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高一筹-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个跪不坏,伤了膝盖怎么办?她的女儿还要为妃为后啊,一点儿都不能伤害,小陶氏突然上前,一副万人怜的模样:“姐姐!你放过我们吧,我们母女不会和你争的,珠儿的安乐王妃,我们不做了,让给妍儿好了,以前都是妹妹误听小人言,亏待了妍儿,妹妹已经很后悔了。
  不是我们抢的,是安乐王来提亲,母亲的安排我们不能抗拒,我们不知道妍儿这样心仪安乐王,珠儿就不能嫁给安乐王了,姐姐求母亲出面给珠儿退亲可好?”哀哀怜怜的一席话,说的都是她母女千好万好,别人怂恿她。
  大陶氏觉得这辈子遇到的是天底下最无耻的人,装相、满腹的委屈,天底下都是她的理,什么坏事都是别人干的,好像她是被人强迫的,她残害别人的女儿就信手拈来,她的女儿跪几天就让她出卖了所有的人。
  大陶氏这些天掌家,有人主动给她献殷勤,监视小陶氏和几个姨娘的动向,谁和小陶氏勾结她能不知道吗?
  大陶氏笑得冰冷:“你不用装可怜,从小到大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脾气,你认为我傻,算计得我差点死到外头。
  你是不是看安乐王被撤了王爵,还是又惦上了哪个比安乐王更高的人物?想让你女儿更高攀,让我出头给你女儿退亲,你可真是会巧使人,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对你的言行不加怀疑了,你的一言一行我都会想一想,你再会伪装我也不会再信你了。”大陶氏直接点出了小陶氏的阴谋,她虽然想不明白,简单的想她也明白小陶氏嫌穆谦没了王爵。
  小陶氏被问得脸青紫,大陶氏可真是长了出息,自己的心思她怎么能猜得中?女儿相中了皇长子,自己觉得她想得对,皇子妃我们不做了,让给你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可以做皇后。扶持妹妹的儿子做皇帝,不抵自己的女儿找一个皇帝来得近便。
  让小陶氏震惊的是大陶氏能说出了这样的话,以后就不好唬了。
  林姨娘眼角闪着邪性的光,蔑视小陶氏几眼,早知道她会找替罪羊,自己留心眼儿就是对的,大陶氏只能怀疑,可是逮不证据,她奈谁何?
  恨也是白恨,没有证据也收拾不了谁!
  林姨娘得意的笑,小陶氏是要给女儿攀再高的枝了,她退婚最好,自己的女儿可是要嫁独丸儿的,说不定很容易就爬上了正妃的位子,等她攀不上再高的枝,穆谦就会恼了她,不见得还会要她。
  到那时让她后悔吧!穆谦没了王爵,早晚还得封王,皇帝的儿子,哪有不封王的,穆谦还许能做皇帝呢,女儿还许有皇后的命呢!
  小陶氏眼皮子浅,穆谦被撤了王爵,她就退亲,她就是仗着陶贵人是她的后盾,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连穆谦她都敢戏弄,不管怎么说,她藐视穆谦,皇帝也不见得喜欢,她去退亲,给自己的女儿收买穆谦的机会。
  穆谦被人抛弃,有自己的女儿嫁进去,给穆谦的安慰,一个人在落拓的时候去贴心,自然是极端的感动的。
  他会和女儿成为一条心,拿她的女儿当做知音,他会善待她的女儿,也算是患难夫妻,对女儿一定不一般的。
  林姨娘喜滋滋地算计着怎么去安乐王府提亲,怎么样才能得最大的利益。
  小陶氏看打动不了大陶氏,暗暗地咬牙,只要有机会,一定不会让大陶氏得好死!
  “姐姐!女孩子会跪坏膝盖的。”小陶氏满脸的可怜哀求,为了她的女儿,她放弃了温柔和矜持。
  “她们犯的错,跪一跪是轻的,不想跪是想领板子吗?”大陶氏满脸的严厉,小陶氏从没有见过她这样动怒过。
  “姐姐,我们曲阳侯府从没有惩罚过女孩子,千金小姐哪有被打板子的?”小陶氏专抓利于她们的说。
  大陶氏眼里射出了寒光:“曲阳侯府是没有对嫡女打板子,只是暗下手,弄条毒蛇把嫡女逼进水塘了淹死她。
  “给嫡女下毒的手段都能使得理所当然,打屁~股几板子算什么惩罚?打板子罚跪祠堂都不会死,下毒。掉池塘都是会死的,你说说是哪个惩罚便宜,嫡女可是没有犯错,你的女儿可是大庭广众辱骂嫡母和嫡姐,你捡了便宜还要卖乖,你是想让你的女儿臭名昭著才甘心吗?”大陶氏可是连损带揭短,小陶氏被噎得嗝嗝的。
  不禁满面羞恼,噗通就给大陶氏跪下:“姐姐,那个下毒掉池塘都是那几个丫环诬陷人,妹妹的品性姐姐难道不懂,怎么会干出那样的事,姐姐不要偏听人言,都是忌妒出的问题,有人看姐姐信任我,才诋毁我的。”小陶氏巧言令色,瞪眼唬大陶氏,她还是以为大陶氏是个没脑子的,是个好糊弄的。
  她怎么会体会到一个死里逃生的女子心理的变化,是多么地触及灵魂,她就是再善良,也不会和以前一样无知信任身边的人了,怎么也会留点心眼儿。
  而且小陶氏主使盛锦玉给盛锦妍下毒,指使人放毒蛇把盛锦妍追到池塘里的事,都有墨眠的心腹暗探调查清楚了。
  到了这个时候小陶氏还在装无辜,大陶氏如果再信她的,就真是越活越糊涂了。
  大陶氏并不是想不明白事情,只是她不愿猜疑别人的动机,就是她疑心不重,现在她如果再信小陶氏的话,她就是活倒顷了,自己都得扇自己的嘴巴。
  小陶氏愿意跪就让她跪,盛锦妍看了母亲的决绝,对母亲的处境也就放心了,她担心母亲还是心眼和以前一样实,被小陶氏坑到深渊里也不知道。
  让她进宫她是无所谓,别说是等到二十五出宫,就是不让她嫁人,一辈子在皇宫里老死她也不在乎,只是对母亲不放心,母亲心机少,不算计,完全被小陶氏算计。
  自己一走,曲阳侯府对母亲来说就是龙潭虎穴,父亲毕竟不管内宅,一个变态的老太太加几个心数不正的姨娘,母亲怎么能招架得了。
  她不得不想辙,跟皇帝提条件,她要保护自己的母亲,就得得到皇帝的支持。
  盛锦妍拉了母亲躲了小陶氏,去老太太的住处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才醒,盛伟岸早就去上朝了,老太太还是不见她们母女,盛锦妍倒是心里痛快,她还不想见这个变态的老太太呢,母女心情愉快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小陶氏随后就去了老太太的房间,诉苦,老太太听了头疼,有些眩晕,老太太身上的毒最怕生气,昨晚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觉睡得不足,今天就明显地体质不行。
  盛锦妍知道老太太的病会复发,因为她只吃了一丸圣衍道人的药,三个月一次,还没有到三个月,死是死不了了,就是浑身没劲儿,带死拉活。
  昨晚的事让盛锦妍很怒,竟敢哪有算计她!既然这个老太太不知好歹,她为什么要为她着想?让她好歹地死拖着吧,这样的人要是有了精神就只有捣乱,她既然不信是中~毒,就不要再理她了
  她把林姨娘当宝,就让林姨娘孝敬她吧,把一个表外甥女当宝逞着,算计自己的亲孙女便宜外人,就是横竖不懂的变态,盛锦妍觉得对这样的人有好心,不抵掏出来喂狗。
  老太太气得发懵,也不想管小陶氏的事,小陶氏苦苦地求哀,老太太恨铁不成钢:“把孩子惯得只知道一味地莽撞,骂两句人能当得了什么,自作自受!从今后我啥也不管了,就仗着你那个妹妹吧,我看将来她被打进冷宫,你还仗着什么?”老太太怎么这样的态度了?昨天还听她们的摆弄盛锦妍,今天她的亲孙女被罚她就不管了,这个变态!。
  小陶氏心里骂,满脸的却是可怜,哀哀恳恳地求老太太放人,老太太说:“你走吧,我还是没有精神,不想操心了,我中的这个~毒,生气就会复发。”老太太为什么对小陶氏说这个,小陶氏有点儿心虚。
  小陶氏眼珠儿一转:“候爷是大孝,她一定会让母亲如愿的。”
  “我能如什么愿?候爷再孝,他也掌控不了女儿的命运了,有皇帝挡着,谁也别想把妍儿怎么样,我也不敢奢望了。”老太太满脸的心灰意冷,让小陶氏心里腾地一跳。
  “婚姻的事母亲做不了主,皇上也没有说那些钱不许给长辈,候爷也不是没有权力要!”小陶氏倒不理会盛锦妍嫁不嫁盛丽英的儿子,不嫁还省三十万,省下就都是她的。
  她只在乎那一百七十万到不到自己手。
  “咳!……”老太太叹息一声:“妍儿是个没主见的,那么多钱她都借出去了,这个让人不省心的。”
  “母亲!……这样的话您也信?您是被她唬了。”小陶氏冷笑起来,老太太有那么傻吗?竟然信这样的话,一百七十万,谁舍得借出去?傻子才信!
  “我儿子能唬我吗?”老太太有些愤怒。
  小陶氏神情一滞:“母亲,媳妇不是那个意思,候爷也是被唬的。”老太太明显的一怔。
  “候爷说的亲眼见有人借走了。”老太太觉得儿子是不会撒谎的。
  “那要是妍儿和别人合谋演戏呢?”小陶氏总是念念有词挑拨老太太的怒火。
  老太太强压怒火:“你演个戏给我看看,把你的私房钱都交给别人!”小陶氏忌妒老太太不可理喻,说的话怎么那样不中听,我为什么把钱交给别人,谁信得过别人,怎么可能借出那么多钱?
  自己的话她不信,到底是为了什么?她怎么就信了贱~人的?她实在是想不出理由,因为她特别恨大陶氏,怎么突然就变了心情?小陶氏觉得事情的微妙,她是个敏感的人,立即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儿。
  她要大陶氏放人,就是一句话的吧,怎么就心意大改常了,不护亲孙女,却护大陶氏那个贱~人!小陶氏不禁头疼起来。
  老太太疲累的样子,懒得搭理小陶氏,她现在不想继续得罪大陶氏母女,她的命攥在盛锦妍手里,盛伟岸告诉了老太太确实是中~毒,是盛锦妍求师傅给她练的丹,那十车药材都是盛锦妍求人买的,老太太要走了盛锦妍的十万两,侯府出的钱就是给盛锦妍还药钱的。
  老太太听了似信非信的,可是她信自己生的儿子,盛伟岸也没法和老太太说实话,不能说那些药是採来的,给盛锦妍补回的七八万都还了药钱。
  老太太虽然固执,却信了几分,她儿子说的有人给她下~毒,她也信,只是没精神去想是谁干的。
  盛伟岸说她的~毒已经几年,她也不敢往大陶氏身上想,她有点固执地不往小陶氏和林姨娘身上想,她想她们给她下毒没有动机,她是维护她们利益的,她们怎么会给她下毒?她怀疑别人,别人也接触不到她,她身边的亲信只有墨黛和孙嬷嬷,她们更没有理由对付她!
  小陶氏无奈走了,老太太闭眼不理她了,她赶紧给两个女儿送吃喝,她小厨房的饭菜很香很高档,她不会让女儿受委屈。
  她亲自去探望,带了丫环婆子一大帮,行李被褥背了一大堆,换洗的衣裳两大包,烧鸡烤鸭带了一大箱。
  把丫环打发去十几个,跟她两个女儿共患难起来,把祠堂布置的跟高档客栈一样舒适,小陶氏还哭丧脸往回来。

☆、第114章 进~宫

  她的女儿受委屈的仇给大陶氏母女摞了有几房高,仇深似海,恨比天高。小陶氏咒骂了三天,她的女儿总算离了祠堂。
  大陶氏知道小陶氏这样纵容女儿,也不去理会,她不是想让谁活受罪,就是想扳一扳小陶氏母女的威风,她就是再排摆得高档,进了祠堂也是心里憋屈。
  教育不过来是坑她的女儿,与自己有什么相干?将来她的两个女儿只要遇到艰难,没有了她的维护,一定是活不痛快的,就不信她能跟女儿一辈子,一辈子给她们撑腰!
  有的是罪让她们受的。
  大陶氏还算知足,不管怎么说也算让两个恶毒的丫头住了祠堂,老太太没有出头阻拦,不知是给她面子还是认为两个该受惩罚?
  “妍儿,你说你小姨妈说的话是真是假,她是不是又惦记了别人,嫌穆谦没有了王位?”大陶氏对小陶氏说的话犯猜疑,说得古怪。
  “那个人,满肚子的弯弯绕,谁知她想的什么?她那话的意思,以后还不知道是怎么地,她想什么总得有行为,她行动了,就能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不用想她的阴谋,母亲只有不让她坑,她才是最气死的,把好侯府内宅,不让她得逞,才是最重要的。”
  大陶氏感慨,女儿说的对,出言就是重点,她退不退婚跟她们母子没有关系,她想要谁,还得人家想要她。
  大陶氏想明白了,就不纠结小陶氏说的话,一心打理曲阳侯府内宅。
  林姨娘随后就见老太太,她更要怂恿老太太夺盛锦妍手里的钱,老太太怎么能不想要,可是她信儿子的话,如果她抢走盛锦妍的钱,圣衍道人可是个护徒的怪人,他要是一怒掐了她的药,她离死也不远了。
  她虽然想扶植她喜欢的儿媳妇林姨娘的儿子夺了侯府嫡世子之位,可是盛瑶卿失踪几年还是安然回来,有圣衍道人做他的师傅,他的本事通天,就是高人下手也不容易害死。
  他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自己不能下手害他,自己的儿子要是老年丧子,自己也是不忍的。
  可是大陶氏的儿子成了世子,自己还不甘心。
  矛盾的心理让她神思恍惚,越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心里害怕,还得用盛锦妍为自己求药,只有先忍了钱到不了自己手的愤怒,自己不敢愤怒,自己的毒就怕愤怒。
  老太太手里的十万两就是不想往外掏,她就是临死也得把这个钱给她最喜欢的孙子,林姨娘的儿子留下。
  老太太利用小陶氏整治大陶氏,她并不是喜欢小陶氏,这叫以毒攻毒,小陶氏是她的棋子,不用自己出恶名,也不用自己出力。
  林姨娘给小陶氏出谋划策,老太太抬小陶氏为平妻,小陶氏为了保住自己平妻的位置,就得把大陶氏往死里整,林姨娘不出头,在后边等现成的。
  只要小陶氏把大陶氏消灭,她会让林姨娘取代小陶氏,因为陶贵人的后盾,老太太迟疑地没有行动。
  人家大陶氏回来了,小陶氏被儿子撤了平妻,成了侍妾。
  这笔账,宜妃没法算,她对盛伟岸下手,就是对小陶氏下手,小陶氏还得依附盛伟岸生存,没有了盛伟岸,小陶氏算什么,宜妃借的是盛伟岸的力,能借小陶氏什么?小陶氏只是一个桥梁,是宜妃想控制盛伟岸的桥梁。
  大陶氏回来了,盛伟岸给她撑腰,自己怎么能示弱,就抬林姨娘平妻,和大陶氏争权,既然害不死大陶氏,就让林姨娘去对付她,她可不是林姨娘的对手,小陶氏是螳螂,林姨娘才是黄雀。
  宜妃被降了位份,她怀疑是失宠了,皇帝抛弃的女人,不如一个叫化子,就是阶下囚。
  林姨娘的女儿盛锦华又傍上了穆谦,老太太不是傻子,皇帝的儿子只要没有谋反篡位,不会被打入死囚牢,哪一天皇帝高兴就恢复了王爵,盛锦华只要嫁给穆谦,林姨娘的身份就抬高了,平妻是坐稳了,和大陶氏争夺掌家权。
  让大陶氏独掌侯府,她是忍受不了的,一定让大陶氏身败名裂,掌家权都归了林姨娘。
  老太太正盘算着,小陶氏来了,哀哀切切地哭诉:“母亲,安乐王见异思迁,水性杨花,朝三暮四,侯府的两个女儿他都惦记,现在还惦记上了妍儿,三个女儿都被她惦记了。
  如果侯府嫁三个女儿给他,侯府的脸面何存,既然他惦记华儿和妍儿,就让珠儿退出,她惦记上了她们,就是不喜欢珠儿了,我不想热脸贴冷屁~股,就给珠儿退亲吧,好让安乐王称心如意。”
  这是忌妒了华儿,还是有什么更让她动心的了?她这是以安乐王的贪心当理由。
  这个女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只怕误了卿卿性命,退亲?让她如愿吗?老太太一思忖,就让她如愿吧,华儿是个聪明的,就满足穆谦的奢望,让盛锦妍也嫁进王府,等盛锦妍死了,就以她的死亡要挟安乐王扶华儿为正妃。
  老太太知道了穆谦的意图,心生一计,盛锦妍只有在她的掌控之中,穆谦是皇帝的儿子,皇帝抬举盛锦妍,罚了穆谦就是因为穆谦和盛锦妍退婚,如果把盛锦妍嫁给穆谦,她带多少嫁妆最后就都是华儿的。
  老太太算好了账,问小陶氏:“珠儿愿意退婚吗?”
  “珠儿不想姐妹嫁一人,很尴尬。”小陶氏在编理由。
  “要是想放弃,只有让陶贵人出面跟皇上说,没有皇上的允许怎么退婚?珠儿求穆谦的时候,是陶贵人求的皇上,没有皇上的许可穆谦也不能当家。”老太太把球踢给陶贵人。
  小陶氏心里很怒:死老太太善会算计人,以为她不明白老太太利用她算计大陶氏,随后让林姨娘当黄雀,可惜,她太精明过头了,疏忽了候爷的心情,候爷还是最喜欢她的,林姨娘是老太太强迫候爷纳的。
  她以为把儿子攥得死死地,还不是照样大陶氏掌了权,没了大陶氏她岂能让林姨娘霸着侯府?
  候爷是个念旧情的,可惜的是大陶氏没有死了。
  小陶氏现在有些恨陶贵人,要不是陶贵人为了谋夺皇权,要挟盛伟岸和陶谦勋支持她的儿子,大陶氏也不会活下来,自己早就想让她死,只是当不了陶贵人的家,自己也和劫持大陶氏的人见不到,不能行使杀人权。
  致使自己被坑。留下大陶氏这个祸害,来祸害她们母女,一开始就不该让陶贵人下手,要是自己找人下手,大陶氏的骨头渣子都没有了,小陶氏的肠子都悔青了!
  “母亲,陶贵人现在不好插手这件事,求亲是她干的,退婚还是她,显得反复无常,会惹圣怒的。”小陶氏不想让陶贵人掺和了。万一得罪皇帝,再往下贬她,就没有翻身之地了。
  陶贵人要是彻底失宠,这个眼皮子浅的老太太会对自己怎么样?可想而知,自己在侯府还有立足之地吗?
  自己现在是妾,老太太趁机把林姨娘抬上平妻,这就是再压她,想把她置于死地。
  “你就让候爷跟皇上说,用盛锦妍换盛锦珠,穆谦一定乐意,这样很简单,不会惹圣怒,是高看盛锦妍,他也会乐意给穆谦的。”老太太笑着说道。
  小陶氏在想老太太的用心,盛锦华嫁给穆谦,她为什么偏要带盛锦妍,难道让盛锦华做正妃盛锦妍做侧妃吗?
  小陶氏再聪明短时还没有悟出来。
  “还是母亲上折子吧,跟皇帝陈情。”小陶氏还想算计使唤老太太,老太太笑着说要儿子出头,盛锦妍只有听父亲的,她和她这个祖母没有感情,要是不听她的她也没辙,皇上成了她的挡箭牌,他们父女感情深,她忍心不听吗?只有盛伟岸上了折子,皇帝允了,盛锦妍不听也不行,皇帝急眼会赐婚的,更跑不了她!
  “你回去想明白了是谁上折子有利。”摆手让小陶氏退下。
  小陶氏精神萎靡地走了。
  盛锦妍帮母亲把小陶氏抛过来的乱账清理得有了头绪,嘱咐沉鱼落雁帮母亲把账管好,不要让人钻了空子,被人坑。
  绿云太聪明机灵,盛锦妍就把她还给母亲,本来是姨母送给母亲的丫环,母亲给了自己,自己进宫不能多带人。
  绿云有大用,监视这些妾侍的活动,就得要这样一个小人儿,侯府每天的动向,绿云掌握得机警,谁跟谁说了什么话她都能探听来,还不显山不露水,是个极妙的侦查员!
  对母亲有极大的帮助。
  盛锦妍只带了幽兰幽香俩进宫。
  这俩也是特机灵的,眼色极好。
  盛锦妍进宫的事让小陶氏母女和林姨娘母女既忌妒又羡慕又欣慰。
  这个被她们踩在脚下的贱丫头恐怕要成为了凤凰了,离得皇帝那样近,一旦得帝宠,就会一跃冲天,把她们压得死死的。
  林姨娘想到女儿就是成了安乐王的人,也没有皇帝的人得地,王妃也管不着皇帝的妃子。
  小陶氏想到陶贵人,如果盛锦妍得了帝宠,陶贵人就会彻底失宠!
  想的她神魂不守,意乱心麻,头昏脑胀,算来算去。穆谦退婚,污她的名节,都是给她做了嫁衣,名节被污,反让人赔偿,那么多钱,去一次北梁赏了再赏。
  皇帝要不是看上了她,怎么会这样偏向她?说出来大天十六点,也不会让她相信皇帝没有看上她。
  皇帝还不到四十,要是再活二十年,岂不是要了她们的命。
  一个破解之法,就是夺得大皇子,让他做皇帝,她就会没有善终。
  让她们痛快的是,盛锦妍一走,大陶氏好对付,尽在她们的鼓掌之间,大陶氏没有盛锦妍的心眼儿多,又好唬又好骗。
  小陶氏还是很聪明的,算计得很精,这种安排当然是称心如意,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小陶氏心慌,还是进宫见陶贵人,和陶贵人分析了情势,都认为是那么回事,陶贵人也麻爪了,就开始活动。
  想联合几个妃嫔陷害盛锦妍,让她滚出皇宫,最好是被杀头!
  皇帝的妃子很多,最主要的是贤、德、淑、贞四贵妃。
  贤妃是定国公虞呈祥的妹妹虞呈凤。
  德妃是漠北侯诸葛瞻的妹妹诸葛云。
  淑妃是镇国公杜郧程的妹妹杜湘荟。
  贞妃是辅国公程珲渊的妹妹程美华。
  四妃就是四贵妃,居于皇后之下,本朝有皇后有四贵妃,四贵妃以下的妃嫔还有十六位,根据皇上的喜好赐封号,宜妃就是四贵妃以下的第七妃。
  四贵妃和皇后,不怎么受皇帝宠,可是也不会被打入冷宫。
  墨眠的生母,就是蜀中大儒墨景渊的亲妹妹,也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孙女,太皇太后就是出于墨家,真正的书香门第,墨眠的母亲温柔多姿,和现任皇帝穆琰是青梅竹马,她们是从小定亲,江山未定之前,她们就已经成亲,生了墨眠,皇帝打江山四处征战,墨眠和母亲就住在外祖家,太皇太后也是寄居墨家,为了不暴露墨眠祖孙的身份,在墨家隐姓埋名,墨眠降生就姓了墨,一晃就是八年,墨眠的母亲忧思成疾很早就去世了,四岁的墨眠被华云山的一慈道长收走为徒,去年才下山,就遇到盛锦妍。
  现任皇后是楚国公魏集帆之女魏琰蓉,生有三女无子。
  贤妃虞呈凤有一子二女,二皇子穆炫,两女,一为华阳公主,一为正阳公主。
  德妃诸葛云生三女二男,四皇子穆睿,五皇子穆璘,三女为咸阳公主、林阳公主。邵阳公主。
  淑妃杜湘荟只生一子一女,六皇子穆璨,女浏阳公主。
  贞妃程美华生二子一女,八皇子穆瑗,九皇子穆瑍。
  三皇子穆谦的生母是荣妃。
  陶贵人的儿子是七皇子穆辉,一个女儿城阳公主。
  墨眠的生母是先皇后墨锦玉,是现皇帝穆琰登基后追封的先皇后,太皇太后才七十多岁。是先皇后的姑奶奶,现任太后也是蜀中墨家女,和太皇太后是亲姑姪。

☆、第115章 献美

  小陶氏给陶贵人分析了以上的人际关系,她认为只有让墨眠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七皇子才有三分争储的希望,胜与败关键就是墨眠一个人,要是能挑拨地皇帝杀了墨眠,是最好的办法,只怕皇帝不上钩,有太皇太后和太后庇护,墨眠好像是会安然无恙。
  想要他死,就要制造他谋反的假象,皇帝最恨谋反的儿子,那样太后、太皇太后谁也护不了他。
  小陶氏说的都是假话,她明白得很,陶贵人是没有招数置墨眠于死地,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唬的,陶贵人已经想了不少的法子杀墨眠,去福州的船上的刺客就是杀墨眠的。
  盛锦妍是心里提防小陶氏和陶贵人合谋害她,是刻刻加小心,发现了那个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不对劲儿,才解了墨眠的一场大难。
  墨眠谢盛锦妍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下山后一直注视皇宫有人蠢蠢欲动。
  悄悄拜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悄悄出宫,带了皇上的密旨到边防视察,陶贵人的眼线够毒的,墨眠的皇宫一行就引起了陶贵人的杀机,她用的杀手都是西域都罕见的死士,她的信息网也是够强大。
  三五天就聚齐了杀手,跟踪了墨眠坐的船。
  墨眠为了掩人耳目,没有自己专用的船,坐了客船还是被陶贵人的杀手追踪了正着,那批杀手是陶贵人掌握的最厉害的,她想一击让墨眠在世上彻底的消失,想不到让盛锦妍给破坏。
  盛锦妍在福州客栈遇刺,就是小陶氏的第二批杀手,是被墨眠的人伏击剩下的,要不盛锦妍也不能逃脱那一场刺杀。
  盛锦妍当然不能确定是谁派的杀手,墨眠却调查了个大概。
  陶贵人对刺杀墨眠失了大半的信心,最厉害的杀手已经死了大半,剩下那几个能顶什么事,陶贵人有一步暗棋,不到迫不得已不会搬出来。那关系她的生死存亡,她是要慎重了再慎重。
  小陶氏等陶贵人说出她没有了办法对付墨眠,她就会提出让盛锦珠去控制墨眠。
  她觉得这一招儿棋也很危险,陶贵人对她起了疑,姐妹就会分心,她还是想稳妥点,只有陶贵人吐露计穷的时候,就是她提出让盛锦珠嫁给墨眠的时候,让皇帝赐婚。
  小陶氏正想着,陶贵人开口了:“我的人观察墨眠对盛锦妍有意,皇帝这样对盛锦妍,定准是看上了盛锦妍,放在自己身边随时就可以宠~幸,父子争一个女人,用反间计最好使。”姐妹二人密谋了一阵,小陶氏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和盛锦珠一学说二人的计策,盛锦珠立时就翻脸了:“母亲,让你去谋划我和墨眠的婚事,怎么你们二人却要杀墨眠?是想绝我的生路吗?”
  小陶氏叹息一声:“母亲何尝不想成全你,只是陶贵人是吃素的吗?她为儿子谋划了十几年。怎么会善罢甘休?如果你实在是碍她的眼,她岂能不除掉你?想嫁给墨眠你也得有命在。”
  “母亲,你不会说吗?让她求皇上赐婚,我就有接触墨眠的机会,设法杀了他,他再能提防,也提防不了亲近之人。
  让她帮我先退婚后求婚,你就保证我能杀了墨眠不就让她放心了吗。
  有了墨眠的保护,她还能奈我何?
  帮人家成就大业,不抵自己掌控江山,我要是坐了皇后,母亲的尊贵自不必说,大陶氏再疯狂也没有用了,就像撵蚂蚁一样碾死她,侯府的正牌儿诰命可就是母亲的,和父亲是夫贵妻荣,尊贵无比。
  不比拍着她们的马~屁强万分!”
  盛锦珠说的虽然是头头是道儿,可是小陶氏的头脑没有那样简单,这样的话一说出去,陶贵人不能不猜疑,难道陶贵人是傻子吗?
  自欺欺人的事还是少干,要是陶贵人求着她干,还可以为之。
  小陶氏虽然想给盛锦珠和安乐王退亲,可是夜长梦多之后,觉得不妥,盛锦珠嫁给墨眠的希望渺茫,墨眠既然对盛锦妍有意,怎么会接受盛锦珠,现在皇帝的心意她们还只是猜测,究竟皇帝把盛锦妍拘在身边为的是什么?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得看出来点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