “等我想想。”吴翰亦道,“您哪天动身?想必是走水路了,到时候我差一个人陪着您去。”
    庆阳伯也道:“江南这地方,我们也经营了十几年了,虽然只是个书画铺子,不过……殿下若是有什么事儿,不方便让官府办的,也好去找他们。”
    看着庆阳伯很是自信的表情,瑞定道:“我一定去。”
    庆阳伯说的很是明白,“江南这地方,浓浓的文人气息,我们这书画铺子……上至两淮布政司,下至松山书院,都有联系。”
    这可是惊喜了。
    “若是将来……舅舅只当个伯爵,怕是可惜了。”
    几人又说了两句,老太太叫送客了。
    “你也不用给她上香,她受不起,况且我们府上办丧事,你还得回宫,别叫沾了晦气。”
    从庆阳伯府出来,瑞定上了马车,正经事儿是办完了,下面该去贾府了。
    接到瑞定再次来访的消息,贾母是又惊又喜,她看着王熙凤,有点拿不定主意,“你说五殿下究竟知不知道今儿是黛玉的生辰?”
    王熙凤道:“按说不应该,况且我们送的帖子,也只说是姑娘做寿摆酒热闹热闹,一来没说是谁过生日,二来也没说究竟哪天是正日子,而且就算是庆阳伯府,也断然没有将女孩子家的生辰告诉外人的道理。”
    贾母点头,“你说的有理,随我去叫你林妹妹去。”
    戏台子在贾府的后院里搭着,家里的几个姑娘坐在最前排,看见贾母来了,几人起身行礼,这一起身,凳子露了出来,到让贾母看出点不同寻常来。
    三春加上黛玉、宝钗和湘云,一共六个姑娘,凳子放了两排,黛玉和宝钗湘云坐了第一排。
    可是……
    三春的椅子被有意向后挪了,宝钗坐在中间,黛玉居右,湘云居左,湘云的凳子跟宝钗放的很近,倒是黛玉。
    她的凳子又稍稍靠前一些,离的也比较远,像是自己一个人坐着,又或者……被排挤了一般。
    看见贾母的目光往凳子上扫,宝钗急忙笑道:“湘云妹妹也太过活泼了,跟个泼猴似的,坐在凳子上不住的扭,连带我的凳子都偏了。”
    说着,她也不等丫鬟动手,亲自过去将三个凳子又摆正了。
    
    第036章
    
    贾母的眼神扫了过去,带着几分审视。
    林黛玉倒是坦荡荡的,一双美目清澈无物。
    薛宝钗在贾母的注视下还笑了一笑,正如她平常一样,端庄大方。
    史湘云笑的很是灿烂,还叫了一声“老太太”。
    贾家的三个姑娘方才好像是在聊些什么,站起来还是笑着的,脸上还有红晕。
    贾母有心想问问,不过瑞定已经在荣禧堂等着了,她也不好耽误时间,直接道:“黛玉,你随我来,五殿下来看你了。”
    “是。”黛玉轻应一声,款款移步,走到了贾母身边,很是自然将贾母胳膊一掺,道:“我扶着您。”
    贾母在她胳膊上拍了拍,目光看着面前的五个姑娘,道:“你们听戏,她去去就回。”
    等到黛玉还有贾母王熙凤几个离了戏台,史湘云哼了一声。
    贾家三个姑娘冷下脸来,又坐了下来,倒是薛宝钗,拉着史湘云的手道:“你这又是做什么,林妹妹大好的日子,哪儿有在别人生日的时候不痛快的呢。”
    史湘云看了后面一眼,道:“我们去园子里逛逛?老在这儿坐着怪没意思的,在家里就整日被拘着。宝姐姐我们去园子里吧。”
    薛宝钗笑道:“你这丫头。”转身跟三春道:“几位妹妹要一起去吗?今日是花朝节,早上我过来,一路上的花儿都开了,想必院子里的颜色更是夺目,不如我们去逛逛?况且坐了这一早上——”
    薛宝钗拿帕子掩了口,笑道:“吃了不少茶点,也得走动走动才能吃下林妹妹的寿面啊。”
    薛宝钗是看着迎春说的,她料定迎春性子软和,从不拒绝别人要求。
    果然,迎春已经打算站起身来,谁料探春将她一拉,道:“这戏才唱了一半,等会再去。而且就要中午了,进花园子也看不了什么了。”
    薛宝钗又看惜春,惜春直接道:“我不去。”
    “那我们两个去。”史湘云能耐下性子让薛宝钗说了这么大一通话,已经很是难道了,说完她拉着薛宝钗就要出去。
    薛宝钗急忙道:“那我们这就走了。”
    迎春跟她笑着点了点头,探春和惜春都是冷冷嗯了一声。
    两人刚出门口,史湘云就道:“我就是看不惯她那个样子,也跟我似的是来做客的。去年我来的时候,几个姐姐都住在老太太的院子里,现在可好,整个院子让她一个人占了。”
    “你还是个热心肠。”薛宝钗说完略觉不对,急忙安慰道:“在哪儿不是住呢?”
    “那可不一样。宝姐姐你家里人口简单,自然是不知道的,能住在祖母屋里的——”史湘云眼珠子转了转,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薛宝钗只当没听见这事儿,道:“还是你嫌我哪儿住着不舒服?”说完她笑,“我知道了,你是觉得老太太屋里离厨房近,你是想吃的了。”
    “宝姐姐。”史湘云笑着去扑她了。
    等到两人走的没影了,贾家三个姑娘对视一眼。
    探春道:“不过去园子逛逛,就扯了这么大一桶话出来,怪不得宝玉跟我说——”探春及时打住了,没继续下去。
    迎春道:“都是自家姐妹,她还叫婶娘做姨妈。”
    探春道:“我跟她可不是一个姓儿。”她的视线看着前面三个凳子,说的是谁也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了。
    迎春又去看惜春,想让她劝劝,不过惜春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专注着看戏,手里还捧着茶,似乎是完全没听见她们这一场对话。
    迎春无奈,也只得息了声音,专心致志看戏去了。
    再说瑞定,他已经在荣禧堂坐了一会了,贾政和贾赦两个陪着。
    瑞定看见贾政就想起贾元春,反而对贾赦的感官好一点,可惜贾赦整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面相蜡黄,两个乌青的眼袋,看着不太舒服,于是几人不过说了两句话便止住了。
    好在贾母很快将林黛玉带来了。
    三个月没见,似乎长高一些了。
    瑞定道:“您将林姑娘照顾的极好,想必父皇也能放心了。”
    瑞定知道自己这么贸贸然上门显得略没规矩,便将皇帝抬了出来,横竖全天下的规矩都是他的皇帝爹定的,至于他皇帝爹为什么派他来看林黛玉,自己脑补好了。
    听见瑞定说了皇帝,几人都笑,贾母道:“请殿下放心,这是我的亲外孙女儿,在这儿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必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林黛玉今日生日,瑞定是知道的。
    他还记得上次来林黛玉穿了一身水绿色的衣裳,配着浅樱草色的裙子,看着很是素净。
    他今日生日,想必上到贾母,下到丫鬟,都跟她说了要穿的喜庆一些。
    林黛玉今日的打扮,是整体偏红。
    象牙白的上衣,嫣红的对襟,衣服上似乎还有绣花,只是瑞定不敢细看。
    长裙及地,粉色打底,绣着主体是红色的蝴蝶花朵,外面还有两层薄纱环绕,走动起来蝴蝶像是活了一般,在花丛中起舞,看着十分动人。
    腰间还挂着他送的血玉,血玉的颜色红到发黑,很是醒目。
    再往下,露出两个小小的鞋尖,上面一阵反光,似乎还镶嵌了珠宝上去。
    头发乌黑油亮,上面几根细细的精致朱钗,耳朵上则是珍珠做成的耳钉,小小两颗,跟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瑞定目光里一点感情都看不出来,就像是真的在看林黛玉是不是长高了长胖了一样。
    将林黛玉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瑞定道:“是比上次高了些。”
    贾母松口气,道:“我专门吩咐厨房每日做两道江南菜,她胃口好了许多。”
    瑞定点头,“老太君有心了。”
    “说起来还是殿下提醒的。”贾母笑道,“这孩子自小在江南长大,吃不惯京城的菜也不跟我说,来了一年多,每天就跟鸽子似的吃那么一点。”
    林黛玉从进来就是低着头,瑞定看她她看不见,贾母还有两个舅舅面色紧张她也看不见,只是贾母语速有点快,里面还有点慌张她是听出来了。
    “我初来京城,吃了两次也觉得京里的菜好吃。”黛玉声音柔柔的,“只是初来乍到,难免有些水土不服,现在过了春天,总算是调整过来了。”
    瑞定点点头,起身道:“我今日来不过看一看,现在人也见了,我也放心了,这就告辞了。”
    贾母看了一眼,看了两个儿子一眼,五殿下好不容易来一次,还不把人多留一会。
    贾政急忙道:“原不敢留饭的,只是殿下来我府上,不如让我们尽略地主之谊,喝杯好茶再走?”
    贾赦也道:“新盖的小花园,是请山子野做的,很是得江南园林的风味儿,虽不及御花园宽敞大气,不过小小巧巧的也很是精致玲珑。”
    贾母赞许的看了贾赦一眼,关键时刻还是很会说话的。
    瑞定想了想,轻声问黛玉道:“姑娘可曾去看过了?比之江南的园林如何?”
    黛玉并不抬头,略想一想道:“已经有了几分韵味。”
    瑞定点头,道:“既如此,那便去瞧瞧好了。”
    “殿下这边请。”贾赦一伸手。
    贾母看了贾政一眼,做了个口型,“快去叫宝玉!”
    
    第037章
    
    这边瑞定一行人进了贾家的小花园,那边得了消息的婆子去戏台道:“有外客来逛园子,老太太让姑娘们就带在此处,莫要走动了。”
    只是婆子一看姑娘少了两个,又听说史家大姑娘和薛姑娘已经进了园子,不免火急火燎一边差人进园子小心去找,一边又差人去给老太太回话,急了一头汗出来。
    “外客?”探春道:“方才说五殿下来访,将林姐姐请了去,这会又说有外客进了园子,莫不是五殿下?”
    迎春摇摇头,“老祖宗让我们在此处坐着,你也别想其他的,好好坐着便是,莫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怎么叫有的没的。戏台便搭在园子里,宝姐姐和湘云妹妹这会儿还在园子里乱逛,也不知道她们逛到了那里,莫让人冲撞了才好。”探春说着就站起身来,想往外看。
    迎春急忙将她拉住,“好妹妹,这戏台子搭在园子最中间的宽阔地方,一进来就能看见,你莫要出声,我们静悄悄的,省得失了礼数。”
    迎春平常时候是个软和性子,任凭她屋里的丫鬟怎么闹都不出声的,现在却将探春拉的死死的,探春无奈,也只能答应道:“姐姐放心,我哪儿都不去。”
    话虽如此,她还是站在戏台边上,探头张望,也不知道是担心薛宝钗还是史湘云。
    迎春也无暇顾及台上唱到最精彩处的戏剧,两只眼睛牢牢看着探春,像是生怕自己一个没留意便让她窜了出去。
    瑞定几个进了园子。
    正中便是个小小池塘,后面一大块空地,上面搭的就是戏台子。
    戏台子上还在热火朝天的唱戏,虽然花园空旷,不过一进来便觉得有点吵。
    贾母一看见就有点想冒冷汗,不由得转头看了贾赦贾政两兄弟。
    自打国公爷去了,老大的头一个媳妇去了,管家的事情她交给了老二家里的,连家里的下人都松懈了,早先她管家的时候,是跟本不会出现这么没礼数的事情了。
    兄弟两个虽不明白母亲看他们的深刻含义,但是也知道该把戏停了,贾政急忙拉着身后跟着等着伺候的小厮一名,低声道:“快去让把戏停了,跑着去!”
    这一着急,声音不免有些大,瑞定本就跟他离得不远,更是听的一清二楚。
    他知道今天是林黛玉的生日,这戏台多半是为了她搭起来的。瑞定若无其事扫了她一眼,见她很是规矩站在贾母旁边,头微微低下,让贾母遮了她半个身子。
    瑞定微微一笑,“府上日子过的悠闲,花朝节摆了戏台子唱戏。”
    气氛缓和了一些。
    贾母接道:“不过是看着风和日丽,天气渐暖,家里几个女孩子出不去门,给她们热闹热闹。”
    瑞定点头,“理应如此。”
    这时戏台上已经安静了,瑞定道:“方才进来不过听了一两句,也觉婉转婀娜,甚是动听,倒是比宫里唱的还有味道。”
    贾赦立即来了精神道:“这是京城里有名的听雨阁,花了大价钱请来的。”
    瑞定笑:“不错,宫里的那些唱的中规中矩的,要顾着各个主子的口味,倒不如这些民间艺人放得开。”
    聊了两句戏剧,倒显得瑞定真的是顺路来看一眼林黛玉似的,贾府众人紧张减消。
    林黛玉觉得贾母拉着她的手也不那么用力了。
    贾赦抹了把头上的汗,轻轻舒了口气,“殿下这边请。”
    再说那戏台,探春原本就在窗户后头躲着,只是迎春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躲了过来,姐妹两个倒是把瑞定几个说的话听了个遍。
    等到贾赦引路,他们几个离开,探春唏嘘了一声,“中间那个……便是五殿下了吧。”
    “嗯。”旁边响起迎春的回答。
    探春一跳,像是被吓着了,“姐姐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了?”
    迎春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我是怕你一时不慎出去了,专门来看着你的。”
    探春点头,主动拉着迎春的手,道:“我们去乖乖坐好,万一一会儿有人进来呢?”
    迎春跟她两个又坐了回去,房间里安安静静的。
    半响,探春突然道:“五殿下……看着跟宝玉还有链二哥一点都不一样。”
    “他比父亲还要再高一些。”迎春像是说梦话一般也来了这么一句。
    “他爱听戏。”
    屋里又安静下来。
    不久,探春绞着帕子极其小声道:“怎么就让她去了。”
    迎春这次像是没听见一样,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戏台两边的雕花栏杆,不知道在想什么。
    瑞定几人往前走了没两步,便见宝玉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瑞定略觉奇怪,按照他跟林黛玉的关系,怎么不在戏台上陪着听戏,倒像是从院子里才出来的一般,而且明显是才换了一身衣服。
    又因为时间太过紧迫,他头上两个用来绑金冠的带子勒的有点紧,本来就是个还在青春期发育的孩子,养得娇贵,自然不会瘦到哪儿去,被这么一勒,更显得脸圆肉多了。
    瑞定余光扫了一圈,贾母和贾政两个脸上都露了笑,贾赦倒是沉下脸来,想必对老太太不叫他儿子很是不满。
    林黛玉一直半低着头,再加上瑞定长的高大,倒是看不见她脸上的表情。
    但是在场几个人,除了林黛玉,就宝玉是一身大红,瑞定无端心情有些失落,看着贾宝玉越发的不顺眼起来。
    “殿下。”宝玉站在他面前垂首行了礼,瑞定道:“这便是府上的公子了?看着年纪也不小了。”
    贾政笑道:“正是犬子。四月的生日,马上就要十五了。”
    瑞定点头,笑道:“久闻政公自年幼起便喜好读书,连翰林院里几个负责经筵讲学的夫子都说你学问好。看你公子这个年纪,后年便是大比了,也可让公子下场一试。若是能得个一甲,想必荣公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这番话说出来,贾政的脸色从喜悦变成尴尬,是又气愤又羞愧,贾赦脸上倒是露了几分幸灾乐祸。
    “他的业师前年家里有事,便辞了馆,算起来也有一年多了。”贾赦才说了一句就觉得自己冲动了,将后面一句话又硬生生转了过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先生,家里虽有私塾,不过怕是会耽误着孩子。”
    贾母脸色稍晴,贾政也松了口气,瑞定又道:“嗯,府上公子志向远大,若是意指一甲,私塾怕是不够的,还是要请业师来家里指点。”
    贾政的脸色好了许多,似乎贾宝玉两年没上学真是因为这个原因。
    瑞定又若无其事补充了一句:“上个月翰林院有位老先生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按理是要推三次才准的,回去我帮你问问。”
    瑞定看着贾宝玉,神态自若,“你做两篇文章送来。”
    原先脸色才好转的母子两人又开始冒冷汗了,而贾赦的脸色倒是跟他们相反。
    贾政不开心的时候他就开心。
    贾政拱手道:“不敢烦劳殿下了,这逆子……”贾政一咬牙,闭着眼睛飞快道:“这逆子连童生试还没过。”
    瑞定面露惊讶之色,眼神有点飘逸,似乎也觉得尴尬了,半响,他道:“我倒是忘了府上祖籍金陵了,这童生试是要去原籍考的,想必是府上长辈不忍幼孙一人上路吧。”
    贾母顺着梯子急忙爬了上去,道:“这孩子也大了,明年无论如何都要回去了。”
    瑞定嗯了一声,道:“远处那假山不错。”说着便抬脚走了过去。
    贾政松了一口气,转头恶狠狠的等着贾宝玉,真恨不得一脚踹上去。
    贾宝玉吓的一哆嗦,小声道:“老爷。”
    “殿下还在前面看着呢。”贾赦故意大方,“有什么事儿等殿下走了再说。”
    瑞定走了没两步,突然想起林黛玉是一直不劝贾宝玉读书上进的,也因此贾宝玉平日里最喜黛玉。
    他说了这一大堆的话……不过想想又觉得蹊跷,林家书香门第,林如海更是探花出身,林黛玉更是自小充作男儿教养。
    若说她不喜科举勉强说的过去,但是厌倦到了这般地步,总觉得另有原因。
    瑞定走在最前面,贾政贾赦两个一左一右跟着,为了以示尊敬,他们两个得落后瑞定半步。
    园子里不少景色优美的地方都是一条不宽的石子小路,贾政贾赦两个侧着身子给瑞定介绍石头、水还有花草树木的来历,还得大声说话,很是辛苦。
    宝玉跟在贾政后面,低眉顺眼的一言不发。
    贾母拉着黛玉跟在她后面,两人一个年纪已经大了,一个又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走的很是辛苦。
    最后几个,便是瑞定的宫女太监,还有贾府的小厮丫鬟了。
    沿着一条细长的小石子路从假山丛中走了出来,瑞定无意之中朝后看了一眼,黛玉虽低着头,看不见她眼神眉角额头,但是她下半个脸上已经现了薄薄一层绯红,好看是好看,就是……
    瑞定环绕一圈,笑道:“这园子景色秀丽,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他指着前面的小凉亭道:“我看那亭子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