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三娘再嫁-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顾三娘被问得急了,后背直出冷汗,吉昌公主看她像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追问道:“都是一个家里的人,难不成大嫂连我也不能说?”
顾三娘抓着吉昌公主的手,她急声说道:“我只问你,你信不信得过我的人品。”
吉昌公主点头说道:“我虽和你相识的时日不长,但却心知你坦荡真诚,是值得深交之人。”
顾三娘看着她的眼睛,诚恳的说道:“那这条子你就开,我以自己的人品担保,今日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蒋家,等到日后你自然就明白了。”
☆、第102章
吉昌公主沉默许久,随后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是不知道你和有旺到底在打甚么主意,不过我既然说要信你,这条子就还是照常批给有旺,只望着往后这笔银子要填得上才是,否则我也没脸跟老爷交差。”
顾三娘心道,老爷人都死了,还能跟谁交差?不过吉昌公主愿意信她,她心头悬着的大石头总算也能放下了,于是顾三娘握着吉昌公主的手,感激的说道:“你放心,等到府里那几个爷们儿回来了,我自然再对你实话实说。”
实则,吉昌公主会松口,一则是顾三娘人品端正,二则有旺是蒋中明身边的得力人,这条子想必也是蒋中明首肯的,吉昌公主虽是为难,这条子却也开给他了。
二人正说话之时,孙氏进来了,她看到她们俩手拉着手,好笑的说道:“你们这是在说甚么体已话呢,让我也来听一听。”
吉昌公主说道:“既是体已话,又怎能说给你听呢!”
孙氏假意瞪了她一眼,她冲着顾三娘说道:“大嫂,你看看她,长着一张促狭嘴,这府里谁能说得过她?”
顾三娘拉着孙氏坐下来,安抚了她两句,又说:“我听说你要用冰,那管事犯糊涂,没有给你送过去,等会子我看到有旺,必要请他好好管教手底下的这些管事们。”
“你不提我倒忘了!”提起这事,孙氏又生起气来,她竖着一张柳叶眉,嘴里不停的抱怨:“咱们堂堂丞相府,竟然连几块冰都用不起,说出去岂不是叫别人笑话。”
“好了,下面的管事当差不仔细,你难不成当真跟他一个下人置气!”吉昌公主说道。
顾三娘也哄了她两句,孙氏的怒气这才渐渐平息下来。
她们三人说了几句话,孙氏像是想起甚么似的,她对吉昌公主说道:“我来是告诉你一声,我娘家的婶子后日做寿,府里请我回去听一日戏,我这是特地来跟你说一声的。”
孙氏记下这事,三人转而又说起别的话来。
过了两日,孙氏回娘家祝寿,宝车仆人浩浩荡荡的跟了不少,这回她回去,还把小叶子也一并带去,两人在孙府乐了一日,直到傍晚才家来。
如此又过了十几日,府里除了顾三娘她们几个,众人对蒋中明的死讯仍旧是一无所知,其中有两回,府里来了个太医,自称太医院新进的太医,说是专治跌打损伤的高手,特意来给蒋中明请平安脉,有旺心生警觉,找借口将这太医打发走了,又特地遣人打听,以防这太医是安家派来的人。
且说顾三娘镇日提心吊胆,她又怀着胎,既要顾着肚里的孩儿,又要瞒着正院的事情,刚长了一些肉的脸蛋又瘦得凹陷下去,柳五婆时常劝她保重,可是心里藏着一桩天大的秘密,她又怎能安心保胎呢。
这日,有旺家的来回话,原是为了嘉元郡主之事,先前蒋中明在世时,每隔半个月,都要给嘉元郡主服下一碗麻散,眼看服药的时日早就过了,有旺家的是特地来给顾三娘禀告,趁着这两日,就给她服下麻散,免得出现甚么差错。
这亦是顾三娘担忧不安的一桩大事,蒋中明死时,嘱咐她要杀死嘉元郡主,且不说她是皇亲国戚,单说这是害人性命,顾三娘一个弱质女流,又岂敢下手。
有旺家的看到顾三娘默不作声,低声说道:“大奶奶,恕奴才多嘴,老爷临终说的话,咱们莫要违背才是,近几日听那边院子里的仆妇说起,郡主时不时都会清醒半日,这麻散我看要尽早给郡主服下。”
顾三娘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她想了片刻,说道:“你陪我到郡主院子里去看看。”
有旺家的刚要张嘴说话,顾三娘抬手止住她的话头,又摇头说道:“老爷交待的话我都记在心上,只是这个时候,不宜多生事端,且等大爷回来了,交给他来守夺。”
听了她这话,有旺家的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她见顾三娘坚持要去看望嘉元郡主,嘴里答应一声,又唤来柳五婆,两人陪着顾三娘一同去了。
嘉元郡主的院子就建在府里的西侧,自她嫁进蒋府,便一直住在那里,这院子距离正院只有一盏茶的工夫,顾三娘她们几人到来时,早有一个眼生的中年仆妇守在院门口,她看到顾三娘,先屈膝行了一礼,嘴里说道:“奴才给大奶奶请安。”
顾三娘不认得她,便扭头望着有旺家的,有旺回道:“这是赵安家的,她男人管着清河县的庄子,老爷看她为人仔细,又颇懂一些药理,于是调她到郡主院子里来打理庶务。”
顾三娘微微点头,又问:“郡主如何了?”
赵安家的躬身回话,她道:“昨日醒了两个时辰,今日晌午醒来,直到这会子还没有睡呢。”
她一边说,一边引着顾三娘进屋,顾三娘踏进院里,迎面便是雕着松竹图的照壁,再看这整间院落宽宽阔阔,四周雕梁画栋,建得比正院还要精致华丽,只不过诺大的一个院子,却没见几个人影。
顾三娘一路往里走,待到她走进正屋,一股苦涩的药味扑鼻而来,有两个婆子为她打起门帘,顾三娘心知,嘉元郡主大约就是住在这个屋子里了。
她抬脚走进屋里,又四下扫了一眼,却见这屋子收拾的倒是极为干净,西窗下的美人榻,西洋的穿衣镜,还有衣橱,琴架,香炉等物都擦得一尘不染,显见还是照着先时的样子安置的。
一道珠帘将屋子分成内外两室,顾三娘透过珠帘,看到里面的床榻上面隐约躺着一个人,赵安家的轻声说道:“那便是郡主了。”
顾三娘开口问道:“郡主醒来时都做些甚么?”
赵安家的垂手回道:“甚么也不做。”
顾三娘默然,那麻药一旦服下,就跟活死人一样,赵安家的又低声说道:“郡主一年之中,大多数日子都在沉睡,锦三爷和锦三奶奶时常会来探望她,吉昌公主偶尔也会过来。”
就在这时,从里面传来一道女声:“谁来了?”
嘉元郡主如今虽是万事不能做主,赵安家的对她还是尊敬有礼,她说道:“郡主,东院的大奶奶来了。”
屋里静了下来,顾三娘走过去,她撩起珠帘一看,只见一个中年美妇直挺挺的躺在床榻上,她五官肌肤白皙,气质脱俗,一头乌发堆在枕边,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个中年妇人。
顾三娘一时看呆了,这样一个美人,缘何得不到蒋中明的喜爱,夫妻之间为此还闹得至死方休的地步?
嘉元郡主出身高贵,享尽一生荣华富贵,最终却栽在自己丈夫的手中,早前孙氏来看她时,碰巧她醒着,故此从孙氏那里听闻过顾三娘的传闻。
往常沈拙在京中的时候,嘉元郡主就对这个继子亲近不起来,对于顾三娘,她自然也就没有好脸色,她瞟了顾三娘一眼,冷冷的说道:“沈拙几年前就已自请出宗,她算哪门子的奶奶?”
屋里的下人都不敢作声,顾三娘也没有说话,嘉元郡主冷声又道:“蒋中明派你过来是做甚么的?”
她被困在这方几尺大小的床榻上,屋里的仆妇自是不会告知她蒋中明重病的消息,这夫妻二人彼此反目,她却还不知蒋中明早已离世。
嘉元郡主说道:“扶我起来。”
赵安家的和有旺家的一同上前,将她扶了起来,有旺家的柔声劝道:“郡主,大奶奶为人敦厚,她虽出身寻常人家,老爷和却十分看重她,府里的几位奶奶和我们这些下人也没有不服她的。”
她这话的意思是请嘉元郡主不要为难顾三娘,嘉元郡主轻蔑一笑,她望着顾三娘说道:“他是叫你来看我死了没有么?”
嘉元郡主语气不善,顾三娘丝毫不觉得生气,只是安静的立在一旁,有旺家的见此,只对嘉元郡主说道:“锦三爷外出数月了,恐怕不久就要回京了呢。”
嘉元郡主脸色一沉,便不再开口说话。
屋里变得静悄悄的,稍时,有旺家的对顾三娘说道:“大奶奶,时辰不早,咱们也该告辞了。”
顾三娘望了床上的嘉元郡主一眼,随着有旺家的来到外间,那有旺家的悄声说道:“大奶奶,不能再拖了,郡主醒来的时日越来越长,这麻散需得尽早给她服下。”
顾三娘闭眼想了一想,似是终于下定决定,她说:“麻散先给郡主服下再说。”
身旁赵安家的领命去了,顾三娘心中不是滋味,不知过了几时,就当她沉思之时,赵安家的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进来了,她正要进屋,柳五婆带着一个长随急急忙忙的进到屋里。
来人顾三娘认识,乃是蒋中明的心腹之一,顾三娘这时看到他来了,心里打了一个激灵,站起身来问道:“发生甚么事了。”
那长随脸色焦虑,他连忙回话:“大奶奶,安家带人闯进府里来了。”
☆、第103章
顾三娘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来的是谁?”
长随回说:“是安锦常,他乃是安妃娘娘的侄儿,现是羽林军大统领。”
猛然听到安家来人,顾三娘惊出一身冷汗,她疑心蒋中明病亡的消息已被安家得知,一旁的有旺家的也失了主张,其余仆妇虽说不知内情,听闻安家公然闯进丞相府,脸上的神色也惊疑不定起来。
屋里的人都望着顾三娘,顾三娘手中直冒汗水,她暗告自己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慌乱,只是头一回经历此等危急的大事,她就连脚底都有些发软,这顾三娘咬舌尖,逼着自己镇定下来。
屋里的人都还等着她拿主意,顾三娘将沉下心来,她问长随:“安锦堂带来的是安家的仆人,还是官家的人?”
长随回道:“是安家的仆人!”
听到这里,顾三娘稍微安了一些心,她又问:“有旺呢?”
那长随说道:“有旺叔还守在老爷的院子里。”
顾三娘脑子转得飞快,此时,她整个人变得清醒许多,她对长随说道:“你去告诉有旺,招集府里的下人,拼死也不能让安家的人踏进老爷的院子半步。”
长随得了令,转身出了屋子复命,顾三娘唯恐有旺压不住安锦堂,她立时想起屋里的嘉元郡主,只是郡主对蒋中明成见颇深,她又该怎样说服她出面,况且若是之后她也跟着起疑又该如何是好?
屋里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赵安家的手里还端着麻药侯在一旁,顾三娘扭头对有旺家的说道:“你快去请吉昌公主,请她务必挡住安锦堂,我稍后就来。”
有旺家的说道:“公主问起来,奴才又该怎么作答呢?”
顾三娘目光一沉,她道:“就说若是让安家的人闯进去了,我们阖府都要丢掉性命。”
那有旺家的抬头看了顾三娘一眼,领命去了。
屋里只剩下顾三娘与三两个仆妇,顾三娘定了定心神,她走到赵安家的面前,亲手端着那碗麻散,复又进到嘉元郡主的屋里。
此前外间悉悉索索的说话声,嘉元郡主隐约听到几句,她看到顾三娘又进来了,冷笑一声,便合上双眼,靠在枕上闭目养神。
顾三娘挥手让赵安家的出去,里间只剩她与嘉元郡主二人,顾三娘放下手里的药碗,她静静的望着靠在床榻上的嘉元郡主,要想请她出面坐镇,如果不对她实话实话,大概是唬不住她的,这么一想,顾三娘直接出声说道:“老爷已经死了。”
嘉元郡主忽地睁开眼睛,她盯着顾三娘,神情又狠又厉的问道:“你说甚么?”
顾三娘语气平静,她道:“我说老爷死了,已有半个多月了。”
嘉元郡主楞住了,她随际仰天大笑,说道:“祸害遗千年,蒋中明那个卑劣小人不可能会死!”
看到大笑不止的嘉元郡主,顾三娘心中悲凉不已,她一语不发,直到过了许久,嘉元郡主的笑声才停了下来,她狠狠瞪着顾三娘,又问:“蒋中明真的死了?”
她出身皇室,对朝政之事比常人更加敏感,这么多年以来,蒋中明每月都是按时给她服用麻散,这个月却迟了好几日,刚才她又听到外间说起安家闯进蒋府,蒋中明要是还活着,又岂会纵容安家这般恣意妄为。
顾三娘说道:“这等大事,我又怎敢胡言乱语。”
嘉元郡主顿得呆住了,她恨不能将蒋中明挖眼剜心,这人要是死了,她只有抚掌大笑的道理,可是此时此刻,只有一股巨大的失落涌上她的心头。
顾三娘望了一眼陷入呆滞的嘉元郡主,她朝着窗外看了一眼,这会子还不知前头是个甚么情形,她已没有工夫再耽搁下去,顾三娘单刀直入的说道:“老爷病逝的消息恐怕是走漏了风声,安家已派人来打探虚实,此刻他们就在外面,你是知道的,这事一旦引爆,蒋家势必招来大祸,而今府里想来也只有郡主能镇住安家的人了。”
嘉元郡主回过神来,她满脸嘲讽的说道:“蒋中明害了我一辈子,我巴不得蒋家满门灭族,你竟在妄想我去挽救蒋家,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若在以前,顾三娘许是会被抄家灭族的话吓唬到,如今她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了,她听到嘉元郡主的话并不受波动,只是不紧不慢的说道:“蒋家被灭族,镇二爷和锦三爷能逃得过么?倒是我和阿拙,不在蒋家的族谱之列,就算蒋家出事,也罚不到我们的头上来。”
嘉元郡主眼睛微微眯起来,她一动不动的看着面前的顾三娘,这妇人出身低贱,凭着再嫁之身一跃飞上枝头,今日却竟敢威胁她,是谁给她的胆子?
顾三娘又道:“郡主久居内宅,只怕还不知道,朝中蒋安两家之争日益加剧,镇二爷去年就被降职处罚,老爷自知活不长久,请回阿拙协助镇二爷撑住蒋家门楣,现今老爷走了,郡主大可坐视不理,待到蒋家倒了,我和阿拙正好借机远离官场。”
嘉元郡主轻哼一声,她道:“没了蒋家,你以为你和他还能逃到哪里去?”
顾三娘不以为意,她说道:“随他穷乡僻壤,亦或是边陲海外,我一家四口总能保住性命,郡主可就不同了,王府落败,蒋家又有灭族之险,两位公子注定受此牵连,你老人家双腿不便,可怜他二位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顾氏,你好大的胆子!”嘉元郡主怒目而视,可惜因她常年卧床,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这句话丝毫起不到震慑的作用。
看着眼前的嘉元郡主,顾三娘面色不改,她说道:“郡主是个聪明人,你既是已得知了老爷的死讯,现今摆在你面前的,要么是保守秘密,替蒋家解决眼前的困局,要么是服下麻散继续沉睡。”
嘉元郡主看了一眼桌上冒着热气的汤药,两眼凌厉的直视顾三娘。
且说另一边,安锦堂带着下人闯入蒋府,自是得到安如海的授意,安家此次兵行险招,全因察觉蒋府有异,干脆冒险一试,若是成了,取代蒋家指日可待,若是不成,顶多也就招人几句非议罢了。
要说安家是如何发觉有异,不得不提到前不久孙氏回娘家祝寿之事,那日,孙府来了许多当家奶奶,宴席时,上了一道冰镇果盘,孙氏便对婶娘随口抱怨起自家府中用冰被驳回的事,恰巧席上有位太太的夫君乃是安氏一系的人,只因她和作寿的太太是远亲,这回也被请了过来,她听了孙氏的话,回家对夫君提起这事,其实本意不过是想取笑蒋家连冰也用不起,却不想她夫君留了心。
原来,有旺私下添购冰块的事虽做的隐密,然而整个京城,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在夏日用得起冰块,蒋家一反常态,自然免不了要引人注意,旁人都只当蒋府用的冰多,可是孙氏贵为主子奶奶,用冰竟被驳回,况且之后蒋家仍在继续购冰,这人脑子里便升起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蒋府急需大量的冰块,莫不是蒋中明已经死了?
他起初还不断敢定,于是便派了太医登门查探,谁知这太医并没见到蒋中明,再联想到先前有传言说蒋中明病重,除去他十几日前上过一趟早朝,加上零星的几封奏折,细细回想一番,这几个月,蒋中明前前后后,竟是从来不曾在人前露过面。
这人越想越觉得可疑,便把自己的猜想呈报给安如海,安如海游移不定,只怕误判了,反倒落人口实,只是他又舍不得错过扳倒蒋中明的时机,就在这时,听闻远在长阳城的蒋锦言正马不停蹄赶往京城,安如海将心一横,便想抢在蒋锦言前面,探一探蒋中明究竟是生是死。
话说安锦堂带人来到蒋府,蒋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安家凭着人多势众,一行人闯到正院门口,堪堪被有旺带着家人拦了下来,那安锦常气焰嚣张,冲着有旺等人高声喊道:“本官手里有一封要紧批文需得请蒋大人过目,你们几个狗奴才要是误了朝中大事,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有旺宁死不退半步,他道:“我家老爷病中休养,安大人有朝政要商,另有内阁的诸位大人,安大人带人强行登门,难道就不怕被人耻笑么!”
这安锦堂养尊处优,少有被人训斥的时候,今日被一个奴才驳斥,不禁惹得他恼羞成怒,他想也不想,一脚猛力将有旺踹倒在地。
就在这紧急关头之时,一道声音大声喝道:“谁敢在蒋府撒野!”
众人朝着说话的人望了过去,却见赶来的人正是吉昌公主,她身旁跟着十几个丫鬟婆子,这吉昌公主来了之后,先朝着地上的有旺看了一眼,便稳稳的站在正院门口,那些仆妇们退后一步,左右排开,将门口堵得严严实实,其中还有两个丫鬟,抬着一柄铁胎弯弓。
☆、第104章
安锦堂看着吉昌公主,他扫了一眼挡在门口的女眷,讥笑道:“蒋家的男人都死绝了吗,竟要靠一群女人们站出来顶着!”
那吉昌公主脸色一沉,她一把夺过丫鬟手里抬着的铁胎弯弓,轻轻松松就将这柄两石重的弓拉开了,四周的男人们看了这副情形,纷纷倒抽一口冷气。
吉昌公主箭头对准安锦堂,她冷声说道:“安锦堂,我家老爷为国事殚精竭力,现今累得病倒,你口出恶言,今日不说出个子丑寅卯,休怪我手里的弓箭不长眼!”
这个时候的吉昌公主不像深宅大院里的当家妇人,反倒像是出征沙场的女将军,把在场所有的人都震得目瞪口呆。
那安锦堂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吉昌公主,他道:“本官乃是朝廷钦定的命官,你可知胁迫朝廷命官是个甚么罪名?”
孙氏也来了,她年龄小,一向又是娇养在闺阁之中,长到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阵仗,不过,她心里虽是害怕,但也鼓起勇气朝着安锦堂怒道:“你血口喷人,是你无礼在先,还想颠倒是非,难道安家都是像你这样的人吗?”
吉昌公主神情镇定,她手里的弓箭一直牢牢对准安锦常的胸口,嘴里说道:“你是朝廷命官,我家老爷就不是朝廷命官么,你不问青红皂白,擅闯蒋府,我就是当场将当射死,你又当如何?”
“你敢!”安锦堂重声喝道。
这些跟随而来的安家下人也回过神来,虚张声势的朝着吉昌公主七吆八喝,吉昌公主冷声一笑,她直视安锦堂,说道:“你大可一试!”
双方互相僵持不下,有旺亦带着下人将吉昌公主围在中间,安锦常进退不得,他原想趁着沈拙等人不在,强闯进来查看蒋家背后到底在弄甚么鬼,在此之前,他压根没将蒋家的几个妇人放在眼里,哪知临到关头,却被几个妇人挡了下来。
安锦堂望着大开的院门,只要再走一步,就能探明真相,要他就此打道回府,他岂能甘心,况且要是叫人知道他是被一个小妇人拦住的,他颜面何存?
这么一想,安锦堂脸上挤出一丝笑意,他语气缓和的说道:“我与蒋家几位大人同在朝中为官,何必非到这种剑拔弩张的地步,此次登门,确实有一件公务要请蒋大人做主,还请公主不要阻拦,以免耽误了大事。”
吉昌公主并不敢放松警惕,她道:“我家老爷正在休养,凭你甚么紧要公务,都不许打扰老爷养病!”
安锦堂脸色黑沉,他怒道:“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这话一出,两方都各自紧张起来,吉昌公主手里的弯弓也拉得更开,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远处传来一道声音:“住手!”
人群一齐看向声音的来处,只见几个妇人抬着软轿,坐在软轿里的是几乎快被人淡忘的嘉元郡主,她穿戴整齐,脸上虽带着病容,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
不管是安家的人,还是吉昌公主等人,看见到来的嘉元郡主皆是一楞,任是谁也没想到,久不露面的嘉元郡主会在这个时候现身。
顾三娘站在软轿旁边,她看到安家的人还没闯进院子里,总算能松一口气。
婆子们抬着嘉元郡主的软轿走上前,软轿刚刚放下,嘉元郡主环视四周一眼,先对吉昌公主说道:“把弓放下。”
有嘉元郡主在场,吉昌公主也可退让一边,她放下手里的弓箭,和顾三娘并孙氏三人一同站在嘉元郡主的身后。
嘉元郡主扫视着安锦堂,从容不迫的问道:“安大人是奉了谁的命令强闯蒋府的?”
面对嘉元郡主,安锦堂还算和气,他道:“并不曾受谁的命令,是下官手中有一桩要紧公务,一定要请蒋大人亲自过目。”
嘉元郡主闻言,冷哼一声,她道:“我竟不知甚么时候兴起这样的规矩,既是登门请教,为何带着一帮下人打打杀杀闯进来,惊动了我府里的老爷,你担当得起么?”
安锦堂一笑,他朝着嘉元郡主行了一礼,说道:“想必其中有些误会,下官先给郡主赔罪,等到回府之后,自当好生管教下人。”
嘉元郡主看了安锦堂一眼,似是不打算追究他无礼之事,她只问道:“你的拜帖呢?”
安锦堂一怔,他本就是存心想趁着蒋府没有防备闯进来,又如何会带拜帖,那嘉元郡主见他被问住了,撩起眼皮看着他说道:“安大人好歹是大家公子出身,总不至于登门拜访之前,连张拜帖都没有准备罢,这叫我府里的下人如何替你传话。”
安锦堂眼珠一转,连忙说道:“是下官疏忽了,拿到批文,只想着尽早来找蒋大人拿主意,却不想失了礼数。”
嘉元郡主说道:“那便请回罢!”
双方已是撕破了脸面,安锦堂更是不肯退缩,他对嘉元郡主拱了拱手,说道:“还望郡主见谅,今日一行,下官必要见到蒋大人!”
安锦堂语气坚决,嘉元郡主冷冷看着他,轻蔑的说道:“不过是个靠着女人裙带攀到高位上的黄口小儿,也敢在我面前大呼小喝,当年你祖父在蒋家面前卑躬屈膝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呢!”
她的语音刚落,安锦堂脸上就涨成绛紫色,当年,安家祖父不惑之年考中进士,主考官正是蒋中明,安家祖父便时常以蒋中明门生自居,在朝中钻营数年之后,安家又与蒋家结成姻亲,原先的门生,辈份一跃成为平辈,谁想天意弄人,嫁入蒋家的安氏妇道,趁着沈拙离家外出,竟与靖文皇帝暗中苟合,还弄了一出偷龙转凤的戏码,自此,安家平步青云,靖文皇帝想借此打压蒋家,于是一再的抬举安家,那安家只当能与蒋家抗衡,原先的师生关系彻底决裂。
对于安家而言,最不想提起之事,就是安爷曾拜在蒋家门下,偏偏嘉元郡主当众打脸,那安锦堂脸带愠色,说道:“本官是有正当差事在身,谁要是敢阻拦,就是对当今皇上不敬,
若是再冥顽不灵,就莫怪本官不客气了!”
嘉元郡主丝毫不惧,她虽是坐在软轿里,气势却比安锦常更加威严,她对着有旺喝道:“有歹人强行进府作恶,传我的说下去,甚么也不必顾忌,给我往死里打!”
“是!”周围的下人齐声听命!
在这一触即发之时,忽然从屋里传来茶碗被砸碎的声音,虽是隔着几重院墙,这道响声却份外清晰,顾三娘心头一颤,不知里面发生甚么事情。
这时,有道人影从里面跑了出来,顾三娘定睛一看,原是小叶子,她喘着粗气,对着顾三娘说道:“娘,爷爷被吵醒了,你快去看看罢。”
对面的安锦堂眼神微寒,那顾三娘看到小叶子,瞬间就心领神会,她语带责备的说道:“不是叫你好生看着爷爷么!”
说话之时,顾三娘丢下众人,拉着小叶子的手进到正院里面,一直到了隐蔽的地方,顾三娘方才停下来,她严厉的盯着小叶子,低喝道:“谁让你进爷爷屋子里去的!”
小叶子被唬到了,眼圈儿一红,她道:“我看他们快要打起来了,心里害怕,就悄悄躲到屋里。”
顾三娘板着脸,又问:“你看到甚么了?”
小叶子偷偷看着顾三娘,随后擦了擦眼泪,小声说道:“棺材。”
顾三娘心里一紧,她咬着嘴唇,狠狠的瞪着小叶子,她说:“你就在这里守着,哪里也不许去,等这事过了我再找你!”
说完,她又转身往外走去,短短的几步路,她脑子转了又转,跨出院门口,所有的人都将目光落在顾三娘身上,顾三娘暗自呼出一口气,她来到嘉元郡主的软轿旁边,先瞟了一眼安锦堂,又道:“郡主,老爷说了,请安大人进去!”
嘉元郡主抬眼朝顾三娘看去,半晌,说道:“自己病歪歪的还要惦记朝务,你去回话,就说要他保重身子,就是天塌下来了,也不许他来操心。”
顾三娘使了一招以退为进,再有嘉元郡主一唱一和,果真把安锦堂唬住了,便是他带来的那些下人,也一起望着他,等着他的指示。
嘉元郡主却没给安锦堂犹豫思索的时机,她横了有旺一眼,说道:“楞着做甚么,还不把这些人赶走?”
顾三娘连忙劝道:“郡主,安大人是朝廷命官,咱们客客气气的将他们请走就算了。”
嘉元郡主怒道:“你对他倒是客气,你再看他呢,目中无人,以下犯上,这口恶气我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吉昌公主很识眼色,她说道:“郡主,依我来看,人家无礼,咱们不能学着无礼,不如奏明到皇上面前,请他来判定是非。”
就连有旺也跟着说道:“奴才已打发人请来京兆府尹,讨回公道是理所当然,只是老爷还在静养,奴才的愚见,还是不要吵到老爷才是。”
☆、第105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