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760章 露珠发现二姑娘的秘密
一说到这事,露珠又来了气,“自打老爷去了绥州后,主母就越来越过份,咱们连院子都出不去了,外头是什么天地,再无消息,这院里院外,全是主母的人,要是于姑娘能来看咱们就好了,这样于姑娘知道了姑娘的处境,一定会带太子来看姑娘的,到时有太子殿下撑腰,主母就不敢再作威作福。”
杨许宁一想到那高贵的身影,她的心怦怦直跳,只要能嫁给他,不自由也没关系,短寿几年也没关系。
露珠看到主子那思念时的表情,就心疼的很,随后说道:“姑娘,就容我出一趟府吧,我知道后院有一个狗洞,我就从那儿出去,出去找于姑娘去。”
杨许宁犹豫,她看着露珠,想了想,点了头。
主仆两人笑了。
主院里,杨平琳收到母亲送来的燕窝,她吃了一口,忽然捂着嘴吐了起来,这一吐,翻天覆地,吐完后,杨平琳一把将桌上的吃食全部扫落在地上。
身边的嬷嬷与丫鬟跪了一地,尤其是那嬷嬷,脸色惨白,这一年来,姑娘不曾见许公子,那门客许公子倒是想方设法,前两个月,许公子还是将姑娘骗了出去,两人曾在房中呆了好久,莫非……莫非姑娘怀孕了?
嬷嬷一想到这儿,她就觉得脖子凉馊馊的,姑娘可千万别怀孕,否则他们都得死。
杨平琳发泄了一通,那嬷嬷膝行向前,小声说道:“姑娘,奴有话说。”
杨平琳面色淡淡地看着她,嬷嬷见主子打算听了,于是回头叫丫鬟们全部退下。
“老奴觉得姑娘要不要去看看大夫,最近几日,姑娘吃不好睡不好,奴担心……”
“担心什么?”
杨平琳有些不耐烦。
那嬷嬷只好说道:“奴担心姑娘有孕。”
杨平琳面色大变,两个月前,她被许晋骗出去,两人在屋里,稀里糊涂的又上了榻,不得不说,许晋的手段高明,她尝到了其中的滋味,可是越是这样,她越是恨,许晋此人不能再深交,可是一想到肚子里或许已经有孕,她就面色惨白起来。
那嬷嬷很会察颜观色,见主子也信了,便接着说道:“要不要,明个儿去紫雀街买首饰,然后去一趟医馆如何?”
杨平琳脸色很不好看了,可是毕竟是未出阁的小姑子,心头也担忧起来,若是怀孕了,她就真没有名声了,太恐怖了,她不能等了。
第二日,百栖居的露珠借着去小厨房拿吃食,偷偷去了西院,从狗洞里爬了出去,外头是一条小巷子,她快步出了巷子口就要往于府去,没想一出来,就看到杨府的小侧门打开。
二姑娘带着帷帽带着嬷嬷从侧门匆匆出来,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若不是那嬷嬷,露珠还不知道这是二姑娘出行,平素那么高调的二姑娘,今日竟然从小侧门出来,着实诡异。
于是露珠掏出银子,租了辆马车跟了上去。
就见马车是往紫雀去的,这不对啊,去紫雀的首饰行,也不至于这么神秘啊。
杨府马车停下,二姑娘进入了首饰行,露珠见状,正想着叫马车调头去于府,想来是自己想多了,毕竟她要赶紧去于府才成,不能在外头逗留太久。
没想才调转车头,那进去没一会儿的二姑娘又上了马车,这一下露珠又跟踪上了。
接下来杨府马车到了一间医馆前。
马车上已经取下了府徵,而杨平琳穿着普通,带着帷帽,身边只跟着一个嬷嬷,嬷嬷扶着她走进医馆后,从怀里拿出银子往桌上一放,随后就往帐房走,那大夫便明白意思了,于是与两人一同进入帐房,外头的客人都朝两人看来,纷纷猜测,却认不出这俩人是什么人物,出手如此阔绰。
大夫上前把脉,没一会儿便笑着道喜:“恭喜夫人,这是喜脉。”
随着大夫的话落,杨平琳差一点儿晕倒,嬷嬷赶紧在背后扶了一把,那大夫似乎也感觉到了异样,连忙收起笑容,问要不开几副安胎药。
杨平琳却是立即起了身,接着匆匆往外走,那嬷嬷却是在背后解释,“我家少夫人先前没了一个孩子,这一次好不容易又怀上,心头是又喜又愁,眼下且让少夫人平息两日,改日再来抓安胎药。”
那大夫一听,点头应好,能在京城里开医馆的,不仅要医术好,还要识时务,那大夫自是不会多问的。
杨平琳匆匆从医馆出来就上了马车,嬷嬷也追了出来,随即马车动了,却是匆匆离去。
露珠从马车上下来,直接来到医馆,她朝里头一位抓药的伙计看了一眼,随后又看向那大夫,大夫正在看病,她来到大夫面前,忽然拿出一个银袋,大夫起了身,两人来到帐房,露珠问起刚才来人是来看什么病的,那大夫立即反应过来,连忙将银袋还给了她,随后转身。
露珠见状,收起银袋,经过抓药的伙计身边时,故意将银袋露了出来,厚重的银袋着实显眼。
那伙计多看了一眼,露珠却是出了门,她来到医馆门外不远处站着,等了一会儿,先前那伙计不经意的走出医馆,朝外头瞥了一眼,看到露珠,他面色微变,立即朝她走了过来。
露珠将银袋塞到伙计的手中,那伙计有些忐忑不安。
露珠问起刚才那主仆二人来看什么病,那伙计的摇头,只说道:“一来就入了帐房,我在外头守着,自是不知里头的情况,不过师父出来后却叮嘱我说不曾见过这两人,否则招来杀人之祸,所以还望阁下可别出卖了我。”
露珠又细问道:“你师父就不曾透露一点儿?”
伙计回想了一下,说道:“我经过门口时听到安胎药三个字,或许是怀孕了。”
露珠一听,面上一惊,她转身就走,那伙计掂了掂手中的银袋,还有些心虚的追了两步,露珠却道:“你就听你师父,今日,我们三人你都不曾见到。”
那伙计点头。
露珠上了马车,就催着车夫赶紧往于府去。
第761章 杨家二姑娘的计谋
于府内,于书燕正陪着母亲许三娘在一起叨家常,听到管家说外头有位叫露珠的姑娘没有送上拜帖就要入府见她,于书燕才想到了杨许宁,她自打怀孕后出了京城,她已经许久不曾见手帕交杨许宁了,主要是最近的事情太多,她与秦楚都被各种事情缠住,此时想起来,她还有些愧疚。
立即叫露珠进来,露珠一来看到于书燕就朝她跪下,随后哭了。
到这会儿,于书燕才知道杨许宁这一年以来的处境,二哥居然从来不曾去过杨府看她,无人给她撑腰,英国公去了绥州城后,更是无人关心她了。
都是她的粗心了,连忙扶起露珠,劝慰道:“不必着急,先别哭,我一定叫太子殿下去撑腰,杨府主母太过份了,居然软禁了你们主仆二人,太可恨。”
露珠一听到于书燕这话,才放下心来,一说到主仆二人这一年的遭遇,于书燕就心疼,她出了京城,此事除了家人知道,京城里的人是不知道的,尤其她怀孕生下孩子的事,也是没有人知晓。
若不是时期特殊,她岂会不去看杨许宁,其实她早该知道有疑惑的,在她结婚的时候,也不曾见到杨许宁过来,她就该知道这中间铁定是出问题了,是她太过粗心。
露珠不能在于府久留,于是说完话就离开,于书燕却是叫露珠带些吃食回去,同时叫两人好好等着,不日太子殿下就登门。
露珠一走,于书燕便给东宫送去拜帖,果不其然,不待于书燕去东宫,周寅便乘夜来了。
秦楚不在京城,周寅对于府的照顾自是多些,妹妹有急事找他,他便放下政务来了。
于书燕看到二哥,便说起了杨许宁的处境,如今英国公为了他们还在绥州城守着,没有英国公相护,杨家嫡女的处境可想而知。
周寅一听,面色一沉,“想不到杨夫人竟是这样的人,倒是可恨,虽说我与杨氏的婚事实属无奈,但既然她已经是太子妃名头,自是由不得杨夫人如些对待的。”
于书燕却发现一个问题,她看向二哥,直接问道:“二哥,你对许宁到底……到底是不是真感情?”
周寅看向妹妹,没有说话,只是转身离去。
于书燕只怪自己多了一嘴,在京城里,尤其是权贵家中,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成亲,谈何容易,岂能个个都像她与秦楚。
都是门当户对,就这么的过了一辈子,虽然她多么的希望二哥对杨许宁是真心的,可是有些事也不能强求的。
第二日周寅去了一趟杨府,太子殿下忽然来了,杨夫人梁氏心头一惊,赶忙出来应付,周寅也不点破,却说是来送帖子的,最近兵部尚书谭府办喜宴,他给未婚妻送来帖子,这是要与杨氏一同出席谭府宴。
这喜宴,自然梁氏也收到了,此时听到太子点名要她带上大姑娘,心头一惊,不敢不应。
毕竟是不曾成婚,周寅也不可能见到杨许宁,于是交代完,太子走了,梁氏却是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赶忙叫管家去给大姑娘传话,并叮嘱她参加喜宴可别乱说话。
这一件事儿,杨平琳也听到了,原本闷闷不乐的她忽然心思一动,她摸向自己的小腹,或许她可以为肚子里的孩子找个父亲,而这个人若是是太子,岂不是更好。
杨平琳身边的嬷嬷看着主子那不轻意间的举动,屏退了下人,上前小声提点道:“姑娘,不可这样摸,否则被人怀疑,姑娘打算如此处理?”
杨平琳冷冷一笑,说道:“谭府喜宴,我要给孩子寻个父亲。”
“啊?”
嬷嬷一听,脸色大变,姑娘这是要做什么,嬷嬷感觉事情越闹越大,她开始担忧起来,可是主子一个眼神过来,那嬷嬷就不敢说半句了。
杨许宁终于不必关在那小院里,不过梁氏怀疑这一对主仆出去通风报信,只可惜没有证据,又想到太子忽然的重视,她也不敢再造次。
谭府宴到了,杨夫人带着两姐妹一同出席,梁氏擅结交,在京城里的贵夫人中还是能左右逢源的,杨家姐妹过来,杨许宁一年不曾出门,杨夫人说她身体不好,不少人早已经议论开了,此时大多围着了大姑娘。
杨平琳却在人群里寻找,开宴的时候,果然看到了太子过来,杨平琳放心了。
宴席到一半的时候,杨平琳的衣裳被汤汁打湿,下人带着她去更衣,走到一半的时候,嬷嬷上前将谭府下人敲晕,主仆二人离开了后院。
前头院里,周寅正吃着宴,旁边有人送来一张字条,周寅暗中展开一看,正是杨家大姑娘所写的字,邀周寅去花园一见。
周寅脸色微变,都是太子妃了,如此唐突,不似贵女风范,周寅没动,对杨许宁的感觉却越发淡了。
而在另一桌上,坐着的都是京城的贵子,其中有一位,正是户部尚书之子莫俊南,刚及弱冠之年的莫俊南有些喝醉了,他起身下去更衣方便,走着走着,在一条花园小径上,忽然冲出两位下人朝莫俊南撒了粉沫,莫俊南头发晕,被两人扶着往一间厢房去。
谭府的下人见了,还以为客人喝醉了,这是扶去休息呢,于是也没有人怀疑。
此时厢房内分内外两室,内室里,杨平琳正在更衣,这是为客人准备的厢房,里头能更衣梳洗,就是防着一个不小心发生脏了衣裳等突发状况时用。
而杨平琳却是叫了谭府下人准备了汤浴,她沐浴更衣从里头出来,正好派出去的下人将人掳了回来,她悄无声息的从内室挑帘出来,赤着脚,心怦怦直跳,心想着这么容易就将太子弄了来,当真是天助她。
此时花园小道个,莫俊南身边的长随见主子许久不曾回席上,于是与两名护卫上前来寻,一直寻到客院厢房,却听到厢房里尖叫一声。
那长随想也没想的就推门进去,就见屋里,自家公子衣裳不整,而旁边站着一个赤着脚穿着薄衣的女子,一看此女就是刚沐浴出来,所以他家公子喝醉了,闯入了女客的厢房?
这可如何得了,他家公子可是订了婚的人,这要是传出去,不仅这贵女名声有损,他家公子也别想再出士为官了。
第762章 刺杀杜卓远
杨平琳怎么也没有想到下人掳来的并不是太子殿下,她惊慌受了惊,忍不住发出声音,没想外头就推门进来了人,那人显然是这人的下人,一上来就扶住榻上的人。
今个儿但凡能来谭府吃宴的,多是有权有势的,杨平琳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如愿,她只好借机委屈的落泪。
而莫俊南在长随的拍打声中,他醒过来了,还不明白怎么一回事儿,外头又进来几位女眷,正是旁边房间更衣的女眷,她们看到莫俊南闯入了女宾的房间里,脸色就不好看了。
里头有长辈,上前就问出两人的出处,那长随只想扶着公子赶紧走,问明了情况的长辈不但不准两人走,还将谭夫人叫了来,又将杨夫人梁氏也叫了来。
杨许宁与露珠一同过来的。
露珠看着二姑娘在那儿哭成泪人儿,而那谭公子却是一脸懵懂。
此时莫家的长辈来了,为了不少此事传出去,谭夫人连忙屏退了下人,又带着人移步后堂。
堂前,莫俊南彻底醒了酒,他面色有些惨白,看向对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贵女,他头痛了,他可是有婚约的人,而且他也喜欢着自己的未婚妻,而眼前这位英国公府的贵女,他以前可是正眼都不曾瞧一下的。
在几位长辈讨论中,梁氏心思一动,小声在女儿耳边问道:“嫁入莫府如何?”
那是兵部尚书府,不埋没了自家女儿,而且梁氏是知道的,这位可是莫家嫡长子,虽说有未婚妻,不还没有成婚么,如今发生这样的事,那自然只能娶她家女儿了。
杨平琳苦涩的点头,哭得更凶了,梁氏便在她耳边说道:“好,母亲今日为你讨回公道。”
梁氏的态度变了,此事英国公府不能了,她家女儿自是配得上莫家长公子,所以这事儿莫家长公子必须负责,而且依着英国公府的身份,杨家二姑娘不可能做小。
莫家迫于梁氏的压力,同意了梁氏的提议,莫俊南却是气得站了起来,他是绝不会娶的。
莫俊南走了,杨平琳更加委屈了。
梁氏也不省油的灯,此事在几位长辈中谈妥,匆匆将两人的婚事定下,同时莫家只好将先前的婚事给退了,而且此事还不能传出去,否则莫家长公子出士都难。
一场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谭夫人心头不是滋味,派人仔细去查,谭府上下向来规矩森严,还能发生这样的大事儿,自是要重罚。
散了宴,各宾客都离开了,谭夫人没有休息,亲自审了这些下人,却发现一个问题,发现莫公子是被人扶着送去女宾客院的。
这可不得了,谭夫人立即起了疑心,那这是谁要害杨家二姑娘,如今只要查出来谁扶莫公子去的,就可以发现是谁出的手了。
而杨平琳一回到府上,立即召来身边嬷嬷,小声交代了几声,那嬷嬷退下,来到一处偏静处,先前跟着前去的几个下人全在,嬷嬷一声令下,几名护卫上前将他们扣下,还不曾申冤,转眼都死在刀下。
于府内,于书燕与秦家都不曾参加谭府的喜宴,如今她真没有心思应付京城里的这些喜宴什么的,她一心只掂记着秦楚。
这日夜里,几名捕快匆匆入城,才入城门,就有将消息传入荣府,南阳侯荣贺收到消息,刑部派出去的捕快归京,瞧着是寻到了证据,他有些担忧起来,倒是没能拦下。
第二日,朝堂上,离帝发怒,杜卓远一案越发严重,他擅自养死士,还在夷陵郡挖矿,证据确凿,刑部已经呈上了案卷。
荣贺以及一众朝臣都惊讶不已,全是指责杜卓远的,原本担心的荣贺,立即做下决定,只能将杜卓远舍弃,此人不能留,他知道的事情太多。
退了早朝,荣贺进入鸾凤宫。
周寅将刑部尚书郭子岚叫入东宫,问起昨夜入城的捕快是如何得到证据的,郭子岚却是拿出一封信交给太子。
看到信上熟悉的字迹,周寅惊喜的打开,不但秦楚没死,燕王也没事,两人不曾回京城,不过他们却先将证据送了来,捕快回京太过突然,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信上所说的内容,周寅心惊,这样当真能一举除掉杜卓远而不伤根本?
郭子岚退下,周寅起身想出府去于府告诉妹妹去,只是才走了几步,又想到秦楚和燕王的安危,他又停住了脚步。
左右也只有几日光景,只好让妹妹先忍耐几日了。
荣贺从宫里出来,当天夜里派了人进入天牢,随后又派人马出城,秦楚与燕王皆不在京城,如今还不借机将两人一并除去,这么大的证据都被寻到,他们的矿场没了,将是最大的损失。
半夜,天牢里关着的杜卓远,原本睡得好好的,他忽然惊醒,坐在起身来,心口怦怦直跳,似乎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杜卓远想到妻儿,心头难受,想不到他一生平步青云,何其风光,如今却沦落到这牢房里来,他先前的镇定那只不过是在荣家人面前,可是一想到秦楚,他心里就会担忧,此人与他原本没有什么交际,可是为何他第一眼看到他就有这种惧怕之感呢?
正在杜卓远心事沉沉无法入睡之时,忽然看到天牢里进来两个小兵,此时子夜过后,一向安静的天牢,平素是没有小兵进来的,而这两人就这么进来了,还直朝杜卓远的牢门而来,杜卓远似有预感,他怒喝一声:“来者何人?”
那两人没想到他没有睡着,一时间面上一惊,二话不说,上前打开牢门,从袖里拿出匕首就要刺入杜卓远,杜卓远连忙闪躲,大喊救命。
外头守将听到声响,带着人手冲了进来。
那先前行刺的两位小兵见没能刺杀杜卓远,却皆纷纷咬舌自尽了。
守门士兵上前探了探,显然这两人是死士,偷了牢头的令牌。
杜卓远却是吓得跌坐在一角,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地上的两具尸体,随即大喊:“我要见郭大人,我要见郭大人。”
第763章 京城太乱了
那些守将看到昔日风光无限的杜丞相,如今吓得狼狈不堪,不免令人唏嘘,当天夜里,消息传到了郭大人府上。
荣府,荣贺一夜不曾睡好,他的眼皮跳动的厉害,他来回的在书房中走动,总感觉今个儿夜里有事要发生。
黎明之时,荣贺刚在书案上眯了一会儿,就听到一片嘈杂之声,荣贺睁开眼睛,就听到书房外响起脚步声,大儿子荣屹披着铠甲匆匆进来,一看到父亲,一脸戾气的说道:“父亲,禁卫军包围了整个荣府,郭大人与太子下的令。”
荣贺刚站起来,一听到这话,跌坐在椅子中,所以他派出去的人这是出事了,被杜卓远告发。
正在两父亲焦急时,门口匆匆进来一位太监,正是宫里荣后派来的。
那太监将风帽取下,上前说道:“大人,皇后娘娘正在御书房求皇上,昨个夜里的事,荣大人为何如此糊涂。”
荣贺却是面色一沉,“荣后不是也同意了此事。”
那太监却道:“大人,娘娘的意思是舍弃了杜丞相,但是不该是这样处理的,如今杜卓远没有死,不但没死,经此一吓,他将什么事都与郭大人说了,京城要大乱了。”
荣贺一听,立即问道:“皇后怎么说?如果……如果真的无法再掩瞒,皇后可有下令?”
那太监立即明白了荣贺的意思,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慎重的说道:“荣大人,万不能动别的心思,燕王与秦楚尚不知去向,此时若是动手,恐怕……”
荣贺却是抬手,“不必再说,我且出去看看。”
荣贺带着儿子匆匆出了府门,就见府外包围的禁卫军,太子自是不在,连着郭大人也不在。
荣贺总觉得此事不简单,于是叫公公先入宫等着,一但情况有变就来传话。
那太监走了。
此时的御书房里,荣后跪在殿前。
离帝看着荣后,很是失望,杜卓远养死士,私开矿场,这所有的证据,原本全部指向杜卓远,没想到荣家如此能耐,乘夜入天牢刺杀灭口,如今杜卓远什么都说了,荣家自是逃不过。
荣后拿出了当年她为离帝挡下那支箭,没错,荣青梅不是天生就不能生养,而是当年她为离帝挡下一箭,射中了她的腹部,死里逃生,可是从那以后再无所出。
离帝看向那支箭,原本含怒的脸上似乎松了些,离帝若不是念及这旧情,他当年就扶正了阮贵妃,而不会留下荣后,他一直不曾废后,不就是为了还她的恩情。
如今荣家借着这权势闯出这么大的祸事,他们荣家这是要造反呢。
离帝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他面色谈谈地下令,“将荣后扣下,再派上禁卫军与守城军,拿下南阳侯荣贺。”
荣青梅一听,膝行向前拼命求饶,“陛下,看来当年妾身为您挡下一箭,饶了我们荣家吧。”
离帝却是抬手,公公上前捂住了荣后的嘴。
周寅从外头进来,对上荣青梅的眼睛,荣青梅看到他就如同看到了阮贵妃,她一把推开身边的太监,不知从何藏在袖里的匕首,她直接朝周寅撞了去。
周寅离着荣后不过三步之远,这突然其来的一撞,他身形不稳,就发觉胸口一痛,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太监与禁卫军都冲了过来。
离帝抽出墙上挂的剑,想也没想的一剑刺入了荣青梅的后背,一剑对穿,荣青梅看着胸口上带血的剑,上面还有龙纹,她的眼眶涌出泪意,紧紧握住这带血的剑,最后倒下了。
离帝却是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儿子身边,周寅已经奄奄一息,他紧紧地抓住离帝的手,交代道:“父皇,儿臣没听秦楚的提议,儿臣错了,父皇,一定堤防荣家与晋王造反,一定要防……”
周寅晕死过去。
离帝却是紧紧地抱住儿子的身体。
就在御书房外不远处,一位太监匆匆的出了宫,此人手中拿着是荣后的令牌,荣后的死还不曾传出来,禁卫军自是无人拦他。
那太监匆匆出了宫就往荣府去了。
于书燕刚打了个盹,梦到她与秦楚一同上刑场,她吓出一身冷汗,惊醒,一看,自己靠在长榻上,刚才那个梦境着实太过真实,梦里二哥死了,晋王做了太子,而她与秦楚却是上了刑场。
于书燕起了身,此时云霜匆匆走进来,禀报道:“姑娘,京城里的守城军似乎多了些,街道上来去匆匆,街头的走贩都收了摊,京城似乎有什么事发生。”
于书燕一听,神色有些恍惚,她刚才才做了恶梦,转眼就得到这个消息。
“我现在就去一趟东宫。”
于书燕要出门,只是到了府门外,就看到一队巡逻士兵匆匆跑过,那模样像是遇上了什么急事。
于书燕坐上马车,马车才驶出街口,就见街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来来往往的都是巡逻兵,有人看到他们的马车,上前一脸严肃的劝他们回去,不准出门。
于书燕拿出府牌,说明来处,对方却并没有多恭敬,而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仍旧是要他们回府呆着,不要出门行走,问是什么情况自是不会说的。
于书燕只好回了府。
秦家派人来问情况,连着秦府也发现了不对劲,以为四媳妇会知道。
而于书燕却开始对那个梦越发不安起来,秦楚为何还不回来,燕王又去了哪儿?如今二哥也没有音讯,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感觉一点儿也不好。
就这么过了两日,于府的管家说已经在街头买不到吃食了,好在家中有存粮,百姓无人敢出门,而外头的巡逻士兵越来越多。
于书燕去了一趟秦府,得知婆母俞氏平素都有囤粮的习惯,倒是能支撑月余的。
于江全夫妻也察觉到的情况,看着女儿愁眉不展,提议要不要出城回庄子上住去,这京城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他们无法应付。
主要是此时还能出京城么?
于书燕摆手,安抚了父母,她乘夜穿上了夜行衣,悄悄地溜出于府,往太子府去。
第764章 离开京城
一路上她避开了几队巡逻士兵,终于来到了太子府外,却发现太子府上的守卫森严,她上前正要出示府牌,就见府门打开,一队人马从里头出来,于书燕连忙在一旁树后躲着。
这才出太子府的人马刚要上街,没想四面八方冲出数条黑影,这些人一上来就朝队伍攻击,于书燕看得目瞪口呆。
京城乱了,太子府外有人刺杀。
没多会,先前出来的那一队马车全部死绝,于书燕想要冲前去帮忙,可是还没有现身,对方已经撤退。
她吓得有些发抖,这是要翻天了,太子府也这样。
于书燕正要上前查看,那马车却是已经四分五裂,里头哪有太子,里头居然是空的,所以这是诱敌之计?
于书燕不敢再乱走,就她那三脚猫的功夫,一但遇上那一伙黑衣人,死无葬身之地。
她偷摸着回到了于府。
第二日天大亮,于书燕将大石头平素穿的铠甲穿上了身,这巡逻领队的衣裳,她从后门出来,看到有巡逻的队伍,她便加入了。
有巡逻兵朝她看了一眼,虽说不认得她,可是看到她身上的铠甲却是动容。
于是随着这些巡逻兵,于书燕走了东南西北四地,没有遇上百姓,也没有看到黑衣人,不过她听到消息,首先荣府被包围了,皇上召晋王从京师营回来,可是晋王却不回来,京城城门也已经关闭。
看来真的京城要大乱了。
秦楚还没有回来,如今指挥守城军的,居然是兵部尚书谭鼎此人,上一次喜宴,于书燕都不曾参加。
就跟着巡逻的士兵走了一日,好在于书燕机灵,打听到不少消息后,她决定带着于家与秦家人一同离开京城,京城太乱了,她害怕真的发生什么事。
傍晚从小侧门回到于府后,她便来到父母房中,说决定与他们去庄子上住,而她知道出城的捷道,也亏得有上一世的记忆。
说服了自己的父母,随后她去了秦家院里,她首先见到婆母俞氏,她撒了谎,说京城里出了些事,秦楚让她带他们离开,与秦楚在城外会合。
俞氏一听是四儿子说的,那自是信的,便立即叫几房都准备,夜里出发。
各房开始整理包袱,于书燕却是制止,什么也不必带,只能带些吃的,他们得在子夜时分迅速离开,带的东西是累赘。
俞氏听了四媳妇的话。
子夜时分时,于书燕带着两家人,老的老小的小,上了街却不是往城门去,而是往一处破旧的宅子里去。
一路上好在于书燕机警,也知道了今日巡逻队伍的换班时间,不然准没有这么顺利。
到了那荒落的宅子前,吕氏有些害怕的问道:“这儿这么荒凉,咱们这是要进去?在京城里住了这么久,倒是不知还有这么一处地方。”
是啊谁知道,这里可是内城,这一处宅子前主人也是世族,家族显旺时,门庭可热闹了,可惜最后不也落得一个人去楼空的结局。
于书燕推开宅子的门,在这个安静的夜里,这推门声都显得突兀,这么一下就落了一层灰下来,吕氏吓了一跳,紧紧地护着怀中的孩子。
毛氏抱着长钰,也是小心翼翼的进去了。
于书燕朝外头看了一眼,听到了脚步声,她连忙闪入门内,关上门后“嘘”了一口,两家人不得不停步。
不能点灯,不能说话,连走路还要小声,就在这时,园子里忽然吹来一股冷风,吓得秦家女眷往丈夫身后躲,于江全上前将妻女护在身后。
于书燕却只顾着留意外头的动静,听到巡逻兵走过去了,她才带领着两家人往深宅里走。
好在天上还有月亮,虽说光线不明朗,却还是能看到轮廓的。
于书燕辨认了一下路,随即带着人往里头走去。
许是经过是的以前的花园,如今野草丛生的荒地,于是听到了耗子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