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是个假断袖-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膝下无子,就现在那几个可能的储君,我看着还没有禄王的嫡孙好。”

    “那你也不该存心陷害定南侯!”江御史怒道。

    “成王败寇,若是我此计一成,一旦我们有意检举,定南侯便难逃一死。到时候扶植一个亲近禄王的将军上来,我们就大事可成。”

    “你们都有谁?”

    “可惜,已经被你们抓了。就是那个禄王的幕僚。”

    “禄王的嫡孙在哪儿?”

    “这我真不知道。”

    “我有个疑问,”萧奎问道,“定南侯负责南边与蛮子打交道,你放个北边的鞑子的信,你就不怕到时候别人不信?”

    “越是不可思议,才越让人信。况且我与那幕僚只懂鞑靼文,不懂蛮子那边的文字。”

    邢原庭拿起那块禄王的令牌问道:“你什么时候与禄王勾结上的?”

    “很早以前。若不是禄王事发,你们认为你们会有机会审我吗?哈哈哈。”姬无过突然仰天大笑,“真是成王败寇啊!你们的水平都没有我高,却一直压着我,我若没有一点从龙之功,怎么能反超你们,哈哈……”

    “即便如此,你也不该设计坑害他人性命!”

    “成大事不拘小节。”

    “你!”邢原庭已经不知道该对昔日的下属说些什么了,当真是鬼迷了心窍。

    姬无过既已招供,等待他的便是死刑,家人也被牵连进去。昔日的同僚知道后,都禁不住替他惋惜,多有才的人啊,可惜走了歪路。

    临刑前,萧奎去了趟死牢,见了姬无过最后一面。

    姬无过身穿死囚服,浑身上下干净整洁,刑部的旧人对他都还不错。见萧奎身穿官服来访,他依然坐在那里,只抬头笑着打了声招呼:“萧尚书来了。”

    萧奎也不挑他的理,站在那里问他:“单应已经查清,那家金瓦书肆就是你开的。作为一个读过四书五经的人,你为何要画那些不堪入目的画?”

    “挣钱。”

    “挣那许多昧心钱,有何用?”

    “升官用。”

    “没有德行,怎么能升官?”

    “你的德行也不怎么样,你不也升官了吗?”姬无过嗤笑。

    萧奎变脸。

    姬无过继续说:“你无非是仗着跟皇上有点关系,才升的官。否则凭你的断袖恶名,你认为你能做到尚书嘛。”

    “你,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姬无过笑,“我进刑部比你早,且当年,我考中的是探花。而你呢,当年只是进了二甲,却官路亨通,一直压着我。你能拍着胸脯说,你比我强吗?”

    见萧奎不说话,姬无过接着说:“当年我在刑部是才貌第一,自打你来后,这第一的称号便统统归了你。我不服。我只能争取那可怜的一点从龙之功。可惜禄王事败,那个镇国公更是扶不起来。”

    “你这是嫉妒。”萧奎突然觉得姬无过有些可怜。

    “我是嫉妒。所以,我画了你的那些不堪入目的画像,没想还很好卖,挣了不少钱。”姬无过呵呵笑着,眼中有泪光闪现。

    “你想过你的家人吗?”

    “家人?呵呵。”姬无过自嘲着说,“我没有家人。我父母早亡,我那夫人是我当年中探花时,被那时的曾相强塞给我的,还美其名曰‘榜下捉婿’。曾相没倒前,我在家里一直受她欺压,曾相死后,我才好过了那么一点点。这点我倒要谢谢你,曾相的倒台好像还跟你有那么一点关系。”

    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萧奎说:“即便你家人不好,你有没有想过诚心待你的同僚。你被捕后,没受一点苦,单应在查清金瓦书肆的案情后,好几天都吃不好饭。这件事,我俩都替你压下,只报了你勾结禄王的罪行,都想给你留最后一点文人的颜面。”

    姬无过不说话。

    “还有童晗月,她那么信任你,你却设计坑害她的父亲,你有没有良心?!”

    见姬无过依然无话,萧奎说:“你若能在临死前悔过,也不枉我们这样待你!”

    “我,无悔。”姬无过坚持。

    “你,好好想想吧。”

    萧奎转身走出监牢。

    姬无过从草垫中,抽出几条干草,编了个草蚂蚱,眼泪从眼眶中滚落在蚂蚱上。

    几日后,姬无过被押往刑场。

    监斩过后,刑部的众人将他收尸,并埋葬。

    看守监牢的狱卒将一个草编的蚂蚱交给萧奎,说:“姬…姬无过临刑前,让我跟您说谢谢您和单总捕头为他留的颜面,说他对不起童大捕头。他还说皇储之争表面风平浪静,实际暗潮汹涌,他让大人小心行事。”

    萧奎默然接过这个草蚂蚱,将它埋在了刑部后院。

    或许,姬无过早已悔了,只是嘴硬,只是身不由己。

 第九十六章:荷包

    姬无过被问斩后,童晗月的伤才好。

    定南侯出于安全的考虑,坚决不让童晗月再去刑部。

    童晗月在家跟定南侯闹了几天,最后拿出原镇国公世子夫人告诉她的那番话,“有了那般传言,我肯定嫁不出去了,您不让我在刑部立足,我该怎么活?”

    定南侯痛心之余,只好同意童晗月再去刑部任职,不过需要在家把伤养得彻底好了再去。

    童晗月闲得没事,便在每日下午,与萧元佑和吉文宇一起学兵法。

    这天萧元佑兴致勃勃地向吉文宇展示腰间挂着的一个彩色新荷包:“瞧,这是蜀锦做的,上面绣的可是金线。”

    “伯母的手艺真好!”吉文宇恭维道。

    “不是我娘做的,是一个小丫头给我的。”萧元佑笑道。

    “看来那个小丫头对你有意啊!”吉文宇调笑道。

    “哪儿呀,别瞎说。”萧元佑急忙说,“她才多大,是我以前救过她,这次见了,她就送了我一个荷包。”

    “你娘难道没跟你说过不要随便接女孩子的荷包吗?”

    “没。”萧元佑说,“我是江湖人,哪儿来这么多规矩。就你们这些高门大户规矩多。”

    “你家的门户好像也不低了吧。”

    “反正我家原来就是山野来的,没那么多规矩。”

    吉文宇觉着那个扎眼的红绿黄相间的荷包实在太土,想着怎么让萧元佑将那个荷包收起来,与他身上的衣服太不搭了!

    但是,萧元佑正在兴头上,哪儿听得进劝,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收荷包呢。

    童晗月坐在一旁,全程无话。

    在接下来的马术对战练习中,童晗月趁定南侯不在,用长剑将萧元佑腰上挂的那个彩色荷包挑落。

    萧元佑忙跳下马,心疼地捧着那个彩色荷包,追着童晗月要赔偿,“你把我的荷包弄坏了,你赔。”

    “怎么赔?”童晗月将剑插入剑鞘。

    “你再给我做个一样的。”

    “这么俗气的颜色我可不会弄。”

    “不管,反正你要给我做一个新荷包!”

    “好吧!”童晗月趁机将萧元佑手中的荷包抢过,顺手将它扔进旁边的小湖中。

    萧元佑目瞪口呆看着荷包划着弧线落入湖水中,“你,你!”元佑气结,“你还我荷包!那里还有银子呢!”

    “多少银子?”

    “三两!”

    “好,我还你十两!”

    “不用了。”

    “哦?”

    “好男不和女斗,我不要银子。你只要给我做个新荷包就成。”

    “好!”

    吉文宇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切。事后他跟童晗月说,幸亏你想出这么一个法子,否则我真不忍心再跟他一起出门,太土了。

    童晗月瞥了吉文宇一眼,“对于说话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动用武力!”

    吉文宇表面附和,暗中擦汗,果然是将门虎女。

    在1号院,颜伯与梁州富商钱同坐在厨房中叙话。

    “真没想到,我以前的老东家,现在的孩子比他还出息。”颜伯感慨。

    钱同给颜伯到了一杯茶,捧到颜伯跟前:“我替我父亲谢谢颜伯以前对我家的照应。”

    颜伯接过茶,笑道:“照应谈不到,老东家以前对我还是很照顾的。”

    “我父亲临终前还说,若是没有颜伯,我家到现在可能还在饿肚子。”钱同说。

    “老东家是个好人。”颜伯回忆,“也就他能拿出家里存粮发给灾民,也只有他能容忍我不断试菜,否则我的厨艺也不会提高那么快。”

    两人坐在一起回忆了一会儿往昔,颜伯问起钱同今后的打算:“你以后就在京都定居了?”

    “以前是打算在京都定居,现在不了,哎。”钱同叹了口气。

    颜伯诧异:“为什么现在又不了?”

    “萧元佑以前救过我那小丫头,我看萧元佑是个江湖人,人很单纯正直,我想着教萧元佑经商,把他拉起来,然后将小女许配给他。没想来了京都才知道,他原来是我救命恩人萧尚书的儿子,现在任御前一品侍卫。这差别太大了。”

    “那也不妨碍你呆在京都啊。”

    钱同叹气:“我以前对我那小女透露过我的想法,我那小女便对萧元佑起了心思。昨天她和我去萧府谢恩,碰到萧元佑,趁机送给萧元佑一个荷包。我这老脸啊,哎!”

    “哟,这可怎么好,”颜伯说,“元佑的身份可不简单,你得把小丫头的心思掐灭了。”

    “是呀,”钱同说,“我决定明天就带我小女回梁州,等啥时候她的心思没了,我再来京都。”

    “那你在京都还有别的没办完的事吗?”

    “没了。我这次来京都一是为了谢恩,二是为把我那个惹祸的酒楼卖了。”

    “哪个惹祸的酒楼?”

    “就是那个萧元佑打伤了镇国公世子的酒楼。出了事后,生意一直不好,我便让掌柜的找人将它卖了。”

    “听说那个酒楼在京都挺有名气,卖了怪可惜的。”

    “不卖不成了。我那掌柜的能力相当不错,人品也好,这酒楼能办成这样全凭他了。颜伯若是有好的去处,请给他推荐一下。”

    “成,没问题。”颜伯应承下来,“你让那个掌柜的改日来我这儿一趟,我帮他谋个去处。”

    “那就拜托颜伯了。”

    “你别跟我客气,下次来京都,你一定要来我这儿吃茶啊。”

    “行,我下次再来跨这高门槛。”

    “什么高门槛?”

    “颜伯您没听说过吗?”钱同笑道,“你这1号院是刑部最高的地儿,门槛比那刑部还高。”

    “没这么夸张吧。”颜伯说。

    “您是皇上都请不动的御厨,当然不知道了。”钱同笑着告辞,“日后,但凡需要我帮忙,颜伯您尽管派人到梁州找我。”

    “好,没问题!”颜伯乐呵呵的与钱同道别。

    这章为下面几章打了个伏笔,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酒店掌柜,姓倪。

 第九十七章:元佑买酒楼

    镇国公和其他有牵扯的人,虽然都被正法了,但他们派人散播的流言却没有停息,尤其是关于萧奎的。

    “萧奎是个断袖,在利用桑源解散武林后,把桑源杀了”,这个传言甚嚣尘上,深入人心。

    飘香茶馆里,王二斗和李小四正在就萧奎是否杀了桑源这个问题争论:

    “自从武林大会结束,桑大侠一直没有露过面,八成是不在人世了吧。”王二斗抿着茶说。

    “桑大侠那么厉害,谁能杀的了他。”李小四不同意。

    “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下手。”

    “我看萧尚书不是那样的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

    李小四感慨:“我可真想见活着的桑大侠一面呀。我要跪在他的脚下仰视他。”

    “我要是能见着桑大侠,我也给他跪了。可惜呀”

    远远地赵三奔来:“你们别闲聊了,出大事了!!”

    王二斗忙问:“什么大事?”赵三这样跑来,肯定又有大新闻了!

    赵三跑到近前,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着壶嘴大口喝茶。

    “哎!这是公用茶壶,我们还要喝茶呢!!!”王二斗急道,“你这人,今天疯魔了?!”

    周围有熟客看着赵三就着茶壶嘴喝茶,也感觉怪异,有人大喊:“赵三,快说,什么大事?”

    赵三咕嘟咕嘟喝了几口茶,放下茶壶,一抹嘴:“这飘香茶馆马上就要被封了,我就着最后的机会,尝尝直接从壶嘴喝茶的滋味。你们,赶紧的,撤吧。”

    “啊?!”“怎么回事?!”周围茶客纷纷站起身。

    “飘香茶馆被人告了,说是帮着镇国公散布流言,刑部马上就要来封楼了!”

    “啊!”有那怕事的已经开始往外走了。

    “哎呦!这以后让我们到哪儿聊天去?”王二斗一边收起自带的茶盏,一边说。

    “等过了这阵子风,肯定有说话的地儿。”李小四将桌上的花生瓜子打了个小包,对王二斗和赵三说,“今天我家婆娘不在,去我家接着喝茶去。”

    “去你家不方便,也没那个氛围,”王二斗说,“我听说兰桂坊旁边有家茶馆不错,我们去那家。”

    赵三直摇头:“前些日子,那里刚发生过凶杀案,不去。”

    李小四也直摆手:“我婆娘要是听说我去了兰桂坊那边,晚上非得跟我闹不可,我可不敢去。”

    王二斗急了:“那去哪儿?总不能现在就回家吧?我家那几个婆娘整日闹腾,我可不想回去。”

    “咱们就在这同顺街找个酒楼,接着喝茶。”

    “去酒楼喝茶,人家乐意吗?”

    “咱多给点钱不就行了。”

    “成!”

    “哎呀,以后聊天的成本可高了,我得跟我婆娘多要些钱去。”

    飘香茶馆被封,一时让京都的八卦爱好者迷失了方向。

    过了几天,刑部贴出告示,飘香茶馆将在八月十八日当天,在善品坊拍卖,但要求不可再单独做茶楼生意。

    看告示的人群相互议论着:

    “不做茶馆生意,可以做酒楼生意呀。”

    “这茶楼只有两层,开酒店肯定开不大。”

    “这茶楼的位置好,拍出来的价肯定很高。若是开酒楼,得卖多高的价才能收回本钱?”

    “卖贵了没人来吃,卖便宜了又收不回本,难!”

    “就看谁最后买下了,没准儿人家有办法呢。”

    “是呀。”

    京都众人伸长脖子,等着看飘香茶馆最后花落谁家。

    有那财大气粗的商家也在内部讨论是否要拍下这个茶楼:

    “那个地儿要开酒楼肯定小,不如开个珠宝行。”

    “通顺街已经有好几家珠宝行了,再开一家,怕挣不了大钱。”

    “要开酒楼也成,就是需要将现有的茶楼推倒,连着旁边的院子买下来,再建个三层的。”

    “那这价钱就上去了,干得好,三年内回本就不错了。”

    “在京都这地界开酒楼,没个靠山怎么行。就像飘香茶馆的靠山是镇国公府,一直安安稳稳的,镇国公一倒,它就被封了。”

    “有靠山,还要每年给靠山红利,怎么算也不挣钱啊。”

    “这么算来,如果这个茶楼拍卖价超过五千两白银,就不值得拍下了。”

    “有理。”

    御书房内,萧元佑拿着草纸坐在角落里算算术,一脸愁像。武帝叫了他两声他都没听到。武帝走到他跟前,看着他手里那张纸上的一堆数字问:“你在算什么?”

    “算钱。”萧元佑急忙站起身,“皇上,我失礼了。”

    “没关系。”武帝拿起他那张纸,笑着问,“看这数字,不少钱呢。你缺钱吗?”

    “缺。”

    “哦?”武帝来了兴趣,“你要这些钱干什么?”

    “开酒楼。”

    “你,要去开酒楼?”

    “也不是我去开,”萧元佑解释,“我与人合伙开酒楼,作东家,掌柜的另外请人。”

    “你与谁开?”

    “目前我拉的人有颜伯、吉文宇、童晗月。”

    “有颜伯在,要多少钱,别人都会往里面投啊。”武帝笑道。

    “颜伯不去掌勺,也不占份子,他是替修远哥占个份子。以后掌勺的是小左,酒店开了后,我要给他一份分红。”

    “你父亲有钱,管你父亲要去。”

    “我父亲不赞同我开酒楼,说我胡闹,我软磨硬缠,才答应给我三千两白银。”

    “三千两不少了,你要在哪儿开酒楼?”

    “就是原来那个飘香茶馆。我想八月十八那日拍下它,我父亲让我避嫌不要拍,可我就是想去拍。”

    “那需要多少钱?”

    “根据消息,我算了一下,拍下茶楼怎么也要六千两白银,买下后面的院子要三千两,把茶楼推倒重建一个新酒楼,至少需要三千两,林林总总都加起来,怎么也要一万五千两白银。”

    “开个酒楼要这么多银子?!”武帝感到惊讶,“你怎么想起开酒楼了?”

    “前些日子,有个姓倪的酒楼掌柜投靠颜伯,颜伯正在替他想出路。正好飘香茶馆要被拍卖,颜伯就想着让我们这些小的筹钱拍下这个酒楼。”

    “你们现在筹到了多少钱?”

    “我爹给我三千两、颜伯给我二千两算是修远的份子钱、大伯和单伯伯借我二千两,他俩不要份子,但我最后还是要给他们份子的,包括我三叔桑大侠,我也要给他一个份子。童晗月出了一千两,吉文宇出了五百两,我从我娘那又借了一千两,以后算是我大哥的份子钱。总共算下来九千五百两,只够拍下茶楼和买下后面院子的钱,盖酒楼和买东西就没钱了,我还得再弄五千两银子去。”

    “你这酒楼想着怎么盈利?”

    “颜伯说了,他虽然不掌勺,但可以每个月提供一份新菜谱,每季去炒一次菜。有颜伯撑腰,我们不愁生意不好。”

    “嗯,朕挺看好你这个酒楼的。”武帝微笑着说,“朕出六千两,也占个份子。”

    “耶!太好了!”元佑笑了起来。

    “不过你不能透露朕,就说你自己筹的,如何?”

    “好!没问题!”元佑咧嘴笑着,露出两颗白白的小虎牙。

    武帝揉了揉元佑的脑袋,宠溺地笑了。

    八月十八日的拍卖异常火爆,起价三千两白银,一共有二十三家参加了拍卖。

    叫价到了五千两白银时还剩十二家参加拍卖,到了六千两白银还剩三家。

    与萧元佑一起参加拍卖的倪掌柜问元佑:“东家,还跟着叫价吗?”

    “跟着,今天不管多少,我一定要拿下这个茶楼。”武帝已经给了萧元佑保票,银钱不够,尽管跟他要,最后都算进份子里。

    倪掌柜直接给出了六千五百两的高价,还有一家死咬着不放。

    最后元佑以八千五百两的高价,拿下了这个茶楼。

    由于拍卖的买家都是保密的,所以当元佑拿下茶楼后,人们纷纷议论到底是哪个冤大头拍下了这个飘香茶楼。

    “听说是一个姓倪的,他以前是东城那边的一个酒楼掌柜。”王二斗坐在同顺街的一个酒楼里跟李小四说。

    “那就是要开酒楼了。也不知是谁买下的,这冤大头当的,八千五百两,在京都别的地儿够开两个大酒楼了。”

    “不知道,等开了,咱们去一次。我总觉得那边的风水比这儿好,坐在那儿就是舒坦。”

    “也不知这个酒楼能开多久,这京都好的酒楼没有过硬背景,没几样拿手菜,那就等着歇业吧。”

    “歇业了也好,歇业了再开个茶楼就好喽。”

    “你们都别指望它歇业了,据说那家已经买下了酒楼后面连着的两个院子,准备推倒了,重建一个大酒楼!”赵三坐下来,吃了一粒花生米,“这里太憋屈,地方小,价钱还贵。”

    “你就将就吧。这已经是老板开恩,让我们坐这么久。”王二斗给赵三倒了杯茶,“你说,这是谁家?财大气粗的。要买下后面两个大院子,怎么也得五千两白银吧。”

    “听那个倪掌柜透露,是好几家联合买下的。”

    “哦,这还差不多。”

    1号院内,颜伯拉着萧元佑,啧啧直叹:“你从哪儿找的财主?整个酒楼弄完要两万两!”

    元佑挠挠脑袋,呵呵笑道:“保密。反正都算到份子钱里。”

    “万一酒楼亏钱了呢?”颜伯问。

    “要赚大家一起赚,要亏大家一起亏。”元佑说,“我们只要想着把酒楼办好就行了。”

    “看来我得去露两手,否则你们铁定亏死。”

    “谢谢颜伯!”元佑抱起颜伯,转了两圈,“给您单算一份。”

    “哎呦,我的老骨头!快放下。”颜伯乐呵呵的说。

    萧奎也想知道自己儿子从哪儿找的金主,问了几次,元佑都不松口。

    “这孩子,嘴巴还挺严。”萧奎如是说,武帝也如是说。

    对于这个酒店,武帝有自己的想法,他主动承担了一部分重要的活计,找人做图纸,找人施工,找人买料。

    萧元佑看着施工图纸,睁大了眼睛:“皇上,您这是要?”

    “朕要通过这个酒楼,体察民情。”

    “这中央的监视室从哪儿进?”

    “从地底下。”

    “这得多大的工程量啊?”

    “这你就不用费心了。”武帝笑道。

    “问题是,咱们的银子没这么多啊。”

    “你怎么跟你父亲一样,总想着钱。这个监视系统,朕来负责,朕来出钱,你只要负责保密。”

    “我肯定保密,”元佑说,“否则没人敢来了。”

    武帝笑着点头。这个酒楼他要建成京都最大最豪华的,让那些富商高官都以来酒楼商谈要事由为荣,这样,就不用云一分散精力去一个一个监视了。

 第九十八章:酒楼开业,桑源现身(一)

    洪武三十四年三月初,同顺街上的那座三层大酒楼已经拔地而起,红墙绿瓦、雕梁绣柱、神工天巧,一建成,就成了方圆百里的一个新地标。

    京都众人都在期待三月一十八日,酒楼的开业典礼,都想知道这酒楼背后的东家是谁。因为,在开业典礼上,东家总会现一下身,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让准备找茬的人先掂量掂量。

    一十七日,萧奎下了早朝,刚进1号院,就感觉院子里异常热闹。六扇门里的大捕快,能来的都来了,统统围着中间一个人,大捕快们嘴里欢呼着,不断从重围中伸进手去。

    萧奎透过人头间的缝隙,看见,原来中间被围的人,居然是桑源!

    “咳、咳!”萧奎故意用手背掩着嘴大咳了两声,大声说,“该干活儿了!”

    伸向桑源的“黑手”纷纷顿住,大捕头们扭头看向萧奎。

    桑源从人群中挤出来,笑着走向萧奎:“二哥!”

    萧奎直视桑源的双眼,罕见地在众人面前露出璀璨的笑容,如雪山冰莲盛开,红唇中喊出:“三弟!”

    二人如往常一样互相朝对方的胸口打了一拳。随后,萧奎拉起桑源,就往两人的小屋里走,直接无视周围张着嘴看着他们的大捕快们。

    就在大家静静地目送紧挨着的两人将要走进小屋时,颜伯从厨房门口走出,挥着菜勺大喊:“小桑!小萧!快来帮我和面!明天开业发的喜饼全靠你们了!”

    “来喽!”桑源挣脱萧奎往厨房走去。

    “我换身衣服就过去!”身着官服的萧奎挥手跟颜伯招呼。

    芮捕头喊道:“颜伯有要我们帮忙的,您就说话!”

    颜伯挥着勺子说:“得,我可不想让人说,你们还是去餐房坐着,等着开饭,快去!”

    “那我们晚上悄悄来,没人会说!”芮捕头说完,带着大伙儿往餐房去。

    厨房里,单应正在飞快的切荠菜,见桑源进来,只是抬头打了声招呼:“回来了!”

    “回来了。”桑源笑着说,洗手,揉面。

    明天酒楼开业,颜伯要准备向前来观礼的人分发自制的小饼作为庆祝,俗称喜饼,这代表了一个酒楼饭菜的水平。人多,面多,要做的饼自然也多,要保证这么多面饼的精到,只能让桑源这样的高手来和面了。

    下午,萧奎和单应去刑部点了个卯,接着回来给颜伯打下手。

    这个酒楼是由萧元佑牵头,颜伯和一个大金主支持开的,他俩不敢不帮忙。桑源无事一身轻,一回来,就被颜伯抓了壮丁。

    厨房里,单应问桑源:“回来后,还走不走了?”

    桑源一边揉面,一边说:“暂时不走了。”

    “太好了,这帮兄弟都想跟你学几手呢。”单应笑着说,右手里的菜刀挥舞地飞快,左手上的白萝卜一眨眼的功夫就没皮了。

    萧奎负责将桑源和好的面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望着眼前堆成山的小面团,他有些发愁:“颜伯,这么多面,晚上您怎么把它们烤熟?”

    颜伯边调着馅料,边说:“这你就不用操心了,元佑从定南侯那边借了好几口大的军用铁锅,小左和温言正在后院弄呢,晚上你就瞧好吧。”

    萧奎接着问:“明天开业,酒楼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差不多了,我前天去看了下,哎呀,这要开起来,生意指定差不了。”颜伯赞叹。

    “那是因为有您!”萧奎笑。

    “不能这么说,”颜伯否认,“你们是没进去过,那里的布局和那里的装修是我见过的酒楼中最精巧的。不说桌椅,光说那楼梯栏杆的雕花,就活灵活现的。那酒楼大厅里用的碟碗都是定窑出产,包房里的碟碗更是稀罕,都是钧窑出产的。我都担心万一哪个食客不小心打碎一盏,可怎么赔啊。”

    “啊?!”打下手的三人停了下来,“这得花多少银子?”

    “元佑也不知道,反正这钱都是那个大金主出。”

    “哦!”三人继续干活,除了桑源,在场的几位其实早就猜出了那个大金主是谁。

    晚上,芮捕头带着其他几个关系好,嘴巴牢的大捕头,偷偷翻墙进了1号院。颜伯毫不客气地指挥他们去后院帮忙。

    后院不大的场地上,支起了六口大锅,每口锅都有一丈宽,颜伯安排每两人负责一口锅,一个翻饼,一个看火。萧奎和桑源负责在厨房包饼,单应和寻古负责运送,小左和温言负责将烤好的饼放到一旁晾着,并给小饼点红。

    萧元佑从定南侯府借了两辆大马车,用来将饼运送到酒楼。

    酒楼内灯火通明,倪掌柜指挥着店伙计们将红绸挂满了整楼,红剪纸贴到窗户和门上,为开业讨吉利。

    吉文宇作为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东家,坐镇酒楼,将从他爹那学来的各种道家风俗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