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瑶心中五味杂陈的,童贯这人被骂做奸党佞臣,最后会为了皇帝不惜牺牲,而那些朝臣们尸位素餐,尚且还不如一个宦官。
“都知也要一切小心。”
“娘娘还请在此地略停一日,奴才还有些东西要交给娘娘。”
第一百零九章
“这是何意?”世瑶疑惑问道。
“到时候娘娘自然知道,稍往东一点就是宋庄,庄上百姓大多逃难去了,委屈娘娘在哪儿稍等一日。”
世瑶点了点头,“銮驾行得慢,怎么也得两天才能进城,你也不必着急,我在哪儿等你三天。”
童贯连连称是,他也担心是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娘娘要务必要一路南行,且不可冒险。这场仗打到最后拼的就是财力,纵使金人沿路劫掠,最终的花费也是不小,娘娘要等到他们打不起的那一天。”
“好。”
“娘娘请多珍重吧!”
童贯走后,世瑶一直也没想明白他到底要送什么给她,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大队军士押着十几辆大车到了宋庄,直接就要见太后。
“这是童指挥使命末将送过来的,请太后斟酌安排。”
世瑶一看每辆车上都整整齐齐的码着四个大箱子,而且上面还贴着封条,想必,这就是童贯这些年搜刮的钱财了。
“他还有什么交代?”
“指挥使命末将等人今后就追随着太后,不必再回京城。”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童贯还敢派他们押送这么大的一笔钱财,可见是深以为信的,而且,他们也的确是没出任何纰漏,童贯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错。
“好,诸位怎么称呼!”
“末将苗傅,末将刘正彦,辖下五百军士,请太后差遣。”
“好!众位请起。”
“指挥使请娘娘火速南下。”
世瑶未置可否,只是问道,“京城情况如何?”
“太上皇御驾昨天下午就进了城,圣上见过了郭京之后深信不疑。任命郭京为武略大夫、光州刺史,并赐金帛数万,让他自主募兵。”
世瑶有一种天要亡宋的感觉。“朝中大臣就没有异议吗?”
“现在朝中唐恪、耿南仲主政,专注议和。对郭京神兵似觉得可有可无。有大臣主张用少数人先试一下,等效果明显后再重用他,结果被圣上治了一个破坏军心之罪。其他人,已经不敢说话了。”
“议和?议和也得有资本,要是连城都守不住,拿什么去跟金人和谈?”
“指挥使也是这么说的,只是这朝廷已经是黑白颠倒了。圣上为了能跟金人顺利议和。命令各地宋军不得擅动!不过就算是这样,单凭着开封坚固的城墙和火炮,也能守上一段时间,可是。换了郭京守城,后果就很难预料了。指挥使在太上皇跟前力谏,反而让太上皇动了肝火,虽然没有治罪,但是轻易也不得觐见了。”
苗傅心中愤懑。也顾不得此刻是在跟太后说话,世瑶倒不计较这些,这个世界早就黑白颠倒了。
“城内现在守军有多少?”
刘正彦说道,“加上刚刚回城的常捷军大概七万,然而。指挥使只管太上皇一人,今上也信不过常捷军,所以,现在负责城防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人,只不过,很快就要换上郭京了。”
苗傅继续说道,“郭京不用武将,只按生日时辰募兵,汴梁城里好些个地痞流氓都加入他的六甲神兵,只等募到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便要与金人开战。”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啊!”世瑶无奈武说道。
“只恨在杭州的时候,没有诛那狗贼!”
世瑶此刻真觉得可能就是天意如此,死在童贯手里的人不计其数,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无辜的有罪的,不管什么样,他杀人可从来没有手软过。偏偏一个道士,在他眼皮子底下摆布了赵佶,他却只有干着急的份儿,可不是天要亡宋嘛!
“圣上跟太上皇一向如此,娘娘莫要气坏了身子。”红玉附在世瑶耳边低声的说着,“咱们还是听童都知的劝,赶紧南下吧!”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带着几十万的金银山路,就是有苗傅、刘正彦也不够安全,世瑶得等到援军到来,“咱们先进山。”
岳飞听着暗自点头,之前他们只有五个人,只要小心谨慎,倒是可保平安,但是加上苗傅、刘正彦这些人,那就太引人注意了,到时候恐怕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
“末将先送娘娘进山,然后到京城附近打探消息。”
世瑶不能躲到山里做睁眼瞎子,自然没有不同意的,然岳飞走后,刘正彦却说道,“娘娘,岳飞他……”
世瑶明白他的顾虑,但是用人不疑,若是连出生入死的人都不可信,还谈什么匡扶宋室。
“刘将军放心,岳飞为人处事绝无差错。”
“末将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刘正彦毕竟不熟悉岳飞,他倒也是为了太后着想,“娘娘先带着几位姑娘换一处躲避,末将留在这里等岳飞,他若是独自回来,末将就带他去见娘娘,若是……”
世瑶摇了摇头,“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你跟岳飞接触多了就会知道,此人赤胆忠心,就算被金人擒住也不会出卖我们。”
刘正彦心中颇不以为然,但是他是新来,也不好深劝,只是他每日也都出哨探,岳飞若有异举他必能率先发现。
世瑶感激他的用心,虽觉得没有必要却也不曾阻拦,信任这种东西,需要时间来建立。
过了七八天的功夫,岳飞终于回来了。
“金人已经围了汴梁。”
意料之中的事情,自然无惊无喜,世瑶只是叹了口气,“又是百姓受苦了。”
“朝廷一心议和,并不积极防御,此一番,怕是凶多吉少了。”岳飞说道。
世瑶却冷笑说道,“上次围城若不是李纲一力主站,各路援军又来的及时,只怕那时候就凶多吉少了。”
“这一次可能真的没人能来救援了。”
“皇帝又下旨了?”
“圣上严令各路宋军不得妄动,否则以谋反论处。康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发布命令,将河北兵力全部集中于大名,说是蓄势待发,一举击溃金军,但是末将看来,康王未必有意救援汴梁。”
“圣上也不需要谁来救他,他只等着金人接受议和就够了。”
“娘娘有何打算?”
“静观其变吧!”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她心里还是有所期待,总不至于全国二十三路的指挥使,没有一路人马来救国都。
“可是,天气渐寒,这山里已经住不得了。”
“城中百姓深受煎熬,尚且能够忍耐,我在这里平安无虑,又有什么不能忍的。你只管去打探,有要事再来回报。”
岳飞再来回报的时候,金人已经进城了。郭京率他的六甲神兵自宣化门出,命令城墙上的守兵全部撤离,不得偷看他作法。结果,六甲神兵不堪一击,不断败退,郭京带领余众南逃。就在此时,由于城墙上已无守兵,金人登上城墙,汴京顷刻陷落。
听到这样的消息,众人皆沉默不语,虽然大家都知道汴京陷落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就因为一个跳梁小丑,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汴梁百姓三十万人,要求与金人巷战,但是,不知皇帝出于何种考虑,不准军民妄动。”
“皇帝的想法早就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了,也不必管他,只看金人下一步如何行动吧!”
岳飞说道,“圣上已经入金营纳了降表,还派禁军朝臣一起搜刮了全城,郑太后的娘家也遭了难,就连寺庙道观都没有放过。金兵不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还将珍贵的古玩器皿、皇室藏书也一抢而空,就连天子仪仗,也被他们搜走了。”
都到这个时候,世瑶不会去在意他们抢走了多少东西,她却想起了大相国寺的方丈禅师,方丈曾经请她保护阖寺僧众的,可是她却躲在深山里不敢出头,实在是有负所托。
“金人现在还想要什么?”世瑶问道。
皇帝也投降了,城里能搜刮的东西也搜的差不多了,金人却还不肯撤兵,显然是另有图谋的,那他们图什么呢!
“恐怕就连金人自己都没想清楚还要什么吧!”岳飞恨恨地说道,“金人提出割让河东、河北,圣上都答应了,他们大概是想要跟多的土地吧!”
如今的大宋朝彻底是金人砧板上的肉,还不是想怎么宰割就怎么宰割,“在看几日,看看金人还有什么要求。”
“是。”
没过几日,金人废黜太上皇为昏德公,废皇帝为重昏侯,世瑶听了似笑非笑,“倒也对得起他们二人,只是金人还不退去,却是苦了汴京百姓了。”
岳飞言道,“城中受困多日,缺食少粮,金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
世瑶低声叹道,“现在也只能等待金人退去再作打算,然他们即是烧杀不断,很快就要有疫病,当务之急是运些药材进城。”
“此时我去安排。”
世瑶点了点头,“还有何事?”
“金人立了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这是诏书。”
“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
第一百一十章 国破
虽然是岳飞抄回来旨意,但是意思世瑶看的明白,也就是自现在起,大宋朝就算是亡了国了。
世瑶冷冷笑了笑,“大楚皇帝,不知道张邦昌是不是真有这个野心。”
“现在看到还不至于。”岳飞沉重的说道,“只是以后就难说了。”
世瑶对张邦昌没有半点好印象,他如果真的投靠了金人调转枪头跟大宋作对,那往后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只可惜,她现在汴梁城一人都没有,就是想杀他都不行了。
“你跟苗、刘两位将军先想办法去弄些药材、粮食,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金人就会撤兵。”
“是。”苗傅说道。
刘正彦却说道“上山不能不通消息,末将还是想办法去打探消息,采买药材末将在派几个放心的人,娘娘看这样可好?”
世瑶点头让他们去办,她的心里始终还是惦记着赵佶的安危,然而,亡了国的皇帝,也不能指望更多。
世瑶一会儿希望他能少受些折磨,至少有个体面的死法,一会儿又希望他能熬过这一关,让她还有机会能救她,一会儿一个想法,自己都快要魔怔了。
“娘娘,国难当头,您可得稳住了才行。”
世瑶就算练就了铁石心肠,此刻也是稳不住了,全*士竟无一人能来援救汴梁,这也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娘娘,您这样不吃不喝的,身体也受不了啊,金人立了新皇帝估计很快就要撤退,娘娘要做的事情都在后面呢。”
红玉她们都只看见了帝后决裂,却都不知道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赵佶对于世瑶的意义。终究不是孩子的爹那样简单。
“我不要紧的,就只是吃不下,你们出去盯着点。刘正彦回来赶紧告诉。”
刘正彦没回来,来的却是孟忠厚。红玉几乎吓破了胆,“将军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我碰见苗傅了,他告诉我的。”忠厚简单说道,“娘娘可还好?”
红玉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太好,我带你过去吧。”
世瑶见到忠厚也很惊讶。但是她更关心忠厚是不是带大军前来了。
“怎么,就你一个人!”
“汴京被围,两位帝姬都要急死了,几位长辈也担心的够呛。所以我才孤身一人出来。”
“江南路因何按兵不动。”
忠厚说道,“江南路的兵力,能守住长江就是大善了。”
忠厚不算夸大其词,但是世瑶仍然隐隐觉得是他们故意不救京城的,事实上。这也怨不得别人,谁敢冒着谋反的罪名前来救驾。
“我这里消息不通,其他大军情况如何?”
“种师道、李纲等人还在于银术可周旋,他们兵力不足,只能且占且退。熙河、秦凤、泾原、环庆几路经略使严防金人入陕,亦只能佣兵不出。”
“天子有难,他们……”
世瑶气得说不出话来,忠厚却说道,“陕西若失去,金军将直入蜀地,真到那个时候,整个东南都将不保。京城失陷举国同悲,但是罪魁祸首并不是西军。”
认真说来,罪魁祸首就是赵佶父子,与旁人都没有关系,然而到了这一步,世瑶也不可能还那么清醒,“赵构?”
“宗泽率兵救援,已经走到半路了,却硬是被康王截住,说是等待时机与金会战。他们却不知道,康王却早都准备好了要南撤了。”
“康王好大架子,要河北全境军士护送他南下。”
“我临来之前,蔡相公嘱咐我务必要转告娘娘,康王仍有大用,娘娘不可感情用事。”
“我知道。”世瑶黯然说道。
想要将全国上下凝聚成一股力量,需要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而那个人,就只能是赵宋皇室,眼下看来,基本上是非赵构不可。
“可有二圣的消息?”
忠厚摇了摇头,“我从南边来,听到的都是些流言,见到了苗傅和那位叫岳飞的壮士,才知道娘娘在这儿。娘娘既然无事,我出山去打探消息。”
“算了,有人去了。”世瑶叫住忠厚,细问了些南边的情形。
“现在众军都很紧张,觉得金人很快就会打来,只是蔡相公说金人必先稳住北边,只要康王不南下,他们就不会往南来。”
“康王在北边恐怕是一天也呆不下去,金人迟早是要南下的。”
“娘娘放心,蔡相公也有准备,只是一件,蔡相公让娘娘以隆佑太后的名义让康王登基。”
忠厚本来以为太后不会同意,却没想打她竟然想都没想就点头了。其实世瑶心里明白的很,现在赵佶父子落到了金人手上,没有人能救得了他们,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她给赵构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将来自己也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动。
“可是太后金宝我让魏紫带到南边去了。”
“蔡相公让我给太后带来了。”
世瑶轻轻叹了口气,说了句,“知道了。”
“请娘娘千万保重,伯琮公子十分惦记娘娘。”
提到伯琮,世瑶的心就又揪了起来,“他可还好。”
“只是担心娘娘,其他的没什么不妥,跟蔡相公相处的也很好,很是信服蔡相公。”
“老太爷对蔡相公没什么意见吧?”
“没有,前次解汴京之围,蔡相的功劳有目共睹,老太爷虽然还是看不上他,但是也觉得他不会教坏公子。”
“那就好,只要杭州能稳得住,我们就还有一线希望。”
忠厚虽然是从南边来,战祸不曾波及,但是太上皇和皇帝都落在了金人的手里,这简直就是武将的耻辱,更何况,太上皇对孟家始终都不错,他这心里的悲愤其实并不比任何人少。
“娘娘放心,我们早晚回夺回汴梁的。”
世瑶现在最大的希望不是汴梁,她只希望赵佶能够平安,有皇帝的地方就是京都,没必要死守着一座城池,然而,刘正彦回来的时候,世瑶知道大事不好了,七尺的汉子眼都哭肿了,那还能有什么好事?
“可是太上皇不好了?”
刘正彦哭道,“太上皇和圣上被押去了青城,马上就要随金人北上了。”
世瑶第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也不知道这心里是哀他受辱还是喜他保住了一条性命。
“京城现在何人主事?”
“伪帝张邦昌。”
“这个逆贼!”
“张邦昌也是被逼无奈,他如果不肯登基,金人就要血洗汴梁,百姓的心里倒是感激他。”
果真如此,世瑶也无话可说,但是她心里总觉得奇怪,张邦昌不是多有才干的一个人,金人何故那样看重他。然而,现在诸事混乱,她也想不到那么许多,只说到,“金人走后,且看着逆贼如何行事吧?”
世瑶这边筹谋着如何收回汴京,刘正彦却哭的更凶了,世瑶心下大惊,“还有何事?”
“金贼将后宫和宗室,全部掳走了。”
“什么!”
刘正彦痛哭失声,“最早时,金贼不知从何人那里听闻了淑和帝姬美貌,指名向朝廷索要,高驸马反抗不过,城破之前便不知所踪。圣上签了降书之后,金人索要三千美女,汴梁无数百姓家破人亡,随后,金人又强要了五百童女,最后,连后宫嫔妃也都一并押走。所有赵姓宗室、公主驸马,也都一同被俘,其子女无论年纪,都押在了刘家寺,康王的两个女儿,大宗姬才四岁,二宗姬才两岁,也都不能幸免。夫人、公主皆成了金人手中玩物,受尽凌辱,信王夫人不堪受辱,自尽身亡,刘家寺几日之内就抬出了十几位宗姬。”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世瑶都哭不出来,金人的狠毒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而她对战争,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她的确不在需要眼泪,她的心里只有仇恨!
“有福金帝姬的消息吗?”世瑶不可能忘了那个因为她的关系才遭此大难的女孩儿。
刘正彦摇了摇头,“福金帝姬应该跟太上皇一起,很早就被押去青城了,最后一批是朱皇后和太子,太子出城之时高喊‘百姓救我’,百姓痛哭之声惊天动地。咱们,亡了国了!”
世瑶身子晃了晃,多亏红玉扶着才算站稳,“忠厚红玉跟我走一趟,其他人留在这儿,等着接应岳飞和苗傅,我回来之前,你们不可轻举妄动。”
“娘娘要去哪儿啊!”红玉擦了擦眼泪,她一直都以为福金帝姬是太后的亲生女儿,如今帝姬身陷虎穴,她可不是为太后着急!
“跟我走吧。”
青城,世瑶很熟悉,皇帝郊祭时的斋宫,就算明知道救不得,她也得去看上一眼。
而忠厚也同样很熟悉,他随御驾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然而,那时候的心情他现在都不敢回忆,“娘娘,不能再往前去了,宗翰大军就驻扎在青城,对周围一定是严加戒备的,这山路虽然他们不熟悉,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世瑶似乎没听清忠厚说什么,她一直上了山顶,遥遥看着青城方向,那密密麻麻的人头也看不出是金人还是宋人。
“赵佶,你要努力活下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君(上)
世瑶辗转到了刘家寺的时候,金人已经撤兵了,刘家寺只留下了两具衣衫不整的女尸,是吴王两位不甘受辱的夫人。
“找人把她们掩埋了吧。”世瑶沉声说道。
“是,娘娘。”
忠厚和红玉用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人帮忙把两位夫人掩埋妥当,因时间仓促仅仅是做了个记号,眼下顾不得那么许多,只等得日后再做道理。
“娘娘,咱们回去吧。”
“走吧,或许岳飞和苗傅也该回来了。”
岳飞收粮、收药十分不易,回去之后又听话太后只带着两个人出去了,急的差点没带着那几百亲兵杀出来,好容易盼到太后回来,忍不住说道,“太后万不可轻易涉险了。”
世瑶也不与他争执,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刘家寺的金兵已经开拔,青城那边应该也一样,你进城打探一番,如无大碍咱们就会开封。”
岳飞点头称是,见太后几乎没什么精神,便劝道,“二圣被金人掳劫,沿途必有宋军营救,娘娘也不要太过忧心,事情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世瑶比岳飞了解赵构,他现在掌握着河北大军,等着他救太上皇和皇帝,下辈子吧!
“先去看看汴梁的情况吧。”
“末将这就去。”岳飞说道,“不过我倒是觉得可以直接把药材粮草押运过去,金人吞的下汴梁他也消化不了,否则,也不必再立一个伪帝张邦昌了。”
“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小心行事,看看金人是不是全部退去了。我一人不足为虑,却不能连累这许多人。”
事实上,实际的情况跟的确跟岳飞预料的差不了太多,女真知道自己不受欢迎,大军在这儿的时候烧杀劫掠没有他们不敢干的,可是大军撤走之后,就连一个小队都不敢留在汴梁。
张邦昌这皇帝当的如坐针毡。可是他就是想把这皇位交出去都没人可交啊!
“相爷,城中进来一伙人,在城中四处放粮,还送了几大车的要到了大相国寺。”张邦昌的家人并不敢称呼他为皇帝,已经有人因为这个被打死了。
“这是好事,再没有粮食进来,汴梁城就成枉死城了,就是不知道是谁家,这个时候还敢如此仗义疏财?”
“听说。”那家人抬头打量了一眼张邦昌,小心的说道。“像是前皇后孟氏。”
“孟氏?”孟氏的名字淡出朝堂的太久了。张邦昌一时都没到是谁。
“就是道君皇帝的元后孟氏啊!”
“是她!”张邦昌顿时大喜过望。可算是来了救星了。
“她在哪儿呢?”
“应该是在大相国寺附近!”
“快快快,赶紧备马!”
“相爷,要不要点起了兵马再去,内城还有几千军士可用。”
张邦昌怒喝道。“糊涂,还不赶紧跟我去恭迎太后。”
“可是,相爷……”
张邦昌心里明白自己这大楚皇帝是怎么回事儿,金人虽然立了他却没给他一兵一卒,孟氏算是赵宋皇室硕果仅存的女眷,让手下的宋军对付她绝不可能!真的刀兵相向,被砍的就该是他了。
“记住了,咱们是去恭迎宋太后的。”
张邦昌的眼神跟饿狼一样,吓的那书吏连连点头。
随后他又吩咐道。“把那两人叫上。”
书吏心领神会,点头退了下去。
而世瑶见到城中惨状,根本就顾不上什么大楚皇帝,王荀跟她描绘的太原城,此刻就在眼前。
“娘娘!”岳飞见一队人马飞奔过来。赶紧横刀立于世瑶身前。
世瑶却说无妨,现在汴梁城里军民,都不会对曾经的大宋皇后下手。
“参见娘娘!”张邦昌几乎是滚落了马鞍。
世瑶微微冷笑,“倒是我应该跟圣上请安才对。”
“娘娘折煞微臣!”张邦昌不住的磕头,却并不分辨一句,见此情景,周围的百姓就有说话的了,张相爷是为了汴梁百姓,实在是国家的大忠臣。
“为全城百姓,臣不畏身被污名!”
如此情景,世瑶还能在说什么,她只是淡淡的吩咐道,“起来吧!”
张邦昌忙送地上爬起来,凑近了说道,“娘娘,放粮之事微臣来安排,请娘娘回宫吧!”
“回宫,回哪个宫啊!”
张邦昌苦笑说,“娘娘当然该回大内。臣做这个大楚皇帝本来就是情非得已,现在娘娘来了,一切当以娘娘为尊,臣愿尊娘娘为宋太后,请娘娘回归大内,全国政令,悉听娘娘裁决。”
宋太后,楚皇帝,这可真是一场天大的笑话。
世瑶并不理会张邦昌,转身对忠厚点了点头,忠厚自怀中取出圣旨,当场宣读。
“这是道君皇帝一年半以前亲手写下的旨意,张相爷可要亲眼看一看?”
张邦昌完没想到道君皇帝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那么孟氏这太后可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那么,在孟氏面前,再也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微臣不敢,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你听清楚了,这世上不可能同时有宋太后和楚皇帝!”世瑶沉声喝道,“本宫念你一心为民,便不追究你谋逆之罪,暂且留你在汴梁听用,望你能够将功折罪。”
“多谢太后。”张邦昌虽然出了一身的冷汗,但是心里轻松了不少,把这楚皇帝的帽子甩掉,就等于是去了催命符了。
张邦昌虽然不住的磕头,但是世瑶的眼光却看向了另外两个人,他们似乎想跑,但被一群人有意无意的围住动弹不得。世瑶对岳飞说道,“拿下他们!”
那二人见形式不好,抽刀连连砍伤了数人,然等到岳飞近到跟前儿,就在没有他们动弹的余地。
“太后娘娘明鉴,这是完颜宗翰留下来监视微臣的,臣将他们带来,正是为了表示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哪!”
张邦昌痛哭流涕,世瑶却根本就不为所动,他若是真有那个心,这两个人早就是死人了。
“拖出去,砍了!”
“是!”
世瑶说的轻巧,岳飞砍的利索,张邦昌冷汗涔涔,百姓们痛哭失声。
“军中还有多少人可用?”世瑶问道。
“回娘娘,原本城中大概七万禁军,除去战死的,饿死,重伤的,现在就只有三千多人,都在皇城守卫。”
“将这三千人交予岳飞统领,命令百夫长以上马上过来报告详情,城中百姓有愿意从军守城的,到刘正彦将军那里报名,将军看着安排,眼下维持汴梁的秩序要紧。”
“是!”张邦昌这大楚皇帝转眼就成了光杆司令,而他还不能有任何异议,要是没有道君皇帝的圣旨,或许他还能占上几分先机,现在,就什么都不用说的了,若是有个好的态度,或许还能争取个从宽处理。
世瑶又对张邦昌吩咐道,“你马上传令周边府县,调粮食药物进京。”
“是!”张邦昌早就想这么做了,可之前金人给他按了个大楚皇帝的名头,周边府县根本不听他的调遣,现在不一样了,他还是大宋的朝臣,奉的是皇太后的命令,谁也没那个胆量违命。
世瑶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京畿路现在是处在混乱无政府的态势下,未必会听张邦昌调遣,而现在粮食是燃眉之急,一刻钟也拖不得,“苗傅、月芝、月美各带五十人出城,到各地采购粮食,记着,必须自愿交易,不得强人所难。”
“是。”
“各自去办事吧,把所有粮草都交给大相国寺的师父。忠厚带五十人跟我来。”
“娘娘!”张邦昌哈着腰可怜兮兮的说道。
“你也一并跟着吧。”
“是!”张邦昌大喜过望。“没有轿子,委屈娘娘骑马吧!”
世瑶先在也没那许多讲究,藏在山里的时候把马都赶走了。
“娘娘这是要去哪儿啊?有什么事都交给奴婢去办吧!”红玉低声的说道。
金人围困汴京整整半年,曾经繁荣鼎盛的城市现在是十室九空,路边随处可见饿殍,即便活着的也都是面黄肌瘦,一副随时都会倒地不起的样子,红玉是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