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有德,公子止步-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靖安上前,随手解了斗篷,楚云有些别扭的把手炉递给她,靖安倒是笑了笑,摸摸她头,接了过来。见状巧儿要悄悄拜拜手,示意身后的宫人不必递了。
    “你不要进去了。”说完,楚云咬咬唇,也是副懊悔的样子。
    “谢母妃看着清清冷冷的,实际上可厉害了,你不知道我母妃这些日子都抱恙的吗?”
    楚云话落,就看见靖安的脸色比云翳密闭的天空还要阴沉。
    “殿下,陛下请您进去。”
    靖安把手炉放回楚云手里:“我先进去了,你回偏殿去,别冻着了。”
    殿内除了王、谢两位贵妃,九嫔都在。
    “阿羲来何事?”
    “回父皇,靖安是为谢贵妃要削减安宁宫开支及宫人来的,不知此事父皇可知晓。”
    帝王沉吟不语,谢贵妃还是副不假辞色的模样,言语清冷。
    “宫中日常事宜,不必事事都来问过陛下吧。我体谅公主为人子女孝中哀思过重,但也该关心下你父皇的安康。”
    王贵妃有些担忧的向靖安递眼色。
    “年关将近,加之国丧,虽是一切从简仍有捉襟见肘之感,各宫开支皆有削减,公主久不问俗事,怕是不能领会其中的难处。”
    嫔妃们皆是诺诺不敢言,敬文皇后逝后,无论前朝后宫都是剑拔弩张,今日见谢贵妃当着帝王的面对靖安陡然发难,心里越发没底了,朱家可没有谢家的底蕴,皇后又去了,谁能保证陛下会一直给靖安那份荣宠呢,说到底也不过一个女儿,哪比得上儿子呢。
    “谢贵妃!”靖安抬眸冷斥了声。
    “阿羲!”说话的是一直未出声的帝王,眼睛慢慢的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你谢母妃说得也没错,你母后生前也让教习嬷嬷交过你管家之道,都学到哪里去了?”
    靖安纵然有话想说,也只得压下,应了句“是”。
    帝王靠在椅背上,手指摩挲着龙头,想了想,说了句“过来。”
    靖安恭顺应了,顶着众人的目光走到帝王跟前。
    帝王将手侧的印信放到她手里,道:“你谢母妃说的话要记在心里,这次跟着你两位母妃好好学。安宁宫一切照旧,不必议了。”
    而无论是靖安,还是王、谢两位贵妃和九嫔,都完全愣了,眼睛直勾勾的望着靖安手上的印信,掌管六宫一切事宜的皇后印信。

  第六十六章

元月,皇三子妃诞下麟儿,帝大喜,赐名旭。
    至三月,桃李争妍,又是一年春。
    三月初九,靖安十九岁生辰,帝王一早嘱人送了长寿面过来,太子殿下陪着用了。虽是一切从简,但六宫各处谁敢怠慢。帝王精神越发倦怠了,今年的亲蚕礼依旧让太子代为祭拜农神,这让朝中原本蠢蠢欲动的一些人暂时消停下去。
    然而……捧着鞠衣的司服深吸一口气,带着身后的一众司衣踏入芳华殿,果不其然,见贵妃九嫔皆在,深深施礼,将鞠衣平举过头。
    徐姑姑上前接过,谢贵妃的脸色越发难看了,王贵妃虽也觉荒唐,但能看见谢贵妃这样的脸色,心里竟有几分舒坦,她二人都不吭声,底下的九嫔就更不敢多说了。
    这些日子以来靖安公主虽掌皇后印信,但大小事务还是多由两位贵妃处理。前朝大臣揣测着帝王的意思,多半是示意朱后虽去,但圣恩仍在,放任后位空悬,起威慑之意。其中又有多少平衡王谢两家的意味,便只能由朝臣们自己去揣摩了,当初立朱后不也是帝王的权术吗?
    只是这一次,帝王竟亲命靖安负责先蚕坛的亲蚕礼,着实让许多人始料未及。
    宫人撤去屏风,靖安试过鞠衣,换了常服出来。
    司仪继续禀告亲蚕礼的大小事宜。
    “公主需提前两日进行斋戒,着鞠衣至先蚕坛,祭先蚕神西陵氏,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而后待蚕生择日行躬桑礼,还请公主在躬桑前,择定从蚕釆桑的人选……”
    和风丽日,满目春光,司仪的声音渐远,靖安恍惚想起以往陪朱后亲蚕时的情景。那时母后脸上总是带着笑,牵着她去釆桑叶,夜间蚕吃桑叶的声音就像下了一场沙沙细雨,母后抱着她看那些轻若云霞般的料子,它养活了一家家釆桑女、养蚕人,那些看起来恶心的虫子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只有阿颜,每每吓他,明明身子都僵了却还死板着脸。
    “殿下”平姑姑轻唤了声,靖安方看到司仪呈上来的名册,粗略翻了翻,依照往年惯例定下人选后,才正眼看向底下的妃嫔。
    从出发去先蚕坛到整个亲蚕礼结束,来回约摸二十余日,宫中总得有人主事的,往年母后都是留下谢贵妃,一来是谢贵妃喜静,二来是楚云还小,身边少不了母妃看顾着。今时不同往日,靖安搁了名册,目光在王谢两位贵妃身上转了圈,心下有了计较。
    “今年便请谢贵妃与我同去亲蚕吧,有您在侧,我也安心。”
    她说得轻快,有如春风过耳,竟像是毫无芥蒂。嫔妃们面面相觑,只有王贵妃还能似笑非笑的扫了个眼风过去。
    谢贵妃却是不慌不忙,声音平平:“本不应推托,然我久居深宫,亲蚕一事远不及王贵妃清楚,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她话刚落,身侧的一个妃子也娇俏笑道:“是啊殿下,贵妃娘娘近来身子也不大爽利呢,今早又请了御医问诊,实在不宜奔波,还是留在宫中静养的好。”
    谢贵妃冷冷看了那妃子一眼,似是怪罪她多嘴,转向靖安道:“而今公主执掌凤印,有所命本不当辞,奈何有心无力,还请公主恕罪。”
    靖安侧耳倾听,脸上始终不见喜怒,听到这里却是笑了笑,反问了句不相干的:“王贵妃可还记得去年的亲蚕礼?”
    王贵妃笑道:“岂敢忘矣,敬文皇后身染病疾,仍躬身亲桑,夜咳未止,却心忧民生,百姓莫不谓之贤德,堪为后妃表率。”
    靖安这才徐徐睇了谢贵妃一眼,喟叹道:“想来母后若是有谢贵妃一半珍重自身,也不致弃我们姐弟于不顾,我也不必在此强人所难了。”
    一句句,你来我往,字字诛心。
    宫人尽皆缄默,靖安目光渐渐沉黯下来,再开口已是不容置喙:“既如此,亲蚕礼的事就不必谢贵妃费心了,您只当是出宫散散心。宫中诸事,暂由王贵妃打理,六妹与我同行,您不必担心。方才插话的是谁,禁足百日。其余人等各自准备,都散了吧。”
    言罢,竟是不等她们多说一句,便兀自去了后殿。
    一方碧池水波荡漾,几尾锦鲤争相抢食。
    “靖安她当真这么说的?”楚云丢了鱼食诧异回眸,抚掌笑道。
    王贵妃见女儿临水而立,身姿皎皎已显少女妍丽之态,近来宫中事多,还以为她比从前要沉稳许多,不想这么快就原形毕露。
    “靖安也是你叫的,东宫太子都老老实实叫皇姐呢。”王贵妃轻描淡写道。
    楚云却不在意,上前挽着王贵妃的手笑得明媚:“这不是只有母妃在么,女儿倒真想看看谢贵妃当时的脸色,叫她整日都端着一副与世无争的架子,只可惜这次母妃不能与我一同去。”
    王贵妃拍拍小姑娘的头,眉宇间有些黯然:“丫鬟嬷嬷们都跟着,你皇姐也答应了照拂你,再说你年纪大了,国丧一过许多事就该考虑起来了,可不能再这般没心没肺了。”
    “哎呀母妃!”楚云丢开了手,却是恼了,花瓣般的唇紧紧抿着,不觉想起那人飞扬的眉眼、戏谑的笑容,脸上流露出浓重的失落来。
    “母妃,我是不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我听女官说靖安想解除婚约,谢弘却不愿意。”楚云低着头,声音闷闷的,叫王贵妃好生心疼。
    “就那么喜欢他吗?”
    “才不呢,谁喜欢他了!我才不捡靖安不要了的。”楚云仰着头,可声音却越发的沉闷了,到最后终是忍不住扑到王贵妃怀里,埋头不肯出来。
    到底是小姑娘,楚云低落了不久,便沉浸能够出宫的喜悦里了,虽然是从一个笼子飞到另一个笼子,可到底还是个新鲜的地方,还没有母妃管束着。
    到了亲蚕礼那天,一排排车驾离宫,小姑娘雀跃的拉开车帘,只见两侧马匹高大,军士英武,哒哒的马蹄声汇聚成一首声势浩大的曲子,再往前看,远远的只能看见靖安所乘的凤舆了,晨曦中如同振翼的凤凰,华贵高傲。
    “没想到父皇竟真让她乘凤舆,也不知回来时能不能让我坐坐,左右那般宽敞。”楚云嘀咕着,一双明眸像晨曦下的护城河泛着细碎的光。
    与楚云同乘的是四公主,生母是九嫔之一,性温和,低头只作未听到,心里却思量着那凤舆是皇后车驾,岂是人人都能坐得的。
    外面的官人低声劝楚云放下帘子,小姑娘嘟着嘴满是不情愿的放下手,忽然又“呀”的一声陡然掀了上去,一双眼睛都鲜活明亮了起来。
    谢弘身着轻甲,腰佩宝剑,背脊挺得笔直,明亮的面容在清晨的阳光里越发夺目,身下枣红色的大马怎么看怎么威风霸气,将他身后的一干儿郎都比了下去。
    四公主不禁好奇的瞥了一眼,目光却落到谢弘身后的男子身上,皂色直裾,玉带束腰,整个人都沉淀着温润沉稳的气质,不经意的抬眸却又英气逼人。
    “那便是想要求娶靖安皇姐的状元郎?”
    “嗯。”楚云漫不经心的应道,心里又是欢喜又是低落,他怕是为了靖安来的吧,明明说了不在意,可一见他便满心欢喜她能怎么办。
    心里飘过一片乌云,面前却确确实实的多了一片阴影,楚云一抬头正对上三皇子不言苟笑的脸,慌忙收了手,乖乖坐好了,这才想起父皇谴兵一万由三皇兄带领随行,谢家的人跟着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先蚕坛,一切便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五日后新蚕生,司仪前来奏请躬桑礼的日程,拟定了日子,靖安整个人才渐渐放松下来。
    她住的是昔年母后住的行宫,入目的无一不熟悉,转眼却是物是人非。
    “殿下,驸马都尉求见。”宫人在帘外低声禀道。
    巧儿回头等靖安示下,却见公主只是一顿,便接着去看那些养蚕的书籍了,不无失望的又听见那句“不见。”
    宫人得了回音便退了下去,见巧儿一副纠结的样子,想来是被姑姑们提点过了。靖安用了些茶点,窗台溜进一缕春风,依稀能看见谢弘笔直的身影,这桩婚事不过也只是拖着罢了,她与谢贵妃斗成那样,谢家不可能没有耳闻。
    “谢贵妃近来在做些什么?”
    “前两日邀了三殿下一起逛了逛周遭的农田庄子,听说三殿下还学了插秧,看了水车,昨日还与三殿下下了局棋。其他的便没什么了。”巧儿想了想没什么遗漏的了。
    这叫没什么,呵,只怕不几日三皇兄孝顺、爱民、亲事农桑、躬耕田亩的名声便要传的人尽皆知了。
    “殿下。”
    “还不曾走吗?”靖安漫不经心的抬眼道。
    “是三皇子妃来了,想要见一见殿下。”
    “快请。”
    “阿羲。”朱初珍笑意温软,靖安却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丰润了,却也比以往更美上几分,许是做了母亲,脸上总带着化不开的温柔笑意。
    “你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去迎你。”靖安亦是笑道,拉着她坐了。
    朱初珍打量着四下一切如旧的布置,不禁叹息,忍着心头的一点酸涩,宽慰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口,而今来见她,心下不知怎的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靖安却是眉眼坦荡,看她有些局促,先开口道:“谢贵妃可有为难你?”
    朱初珍闻言心下一松,笑着摇摇头。
    靖安见她神情不似作伪,半是打趣道:“往日不曾,今儿你从我这门里出去了可就不一定了,表姐你倒不如今日宿在这里。”
    朱初珍许久不曾进宫,而今听她在面前言笑晏晏却只觉心疼,往日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的靖安,如今却要和宫中的那些弯弯道道打交道,说句话都要斟酌再三的位置哪里是那么好坐的。
    “好”她伸手抱了抱她,答应的爽快,靖安靠在她的肩上,眼圈有些泛红,却笑着推了推朱初珍。
    “算了吧,我只怕真留了表姐,谢贵妃还没为难你,三皇兄得先找上我了。对了,我那小侄子可好,像三皇兄多些,还是像表姐多些,说来惭愧,这么久了做姑姑的居然都没去看看他。”
    “本想抱来你看看的,可惜他太小,就留在府里了,你见了就知道了,虽然还小,与你三皇兄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说起儿子丈夫,朱初珍整个人都温柔到了极点,眉梢眼角全是幸福,语气也带着不自觉的骄傲。
    靖安只觉得很好很好,也庆幸着自己当初没有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想着那孩子一个人在府里,心里又有些不放心了,问道:“府里可还安分?”
    “留了娴侧妃在府中,她是稳妥的人……嗯,王婉被禁足在佛堂了,随行的只有那个丫头梅香,殿下停了她侧妃的一切份例。”朱初珍说得委婉,王婉的日子只怕是极其难过的。
    许久没听到王婉的消息,靖安竟有些愣神,还真是一报还一报,当初阿颜死后,是她在佛前煎熬着日子,而今王婉失子,佛堂里的日子不知会比她当年要好过些不,而跟了她,又被揭露背主的梅香,日子只怕是更难过了。
    可惜了,这三月的春光。
    帝都的春天有醉人的春风,和煦的暖阳,杨柳如烟,绿草如茵,飞花似梦。曲水桃花绕着宫室、府邸、巷陌、屋舍,连田间的茅草屋都变得诗意十足。
    书生流连于帝都少有的柔情,一卷纸一支笔写不尽胸中文章,画不尽眼前美景;游侠们系马高楼,饮不尽的豪情万丈,说不尽的意气风发;仕子们则渴望着在杏林春宴上一展才学,谋划着自己乃至帝国的未来。
    可这些都与这里绝缘,纵然隔几条巷子便是帝都最好的酒馆,扑鼻的酒香让多少游子醉生梦死。可这里,没有酒、没有柳、听不见春风、梦不见桃花,甚至看不见光。
    一灯如豆,厚重的黑布遮蔽了天光,耳边只有木鱼声声。王婉跪坐在蒲团上,白衣黑纱,冷厉的眼,刻薄的唇,怕是王家的姨娘见了都不敢轻易去认自己的女儿。
    王婉不知自己被关了多少时日,只觉得一天比一天难熬,想到余生便要这样度过,又觉得一天比一天短暂,恨意盘踞在她的心头从来不曾散去,戾气也不是那一卷卷经书所能消磨掉的,原来清丽婉约的面容不再,梅香从她脸上只看到令人心寒的狠毒。
    而此时,她饱蘸恨意的笔墨却在抄写着一卷卷慈悲的经书,那情景真是说不出的诡异,抄经的人面容扭曲,神情冷厉,却再温软不过的诵经,写下的字更是端庄秀丽,在这透过气窗的黄昏里,残阳照在她的脸上,更平添了几分癫狂,管束的嬷嬷心头竟有了怯意,放下饭菜便忙不迭的离去,落锁的声音响在耳边,远远的还能传来几声“晦气”。
    王婉搁了笔,似笑非笑的看着梅香,那眼神像看着待宰的牛羊,她勾勾嘴角,竟显出几分艳丽,尖利的指甲抚上梅香的脸:“又到了每天最有意思的时候了,梅香,你可千万别熬不住,不然我这日子恐怕要难过了。”
    梅香浑身忍不出颤抖,衣衫下早已伤痕累累,全是王婉见不得人的手段。她绝望的想着她与王婉怕是只能这么熬着,熬到她死为止了,公子是不会想起她的……疼痛的近乎麻木,梅香却渐渐想起那久远的时光,帝后宽容、娘亲慈爱、公主娇俏,她陪着公主在安宁宫长大的日子,她站在芳华殿高高的台阶上,在公主身边和小姐妹们笑闹的日子,想来竟是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天边一轮满月,靖安仰倒在紫藤花架下,青丝铺陈,四周氤氲着果酒香,微醺未醉。
    那轮月落在靖安眼里,那样美却又那样无情,冷绝白绝,天地都铺上了一层白霜。皓腕轻垂,天青瓷坠在青板上,“咔擦”如春日裂冰之声,洒了半盅酒,溅了薄衫袖。
    靖安阖眸,风渐渐凉了,心头那点余温都像要被吹走了,该回去了。睁开眼,却是一阵恍惚,呢喃道:“阿颜?”
    她莫不是醉了,竟看见了阿颜。
    许是微醺,女子绵软的余音里还带着酒香与不可置信。
    低头看她的少年却是一笑,顷刻间便夺了月之光华,花之精魄,让人越发疑心是身在梦里了,靖安这才有了几分真实的感觉,黛眉微蹙:“你怎么来了。”
    楚颜直起身子,随手挥退宫人,坐到了一旁。
    “亲蚕礼毕,我来接你回去。”他也不恼,物是人非,知她心中必是难受的。
    不想一来便是这样的情景,紫的是花,乌的是发,面上是一层清浅的绯色,层层叠叠的鲛纱织成的广袖罗仙裙流淌着月华,她眼中却浸染着秋后的寒露,清晨的白霜。
    靖安笑了笑,坐起身子,趿着绣鞋,一时间还有些昏沉,巧儿见状想要上去扶一把,却被楚颜抢了先,少年半是无奈半是宠溺的叹了口气,一回身便将她负于肩上,全不理会宫人们的诧异惊呼。
    靖安一怔,不满的唤了句阿颜。
    少年回头笑道:“你这样子,还想自己走回去不成。”
    她不禁一阵恍惚,听母后讲,往年她睡熟了也常是阿颜背她回去的,不过那会儿年纪小,不像现在,阿颜的后背已经足够宽广,宽广的竟让人觉得可以安心依靠了。
    谢谦之从未想过会撞上这样的情景,靖安似是睡的沉了,太子颜一步步走得沉稳,不时侧头望望她,眼底是毫不作伪的温柔。
    望着两人的背影,他心底突然一沉,那念头不能说却又忍不住去想。
    长廊寂静,渐渐的只问自己的足音,谢谦之脚下一顿,有两句话突兀的在脑海里浮现。
    “王婉的孩子是孽种,不是皇室血脉,她图谋楚家江山!”
    “我可以指天发誓,皇上确确实实是我和太子颜的骨肉。”
    太子颜!谢谦之震惊抬头,黑夜中那双眼睛竟厉如寒刃。
    回到宫中休憩了几日,五月,夏荫渐长,靖安便开始着手整理敬文皇后旧物了。
    开了私库,一室的珠光宝气、金碧辉煌,锦绣堆烟,珍珠如瓦砾,玉璧似顽石,碧玺蒙尘珊瑚积灰,还有数不尽的古玩字画,登记好的册子便够芳华殿十几个司珍女官点上好几天,让人几疑天下的奇珍异宝尽汇一室。
    “这些都是陛下历年来的赏赐和进贡的珍宝,除却先皇后往年的日常用度和赏赐出去的,其余的都在这里了,另城郊良田八百亩、铺子十九家、庄子六座、仆一千也尽交予公主。”
    身后的嬷嬷们一一接过,开始清点。
    寝宫门打开了,靖安似乎还能看到母亲笑着回头唤她“阿羲”。
    “除了陛下来过几次,其他的都不曾动过。”
    靖安点点头,吩咐道:“都下去吧。”
    安宁宫恢复了沉寂,她坐在床前,只觉得全身都没了气力,四顾茫然,眼中渐有泪下。许久才平复了心绪,开始着手收拾。
    开了柜子,都是些旧时衣物,最上面的却很新,针脚细密,当初拿披风时不曾在意,这时细看竟是母后做给她的,靖安紧紧抱着那几件衣物,只怕沾了泪水污了衣服。
    到了最后一层,几乎都是朱皇后年轻时的衣物了,许是时日久了领子上有些黄渍,靖安抖了抖,想着是要命人送去洗一洗的,不想几张泛黄的纸竟轻飘飘的被抖落了出来,墨迹重新接触到阳光,抖落了一段谁都不愿忆起的旧时光。
    靖安俯身拾起,低头细看了下,不禁疑道:“是查巡女官的记录么,怎么会在这?”
    而且看边角,明显是被撕下来的,再往下看,心头却是一震,查巡女官是负责不定时巡查后妃,记录其言行举止的,禀报给帝后的,然而这里记录的分明是朱皇后的言行,谁给的她权利,父皇吗?
    “……后与卫君夫人同有孕,以为善,约,若为儿女互为姻亲,若同生男,以卫君之子尚靖安公主,卫君欣然应之,帝亦抚掌,大悦……”
    “……后与夫人情甚笃,畅谈河山,风土人情,常开怀……”
    “孕七月,蜀中地动,边塞兵患,蛮夷入侵,帝亲征,遇险,久无音讯,后诏卫君及夫人入宫……”
    “世若无帝,卿为良人,是我负卿。”
    靖安满眼震惊,目光死死的盯着几行字,竟有些拿不住这几张轻飘飘的纸。
    卫君,他竟是母后曾心仪过的人,谁是卫君,而后又如何了?靖安近乎敏锐的觉察到这些年来父皇与母后间的隔阂怕是与这几张纸,与那个卫君是脱不了干系的。
    而她又与谁曾约为婚姻呢?

  第六十七章

入夜,芳华殿寝宫内仍是灯火通明,案上翻阅过的文书已堆了厚厚一叠。
    跳跃的火苗叫靖安微微蹙眉,宫人忙拿了银剪,又挑亮了些,烛花轻轻的爆了一声,惊醒一些打瞌睡的小宫女。
    巧儿将翻阅过的整理到一旁,轻手轻脚的下去着人准备夜宵了。
    “殿下还没就寝?”见是平姑姑,巧儿忙行了礼,摇摇头。
    “你可知殿下要查些什么,那些女史们都是摆设吗?”看了眼更漏,平姑姑肃容道。
    巧儿眼睛也熬红了,说话却还轻声细气:“殿下不曾示下,但今日去了史馆,女史们怕是不宜查阅呢。”
    闻言平姑姑亦有些讶异了,她以为只涉及内廷,不想竟还牵扯朝堂,殿下动用凤印的话确实是有资格查阅除帝王起居注意外的往年史料,但却有越权、干政的嫌疑了。
    适逢宫人端了夜宵过来,巧儿上前接了,一道松仁豆沙米糕,一盅晶莹剔透的蜜碗,加上焗山楂茶,清甜又爽口。
    “今日轮值的不是崔司膳吗,这不像是崔司膳的手艺啊。”巧儿不禁多问了句。
    “回姑娘话,这是徐司膳做的,因殿下前段时日食欲不振,王贵妃特遵陛下意思,调徐司膳专门负责芳华殿的糕点及夜宵。”
    烛火映照着她光洁的额头,靖安看得眼睛都有些花了,随手接过巧儿递过来的茶,清香扑鼻,酸甜可口,微讶地又抿了几口。
    巧儿见状,忙道:“殿下再尝尝其他的吧,奴婢瞧着还不错呢。”
    宫人上前服侍靖安净了手,她略尝了些,道了句“赏”,剩下的便由巧儿她们分了。
    靖安看了眼一旁的卷宗,叹了口气,果然父皇被围困的那段记载都是一笔带过,依照查巡女官的记录,卫君必是前往救驾了,可这一去史料中便再找不到其踪迹,连带着他夫人也销声匿迹了,她心中忽然有了极坏的猜测。
    拿起一卷新的记录,焰心蠢蠢欲动,靖安不禁凝神去看。
    “卫嵘,西北卫家少主,性不羁,极善战,姿容美甚,世人匹之兰陵王,长于帝都……”
    眼见得晨光微熹,靖安才怔怔的放下手中的卷宗。
    “战死了么?”呵,简直荒谬,围困已解,残敌不过三千,他带着精兵强将,居然会战死!
    原来上回杏林春宴有过一面之缘的卫陌便是他的儿子,从他身上倒是看不出其父姿容美甚的影子。
    靖安第一次对父母间的感情产生了怀疑,她以为父皇深爱着母后,可查询女官却在行监视之实,她以为母后最后说爱着她父皇是情之所至,却不知包含了多少心酸无奈。母后缠绵病榻时因何要奏请父皇废太子?父皇待阿颜何以那般冷淡?难道是疑心他亲征之时母后与卫嵘有了什么,继而杀了卫嵘,迁怒阿颜,与母后离了心?而母后因为卫嵘之死心灰意冷,也对阿颜放任不管报复父皇吗?
    靖安只觉得脑子一片昏沉,整颗心都乱了。最后还是在平姑姑的规劝下用了早膳,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已近午时了。
    巧儿似是守了很久,一见靖安醒了,忙上前挽起床帘,轻声道:“公主醒了,陛下口谕,传您过去呢。”
    靖安一怔,却并不意外,想来史官们是去见过父皇了。
    临行前,平姑姑又取了披风来:“起风了,怕是要下雨,殿下披上吧。”
    风雨欲来,黑云翻滚,乾元殿上方的天空一片阴沉,像是要塌陷了一样。
    正殿,龙椅上的帝王微阖着眸,玄色的常服上金色的龙纹绵延至肩头,威严十足的面容让人不敢直视。
    靖安跪在阶下,广袖交叠在身前,面容尚算平静。
    “阿羲近来在查些什么,竟要调用史馆的史料。”帝王望着她,目光深不见底,喜怒难辨。
    靖安低着头,只有发间细碎的流苏轻颤如铃兰,昭示着她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只是心中有些疑惑,想要找到答案而已。”
    云间有闷雷之声,一声声都像是响在耳边,殿里却有些闷热了。
    帝王眉间有些倦意,问道:“查阅了一夜,疑惑可解了。”
    靖安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抬头,下颚划过一个美丽的弧度,清亮的双眸迎上帝王的目光,平静答道:“不曾,故而还请父皇为我解惑。”
    “您真的杀了卫嵘吗?”
    “砰”的一声惊雷炸开,大雨倾盆而下。
    廊下巧儿抱着披风,宫人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连吴总管都有些闲散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浑然不知殿内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您真的杀了卫嵘吗?”
    “是你杀了卫嵘!”
    何其相似,当初她也跪在相同的位置,目光如剑,言语凄厉,怀着他的孩子,却在为别的男人质问他,侮辱他,最终恨极了他。
    帝王以为余生都不会再有人提起那个名字,质问的人却换成了他们的女儿。
    “放肆。”
    平平的一句放肆,毫无波澜,却像是连空气都凝滞了一般,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天子的威严,岂容人冒犯。
    仿佛是又回到前世父女对峙的情景,靖安差点软下身子,终是强压着心头的畏惧,开口道:“若不是您,卫嵘是如何死的,您是不是怀疑母后,才放查巡女官在母后身旁监视。”
    话到最后,已有几分不平,即便母后曾心仪过卫嵘,可最终爱的却是父皇,被深爱的人怀疑,监视,甚至累的旁人为自己而死,母后缠绵病榻的这些年心中到底有多苦。
    像是忽然想到什么,靖安陡然抬头道:“母后身旁伺候的那些旧人,不会也是父皇……”
    月娘死时,她尚不知母后为何那样黯然神伤,直到这些天查访旧事,才知道从朱府带进宫的人,还有当年在母后身边伺候的人,竟一个个都死绝了。
    “阿羲!”帝王终于有些动怒了。
    “母后深爱着您啊,父皇,至死都深爱着您。”
    帝王像是听到了极其可笑的笑话,眼中的讽刺多得快要溢出来一般,整个人却透着灰败的气息,冷冷道:“阿羲竟也学会在孤面前说谎了。”
    “父皇!”靖安不解帝王为何会有那么深的执念。
    “你母后爱的是卫嵘,她为了卫嵘恨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