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你们回来,就是商议出兵东胡一事。”刘彻眉头一挑,明亮的眼里精光闪烁:“匈奴收了西域之后。其国力在快速恢复。
如今的匈奴,比起长城大战时相差不大了,其口众相差无几其土地更加广阔,大漠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自从七年前,军臣单于率军西征以来。匈奴进军极为顺利,整个西域落入了匈奴手中。西域虽然地广人稀,仍是让匈奴得到不少口众,牛羊马匹无数,其实力恢复得极快。
“长城大战后,边关无匈奴,数年平静。如今,时不时就会出现匈奴,这是匈奴南下的试探。”刘彻右手一握拳;“孤绝不给匈奴再次进犯的机会,一定要在匈奴进犯之前破击匈奴!”
匈奴若是再次南犯,必是复仇而来,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就不是五十万了,而是更多,其至百万皆有可能。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若是在汉境开打,不管汉军胜与败,光是破坏性就足以让人震惊了。数年前的那一仗,匈奴五十万大军南下,烧毁了多少汉朝村庄、田园,千里烽火。百姓背井离乡,汉朝用了数年时间。北方方才恢复过来。
这还是汉幕打胜了,若是战败,后果更难设想。
要想汉朝不受到破坏,就不能让匈奴南犯,要赶在匈奴南犯之前抢先进军。刘彻的顾虑是正确的,很有远见,周阳不住点头,暗中赞许。
“太子圣明!”对这决策,主父偃他们没有说的,很是赞同。
“太子,要怎么打,你下旨吧!”李广不住搓手,一脸的兴奋之色:“整整六年了,没有上战场。手痒着呢。”
刘彻一扫视,除了周极,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张通他们不住搓手,看来真的是手痒了。
对将军们的炽烈战意,刘彻大是满意,笑着问道:“姐夫,你怎么不搓手?”
“太子有所不知,大帅不用搓手,他搓的是脑。”李广抢着回答。
“哈哈!”众人开怀的笑。“姐夫,出兵这事,主父偃他们有些拿捏不准,很是顾虑。”刘彻眉头一轩,道:“他们的顾虑是对的,父皇龙体欠安,此时出兵,实是不该。可是,时我不待,匈奴对东胡大打出手。到眼下。东胡已经溃不成军,丢掉了一半的国土。已经派人向大汉求援,若是大汉不出兵的话,那就是眼睁睁的看着东胡灭亡。”
略一停顿,声音陡转高亢:“若是东胡落入匈奴之手,匈奴的国力就会急剧增强,他们的口众更多,牛羊骏马多不胜数。这对大汉极为不利,却不是让孤忧心的地方。孤忧心的是,匈奴得了东胡之地,就可以对大汉进行更多的牵制。”
东胡主要是现在的东北三省。若是落入匈奴手里,匈奴就可以从东面牵制汉朝,拖住不少汉军。匈奴是骑兵,来去如风,行动快捷,汉朝要防范匈奴,就需要驻守大量的军队。
在现代,东北三省是富饶之地。在汉朝,那里是苦寒之地,地广人稀。根本就养不起军队。驻守那里的汉军,需要大量的补给。全得从内地调去,别的不说,光是运输就是一个让人震惊的花费。
真要如此的话,就会让汉朝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要想不背上这个包袱,汉朝就得出兵东胡,拿下东胡,阻止匈奴的扩张,既可以削弱匈奴的国力,还可以压缩匈奴的战略空间,这对汉匈大战有莫大的好处。
对刘彻的决断,周阳很是赞许。千古一帝就是不同一般,看得真准。
“是以,孤决定,这一仗必须打!”刘彻猛的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而且,此战只许胜,不能败!最好是把东胡给收了!姐夫,这次仍是由你统兵!”
“诺!”在这些将领中,由周阳统只的把握最大。李广、程不识他们就不用说了,虽是名将,冲锋陷阵还不错,说到统领大军,就不如周阳了。
卫青虽是不错,却还没有独自统兵进行大战的经历,非愕周阳不可。
“父皇龙体欠安,此战要速战速决!”刘彻紧盯着周阳,问道:“姐夫,你可有把握?”
景帝的身体越来越差,随时可能驾崩。若是在两军大战之际驾崩。汉朝只能罢战,速战速决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太子请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周阳大声回答。
“那就好!”刘彻甚是放心。若是周阳不能办到的话,就没人做的到了。
“东胡如今的情形已经大为不同了。”刘彻冲殿外叫一声;“叫他们进来。先给你们说说东胡的情形。”
殿外进来两个中年人,甚是精神,快步过来,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这位叫司马义,这位叫秦械。”刘彻指着二人给周阳引介:“他们大有来头。”
“什么来头?”能得太子说大有来头的人,定是非同小可。如今的周阳,对汉朝情势相当了解,却是没有听说过这两咋。人,大是好奇。未完荐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一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五章 机不可失
二仅周阳众般想,就是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也是剐般嗯二
“司马义是前朝国尉司马错的后人,秦枫是燕国大将秦开的后人。”刘彻指着二人。
“司马错?秦开?”一阵惊讶声响起。
司马错与秦开在战国时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名气非常大。汉朝离战国时代并不算远,还流传着他们的故事,李广他们很是诧异。个个睁大眼睛,打量着二人。
“司马错,前朝国尉。商鞍离世后,他接任秦国国尉,他驳斥张仪。力主收巴蜀。秦并巴蜀,国力大增,东向而争天下,大占上风,司马错之力也!”刘彻接着介绍:“司马错晚年,离开秦国,招蓦一批义士,奔赴辽东,抗击东胡。到如今。数百年过去了,司马一族在辽东扎根,终成大族。”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周阳恍然。不住点头,于司马错抗击东胡一事。大是赞赏。
春秋战国时代。北方胡人侵扰中原,为祸日烈。其中,为害最大的并不是匈奴,而是胡人,是东胡。多少志士为了抗击东胡,而奔赴边关。司马错是其中之一,是其中名气最大,成就最为变然的一个,因为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
“秦枫的祖上是燕国大将秦开。秦开,曾率燕军,在辽东大破东胡。东胡遁走千里。是以,秦开一脉。遂成辽东大族。”刘彻指着秦枫介绍。
秦开是燕国大将,与乐毅是同时代的人物,曾是乐毅麾下的猛将,跟随乐毅参与灭齐之战。
众所周知,乐毅相燕,燕国由是变强,燕军东指,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差点给灭了,要不是齐国出了一个天才的将领田单的话。
田单能够破燕军,光复齐国小那是因为燕昭王死了,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罢了乐毅的兵权,命骑劫为大将。骑劫有勇无谋之人,不堪为统帅,给田单火牛计杀得大败。
当时,燕军死伤无数,溃不成军,独有秦开所率燕军安然撤退,损失不大,由是知名,成为燕国大将。
燕国地处北方,是战国七雄中被北方胡人滋扰最为频繁的国家,既要受到匈奴的攻击,又要受到朵胡的滋扰,边患极为严重。
相较来说,东胡的滋扰更形严重,秦开被派去辽东抗击东胡。他有着不凡的军事才干,一举袭破东胡,东胡破胆,远遁千里。
秦开破击东胡的功绩,虽然史书记载得较少,却是对华夏做出的巨大贡献,时隔数百年后,知者仍是不少。
对司马错、秦开这些热血志士,周阳很有好感,站起身,行礼道:“原来是志士之后,失敬!失敬!”
“大帅过奖!”司马义与秦板一齐回礼,脸上带着欣喜之色。
周阳是名满天下的统帅,能的他赞赏,那是莫大的荣耀。
李广他们和周阳一般心思,一一见礼,连道失敬,司马义、秦枫二人乐得张大了嘴,哪里合得拢。
“匈奴此次攻打东胡,极是凶猛,东胡溃不成军,不得不请出他们。前来长安,向大汉求援。”刘彻最后道:“你们二位给将军们介绍一下东胡情形。”司马家和秦家,是东胡的死对头。可是,这种时候,对头更可信。东胡这是不得已而向他们求助。
二人应一声。对视一眼,司马义道:“要说清眼下情形,就得从东胡的历史说起。”
开场白一完,详尽说起东胡的历史。他们是辽东大族,数百年来与东胡大小战役上百,对东胡极是了解,说得非常详尽。
东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准确的说,东胡和匈奴不同,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而是一个部落联盟,东胡一支是其中最大的一支。东胡王虽然权力不不过是一个盟主罢了,不象匈奴的单于,是真正的部落首领。
在春秋战国之时,东胡非常强大,对中原大肆滋扰,曾经一度侵入中原,差点把中原给占领了。要是没有五伯联合天下诸侯出兵,把东胡打出去的话。
“胡虏”一词流传极广,其中“胡”字,就和东胡有关。
东胡除了滋扰中原以外,还对相邻的游牧民族进行战争,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匈奴了。
匈奴在冒顿统一之前,并不是那么强大,四分五裂,其实力大打折扣。赵武灵王时匈奴南下河套之地。头曼单于南下河套,固然有争夺肥美水草地的想法,亦有架不住东胡进攻的因素,在东胡的强大攻势面前。匈奴不得不选择避其锋芒。
结果却是遭到赵武灵王和慕恬的进攻,大败而逃。
匈奴两次大举南下,都是大败而归,国力大损,口众锐减,东胡却没什么损失,对匈奴打得更凶狠了。
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后,第一件事就是被东胡讹诈。东胡先是要冒顿的骏马、阏氏,冒顿全给了。
在当时,不仅东胡,还包括匈奴的大臣都以为早顿是胆怯,胆小怕事,认为他无能。
东胡得了便宜之后,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要匈奴的土地。匈奴的群臣原本以为胆小的冒顿一定会同意,却是没有想到,冒顿火了,召集部众,率领大军杀奔东胡。
东胡得了不少好处,满以为冒顿胆不敢有异动,已经做好了接收土地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想到冒顿会率军前来。给冒糊引;一个措弄不及,损失惨重。死伤无“※
这一仗,对东胡来说,是致命的。从此以后,强大的东胡开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冒顿解决了东胡这个最大的威胁之后,这才腾出手来发动战争,统一了匈奴。经过数年的战争,匈奴第一次被统一在一起,其实力倍增。最后才有平城围刘邦,遗书谩高后之事。
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有才干的领袖,他统一匈奴之后,并没有对东胡发起大规模的战争,而是对汉朝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不外在于汉朝富饶,让匈奴垂涎,而东胡,现在的东北三省,是苦寒之地,远远不如汉地锦绣。
冒顿之后的老上单于,还有现如今的军臣单于,都奉行与汉朝战争的方略,而不是对东胡大打出手。东胡这才有了喘息之机,一直芶言残喘至今。
尽管匈奴没有追击,东胡却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王权给削弱,两支部落迅速崛起,成了东胡最大的两支势力。一支是住在鲜卑山附近的鲜卑一族,另一支是住在乌祖山附近的乌桓一族。
鲜卑、乌祖两族,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乌桓在三国时,给曹操征灭。曹操征乌桓之后,还写下了《观沧海》的名篇。
鲜卑一族在南北朝五胡乱华时代,深入中原,建立了政权。喜欢金大侠的朋友,就知道会“斗转星移。的姑苏慕容世家,就是鲜卑一族。从根上说,慕容世家其实是东胡一支。
除了鲜卑和乌柜这两支外,东胡还有柔然、室韦、库莫奚、契丹、蒙古这些民族。
其中,契丹和蒙古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最有名的就是蒙古一族了,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追根溯源,蒙古仍是东胡的一支。
长城大战之后,军臣单于采纳了中行说的方略,吞并附近的部落,增加土地口众牛羊,以此来加快匈奴的恢复速度。军臣单于率军西征,不仅灭掉了月氏,还把西域给收了,匈奴的土地扩大了不少,口众也增加了。
尽管如此,匈奴仍是没有恢复到长城大战以前的水准,若与汉朝大战的话,讨不了好。军臣单于决心执行中行说方略的第二部分,对东胡用兵,逼迫汉朝发兵,在广漠的东胡之地与汉朝大战一场。
若是汉朝不出兵,匈奴就收了东胡之地,对汉朝的威胁更大。匈奴收了东胡之后,匈奴与汉朝的边境就从陇西到辽东,也就是从现在的青海到东北。这是上万里长的战线。汉朝要据守,难而又难。
更别说,得到东胡的部落口众,匈奴的实力不仅恢复,还更加强大。到那时,就可以与汉朝大战了。
若是汉朝出兵,汉朝的麻烦同样很大。要对付匈奴的大军,汉朝就会出动少则三二十万,多则四五十万。方有成算。要知道。在广漠的大漠上与匈奴作战,那是很不利的。军队少了根本就打不过,只有多出兵。
出兵一多,这后勤抬重就是一个大麻烦。数十万大军,一天就要吃掉一座山,需要几百万人运送抬重。这是何等之难,会天下震动。
就算汉朝出动这么多的军队。还不见得能打胜。匈奴完全可以发挥轻骑兵的优势,避免正面决战小进行袭扰,破坏汉军的后勤,拖垮汉军。再抓住机会,发起决战,汉军必将损失惨重。
即使汉军安然撤退,光是粮草的消耗,也要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就这数年时间,对匈奴来说,那是太宝贵了,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掳掠汉朝很多地方,对汉朝的军心士气打击非常大。
不论是哪一种结果,匈奴出兵东胡,只赚不赔,稳胜之局。
“好恶毒的谋划!”司马义说完。李广忍不住骂起来:“肯定是那个阉祸的主意”。
中行说这一计真的很恶毒,汉朝出兵与不出兵都是犯难。出兵有出兵的好处,亦有出兵的难处;不出兵有不出兵的好处,亦有其难处。让人很难做出决断。
“一定是他!”
“除了他,还能有谁能想出如此恶毒的计策!”
程不识他们大声咒骂起来。
周阳却是平平静静的坐着,没有说话。刘彻笑着问道:“姐夫,你以为如何?”
“太子,匈奴此计虽毒,却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周阳微微一笑道:“若是在数年前,大汉手里没有骑兵,出动步兵,带上战车,去东胡与匈奴挥,真没成算
“可眼下不同了,大汉手里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雄兵,其战力远非匈奴所能比”。刘彻接过话头,很是振奋的道:“正因为如此,孤才决定出兵东胡!匈叔不是想存东胡与大汉大战一场吗?孤就成全他!等到匈奴发现错了,已经悔之晚了!这对大汉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别看刘彻年纪于这些军国之事,却是老练异常,申公他们不得不服气:“太子圣明!”
“姐夫,你打算带多少兵?”刘彻问道。“十万足矣!”周耻略一沉吟。
“十万?”司马义和秦枫惊讶不置,提醒道:“大帅,匈奴可是出兵二十万呀。十万之数。是不是有些少?。
“谢二位好意提醒。”周阳仍是那般平静:“若是只打败匈奴的话。三万便足矣!趁这次机哦,川只匈奴的二十万大军给歼灭了,削弱匈奴,为破击匈奴析圳叉浔的条件。十万,足以打得匈奴鸡犬不留!”
“这个”司马义和秦枫固然听说过闽越一战,三万汉军把闽越军队碾成了碎片。可那是闽越,不是匈奴。闽越军队是两条腿,全是步兵。匈奴全是骑兵,四条腿。战力完全不同,三万汉军可以把闽越十五万大军碾成碎片,却不能把二十万匈奴打败。
周阳的声音并不高,却是容置疑,二人惊讶得不知如何说话才好。
“少带军队,可以减少辐重。便于速战速决!”周阳眉头一挑。
出兵东胡,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让景帝的意外驾崩影响战事,只有速战速决。
“十万,应该够了!”刘彻点头,赞同周阳的说法。
“既然如此。我等多说无益。”司马义从怀里取出一束绢帛:“这是我们司马家与秦家合力,绘制的东胡地图,于大帅或许有些用处。”
这两个家族与东胡对抗了数百年,对东胡极是熟悉,他们绘制的地图必是非同可,周阳大是振奋。接在手里,展开来,铺在地上。
刘彻、周阳、主父偃他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开始细看起来。
正如周阳所料,这地图绘得极是详细,山山水水、东胡的部落营地绘得很清楚。
对东北三省的地形,周阳并不陌生,看过不少东北三省的地图。可是,周阳看到的地图,上面标出的是众多的城镇。
“玉助我矣!”周阳大是欢喜。
身为统帅,当然知道地图的重要性了,要是没有这幅地图,光凭周阳的记忆,是没多大用处的,此时的东北三省,没有城镇,只有部落。这仗还怎么打?
一众人看着地图,露出了笑容。
刘彻更是用屁股碰周阳,颇为调皮的道:“姐夫,有了这地图,何愁不胜?”
周阳他们详看起来,有问题就问,司马义和秦板有问必答。
过了一阵,刘彻把地图收起来道:“姐夫,这地图不忙先给你。得让人图绘几份再说。”
“要图绘就多图绘些,将军们人手一幅。”周阳对他这处置甚是赞同。
“匈奴由谁统兵?”周阳问道。
“是左谷蠢王,侯产儿!”秦板回答。
侯产儿勇猛善战,已经积功升为左谷蠢王了。
“侯产儿?”李广的眼睛猛的瞪圆了:“太好了!我一直记着他呢!”
李广善射,天下无双,就没有人能从他箭下逃生的。可是,侯产儿却是一个。当然,若不是侯产儿当时的坐骑,追风驹了得,早就死在他广箭下了。
纵然如此,李广仍是耿耿于怀。这些年来一直盼着,再次与侯产儿在阵前相遇,较量一番箭术。
“此人勇猛无敌,箭术精绝,少有人能敌。东胡的猛将,死在他箭下者不在少数。”司马义摇头。
“不过是我李广手下败将!”李广欢喜难言:“这一次,我倒要看看。没有了追风驹,他还能逃走吗?”
要不是追风驹,侯产儿早在他箭下死过十回八回了。一想到即将与侯产儿相遇,李广兴奋都快歌唱了。
“依我看,这次飞将军就不必去了。”周阳嘴角掠过一抹坏笑,打击李广。
“什么?我不去?”李广眼睛瞪得老大,吃惊的打量着周阳。
“是呀!”周阳一本正经的点头:“你在边关与匈奴打的仗,没有一百,也有好几十了。不要每次都抢着打,总要给年青人一些机会,是不是?这次去东胡。一是要历练大军。二是要历练将军们,你就不必去了。”
“不行!”李广急了,六年没上战场,早就憋坏了。要知道他们在北方时,哪年哪月没仗打?
“大帅,末将还要和侯产儿较量箭术呢!”李广一脸的笑容,比起笑弥勒还要亲切。
“飞将军,你的箭术就那样,连侯产儿都射不死,不用比了,还是留下来看家吧。”周阳一本正经的道。
“太子。你瞧大帅他”周阳历来说一是一,李广知道很难说动了,转而向刘彻求救。
“飞将军,这咋。调兵遣将的事,孤是不过问的。”刘彻也是一脸的。
“你们”李广的眼睛瞪圆了,气鼓鼓的。
“哈哈!”
众人把他的气愤样儿看在眼里,大笑不已。
“你们都下去,姐夫,跟我专见父皇。”刘彻一挥手,拉着周阳,大步而去。
一出殿门,刘彻就笑道:“姐夫。你怎么调侃飞将军。”
“太子有所不知,我是真的如此打算。”周阳摇头:“马上就要和匈奴大战了,历练一下将军们,也是好的。”
卫青是天才的军事统帅,也是需要机会的,周阳就是想趁这次出兵东胡,给卫青、张通这些将领更多的机会。
“姐夫想得深远。可是,依我看,飞将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刘彻提醒一句。
“放心吧,我自会计较。”周阳不当一回事。
“那就好!”刘彻点头。两人来到特兰殿。一进殿,周阳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下巴都快砸在地上了。
第六章 淑女阿娇
许兰殿里的人不少。讨去的王美人现在的王皇后、馆陶咯世:河娇、南宫公主、阳信公主、隆虑公主都在,看着睡得正香的景帝,个介。一脸的忧色。
景帝卧在软榻上,睡得正沉。鼻息微微,呼噜打得山响。
眼下的景帝,早已不是六年前的景帝了。如今的景帝,头发花白,脸色憔悴,身形瘦削,仿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苍头,尽管景帝的实际年龄还不到五十岁。景帝虽是贵为至尊,却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周阳很好,让周阳倍感亲切,打从心里尊重景帝。把景帝这副苍老样儿看在眼里,周阳的心一阵抽搐。
阿娇率先发现周阳和刘彻进来,冲二人摆摆手,示意二人不要说话。
她一摆手,南宫公主她们发现二人。扭头看着他们。南宫公主展颜一笑,莲步轻移,快步过来,挂在周阳胳膊上。周阳握着她的玉小手。温暖如玉,柔若无骨,不由得一阵心神荡漾。
“别说话,父皇网睡着。”南宫公主小声提醒一句。
周阳点点头,上前户步。向王皇后见礼,轻声道:“见过皇后。”
虽是时光换有,王皇后还是象以前那般美丽,容颜绝世,冲周阳摆摆手:“都自家人,不必拘礼。”
对周阳这个爱婿,王皇后打从心里喜欢。
周阳和馆陶公主见过礼,再向阿娇见礼:“见过太子妃。”
“姐夫,什么太子妃不太子妃。你叫我阿娇好了。”阿娇并没有象以前那样,蹦到周阳身边,挂在周阳胳膊上撒娇。
如今的阿娇,已经十八岁了小成了一个大美人,身材高挑,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说不出的美丽。阿娇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象以前那般。总是喜欢找玩乐事,一个不小心就会大叫大嚷,如今的她,温柔娴静,一个淑女。
“太子!”阿娇俏脸上绽放出一朵鲜花,快步走到刘彻身边挽着刘彻的胳膊,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住在刘彻身上打量,伸出如玉似的素手。为刘彻整理鬓边稍显凌乱的发丝。明亮的大眼睛不住眨动,一副柔情似水的样儿。
刘彻挺挺胸,一副大男子汉模样儿。得意的左顾右盼。
“你就装!”阿娇再也忍不住了,吓哧一声笑出声来。
刘彻冲她调皮的吐吐舌头,换来阿娇轻轻一粉拳。
“太子,你是不是有事要向皇上禀报?”王皇后眉头一挑,风情毕现。
“是呀,母后。”刘彻点头。
“急吗?要是不急的话,容皇上睡醒了再说。”王皇后沉吟着道:“皇上这几天睡不好,好不容易才睡着。”
“不是太急。”刘彻回答。
“那你们等会。”王皇后弯腰。拖动锦被,盖得更加舒适。
“姐夫,只有等一会了。”刘彻有些无奈。
“没事。”周阳也不愿此时挥扰景帝歇息。
看着熟睡中的景帝,周阳不得不承认,景帝这几年不许出兵自有他的道理。以景帝的身体情形,无法处理大量的国事。一旦开战,军情似火,而景帝又没法处置,一个不好就会败军覆师,与其打败仗,还不如不打。
“姐夫,你难得回来一次,你歇着,我去做菜。”阿娇笑吟吟的打量着周阳,一副急切样儿,生怕周阳不给她面子似的。
“这个”周阳想起数年前的事情,不由得有些好笑。
以前的阿娇,好动成性,虽是女儿身,却与男子无异,总是喜欢蹦来蹦去,没事也要找事。一天,她突然找到周阳,问周阳:“姐夫。你给我出个主意,要怎样才能让太子不变心?”
周阳一听这话,头就大了。人生一辈子,数十年,谁能保证其不变心?
“姐夫,你说嘛!快说嘛!”阿娇拉着周阳,一个劲的央求。
周阳想了半天道:“翁主,这个问题就麻烦了。不能让太子心烦。要让他离不开你。”
“要怎样才能让太子离不开我呢?”阿娇紧接着就问道。
周阳想了半天,道:“你得温柔,要做淑女,不能动不动就大叫大嚷。更不能蹦蹦跳跳。最好呢,你要会做菜,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把男人捆牢。”
“我要做淑女!我要做淑女!”阿娇大呼小叫了一通,欢天喜地而去。
望着她的背影,周阳不住摇头。就这副大呼小小叫的样儿,一点淑女的形象都没有。要阿娇做淑女,那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可是,让周阳想不到的是,阿娇竟然真的开始变了,见了面,不再象以前那般大呼小叫,而是彬彬有礼。温柔可爱。周阳真不相信她有如此变化,抬起头把天上的太阳一看再看,没错,是从东方出来的!这才不得不信,阿娇真的是变了。
没几天,刘彻找到周阳诉苦,要周阳给想个办法,不要阿娇成天缠着他。周阳大是惊讶,一问之下,方才得知,阿娇要抓住刘彻的胃天天给他做吃的。
媳妇给自己做吃的,原本是很温馨的事情,问题是阿娇的厨艺实在是不怎么样,不是把菜烧焦了,就是盐放多了。要命的是,阿娇还要刘彻吃。刘彻不得不吃,还得装出笑脸。赞阿娇烧得好,厨艺非凡。
他一赞,阿娇更来劲了,天天烧。顿顿做,刘彻的苦头就大了。咸得发苦的菜吃下去,整个人就变成了水桶,拼命的喝水。
几天爪。他再也妥不了。又不能明说。只好找周阳诉苦。要脚心愕岱办法。
周阳听他说完,捧着肚子笑翻了,绝对想不到,名闻千古的汉武大帝还有这么倒霉的一面。不得不说。刘彻的处置是对的,虽是心中发苦。却没有说出来,还不住赞扬阿娇。于他这种大男人精神,周阳大是赞扬。
在刘彻的一再央求下,周阳只得找到再娇,告诉阿娇,她烧的菜很好吃,若是能跟名厨学学,会更好吃。
阿娇大是受用,立即派人把长安的名厨找来,要拜其为师。有了名厨的指点,阿娇烧菜的本事突飞猛进,刘彻方才苦尽甘来。
“好啊!好啊!”周阳还没有说话。刘彻就抢着道。
阿娇烧的菜,周阳是吃过的。真的不错,点头道:“那就有劳太子妃了。”
“姐夫,你等着,我去了。”阿娇冲周阳挥挥手,快步而去。
“她烧的,可比御厨烧的好吃呢。”刘彻有吞口水的冲动。
阿娇一去,周阳他们聚在一起,轻声说话。
时间过得真快,没了久,阿娇带人端着香喷喷的饭菜上来。没得说。阿娇的厨艺真的了得,香气诱人,周阳的口水流出来了。
这餐饭自是不用说,周阳吃的特别香,把阿娇着实夸了一通。
阿娇和刘彻坐在一起,二人不时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布菜,好得蜜里调油,如胶似膝。周阳看在眼里。大是欣慰,阿娇能有如此变法,就不用愁给刘彻废了。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阿娇能不能生育?若是不能生育,阿娇仍是免不了给废的命运。帝王要传承皇个,需要儿子,若是阿娇不能生养,即使刘彻再喜欢她,也是不得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