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部分权贵家中都有生意,只是都不张扬而已。”
俞氏本想训儿媳妇的,没想四儿子又插嘴了,这是要气死她这个娘的,一点儿也不孝顺。
然而全家都是支持三房的,俞氏最后还是被丈夫劝住,她不再喜欢三媳妇,倒也没有再将三媳妇休了。
此事暂且过去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于书燕与秦楚的婚礼筹备的差不多了,再不嫁入秦家,呆会又怀上一个孩子来。
于书燕心心盼着的事,终于能实现了。
秦楚身为朝中三品大员,自是决定大办,他的请帖送了出去,朝中不少官员都对秦楚上心,果然自己强大了,自然就有前来投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担心被他投靠。
于书燕写下家书,给燕北的大哥去信一封,她那会儿肚子大了,与秦楚和燕王回京有些着急,都没有看到大哥所说的大嫂,正好借机问问情况,可是认真的,如果是认真的,她就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
燕山府将军府上,于英改正与妻子蒋氏一起坐下吃饭,副将就匆匆将家书送了来。
没错,就在燕王一行人匆匆押着邢野回京城去了后,于英改带着将士去了那小山村,按着那小山村庄的婚礼习俗,他将蒋氏娶进了家门,一时间成了小村庄的佳谈,只可惜他岳父不愿意跟着来这将军府,还要住在那在小村庄里,都说在那儿住惯了的。
于英改刚与蒋氏成婚,正要差人快马加鞭送家书回去,没想妹妹的家书来了。
他展信一看,见妹妹终于要成亲了,大侄子也安安生生的,家中父母身体健朗,于英改便笑了。
蒋氏不识字,但从小跟着父亲学打猎,有些功夫藏身,性子也显得粗心,这会儿看到丈夫笑了,连忙问道:“信上怎么说?”
于英改却是笑看着媳妇,说道:“妹妹问咱们什么时候成亲。”
蒋氏却是羞得垂下头去。
在蒋氏的家乡他们是已经成婚了的,可是于英改还打算在燕山府再举办一场,正好在筹备。


第751章 杜家私生子
于英改接着说道:“我打算着画师将咱们的画像送回家中,千里迢迢,没能将父母请了来,但是咱们的婚事还是要仔细同父母和妹妹说说的。”
于是于英改费重金请画师,随即写下家书送去了京城。
京城里,于书燕收到兄长的来信,她看到画相,赶紧跑去父母的院里,将家书念给父母听,又将画像交给爹娘看。
许三娘没想到自家儿子有能耐,娶上媳妇了,她先前最是担心儿子娶不到媳妇,毕竟自家儿子镇守边关,哪家姑娘嫁给他都是受罪。
看着画像上的儿媳妇,许三娘与于江全笑了,于书燕也很开心。
想必过不了多久,嫂子就会带着孩子一同回来了,边关之地,也不方便的。
许三娘似乎也想到了,立即叫管家赶紧收拾好主院,只要儿媳妇一回来,就住主院去,就如女儿所说的,自然还是她来掌家的。
秦楚要成婚了,下了早朝不少朝臣向秦楚道喜,秦楚与人应酬,随后又与周寅一同去了东宫,关于杜志渊的事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儿。
外放为官的杜志渊,如今正是平江府底下一处知县,他恨秦楚,但也怕秦楚,所以他在此地隐藏着,心里却是不甘心的。
最近杜志渊没少受平江府知州的气,原本还能和平相处的,最近这位知州大人似乎尤其针对他,先是当着所有知县的面批评了他,尤其还公开指明,监察御史一来,他是一定不会给他评上好政迹的,就说他一无是处,别想升迁。
原本就委屈在此的杜志渊,被上司一刺激,心中的那一口郁气无所可发泄,于是想起了当年师父交代他的。
他原本就是杜丞相之子,这些平江府的地方官员若是知道他的身世,他们还敢这么对付他不成?要是他能认回父亲,有父亲暗中相助,何止升官,就是这地方知州,也随时换地方为官,最好是将他换到巴蜀去,这才叫天道好轮回。
此时京城杜府,杜卓远打探到最近秦楚与太子似乎在做什么大事,很有些动静,而当年中得第二名的榜眼杜志渊,听说秦楚有意提拔他,想将这样的才子归于自己的门下么?
杜卓远还记得当年取得前三的三名才子,一个秦楚就这么难对付,一但这三人联合起来,岂不是如虎添翼,杜卓远立即叫人关注杜志渊的动静。
这日御书房内,杜卓远与几位大臣皆在,秦楚上前提议,提拔杜志渊到京城,正好瀚林院里尚需要几位能人帮他。
杜卓远一听,心中着急,果然这秦楚生了这样的心思,果然是要提拔杜志渊了,他岂能如他所愿,于是杜卓远立即上前,说出杜志渊的不好,正是暗探打听来的,平江府知州说此人徒有才气,却并不懂得治下,如今身为一个知县都尚且做得如此糟糕,岂能调回京城。
离帝听后,决定问问平江府知州,很快知州上书,将杜志渊在平江府时的所做所为一一说了,政迹平平,无所作为,沉迷书中,不问世事。
这正是所有才子都有可能的通病,会读书的未必会做官,十年寒窗,本以为一朝高中就是好日子的时候,遂不知,这才是为官之道的开始,一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治下,就会陷入困局,尤其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员与富绅,个个都是多年的大家族,想动动不了他们,想出政迹那自然要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这中间的调和,便是他们走出书中该要学的官场之道。
可是不少读书郎却并不会处理这些,想必杜志渊也是如此了。
这一下杜卓远像是抓到了秦楚的把柄,直说这杜志渊不如人,就该一直为知县,而须在天下粮仓之地都不能出政迹,就该将他调到小地方去。
离帝也有些疑惑秦楚为何要找如此庸才,倒也没有听杜卓远的将人调至小县城,只是不再提拔杜志渊就是。
秦楚不再反驳,出了御书房,杜卓远一脸得意的朝秦楚看来,秦楚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怜了一个人才,就这样断送了前程。”
杜卓远一听,就哈哈大笑,但凡秦楚要做的事,杜卓远就要唱反调,如今看到秦楚受挫,他就高兴。
而此时平江府的杜志渊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京城城派监察御史来过一趟,却只是在苏州呆了一会,见到知州,随后就回了京城,然后就有消息传出来,原来这监察御史就来考核他的政迹,听说上头有意提拔于他,可是事后不但没有了动静,那知州大人还笑话他了,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提拔的事被搅没了。
杜志渊恨意加深,一直隐忍的他这一次爆发,于是写了一封密信往京城里寄了来。
杜府里,门防收到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是老爷的信,可是看着不是官信,那门防竟将密信交到了杜府主母费氏的手中,费氏这段时间正与丈夫呕气,丈夫将她手中的死士全部弄走不说,连着府中的护卫,令牌都不给她。
费氏平素在京城没少嚣张,没有这些护卫与死士,她就没有了底气,她气不过丈夫都已经为丞相大人了,一手遮天,还如此小心翼翼,他们平阳费家,也是大家族,族中出了不少人才,在平阳府时,费氏就是嚣张惯了的,原本以为嫁了个能耐的丈夫,没想还让她忍着。
自打上一次她刺杀于英改不成,被丈夫责骂后,夫妻之间有了隔阂,费氏正想着怎么得到这些府的护卫令牌,此时收到门防一封奇怪的信,是给老爷的,她倒也是能看的。
费氏展信一看,原本靠在长榻上的她忽然坐直了身子,随后就见她脸色大变,将信再看了一遍,自己没有看错,这上面写得时间地点,不正是当年丈夫外放为官时的时间,正好那段时间她怀着身孕,丈夫出门几个月视察,所以那几个月里,他身边一直有位女子服侍?


第752章 杜家乱了
有意思,在她最难受的时间里,他倒是逍遥快活,还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中了榜眼,又外放为知县,瞧着这信里的内容,这是打算来认父了。
费氏倒是费解了,当初高中时,怎么不见此人认父,如今外放就认亲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费氏都不准,想她平阳费家之女,竟然不知丈夫在外头有人了。
这么多年她竟然受了这么一个大委屈,那时她怀孕,自己正是辛苦,遂不知他却与别人快活。
费氏立即将信烧掉,随后面色一沉,起身进入丈夫的书房,翻找了一番,终于在书案下发现了令牌,她调用了杜府的大部分护卫出城往平江府去了。
半个月后,常熟县,一伙黑衣人潜入县衙后院,没多会,县衙后院火光冲天,里头传来哭喊声,转眼县衙都烧了。
街坊们出来帮着灭火,闹了一夜,火势止住,可是再往县衙后院去,里头全是烧焦的尸首,里头有一具,瞧着模样像是知县大人,百姓都震惊了。
经人查验,这火是柴房起的,又有说最近天干物燥,所以引起了自然火灾,才将县衙给烧了的。
平江府知州知道此事后,一脸沉痛的上书,将此事上报。
御书房内,离帝听到这个消息,还有觉得可惜了,十年寒窗苦读的杜志渊,却这么的死了,便派人去寻他的家人,赐下赏赐。
可是这么一查,这杜志渊居然没有家人,只在那村里人有些消息,听说以前有一位师傅,专门教他读书的,后来一直出外游历,连着村里人也不好说了。
杜卓远得知杜志渊死了,他便想着秦楚的算盘算是落空了,心情很不错,只是待他回到书房时,却发现书案上摆着一封信,杜志渊亲笔所写的字迹,杜卓远看了一后,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杜志渊是榜眼,他当年也将前三名的作品看过的,离帝还曾问过他意见,自是认出了杜志渊的笔记的。
杜卓远有些疑惑不解,他叫来护卫长,沉声问道:“这信怎么送来的?”
那护卫长便禀报道:“禀大人,从驿站送来,只是为何,驿站出了状况,中间停留了好些日子,送来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杜卓远的心怦怦直跳,莫名有些不安,他立即拿起信打开,里头的字迹工整,除了信以外,里头还有一块玉佩,以及高望大儒的亲笔,这两样皆是证明了杜志渊是他的儿子,他当年偶遇的那位美人,他一直记挂到今日,原来是早逝了。
杜卓远看完,抓住玉佩,仰天大怒,“秦楚。”
……
夜里,秦楚与媳妇躺在床上,夫妻两人今个儿心情不错,正谈着婚礼的事,秦楚但说道:“燕儿,我怕是要当丞相了,到时我一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咱们的婚礼,我已经在筹备银子了。”
于书燕却是一脸惊喜的看向秦楚,“秦楚,你终于要做丞相了,秦楚,我真的替你高兴,果然,你是最厉害的。”
于书燕一把抱住秦楚的腰身,秦楚却是笑了,吻了吻她的额发,随即解开她的衣裳,在她耳边呢喃,“以后你就是丞相夫人,你要在京城举宴,无人敢不来,便是荣后也得给你这个面子,待我坐稳丞相位,我就给母亲和你讨要诰命,到那时,我家燕儿也是京城里尊贵的女人。”
于书燕两世以来都不敢想诰命的事,她在秦楚的怀中都喜懵了,秦楚却已经不知不觉将她剥光,随即吻向她的耳垂、脖颈。
原本清醒的于书燕慢慢地变得迷茫,一双藕臂抱住秦楚的头,两人缠绵在一起。
第二日早朝,杜卓远上书,秦楚滥用私权,卖官欺负同僚等等,罪名一堆,离帝看了一眼就将奏折丢在一旁。
一位朝中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怎么要指责人来,如此幼稚,离帝对秦楚最是信任,根本不相信这些话,杜卓远早已经准备好的证据还来不及交出来,此事就被皇上压下了。
杜卓远下了早朝就去了鸾凤宫中,见了荣后,杜卓远决定全力对付秦楚,哪怕是费了杜家所有的底蕴,也在所不惜。
荣后正需要这么一大助力,以前杜卓远虽然帮着晋王,可是不服管束,如今他主动前来,那自是同意的,荣后决定联合朝臣弹劾秦楚,与杜卓远一起除掉此人。
待杜卓远从宫里出来,杜府护卫长却是神色匆匆的来到主子身边,小声说道:“大人,关于平江府常熟县县衙起火一案,调查是天灾,但属下刚才发现护卫营里尚有一部分护卫曾接到主母令出过一趟远门,被我无意间问出了情况,他们去的方向正是平江府常熟县。”
杜卓远一听,脸色大变,怒问道:“费氏哪来的令牌?”
那护卫长垂下头去。
杜卓远盯着他,“莫非去了我书房偷的?”
护卫长只好点头,杜卓远气笑了,家贼难防,费氏是如何知道他有私生子?这事儿不是瞒得好好的。
杜卓远再无心顾及其他,坐上马车就直接往杜府去。
杜府内,费氏正准备午睡,就见丈夫急匆匆的冲进来,杜卓远一进来,看到妻子,上前就是一巴掌,眼神凌厉的盯着费氏,语气幽冷的问道:“是你杀了渊儿?”
费氏被丈夫打懵了,她呆呆地看着丈夫,不敢出言。
杜卓远又甩了一巴掌,费氏被打倒在地上,这一下费氏暴发了,大怒:“杜卓远,你打我,我是平阳费氏之女,当年若没有我们费家帮你,你走不到今日,你竟敢打我?你当我们费家没人了。”
杜卓远却是哈哈大笑,“你费氏算个什么东西,我如今可是丞相位,你在下手杀渊儿时,可想过我是你夫君,可想过费家得仰我鼻息?没有我杜卓远,费家算个庇。”
费氏气得心头翻涌,她的手不知不觉握紧,一说起这个私生子,费氏也笑了,她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看着杜志渊,如同在看一个陌生人似的。


第753章 秦楚又升官了
“杜卓远,你还知道这一个私生子,当年我怀着昆儿时,你在做什么,你在风流快活,你出门几个月,说是去办正事,却是与其他女子风花雪月,而我却生昆儿难产,掉了半条命。”
“杜卓远,你看不起我费家,可是当年若没有我费家,岂会有你的今日,费家如今是不如你,可是费家是世族之家,也不是你杜卓远能比的,杜卓远,你今日为了私生子打了我,我也不会让你好过,左右这丞相夫人我也发腻了。”
费氏转身要往外走,杜卓远上前踢了一脚,费氏差一点儿站立不稳,杜卓远却是下令,叫护卫将费氏软禁了起来,虽然杜卓远的能力的确不必怕费家,可是他现在正在对付秦楚,出不得差错,一但费家此时闹事,他也会很麻烦。
杜卓远转身走了,费氏却被禁足了。
入夜,主母院里,一位小丫鬟匆匆往堂前去。
费氏今日哭晕了两次,这会儿还神情恍惚,就看到一个小丫鬟进来,此人说是外头的扫洒丫鬟,得过费氏的恩惠,一直记在心头,她愿意为主母出去送信。
费氏正好在气头上,也没有多问了,于是执笔写信给费家,将自己的遭遇写下了,又将自己对杜卓远的一腔恨意也写下,写完吐了口气,就叫那小丫鬟赶紧送出府去。
小丫鬟匆匆去了,费氏就等着费家来人教训杜卓远了。
然而那小丫鬟出了杜府后却并没有立即出城,却是去了东宫。
东宫里,秦楚与周寅看了信,随即两人往信里加了几样东西。
信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平阳府费家。
费家家主收到妹妹来信,从里头掉下一根鲜血淋淋的手指时,吓得脸色都白了,再加上费氏带着恨意的信,费家家主气得一掌拍在桌上,看来杜卓远如今完全不将他们费看在眼里了,竟然打了他妹妹,还伤了如此之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费家都舍不得折腾的女儿,到了杜家如此不值钱,这是不将他们费家放在眼中。
于是几日后,就在杜卓远志得意满的准备将秦楚斗倒时,那一日早朝,原本该弹劾秦楚的大臣,转眼杜卓远却被其他大臣给弹劾了,费家这一次大义灭亲,将杜卓远的一些陈年烂事说出来。
虽然不是致命的事,却还是惹得离帝不高兴,气得叫杜卓无即刻下了早朝,暂时留待家中反省。
杜卓远在朝堂上丢了一个大脸,当着众朝臣的面退下了。
而朝中不能没有丞相,毕竟有不少事情离帝还得倚仗。
于是以太子为首的众位朝臣上前建议,由秦楚暂代丞相一职,离帝听后,竟然同意了,因为前一日,秦楚与周寅一同提议改变新税政一事,秦楚为牵头人,他若只是三品官的身份,恐怕不能服众。
如今暂代丞相位,朝中的风向变了,皇上如此喜欢七皇子,七皇子也是惊才绝绝,在太子位上越坐越稳,如今又有秦楚相助,想来以后以后秦楚前程无量,于是顺带的,秦楚也得到不少的朝臣的支持。
转眼秦楚当上了暂代的丞相大人,他实施的新税政也传了出来,这些朝臣心中不满,却是无人敢言。
当回家面壁思过的杜卓远得知秦楚暂代丞相位时,他就知道自己这一盘又输了,在他初见秦楚时,他就有一种预感,此人不好对付,果然如此,杜卓远做事低调起来,对发妻的恨意可不是一点点。
秦楚的权力越来越大,来秦府送礼的人多了,俞氏得了静安姑姑的指点,迎来送往也都有了分寸,倒是不曾出乱子。
随着秦楚的名声大振,秦楚与于书燕的婚事也成了京城的谈资,先前准备的请帖不够,恐怕是整个京城的权贵都会来参加吧。
于书燕在府中,她看着自己已经做好的嫁衣,上面的布料,是秦楚送来的云锦,听说是皇上赏赐给他的,他拿来给她用了。
算着日子,就等着两日后入门。
许三娘看着女儿那焦急的模样,心有不舍,虽然是同一条街,可是还是女儿嫁出去,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
于书燕这几日一直陪在母亲的身边,她也不舍母亲,不过她更高兴的是能嫁给秦楚。
两日,京城里热闹非凡,暂代丞相位的秦大人,在东南西北四城区设了粥棚给乞丐喝喜粥,过往孩童有糖吃,更令百姓们欢喜的是秦大人实施新政,对百姓是最好的,这些消息传出来,秦楚瞬间得了民心,于是婚礼也就更热闹了。
于府门外,已经有不少街坊过来道喜讨喜糖吃了,待于书燕穿着新嫁衣从于府出来的时候,百姓们都伸长了脖子去看,秦楚坐在高头大马上,笑看着她,秦楚在的地方,百姓就围在哪儿,那些京城权贵见了,都不免有些嫉妒,他们在京城这么些年,可没见百姓如此人心所向的。
于书燕上了喜轿,八抬大轿上的她,只听到周围不少羡慕的声音,秦楚说会让她成为京城里尊贵的女人,她一个庄户出身,从来不敢想过,这一世秦楚却做到了。
于书燕幸福的握紧手中的玉佩,这是秦楚当年送给她的定情之物,还有他当年送的梳子,这些她都收着的。
喜轿在京城里转了一圈,在京城不少百姓的祝福声中,喜轿来到秦府外。
秦府内客满为患,里头全是京城权贵,秦有富带着三个儿招呼,俞氏却是与三个儿媳妇坐在屋里,俞氏今日穿上福纹褙子,梳了个高椎髻,坐在那儿,与京城贵夫人没有什么两样,尤其今日更加喜气洋洋。
底下三个儿媳妇,吕氏的肚子大如箩筐,很快就要生了,但身上却仍旧穿得很喜气,其他两儿媳妇就更不用说了。
毛氏一身紫色圆领窄袖褙子,带的是金饰头面,贵气又大方,她怀里抱着长钰,长钰又大了一些,此时穿的却是于书燕先前亲手做的衣裳。


第754章 得到祝福的婚礼
史氏一身织金锦缎对襟长褙子,五官精致,有点小家碧玉,她身边坐着的却有些儒生模样的长生,长生如今八岁,长得却比同龄的高,一身儒衫,头上带着儒帕,一看就带着书卷味,不知道的必定以为此子斯文的很,若不是今个儿俞氏下了死令,长生若是敢在喜宴上的捣乱,就有他好看的。
秦长生做为秦家第三代长孙,自是得有个表率,尤其看到弟弟长钰,还有二伯母的肚子,他感觉自己肩上有了重任,将来他必定要暗中都弟弟妹妹们上山打虎掏鸟窝,没事练武逗弄同窗。
长生一想到这儿,小脸蛋上露出笑来,史氏暗感不妙,她警告的看向儿子,长生只好停住了笑,眼神又看向长钰,心里莫念,弟弟可得快些长大,哥我还有不少本事要教你呢。
外头响起锣鼓声,吉时到了,俞氏高兴的起身,带着三个儿媳妇出了门。
正堂前,热闹非凡,个个都看向新娘子,当真是郎才女貌,金童玉女,这秦大人年纪轻轻就能暂代丞相之位,将来必定是下一任丞相了,而这位于氏也是厉害了,和离后却仍旧能与丈夫复婚,看来这位秦大人也是个重情重义的,嫁给这样的夫君,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人群里羡慕的有之,嫉妒的也有之。
在这一群欢喜声中,两位新人走了进来。
却在这时,外头有太监传话,皇上和皇后来了,太子也来了。
一听到这三位大人物亲自前来,在场所有的人连忙跪下,对秦楚这人更是敬畏起来,皇上极为看重他呢。
周寅走在离帝身边一同进来,荣后却是神色不明,她进来后,先是朝秦楚看去一眼,随后看向于书燕,脸色微微一变,又露出温和的笑容。
随即大家起身,这一次秦楚与于书燕的婚事,由皇上与皇后亲自见证。
周寅来到两位新人面前,对秦楚说道:“我今日将父皇请了来,可是来为我妹子撑腰的,秦楚,你可得记好了,不准欺负我妹子。”
秦楚连忙应下,“二哥放心便是,我不会再让燕儿受半分委屈的。”
于书燕却是心中一暖,她看向周寅,周寅却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随即上前,坐在离帝身边。
婚礼正式开始,在热闹的祝福声中,于书燕进入新房,秦楚在外头招待,于书燕静坐在房里,贴身丫鬟云霜小声说道:“姑娘,要不我去拿些吃的。”
于书燕点头,她的确饿了。
云霜出门了。
东院女宾区,俞氏正带着三个儿媳妇正在招待,有贵夫人抬头朝史氏看去,随后又垂下头去与身边的夫人说话,史氏尖着耳朵去听时,就听到有人说道:“……这就是那个赚了不少钱的金汤史。”
“别说了,恶不恶心。”
“这银子也有人赚,还是秦大人家的女眷。”
“毕竟这秦家是寒门出身,没有底蕴。”
“也对,相必如今赚下不少银子,只是这名声啊,太不好听了。”
这些贵夫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史氏听后,心头不是滋味儿,她看着这些贵夫人,心对难受的要死,她做生意怎么了,各赚各的钱,这些人了不起呢。
然而不管今日秦家地位多高,可是史氏的这个生意一经传开,自是管不了别人的嘴了,就好比京城里有谁家出了什么事,那还不是到底传,这些话都是不好听的。
云霜过来拿吃的,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回到新房时,便全部学给了于书燕听,于书燕听后,便想到三嫂的尴尬了,如今的秦家地位越显贵,她就越尴尬。
于书燕接过云霜手中的吃食,一边吃一边想问题,上一世的陈家,正是做这生意起家了,这一世变成她三嫂来做,那陈家失了先机,如今恐怕在京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不过当时听说那陈家被皇上嫌弃后,曾做过不少好事,慢慢地人们对他改观,也就这些京城权贵受咬舌根,于百姓来说,这本来就是好事儿呢。
于书燕吃饱了,于是叫云霜拿出文房四宝,她写了几句话后,叫云霜将纸条给三嫂送了去。
史氏坐在席上,正是会立难安,身边的婆母已经面色铁青,她只好找了个借口说不舒服,先离席了。
俞氏也不想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今个儿明明是个好日子,自家四儿升官,又娶了四儿媳妇,眼下差一点儿被三媳妇搅得没了心情。
史氏离了席,正暗自苦恼的往后院花园去,路上没想遇上云霜,云霜含笑上前将纸条交给她。
史氏展开一看,只见上头写着,“生意不分贵溅,重在问心无愧,既然钱有赚,三嫂何不多做善事?”
史氏倒是一点就透了,四弟妹说的对,她如今银子赚了不少,要想挽回名声,就要在京城里多做些善事,重在问心无愧,她为何要自责。
史氏心情大好,她收起纸条,随后开心的去了后花园里。
这婚宴闹到了子夜时分,秦楚才醉熏熏的被人扶进新房,他又升官又娶媳妇,自是高兴的。
于书燕从长随手中接过秦楚,门一关,秦楚便将于书燕抱了起来,在她耳边小声说道:“等这一日等了好些日子,终于等到爹娘的祝福,世人的祝福,这一次,燕儿,我们要白头偕老,要一生平安,要寿终正寝,好不好?”
于书燕听到秦楚的话,她忍不住落下眼泪,连忙应好,扶着秦楚在床边坐下,秦楚一把将她扑倒。
“咱们洞房吧。”
秦楚一本正经的要脱衣裳,于书燕却是笑了,上前帮他,他却是有些急不可待,没想越脱越急,就将自己的双手给缚于身后了,倒在于书燕的身上,秦楚竟然睡着了。
于书燕看着秦楚满足的睡容,她吻了吻他温热的唇,见他没有反应,她却是笑了,这一次看来是真的醉了。
秦楚难得喝醉,平素不管在什么情况,他都会保持着清醒,于书燕有些心疼,将他扶着躺在床上,解开衣裳,又为他擦了擦,随后她才脱衣上床,抱着秦楚安稳的睡了过去。


第755章 吕氏生了
天大亮,秦楚醒来了,他反应过来,立即看向床里头,里头哪有媳妇的身影,他惊出一冷汗,莫名以为昨日的婚礼是他的梦,待他翻身而起,看到床边放着的喜服时,他松了口气,又有些自嘲一笑。
而秦家院里正堂,俞氏与四个儿媳妇正说着话,早上该轮着四房敬茶的,也都一切免了,于书燕早早的过来,俞氏便拉着她的手,将自己手腕上一直带着那支玉镯子送到了她的手腕上,当着三个儿媳妇的面,这一次无人嫉妒,只有羡慕。
从巴东郡到京城,不仅秦楚的官节节高升,秦家的女眷也似乎成长了不少。
她们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庄户出身,连个吃食都要争的人了。
大嫂毛氏早已经准备了礼物,她温柔的看着于书燕,将手中的盒子给她,打开一看,是一支玉簪,很精致很漂亮,于书燕看着毛氏,毛氏也变了,变得更真实了。
二嫂也有礼物,于书燕看着挺着大肚子的二嫂,她连忙上前扶了一把,吕氏却是将一块平安玉交到于书燕的手中,说道:“上一次与婆母去寺里特意求来的,大师开个光,带在身上,能保平安。”
于书燕看着二嫂,心中五味杂陈,当年的事似乎都模糊了,如今记得的是吕氏的笑容。
史氏的礼物却有些夸张了一些,她将一条马鞭交给她,原来是送给于书燕一匹良驹,正在马厩里。
于书燕道了谢,在座位上坐下,俞氏便说起以后各房都得添些下人的事,如秦家的有了收入,三品官员本就有赏赐下来,庄子上也丰收了,有了银子周转,俞氏也不像以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在静安姑姑的教导下,也知给各房备一些下人服侍。
毛氏一听,自是高兴,吕氏也是高兴,四人正说着,秦楚一袭月牙白锦袍出现,他新婚,皇上准了他三日假,于是不必去上早朝,于书燕早起,没有叫他,他还担心着媳妇儿受委屈,没想一进来,却看到一派和谐的气氛,他心下一安。
秦楚上前给母亲请安,随后在于书燕身边坐下,于书燕一看到秦楚,心头就开心,这会儿吕氏忽然大喊一声,“娘,我肚痛。”
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