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那么急吧?”沈默道:“那里的教学稍差些,会耽误志坚学业的。”
苏雪看看他,轻声道:“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留在苏州吗?”
“不是我的意思。”沈默一阵莫名的烦躁道:“我问你的意思,看着挺灵秀的一人,怎么整天稀里糊涂的,对将来没个打算呢?”
苏雪闻言愣了一会儿,方才幽幽一叹道:“大人见过柳絮、飘萍,可问过它们要去哪里?”
“那不一样……”沈默闷声道:“你还有弟弟妹妹,你们是一个家啊!”
“其实是一样的。”苏雪低下头,低声道:“对巧儿和志坚来说,有姐姐的地方就是家,可我自己呢?我自己其实是没有家的。”
“如果你愿意。可以跟我去北京。”沈默以为她是在暗示自己,狠狠咬牙道:“豁出去被若菡怪一辈子,我也不能把你扔在这儿。”
“你那里也不是我的家。”苏雪心里有些欣慰,却坚定的摇摇头道:“你那里是你夫人的家,跟我没有关系。”
“那就听我的,把你安排去外地,然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吧。”沈默无奈道。
“不劳大人费心。”苏雪的脸色也冷下来,道:“我苏雪就不信了,没有男人就不能过一辈子吗?”刹那的强硬之后,她却缓缓低下骄傲的螓首。小声道:“我承认,没有大人的庇护,我早就被那胡公子、陆公子之流给毁掉了,小弟也别想读书了,小妹可能也步我的后尘,沦落风尘了……”
她紧紧地攥着双手,白皙的肌肤上,显露出青色的血管,激动的身子都微微颤抖道:“大人定然笑我,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我也觉着自己可笑,却不想像那些女子一样,完全忘记自己是谁,变成某个男人的附庸。”说到这儿,泪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也止不住。
沈默只好就此打住。
可苏雪就是再要强,也敌不过形势比人强,她当然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让弟弟有个好出路,把妹妹嫁个好人家,在将这两桩心事了却之前,她仍然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出自己的样子。
最终她接受了沈默的安排,带着弟妹来到京城,慢慢等巧儿长大,默默督促志坚念书……比起这两件人生大事来,她那点可怜的自尊,又算得了什么呢?
※※※※
回到北京城的丁香胡同,沈默已经吃完了饭,移座西厢房中,喝着若菡从苏州带来的碧螺春。望着杯中的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闻着那袭人的香气,感受着午后暖暖的阳光,沈默感觉心中一片满足,最近一直缠绕在心头的忧愁惊惧。也仿佛被冲淡许多。
苏雪坐在他身后的琴前,轻声道:“许久没给大人弹琴了,今日要听吗?”
“求之不得。”沈默斜倚在榻下,微笑着回首道:“许久不听你的琴声,感觉吃肉都没有味道。”
苏雪抿嘴一笑,纤细的十指便悬在琴上轻拢慢捻起来,悠扬的琴声便飘进沈默的耳中,沁入他的心脾。沈默朝窗外望望,但见过午日头已经不那么毒了,灿烂光辉亮而不烈,泼洒在绿树翠竹之上,清风轻拂,荡起粼粼波光,让他心旷神怡。近日来一直纠结在心头的,那些酸的、涩的、苦的、辣的各种滋味,和让他心烦、让他焦躁、让他懊恼、让他愤怒的各种心思,渐渐舒展开来。
沈默的大脑终于开始清明起来,将近日发生的事情一件件理顺——当今这个北京城,各方各面犬牙交错,已经没了一寸可以逃避的净土,四面八方都是交锋,自己想要左右逢源?那前后两面怎么办?
当今这形势,不加入严党,那就加入徐党,不加入徐党,就跟景王,或者跟裕王混,不然就只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被人家整死了都没人给哭丧。
原先他的主意很正,先抱定嘉靖这跟最粗的大腿,然后相机而动,但皇帝不怀好意的赐给他那根如意,不啻于一脚把他踹到火坑里,断绝了他置身事外的念头。古人云,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只有享受!为今之计,我也不能再逃避了,非得给自己杀出一条通天道来!
想到这,久违的斗志涌上心头,他不由紧紧攥住双拳,张口清啸起来,那啸声清越高昂,与铿锵激扬的琴声竟十分合拍,相互激励、相互鼓舞着,一起穿出屋顶,冲破了云霄……
终于,啸止琴歇。苏雪擦擦额头的汗水,望向沈默,但见他来时的彷徨纠结已经一扫而光,不由欣慰的笑起来。
沈默也朝她笑,拱拱手道:“风萧萧兮易水寒。”
苏雪嫣然一笑,宛如春回大地,柔声道:“壮士去兮得凯旋。”
※※※※
回去后,他便写了请柬,邀请那些‘名帖’前来,参加他举办的荣恩宴,时间定在后日的申时。
第二天上午,他才终于出现在礼部对面的詹事府门前,好歹也是个洗马,怎么也得关心一下司经局的属下吧。
门前的兵丁懒懒散散,见沈默穿着蓝袍、又年纪轻轻,以为他是个寻常的翰林,便爱答不理道:“干什么的?”
沈默想一想道:“找人,司经局校书,叫王启明的。”
“王启明?”一提这个名字,兵丁不由乐道:“找那个卖油郎干什么?”
沈默微微皱眉,道:“你这兵丁好生多事,本官找他自有本官的道理,还要跟你汇报不成?”
兵丁弄了个没趣,不耐烦地挥挥手道:“改天再来吧,今天他不在衙门里,要找他的话,去铁篦子胡同,王家香油店找吧。”
“今天又不是休沐日。”沈默皱眉道:“他跑到香油铺干什么?”
那兵丁正要答话,见一个身穿七品服色的官员从门里出来,便对那人道:“老马,有人找王老油。”又对沈默道:“你问他吧,他也是司经局的。”
那老马看看沈默,再看看他胸前的白鹇,不由一愣,小声道:“尊驾是沈大人?”
“好眼力。”沈默颔首笑道。
“哎呀呀,您老怎么不声不响的就来了?”那老马赶紧给沈默施礼道:“卑职参见大人。”
“不必多礼。”沈默温和笑道:“我没通知,就是不想让大家麻烦。”便用下巴指指院里道:“咱们还是进去说话吧。”
“大人快请进。”老马赶紧把沈默引进去,领着他往西跨院去了。路上还给他介绍到,正院是詹事府本部,东院是左右春坊,西院最大,是司经局。“因为我们藏书比较多,地方小了可不行。”老马为沈默解释道。
沈默点点头,跟着那老马进了个荒芜破落的院子,满眼是危墙危房,让他不禁担心,一场大雨就会全冲垮了。
看到他表情怪异,老马有些不好意思道:“没办法呀,谁让有‘官不修衙’的规矩呢?”
沈默心说,那是地方官的规矩好不好?谁也没这样要求过京官。不过他也不想太刻薄,便点点头,跟着他进了正厅。
※※※※
那光秃秃的厅里,除了‘司经洗马’的横匾,匾下的大案、案前的一溜椅子,就什么也没有了,寒酸的令人发指。
沈默只好视若无睹,随便往一把椅子上坐下去,却被那老马喝止道:“不许坐!”沈默被吓得一愣,心说,这都到了老子的一亩三分地,怎么还有人敢咋呼我?但不愿一来就发火,便忍了下来。
却见老马一脸不好意思的指着另一把道:“您坐这把。”
“怎么,这是给谁预留的吗?”沈默若无其事地问道。
“不是。”老马使劲摇头道:“在咱们司经局,谁能大过大人呢。”
“那为何本官不能坐?”沈默皱眉道。
“不止您不能做,谁也不能坐这把椅子。”老马一脸苦笑道:“因为它是把坏椅子。”说着用手一推那把椅子,没见他怎么使劲,那椅子便应声而倒。
沈默定睛一看,原来只有三条好腿,剩下一条是支在上面的,不由拉下脸道:“这里是朝廷的衙门,怎能荒唐到玩这种恶作剧呢?”
“不是恶作剧。”老马叹一声道:“这两行二十把椅子,只有一半是能坐人的,其余的都年久失修,不能坐人了。”
“为什么不换换呢?”沈默问道。
“没钱啊。”老马郁闷道:“不瞒您说,卑职在司经局当差八年了,就没见户部拨过来一分钱经费。”沈默这才发现,这位马校书的官服上,两肘内侧都打着不太显眼的补丁。
“原来如此。”沈默没法再责备他了,心说看来我到了个清澈见底的好衙门啊,便温声道:“去把大家都叫进来吧。”
“是。”老马赶紧出去,不一会儿领着三个官员,两个皂吏进来,六人一起朝沈默行礼道:“卑职参见大人。”
沈默没搭理他们,对领头的老马道:“把花名册拿来。”
老马赶紧跑出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拿来一本泛黄的名册,沈默翻到最近的一页,轻声道:“嘉靖三十九年腊月,局内共有六品经承一名,七品校书五名,八品正字八名,不入流之书吏一十九名,合计三十三人。”念完抬起头道:“那二十来位哪里去了?”
几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最后还是由老马回答道:“反正局里也没什么事儿,大家都各忙各的去了,每天留几个值守的,就可以了。”
“这是谁家定的规矩?”沈默忍不住发作道:“集体玩忽职守,该当何罪?不怕有御史参你们吗?”
“这个大人多虑了。”老马小心翼翼道:“因为都察院的同僚们,也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第五零八章 纳援
“到底怎么回事儿?”沈默拉下脸来问道。
“回大人的话。”老马道:“鳖有鳖路,虾有虾道,反正都去挣钱去了……比如说王启明,他就开了个油铺子,一个月从通州贩一次菜油,在店里卖了度日。不瞒您说,我和在场的各位,也都各有营生,有在天桥算卦的,有给人抄书的,还有在店铺里当账房的……”
“据我所知,七品京官的俸禄,一年是九十石粮食,十丈布,且食盐还免费。”沈默不大相信道:“虽说京都米贵、居不易,可你们大都是外地来做官的,一家不过三四口人吧,怎会不够呢?”
“大人曾封疆苏松,定然是钟鸣鼎食、没受过穷滋味,自然不了解我们这些可怜人了。”老马嘿然一笑道:“不错,按说九十石粮食。也够一家人生活了,可这些年来,什么时候发齐过?”
边上人也忍不住愤愤道:“就是啊,最好的年景也不过发一多半,赶上运气不好时,连一半都摊不上,怎么够养活家里人?”
“难道京官都是这样子吗?”沈默轻声问道。
老马答道:“当然不是,那些大官们,还有紧要的衙门的同僚,他们有的是门子捞钱,只有像我们这样的清水衙门,才会混得这么惨。”
沈默想一想,又道:“以前的且不说,单说开埠以后这几年,不是不拖欠俸禄了吗?”
“是不拖欠了。”老马几个气不打一处来道:“现在都改‘纳援’了。”
“纳援?”沈默还真没关注过这个,因为他的兄弟们家里都很富裕,唯一一个穷鬼徐渭,整天吃住在宫里,根本没有钱的概念,也就没人跟他提过这词儿。
“说是户部工部、财乏事繁,暂行纳援诸例,全体京官一律自愿纳俸一半,以充国库。”老马郁闷道:“本来说是权宜之计,谁知一直纳到今年,看来是要成定例了……”
沈默这下是真有些生气了,他原本以为开埠以后。每年都向朝廷提供大笔的银子,应该能让国家的财政松缓一些,谁知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却不知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那些钱,都流到哪里去了!
“那些制定政策的大人们,自然不在乎,他们有地方官的冰敬、炭敬,根本不指望那点俸禄过日子。”老马打开了话匣子,喋喋不休的控诉道:“可我们这些芝麻绿豆官,要是不干点别的,全家老小就得饿死了。”
沈默点点头,示意他不用再说了,摆摆手道:“都去忙去吧,该进货的进货、该练摊的练摊,当我不存在好了。”
※※※※
虽然沈大人神情不似作伪,但大伙谁也不敢溜号,都老老实实陪着他,却没什么共同语言。老马受不了这种压抑道:“我给大人沏茶去。”
“省点茶叶吧,白水就行。”沈默微笑道,也不知是说起话,还是真体恤。
又坐了一会儿。就连沈默也觉着无聊了,他便对老马道:“介绍一下咱们司经局的职责吧?”
“是。”老马道:“南朝梁太子官署有典经局,北齐有典经坊,司经局这个名字,却是出自隋朝,掌经籍、典制、图书、公文的印刷与收藏,以及缮写讲章之责。”
“那咱么局的图书应该不少了?”沈默问道。
老马面色一阵古怪道:“还行吧,比不得文渊阁,也比不了翰林院。”文渊阁,便是皇帝的图书馆;而翰林院,则是国家图书馆。
沈默却不在意他的冷水,起身道:“走,带本官去看看藏书吧。”
“这个,还是改日吧?”老马和众官吏一齐劝道:“那里尘土飞扬,空气不好,还是等我们打扫出来,大人再去吧。”
“我不是那么讲究的人。”沈默笑笑,便往外走去,进来的时候,老马给他指过藏书阁的位置,是以他径直到了门口,见没有上锁,伸手便把两扇门推开。
后面匆匆跟来的老马等人,一个个心跳加速、口干舌燥,仿佛要被捉奸一样。
待灰尘散尽,沈默往里看去,只见一排排高大的书架,将偌大的房间堆得满满当当。不由笑道:“咱们果然是穷得只剩下书了。”
老马赶紧接话道:“是啊大人,书有什么好看的,快中午了,咱们吃饭吧……”众人纷纷接话道:“咱们给大人接风,去最好的酒楼,您就快出来吧。”
这种欲盖弥彰的意味,让沈默刚好奇了,他淡淡笑道:“不急着吃饭,待我稍转一圈,看看图书保管情况。”这时里面的空气流通的差不多了,他便迈步走了进去。
起先沈默脸上还挂着微笑,但越往里走,表情越凝重,直到转出来时,脸上的表情,都要阴沉出水了。
老马等人一下子面如土色,甚至有人目露凶光,想要杀人灭口,只是看看他身边膀大腰圆的护卫,才咽口吐沫,缩起了脖子,乖乖等死。
你道怎着?原来沈默发现,除了最外面的几排书架。上面的书还算完好之外,越往里面的架上,书籍就越稀少,到了最尽头几排,上面干脆空空如也,除了灰尘什么都没有。
※※※※
不用问,沈默也知道那些书去了哪里,定然被这些穷到叮当乱响的官员,给偷偷卖掉了。这件事没人查问还好说,一旦有查的,那全局统统都得获罪。他这个无辜的洗马也跑不了。
见沈默表情阴沉,众人便呼啦跪了一地,畏惧的望着洗马大人,都估计今天要在牢里吃饭了。
沈默并没有发作,他只是命三尺写好封条,将库门封了,待忙活完了,他的表情也恢复了正常,淡淡道:“都起来吧,不是要去吃饭吗?”众人不敢动。
沈默笑骂一声道:“还要我扶吗?”六个人只好起身,垂头丧气的跟着沈默往外走。
“都精神点。”快走出司经局院子时,沈默低喝一声道:“别让人笑话。”
大家伙赶紧强笑起来,只是怎么听怎么像一群夜猫子,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心说吃了什么不消化了?
在老马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詹事府临街,有一家‘文魁酒楼’,沈默要了顶层包厢,让掌柜的拿手酒菜只管上来。
要是平时,这些嘴里淡出鸟来的家伙,定然一个个暗咽口水、欢欣雀跃,但今天实在提不起精神来,一个个垂头丧气,看都不敢看沈默一眼。
沈默端着茶杯轻啜一口,看一眼老马,淡淡道:“说说吧,怎么回事儿?那些书都去了哪里?”
“回大人的话。”老马脸上没了早时候的忿忿不平,而是一脸畏惧道:“一部分被诸位大人借走了,说起来,这是大头。还有一部分……被我们卖了。”
“能不能追回来?”沈默问道。
“都够呛了。”老马道:“被大人们借的书,向来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卖给书店的书,更是不知散落到哪里去了。”
“上任洗马是谁?”沈默问道。
“原先的景王府讲官,现任礼部左侍郎,袁炜袁大人。”老马道:“说句犯上的话。正是因为袁大人洒脱不羁,对司经局不闻不问,才让书籍大量流失的……”
沈默点点头,没有说话。
吃过饭,他便放众人回去,让他们击鼓买糖,各干各行,但不准任何人再靠近藏书库。
“大人,您会怎么处置我们?”老马等人畏惧问道。
“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沈默微微一笑道:“你们不会有事儿的。”便放下轿帘,颤巍巍的离去了。
老马等人面面相觑,大人虽然给他们吃了宽心丸,但难免还是心中惴惴啊……
※※※※
其实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如果没有‘纳援’之例,朝廷按时发下俸禄,他们还偷书的话,自然要被追究的。可现实是,他们的薪俸被克扣,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对号称富有四海的堂堂大明来说,下级官员竟要靠偷书卖书度日,这可称得上是丑闻啊!
深知朝廷体面胜过一切的沈默,明白这件事不会闹大,朝廷更不会追究这些小吏的责任……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扯淡,你明明犯了法,却还有人卖力为你遮掩,只因为丢不起这个脸。
但并不意味着谁都会安然无恙,事情出了就总得有个负责的。谁负责?主管的官员是也。而沈默还没正式上任,自然追究不到他的头上,往前一追溯,便成了袁炜、袁大人的责任。
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在大明朝,当官还是很安全的职业。只要你不谋反,不犯路线错误,不众叛亲离,甭管犯多大的错误,当时免职之后,过得长则三五岁,短则一年半载,便又能低调起复,换个地方继续当官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赵贞吉、唐顺之、严嵩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确实十分具有普遍性。
沈默回去后,把这事儿跟徐渭一说,徐渭便道:“袁懋中可是天子近臣,出了名的才思敏捷,尤其是他写的青词最为工巧,最称上意,是陛下须臾不能离的,我看就是把这事儿捅上去,他最多也就是挨个处分,降上两级,几天就升上来,该干嘛还干嘛。”便劝他道:“没事儿还是不要惹他的好,平白结个冤家。”
“嘿嘿,难道我就该不声不响的背这个黑锅?”沈默却摇头笑道:“老徐,你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便很笃定道:“我敢说,袁炜担待不起这个责任,他万万不想这时候出事儿。”
“为何?”徐渭问道。
“因为……”沈默神秘兮兮的笑道:“因为赵贞吉快要下野了,他这个礼部二把手,可要紧张一番了。”
“是吗?赵贞吉要下野?”徐渭还不知情道:“你从哪得来的消息?”
“他亲口对我说的,应该不会有错。”沈默道:“你说一旦他离去,谁有资格继任?”
“除了袁炜,还有礼部右侍郎吴山,以及礼部左侍郎欧阳必进,最后的人选估计从这三个人出。”徐渭道:“但具体谁能上,还得看廷推的结果。”
“是吧。”沈默笑道:“你觉着这个节骨眼上,他袁懋中敢冒这个风险吗?”
“这样说来,确实是不敢的。”徐渭摇头道:“我跟袁炜接触不少,这人虽才华横溢,但狂妄不羁,一门心思的想要入阁。”官场上有些不成文的规矩,虽然不见于任何典章,却被历代官员遵守着,比如说‘非翰林不得担任礼部尚书,非礼部尚书不得入阁。’就是其中一条。
事实上,无论严嵩还是徐阶,都曾在礼部尚书一职上盘桓过,这个职务可以算是入阁前的‘迁围之阶’了。
※※※※
徐渭认同了沈默的观点,却仍然不解道:“可你拿他的把柄有什么用?”
“‘围魏救赵’而已。”沈默目光飘忽的望着屋顶道:“别忘了袁炜是谁的人。”
“你是说景王?”徐渭一下坐起来道。袁炜不仅是礼部的侍郎,还是景王的授业恩师,景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两人的感情可不是唐汝楫之流能比的。
“不错。”沈默也坐直身子道:“归根结底,我还是为了那柄如意……若是他们来看看不要紧,可就怕景王再出什么幺蛾子,非得有个人帮着,拉住景王的笼头,咱们才能保证安全。”说着喟叹一声道:“就怕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早晚有露馅的一天。”
徐渭缩缩脖子,小声道:“我都要内疚死了……”
翌日便是瞻仰玉如意的荣恩宴,夕阳西下、夜色未至,应邀前来的宾客们便基本到齐,只见厅中张华灯,盛火树,流光宝萃,宛若白昼。一共摆了三席,一水儿青衣的家人仆役,垂手两旁等着侍奉服侍,宾客们也按心照不宣的顺序就坐,正在低声说着话。
可一桌桌席面上,白冰瓷盘中的珍贵瓜果无人问津,地道苏州风味的各种点心饼子也没有动分毫,下人仆役在一旁给主客添了一巡又一巡的茶,就是等不到开席。
再看大门前卷棚处,仍然点着八盏迎宾大灯笼,便知道地位最高的客人还没到。距离预定的开席时间,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真是莫大的失礼,沈默这个主人只能向众人不停道歉。
众人虽然都保持着良好的风度,心中却不由暗暗埋怨……不过不是埋怨沈默这个主人,人家已经做得很好了,而是怪那个没有礼数的恶客,竟然到现在还不来。
直到天完全黑下去,门口才传来一声如释重负的通禀道:“礼部袁大人到……”
沈默这才苦笑一声道:“诸位稍坐,我去迎一迎袁大人。”众人都道‘沈兄请便。’
沈默便出去门外,院子里一样亮如白地,只见一个身穿华服、神态傲然的老者,在几个家人的陪同家,踱步进了院子。
沈默赶紧上前施礼道:“老大人拨冗前来,小可不胜惶恐。”
老者这才挤出一丝笑容,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今天在那里构思陛下命题的‘绿章’,不知不觉竟晚了。”
“没晚没晚,正正好好。”沈默笑道:“老大人快请进。”
“沈大人请。”袁炜淡淡一笑,又恢复了他那‘端庄高贵’的神情,昂然进了厅中。谁知因为头抬得过高,一进门便被厅中高悬着的八十八座琉璃灯,给亮炫了眼睛,险些脚下拌蒜,摔个狗吃屎。
好在沈默及时扶住,袁大人才没丢了丑。却不无恼怒道:“点这么亮的灯作甚?不是浪费吗!”
沈默赶紧解释道:“因为今日主要是鉴赏宝器,所以才把能找到的灯,都给点了。”又忙让人熄灭一半,袁大人才消了气。进去厅里,满屋子‘晚生’都向他行礼,袁炜点点头,便当仁不让的坐了上座。
沈默坐了主陪,问袁炜道:“请问老大人,是先开席还是先赏宝器呢?”
“你这宴会的目的是什么,那咱就先干什么。”袁炜道。
“好吧,请各位先移步,咱们一起瞻仰御赐的黄玉如意。”沈默便朝大伙笑道,他早猜到老袁会这样说了。
大家伙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两眼昏花了,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跟着起来,去参观那劳什子黄玉如意。
第五零九章 投壶
众人跟着沈默,转到大厅正背面,先一起给那玉如意磕了头,然后才起来围观。
只见偌大的案子上,摆着个流光溢彩的水晶匣,匣子里用紫檀木的托盘,盛着一柄黄橙橙的玉如意。‘原来这就是黄玉如意啊……’众大人不由暗暗吸口气,心说:‘还不如那水晶匣子好看呢。’如果是平常,他们兴许会仔细鉴赏一番,发表一下感慨赞叹,再作首诗啥的。可现在一个个饥肠辘辘,都只盼着赶紧弄完了好吃饭。说句不恭的话,看着这根黄橙橙的东西,还比不上一根鸡腿亲呢。
沈默心说:‘要的就是这效果。’
于是大家纷纷表示:‘真的很不错。’然后便有人提议道:“这种圣物,多看一眼都是亵渎,咱们还是快回饭桌上坐好吧。”便引来大伙的附和声,都说这位大人识大体,懂规矩,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有道是‘关心才乱’,被派来参观的各位,其实都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反正大伙又没有老朱家的血统,穿上龙袍。也成不了太子,只要见到有这样东西就行了。至于它是扁的圆的,还是长的方的,大伙一点也不关心——大伙关心的是,拥有这样东西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当然,要在祭过五脏庙之后才会考虑了。
只有后到的袁炜袁侍郎,还流连于大案边,眯着眼仔细观察那玉如意,仿佛要将其看出花来一般。
沈默只好在一边陪着,心中惴惴不安,看一眼站在左手边的徐渭,用目光暗示道:‘这老家伙不会看出什么端倪了吧?’
徐渭摇摇头,用唇语说了几个字……
沈默也不会读唇术,只能自个瞎琢磨,徐渭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难道是:‘他痴迷于金石?’不由吓出一身汗来,心说,得想个办法,转移开他的注意力。便打哈哈笑道:“袁公,不如咱们先去用餐,待吃过饭再看?”
袁炜头也不抬道:“别打断我……”
沈默这下脸都白了,心跳砰砰加速,直接超过一百八,用袖口擦擦汗道:“不知袁公看出什么来了?”心说实在不行,今儿谁都别走了,便看一眼屏风后立着的铁柱。只要他一出声,就有卫士们冲出来,把这些来宾全都绑了,然后自己明日一早逃跑。路线他都设计好了,先走陆路去登州,那里有船接应他们一家。
※※※※
对于沈默的问话,袁炜起先没应声,片刻却又狠狠一拍大腿,大声道:“哈哈,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唬得沈默白脸转绿,狠狠心就要发信号,却听袁炜满脸欢喜道:“多谢拙言老弟啊,让我在你这找到灵感,今日的绿章终于有思路了……”
“嗨……”沈默差点没一巴掌抽到他脸上,写个青词都这么一惊一乍的,非要把人吓出病来怎着?
袁炜却不管他,手舞足蹈道:“你是状元之才,还有文长老弟,你们二位大才子听一听,这次的绿章是不是格外美哉?”便清清嗓子吟道:“恭惟皇上,凝神沏穆。抱性清真,不言而时以行,无为而民白化,德迈羲皇之上,龄齐天地之长。乃致天生宝玉,色呈皇黄,是盖神灵之所召,夫岂虞罗之可羁……”
见他一时半会吟不完,沈默便拉着徐渭到一边,小声问道:“你刚才跟我说什么?”
徐渭轻声道:“我说‘他是个大近视’……就是你拿跟油条搁在匣子里,他也分辨不出来。”
“是吗?”沈默擦擦汗道:“好叫我虚惊一场啊。”
“说起近视来,还有他的个笑话。”徐渭小声道:“上次我跟他去国子监办事儿,走到新落成的‘遗清堂’前,他看着牌匾气得直跺脚,明我把国子监祭酒找来,骂他不成体统,还要参奏他有辱斯文。高拱被骂糊涂了,问他说,我到底犯什么错了,你猜他怎么说的?”说着自己都笑起来道:“只见袁大人指着那匾额道:你都把‘遗精堂’挂出来了,还不算有辱斯文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