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里的事儿还有什么是世瑶没见过的,并不会放在心上,反而皇后处境不妙,免不了要提她担忧。她拍了拍皇后的手臂,“守着太子。便是你这一辈子的根本了。”

    “太后金玉良言,臣妾谨记。”

    世瑶笑了笑,这宫里的女人不容易,哪一朝哪一代莫不是如此,朱氏这样的为人。到真是有点可惜了。

    “太后,外面兵荒马乱的,还是搬回宫里来吧,臣妾每日给太上皇请安,时常看见太上皇对着太后的画像发呆,只要太后肯回来,延福宫……”

    世瑶摇了摇头,赵桓登基未稳就能对付李纲、种师道,等他稍微稳定一些就一定会腾出手来对付太上皇,而她如果不在宫里,或许还有转圜的空间,若是在宫里,那就等着赵桓挥动屠刀好了。

    “你的好意我就谢过了,只是宫里还有宣和太后,两宫碰在一处难免是非,现下还是省些烦恼的好。”

    朱氏并没有想过太上皇还会有危险,只以为太后是真的忌惮宣和太后,然而,刘太后现住在大内并不跟太上皇一处,想来,两宫碰上的机会也不多。

    “娘娘,刘太后现在住在钦圣皇后的隆佑宫,轻易跟娘娘也碰不上,现下上皇一人独居延福宫,臣妾看着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娘娘何不?”

    提起赵佶世瑶心里就难免抑郁,虽然分开了这么多年,倒到底是从小到大情分,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

    “好了,这事情以后再说吧,我先回去,省的圣上知道了再生出事端。”

    “娘娘!”

    “李、种两位相公事情只要朱家尽了力,朝臣们一定会心怀感激的。”

    世瑶说罢离宫,等回到瑶华宫的时候心里还想着朱氏说的话,赵佶的情况必然是不太好,否则,朱氏那性格是绝不会多嘴的。

    “娘娘,李相公和种将军复职了。”红玉激动的跑进来说道。

    “这么快!”

    “可不是!宫门的太监还被圣上杖毙了几个,说是阻塞言论,离间君臣。圣上还褒奖了朱将军,多亏他及时将太学生的要求上达天听,否则,圣上还不知要被蒙蔽到什么时候。”

    这些太监可真够冤枉的了,陈东声势之大连后宫的朱皇后都听说了,而堂堂的皇帝居然还被蒙在鼓里,果真如此,该杀的也不是几个太监。

    “不管真假,好歹大家都算有个台阶下,这一关先过了,以后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娘娘还不知道,圣上现在是真不得人心,圣谕宣布了恢复种将军职务,百姓都要亲眼看到种将军才肯离去。后来果然是种将军出面,才算把局面安抚住。”

    “只怕圣上以后更要想尽办法陷害老将军。”

    红玉心中也是一惊,换了她是皇帝也受不了这个,“娘娘,这可怎么办?”

    “别慌,容我想想。”

    经过这件事,皇帝一定不敢明着对付种师道,暗中下手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种师道身处冲家军大营,搞刺杀无异于痴人说梦,皇帝不至于那么蠢,即便是真的蠢哭了也不要紧,种师道必然能够安然无恙,怕的就是暗箭难防。

    “元一师太在宫里吗?”

    “连着几天师太都在帮忙救治伤患,奴婢得过去看看才知道。”

    世瑶心急如焚,忙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她今天来的到是瞧,师太刚从外面回来,她看起来十分憔悴,显然是累得不轻。

    “你怎么来了?”如今她们是师徒关系,彼此说话倒也随意。

    “有一件犯难的事情,想要请教师傅。”

    元一很惊讶,她这个徒弟不说是足智多谋吧,但是遇事儿也是个有主意的,竟然慌慌张张的求到她头上,可是让人费解。

    世瑶委婉的把皇帝准备对种师道不利的话透给她,小心的问道,“这种情况师太可有什么办法?”

    元一虽然不接触政事,但是联系当下也不能猜到世瑶的意图,她心中暗暗揣摩着,宫里若是下毒,会用什么样的毒药。

    “要是想要不动声色,必然得是慢性的毒药,宫里……”元一警觉失言,忙说道,“这天下慢性毒药何其之多,想要一一化解也不太可能。”

    世瑶才不在乎元一是不是失言,能救得了种师道要紧,“师太,我说的这位将军身负着国家的安危,还请师太勉为其难,想办法救他一命。”

    救人的事情,元一向来都是义不容辞,更何况,是身系着国家安危的人,“我这里有三枚护心丹,你先拿去,发现异常的时候先服下,至少可以缓出一点时间来。”

    “多谢师太。”

    世瑶千恩万谢的去了,叫红玉立刻送到种家军答应,种师道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瘦了下来,如此,形势显得更加逼人。

    李纲虽然复职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阻止皇帝议和的决心,随着金银物件源源不断的运往金营,议和也算是初见成果。后面难办的事情,就是割让太原、河间和中山三重镇。

    “太原乃是军事要地,绝不能割让给金人啊!”李纲痛心疾首的说道。

    “李相公,不割让太原金人就不肯退兵,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李邦彦冷笑着说道。

    李邦彦本是蔡京旧部,蔡京被新帝所不喜,一再遭到贬斥,但是,李邦彦却几乎没收到影响,反而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说到底,凭的就是议和两个字。

    不得不说,这个人脑力或者是仅次于蔡攸的,他当年能看得出来蔡京需要什么,现在也一眼就能看出来皇帝想要什么,只可惜,他的才智没有半点用在当用的地方。

    “圣上,如今城里有种老将军,城外有二十万勤王之师,只要圣上一声令下,瞬间就可打破金军。”

    赵桓的脸色冷了几分,大破金军,只怕是要大破禁军吧!

    “上次夜袭,李相公也是这样信誓旦旦,可是结果呢,损兵折将!”李邦彦讥诮的说道,“金人现在就在眼前,京城万一有点事闪失,李相公拿什么来抵偿。”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真要有事,要你人头何用!”

    李纲是个直人,不善于口角之争,事实上他就算是有张仪苏秦的口才,也挽回不了皇帝要议和的决心。

    赵桓当廷下旨,割让三镇,并要求三镇百姓归附金国,不得抵抗。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三镇百姓宁死不降,在宣抚知兵王禀和太原知府张孝纯的率领下,全城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皆编入守城之列,战况惨绝人寰。

    对比太原的惨烈,汴京见见回复到了常态,文恬武嬉,歌舞升平。

    北宋下级军官和普通百姓的抗金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孤城

辽人有一句话,叫做“女真满万不可敌”,道尽了女真骑兵的勇猛,而完颜宗翰率领的六万铁骑,更是如狼似虎。

    太原知府张孝存以三千厢军决意收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且,战况之惨烈也让人不忍听闻,各路援军的血液都沸腾了。

    在这个时候,最为难的便是刚登上皇位赵桓和他那满朝主和派大臣。

    皇帝没想到太原百姓于城共存亡的决心如此强烈,这让他感到羞愧,可是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办,年轻的皇帝没了主意。

    打,他们没这个胆量,但是,再要是催促太原投降,他也实在是没那个脸。

    就在这个为难的时候,萧仲恭来了。萧本是辽国旧臣,降在了宗翰帐下,他来也是议和的,不过,为的是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满载而归,宗翰在太原去吃了不少的亏,他来替宗翰讨些好处,太原之围就算是解了。

    这本是一个可用可不用的人,赵桓为了汴梁的安定已经出了不少钱了,再拿钱去换太原也不是不行,纵然不愿如此,也尽可以打发了他回去就是了。

    可是,却有人出了绝世的好主意。

    皇帝赐给萧仲恭一封蜡丸,让他带给辽国现在辽国的耶律斜睹,以求里应外合攻破金国。

    这样天才的想法世瑶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萧仲恭把蜡丸交给宗翰也几乎没什么悬念,宗翰改变了围攻太原的计策,率大部队南下是汴京。

    如今的完颜宗翰已经是老谋深算,他虽然率领大部队虽然离开了太原,但是却用锁城法将太原包裹的严严实实,这样,太原就成了笼中困兽。没有后援总有困死的那一天。

    被锁死的太原城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世瑶心急如焚。

    “娘娘,有援军了。”折月茹得了消息片刻不停地赶到了瑶华宫。

    “末将四叔率领麟府军两万余人前往救援了。”

    世瑶长舒了一口气上,“总算是能略作喘息。”

    终究是略作喘息而已。想要解太原之围,怕是还得朝廷派兵才行。可是,朝廷能指望得上吗?

    “娘娘,圣上会派兵吗?

    “皇帝现在压力不小,我想派兵是早晚的事儿。”

    “晚一天就是一份危险啊!”

    “我何尝不知道。”世瑶皱着眉头说道,“你容我想想办法。”

    “娘娘要快啊!”

    折月茹久经战阵,她更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人,而且。她还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鄜延刘光世也率军二万往太原而去,这个刘光世可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儿。

    “可是听到什么了?”世瑶问道。

    折月茹有些为难,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该说。“娘娘,刘光世也率兵往太原去了。”

    世瑶并不了解刘光世这个人,她有些奇怪,“这不是好事吗?”

    月茹直摇头,“刘光世虽然出身将门。但却是华而不实,他往太原去,只能坏事。”

    世瑶觉得月茹不会危言耸听,但是她现在对战争的理解的确是不够透彻,她并不明白猪一样的队友会带来多少麻烦。

    “我在想。你会种老将军那边去吧,一定要注意老将军的安全。”

    “是。”月茹知道现在说多了也没用,娘娘早晚会知道刘光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那代价,很可能是她们折家军。

    月茹的估计一点都没有错,刘光世不战而退,却将折家军陷入了险地,两万人几乎被完颜银术可全歼。副帅郝仲连、张关索以及统制马忠被活捉,损失惨重。

    折家军退回汾州,后遭遇完颜娄室,全军覆没,太原又成了一座孤城。

    世瑶听到消息的时候,半晌都没有说话,只不过悔之晚矣的事情,还不如尽力弥补,“我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她问念君。

    “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就看皇帝上不上套了。”

    “这回他是不上也的得上了,我们不能看着太原城就这样陷落。”

    念君知道世瑶为了太原之围已经多少日子吃不下饭了,她马上说道,“娘娘若是觉得时机到了,奴婢这就去安排。”

    “去办吧。”世瑶点了点头。

    太原等不起,各路援军也等不起了。赵桓,这一次你不会有机会再做那等倒行逆施之事。

    就世瑶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有人比她动作更快,议和使者路允迪带着皇帝陛下的旨意出城了。

    “什么旨意?”世瑶忙问道。

    月茹的嘴里有一股子苦涩的味道,她眼中含着泪,“劝降。”

    “好快的动作!”世瑶无奈说道。

    “咱们怎么办?”月茹的眼泪这回真的忍不住了,“宗望部马上就要撤退了,种老将军奏请趁金人撤退的时机将其一举歼灭,反而受了圣上的斥责,老将军回营撑不住,都吐血了。”

    世瑶大惊失色,“怎么不早说。”

    “老将军不让惊动娘娘,末将是实在忍不住了才说的。”

    世瑶这会儿还哪儿顾得了别的,赶紧叫上元一师太往种家军大营而去,元一刚一搭了脉,就知道这老将军是中了毒了,若不是及时服下了护心丹,恐怕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了。

    元一很是替他们可悲,这样忠心为国的人,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

    “师太,可还有救吗?”

    这也就是碰见她了,否则还真是没得救,“可救,但是也得将军配合,至少,得一个月的时间休养。”

    种师道已经是口不能言,但是他可没那么多时间休息,“将军莫要争了,圣上一定不会同意跟完颜宗望开战的。将军只管休养一个月,一个月后我自有办法让将军回西北去。不仅仅是太原,折家军两万人被娄室,如今麟州也很危险,老将军不回西北主持大局,难道要看着女真铁骑驰骋中原吗?”

    种师道再不甘心他也知道只能让宗望离开了,朝廷的决意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他认命的点了点头是,总都留着这条命跟金人拼上一场才行。

    元一几针下去,种师道才将将能说话,“张孝存与王禀不会降的。”

    “我知道。”世瑶沉声说道,“是朝廷对不起他们。”

    “去往磁州宣谕的聂昌被挖掉双眼大卸八块,死得惨不忍睹,路允迪的命运也不会比他好太多。”

    “是,就算是张孝存与王禀会放过他,完颜银术可也不会的。”

    ………………………………………这章写的有点乱,半个小时候之后重发。…………………………………………

    折家军退回汾州,后遭遇完颜娄室,全军覆没,太原又成了一座孤城。

    世瑶听到消息的时候,半晌都没有说话,只不过悔之晚矣的事情,还不如尽力弥补,“我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她问念君。

    “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就看皇帝上不上套了。”

    “这回他是不上也的得上了,我们不能看着太原城就这样陷落。”

    念君知道世瑶为了太原之围已经多少日子吃不下饭了,她马上说道,“娘娘若是觉得时机到了,奴婢这就去安排。”

    “去办吧。”世瑶点了点头。

    太原等不起,各路援军也等不起了。赵桓,这一次你不会有机会再做那等倒行逆施之事。

    就世瑶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有人比她动作更快,议和使者路允迪带着皇帝陛下的旨意出城了。

    “什么旨意?”世瑶忙问道。

    月茹的嘴里有一股子苦涩的味道,她眼中含着泪,“劝降。”

    “好快的动作!”世瑶无奈说道。

    “咱们怎么办?”月茹的眼泪这回真的忍不住了,“宗望部马上就要撤退了,种老将军奏请趁金人撤退的时机将其一举歼灭,反而受了圣上的斥责,老将军回营撑不住,都吐血了。”

    世瑶大惊失色,“怎么不早说。”

    “老将军不让惊动娘娘,末将是实在忍不住了才说的。”

    世瑶这会儿还哪儿顾得了别的,赶紧叫上元一师太往种家军大营而去,元一刚一搭了脉,就知道这老将军是中了毒了,若不是及时服下了护心丹,恐怕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了。

    元一很是替他们可悲,这样忠心为国的人,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

    “师太,可还有救吗?”

    这也就是碰见她了,否则还真是没得救,“可救,但是也得将军配合,至少,得一个月的时间休养。”

    种师道已经是口不能言,但是他可没那么多时间休息,“将军莫要争了,圣上一定不会同意跟完颜宗望开战的。将军只管休养一个月,一个月后我自有办法让将军回西北去。不仅仅是太原,折家军两万人被娄室,如今麟州也很危险,老将军不回西北主持大局,难道要看着女真铁骑驰骋中原吗?”

    种师道再不甘心他也知道只能让宗望离开了,朝廷的决意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他认命的点了点头是,总都留着这条命跟金人拼上一场才行。

    元一几针下去,种师道才将将能说话,“张孝存与王禀不会降的。”

 第一百零二章 岳飞(上)

红玉听的云里雾里的,不过也没敢多问。第二天,朝廷上就发生了一件无比奇怪的事情,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居然一致同意了出兵三镇,而且,主和派推荐的领兵将领正是李纲。

    红玉想了想,渐渐的明白过来,主和派这是要借刀杀人,李纲如果战败,该落井的石头他们都已经预备好了,他如果胜了,一时半刻也回不了朝廷,将来的事情还是他们说了算。

    好毒的计策!太后未达目的可是把两派都利用上了。

    世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能以李纲一人换取援兵,这买卖自然做得,至于李纲的将来,那也只能看他自己了。

    李纲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主和派的毒计,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不是能率兵打仗的料,一再的跟皇帝表明心迹。

    “此前的保卫汴梁虽然取利,但也只是凭着坚固高大的城墙以及高昂的士气,据城死守罢了,功劳全在守城将士身上,臣不敢居功。”李纲当殿说道,“驰援太原臣义不容辞,然而宣抚一职臣不敢担当,还请圣上另派主将,臣愿牵马坠蹬、鞠躬尽瘁。”

    皇帝在朝廷里的确不愿意用李纲,嫌他碍事,但是,信任却是另一回事儿,赵桓深知不是李纲的话他的皇位不可能来的那么顺利。派出去领兵的人,除了李纲还真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满朝文武只卿家最忠心为国,汴梁保卫战也全亏了李卿家,卿家深懂得治军之道,大军交给卿家朕才能放心。太原如今危如累卵,卿当即日启程,朕在宫中等候等候卿家,为卿大摆庆功宴。”

    皇帝这话说的情深意重,李纲连推辞的话都说不出口,可是,长途驰援,打的是野战,没有坚固的城墙可守,也没有充足的粮草作为支援,他来当这三军统帅,只怕是误国误民哪!

    李纲不怕死,不在乎自己的xing命,但是,他不能带着几十万大军去历险,三镇的百姓,还等着救命呢!

    李纲想来想去,只能拼着得罪皇帝了,他上了奏折,请求乞骸骨还乡。

    据说皇帝看了奏章之后,一句话没有说,没人知道他是生气还是失望,但是,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人都替李纲捏了把汗。而李纲也豁出去了,他见天子没有任何反应,连上了十几道奏折,这个架势是非要还乡不可了。

    世瑶听着这几日的消息,冷笑连连。李纲不去太原,倒是也明白自己的分量,可是现在这个情况,他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他得把几十万西军带回西北,等回去之后,他这统帅就是要也可,不要也可了。

    “把这个替我送到李相公府上。”

    世瑶递给红玉一张信笺,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杜邮!

    “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李纲会明白的。”

    “可奴婢需要隐瞒身份?”

    “不必。”世瑶摇头说道。

    李纲饱读诗书,一看这两个字就明白了,“杜邮之赐,白起meng冤”,来人是暗示他如果继续托病不出,皇帝会像秦昭王对付白起那样对付他。

    李纲心中感叹,他若是有白起那样的能力,何至于出此下策,他哪怕有一半的把握,现在也带着大军杀奔太原了。可是,若当真因为这样的原因被皇帝赐死,那样实在是太过冤枉,而他死了也不要紧,还有什么人能站出来匡扶社稷。

    “来人现在何处?”李纲看了半天,也没辨识出笔迹。

    “回相公的话,来人递了这信笺就回去了。”管家低头说道。

    “还说什么了?”李纲急问道。

    “只是跟门上这信笺关乎到相公的前途xing命,必须要送到相公手上,还给了门上一个红封儿,出手甚是阔绰。”

    究竟是什么人呢?李纲想不通。

    “对了,相公,来人是个女子,听门上的家人议论,好像是瑶华宫那位贵人身边的人。”

    李纲心想,若真是瑶华宫出来的,那倒没什么可疑心,孟皇后虽然被废,但是其为人处世,堪称皇室的楷模了。李纲不禁想到,皇帝在孟氏身边长大,若是学的孟氏一半的硬气,国家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而孟氏若是能有个亲生的儿子,想来不至于如此,这可真是国运不济!

    然而,即成的事实,想也无用了,他仔细权衡了一番之后,只得惶恐受命。

    既然决定去做了,李纲就是拼了命也得把这事情做好,而打仗必然是要用钱的,目前这情况没有一百万的军需物资这仗怕是应付不下来。

    李纲真不算是狮子大开口,但是皇帝这会儿也是真没钱了。他把钱都给完颜宗望,哪儿还有富余啊!

    李纲看着皇帝拨下了区区二十万,心里头直淌血,可是没办法,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去往前冲了。

    李纲怎么看都觉得这一仗不好打,完颜宗翰虽然带着主力退回了中都,银术可手上不过一万多人,但是,皇帝给他的兵力互不节制,甚至无法直接调动,说起来,他这宣抚使也是有名无实。他思来想去,上了一封奏章,请求建立统一的指挥,统一调度各路大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围歼完颜银术可。

    李纲上这道奏章的时候就知道结果不会太好,皇帝甚至可能会怀疑他拥兵自重,但是大丈夫有所为不为,为了国家社稷他也只能如此。最后,李纲给自己争取到了可以直接指挥的一万人马,其他军队的调动都必须有皇帝的命令。

    这仗还能打吗?李纲困huo了。然而,不管他怎么想的,大军出征已经成了定局。

    靖康元年夏五月,在太原被围困了将近半年之后,朝廷终于决定派援军前往太原,全军统帅亲征行营使李纲,三员大将,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的种师中,河东路制置使姚古,河东访察使张灏。三军二十二万人,互成掎角之势,共解太原之围。

    乍听起来,似乎很振奋精神,但是,由于皇帝的多疑,将领们的权力都十分有限,处处掣肘的仗,能打赢的是神仙。

    世瑶虽然忧心,却也无奈,能做的事情她都做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将领们随机应变。

    种师中连克寿阳、榆次,首战告捷,三军无不欢腾振奋。消息传回进城,枢密使许翰断定金军知难而退,准备弃围太原,全线撤军。这个书呆式的人物认为这是打残金军解救太原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多次催促种师中、姚古再次进兵,打击北归金军。

    世瑶心中隐隐感到不对,种师中连娄底、活女父子俩都没碰上,怎么就断定金军北归了,然而,她在京城也没有更确切的消息,而且就算是她知道也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她只能马上去种师道。

    种师道如今已经是病的“奄奄一息”了,但是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完颜娄底是一员悍将,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太原。而以各路援军的行军速度和作战能力来看,现在大军并未集结,人数再多都只是一盘散沙,很容易被金军骑兵各个击破。”

    “那现在该怎么做?”

    “等待。”种师道现在最担心的并不是娄底,而是西军最致命的弱点,这是数百年的积弊,根本没有办法在段时间内克服。“现在最该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更多的西军集结、筹集充足的粮草辎重。然后从上党袭击金军后背,再迅猛进逼太原,调动围困汾、潞等地的金军去救援太原,从而将卡在汾、潞州的大军解放出来,如此才能盘活整个西北战场,到时候,还可以对围困太原的金军实行反包围,内外夹击,金军必败。”

    世瑶不通军事,但是也明白这样的办法比贸然出击更有效,但是,枢密使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队指挥,她担心种师中顶不住压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到了做的时候,未必就能下得了决心,皇权之下,有几人敢轻易违命。

    “京城里我跟蔡相公想办法周旋,老将军不日就回去吧,李纲虽然书生意气,但是他能分得清对和错,只要将军回到西北,他一定会听从将军的意见。”

    种师道很敬重孟氏,作为一个女人,她为这个国家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可是,这么一个黑白颠倒的朝廷,他觉得纵然是蔡攸那样的天才都未必能够扭转乾坤了。

    “朝廷已经下了几道旨意斥责师中了,他还能坚持多久殊难预料。”

    世瑶忙道,“所以将军更得早点回去啊,朝廷乱指挥,李纲又没有实权,只有将军才能调度得起整个西军啊!”

    孟氏说的不错,每一个领兵打仗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要想统一调度,除了皇命难违之外,就要看统领的个人威望。李纲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帅,当时皇帝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权限,想要节制一身狼xing的西军,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有些犯上的话他也是不得不说了。rs!。

 第一百零三章 岳飞(中)

“只因我在这儿,圣上才能放心让西军有所行动,否则,西军就只能跟从前一样,半点动弹不得。”种师道沉重的说道。

    “我自有办法让圣上放将军回去,将军现在只要保证种师中将军不要轻举妄动就行。”

    种师道点了点头,提笔给种师中写了四个字,“相机而动”。

    然而,信还没发出去,京中就有人弹劾种师中等人逗留怯战,甚至要将姚古枭首示众,以儆效尤,世瑶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现在城门盘查还是那么严吗?”世瑶问红玉。

    红玉摇了摇头,“金人已经全部撤退了,城门没那么严了。”

    “你出城去,想办法见见蔡攸,千万小心宫里的人,他们正绞尽了脑汁给蔡攸罗织罪名。”

    红玉郑重的点了点头,蔡攸的才智,可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可是容不得半点闪失,“娘娘放心吧,蔡相公自己就谨慎的很,他现在只是不能进城,皇帝的人想给他按个罪名,那也得有那个脑子才行。”

    世瑶却觉得没那么乐观,蔡攸也不是没有小辫子,轻启边衅可能就是蔡攸最大的罪名,而他,只不过是更清楚那些所谓的求和派想要什么罢了。

    “去吧,多加小心。”

    蔡攸身边现在都是皇帝的人,红玉想见他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此,一拖就是七八天。红玉没回来了,种师中战败的消息反而传了回来。

    “你说什么?”

    折月茹眼睛都是红的,显然是哭过的样子,“种师中将军战败殉国了。三路大军被各个击破,已然是全军覆没了。”

    世瑶就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她在醒来的时候,红玉已经回来了。世瑶没力气说话,甚至都没问蔡攸那边情况如何。

    “娘娘,蔡相公来了。已经在厅上候了半天了。”

    世瑶强自振作精神坐了起来,“扶我过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