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楚上前给母亲请安,随后在于书燕身边坐下,于书燕一看到秦楚,心头就开心,这会儿吕氏忽然大喊一声,“娘,我肚痛。”
原本还轻松的俞氏一听立即着急起来,“快,二媳妇这是要生了。”
很快一阵忙乱,好在稳婆都请好了,吕氏赶紧扶去了房中。
三个儿媳妇都要跟着进去,却都被俞氏赶了出来,里头人本就多,再加上她们要乱套了。
于是四房的人都在堂前坐着等,秦平却有些坐立难安,他忽然看向四弟妹,问道:“我听说四弟妹生孩子很快就好,大概用了多久?”
于书燕还没有答,史氏便说道:“二哥,这事儿说不准的,我当初生下生哥儿,可是发动的早,生了好久才生下来,四弟妹这种,那是她的运气。”
似乎说的也没有错,却是令秦平更加担心起来。
这一次吕氏生孩子果然没有于书燕快,早上见的动静,一直痛到晚上,人快受不住了,俞氏也暗感不妙,屋里的声音越来越少,秦平已经坐立难安,郁闷的说道:“为何还不出来?四弟妹生的就是快。”
这会儿稳婆从里头匆匆出来,将史氏叫了进去,于书燕几人跟着起身,到了门帘处被人拦下,俞氏不准他们进去的。
天黑了,就在大家都有些忍不住时,屋里终于传出小孩子的哭声,这会儿史氏出来,抹了一把汗,看到于书燕便说道:“还别说,二嫂这孩子大了些,刚才掂了掂,怕是有七斤半了,难怪生得这么辛苦,好在母女平安。”
秦安一听母女平安,他松了口气,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生下的是个女儿,秦安便想倒媳妇平素在他耳边的念叨,她是一直盼着生个儿子的,毕竟三弟妹与四弟妹第一胎都是儿子,所以她不能输给她们。
秦安又有些担忧起来,不只媳妇会不会失望,他是儿子女儿都喜欢,反正他不是家中老大,也不必担心门户的问题。
秦安才这么一想,屋里却传来吕氏的哭声,吕氏哭得很伤心,还听到吕氏怒问:“为何是个女儿?”
婆母在旁边相劝,似乎按抚住了,外头几人听了,却是各自看了一眼,也没有再提。
吕氏生下孩子后,的确郁闷了好久,以至于月子里都是闷闷不乐的,秦家三个儿媳妇时常过来看来吕氏,吕氏似乎心情好些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满月的时候,因为秦楚的名声在京城大振,如此他二哥生下的孩子,都有人过来送贺礼,秦楚不想大办的,可是每天来来往往的,比办酒还热闹。
秦家越热闹,某些人看着就不舒服了。
杜府内,这一次费氏也看出了问题,她是一时爽的叫娘家人告发了杜卓远,可是她与杜卓远毕竟是夫妻,一荣俱荣,如今丈夫闲住在家,连丞相之职都被秦楚暂代了,尤其秦楚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立即改变新税政,雷厉风行,京城权贵对他是又怕又敬,如今他与太子在朝中势不可挡,便是荣家外戚也看着心急。
于是荣后找到了杜卓远,不能再这么闲在家中,到时权力被秦楚给夺了去,再回到这丞相位上,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杜卓远如今恨死秦楚,他一开始看到他就感觉是个威胁,果然应了验,他岂舍得心甘情愿将丞相位交出。
于是荣家与杜家还有费家联合一起,又开始为杜卓远说好话了,毕竟晋王的势力还在,朝中不少官员还是站在晋王这边的。
可是眼下秦楚刚好实施新政,他这个时候若是放下丞相之职,反而困难重重,一向低调的秦楚这一次在朝堂上却是寸步不让,先前费家指出杜卓远的一些陈年往事,虽不能怎么样他,可如今的秦楚提出的,却是目前出现的问题。
杜卓远私下里买卖官职,又私下里养死与护卫,如今府中的护卫超出一府丞相该有的数目。
第756章 都来噌饭吃
秦楚提出这些立即有邢部尚书提供的证据,原本还想板回一局的杜卓远这一次傻了眼,合着太子与秦楚早已经私下里查了他,同时已经抓到证据,这不可能,他如此小心翼翼的,怎么可能有证据落在他们的手中。
离帝一听秦楚的指证,气得不轻,一朝丞相,居然胆大包天,敢养死士不说,还敢私下里买卖官职,这得多大的胆子。
离帝怒了,这一次将杜卓远给关押了起来,此案得三司会审,一点简单的证据还不够的,还得另外再取证,毕竟是一朝丞相,岂能三言两语的定罪。
下了早朝,荣家人就去了鸾凤宫,而秦楚却与周寅一同去了东宫,两人在书房内,周寅很有些担忧,先前只是想将杜卓远的丞相位给夺了,还没有到真正动手时,可是今日朝堂上却忍不住他们不反驳,这么一来,底牌露出来了,荣家与晋王怕是为了自保,也得努力保住杜卓远,这样一来,就不是他们的初衷。
正是税改最关键的时候,再与荣家和晋王相斗却是一桩难事。
秦楚沉默了许久,随后说道:“二哥,我去一趟诡山取证。”
“不可。”
他们知道此处,却一直没有动手,就怕此事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秦楚却是摆手,“二哥,如今只能正面对付了,若是这所有罪责我们一直认定是杜卓远,到那时三司会审也没有用处了,我们就不必下手,荣家为自保也会下手除掉杜卓远,不然此案时间一长,证据就越难找,而荣家便会想方设法的弄出杜卓远,一但他出了天牢,我们就更难了。”
周寅也正是想到这难处,可是他们这么一来,荣家当真会弃车保帅么?
秦楚再次向周寅请求,周寅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同意了,为了秦楚此时诡山能顺利,他不会让秦楚有后顾之忧,会加派人手在秦府和于府,他忙完政务也会去秦府与于府走动。
秦楚为了不让人注意到他的形迹,他竟然没有将自己出远门的事告诉于书燕,当天夜里没有回去,周寅派人过来传话,秦楚在东宫议事,今日不回。
于书燕感觉到奇怪,她的心跳得厉害,她忽然想到自己上一世死的日子正好就在今年入秋,还有几个月就到了。
一想到这儿,于书燕的心头惊了一跳,这一晚她失眠了,也不知是担心秦楚还是自己的原因。
于书燕决定回于家院里陪父母,要是放在以前,俞氏必定反对,嫁到秦家的儿媳妇,岂能相回娘家就回娘家的,没想这一次俞氏却是爽快的答应了。
于书燕回到于府,看到有些孤零零的父母,佑大的府邸,静悄悄地,她忽然有些心疼,若是这个秋天她过不去,那么她只有几个月陪在父母身边,上一世她临死前就想着陪在母亲的身边太少了。
母亲辛苦的生下她,一朝嫁人,就再也不曾回来过,到死都不能在父母的身边,于书燕一想到这儿,这几日的惊魂不定,似乎也使她越发的珍惜,她决定在娘家一直住着。
许三娘看到女儿一个人回来的,有些疑惑,一问之下,秦楚这几日都在宫里回不来,说是政务上繁忙。
傍晚时分,许三娘为了让女儿开心些,亲自做了不少她喜欢吃的菜,一想到女儿嫁了出去,许三娘就很不舍得,生怕她在秦家受委屈。
就在于家人准备吃饭时,管家连忙过来传话,燕王来了。
于家人赶忙起身,与燕王一同回来的还有大石头,就说了,到了饭点了,大石头还不回来,都不习惯了,原来是与燕王一同来的。
燕王一来,就习惯性的在饭桌前坐下,于江全立即叫大石头去地窖里拿酒去,许三娘却吩咐小厨房再准备一锅饭,同时多炒几个菜上来。
刚忙活完,管家又来传话,太子殿下来了。
二哥来了,于书燕笑道:“许是与秦楚一起来的。”
于书燕说完这话,燕王便朝她看来一眼,那眼神有些古怪。
然而来的并没有秦楚,只有周寅一人,身连带着护卫。
“二哥,秦楚呢?”
于书燕奇怪的看着周寅。
周寅没想到燕王也在,这倒是巧了,都喜欢来于家混饭吃呢?尤其他还吃得多。
周寅只好厚着脸皮说道:“在宫里呢,政务繁忙,托我出来看一眼。”
于书燕一听也不再怀疑了,于家人欢喜的迎着周寅入座。
这么一折腾,小厨房里已经抬上一桶饭,燕王看到后,脸有点红,感觉他来于府吃饭,都会准备的相足。
周寅也看到了,忍不住想笑。
一顿饭吃得很开心,吃完后,于书燕便看着周寅说道:“二哥,我再准备一些吃食,你帮我带去宫里交给秦楚可好?我这就去厨房里亲自下厨。”
说完于书燕起身要走,周寅连忙拉住她,轻咳一声,正要说话,燕王却开了口,“便让她去忙吧,你我兄弟二人既然在于府相遇,也有些话要说。”
周寅一听,也就没拦于书燕,于书燕一脸欢喜的走了。
如今亭中只有兄弟二人,燕王忽然面色沉了下来,语气淡淡地问道:“你们还要瞒着她多久,若是秦楚出点儿什么事,她怕是承受不住的,秦楚只是文臣,你底下就没有人可派出去了?”
燕王有些不高兴。
周寅叹了口气,只好说道:“的确没有可信得过的人了,这一趟,没有秦楚亲自前去做不到,不过现在,我想我的确想的不周全。”
周寅盯着燕王,忽然说道:“六哥,我能信你么?”
燕王对上周寅的眼神,兄弟二人沉默着。
“六哥,我是信你的,一直都信的,不然也不会将你叫回来,父皇是偏心了一些,可是我对六哥的感情,从小到大都没有变过,所以我想这件事也可以告诉你,为了燕儿,我想六哥也会帮我。”
周寅一脸的认真,燕王周齐的心头却是情绪难平,父皇何止偏心,他恐怕有了七弟这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他都不记得了吧,尤其是他。
第757章 燕王出京
但周齐一想到于家,想到于书燕,便是面色一沉,问道:“说吧,秦楚在哪儿,我去护他。”
周寅得到他这一句话,松了口气,应了一声好,于是将诡山发生的事说了,周齐听后惊了一跳,不敢置信的说道:“你的意思是三哥要造反?”
周寅点头。
“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杜卓远就是他的走狗,如今我能信任的只有秦楚,父皇是偏心于我,可是朝臣却各有想法,说起来,我还不及六哥的家世,背后除了秦楚无人帮我,所以这一次,六哥,你能去一趟诡山么?我已经与秦楚失联他。”
“他去了多久?”
“半个月了。”
燕王周齐立即起身,“我现在就去一趟,于氏才嫁给他,他就不能省点心。”
周齐有些生气,周寅感激的看着兄长。
当于书燕做好饭菜时过来,正好看到燕王要走了,她将多做的一份顺势送到燕王的手中,叮嘱道:“王爷,以后但凡经过于府,记得一定要入府来吃饭,我母亲一直想着你们都能来,她老说两老人吃饭太过孤单,我以后也会常回娘家来的。”
周齐看着手中的食盒,心头一暖,原本还有些生气的脸上不由得温和起来,随即点头,“好,以后就来于府吃饭。”
于书燕开心的笑了。
周齐却是看着她的笑颜,内心叹了口气,一饭之恩必相报,我一定会护秦楚周全,不会让你难过的。
燕王提着食盒匆匆走了,周寅也准备回宫去,于书燕将另一份食盒交给了周寅。
周寅自上一次回京城后就想着不再在妹妹撒谎,结果现在失言了,他看着于书燕,安慰道:“好生在府上养着,等秦楚回来,他一直念着你,想着你呢。”
于书燕点头,她自是知道秦楚那性子,两人一分开就想着对方,她也是这样想着秦楚的。
送周寅出府上了马车,她随后回来陪在了父母身边。
而燕王当天夜里匆匆带着亲卫出了京城,好在他是守城门的,此番出行,无人能注意到。
快马加鞭到夷陵郡,六日光景,燕王行军打仗惯了的,这样不带停歇的赶路,就不曾喊过累,跟着他的亲卫更是如此。
很快到了夷陵郡地界,只是燕王的人马发现了不对劲,路上的行人基本没有了,已经有两日光景没有看到走商的,而城郊处的树林里,连鸟叫声都没了,他们平素在外行军,对这些事最是敏感,原本急着赶路的燕王这一下却并不急着进入夷陵郡去了。
燕王决定先找到地方军,他手上的兵符,可以调兵遣将,虽然他当初失了京师营的兵符,但是父皇并没有收走他手中地方军的兵符,也正是太子求到他门下来的原因。
没有进城,却是直接往城郊的军营而去。
地方军营每日都操练,管一方安宁,在这小小地方,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从来没有人想过有朝一日能见到燕王殿下。
这会儿燕王带着亲卫过来,拿出令牌,地方将领便将兵权交了出来。
当天夜里,燕王带上五千兵马当天夜里就出发了,正好这些地方战士也知道诡山的方向,只是此处隔着尚有百来里路的样子。
一夜过后,在第二日晌午,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诡山,没想这诡山四周都不见百姓,也不见人烟,离着官道还远,山里头却是安静的可怕。
那些战士想起关于诡山的一些传说,说诡山有进无出,一到傍晚,里头会发出怪叫,如同人惨死前的声音,还有的说里头有不干净的东西,反正在这地方上传开,便是这些地方战士也不来这地方,左右这儿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连着匪徒都不敢来的地方,他们更是没有必要来。
可是燕王却对这些传说视而不见,带着五千战士直接往山里头走。
越到里头,里头的老树遮天蔽日的,有些阴冷,若是还发出怪叫,想来还挺吓人的,不过此时是正午,山里头却没有半点声音。
他们快速前行,燕王有些着急,他并没有诡山的舆图,也不知那所谓的矿区在哪儿?秦楚当真进来这里头了么?
正在他疑虑时,前头传来打斗声,原本各怀心思的战士,转眼都惊了一跳,这里头居然还有人?
于是他们加快了脚步,快步朝前头冲去。
到了前头一看,果然两队人马正打得难舍难分,燕王目光凌厉的朝那边看去一眼,立即看到伤痕累累的秦楚,他面色一变,飞身而起,燕王瞬间来到秦楚身边,将他护于身后,大刀挡住了迎面而来的对手。
秦楚有些意外的看着燕王,他怎么来的诡山。
燕王带着五千战士加入,战情很快扭转过来。
秦楚与燕王并肩作战,最后将这些矿场护卫给控制住。
秦楚的确受了伤,好在都不是重伤,此时坐在一棵老树下,燕王来到他身边坐下。
“多谢王爷再次相救。”
这一次若没有燕王过来相助,秦楚怕是要受重伤,他人不会有事,但是消息必定走漏。
燕王却是面色淡淡地看向他,语气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你是出了京城来了这儿,可曾想过于氏的感受,到现在还瞒着她。”
秦楚叹了口气,“没办法,我瞒着她也是为了瞒着所有人,我这一趟来诡山,消息不能走漏,否则我就回不了京城了。”
的确很凶险,一但被背后之人发现,那必定是要费尽手段杀了秦楚不可的。
两人正说着,秦楚有些好奇的看着燕王,问道:“王爷这些兵马是如何带来的?京城里来的?”
燕王摇头,“我如今没了京师营的兵权,自是带不了,是招集的地方军。”
秦楚一听,面色一变,也不包扎伤口了,立即起身,与燕王一前一后走入深林,只剩下两人了,秦楚方说道:“王爷既然能来诡山,想来太子殿下已经说了,既然诡山在这儿这么多年都不曾被人发现,王爷可曾想过,这些地方军其实就是一伙的?”
第758章 治国之道
秦楚话落,燕王脸色变了。
秦楚接着说道:“他们既然还能跟着王爷来诡山,刚才也动了手,想来这些人还没有得到指示,王爷,咱们得速战速决。”
于是两人也不在林间久留了,立即叫人押着这些矿场的护卫来到矿场,秦楚与燕王派了亲卫迅速在里头寻找。
而矿场的管事与苦力全部被看押了起来。
两人翻了许久,终于翻到了对方的帐本,又审了矿场的大管事,将平素矿场的流程全部套了出来,签字画押,当天乘着天黑就要出诡山。
果然走到半路,诡山起了雾,原本跟着前来的五千地方军忽然都没了声音。
好在秦楚与燕王早已经做好准备,两人迅速带着亲卫亲手亲脚的爬上了百年老树。
而先前押着的那些护与管事苦力,此时出现在他们刚才站过的地方。
有人朝左右看,不曾看到半个人影,有些奇怪,他们不可能反应这么快,一定是在这诡山迷失了方向。
而燕王与秦楚带来的人,却全部蹲守在老树上,这一夜就这么的过去。
昏天暗日的老林里,已经前前后后走过去几波人马搜查了,都不曾寻到他们,这些人开始想不通了,他们不认为对方对自己起了疑心,能在起雾的时候就立即不见,如非是出了意外,有位向导说不远处有悬崖,若不是起雾后他们走错了方向。
于是这些人往悬崖上去,秦楚与燕王在此时从树上跳下来,一行人迅速往诡山出口而去。
上了官道,他们一刻也不留,快速的离开。
夷陵郡的地方军将几处要塞早已经堵死,信息也走漏了,传到了京城荣府。
南阳侯荣贺收到密信,一看到诡山的矿场居然被发现,惊了一跳,难怪最近秦楚总不出现,便是上早朝,也不见,原来去了夷陵郡。
荣贺当即将消息送入宫,荣后当日借机去御书房给离帝送去吃食,本想去打探一下秦楚是否在御书房,没想遭离帝拒绝,荣后面子上挂不住,她悄悄地出了宫,进入天牢见了杜卓远。
杜卓远得知诡山事发,于是说道:“娘娘不必担忧,秦楚若真不在京城同,那么他也回不来了。”
荣后还有些担心的,听了杜卓远这话,放下心来,想来他必有安排了。
至于燕王是守城统领,却不在京城,正她借着这把柄弹劾他。
第二日朝堂上,有大臣弹劾燕王失职,守城统领之职,他却是掉以轻心,如今他并不在京城。
离帝听后暗自奇怪,这个儿子又擅和主张出了京城不成?
此时太子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早在十日前已经向父皇禀明,六哥出远门了,这是朝中公差,想来各位是误会了。”
离帝看着太子,倒也没有反驳,的确离帝向着这个儿子,虽然儿子并没有向他禀报。
因为太子的一句话,原本荣家大张旗鼓的要弹劾燕王的,转眼说不口了,不过燕王被派人办公差,想来这城军统领一职也得有人暂代,于是说起让晋王暂代的事,这一下太子又出面揽下,岂能将这差事交给晋王,那岂不是掌握了整个京城的兵马。
有太子在,荣家一时间抓不出错漏,而杜卓远的案子,刑部正派了捕外去查,此事暂且搁下。
这么一下又过去了半个月,周寅有些着急起来,他先前与秦楚失联,没想如今又与两人都失联了。
这日散了早朝,周寅与离帝在御书房里看奏折,离帝忽然问道;“他们二人可是去取证了?”
周寅见自己瞒不过了,只好如实说了,说起诡山的矿场,离帝大怒,“如此大事,你到现在才说出来?”
周寅只好将自己的疑虑说出来,离帝却是看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派秦楚去朕尚且能理解,你如今又派燕王前去,这又是何意?燕王可是你兄长,你不为长,反而是他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你以后如何能服众,父皇总有老的一日,你若不懂治下,岂能让联放心将江山交给你。”
周寅没想到父皇担心的是燕王,他了是深思熟虑了的,他相信燕王,他不会背叛他,若是真的到了最后一步,这江山真的落到了六哥的手中,也比落到三哥手中要好。
离帝将这个儿子训了顿,瞧着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过单纯,将来必定吃亏,于是又说道:“秦楚此人有能力,可他与燕王一样,将来皆是你的的下臣,你可以信任他们,但必须恩威并施,可不能带着个人感情,江山不是儿戏,朕将祖宗基业托咐于你,你就得好好守着。”
“秦楚之才,朕也欣赏,将来必是丞相人选,这一次杜卓远的案子,朕并没有老糊涂,他往日做的那些事,也自有耳闻,只是朕一直没有处置他,就时候未到。”
“但寅儿若登基,父皇必定为你扫清障碍,一朝天子一朝臣,如秦楚这样的人物,现在做丞相也不到时候,父皇想将这恩惠留给你,他对你必有知遇之恩,至于燕王与晋王,朕在有生之年,必压制此二人,晋王若是勾结杜卓远谋反,朕必重罚。”
“至于朕百年之后的事,寅儿,你可得记好了,天下只有一位君主,臣永远都是臣,以前不管有多少交情,你皆不可心软,尤其是对燕王。”
周寅一听,却是震惊的看着父皇,他知道为君者,不可妇人之仁,可是一个是他的好友,一个是他的兄长,他岂能不念交情。
离帝见周寅有些茫然,离帝叹了口气,说道:“寅,父皇心疼你啊,自打你母妃去世后,朕便一直不得安睡,或许朕的日子也不久了,你可要记住父皇跟你说的话,守住咱们周家的天下。”
周寅恭敬的上前跪下领命,离帝却还是一脸痛心的看着这个儿子,他还是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呢,心太软了,这么大一件事,他居然派了燕王前去。
此时的夷陵郡,越发诡异起来,走商基本是绕着走的,这儿没有土匪,却比土匪可怕,但凡经过诡山地段的行人,大多死于非命,于是转眼间,夷陵郡没有了行人,百姓们也不随意的出门了。
第759章 于书燕知道了实情
诡山上的矿场被人炸毁了,所有证据化为一堆山石,山路也被挖断了,如同这儿本就没有人一样。
可是燕王与秦楚却失了消息,官道上来来往往的官兵,也不知他们在寻什么,使得百姓们也是慌张。
这么又过去了半个月,荣家人发现还没有燕王与秦楚的消息,忽然放心了,夷陵郡可是杜卓远安排的地方,按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多年了,稳如铁桶一般。
京城于府,于书燕开始怀疑二哥的话,燕王听说也出京城了,她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不曾见到秦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就算入宫谈政事,也不至于这么多日不曾出宫与家人相聚的。
于书燕给东宫送去拜帖,她要见二哥,问问情况,拜帖收到了,不过周寅却先来了于府。
看着妹妹,周寅感觉很愧疚,他一直不敢在于府出现,就是怕妹妹起疑心,没想还是瞒不住了。
于书燕直言不讳的问起此事,周寅叹了口气,说道:“秦楚实则秘密出使,已经不在京城,只是此事不能传出去,所以我不能说。”
于书燕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头就担忧的不行了,今年,明年,这个坎,也是她与秦楚的劫难,所有发生的事,她都会联想到前一世,想不到秦楚又出京城了,居然不告诉她,居然他们全部瞒着她。
于书燕立即想着出京城寻秦楚去,若是要死,他们夫妻二人也要死在一块,她一定要寻到秦楚,看到他平安,她才能放心。
周寅见她就去了马厩,立即拉住她,担忧道:“你不想想钰儿?”
说到儿子,她脚步一顿,沉默了一会,似下定决心,“钰儿有疼他的人,而我只要秦楚,没有他,我活不下去。”
周寅听到这话,眼眶里莫名有了泪意,看着这个妹妹,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他忽然开口,“好,你要去寻秦楚,我与你一起,你活着,我才觉得活得有滋味。”
“二哥。”
于书燕震惊的看着周寅,周寅却是直接来到马厩前,挑了两匹马,利落的翻身上马。
于书燕反而没动,她看着周寅,半晌后,她牵住周寅的马,说道:“我不出京城了,二哥,京城里不能没有你,你的命是我救回来的,我不能坑了你,也不能害了天下的百姓。”
于书燕艰难的做下决定。
周寅却是抬头看天,眼眶里的湿润慢慢地干掉了,随后他俯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道:“燕儿,我不知道秦楚在你心中如此重要,我现在也后悔将他派出去,所以二哥要帮你找回来,你留在京城,我去,我一定平安归来,你要信我。”
“二哥。”
于书燕紧紧地拉住缰绳,前一世二哥本就不曾存活于世,这一世是她救回来的,她绝不准他出京城冒险,这是她与秦楚这一世做到的最大的改变,他也是他们夫妻二人的突破口,若是二哥不死,前一世发生的事就将不存在,她相信,一定是这样的。
周寅看着她,无奈的叹了口气,“燕儿。”
“二哥,我们在京城等,我相信秦楚,他一定会回来的。”
京城里若是没有二哥,那么太子之位就是晋王的,到那时,就算秦楚与她还能寿终正寝,也将是不得安宁的一生。
周寅只好下了马。
于书燕不再提出京城寻找秦楚的事,周寅在于府呆了一下午,吃过晚饭才走的。
许三娘总觉得两人心事沉沉的,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问也没问出来,她只好为女儿默默地做着她爱吃的吃食,做着她的新衣,只盼着儿女都能平平安安的。
于书燕打消了念头,她便叫来了石泉,她担心秦楚的,她让石泉出门一趟,为此她费重金招买了些江湖游侠与石泉同行。
为了不使于家父母担心,石泉乘夜离开的,家里由于书燕兜着。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于书燕也会去秦府,她担心婆母会问起秦楚,想在婆母面前圆场,好在俞氏如今为着二嫂的孙女操碎了心。
俞氏一生生下的全是儿子,如今又有了两个孙子,对这个唯一的孙女可上心了,却发现吕氏对女儿有些冷淡,她自是知道儿媳妇的意思,俞氏便对这个孙女更是处处照看,倒是没有注意到四儿子许久没有回家,左右平常也忙于政务,她便没留意了。
京城杨府内,杨夫人梁氏派人将上等的好燕窝送去给二女儿吃,身边的嬷嬷此时开口说道:“夫人,二姑娘今年个也都及笄了,可是二姑娘一门心思却还在太子身上,最近听二姑娘身边的下人说,二姑娘对京城贵子都没有上心的。”
梁氏一听,脸色有些不好看,她郁闷的说道:“哪有姐妹共侍一夫的,而且姐姐为大,妹妹却只能为小,我舍不得女儿委屈,她却是个不省心的。”
梁氏越说越气,对大女儿杨许宁却发看不惯,冷笑道:“我瞧着这太子对大姑娘也不上心,订亲一年有余,也不见太子来过府上,亏得老爷一把老骨头了,还自告奋勇的去了绥州城守着。”
梁氏身边的嬷嬷也是笑了,说起大姑娘,那嬷嬷便说道:“一年前,大姑娘与那于氏交往甚密,如今于氏嫁给秦大人,就不理她了,这大姑娘也快有一年不曾出门了,想来她在京城也没有什么朋友,太子不喜欢她这寡淡的性子也正常。”
梁氏一听到这儿,就哈哈大笑起来,“这强求来的婚事就是靠不住,指不定太子要悔婚,到那时大姑娘可就二十了,真是笑死人。”
而百栖居里,杨许宁靠在床上,一个劲的咳嗽,露珠端着药,一口一口的,小心翼翼的喂着主子,心头难过,有些赌气的说道:“于姑娘许久不曾来,想必如今当了秦夫人,架子大了。”
杨许宁连忙摆手,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拉着露珠的手,说道:“不要这样说她,她如今也不容易,何况她新婚,咱们也不曾去。”
第760章 露珠发现二姑娘的秘密
一说到这事,露珠又来了气,“自打老爷去了绥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