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她在醒来的时候,红玉已经回来了。世瑶没力气说话,甚至都没问蔡攸那边情况如何。
“娘娘,蔡相公来了。已经在厅上候了半天了。”
世瑶强自振作精神坐了起来,“扶我过去吧。”
“是。娘娘。”
不过半年没见,世瑶觉得蔡攸似乎老了许多,而在蔡攸的眼里,世瑶又何不如此?
江山社稷、国家安危,却是一个女人和一个佞臣在操心,这简直就是天底下最荒谬的事情,可是。在这大宋王朝,却是什么都可能发生的。
“种将军是怎么败的?”世瑶唯一还能关心的就是这个了,以二十二万精锐西军对抗银术可一万骑兵,居然被打到几乎全军覆没。难道金人真的无法战胜?
“种师中背上拥兵怯战的骂名,无奈之下只好冒险进击,他率领秦风军从真定出发,到太原要翻过巍巍太行,为了全速前进。只好了留下大量的粮草辎重,包括大量的随军犒赏物资。同时,派人约好了姚古、张灏,会师太原城下。 姚古刚刚收复德隆府,立足未稳。而张瀚年轻气盛,本来就不足以担当重任。”蔡攸一边说一边叹息,显然这世上也有他所料不及的事情。
“后来如何了?”世瑶问道。
“种师中部在太原只有二十里之遥的石桥遭遇了完颜娄底父子,仓促应战,伤亡惨重,不过秦风军毕竟悍勇,最后倒也稳住的阵势,老将军派人去往姚古、张瀚两部求援。姚古本待出兵的,可是,他手下部将焦安节却谎报军情说,金军西路军主帅宗翰正亲率金军主力奔驰而来,就在不远的地方了。姚古为全力应付宗翰,裹足不前,张瀚不知深浅,更是不敢发兵来救。其实,他们遇到的都只是银术可的疑兵。”
世瑶此前深信姚古,万想不到整个局势竟然毁在他的手里,“姚古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金军骑兵迅猛矫健,完颜银术在金国可有西路军头脑的称号,西北局势诡谲莫测,稍有差错就是满盘皆输,姚古一时犹豫,就正应了这句话了。”
如果不是敌对,世瑶恐怕都要欣赏完颜银术可了,仅凭一万多人,就把二十多万宋军耍的团团转,这以后的仗,她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打了。
“孤军血战的种师中部还有一个比伤亡更严重的问题。”
世瑶已经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了,缺粮。
种师道跟她说过,西军的战力都是厚赏堆出来的,他们没有中原百姓那样热切的爱国之心,他只是为了钱粮打仗,数百年的传统了,积重难返。
“种师中率众边战边退,打算回榆次补给粮饷。然而,军队缺粮却饷的消息不胫而走,大部分军士选择了逃亡,部队立刻溃不成军,身负重伤的种师中且战且退,到了寿阳、榆次交界处的杀熊岭,就只剩下数百名亲随了。”
“可怜种家军的一世英明了!”
“种将军死后,银术可率领金军袭击至盘驼铃,一举击溃了姚古威胜军;没多久,驻扎在交城的张灏部金军杀的溃不成军。”
世瑶这会儿还有眼泪,蔡攸都已经哭不出来了,他苦心经营的西军啊,不堪一击!
世瑶再也忍不住泪如泉涌,“老将军死的好冤。”
“他也不冤,治军不严,遗祸无穷。”蔡攸怒道。
世瑶一愣,不过她也不难理解蔡攸的愤怒,“蔡相公后面有什么打算?”
蔡攸冷冷笑了笑,“我已经跟圣上请辞了,明日就离开京城。”
“相公要去哪儿?”
“去当个教书先生,还要劳烦娘娘些一封荐书。”
他这还要去杭州!难道西北战事他就放下不管了吗?“蔡相准备放弃西北!”世瑶惊问道。
“种师道明日就回去了,我并不能比他做更多,西北的局势已经不是三五年能够挽回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巩固江南。”
“朝廷要放种老将军回去?”
“因为种师中战死,种师道突然病危,现在乞骸骨回乡,朝廷也没话说了。”
种师中不战死,种师道现在也该“病危”了,这一来朝廷算是再没有半点疑虑,只是这代价也太大,“但愿这次惨败能让种师道吸取教训,断不可在任由那些文人书生们乱来了。”
蔡攸点了点头,“不可能不吸取教训了,本来皇命也没有那么重要。”
世瑶觉得蔡攸这是要气疯了,当然这也难怪他,种师中败的太惨,所有的希望几乎都毁于一旦,重头再来,不像说的那样容易。
“娘娘定是觉得微臣已经狂悖错乱了,其实,”蔡攸淡淡的笑了笑,“也还不至如此。”
“蔡相生气也是情理之中,如今国事难为,还请蔡相勉为其难。”
“臣的确是生气,此前反复叮嘱过他们了,不必事事听命与朝廷,看看现在康王,一再的上表请罪,就是不肯回京,也不管皇帝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康王可是铁了心要替皇帝守好河北门户。那些朝臣们成日里上蹿下跳,能拿康王有什么办法?”
看来现在朝廷的控制力的确已经很弱了,那种师中就死的更不值得,“是康王自己要留守河北的?之前我还以为是蔡相的建议。”
“要是只有我有这个意思,他是一心忠于皇帝的,这事情也办不成。”
可是世瑶一时还想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皇帝本来就疑神疑鬼的,现在在弄出个拥兵自重的康王,那朝廷上不是更要乱作一团。
“蔡相心里究竟是作何打算?”
蔡攸并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娘娘觉得今后的形势该当如何?”
世瑶觉得他问的甚是奇怪,将来还不是得等着金人再来,然后再站,再议和,再往后的事情,她就有些不敢想了。
“金人不过围个城就拿走五百万黄金,一千万白银,他们将来还不是略有空闲就得到汴梁转一圈,这一次尚且还有援兵来救,以后,可能就未必了。”
蔡攸这人的聪明之处,便在于他能比别人看的更远,皇帝和太上皇既然无可救药,那他就不会去救,但是,把目光放在康王身上,也有点匪夷所思了。
蔡攸似乎明白世瑶的困惑,他淡淡的说道,“这国家有太上皇和皇帝就好不了,可是,偏偏就有那许多一味愚忠的人,不问是非,不管对错,只要是二圣的话就一定照办,让情况狂越来越糟。与其这样,倒不如由着二圣自己去折腾,是死是活我们都不必理会。”
看得出来,蔡攸是彻底的寒了心了,但是对于世瑶来说,却很难不顾赵佶的死活,“依照蔡相推测,太上皇将会如何?”
“汴梁迟早不保。二圣或者流亡在外,或者成为阶下之囚。”
世瑶的心猛地一沉,然而想想金人的势头,也只有这两种可能了,那么,趁乱拥立康王就不是不可能了,而且,不管将来太上皇和圣上处境如何,康王始终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控制起来要方便的多。
“娘娘也不必过于忧心。”蔡攸劝道,“现在其实也还看不出什么来,只是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伯琮公子毕竟太小,想要号召全国军民,目前看也就是有康王了。”
“我并没有想让伯琮……”
蔡攸却摆了摆手,“当今圣上和太上皇已经无法依靠,康王也只可能暂用一时。”
“可是,伯琮现在可是庆国公的孙子。”
是谁的孙子在蔡攸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在背后支持他。太上皇念着那点旧情册封了孟氏为太后,无意中倒是给他们凭添了许多便利。
第一百零四章 岳飞(下)
“有些话现在说也是太早,娘娘只管等着看就是。”蔡攸说道。
以蔡攸弄权的本事,在大宋朝几乎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可惜的是,面对金人铁骑,权术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蔡相公就不准备去大名吗?”
“康王的疑心病不比今上少,我去了只会更麻烦。而且,西北残局能收拾成什么样也不好说,一旦有事河北必然不保,那么,重心还得在江南。”
看来,蔡攸对西北已经是不抱太大的希望了,但是世瑶的心里西北却是丢不得的,既然种家军有钱就能打仗,那她去筹钱就是了。
“我这就写信给三公主,蔡相带过去吧。”
蔡攸点了点头,“曾驸马让给臣给娘娘带话呢。”
曾夤千里救援,皇帝连城都没让进,这样朝廷若是还能保得住,那简直都是没有天理了。
“曾驸马还好吧?”世瑶问道。
“一仗未打,能有什么不好!”蔡攸冷笑道。
就是一仗也没打成,世瑶才觉得曾夤不会太好,毕竟是武将出身,这口气恐怕是难以艳霞。
蔡攸似看出世瑶的疑虑,认真说道,“驸马生了几天闷气,如今也过去了,现在就数着日子准备往会走呢,他就怕圣上让他接公主回京。”
“怎么会!”世瑶淡然说道,“他是太上皇的女婿,皇帝把他安在哪儿都不放心,他就不应该来,能回去都是万幸了。”
曾夤在城外驻扎了那么多天,皇帝既不赏也不罚,其实,也就是实在没法安置了,才放回南边去的。“他也是行至半路才知道太上皇退位,想回去也来不及了。”
世瑶也明白,真的半路回去那罪可就大了。于是,她也不再说这些。只问道,“他说什么?”
“他三日后动身回南,想请娘娘同路。瑶华宫这边,臣可以安排。”
世瑶此前也想南下,但是前提得是皇位上的那个人还是赵佶,赵佶对她做的事情总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赵桓却不行。她还有两个女儿呢,不得不多做考虑。“现在还不是时候。”
“臣就知道娘娘不会走。”蔡攸的神色俱是了然,但是在他看来孟氏留在京中的原因,只是太上皇一人。“童贯率领三万胜捷军留守京城,娘娘不必担心太上皇。”
“童贯!”世瑶心中感慨,童贯这人可能对谁都是半真半假的,唯独对赵佶,那真是死心塌地。
“童贯不是种师中。皇帝逼急了他真敢拼命,而且,有太上皇这块金字招牌罩着,皇帝轻易也不敢动他。”
童贯那样滑不溜手的人,估计谁也拿他没办法。赵桓目前的心腹大患已经变成了康王赵构,想来应该也不至于对太上皇下手。“那蔡相只管南下,我带着折家姐妹西去。”
“战事那样乱,娘娘去了也是于事无补,”蔡攸话没说完,突然愣住了,“娘娘是想要会一会完颜银术可?”
“我只是想去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二十二万大军一夕惨败!”
蔡攸很了解世瑶,她决定的事情不可能改变,“娘娘若是一定要去的话,最好跟随折彦质部。”
“折可求的儿子?”
“正是。”蔡攸点头说道,“此人果断有急智,可保娘娘平安。”
世瑶想着她一个道姑,在外面行走也没什么大不了,就算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蔡攸见她不甚在意,苦笑着说道,“娘娘以前去过的西北,民风淳朴,就算是一个妇人孤身上路,也未必会遇到什么危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而且,真正的威胁还不是金军。”
“蔡相这是何意?”
“二十二万大军,金人能杀多少?那些逃兵未必都敢回乡,绝大多数都是聚啸山林、打家劫舍去了,如今的西北百姓,根本就是苦不堪言。”
世瑶此前真没想过还有这样的可能,听完不由的愣住了。本应该保家卫国的边军,现在却成了最严重的祸乱,这无疑是最大的嘲讽。
蔡攸却说道,“常情而已,娘娘也不必忧虑,种师道这次回去,应该能收复一部分残兵,只是这些人,我却是不敢相信的。把他们收拢起来,也不过是让他们少祸害些百姓罢了。”
“朝廷已经没钱了呀?”
“朝廷是没钱了,可是我们蔡家、李邦彦府上、还有童贯那里,地缝子扫一扫都够西军打仗的了。”
“啊!”世瑶这回是真惊了,蔡攸居然能从这些巨贪大恶手中抠出钱来!
“是人就有弱点。”蔡攸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得的,“只是我还不知道金人的弱点在哪里。或许,我也应该跟着娘娘西去。”
在京城里坐着,可能永远都无法正真了解金军,但是世瑶却觉得,江南才是根本,“这仗真要是像蔡相预料的那样,三五年之内都打不完,那最后拼的就是财力了,蔡相当去江南。”
蔡攸不可能真的去当教书先生,世瑶写的信也不是给三公主,他们都很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也不多争执。
“娘娘要做保重。”
“我自会小心,蔡相不必担忧。”
蔡攸走后,元一也要跟着种师道一起走,她临去之前把瑶华宫的道姑都托付给了世瑶,世瑶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南边安全些,便让她们跟着曾夤回了杭州,又嘱咐了两个女儿给她们重建道观,妥善安置,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种将军怎么样了?”世瑶问道。
红玉刚刚从种家军大营回来,当然,现在也不能叫种家军大营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被直接遣散,三分之一交给了韩世忠,剩下的一部分,跟着李纲走了。
“不是很好。”红玉说不好的时候,不似从前探病后轻松的神色,显然,那是真的不太好。
世瑶叹到,“七十的高龄了,遭遇这种打击真是一时半会也缓不过来。”
“军情紧急,他又不能不走,不过我瞧着,种老将军的情况可是不好。”红玉没敢把话说的更明白,她觉得种师道这个情况,可未必还能打得了仗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世瑶现在也没了办法,只是更坚定了她去西北的决心。西军在不济,也是唯一能作战的队伍,她不能让西军散了。
“娘娘,大喜啊!”
世瑶正说着话呢,就看见折月茹几乎是飞奔而来。这个时候能有什么喜事,还是有些让人不敢期待。
“娘娘,种师中将军,种师中他……”
月茹上气不接下气的,越急越说不明白,世瑶心中大喜,难道他没死。“慢点说。”
“种师中将军已经回了榆次,先前是金人散步的假消息。”
世瑶突然想起蔡攸跟她说的经过,知道杀熊岭种师中被围,她理所当然的以为种师中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竟然给他逃出了生天。
“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从真定募来的一个叫岳飞的敢战士救了老将军。”月茹一边说一边眼泪都下来了,“老将军被围在杀熊岭,本来是没有生还的可能,后来且战且退跌落了悬崖,娄室父子并没有找到尸首就宣布了老将军阵亡了。”
娄室这算是顺水推舟,借力打力了,若不是种师中阵亡的消息让姚古和张灏自乱阵脚,其他两军也败不了那么快。世瑶心中大恨,却也无可奈何。
“好一个完颜娄室!”
“金人狡诈,实在是出乎意料。”
不管怎样,种师中还活着就是一个好消息,只是,这战败的责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朝廷知道消息了吗?”
月茹的脸色突然暗了下来,“应该还没有,就只是密报了种师道将军。种师中将军料定自己必死,所以要等种师道将军回到西军之后上表请罪。”
世瑶忙说道,“还上什么表啊,你赶紧回去告诉种师道,这事情先瞒着,将来直说老将军重伤将养,人事不知就行了。”
月茹行伍出身,深知其中厉害,她生怕此计非但保不住种师中,反而要把种师道也陷进去的,“这能瞒几时啊!”
“你以为还需要瞒多久!”世瑶苦笑道,“金人以一万前锋力克二十万西军,他们现在必然是意得志满,我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大举南侵。到了那个时候,皇帝自顾尚且不暇,还管得了种师中是死是活。”
“娘娘这主意虽然好,但是末将却另有担心,以两位老将军的性格,恐怕是一时也瞒不住的。”
种师中再怎么不懂变通如今也是变通了,否则他就不会压下奏章等种师道回去,姚古现在已经待罪被发配到了岭南,种家军若是还想要有所作为,有些事情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想办法了。
“你只管把我的话带到就是了。”
“是,娘娘。”
折月茹转身要回去,世瑶却叫住了他,“你刚才说救了老将军的敢战士叫什么来着?”
“岳飞。”月茹答道。
世瑶点了点头,默默地把这名字记在心里,此刻她还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会给大宋朝带来怎样的变化。
第一百零五章 撤离(上)
种师道前脚离开京城,后脚就传来金军在此集结南下的消息,比起惊慌失措的大宋朝廷,世瑶只觉得麻木。
“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世瑶淡淡的说道。
“城中百姓都在仓皇外头,咱们也走吧。”
世瑶点了点头,“是时候离开了,你们收拾一下细软。”
“娘娘,咱们还是往杭州去吧?”魏紫小心端详了世瑶的神色,低着头劝道。
“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
“娘娘!”魏紫满脸的惊喜,还以为娘娘想通了决定到南边去。
“你带着念君和朱衣往杭州去,马上上路还能追上蔡攸。”
“娘娘!”魏紫大惊失色,娘娘这个意思,可还是要到西北去啊!
“这一去路上不见得太平,你们跟着只能更危险,而且,你跟念君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西军缺粮却饷,都得靠你们周旋。而我身边有红玉和折家姐妹,不会有事的。”
魏紫劝了半天也还是劝不动,没办法只好含泪开始整理行装,世瑶心里惦记着淑和帝姬,赶到帝姬府上去看她。
二公主猜着她是要准备离开了,心中颇为不舍,世瑶想劝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是,淑和帝姬却是十分为难。
“娘娘也知道的,驸马是武烈王的子孙,此前保卫汴京不能出力已经很是遗憾了,要让他弃城出逃绝不可能。”
当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武烈王高琼居功至伟,只不过,现在这个局势,高驸马是无能为力了。
“劝劝驸马吧,能躲就躲出去。不看别的,还有几个孩子呢!”
这孩子可是正戳在淑和帝姬的痛处上了,可是她跟金罗儿不一样。金罗儿现在躲在杭州不会来,圣上就算明白她的意思。纵然生气也不会真的治她的罪,可是,她就要多忌惮许多了,“不瞒皇婶,孩儿想把两个孩子送到三妹妹那边去。可是,圣上那边……”
“圣上现在为了国事都已经是焦头烂额了,顾不得你那些。你们夫妻走不了,把孩子送出去也是应该。只是路上得有放心的人照应,你可有安排?”
“驸马那边有几个信得过的家人,只是我心里还是觉得跟皇婶一起安心些。”
世瑶却摇了摇头。“我并不往杭州去,孩子跟着我可是不行。”虽然魏紫几个是要往杭州去的,但是如果他们追不上蔡攸,照顾自己都成问题,根本就顾不上淑和帝姬的孩子。
“皇婶不去杭州。这是准备去哪儿啊?”淑和帝姬大吃了一惊。
世瑶要做的事情,自然不好跟二公主说,二公主也是明白人,发现自己冒失了就赶紧转移了话题,“这次非得要让见齐那孩子一起走了。但愿路上别出什么差错才好。”
“毕竟是高驸马的骨肉,这个时候怎么还能在分彼此。”
“儿臣明白的,就是心里难免不舒服。”
淑和帝姬跟高驸马的感情数年来如一日,唯一美中不足的就算是高见齐那个孩子,虽然在高家她从来都不说什么,但是心里这跟刺从来都没拔下去过。世瑶劝了几句,知道她不会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也就放心的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街上有乱了起来,“不会又是那个陈东吧?”世瑶无奈问道。
“奴婢去看看,娘娘在此稍后。”红玉说道。
世瑶的马车远远的停着,只听的阵阵的惨叫不绝于耳,“到底是怎么了?”
“娘娘别过去,红玉就回来了。”月芝忙说道。
世瑶听着这动静是越听心越慌,这可是比前几次都要严重的多。她等红玉的过程,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娘娘!”红玉跑的气喘吁吁的,“是太上皇要出城。”
“什么!”世瑶简直不敢相信,大敌当前的时候,太上皇竟然离开汴梁。
“你听谁说的?”世瑶忙问道。
哪儿是听谁说的,红玉都亲眼看见了,她急忙说道,“奴婢都看见李彦和童贯了,童贯率着好些个劲卒护送着太上皇,说是要去洞霄宫降香。”
这不是胡闹吗?关键时刻太上皇弃城逃走,难道他是嫌守城的气势太高了?
“娘娘,童贯刚才看见奴婢了,还让奴婢告知娘娘,要娘娘跟太上皇一起南下。”
世瑶气得说不出来话,她根本不可能跟这太上皇南下,“太上皇走就走吧,刚才那么乱是怎么回事儿?”
“城中百姓听说太上皇要离开,都跪在了宫门前,请求太上皇留下,共同抵抗金人。”
世瑶听着都替赵佶脸红,这哪里还有半点一国之君的样子,“太上皇既然决意要走,恐怕百姓是留不下他了。”
“正是,童都知下了令,谁敢拦阻太上皇,格杀勿论!”红玉气愤的说道,“刚才已经有数百人中箭倒地了,还不知道在往后会怎样呢!”
“什么!”世瑶简直不敢相信,童贯就真的对无辜百姓下毒手了!
“奴婢亲眼所见的,现在还有一大群百姓跟童都知在对峙呢!”
世瑶简直被他们气得头脑发晕,在怎么忠诚的百姓,经过他们这么折腾,以后也不会在忠于宋室了。
“童贯张狂,太上皇怎么也糊涂!”
宫人听着世瑶这话觉奇怪,太上皇糊涂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人们早就习惯了,何须惊讶!可是她们都不知道,世瑶对于太上皇隐居延福宫一直都是有另外的想法的,她总觉得朝廷百姓对赵桓彻底失望之后,赵佶就该重回大庆殿了,可是这么一来,那真的是在也没机会了。
“我去见童贯。”
“娘娘,现在那边群情激奋,娘娘还是别过去了。”
“难道看着他们杀光全城的百姓吗?”
红玉的心头一凛,看童贯刚才那个架势,就是杀光全城也是在所不惜的。世瑶刚一下车,童贯就在几个军士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世瑶看见他不由得怒从心头起,他怎么就敢下令对百姓放箭!
“参见娘娘!”童贯急忙施礼,“刚才人群里看见红玉姑娘,就猜着娘娘在这附近,赶紧跟奴才走吧,太上皇要去祭奠洞霄宫。”
童贯也不管世瑶脸色难不难看,急急忙忙的说道。
“不敢,童监军好大的威风煞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有人不想让太上皇离开京城。”
世瑶明白童贯说的有些人是指皇帝,但就算是皇帝在背后使了手段,他们这么做都是给在抹黑太上皇!
“简直是胆大妄为!”
“娘娘纵然生气,也请路上在说吧,太上皇南巡定的也突然,听说瑶华宫找不到娘娘正在着急呢!”
“你为了太上皇倒是什么都做的出!”世瑶余怒未消的说道!
童贯不由得苦笑,为了太上皇他有什么做不得的!他自幼就进宫做了宦官,朝廷规定三十岁可以收养义子,他虽然位高权重,无数然排着队想认他当干爹,可是他一直都没有松口,他除了太上皇,也没有别的亲近的人了。
“不管是谁,只要敢挡着太上皇的路,奴才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不要,也得把他铲除了。”
童贯眼睛里那股狠劲儿,世瑶从来都有见过,他从前就算是害人的时候,也都是笑呵呵的。“你非要给太上皇惹出大乱子来才满意。”
“这件事情圣上若是想要怪罪,那也只管怪罪我一个人就够了,只要太上皇离开京城,圣上想要怎么处置我都可以。”
“你以为离开京城就安全了?”
童贯是常年率兵打仗的,他当然不觉得离开京城就是万全,但是,现在是太上皇要离开,他当然要帮太上皇做到。
“太上皇的旨意,奴才不敢不从。”
世瑶突然间想起来蔡攸临走之前说的话,大概童贯就是最愚忠的那个,“我不会跟圣上同行的,你带着圣上走吧,赶紧出城,别再跟百姓冲突了。”
“娘娘,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啊,种师中惨败,金人卷土重来,这京城实在是不安全啊!”
“我会照顾自己,请太上皇不必当心。”
赵佶以为世瑶是认准了要留在汴梁守城,让童贯一再的来劝说,然而,世瑶现在一想到他们俩做的那些事情就气不打一处来,哪里还听得进他们说些什么。
“行了,你也不必劝我了,我会挑时候离开的。”
童贯对于孟氏的倔强早有预料,他也就不再坚持,“还请娘娘多多保重。”
世瑶略为颔首,“太上皇既然已经决定了离开,就千万不要再回来。一路往南,过了长江暂时就算安全了。”
“娘娘!”童贯这心里也是揪得很,这一别恐怕就真的不容易在见了,“娘娘就不去跟圣上当面辞行吗?”
世瑶心下恼怒,还辞行呢,你们在大街上杀了那么多人,这笔烂帐还不知道该怎么算呢?
“快走吧,日后自然还有相见的机会。”
童贯听世瑶这样说,也就不在坚持,“娘娘多保重,奴才这就告退了。”
世瑶看着建捷军护着太上皇车架远去,忙对红玉说道,“快去给二公主送信,让他们跟着太上皇一起走!”
第一百零六章 撤离(下)
淑和帝姬到底是没跟太上皇一起走,不过她把几个孩子都塞到了南巡的队伍里,还美其名曰,是沿路服shi太上皇的。
世瑶心里只恨高家人迂腐,可是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而赵佶这一走,京城也在没什么可在乎的了。
“咱们走吧。”
魏紫明白世瑶的心意无法改变,带着念君跟朱衣郑重的磕了三个头,“请娘娘千万保重。”
“恩。”世瑶点了点头,“你们速度上路,尽快追上蔡攸要紧。”
“娘娘放心吧,奴婢已经有安排了。”念君说道,“陈响还是跟着娘娘吧,好歹还能赶个马车。”
“不用,你们只管一同南下,我跟她们骑马就行。”
“娘娘!”
魏紫的眼里世瑶身jiao肉贵,哪里吃得了这种苦,可是朱衣却感觉到她们家娘娘既然选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