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耽]错算-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回复给评论的话好像被JJ吞掉了/(ㄒoㄒ)/~~
第41章 第 41 章
云昭骑马到了宫门口,正想掏出令牌,行事大内侍卫的特权进宫,却又停下动作。他深知今日所见之事,不可外传,如果圣上杀人灭口,此去禀告便是自寻死路。
在宫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他终究还是回身前往秦/王府。萧谅正要安寝,便听到有人敲门。
门外,云昭的声音传来:“秦王殿下,您睡了吗?”
“有什么要紧事吗?”萧谅有些奇怪,云昭明明进宫去了,按照路程来说,不可能这么快回到府中。
“属下……属下无事。”
萧谅听他话有蹊跷,便披了外袍就前去开门,但见云昭一脸犹豫地站在门口,便把人请了进来。
“你进来吧,若果真无事,你怎会去而复返?到底什么事,让你这么筹措不安?”萧谅倒了一杯茶,又遣了守夜的侍卫出去,问道。
云昭跪了下来,说道:“属下有一事不明,还望殿下能为云昭解惑。”
“你说。”
“想必殿下也知道,属下是圣上的侍卫,派来殿下身边,便有监视观察的任务。那日属下去寻雪见草,身受重伤而回,您不问缘由,只为属下寻来伤药。赵王殿下想要刁难属下,您不知内情,却宁愿得罪他也不肯轻易交属下交出。这究竟是为什么?”
萧谅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半夜来敲门,搅扰本王休息,就是为了这件事?”
云昭抬头与萧谅平视,丝毫无惧:“是。”
“本王不过是觉得你不过是听人之命,身不由己,只要不做出对本王不利之事,也无不妥。若父皇要对本王不利,本王也只能听之任之。杀了你,父皇还是会再派人来。难得你武功高强,又肯为了本王的雪鸦费心,不如就留你在身边吧。你受伤之事,若直接问你,你会说吗?只怕会守口如瓶或者捏造谎言敷衍吧?既然如此,本王何必再问?至于二皇兄找你之事,本王不过不想惹出事端。实话和你说吧,横竖本王身边都要有父皇的耳目在,那不如留个顺眼的。”
萧谅不等云昭回答,又说道:“这话你若想转达父皇,也无不可。”说着,便抬手示意他起身。
云昭看萧谅竟是满脸平静,丝毫不介意的样子,一时之间也看不透他的想法,只能先行站起。他刚想告退,这才走出门去,又回头说道:“今日属下确有一事禀告。”
萧谅也不惊讶,反问道:“你刚才进宫去,可是为了向父皇禀报此事?”
“是。不过属下并没有入宫告诉陛下,而是半路折返。”
“这是为何?”
“只因此事,一旦说出,便要惹出祸端。”
“今日是本王的乔迁之喜,你一直在府中伺候,你说的祸事可是与本王有关?”
云昭说道:“回秦王殿下,这倒不是。”
萧谅有些急了,便说道:“究竟何事?你不要吞吞吐吐的。”
云昭说道:“殿下稍安勿躁,且容属下细细说来。今日乔迁之事,属下跟着人一起搬入厢房,而后管家便让属下待着,不必出来伺候。”
萧谅心中明白,管家定然知道云昭是父皇派来的侍卫,所以不敢差遣他做事。
云昭接着说道:“属下闲来无事,而后见宾客走得一些,便想去后院找块空地练剑。只因府中人多,属下斗胆,跳上房檐四处查看,没想到却看到后院僻静处,越王和齐王正在喂鱼。”
萧谅心中奇怪,问道:“那又如何?大哥和五哥向来交好,一道喂鱼有什么奇怪?”
云昭红了脸,说道:“属下见他们把下人都遣了出去,有说有笑的喂鱼,本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你快说呀!”萧谅听得大为不解。
“属下见到齐王忽然轻笑了一声,将越王抱在怀里,两个人唇齿相交。虽……虽然越王很快就推开了,但他却笑说:‘大哥,这里左右无人,你怕什么?现在你来喂鱼,晚些时候我来喂你。’越王听了,并无恼怒之色,颇为羞赧,便起身出了院子,便来向您辞行。”
云昭武功高强,耳力过人。萧诀的话本是凑在萧谦耳旁说的,再加上院子四下无人,他绝对想不到屋檐之上,有人把话听得一清二楚。
萧谅听到这里,勃然大怒,呵斥道:“云昭,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污蔑越王齐王!越王为了沈灵姣终身不娶的誓言,天下皆知,他既对已故王妃情深义重,如何能与齐王乱来?何况他们都是骨肉至亲,且不说齐王,越王一向都是克己复礼的谦谦公子,怎会与齐王做出这等逆伦背德之举?”
云昭见他大怒,连忙又跪下叩头:“属下之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殿下!若非亲眼所见,属下也不敢相信此事。不瞒殿下,属下本想连夜进宫禀告圣上,但……兹事体大,生怕圣上迁怒,这才回转王府。”
萧谅挥了挥手,说道:“不管此事是你眼见为实,还是凭空捏造,你都要守口如瓶。若你的任务是监视本王,便一心一意在本王身上,其他的事情看到也当没看到吧。本王乏了,你下去吧。”
云昭行礼之后,便退了出去。萧谅仍是站在那里发呆,他着实想不到会有这等事。萧谦和萧诀自幼亲厚,在大家眼里早已是理所当然,何况断袖之癖此等只在书在看到的事情,竟发生在自己的大哥和五哥身上,着实太耸人听闻。一时之间,他的思路绕了百转千回,竟理不出一个头绪。他躺在床上,难以安眠,睁着眼睛,直到天亮。到了鸡鸣时分,忽然做了一梦,恍恍惚惚的好像看到季澜正牵着自己的手,也在池边喂鱼。
萧谅顿时清醒,便喊道:“管家!管家!”
“殿下,下人在,殿下有何吩咐?”
“速速令人把那鱼池给本王填平!”
“这……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怎么?”
“这鱼池是杨聿书大人亲自画图让人凿开,又引了居天河的池水来,里面养的数条锦鲤倒也罢了。只有一枚百年老寿龟,尤其珍贵。听闻惠妃娘娘未出阁之事,甚喜那神龟,便是入宫后,也专门托人好生照顾。那龟不能离开鱼池,是以若填平,只怕有损王府运数。”
“胡言乱语!”萧谅斥责道。
管家又道:“殿下息怒,且听小人一言,就算神龟之说不可尽信。但殿下刚迁入府中,就填平鱼池,恐招来不孝之言。”
萧谅转念一想,便知管家之言不假,便说道:“也罢了,你下去吧。”
这边季澜离了萧谅回府,也是一夜未眠。祖父要他与萧谅交好,这才使得他不得不与之亲近。但萧谅每每释出善意,他又退后几分。他喜欢这个心地善良的皇子,不想有一日见这份纯真被皇权之争践踏得面目全非。可是现在他又不得不与之交好,使得他觉得自己对萧谅的每一分好意都是利用。萧谅一旦有所回应,他便担心会辜负,反而连连后退,不敢靠近。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都在写刺客列传同人疗伤,搞得两边更新,有点累,希望国庆过完,那边能写完。
第42章 第 42 章
过了不久,萧谦进宫,向萧奕请旨:“父皇,儿臣听闻江南风景如画,想要父皇恩准,让儿臣南下出游,一览美景。”
萧谦自小恭顺,从来不曾主动提过什么要求,此时忽然提到游历江南。萧奕回想赐婚之前他去看望萧谦,所见的江南江北盼君归字句,想他定是思念沈灵姣,这才起了游江南之事。虽然他立誓不复娶,但不管如何,都是皇子,绝不能绝嗣,何况他还是那人之后。江南之地,人杰地灵,尤其佳丽颇多,难保他去了一趟不会改变心意。
萧奕想到这里,便点头说道:“也好。你在京城恐会闷出病来,出去走走未为不可。父皇准你六个月的时间,想来够了吧?”
萧谦跪谢道:“谢父皇恩典。”
他回到越王府,便收拾行装,打算择日启程。秦信本留在赵王府养伤,但萧谦生怕此事被萧诀发现,惹出是非,故而让他趁早离开。那时候秦信便冷嘲热讽,说道:“你之前救死扶伤的样子果然是装出来的,嫌我身份低贱,要你日夜费心,便厌烦了吧?”
萧谦说道:“沈姑娘已经安息,你在越王府多有不便,还是趁早离开京城方好。”
秦信笑道:“我一现身,便会招惹杀身之祸。我虽然不想仰仗你的保护,但我已经受了,怎可一走了之,不思报答,如此有恩不报,岂是大丈夫所为?”
萧谦不方便说是担心萧诀捣乱,便也只好任由他留着,没想到后来出了兰贵妃自缢身亡之事。整个朝廷都有些紧张起来,局势也越发不明朗,他也无心去管秦信。
其实秦信自从落脚在越王府,便见萧谦思虑周全,处处体贴,心中早已判定萧谦值得沈灵姣托付金簪。只是刺杀他的人,显然是与萧谦有关,如此设局,当真用心险恶。无论如何,他都要揪出幕后黑手,为沈灵姣报仇。现在他留在萧谦身边,便是最好的机会,正可以观察萧谦平素与何人往来,查探一方。
不过他呆了数月,只见萧谦平日无事,也只是练剑写字,偶尔画竹描兰,不曾有人有何往来。只有宫里经常送来各种新奇玩意,他早已打探清楚是储秀宫所赠。秦信早已得知萧谦是由储秀宫季淑妃养大,便也不以为意。唯一让他奇怪的是,齐王萧诀常来拜见,但都被萧谦拒之门外数次。
秦信深知萧诀母族势大,与赵王萧诚同是储君之选,怎么好像对萧谦颇为恭敬,居然连连被拒也不气恼。萧谦好像也从来不在意萧诀,但又每每与他同进同出,只不许他常留越王府,看得秦信甚为不解。
萧谦奏请游历江南之事,很快就传到萧诀耳中。离别那日,萧诀亲自来送,但萧谦一直不怎么多言,只让萧诀早些回去。
萧诀叹气:“皇兄,你怎么就知道赶我走?再过一个月,我也可以迁入齐王府了,怎么不等贺完我的乔迁之喜,再行下江南?”
萧谦说道:“我早已准备了贺礼,也不过一桩酒席,何必定要拘泥?”
他说着,便要上马车,萧谦见了,心中不舍,连忙探头进去,说道:“大哥,你可早些回来。”
萧谦连忙喊道:“赶快把头伸出去,万万不可如此动作,万一马车一时前行,你受伤了如何是好?”
他才说完这句,萧诀便玩心大起,嚷道:“哎呦,我的袍子好像被卷入这马车里了。”
萧谦惊得连忙跳出马车,却见萧诀若无其事的站在那里,便怒目而视,说道:“胡闹,快些回宫,莫让淑妃娘娘挂心。”
“哼,你还担心母妃啊,她听说你去江南可高兴了。她说要赐几个护卫,护你周全。”
“哦?是哪几位?怎么不见他们人?”
萧诀吐了吐舌头说道:“不过是想监视你,我当然不许啊。”
他嘴上如此说,但眼睛却瞥了一眼跟在后面的护卫。萧谦见他看后面,倒也不转身,只是说道:“好了,你该回去了。”
萧谦心知萧诀定然会派人跟随,也不管自己的护卫里到底有谁是萧诀的人,只是不肯回顾,便是全盘信任之意。
萧诀见此,心中感动,又凑前问道:“大哥,那个脸生的护卫是何人?”
萧谦心知自己府中侍卫,只怕早就被萧诀查过底细,只有秦信是他坚持要随行的,便说道:“我赏识他的剑术,见他人也老实,便留下来了。怎么?你若不喜欢的话,为兄这就用银子遣他离去。”
萧诀嘟了嘟嘴说道:“我不过是听人说他武功高强,便怕他跟在你身边有诈,既然大哥信他,何必赶他?”早前有侍卫禀报,说萧谦不知何处收了一个武功高强之人,查不出来历。萧诀便有些担心,怕此人不妥,但若真的让萧谦遣他离开,只怕萧谦以为自己另有私心。
萧谦说道:“好了,时候不早,你回去吧。”
萧诀拉了拉萧谦的衣袖说道:“大哥,你可记得早点回来,父皇可知许了你六个月。江南再好,竹子也没有京城的好,你素来喜好竹子,断然不可忽然转念,爱上南方的桃花。”
萧谦心知他既自称竹子,到现在还吃那飞醋也是有趣,便连连点头,这才上了马车。
萧诀目送他们离开,又对着身后之人说道:“刚才那个侍卫,你们可看清楚了,立刻绘他的画影图形,回去仔细查探。”
秦信跟着萧谦出城之后,便见萧谦叫了自己上前,他问道:“怎么?现在出了京城,便想反悔要杀人灭口?”
萧谦无奈,说道:“你还是走吧。齐王的手下不知有多少人在我的这批侍卫里,他们定然会奉命追查你,一旦探知你就是那日刺杀我之人,他们必定会全力格杀。”
“何必这么麻烦?你直接告诉他们,结果了我不就好了?”
“你……你这人怎么冥顽不灵?”
“怎么,你看我碍眼?越王殿下,你的侍卫可以说全部都是齐王的人,此次江南之行,都瞒不过他们耳目。身为皇子,竟是如此境遇,怎么还有心思为我考虑?不如和我商量,路上怎么想办法一个个铲除他们。”
“不必,本王自有分寸。”
“那我也自有定夺,跟你到底了。”
“也好,到了江南,你再离开,这比现在走要安全些。”
秦信笑道:“等有命能到江南再说。”
他心中明白,刺杀他的人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第43章 第 43 章
接下来的六个月,萧谅都跟着季澜学习武艺,只偶尔去跟贺旭学骑术,但颇为不专心。季澜很有些奇怪,便问道:“贺兄的骑术都是他们先祖屡屡征战时从马背上练出来的,而云昭的剑法也比我精妙多了。凤眠,你不找云昭学剑,也不肯专心跟着贺兄骑马,只肯跟着我这水平比不上他们的人学,是何道理?”
萧谅满心不喜的说道:“哼,本王才不要云昭一个小小侍从教我呢。至于贺旭嘛,不提也罢。”
原来萧谅起初确实找了贺旭来学习骑术,没想到有一日他才和贺旭学了一个时辰,便听到一个姑娘的笑声。
他抬头看去,但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正骑在马上哈哈大笑,对着贺旭说道:“大哥,你请假不去巡城,跑来这里教人骑马,也不怕父亲知道怪罪啊?再说了,你哪找来这么笨一个徒弟啊?”
贺旭听了,斥责道:“四妹休得无礼,这是秦王殿下。”
那姑娘也不惧怕,只是乖乖下马行礼,说道:“贺云香不识殿下,刚才冒犯,还望赎罪!”
贺旭也接口说道:“这是微臣的四妹,刚才失礼之处,还望殿下切勿见怪。”
萧谅见她虽然行礼,却是毫无悔意,心知自己骑术着实太差,也难怪她笑话,便说道:“贺四姑娘免礼。”
贺旭仔细查看萧谅,见他并无恼怒之色,便转头对贺元香道:“早和你说了,女孩子家不要每天抛头露面的,还尽找人比赛骑马射箭。就算嫌闷,也该带个头罩遮挡一番。今天又出来胡闹,还冲撞了秦王殿下,还不快回府去。”
贺元香吐了吐舌头,便告辞而去。萧谅见她在马背之上,身姿优美,便暗恨自己竟连个女子也比不过。想到方才贺元香之言,知道贺旭竟是请假来教自己,更加羞愧不堪,从此便不曾找他学习骑术,只令人去元帅府送礼物酬谢。
此等丢脸之事,萧谅自然不曾说与季澜知晓,贺旭也不敢多言。季澜只能自行教萧谅骑马练剑诸多事宜,倒是比他教一队人马还要累了许多。
萧谅虽然颇为认真,无奈底子浅薄,练得颇为吃力。季澜为师,对萧谅极为恭谨,处事稳重,但也不因他的身份对他放松要求。每逢萧谅偷懒,总是责罚,而他自己则以教导不严之罪,自罚得更狠。
萧谅最怕连累他人,自小见父皇,母妃,皇兄为他的病担忧,太医都处死了数个。他虽不惧责罚,却不愿季澜如此,只能拼命努力练武。
过了八个月,萧谅的武艺足以与一般兵士对敌。萧奕龙心大悦,他本就不求这个孩子有多大能耐,只要不日日生病就心满意足。
这一年,北域南疆都起刀兵,倒是显得局势颇为紧张。滇国势大,顾昭和季泽屡传捷报,却不见丝毫休兵之兆。贺旭之父,大元帅贺廷羽镇守东陵与北域边疆,却传信说北域大乱,请旨是否要伺机攻占。朝堂上,萧奕也正为此事发愁不已。
这天,萧诚刚从滇国回来,心中不悦,便直接本王训马场发泄一通。只因去年娇奴一事,他便受了些冷落,不能统领兵马,只接了押运粮草之事。他才到马场,就听说萧谅也在,便前去找他。
萧谅见到萧诚,颇为高兴,两个人聊天高兴,一时忘记跑完十五圈训马场。他和萧诚一道往回骑,就见季澜面无表情地跑圈。天上雷声阵阵,马上要下雨了,季澜全身湿透,想也知道他已经跑了不少路。
萧谅大喊:“本王以后不敢偷懒了,鲸波你快停下来。”
季澜只回了一句:“微臣敦导不严,才让秦王如此,还请您……”
没等他说完,萧诚早已跳了出来,拔出刀剑就冲上前去,言道:“你若能打赢本王,本王就恕你之罪,你看如何?”
萧谅心知皇长兄早就想和季澜一较高下,也不加以阻拦。萧诚能征善战,季澜却是当朝最被看好的帅才,不但武艺超群,而且布兵排阵,奇谋诡略,屡败敌军。数次写信为季泽出谋划策,足不出京城,却名扬天下。
前几年萧奕怕季家功高震主,只封了季泽为常胜将军,却只给了季澜教导巡城兵士的闲差,而让皇长子萧诚屡次出兵,也是想给他积累军功。现在萧诚不得重用,而季澜也越发有文臣之态,均是不得志。
季澜见萧诚来得凶猛,一个转身,取了旁边的红缨枪,便与他对打起来。要知道红缨枪本就比刀要长,足以应付萧诚数招,缓了他刚才跑步的疲态。两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萧谅不比去年,已经略同武艺,自然知道其中凶险。
萧谅生怕他们动真格,正想如何劝二人停手,没想到季澜的红缨枪忽然脱手,萧诚的刀已经抵在了季澜的颈部。
“皇兄,住手!”萧谅大惊,急忙叫道。
“你这个人真是狡诈,也罢,今日是本王胜之不武。”萧诚收回军刀,说道。
“微臣虽然连跑数圈,体力不支,而赵王殿下路途辛苦,风波劳顿,也算旗鼓相当,既然你是微臣败了。”季澜抱拳谢罪。
“好了好了,你说什么都行。只不知本王有没有这个面子,为我七弟请假三天,我们兄弟许久未见,希望你这位严师通融一下。”
萧谅正着急地查看季澜脖劲处的血痕,有些埋怨的看着皇长兄:“二哥,你干什么用刀划他的脖子,这般危险!”
季澜轻轻推开了萧谅的手,说道:“赵王有命,微臣怎敢不从,且容微臣告退。”
萧诚见他走远,才笑说:“七弟,你这般紧张他?我见你数次来信说他严厉,本想帮你教训他,你不领情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摆脸色给皇兄看?”
“哼,我才没有。”萧谅口中说着,却见季澜的身影已经不见。
“其实我帮你请假是为他好。”萧诚笑道。
“这是什么道理?我也不曾为难与他。”萧谅不解的问。
“听说季老太师正在为他寻合适人家,定一门亲事。我猜他一定想要在家选美人,如今却日日要陪你练武。他内心岂不气闷?”萧诚说道。
“他要成婚?我怎么不曾听说?”萧谅忽然觉得心里酸酸的,这一年相处,季澜虽然一直很恭谨,对他也严厉,但其实极为关心他。上次他负气而走,结果惊了坐下千里马,他是抱着自己滚下山崖。季澜的手臂都断了,也只顾着问他如何。父皇还为此事罚了他三个月俸禄,要不是他求情,只怕他早就换了师傅。
“这等事谁会和你说起?”
“那皇兄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一个威胁,有了弱点,当然必须第一时间知道。”
萧谅没有再问下去,只是低着头跟着萧诚骑马而行。萧谅叹气道:“父皇上个月也给四哥赐了婚,可惜路途遥远,我不能亲自道喜。”
他话已出口,便后悔了。娇奴一事,哪怕萧诚对萧诤早已起了芥蒂,此时提起萧诤,殊为不妥。他连忙又说道:“不知大哥在黎州养病,现在如何了,二哥你回来定然会路过,可有去看他?”
萧谦下江南本有六月之期,却在要回来的路上,染了风寒,似乎还有水土不服之症。他本要拖病回京,不想病势严重,不得不暂在黎州养病。萧奕派遣太医前去,但也不见好转,只说还要暂歇数日。如此一耽搁,倒是拖了两个月不见好。萧诚押韵粮草去边境,回京路上定然是路过黎州,故而萧谅才有此一问。
萧诚便道:“我已经去看望过大哥,只听闻他病情反复,似乎颇为棘手,所以我也不敢多做打扰。”
他没有告诉萧谅的是,萧谦并不是得病,而是中毒了。
第44章 第 44 章
萧谦一行人,离京不久的第三天夜里,就遭遇了刺杀。随行的侍卫一开始还奋力抵抗,等到发现对方的目标是秦信,便都围住萧谦,袖手旁观。萧谦却持剑上行,与那些杀手过招,侍卫们也不得不奋勇当先,生怕让萧谦受伤。
虽然杀退了杀手,但也让侍卫伤亡了不少,尤其是萧谦原来的侍卫。秦信见如此情景,便心中不安起来,他想要留在萧谦身边引出这行人,但也拖累了他。侍卫们大多都对他怒目而视,无奈碍于萧谦对他的照顾,也不敢有所表态。
萧谦严禁众人向京回传刺杀之事,说那些人并非针对自己,无须惊动京里。但萧诀派来的人早已飞鸽传信,报于他知晓。萧诀越发着急,见萧谦如此维护此人,便觉得内有隐情。上次所发的画影图形,一直也探不出多少线索。
秦信心中感激萧谦,但态度上也没多大变化,众人更觉得此人傲气过度。等到他们落脚在阳朔时,萧谦亲自处理钱庄一事,只带了秦信和几个侍卫。
其他侍卫放心不下,只能偷偷保护。萧谦看了,便说道:“这里是县城,死士不敢当街杀人,你们不必太过担心。”
他走到通济钱庄门口,便对秦信说道:“我独自进去就可,你在外转转吧。”
秦信说道:“你要我避嫌,直说便是。”
他说完便扭头走了,气得那些侍卫直想当街与之缠斗。萧谦进了钱庄,便出手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说要兑换。阳朔不比江陵,只是小小县城,何来如此阔气的客人。那伙计见了,连称自己做不了主,需得喊掌柜前来。
萧谦也不着急,坐在里屋喝茶,等了一炷□□夫,就见看着约莫四十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那人问道:“小人姓薛,是通济钱庄阳朔分号的掌柜,可是阁下要兑一千两的银票?”
萧谦道:“本来我是要兑一千两的,现在看到了你,我便要用这一千两买下你们的钱庄。”
薛掌柜听了,上下打量萧谦一番,说道:“小人不才,这钱庄上下的银两虽然不比大的分号,也不在少。客官要用一千两买下,莫不是在与小人说笑?”
萧谦摇了摇头,拿出了一个本子,念道:“薛世通,男,年四十二,阳朔本地人,掌管分号七年,每年进账三万两。”
薛掌柜连忙问道:“敢问客官可是姓萧?”
“正是。”
萧谦说着,便拿出了金簪,在他眼前晃过。薛掌柜拿来细看,便跪地说道:“不知是公子亲临,还望恕罪。小人这就将一应账目奉上。”
原来当日沈家下狱,亏得萧谦为之求情,使得他们全家得以幸免,不再死在狱中。沈天尧见女儿临终把金簪托付给了萧谦,便亲自上门,交了这本账册给他。
沈天尧说道:“沈家财大,早已引得各路人马觊觎,而我沈家并不似裴家那般,有柳国舅这座靠山。不怕您怪罪,老朽本以为您与灵姣大婚,可保我沈家无虞。万料不到由此变故,小女就这样去了。我沈天尧只有这一女,平日疼爱有加,现如今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纵然是富甲天下,也买不回小女一命。老朽当日早已将钱财分了大半,为灵姣的嫁妆,本以为殿下若有什么心思,也不至在银钱上为难。没想到老天看我谋得大了,便将老朽最珍爱之物夺了去,以作谨戒。沈家自从退离京城,这本账目配合金簪,方可调动通济钱庄。还望王爷手下!”
萧谦回想,沈天尧交出账目,分割家产,便是要与通济钱庄断了生意往来。只因沈灵姣已死,日后萧谦若有难则与他们沈家无关,若有大福,自然会为今日金簪一事,对沈家多有关照。
萧谦拿过账目,一时也看不分明,只说让掌柜再行抄录一份,由自己带走。他只说过两日再来,便出了钱庄。
没想到他才出钱庄,就见众侍卫都不在眼前,只留了一个在门前。他问道:“其他人呢?”
那侍卫没想到他出来的这么早,支支吾吾的,竟是回答不上来。
萧谦怒道:“说,人都去哪了?”
那侍卫不敢答话,只抬头望了一眼旁边的巷子。萧谦抬脚便往巷子走去,但见巷子曲折不已,走了好一会儿,听到有打斗之声。他的侍卫们正在与秦信拼得起劲,颇有些你死我活的味道。
萧谦喝道:“住手!”
众人见他来了,连忙停手,纷纷站在一边。为首之人率先抱拳道:“殿下,兄弟们是看秦信武功不凡,想和他过过招,也好切磋切磋。”
萧谦也不答话,率先走到秦信面前,只见他的袖子被划破了几道,便说道:“你的衣裳破了,本王等下令人做几件新的给你赔罪。”
秦信说道:“无妨,就只有划破衣裳的本事,王爷何必还为这等人赔罪。”
众人怒道:“你!”
萧谦不以为意,说道:“好了,我们先回去吧,不要多言。”
秦信与众人便一道跟着萧谦回了客栈,也不再说什么。用了晚膳,萧谦叫了所有侍卫到房里,这才说道:“本王不管你们以前是谁的人,现在伺候本王,就只能听本王调遣。若你们再寻衅生事,自行残杀,万一有刺客趁机钻个空子,行刺本王。你们是有几个脑袋来赔?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本王便将你们统统遣散,只带秦信一人游历江南。”
众人连忙跪下,说道:“属下不敢。”
萧谦冷笑:“好了,都下去吧。”
如此过了数月,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江南。萧谦早已将账目理得差不多,身边带了两个极为内行的算账先生,倒是极为省事。
这日去了通济钱庄的总店,确认过所有账目,再交接后,这才放下心来。萧谦觉得心中烦闷,便让秦信跟着自己上街闲逛。那些侍卫自然烟魂不散的躲在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