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住的都是各地前来投奔的门客。
于书燕想起前一世的她住的地方,她感觉像是做了一个梦似的,如今的才是最真实的。
于书燕与石泉来到人江湖上,这儿停了一艘小船,石泉跳了上去,说道:“走,咱们去湖中央的凉亭坐坐,那儿能喂鱼。”
两人上了船,很快划到凉亭处,上面还摆了一张琴。
石泉有些错愕,于书燕却是在琴台前坐下,她不是不会弹琴,只是以前没有这情趣,成日为生计奔波,秦家院里也不大,她一个庄户出身忽然会弹琴了,别人自是怀疑的。
她在琴台前坐下,一首流畅清扬的曲子传出来,石泉半个身子靠着柱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她,“燕子什么时候学会的琴艺?”
于书燕弹完一曲,挑眉看他,说道:“学琴有何难的。”
答非所问,石泉自认为一直跟在燕子身边,就不见她学过,所以她是怎么学会的?
石泉还要再细问,于书燕却是起身,指着湖对面的竹林说道:“瞧见没,那片竹林里隔你的院子近,以后你练功在那儿,可别跑后花园里来了,毕竟以后我兄长还得娶妻,到时与女眷遇上不好。”
石泉一听点头,“我省得的,竹林好啊,我也喜欢竹林。”
两人在湖中喂了一会儿鱼才划船上岸,随后送石泉回院里,于书燕才回去。
于书燕在院里的墙角四处看了看,直叹息,她已经选了一处最靠近东门的,可是中间还是隔着几堵墙,后院女眷的院子本就有些防备,秦楚以后怕是进不来了。
于书燕在长榻上休息,云霜便一直跪在她身边打扇,待她醒来时,看到云霜跪了一个晌午,她连忙说道:“在我身边服侍,忠心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些虚礼无关紧要,以后打扇这种小活让外头的小丫鬟做就是,何况屋里还算凉快,到热的那些日子,我会买些冰放在屋里。”
第663章 于书燕掌家
云霜以前服侍的主子要求极为严厉,她害怕自己服侍不好又被主子发卖,没成想这位主子如此随和,连忙行了一个大礼应下了。
黎劲将府中帐本送了来,新搬入府中,刚才前堂,皇上派宫里的公公送来了一批赏赐,于将军收下的,交到了他的手中,他这会儿登记入账目,就等于书燕去过目。
于书燕与黎劲来到府库前,就看到赏下了不少,原来不只皇上赏下的,还有荣后赏下的,里头的不少补药、瓷器、布匹。
于书燕看到有燕窝,如这类的补品就不必入库房了,直接给她母亲的院里送去,至于布匹,她想了想,还是给母亲挑了几匹过去,到时候用上荣后赏下的布做成衣裳穿着去参加宴席,也不错。
也就在这一日,虽然于府不曾举宴,却还是有不少权贵世家送来了贺礼,于英改不好意收,于书燕做主将东西全部收下,却全部单独记了帐目,在京城可以不与这些人交际,但是虚礼得有,人家送来的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不过是个意思,若是不收就是不给面子。
收下后,以后对方府上有喜事,再主动送礼还了人情,这样的人情往来无功无过,打个照面罢了,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于家人再一次看到了于书燕的能耐,于书燕说的对,不收是不给面子,收了得另外记好。
转眼府库装了不少东西。
所以说世家权贵的人情往来,也的确耗钱,将军府是赏下了,可是她兄长并没有什么产业,应该说他们于家庄户出身,在京城没有产业的话,这人情往来就能逼得于家人头痛的。
好在于书燕的生意做得大,不比这些权贵差,要什么礼物,她买来就是,不过就这一点上,便是所有寒门遇到的最窘迫的事。
所有的寒门最怕的就是这人情上往来,有了高位却因为没有经济支撑,在世家权贵面前会比较寒碜,怎么能与那些世代祖宗积累下来的财富相比较呢。
于书燕记下了这些清单,便立即叫黎劲将这些权贵家的情况摸清楚,同时她叫黎劲帮她去寻一位叫静安的妇人,此人这会儿应该才从宫里退下来,不少权贵都想招揽吧,但无人知道她住在哪儿,而她有了前一世的记忆,她是知道的。
将静安姑姑找了来,跟在她身边也算是有人相助,同时还能教她身边的下人规矩,以及母亲也可以向她多学学,毕竟以后都要出门应酬的。
黎劲拿着于书燕写的信去了外城城郊的一处小庄子上,这儿是静安姑姑的义子住的地方,只可惜她在宫里劳碌半生的财富却全部被义子骗了去,这才出宫没几日,她手头无银了,义子露出了本性,想将她赶走,得了庄子和财产。
静安在宫里也算是个人物,能在宫里活到这岁数,没有点儿手段怎以成,偏生一生的智慧却败在这义子的手中,便是她自己也不曾想过会看走眼,以前她在宫里,义子在外头,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连娶的妻子都是她一手包办的,对方还是一位四品官员家的庶女,她原本觉得有了这四品官员的亲家,她从宫里退出来也有了依托。
却不曾想这儿媳妇的厉害,与义子合伙骗走她的财产后就开始对她不敬,以前在宫里也算是受人敬仰的,专门管着宫女们的规矩,谁不敬着她。
正好在静安忍着一口郁气进退两难时,黎劲带着于书燕的信来了,静安自是听说过新晋的于将军,此人寒门出身,捉了齐国大将邢稽而名扬天下,得了功勋,要是以前的静安自是不放在眼中的,但现在的她却不同了,这样人家或还能帮到她。
于书燕的信中写得很诚恳,希望她能受于府之邀,入于府做教导嬷嬷,必以上宾之礼相待。
于府虽只是四品官员的府邸,但若是有钱养得起门客,这天下还是有有才之士愿意上门献策做幕僚的,只是于书燕想低调,所以不曾设幕僚院,并不是她请不起,如静安这样的,身契不在她手中,算是她请来的教导嬷嬷。
但她知道静安姑姑就是一个极为严厉的人,心地却是善良的,她也没有别的亲人了,前一世与她相处极好,后来便决定留在她身边不走了,只要于书燕愿意为她养老送终,她还想认她这个义女,不过那会儿她已经是丞相夫人,静安姑姑不想高攀,便一直留在了她的身边,没有再想着出府。
于书燕的字里行间打动了她,她忽然发现这位于姑娘有些能耐,京城权贵都找不到她的住处,她却找到了,不只找到了,如今还写个亲笔信,就看着这一手的好字,瞧着与传言中的也不符。
说于家是寒门庄户出身,可是于家一位女儿的字就能写得如此之好,一看就像书香门第家出来的贵女一般,再说人家于家长子能在短短三四年间便能得到功勋,就算是京城里的权贵子弟也没有这么厉害的。
正好此时儿媳妇过来请安,静安知道这是又来催着她走了,这庄子的地契已经落入儿媳妇手中,她再无容身之地了。
儿媳妇褚氏,其父亲正是御史台四品右佥督御史,褚家世代在京城,也不算小门户的世家了,她虽是庶女,却也是身份高贵的。
她嫁到这小门户中,她是不甘心的,原本以为婆母会在宫里呆一辈子,如此褚家借着这一点儿关系,还能捞点儿好处,哪知婆母向皇后请辞告老,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还得了皇后的赏就出宫了。
当真是令褚家失望至极,出宫就算了,如今住到这庄子上,那模样还想做她的婆母,管着她,真是做梦。
褚氏带着下人排场极大的到了堂前,黎劲朝几人看去一眼,他忽然明白于东家会如此有把握了,原来这庄子上可不安心。
静安看着来势汹汹的儿媳妇,她的心就揪紧,想都没有多想就朝黎劲说道:“今日就走吧,也不必带东西了,想必府上什么都备下了吧。”
第664章 找到教习嬷嬷
黎劲连忙点头,“一应备齐,只等姑姑亲临。”
静安起了身,褚氏听着两人像是在打哑迷似的,上前拦住婆母,疑惑的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黎劲却跨步上前,护着静安,直接开口,“我于家将军府请静安姑姑为上宾,阁下是谁,竟敢相拦。”
褚氏一听,有些着急了,今个儿来是受他人之约,将婆母请去做教导,她可不知在京城里,婆母还能做教导吃得开,不少权贵都在找她呢,褚氏发现了婆母的这一点儿价值,自是要好好利用的。
“婆母,不能去,谁知他们是何居心,婆母何不去袁府,听说御史中丞家的女眷与族人都想请婆母前去教导,袁家主脉与旁支的女儿多,想让婆母去教导他们,设下女子族学呢。”
三品御史中丞袁家,世代在京城,可是很受人看得,尤其袁仲舟在朝堂上喜欢弹劾他人,朝中大臣都有些相让,不敢得罪于他。
黎劲看向静安,静安却是理了理衣袖,目光淡淡地看着儿媳妇,说道:“我知道你父亲身为四品右佥督御史,想要巴接上司的心情,但今日我已经答应了于家,袁家我是不会去的。”
静安要走,褚氏再一次相拦,她气极败坏的看着静安问道:“婆母若是不去袁家,也是不打算我们替你养老送终了么?”
拿养老送终来威胁么?静安苦涩的一笑,“我手中的这些财产若不是落入你们的手中,也足够我养老的,至于将来死后如何,看开了便什么也不是了,我并不在乎了。”
自打出了宫,看到他们的嘴脸,她的心都凉了,什么义子,算是她这一辈子瞎了眼。
黎劲见静安这么说了,于是护着她直接出门,褚氏立即叫护卫将两人包围在内,今个儿婆母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反正别想离开庄子,必须去袁家做教导嬷嬷,婆母不想以后,她还得想以后,不能完成父亲的交代,她也不必回褚家了,褚家庶子庶女多的是,她能受父亲看重,凭着的是什么。
静安没有想到儿媳妇敢如此张狂,居然向婆母下重手,如今倒是要连累了于家管事。
静安一脸愧疚的看向黎劲,看来她今日走不了,只能去袁家做教导嬷嬷。
黎劲却是回头看向褚氏,从怀里拿出令牌,“我是于家的大管事,受于家家主于将军之托将姑姑请去,你们若是拦着,可知我于家的能耐?”
京城里的守城军都在于将军手中,而莫将军却管着京师营,在这风头上,朝中的文臣怎么说也得给他们二人面子,眼前一个四品的褚家庶女敢如此大胆了么?
褚氏不以为意,冷笑道:“寒门出身的所谓将军,不就抓了一个齐国的手下败将,竟是如此骄傲,怎么着,我褚家的家事还由得你外人来管了?也不看看我褚家是什么底蕴,在整个京城也是入流的世家贵族。”
黎劲听后却是淡淡一笑,这话也说得出来,当真是不自量力呢,即使褚家了不起,可她也不过是个庶女罢了,敢如此猖獗。
黎劲也不多话,却是立即下令,“都出来吧。”
随着黎劲一声令下,庄子上的屋顶上站着数人,他们一身装束一看就是练过功夫的。
静安看到这凭空出现的几人,她也是呆了呆,看来于家可不容小视,先是于氏的一手好字震惊了她,如今更是这从能耐,说是寒门出身,却也不是简单的寒门。
静安姑姑再次移动站到了黎劲的身后,瞧着样子是要跟着他走了的,黎劲的人从屋顶跳下,那气势上,庄子上的护院就输了,他们连屋顶都跳不上。
很快黎劲将静安带了出来,入了内城门,直接来到了将军府。
静安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如此清静的将军府,说起在京城算不得多有权势,府邸也不大,门庭也不宽,但通过这一次的事,静安却对于府充满着信心,倒要看看能写出一手好字的女子是什么模样呢?如今于府新搬入不久,府中又是谁在掌家呢?
于书燕听到黎劲将人带回来了,她立即出来相迎。
静安没想到她会亲自出来相迎,看着眼前温婉的女子,长相清秀脱俗,若不是知道她是寒门出身,静安会以为她是贵女出身。
便是在这接待她的举止都做得很到位,不比贵女差,甚至还要更亲和。
于书燕这一世再次见到静安,心里有些感慨,她身上所有的礼节与素养,皆是静安教的啊,前一世她对自己的严厉在脑中出现,她忽然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姑姑,咱们回府。”
咱们回府……
静安的心莫名有些酸楚,她们不过是第一次见面罢了,为何会带给她如此亲近的感觉。
于书燕将人直接带入东院见母亲许三娘,待静安看到许三娘时,她才真正的感觉到这才是庄户出身的样子,许三娘的善良与随和,令静安提着的心放下了,这样的一家人,她很满意,好在没去袁家,她在宫里就听说过了,袁家家大业大,主脉旁支之间也有争斗,族人根本就不合,她若进入这样的府中做教习嬷嬷,与在宫里时又有什么不同。
她已经厌倦了这种勾心斗角的生活,如今来了于家她才真正感觉到了简单,而且她得知于家就母女二人,因为门庭高了,但家里人出身不高,叫她来教导也是情理之中,她愿意留下的,何况还将她奉为上宾的礼待。
于书将静安姑姑安排在自己的院里,她想收下静安做自己的嬷嬷,从此往后只跟着她,在府中时就是教母亲与身边的下人规矩,将来于家在京城有了一席之地,自然也得懂得这些礼节,才不得罪人闹出笑话。
静安姑姑同意了于书燕的请求,做为她的报答,她拿出自己的独家秘方,那便是整个京城权贵错综复杂的关系谱。
基本仔细看起来,京城权贵都有着亲戚的关系,出五服的不算,没出五服的都能沾得到边。
第665章 震惊的静安姑姑
于书燕看着静安姑姑给的关系谱,她很感激,前一世也是如此,这是静安真心诚意的要教导她们了。
于书燕将关系谱展开放于桌前,叫来母亲,说道:“娘,咱们得尽快将这关系全部记住,过不了几日,咱们府上指不定就收到请帖了,到时咱们还得斟酌着前去。”
许三娘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关系,就吓了一跳,这要如何记得,可是看到女儿严肃的表情,她只好点头,为了儿子和女儿,她也要努力的记住,想起上一次宫宴,许三娘便发现了问题,自己根本难以与她们说话,万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反而闹出笑话来。
第二日,静安姑姑开始真正的教她们的规矩,于书燕身边的丫鬟云霜也在其中。
静安姑姑果然如传言中的那样,第一天教的是她们的坐姿,便是坐姿就让许三娘有些吃不消,于书燕也会跟着学,她不想别人猜测她一个庄户女为何懂这么多,如果她是静安姑姑教出来的那自然不一样。
只是静安发现这位于姑娘非常的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做得极好,成了几人的榜样。
一天下来,许三娘腰酸背疼,于书燕上前为母亲按肩背,许三娘直感叹:“做一个贵夫人怎么这么难。”
“娘,兄长以后还得娶媳妇,万一娶了一位贵女,咱们家也不能上不得台面,所以还是要学的。”
她母亲不知,京城里的女子,做的不好不仅仅只是流言蜚语,还有太多的的明枪暗箭,做这些不过是让人挑不出刺儿来罢了。
接连几天,坐姿站姿,吃饭的规矩,每一样都能让许三娘吃不消的,于书燕见母亲辛苦,于是让母亲休息了一日,正好太子周寅抽空来他们于府,新搬入于府,周寅不能太过显眼,所以没有来。
只是周寅过来的时候,还有一个跟着一同前来的秦楚。
于江全看到秦楚有些意外,虽然想起他当初和离时的样子,同时又不由得想起女儿被人带走后秦楚为救小女而受伤的样子,这让于江全有些为难。
然而秦楚却是脸皮有城墙厚,上前就喊岳父岳母,听得于江全都不知道怎么应他。
周寅也忍不住朝秦楚看去,不对劲啊,以前可没这胆子,就不怕妹妹说他?都和离了,脸皮这么厚。
静安姑姑跟着于书燕从东院匆匆过来,静安以为前院来了什么权贵,正要交代于书燕几声,好生招待,毕竟她这几日看到于府可是这于家姑娘掌的家。
没想于书燕入堂前时,还不待静安开口,她就直接闯进去了。
静安跟着入堂前,一看到旁座上坐着的太子,吓了一大跳,连忙上前拉着于书燕要行礼,这可是太子殿下,才教了几日的规矩,生怕于书燕做不好。
于书燕也没有阻止,与静安一起,规规矩矩的朝周寅行礼。
周寅有些意外,妹妹此行大礼可是有所求?他立即起身上前托住于书燕的手,郁闷道:“说吧,想求什么?只要不是捅破天的事儿,二哥我还是能帮你的。”
于书燕的眼睛滴溜溜一转,便说道:“我想求二哥陪我,什么时候将宁妹妹叫了来,咱们一起出门踏青。”
这有何难的,周寅不以为意,立即应下了。
秦楚在旁边顺势说道:“殿下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秦楚说完这话,眼神还朝于书燕看来一眼,于书燕的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要是二哥带着秦楚出门,她带着宁妹妹出门,正好四个人在一起游玩,避开了长辈,挺不错的安排。
周寅一听秦楚这话,他朝他看去一眼,不对劲,这秦楚最近春风满面的,像是遇着了什么好事似的。
所有人当中只有静安站在那儿风中凌乱,谁能向她解释一下,眼下是什么情况,太子殿下与于家姑娘称兄妹,所以于家是太子的人?不,比太子的人还要亲近,像是亲人一般。
若说先前被于家姑娘的一手好字给震住,那如今再看到太子,她忽然觉得,凭着自己半生的宫中生活可以明确的看到一点,她怕是撞好运了,跟着于姑娘,什么义子和儿媳妇,她都不必将之放在眼中。
于书燕留两人一同吃饭,周寅也没有打算走,看向于江全夫妻,他就像以前一样的对许三娘说道:“就麻烦母亲操心了。”
静安再一次惊住,她看向许三娘,就看到许三娘连忙摆手,夫妻二人赶紧亲自下厨去了。
于书燕却是带着周寅和秦楚去往人工湖,这儿可是她最得意的地方,她亲自叫黎劲弄的人工湖,上头还有船,等荷花开了,满池的荷花,那景色不言而喻。
三人来到湖边,于书燕跳上船,两人也跟着上了船,于是三人来到湖中凉亭,上头一把琴,秦楚一看到那把琴,他的目光呆了呆,他前一世就没有好好坐下来听媳妇弹过一次,她暗自努力着,他却因为朝中的事而忙碌。
于书燕在琴台前坐下,说道:“最近跟着静安姑姑学规矩学琴艺,你们听听,可还能入耳。”
这是于书燕故意这么说的,她这是先铺垫一下,免得被人怀疑,她以前不曾弹过琴,更没有这个机会的。
周寅倒也有兴致来了,他在那儿坐着听她弹琴,秦楚却是靠在圆柱上,他那清隽俊美的五官令人痴迷,于书燕一抬头就对上了秦楚那深情的眸子,她的双颊微微一红,心里甜滋滋的。
一曲凤求凰是夫妻二人心照不宣的情意,周寅听出了酸味,他坐在那儿抚额,不该带秦楚前来的,家里妹妹这是又要被人带坏了。
“妹妹的琴艺不错,虽说在京城不能数一数二,与京城贵女们相比,也相差无几了,好好学学,以后会弹得越来越好的。”
于书燕听了周寅的夸讲,心情大好,她在石桌前坐下,便看着秦楚,“不如秦大人弹上一曲如何?”
秦大人?
秦楚的嘴角抽了抽,看到媳妇那渴望的眼神,他摆手,“不会。”
于书燕就知道他不会。
周寅起身上前,他一袭月牙白长绸衫,看着像个贵公子,可是那生而就有的贵气却仍旧令人侧目。
周寅在琴台前坐下,一双凤眸朝于书燕看来,修长的指尖拔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悠扬拔动出来,于书燕和秦楚都忍不住静静地听着。
第666章 杜家贵女表白
高山流水,琴音悠扬,于书燕听着听着,不由看向了秦楚,此时秦楚也正看着她,两人以后见面,也只有二哥来了才能见到,想要翻墙进来是不可能了,于书燕特别珍惜这份时光。
在湖中凉亭游玩了一会儿,三人才上岸,此时于家前院里,许三娘早已经备下了饭菜,周寅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心情就大好,上前坐下吃饭。
于书燕在二哥面前坐下,秦楚也就在她身边坐下了,于江全看到秦楚这厚脸皮的,于是咳了一声,叫女儿坐母亲身边去。
于书燕看向秦楚,秦楚一本正经的盯着桌上的菜。
饭吃完,秦楚舍不得走,周寅已经看了他几眼了。
这边静安姑姑也接受这个现实了,她没想到于姑娘与太子殿下私下里称兄妹,而且这位中书舍人的新科状元与太子也是走得这么近,实在是意外。
天色不早了,周寅得回东宫去,秦楚走时来到于英改的身边,小声说道:“大哥,以前的事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必不负她,待大哥去了燕北,就将于家交给我吧,我一定照顾好于家。”
于英改听到这话,他仔细的看着秦楚,心中有些犹豫了,想起这一次妹妹被掳走,秦楚不顾生命危险将他妹妹救出来,这一点上他是感动的,或许真的有什么误会,而且看妹妹今日的表现,也是极其喜欢着秦楚的吧。
于英改没有反驳,只是拍了拍秦楚的肩,说了一句以后可以来府上吃饭,秦楚一听就高兴了,而这话于江全夫妻也听到了,虽然夫妻二人心头不太高兴,倒也默认了。
秦楚高兴的与周寅离开,于书燕来到许三娘身边,母女两人来到东院,于书燕忽然说道:“娘,我想清楚了,我想与秦楚复婚。”
许三娘看着女儿,动了动嘴唇,想劝又不知如何劝,再看秦楚今日来的有态度,这意思也是想与女儿复婚吧。
“娘,我不再是小姑娘,我知道这个决定来得突然,但是经过我仔细的想过,我要与秦楚复婚,至于婆母那边,我会努力的得到婆母的认可,我会做一个贤惠的儿媳妇。”
许三娘听到这儿就心疼女儿,“燕儿,你要是真的与秦楚复婚,一定要经过俞氏同意,在秦家,皆是俞氏说了算,至于咱们家,母亲也想清楚了,只要你觉得开心幸福,我们就会支持你,你父亲那边我去说。”
“娘。”
于书燕心中感动,母亲如此通情达理,她不由得抱着母亲,将头枕在母亲的膝头。
秦楚这算是过了明路了,自打这一日后,他的脸皮厚如城墙还是真的,每天傍晚都要来于家院里吃饭,吃完还赖着不走,与于英改练练箭什么的。
至于于书燕,虽然很想见秦楚,却还是被静安姑姑给叫住,于书燕将静安姑姑当自己人,她也说了想复婚的事,静安姑姑却是管着她的规矩,即使是要复婚,那婚前也不能男女共处一室,名声要紧。
静安很想将于家的规矩都立起来,兴家先从规矩开始,从上到下,于书燕掌家,静安成了她身边的嬷嬷,她就管着全府上下的下人。
几日不见,整个于府上下的下人都听话多了,中规中矩的,颇有大户人家的感觉。
这日秦楚邀于英改去酒楼喝酒,他最近努力的讨好着这个大舅子,到了酒楼也尽好的点。
只是两人进入雅间的时候正好遇上一群权贵子弟,两人也没在意,毕竟在京城里也是常事,只是在这一群权贵子弟中间,还有一位几位贵女,皆是跟着家中兄长出来的,其中一位贵女带着幕离,看不清长相,但是她一看到于英改时,眼神便变了,人也站住在那儿,看着于英改的背影进入雅间。
权贵子弟也进入一间房吃酒,那位贵女却借机出来,带着丫鬟敲响了隔壁的雅间。
秦楚来开的门,看到外头的贵女,他面色一凝,大舅哥就在里头,忽然来了一位贵女,可别误会了。
秦楚面色淡淡地开口,“不知姑娘找谁?”
秦楚怕什么来什么,那贵女立即开口,“原来是秦大人在这边,不知我能否在秦大人这儿吃上一顿酒呢?”
“不方便。”
秦楚已经领教了京城贵女的手段,相对来说,带上幕离是可以出门的,他能与权贵子弟同桌而食,不过得有兄长或者长辈在的情况下,只是眼下瞧着就这一对主仆,他最别招惹。
秦楚要关门,那贵女却是直接走了进来。
“姑娘,请留步。”
秦楚不好上前拉人,虚拦了一把,对方却是直接进入屋中,于英改全程听到,一看到对方还认得秦楚,又是一把女声,他的脸色就不好看了,说什么与他妹妹复婚,转头便有小姑子寻上门来了。
然而那贵女却是直接来到于英改面前,忽然挑开幕离,一双美眸亮晶晶的看着于英改,“于将军,是我。”
于英改看着眼前的女子,怎么有些面善,一时间还没有想起来,对方却是从怀里拿出一个香囊双手递给他。
于英改呆住,女子的香囊,那可是贴身之物,他吓得连忙起身避开。
秦楚也是呆住,他一看到女子的真容就知道了她的身份,这不正是杜丞相家的嫡女,想不到她居然看中了大舅哥,上一世她嫁给了周冲为侧妃,一个丞相府的千金竟会为侧妃。
那时秦楚已经是丞相,杜卓远退下了,却将女儿嫁给已经是太子的周冲侧妃,可想而知他的野心。
秦楚看着她,面色微微一沉,杜家,这一世自是与他势不两立。
于英改的举动令杜洁无地自容,女子主动上前献香囊,对方却是想也不想的拒绝,杜洁想起上一次送的吃食也是如此,她有些不甘心,又来到于英改面前,问道:“可是我长得不漂亮?”
于英改摇头,他的眼神看向别处,在女子面前他有些紧张,而且他从没有想过要娶京城的贵女,不,他心里装着太多的事,就没有想过要娶妻。
第667章 刺杀于英改
杜洁又问:“那我哪儿不好?我改。”
于英改沉默了一会儿,侧首看向杜洁,说道:“我要出征,并不想娶妻。”
“我可以在京城里等你,你三个月后才出征,我们可以先成亲。”
杜洁一脸的希望。
于英改却是摇头,“我并不想成亲,对不起。”
“那你什么意思,你是没有看上我?”
杜洁的脸羞红,心里难过的要死。
于英改竟是点头,他暂时没有这心思,事实上他也不喜欢眼前的女子,有些骄纵有些霸道,不及他妹妹可爱半分,他要的女子一定是温婉柔弱些的,如他妹妹那般,一点儿也不骄纵的。
杜洁见于英改点头,气得转身就走,丫鬟也跟着追了出去。
秦楚将门关上,来到于英改面前坐下,试探的问道:“大哥想找什么样的女子为妻?”
于英改郁闷的向他看了一眼,“你也要来气我?”
“不敢。”
秦楚连忙摆手,还狗腿的给于英改倒上了酒。
于英改见他如此殷勤,心气儿顺了许多,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忽然说道:“你要与我妹妹复婚也成,只是我希望你能明媒正娶,而不是直接就回你家了,如今我妹妹身份不同了,嫁给你也不是高攀,我这么要求的目的是希望你们秦家重视她。”
于英改想起当年妹妹初嫁给秦楚,他送妹妹回秦家时,看到秦家婆母那脸色,以至于他们于家就没怎么登秦家的门,这些场景他可没忘记,如今妹妹再出嫁,他要给妹妹撑腰。
秦楚连忙应下,那自是要明媒正娶的,他一定给媳妇儿一个热闹的婚礼。
只是秦楚一想到自己的母亲,就有些头痛,他得想法说服了母亲才成,这一次他不再让燕儿受半点儿委屈。
这一顿酒倒是将两个年轻人喝到一块儿去了,当年两人便能聊到一起的好友。
两人吃得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