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
魏紫的眼里世瑶身jiao肉贵,哪里吃得了这种苦,可是朱衣却感觉到她们家娘娘既然选了这条路,要吃的苦还只是一个开头,“便服奴婢都已经准备好了,还给娘娘做了一顶帷帽。”
世瑶看着那帷帽,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算了,不用这个了。”
“这兵荒马乱的,娘娘还是当心些才好。”
“都到了这个时候,谁还管的了这么多。”
世瑶临走之前,一把大火烧了瑶华宫,把那帷帽也狠狠地扔进了火里,“走。”
世瑶出河南一路往西,见到的都是逃难的流民,扯家带口,扶老携幼,那个景象,简直让人不忍目睹。
“这都是他们父子俩干的好事!”
世瑶敢生气太上皇和皇帝的气,其他人可不敢跟着拱火,红玉便小心劝道,“娘娘莫要生气了,击退金人之后他们便可重返故土。”
击退金人,谈何容易啊!
离战场越近,听到的事情越多,世瑶的这颗心,就揪的越厉害。只是,大兵压境,除了打下去也没有别的办法,或许真的会想蔡攸预料的那样,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娘娘,咱们往榆次去吗?”
“不,咱们去太原。”
红玉吓的缰绳都抖了一下,“娘娘,蔡相公可是嘱咐娘娘跟随折彦质将军的。
“不管是折彦质还是种师道,他们最后都是要去太原的,我们在太原附近等他们。”
“遇上金人的骑兵可就糟了。”
“咱们不走大路,再多加点小心,应该没什么事。”
其实,世瑶倒是真想亲眼看看金人的骑兵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竟然能让大宋军民闻风丧胆。只是考虑到几个人的安全问题,不得不多加些小心。
折月美年强气盛,早就见识见识金人的铁浮屠,
“娘娘,若想隐藏行迹,只能弃马不行。”
“到了山西就弃马!”
红玉简直被月美气死了,这个时候不说劝着点,反而还敢怂恿,真是要是遇到了金人,她们能砍几个?
世瑶真的见到金人骑兵的时候,感觉血都凉了,铁浮屠的威名她早有耳闻,但是亲眼看见还是另外一回事儿。那一身的重甲黑漆漆的,就连马匹身上都罩得严严实实,马的步幅都比正常马大了一倍有余,难怪这仗不好打。
几人隐藏在断壁中,大气都不敢出,好在这一个小队也只是路过,并没有在村子里停留,等到确信他们走的远了,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单凭他们这身重甲,就比党项人和契丹人都难缠。”
月美只跟党项和契丹交过手,第一次见到女真人竟也是心有余悸。
“是啊,看那甲叶子se泽都不像是一般的生铁。”
“他们若是没骑马,我倒想跟他们较量较量,但是看那马的速度,就根本没胜算了。”
“没试过怎么知道?”
世瑶并没有特别注意她们几个的议论,她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此刻,她算是彻底明白了女真一万不可敌的意思。就眼前十几个铁浮屠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了,若是一万多人列上队,除非太祖在世,否则她是真的不知道什么人还可御敌。
“好了,你们也别争了。”世瑶觉得久经战阵老将军对没有办法,她们几个小丫头也争论不出什么来。“咱们还是赶紧赶路要紧。”
世瑶还没到石桥,就听到了太原城破的消息,太原知府张纯孝被俘,王禀父子殉国。
“娘娘!”世瑶身子一晃差点就要栽倒,多亏了红玉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娘娘,不能在往前了。”她附在世瑶耳边低声的说道。
现在在往太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太原附近的县镇都也都已经被金人攻克,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跟种师道汇合了。
“娘娘,过了河就是王村,末将以前来过这里,村子不大,金人未必会注意到,咱们可以过去歇歇脚。”
世瑶点了点头,走了这一路的确是需要补充些体力,然而,刚要过桥,就看见汾河边上浮着两个人。
世瑶刚要过去,红玉却拦住了她,“奴婢去看。”
红玉伸手矫健,眼神也好,她略往前一凑就看清衣服了,“娘娘,是宋军的服se啊。”
“快救起来。”
两人拥在一起,虽然已经被冲到了岸边,不过红玉和月美还是费了好半天的功夫,才算是把他们救上来。
“娘娘,他们还活着。”
世瑶上前一看,这二人一老一少,老者五十多岁,年轻的只有三十多,身上布满了刀剑伤,虽没死,但是冷水这样泡着,怕是也难救!
“把师太给的药拿来。”
世瑶到西北战场上来,自然是随身带着伤药的,只是这二人伤势过重,能不能救活尚在两说。
“赶紧带他们进村子去。”
金兵随时都可能会出现,谁也不敢耽搁时间,红玉和月美一人背起一个,赶紧就往村子里去,也多亏了她们自幼习武,否则还真处理不了这种情况。
世瑶带着几人在村子里小心的藏了几天,连火都不敢点,好在那二人伤势虽重,却有一点点缓和的趋势,到了第六天,年轻的那个悠悠的转醒了过来。
“多谢几位娘子救命之恩。”
“都是宋人,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将军好好养伤要紧,不必言谢。”
“娘子高义,某感ji不尽。”
世瑶倒也不需要他感ji报答什么的,只是她得知道自己救了什么人,“敢问将军高姓?”
“某乃是并州副都总管之子,王荀。”
“你是王荀?”世瑶真没想自己竟然救了他。
“娘子知道某家xing命?”
世瑶并没有回答他,反而指了指躺在他身边的老者,“那他就是你父王禀?”
“爹!”
王荀见自己父亲还活着,ji动的自己差点死过去,世瑶几人劝了半天,他才算是安静下来。
“娘子大恩大德,我父子本该结草以报,然国事昏乱,身为守将亦是身不由己,此生若是不能,请容某家来生再报。”
王禀父子以三千军士和太原百姓守孤城二百五十余日,这份功劳西北无人能出其右,世瑶心中反而在庆幸,能救了他们父子都算是道祖保佑了。
“将军严重了,将军父子血战之功,大宋百姓不会忘记的。”
“败军之将,哪儿敢言及其他。敢问娘子高姓,我父子将来或能报答一二。”
“我是洺州孟氏。”
王荀毕竟年轻,对这几个字没什么感觉,此刻若是王禀的话,就知道是谁救了他们了。
“多谢孟娘子。”
“太原的情形,将军可否告知一二。”
太原已经城破,哪儿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只是想起当日情景,王荀的心中痛苦难当,“金兵前后九次攻城,都被我们击退。但终不见朝廷援兵,城中存粮断绝,牛马驴骡全部食尽,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也都被吃光,逐渐连树皮草茭也作为口粮。到了最后,就连战马和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尽。粮断绝援,城中军民已伤亡十之**。后来北城已被攻破,张知府被俘,我父子率仅存的一百多人的队伍冲去知府衙门。然而,金兵已经大举杀至,我父子只能且战且退,到了城南的开远门,粘杆喝令我父投降,我父怒斥粘杆,投河自尽,我亦紧随我父,以身许国。却不料,竟然被娘子所救,或许是命不该绝。”
世瑶一边听一边垂泪,那父子昏聩无能,却害了多少忠臣良将,无辜百姓!
王荀毕竟是个将军,他伤心一会儿便问道,“我们这是在哪儿?”
“王村,汾河边上。”世瑶说罢问道,“可是要赶紧离开吗?”
“咱们在这儿呆了几日了?”
“已经是六天了。”
王荀略一思忖,便道无妨。
“这是为何?”
“粘杆拿下太原,必是直扑汴梁,沿途尚有几处重镇,他不会在这种小地方纠缠,怕就怕有乱兵,只是这么多天了应该也无妨。”
王荀的话让世瑶这心里更沉重了,前次围困太原只是宗望部六万人,现在在加上更为贪婪狠毒的宗翰,汴梁是迟早不保了。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娘子因何到了太原附近?”王荀突然问道。
“我本来是在这儿等种师道的。”世瑶也不瞒他。
“经略相公!”王荀大惊,这女子是什么来路,只是,他现在顾不上问这些,“经略相公来救太原了吗?圣上不是下了旨意让我们投降吗?”rs!。
第一百零七章 回銮(上)
王荀听说皇帝最终还是派兵来救太原了,简直是痛哭流涕,“都是某无能,未能支撑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啊!”
王荀反复的哭这一句话,对皇帝却没有半分怨怼之心,世瑶心中感慨,或许忠臣都是如此?
“将军不必伤感了,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已经大举南下,种老将军就算是到了一时也救不了太原。”
世瑶都没忍心告诉他,种家军现在已经溃不成军了。
“某得去见老将军,亲自请罪。”
“王禀将军这个样子,还能上路吗?”
王荀摸了摸他父亲的脉象,“暂时无妨。”
在王荀的坚持下,一行人往榆次方向前进,不知道是不是完颜宗翰太过于着急去打劫汴梁,这一路上都没听话有什么战事。
种师道此时已经收到了朝廷的旨意,让他接替李纲节制西路军,至于种师中战败的罪名,也暂时不追究了。其实,没有朝廷的旨意,他也已经基本上掌控了西军,有也不过就是名义上好听一些而已。
李纲把大权交了出去,心里算是彻底踏实了,见过金人他就明白,他打不过。
“老将军辛苦。”
“不敢。”种师道言道,“大人这就回京吗?”
李纲面露苦笑,“圣旨上并没有提起下官,或许圣上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处置下官吧。”
战败的人虽然是种师中、姚古和张瀚,但是李纲是名义上的主帅,以他得罪人的本事,朝廷那些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的。即便是金人大举入侵,他们自杀自灭的习惯也不会有所消减。
然而,李纲虽然有些书生意气,但却是一心为国。种师道倒是有些不忍心让他回京去受罪。
“李相公若是不急着回京,就暂且留在军中吧。”
李纲闻言大喜,他不想回去不仅仅是怕小人报复。更多的,他也想为大宋西军尽一份心力。打仗或许不行,但是别的不见得做不了。
“只怕连累老将军!”
种师道现在算是债多了不愁了,而且朝廷的控制力也已经是越来越弱,将来的事情,走着看吧。
“李相公不必多心,只管留下就是。”
“将军。”种冽进来附耳说道,“孟太后到了。”
种师道已经懒得表示吃惊了。乱到这种程度也不差一个孟氏,在看看帐中都是需要戮力同心的人,也没必要叫他们回避了。
“还不快请。”
孟氏风尘仆仆的样子种师道都已经习惯了,倒是李纲有些意外。
李纲为官多年。虽然没有近距离的看见过皇后,但是大致的模样也还是知道的,对于她突然跑来西北战场,这惊讶简直就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了。
“参见太后,太后娘娘金安。”
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正儿八经的行了大礼。这让李纲更加愕然,太后,不是已经跟着太上皇南下了吗?
“这是隆佑太后,李相公不可失礼。”种师道在他耳边低声的提醒道。
李纲觉得自己离开京城的时间并不算长啊,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位隆佑太后。在看两位种将军认真严肃的样子,又不像是作假。
“罢了。”世瑶先说道,“有一个人老将军倒是要见一见。”
李纲满脸尴尬站在一旁,种师道也不再理会,“敢问娘娘,是什么人哪?”
“进来吧。”世瑶朝外喊道。
王禀又赶了几天的路,现在已经醒了,进来见种师道的时候满脸的愧疚,在他看来,丢了太原就是有罪的。
种师道没想到王禀父子还能活着,激动的是热泪盈眶,太原这一战,可是虽败尤荣了。
“真没想到啊,外面一直有传言,说你们父子战死,被金人踏成了肉泥,还能活着回来,真是太好了。”
“说来惭愧,还是太后娘娘救了我们父子。”王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种师道一说,让种师道感慨万千。
“末将丢了并州,自知有罪,还请将军责罚。”
种师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们父子能活着就算是大喜了,更何况,孤军奋战守了八个多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真说有罪的话,种师中救援失败,那罪就更大。
种师道跟王禀见了面,自然有要紧的军情安排,世瑶只是听着,并不怎么说话,眼下最要的事情就是收拢先前的逃兵,就像蔡攸之前说的,不求他们打仗,只要不祸害百姓就行了,至于真正的作战部队,那都得另外招募。
比起那些将领,红玉的想法就直接的多,她跟折家姐妹在研究怎么破金人的铁浮屠。
“咱们得弄一身这样的盔甲,光坐在这里猜有什么用?”
“可是咱们也不能轻举妄动,把金人大军引来可就糟糕了。”
红玉跟月美月芝正闹着,一抬头就看见了岳飞,他虽然不过是临时募来的“敢战士”,但因为就了种师中而名声大噪。
“岳壮士……”
红玉和折家姐妹缠着岳飞破铁浮屠,可算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世瑶一向不觉得几个姑娘就能破得了金人,因此也没往心里去。
她跟着种师道四处辗转,其实并不敢直接面对宗翰。他们手上统共没有多少能用的兵,也没有城池可守,想要对付金人的铁骑,基本上是没有希望。而毫无胜算的事情做一次也就够了,再来一次谁也受不了。
世瑶现在唯一等的,就是金人围了汴梁之后,皇帝的动向,这也将直接决定日后她的行动。不过,她猜皇帝求和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说不定圣上跟太上皇一样,弃城而走了呢!”
果真如此,赵桓还能再喘息一段时间,他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也没有让百姓彻底绝望。
“我瞧着倒也未必,只怕他还以为花点钱就能买平安呢!”
“娘娘也不必为此担忧了,反正太上皇也不再京里了。”
红玉话音还没落,月茹就跑过来了,“娘娘,出大事了。”
月茹每每一说出大事了,世瑶这心就的提起来,她忙平了口气,白着脸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太上皇回銮了。”
“什么!”世瑶简直不敢相信,赵佶这就竟是在做什么,金人不日就到眼前,他既已经逃了何必还要回京。
“千真万确,种老将军刚刚收到的消息。”
世瑶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忙叫红玉牵马,“娘娘不能去啊,宗翰可正在往汴京的路上。”
事关赵佶的生死,世瑶不可能坐视,她急忙说道,“你去通知老将军,我去想办法拦着太上皇,若是不来不及的话,我也不会进城。”
“娘娘!”红玉抓着世瑶不敢撒手,真心怕她做傻事。
“快去,我不会进汴梁城的,你尽管放心。”
红玉此刻算是彻底明白了,太后虽然从来都不提太上皇,但是太上皇在太后心中的分量不可替代,她赶紧回了种师道,牵上马就准备跟她一起走。
“太后娘娘且慢。”岳飞突然奔过来说道,“种将军命我护送娘娘去汴京。”
“这!”世瑶有些犹豫,“只怕军中有事,你还是跟在种师中身边吧。”
“娘娘和几位姑娘上路很是不妥,我至少可以帮娘娘勘察情势,尽量避开金军。”
“娘娘,带上岳飞吧,他那一杆大枪使得可好!”
“那就上马吧!”
世瑶一路疾行,多亏有了岳飞带路才算没有撞到金人手里,到汴梁附近的时候听说太上皇的圣驾还没到,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们抄小路往南去,终于在城外五十里截住了赵佶。
“什么人,居然敢挡在太上皇的圣驾之前!”
前导的军士并不认得世瑶,因此大声的呼和起来,以为冲撞圣驾的罪名,就是直接砍了也没什么不应该。
世瑶这一路也是急火攻心,没耐心跟个军士好好说话,“我乃是洺州孟氏,叫童贯过来见我。”
“好大胆的女子,敢直呼我们镇抚使的名讳。”
童贯什么时候又成镇抚使了?然而,世瑶也顾不上那么多,“我既敢这样叫他,自然有我的道理,你只管过去通报,啰嗦那些作甚!”
那军士听了嘿嘿冷笑,“冲撞圣驾,你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还要见镇抚使,我送你去见阎王好了!”
那军士说着就要动手,还是后面有人大喝了一声,“住手。”
童贯见队伍停了,自然要过来看看情况的,也多亏了他来的及时,否则还不知道会到什么地步。
“娘娘!”童贯吓的魂儿都快没了,甚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军士听见童贯叫娘娘,吓的两腿一软直接就跪地上了,世瑶哪里还会去在意他,急忙的问道,“太上皇呢?”
“娘娘随奴才来吧!”
世瑶点了点头,下马把缰绳扔给了岳飞,从前头到玉辇路还长着呢,世瑶便问道,“太上皇为什么要回来?”
童贯一听心里都直发苦,现在是个人就知道京城朝夕不保,他又何尝愿意回来!
“还不是那个郭京,也不知道他给太上皇施了什么妖法,多亏了娘娘来了,赶紧劝太上皇南下吧!”
第一百零八章 回銮(下)
“郭京怎么又跑到太上皇跟前儿去了?”
童贯叹道,“都怪奴才一时没看住,才让小人钻了空子,只是奴才那时候觉得他最多也就是在太上皇身上捞点好处,尚不至于有什么大祸,却不成想他竟然吃了雄心豹子胆,敢鼓动太上皇回京!”
世瑶不知道赵佶这算不算是步步有难,只是她想不明白郭京怎么就能说服他的,“太上皇一向不肯与金人用兵,怎么会听信他的话?”
说道这里童贯都快要恨死了,“说起来真是邪的很,郭京自称能够‘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能。他带了两人在太上皇面前进行试验,用白粉在地上划了许多个大圈小圈,大圈外侧的左右边各画一道门,左门上写个‘生’字,右门上写个‘死’字。先把猫、鼠从‘生’门放入,果然猫不吃鼠,鼠也不畏猫,从‘死’门再放,瞬间猫就将鼠吃掉了,太上皇从此对他深信不疑,认为带他回京就可以打破金人。郭京还声称要一直打到阴山。”
还打到阴山,先把太上皇的命送了还差不多!
“他耍的把戏你就没看出有什么不妥吗?”
“要么说这事儿邪性呢,奴才是一点破绽也找不出来啊!”
世瑶心知除非现在戳穿郭京,否则赵佶很难回去,可问题是,她也猜不着这里的猫腻啊!
路虽然挺长,到终究还是会走到的,世瑶还没想好呢,就已经到了玉辇前面,赵佶见到她似乎很高兴,“深怕你不在京城,现在可是好了。跟朕一起回宫吧。”
“我是来劝太上皇的,请太上皇切莫回城。”
“这是为何?”赵佶随后恍然大悟,“你还不知道郭卿家的厉害。”
“我的确是不知道。请郭京演示一番可好?”
赵佶很快也察觉出世瑶神色不对了,这让他的心中有些焦躁。“等銮驾进了城再说吧。”
“金人已经攻克太原,宗翰帅六万骑兵正在南下,准备与宗望兵合一处,攻打汴京。而且这一次与前次不同,种师道虽然重新接管了西路军,现有的人马还不足三万,就算是有心来救。也是无能为力。君子不立危墙,还请太上皇速离京师。”
“这次不用谁来救,有郭卿一个人便可退敌。”
世瑶忍不住怀疑赵佶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了,他从前可不是这样子的。“郭京既然如此忠勇,前次兵围汴京,为何不见他出手相救?”
赵佶耐着性子解释道,“郭卿刚刚才练成绝世的仙法,世瑶不用怀疑。”
世瑶不是怀疑。她根本就是否定的态度,然而,皇帝就跟喝了迷魂汤似的,不管谁说什么都不信。
“太上皇,郭相公既有异能。也该施展一番让太后瞧瞧,如此一来,太后可以安心,太上皇也不必烦恼了。”童贯低声的劝道。
“怎么你也跟着糊涂,上师既然说今日时辰不对,那就是注定不可随意施展的,等到了京城,时辰对上,那还有什么看不见的。”赵佶轻斥道,对于郭京都不敢出来相见也是深信不疑。
世瑶费尽唇舌,赵佶就是不肯回去,非但如此,他还一再的要求世瑶跟他一起回宫,说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不过,世瑶却认定了回汴京是死路一条,二人自然是越说越恼。
“你从来也都是信不过朕的,既这么着,你也不必跟我回宫。”
世瑶无话可说,只得转身离去,她这些天的辛苦奔波,就只是一场笑话,她看了看坐在赵佶身边她名义上的女儿,缓缓说道,“福金是我的女儿,我要带她南下。”
皇帝此番回銮,坐的并不是最正式的玉辇,所以郑太后和帝姬福金都随侍在了身边,她见世瑶在皇帝面前如此嚣张,心里早就不满意了,现在还要带走她的女儿,那就更是不能容忍,“太上皇?”
不待太上皇发话,福金却抢先说道,“本宫是太后娘娘的女儿,太后在哪儿本宫就在哪儿。”
好在这不是世瑶的亲生女儿,否则真是要给她气死了,“好,好,好!”
世瑶说完转身就走,赵佶只顾着生气也没说话,郑氏倒是有几分得意,只是也没敢拦着她,倒是童贯又着急又上火的,急火火的追了过来。
“娘娘不能就这样走了呀!”
“我不走又能如何呢?”世瑶无奈言道,“太上皇心意已决,谁也劝不动了。”
“娘娘,可是太上皇不能回京啊!”童贯可是急的无可奈何,他们可是好容易才从京城里出来的,怎么能够自投罗网。
“太上皇执意如此,谁也没有办法了。”世瑶无奈说道,“你虽然一片忠心,但是终究是无力回天。”
“娘娘!”童贯说着就跪下了,“请娘娘想想办法吧!”
“你若是能拖住太上皇一时,或许我还有办法戳穿郭京。”
童贯无奈摇头,“太上皇本意并非不愿抗金,只是心中没有半点事胜算,听了那郭京的话,简直是迫不及待的往京城赶,今日拦驾的人若不是娘娘,恐怕早就治罪了。”
“太上皇怎么会成这样!”世瑶叹道。
谁也不知道好好的一个皇帝怎么就成了这样,但是事实如此谁也改变不了。世瑶此刻倒是有些可怜童贯了,难为他这个时候还为了皇帝着想。
“都知心里也该明白,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西军现在支离破碎,正是用人的时候,都知何不……”
童贯明白她的意思,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太上皇在哪儿,奴才就在哪儿,即便是刀山火海,奴才也得陪着太上皇。”
“你这又何苦,你明知道重整西军才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对娘娘、对朝廷或许都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对奴才来说就只有伺候好太上皇这一条。大宋朝有今日的灾祸,奴才也不敢说跟奴才没有关系,奴才既然没有别的办法将功补过,就只有舍了这条命陪着太上皇!”
世瑶气他愚忠,“糊涂,若不是有你陪着,太上皇也未必有那个胆量回京!”
“这回便是娘娘错了,奴才也试图解散常捷军迫使太上皇留在江南,可是太上皇根本就不予理会,对于太上皇来说,现在是一雪前耻的机会。”
谁不想一雪前耻,可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若是几个道士就能决定一场战争,那还要军队做什么!
“你既然坚持要跟随太上皇,我也不强迫你,你们,好自为之吧!”
世瑶说罢转身就走,童贯却叫住了她,“娘娘请少待!”
“恩?”世瑶无奈站下,“你还有什么事?”
“敢问娘娘准备去往何地?”
除了回种家军大营,世瑶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她淡淡的说道,“西北。”
“依奴才愚见,娘娘不该在回西北了。”
“这是为何?”
“此一战种家军元气大伤,三年之内都不会有起色,而且,种家军现在后继无人,两位老将军都年事过高了。”
可是,不用种家军,世瑶就更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了,难道童贯要提的人是韩世忠?
“你是想说韩世忠吗?”世瑶问道。
童贯点了点头,“韩世忠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并不是他本人无能,而且,上次解汴梁之围,他还带走了一部分西军精锐,现在所有的统兵将领之中,也就是有韩世忠可用了。”
“韩世忠现在应该是奉了康王的命令南下勤王,我想可能很快就能碰上。”
童贯却淡淡笑了笑,那笑容甚是怪异,“韩世忠不会来的。康王已经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他这是要反了!”世瑶惊道。
“谁都能看出来京城迟早不保,康王也不例外,用金人的手除去圣上和太上皇,那他就不用反了。而且,金人如今气势正盛,很快就会继续向南深入,康王一定会离开大名,然后,奴才也就不敢预料了。”
“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到杭州去?”
“以南方厢军的战力,杭州也未必保得住,娘娘先在要走的越远越好,三五年后在做图谋。”童贯郑重的说道,“娘娘必须要避开康王的锋芒。君臣百姓现在对太上皇和今上都极度失望,康王如今声望正隆,不过,他们早晚会明白,康王跟今上都是一样的人。”
“你!”世瑶有点不理解,怎么童贯会跟她说这些。
“奴才在三公主府上见到伯琮公子了。”
世瑶心里一惊,“太上皇可知道?”
“奴才哪儿敢让太上皇知道,否则现在公子也在御驾中了。”童贯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奴才也见到了蔡攸,我们之间也不需要说那么多,有他保着公子,大宋朝就有希望,而我要跟随着太上皇,不管将来如何。今日一别,怕是此生难见了,还请娘娘擅自珍重。”
世瑶心中五味杂陈的,童贯这人被骂做奸党佞臣,最后会为了皇帝不惜牺牲,而那些朝臣们尸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