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祖宗,霍老祖,我没得罪你,我求你快下来!快快下来”。中年人不住冲霍去病打拱作揖,脸上却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打又打不过,去报官又丢人,他还真是没辙。
“呵呵!”李广拈着胡须,大笑起来。今天还真是长见识了,这么多人,给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屁孩收拾得没了脾性,开眼了!
周阳、程不识他们看着那个中年人哭笑不得的样儿,不由得莞尔。
卫青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霍去病虽是干的坏事,可是,以他小小年纪,就收拾得大人没脾性,无论怎么说,这是一种成就。“说好话没用!你打败我,我就走!你打不败我,你就该受罪!”霍去病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中年人有撞墙的冲动了。右手不住砸自己的胸口,呼天抢地的惨叫起来:“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遇到这个祸害!”
“来人,搭梯子,上去打!狠狠的打!”中年人狠了狠心,眼里凶光闪烁。
“这才象样嘛”。霍去病根本就不把中年人的狠样儿放在心上,欢呼不已。
佣人搬来梯子,搭在墙上,开始抓墙了。
一旦给他们爬上去,霍去病再厉害也要倒大霉。
周阳心想,是该收场的时候了。正要去解围,却见李广有异动。
“真是个顽皮的孩子!我家陵儿可乖了呢!”李广先是拈着胡须,笑呵呵的,极是得意。可是,他的得意劲头不过是一瞬间,紧接着就是一脸的惊讶,仿佛世界末日到来一般。石化在马背上,眼珠都不知道转动一下,直勾勾的看着右边。
“打打打!别留情!”
周阳朝右边一望,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童子,正带着一队佣仆赶来。大吼大嚷。这些佣仆手执棍棒,冲到近前,手中的棍棒对着大户之家的佣仆就打了下去。
“我们的援军来了!”霍去病在屋顶上轻松的拍着手,得意非凡。
“砰!”李广摇摇晃晃,从马背上一头栽到地上,手指着匆匆赶来的童子,惊呼:“陵儿!”
第三章 李陵
周阳大是惊讶。对这个人物。尽管他的历史不够好,也是知道其人其事的,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情人物。
仔细一瞧,只见李陵个头高大,十来岁的孩童,却有十四五岁孩童的身高,称得上很壮实了。唇红齿白。眉目如画,特别俊朗,要是长大了,一定是一个有名的帅哥。
一副人畜无害,还有点可害的长相,让人大生好感。
可是,他挥着棍棒,大吼大叫:“打打打!狠狠的打!”
明亮的双眼中光芒四射;激动的细嫩如傅粉似的脸上全是红色,仿佛他指挥千军万驰骋在战场上似的。
“飞将军,这就是你的乖孙子?”程不识打量着地上的李广调侃起来:“果然是够乖!”
“程将军?我招你了,惹你了?”李广很没好气。对这个讨他欢心的孙子,李广打从心里喜欢,一有空就要唠叨过不停,今天就数次提起。
可万万没想到,他心目中的乖孙儿,竟然和霍去病一般顽劣,没事就去惹事生非,闹得鸡犬不宁。
周阳回过神来,把李广不爽的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莞尔,调笑道:“飞将军,谁叫你取笑卫青呢?”
“呵呵!”公孙贺他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是卫青,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把房上的霍去病和叫嚷不停的李陵一通打量,笑也不是,哭也不是,无奈的摇头。李陵一赶到,情势立即就大变样了。李陵带来的人并不多,不过三四十号人,加上霍去病的人,不过五六十人,比起大户之家的仆佣少了一大截。
可是,两人配合得挺好,霍去病的人从里面往下打,李陵的人从外面往里打,这是前后夹击。就是一支练有素的军队,给前后夹击。也会出现混乱,甚至溃败。更别说,这大户人家的佣仆们各自为战,没有一点配合。没有协调,哪里招架得住,纷纷逃跑。
只片时,大户之家的佣仆就溃不成军,退回院里,把大门关上。
霍去病和李陵胜利会师,两人高叫一声。双手重重击在一起,大笑不已。
“哈哈!”欢笑声就象炸雷一般,很是震人耳膜。
“霍兄,我赶得及时否?”李陵得意的一挺胸脯。
“还行!”霍去病右手一伸,熟练的搭在李陵肩头上。
李陵左手勾着霍去病的脖子。很是亲热。
看着两个小屁孩的亲热劲头,周阳大是好笑。明明屁大的孩子,一口一个李兄,一口一个霍兄,勾肩搭背的,狼狈为奸。
“宫中还有一个惹事精,比起这两位更胜一筹。天呐,他们遇到一起,这世界还有宁日吗?怪不得匈奴会破灭,是给他们折腾的”。周阳猛的想起,太子刘彻的顽劣只在眼前二位之上。这三人凑到一起。肯定是永远宁日。
周阳想得没错,霍去病与汉武帝两人虽是君臣,其交情却是相当深厚,称得上铁哥们了。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象汉武帝和霍去病君臣那般要好,仅此一对。再无其他。
霍去病的一生,就象流星一般闪耀,虽然美丽,却很短暂,年仅二十四岁就死去,这让无数后人为之叹息。
他建立的功业,却是让无数后人景仰,甚至疯狂,“封狼居胥。更是成为不朽的传奇。
其实,霍去病最大的特点,并不是他的功业盖世。而是他胆大包天。数千年的文明史上,象他那般胆大之人,少之又少。
以霍去病的辉煌功绩,很多人认为他从小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肯定是个乖孩子。真要那样想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错得离谱。
霍去病和乖孩子三个字根本就不沾边。不仅不靠边,还真好相反。他是一个顽劣成性的调皮孩子。
自小就喜欢打打杀杀,舞刀弄棒。今天这家的孩子被他打了,明天那家房上的瓦被他揭了。整日里就做一件事,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称得上毛恶不作了。
霍去病是私生子,他的父亲霍仲孺与他母亲卫少儿私通才有了霍去病。霍去病出生后,就菲少父爱,连霍仲孺的面都没见过。霍去着见到生父霍仲孺,是在他打完匈奴,回长安的途中,绕道河东,河东太守把他的父亲接去,这才父子团聚。
当时,霍去病已经是名震天下的统帅。建立了莫大的功业。他的父亲见了他的面,吓得不轻,心惊胆跳。大气都不敢出。霍去病抱着霍仲孺痛哭,父子二人哭作一团。
这一见面,对中国历史影响非常大。霍仲孺与卫少儿劳燕分飞后。娶妻生子,生有一个儿子,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将军霍光。
霍去病在河东短暂停留时,发现霍光特别机灵,很是喜欢他,就把霍光带去长安,请人教他读书识字,最后在朝中为官,成了汉武帝四大托孤重臣中最重要的一介”称得上是“首席托孤重臣”。
霍去病自小就与母亲卫少儿生活。他整日里惹事生非,弄得卫少儿头疼不已,管又管不住,实在没办法。就把霍去病交给卫子夫去管教。
那时候,卫子夫已经是皇后了。卫少儿想来,霍去病
省,毕贵是乡下人。皇宫里规矩象森严。到了旬熙诽总该老老实实的呆着。
她的想法是不错,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霍去病去了皇宫。是如鱼得水,过得更加滋润。
因为他和汉武帝特别投缘,一见面两人就好得同穿一条裤子,汉武帝要霍去病陪他练剑,陪他骑马。两人要好的程度让人吃惊,汉武帝处理国事,霍去病可以在身边走来走去,可以指责汉武帝,这里不对,那里错了。
天子无错事,如此说话,那是犯忌的大事。也许是两人骨子眼里的趣味相似,汉武帝不仅不生气,反倒是更加喜欢霍去病。
汉武帝要去上厕所,就说“霍去病。给联守着”。霍去病就老老实实守着,不准任何人靠近。别的人不行,就是卫青也不行,唯有霍去病行。
卫青和霍去病同为汉武帝时期的统帅,两人建立了莫大的功勋,名垂千古,然而,两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可以说正好相反。
卫青恭谨之人,对谁都是彬彬有礼,从不得罪人。就是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李广自杀一事把他打伤了,卫青也没有怪罪李敢。
而霍去病的性格飞扬跳脱,做起事来,如天马行空一般,无拘无束。他胆大包天,可以长安闹市中纵马踩人,他还率领他麾下著名的八百骑,在长安郊外踩踏老百姓的庄稼。
弄得怨声载道,控告他的诉状如雪片般飞来。为了这事,卫子夫和卫青是胆颤心惊,担足了心事,却拿霍去病没办法。
汉武帝于这些诉状根本就不理睬,任由霍去病去惹事生非。时间一长,朝中的官员。长安的百姓,知道告霍去病是没用的,就不再告他了。不再弹劾他,改为暗地里诅咒他,骂他为“祸害”。
是以,霍去病在成名以前,是骂声一片,声名狼藉。
长安百姓骂为他“祸害,霍去病还真是个祸害。当汉武帝把他放到战场上去后,他祸害得匈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祸害得在匈奴祭祖的圣地,狼居胥山多出一块汉碑;祸害得匈奴这个种族都灭亡了,
“有句说的,乖孩子往往没出息。有出息的往往不是乖孩子,这是为霍去病量身打造的!”周阳见识了顽劣的霍去病,大是感慨。象他这般顽劣的孩子,还真是少见。
“打呀,冲进去!”
“快冲!快冲!”
“冲呀!”
围观的行人唯恐天下不乱,大声为霍去病加油。
“打进去!”霍去病和李陵对望一眼,同时下令。
“住手!”卫青和李广同时大吼一声,飞也似的冲了过去。
“舅舅!”
“大父!”
霍去病和李广看着风急火燎冲过来的卫青和李广,有些傻眼。
霍去病倒不怕卫青,可是,要是把他送回乡下去了,他就没得玩了。乡下哪有长安好玩,就是霍大将军要大杀八方,也是找不到对手。
“舅舅,你回来了?你怎么不派人送个信,我好去接你。”霍去病脸上的笑容堆了一层又层,笑得跟开心果似的,忙着讨好。
“你你你”。卫青气急了,一把抓过霍去病,一巴掌拍在他的屁股上。
“嘻嘻!”卫青这一下用力不很是疼痛,霍去病强忍着,笑嘻嘻的讨卫青欢心。
“陵儿,你气死我了!李广象老鹰抓小鸡似的,把李陵提起了来。蒲扇大的手掌就拍在李陵屁股上。
“大父。我们回府去,接风宴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李陵一脸的笑容,满嘴跑火车。
要是他知道李广会回来,他敢出来胡闹吗?
“油嘴滑舌!”卫青和李广同声吼起来,提起手,又要开打。
“我说你们两咋”别当着我的面打他们。是我要看戏,你们打他们。就是在打我的脸呀!”周阳快步过来。
“呃!”卫青和李广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陪着笑脸:“大帅,他们太顽皮了!”
“我看挺好了的!”周阳走了过来,伸手把霍去病和李陵从卫青李广的魔爪下解救出来,笑道:“你们是不是喜欢打仗?”
“嗯”。霍去病和李陵重重点头。
“很好,再打一仗,好不好?”周阳笑眯眯的,打量着两个小不点。
“好嘞!好嘞!”霍去病和李陵齐声欢呼。那些佣仆却是一脸的苦色,跟着他们疯,那是折磨人,巴不得早点结束。
“列阵!”周阳真起腰,一声令下。“诺!”
随来的汉军兵士,列成整齐的阵势,朝着周阳这边开了过来。
这些兵士上过战场,砍过人头的,杀气腾腾,与那些佣仆一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没得比。
“哇!”霍去病和李陵夸张的尖叫一声,齐声赞好:“好雄壮的阵势”。看得他们眼睛发直,哪里移得开。
“你们带上你们的人,把他们打败。我就走。要是打不败,我就打你们!”周阳拍拍手,指着汉军道。
一脸兴奋的李陵,马上就是一脸的苦色:“你这不是欺负人么?我们哪里打得过他们?”
这是真正的军叭上过战场。砍过人头的小与他们打。霍去病和李陵就是再一唐的人手,也不是对手。
“嘻嘻!”霍去病却是没有愁眉苦脸,笑呵呵的,抱着周阳的大腿:“你教我打仗,好不好?好不好?”
明亮的眼睛直眨,好象顽皮的孩子看见心爱的玩具似的,一脸的急切与希翼。
“可以,但你得打败他们。”周阳脸一肃,沉声道。
“我们走李陵一拉霍去病。打退堂鼓了。
霍去病却是一挣,笑嘻嘻的道:“没问题!你给我一队兵,容我练好了,我准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大言不弊!”卫青喝斥道。
“你这小鬼叉,主意挺多嘛!”周阳于霍去病的回答大是满意,这是一个不知畏惧为何物的家伙,一旦他长大了,胆大包天,没有他不敢做的事。
要是霍去病象李陵那般退缩。就落了下风。霍去病人虽却是够机灵,回答得很巧妙,既保住了面子,还解了眼下困局,可谓一举两得。
周阳抱起霍去病,别看五六岁的孩童,入手却是极为沉重,在他的小脸蛋上轻轻一拍道:“走!到你们府上去,我给你找点事做。”
“好啊!好啊!”霍去病拍着小手。大声叫好,讨好似的在周阳脸蛋上亲了一下。
周阳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终于明白,卫青为何无数次想把霍去病送回乡下去,却最终没有送走,原来是他太会讨人欢心了。
把霍去病放到马背上,周阳飞身上马,手还没抓到马缰。却给霍去病抢先抓住:“骑马喽!骑大马喽!”一拍马背,吼道:“驾”。
追风驹很是不满的嘶鸣一声,回过头瞪着霍去病。
周阳一夹马肚,追风驹这才撒蹄便奔。霍去病骑在马背上,好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好奇得紧,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个劲的叫嚷。赞追风驹好马。
李广与李陵共乘一骑,李陵不住讨李广的欢心,说好话,陪笑脸,偶尔还调皮的揪揪李广胡须。李广有心要打,把他那副讨好样儿看在眼里。又不忍动手,唯有挠额头的份。
卫青把了卫子夫扶上马背,牵着战马,在前面带路。
卫青小时候在郑家没少吃苦头。卫子夫没少为他流泪,他们是姐弟情深。
路上,李广问起李陵怎么会和霍去病搅在一起,方才知道,原来是霍去病惹事,竟是惹到李广府上去了。李陵指挥佣仆应战,两人大战一场,打成平手。李陵之所以能与霍去病打得平手,除了他指挥得法外。还在于他的人手比霍去病多。
两人打了好几次,都以平局收场,两人却是兴致大起,遂成好友,称兄道弟起来。
两人这一要好,长安就不得安宁了。霍去病带人去闹事,李陵就带人做援兵,暗中杀出来。两人配合得好,打的大户人家不少,长安是鸡犬不宁,大户之家一提起这两人。气愤难已。又拿他们没办法,唯有暗中愤恨的份。
很快就到了卫青府前。李广冷哼一声,打马便走。在他的心目中。李陵多乖的孩子,与霍去病在一起。变得如此顽劣,他非常不满。
这是不给卫青面子,场面一下就有些不对了,气氛有些僵。
“飞将军,我正要给这两个顽皮的家伙派点事,你要是走了的话,就是错失机会了周阳笑着出面调解。
卫子夫向周阳投一感激的一笑。如春风沐身,让人舒畅。
“大帅,真的吗?。李广有些迟疑。
“飞将军,大帅什么时间说过假话的?。程不识出面打圆场。
“那好吧!”李广打量一眼李陵。很是无奈的摇头,打马进府。
一入卫青的府里,周阳大是诧异。原来偌大的将军府,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守府的老佣人,年青力壮的佣仆,不论男女都成了霍大将军的兵,跟着霍大将军大杀八方去了。此时的仍仆们,还在后边颠儿颠儿的往府里赶,要不冷清都不行。
卫青狠狠瞪了一眼霍去病,却是换来霍去病吐出的舌头,郁闷得差点小一头栽在地上。
卫子夫在卫青的帮助下,从马背上下来小跑着去张罗,准备迎接
人。
周阳他们飞身下马,在卫青的邀请下,进入前堂。霍去病拉着周阳的衣裾,紧跟在周阳身边。
进入前堂,卫青邀请周阳他们坐下来。没多大功夫,卫子夫香汗淋淋,端着茶盅,盈盈而来。卫子夫人极美,款款而来,香风阵阵,衣袂飘动,仿佛仙子临尘。
卫子夫放下托盘,端起茶盅,递向周阳。道:“大帅,请吃茶!”
吹弹可破的粉脸,明亮如泉的眼眸。如月的眉黛,白暂如玉的素手,宛如画中人儿,美不胜收。
周阳并不是用下身说话的人,也是觉得很养眼,伸手接过茶盅。卫子夫给众人递上茶水。莲步款款而去,出门后,回过头,冲周阳浅浅一笑,好象盛开的百花般美丽,一抹红霞在粉脸上绽放,娇羞无限。
第四章 东胡
“好香!周阳嗅浓浓的茶香扑面而来。让人精州振,忍不住出口称赞。
“真香!”李广也是忍不住赞赏一句。
这盅茶真的很香,喝在嘴里,满口生津,公孙贺他们不住赞赏。
“卫青,这是谁沏的茶?如此茶艺。平生少见呐。”程不识美美的品着茶,硕大的头颅不住点头,一双虎目舒适的眯着。非常享受。
“姑姑沏的。怎么啦?”霍去病稚声稚气的,挨在周阳身边,讨好周阳:“要不是大帅来了,你还别想吃茶呢。姑姑才不给你彻呢。”
“叶!”程不识给他一句话噎的差点把茶水喷了出来:“这么说。我还沾了大帅的光?”
“可不是嘛?”霍去病点头道。
“去病,休要胡说!”卫青脸一沉,喝斥一句,忙向程不识致歉:“程将军,去病无知,言语无状,还请你不要见怪。”
“卫将军,你说我程不识有那么小的度量?会和一童子过不去?”程不识有些好笑。
“我是大将军,不是童子。”霍去病大声抗议,却是逗得众人畅笑不已。
就是李广,也是打鉴着霍去病。笑得特别开心:“霍去病,你才多大?就耍做大将军了。”
“做将军与年岁有干系么?”霍去病眨着明亮的眼睛,一本正经的道:“年岁再大,打仗不行,也做不了大将军。年岁再打仗厉害,做大将军怎么不行?大帅不是岁在弱冠就能打仗么?”
一席话说得李广哑口无言,长叹一声道三“虽是童子之言,却也成理。想我李广,与匈奴大小数十仗,却是大胜仗一个也没有。直到大帅统兵,我们这才打得有声有色。”
“童子之言虽狂,却也成理,惭愧!惭愧!”程不识也是叹息不已。
在座之人中,就李广和程不识资格最老。二人同为边关名将,与匈奴大小战役没有一百,也有好几十,称得上是身经百战了。可是,若是说到战功,却是小的可恰。最大的胜仗不过斩首数百,与周阳比起来。是天差地远。
“去病,件要胡说!”卫青脸沉下来了。
周阳很是惊异的打量着霍去病。大是感慨:“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壮志可嘉!壮志可嘉!”
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霍去病当的他自己的话,他十八岁上战场,二十四岁病逝,短短六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让后人景仰。
象他那么年纪轻轻,创造莫大的功业,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霍去病,你想不想学兵法?”周阳把霍去病抱起,放在大腿上。在他粉细的脸蛋上轻捏一下。
“要!要!要!”霍去病一个劲的嚷起来。
“我也要学!我也要学!”李陵跑到周阳身边,抱着周阳的大腿,可怜巴巴的望着周阳。
周阳把他抱起来,放在大腿上。一打量这两个童子,一左一右的坐在他的大腿上,一脸的希翼。
李广看在眼里,不住拈胡须。周阳如此对待李陵,那是李陵的福气。他这个做爷爷的,哪能不为孙子的前程着想。
卫青脸上满是笑容。霍去病虽然调皮,顽劣成性,却是乖觉异常。机灵过人,他也是欢喜,周阳如此说。是要成全霍去病,他这个做舅舅的能不欢喜么?
“我把你们送到一个很隐秘的的方,学习兵法,可好?”周阳打量两个小家伙。“嗯!”两人重重点头,一切听凭周阳吩咐的样儿,极是可爱。
“传令,要丁隽赶回长安来见我!”周阳大声道。
自从新军从陈仓河谷迁出后,那里就成了汉朝的军事学院,军官的培就在那里进行,由丁隽负责。
“啊!”一片惊讶声响起。
“大帅,这不合适吧?”程不识忙提醒一句:“若是年岁大些,自可去得,可他们是两个童子。”
“是呀,大帅!”李广、卫青他们齐声附和。
“有什么不合适的?”周阳反问一句道:“以前,我们要扩军,需要很多人手,不得不加紧培养。如今,新军初成,没那么急迫了,可以招收一批聪明灵泛的童子,从小培养。”
“这个,”李广他们一阵讶然。
在汉朝没有“童子班”的说法。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培养不仅可以从军队里面挑选。还可以从小培养。如此一来,大汉才能人才辈出,不致青黄不接。”周阳非常肯定的道:“这两个就算第一批吧。”
从小就培养。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两个小家伙虽是胡闹。可指挥起幕,有模有样,比起李广、程不识他们小时候强得太多。是该让他们学习了,李广、程不识他们不再有异议,这事就说定了。
“卫青,你把导引术传给他们。”周阳打量着卫青。
“大帅眷顾,卫青感激不尽,可是,这导引术是校尉才能修炼的。”卫青忙提醒。
“是么?你卫青进入建章营的第一天,不也修炼了吗?”周阳反问一句。
卫青进入建章营时,是最差的一个兵,人瘦得跟竹竿似的,营养不良。面有菜色,却学到了要校尉才有资格修炼的导引术。
“谢大帅!”卫青和李广站起县,向周阳致
让他们欢喜的不仅仅是霍去病和李陵习得导引术,更重要的是,二人前途无量。
周阳除了打仗厉害外,看人的眼光也不错。卫青和张通就是周阳一造提拔起来的。这是极好的例子。
卫青从军时,面有菜色,瘦得跟竹竿似的,连招兵的兵士都不敢收。要不是周阳眼光独到,把他收入军中,哪有今天的卫青。
周阳与卫青初见面时,只是觉的此人不同一般,却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卫青,这份眼力劲还真是没得说。
卫青收台湾一仗很是漂亮,在南越统兵三年,成绩斐然,南越之军已成劲旅,这些事有目共睹。
再说张通,进步非常大,排兵布阵方面得心应手,天生的陌刀将领。李广他们很是赞赏。
周阳如此看重霍去病和李陵,说明二人非同凡响,前程锦绣。作为长辈,谁个不愿意呢?
“他们是千里驹,你们要好好看待,不要动不动就喝斥。他们想玩。就让他们玩吧。”周阳爱恰的抚着霍去病和李陵的脑袋。
霍去病就不用说了,天才的统帅。李陵的军事才干,也是非同小小可。虽然他最投降了匈奴,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情人物。
可是,他与匈奴打的那一仗,可以说是泣天地,惊鬼神,不少人认为。李陵的军事才干是继卫青、霍去病之后最高的汉朝将领。
他率领的是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国境一千多里,遭到匈奴十几万精锐的攻击。这是匈奴单于率领的本部兵马,是匈奴精锐丰的精锐,还是李陵兵力的二十余倍,兵力悬殊太大了。
可是,千里转战,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匈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单于却是拿李陵没有办法。到了最后,单于决定放弃,不再攻击李陵了。就在这时,李陵部下一个军官因犯军法,被李陵责罚过,他心怀不满,投降了匈奴,把汉军的情形告诉了单于,单于方才知道李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发兵再攻。
仗打到这份上,汉军已经精疲力竭,再冉下去,徒增伤亡罢了。没有什么意义了,李陵思前想后,决定用投降来换取汉军的生命。他投降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找个机会,洗雪耻辱,建立一场功业,再回归汉朝。
以李陵之才,以他的决心,机会肯定会到来。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姓李的军官在教匈奴汉军的战法。汉朝的情报出错了,说是李陵在教。汉武帝发火了,就把他的家人给诛灭了。
在当时,朝中大臣哪敢为李陵开脱。独有司马迁与李陵交情好,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不过是假降小在找时机回归汉朝,就仗义执言。惹恼了汉武帝,把司马迁处以宫刑,这是历史的悲剧。
后来情报弄清楚了,李陵在匈奴不为匈奴出一计,不为匈奴做事,汉武帝大是后悔。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断送了李陵归汉之路。
周阳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李陵很可能不会投降匈奴。真要这样的话,汉朝又多一员良将。
“呵呵!”李广和卫青开怀畅笑。
周阳说他们是千里驹,肯定是千里驹,还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吗?
在卫青府上歇息一阵,众人赶去皇宫,面见景帝。默默
未央宫,养心殿。
太子刘彻、太傅卫绾、主父偃、申公、董仲舒、冯敬他们正聚在一起,商议军机大事。
刘彻虽只有十四岁,却是异常高大,称得上身长八尺。更难得的是。长相极是俊朗,帅气非凡。举手投足间,上位者的气势十足,顾盼之间,一股上位者才有的俯视之气毕现。
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天赋,还有让人难以企及的机会,这两者,他都有,短短数年的磨练,就如此了得。
卫绾、主父偃、申公、董仲舒他们面对刘彻,有一种压抑感,不象面对景帝那般轻松自如,尽管刘彻言笑晏晏。
刘彻与景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刘彻顾盼自雄,无论是说话,还是举动。都有一种说清,道不明的气质,应该说是魅力。
“太子,真的要出兵?,小申公问道。
“是呀!”刘彻微一领首:“孤前思后想,不能不出兵了”。
“若说出兵,早在数年前就该出兵的。可是,皇上龙体欠安,这才一直拖着主父偃沉吟着道:“眼下出兵,是不是,”
说到这里,主父偃不再往下说。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景帝如今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若是大战之际遇到景帝驾崩的话,巩有不测之事。甚至败军覆师。
古代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景帝驾崩,对汉军的军心士气打击极大,此事不能不虑。
“禀太子,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公孙贺、公孙小建、秦无悔、秦衣求见。”太监快步进来,冲刘彻禀报。
“叫他们进来!”刘彻眉毛一掀,脸上掠过一抹喜色,只是极为短暂,一闪而逝,根本就没人发现。
太监快步而去,周阳他们进来。冲刘彻见礼。
“免了!”刘彻一挥手,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打量周阳时,眼睛闪了闪:“坐吧”。
周阳他们谢
“请问太子。召我等回朝,有何要事?”周阳身为这行人的首领,不得不问。
“叫你们回来,就是商议出兵东胡一事。”刘彻眉头一挑,明亮的眼里精光闪烁:“匈奴收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