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家院里没有其他人,秦楚感觉到了,媳妇儿这是将他们都支使开了吗?
于书燕与秦楚一起回到堂前吃饭,她亲手做的,多难得,吃着与前一世味道一模一样的口味,秦楚便忍不住多吃了一碗。
如今整个院里只有两人,于书燕去厨房洗碗的时候,秦楚也跟着进来,于书燕下意识的想将他推出来,秦家是男子选疱厨。
秦楚不以为意,从她手中接过活,仔细的将碗洗干净,秦楚一边干活,一边说起一些京城里的小趣事,于书燕安静的听着,这一刻她觉得很开心。
再回到后院,秦楚一把将她抱起,一夜缠绵,尤如新婚之夜。
第二日于书燕服侍着秦楚去上早朝了,看着他的马车离去,于书燕的心里甜甜的,今晚他还会再来,只是以后他们若是搬入将军府去了,她与秦楚要如何才能相见呢?
且不说于家院里甜蜜的小两口,先说守城门的于英改,这一日他正带着人马查走商的货物,正好遇上上香回来的杜府马车排在后头。
于英改查到走商有问题,他立即带着人手过来,决定将那些袋子全部检查一遍,正要细看时,他行军打仗天生的敏锐感令他感应到危险,原来那走商这一次押送的货物里头藏了武器,在那些棉线下一是兵器。
对方见势不对立即从驴车下抽出大刀就朝于英改杀了过来,于英改算是反应迅速,他飞身而起,弃了座下马,徒手接了对方的刀柄,随后凭着他天生的神力将对方一脚揣飞。
其他匪徒眼看着逃不了,想着京城城门里进出的指不定有权贵,只要抓到一个权贵,也能全身而退。
于是有匪徒乘于英改对付其他人去了,于是朝商队后头等着杜府马车来了。
原本治安极严的京城,没成想还能在光天白日之下有匪徒,杜府的护卫上前相护,可惜匪徒来的多又来得急,几刀劈上来,马车四分五裂,杜家母女在马车中吓得发抖。
于英改见状,飞起一脚,踢开身边交锋的匪徒朝后头跑来,他迅速的跳上马车,将杜家母女弄了下来,而后护在身后。
杜家嫡女杜洁看着前头伟岸的身影,想起那次庆功宴上看到的于将军,她面颊一红。
有匪徒冲过来要杀人,于英改一人之力将之挡下,守城军立即将城门关上,不准匪徒逃进城里,同时收起入城的桥,于是匪徒的车队与杜家的车队都被城门与护城河拦在了中间。
这样的举动不会伤极其他百姓,也是守城军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的反应。
接下来就是瓮中捉鳖了,将这些匪徒拦着,无人逃得出去,不过匪徒也下了破斧沉舟的心性。
于英改抽出腰间软剑,再上来的匪徒他不再心软,只见那软剑在几名匪徒中间滑动,听到的却是嗤的声音,鲜血喷出来,有的溅到了于英改的脸上。
于英改却是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连杀了五人,这边杜家母女安全了,他才过去帮着其他副将。
一盏茶的功夫,这些匪徒全部收拾了,再翻看车队,这一队假走商一共运来五驴车的兵器,他们就这么运入京城,可想而知会造成多大的恐慌,这些人到底想做什么?
留下的几个活口自是要严审,于英改将人安排下去,再一回头,就看到杜家母女一脸苍白如纸的站在那儿,显然吓得六神无主了。
于英改看到其中那位小姑子,他觉得面善,可惜他最近事多,有些不记得 在哪儿见过了,他朝人抱了抱拳,随后向副将下令,派人送两人回城,同时再清理好城门,放下护城河上的桥,百姓还得进出城门,不能耽搁了。
于英改交代完后,也没有再看两人,却是翻身上马入城了,他这是入宫禀报去了,能发现这么多的兵器,不得了,这些兵器的来源,运入京城的目的是什么,细思极恐。
杜家母女又说上了一辆普通的马车,马车内,杜夫人抱着女儿,“洁儿,别怕,咱们回家就好。”
副将没想到两人是丞相府的女眷,送到丞相府外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才带着护卫离去的。
杜洁的脑中却对那个伟岸的背影再也挥之不去,如此英勇的于将军,她若要嫁,也该当嫁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才是。
城门出现兵器一事,朝堂上的议论开了。
此时晋王府内才解禁的晋王收到消息,脸色大变,吴尚给他运来的兵器,全是得吴家真传的好兵器,没想到落入于英改的手中,晋王差一点儿气出心血来。
而且这一批兵器很快入了国库,太子周寅与秦楚跟着于英改去兵器库看了看,发现这些兵器与他们铸造场里造的兵器明显要好,而且如此锋利,一但落入谁的手中,京城都有好一阵乱的。
周寅看着这些兵器,疑惑的看向秦楚,“你怎么看?”
秦楚正仔细的看着那刀锋,如此锋利,可不是普通的铸造师能打造出来的,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殿下还记得当年轰动离国的铸造大师吴井么?”
“吴井?”
周寅是皇子,从小就听到父皇说政务上的事,自是听说过吴井。
秦楚却是内心一叹,若不是有前一世的经历,他也不会知道英年早逝的吴井会有后,还将吴家铸造术传承了下去。
“对,吴井虽是死了,但是他却留下一子,此人叫吴尚,得其父的真传。”
秦楚不紧不慢的说出来,周寅却是震惊,“秦楚,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楚的眼神朝其他地方看了一眼,说道:“我赴京赶考的时候在江湖上听到的,听说黑市还有吴家器的问世,与吴井当年之作不分上下。”
周寅听后陷入沉思,若是这些兵器是吴尚打造,那为何要运来京城,那么京城里谁在与吴尚联络?他想做什么?造反吗?
“三皇子?”
“三皇子……”
两人异口同声,随后两人相视一笑,秦楚点头,“对,除了三皇子,我已经想不出还会有谁。”


第659章 牢中死士
周寅双眸微变,若是三皇子的话,他想造反?可是他如今既无兵权,又无实权,他为何要这么做?
这也是两人的猜测,不过显然这一桩事并不能威胁到周寅,倒也无关痛痒了,由着刑部去查吧。
晋王府内,周冲在书房中坐立不安,吴尚的人被抓,会不会将什么都说出来了,上一次邢野偷了他的令牌,他已经惹得父皇怀疑,这一次他若再与这事儿有点儿沾边,荣后怕是要放弃他了。
若没有荣后相助,他便什么也不是,他只能是那个深宫里连太监都敢欺负他的皇子。
不成,他必须出手,晋王犹豫了许久,最后决定了,打算派心腹夜探天牢,将人灭口,只是去天牢,他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最后晋王在死士营里选了一人,此人拿了吴尚铸造的兵器出现在客栈,被巡逻的守卫发现端倪,于英改看到对方手头的兵器猜出来了,此人必定与那些走商有关系。
于英改将人带走,对方似乎还有隐藏的窝点,于是将人关押在天牢。
此人一入天牢,看到对面一个个被提去审问,最后被打得死去活来又提了回来,看来吴尚的人嘴风也紧。
半夜三更,死士从嘴中吐出一块刀片,将自己的绳子解了,接着又将牢门弄开。
对面半死不活的匪徒看着他感觉到不可思议,见他朝他们走来,以为是来救他们的,一个个的抱着希望。
死士来到牢门前,利用同样的手法将牢门打开进来,这些匪徒以为有救的,有的已经向他道谢,哪知此人从发间拿出数枚银针,手腕一动,身边数人皆中了牛毛针的暗器,暗器上沾了毒,好几人应声而倒,剩下的匪徒反应过来,正要出声,却发现此人手脚麻利,身形飞快,乘人不备,转眼将牢中匪徒全杀了。
杀了这些人后,死士咬破舌下的药丸,也倒在了血泊中。
第二日于英改正要上早朝,就有亲卫过来传话,先前关押在牢中的人手全部死了,而且是他昨个儿抓到的那人所为,昨个儿抓的这人居然是死士。
于英改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后悔不已,他没有想周全,原来是对方故意派死士前来杀人灭口的。
只是牢门如此坚固,他是如何打开的呢?
于英改没有上早朝,却是匆匆朝天牢跑了去,不仅于英改震惊,便是刑部也是震惊了,此人是如何打开牢门的?
半夜三更,外头的守卫并没有惊动,这位死士一个人对付这么多的匪徒还不会发出声音来,着实透着诡异。
秦楚和周寅听到消息也跑了过来细看,秦楚看到牢门上的铁锁完好,可是牢门却已经破坏,对方或许功夫高强,谁能培养出功夫这么高强的死士来?
秦楚看向那边牢中死去的匪徒,他们没有打斗的痕迹,除非这些人是中了毒,或者一招毙命,那得多么强大的功夫。
但不得不说,对方这一招很强,不派人前来营救或是灭口,却故意放进来一个死士,不声不响的将人给解决了。
周寅皱眉,他蹲身在死士身边看了看,尤其看到对方因长期练武而练出来的茧子,一看就是专行刺杀之事的死士了。
再细细查看那些死掉的匪徒,终于发现了牛毛针,原来如此。
死因找到了,反而令周寅和秦楚是震惊的,养出这样的死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到底是谁这么有能耐?晋王?可是晋王的年纪来算,他能入荣后膝下没几年,而先前他不过是失去母亲的小皇子,在宫里不受待见,谁都能欺负,又怎么可能养得了死士。
这种死士,一般年幼时抓来的童男童女,从小开始训练,一直到大,成为他们的杀人工具。
两人从天牢出来,周寅决定调查此事,暗中下令抓捕吴尚。
于英改心中愧疚,是他当时不能再心细一些,不然牢中的人必定不会死。
此事并不能怪于英改,而是背后之人的能力,能培养出这样的死士,显然不容小视。
周寅叫于英改好好看住城门,他与秦楚却是上朝将此事说了出来,满朝文武震惊,这是有史以来,天牢里还能出现人命案的。
所有人当中只有晋王周冲面色淡淡,谁也没有注意他,唯有坐在侧边做记录的秦楚刻意的观察了一下晋王,在看到晋王的表情后,秦楚下意识的朝杜丞相看去。
正好此时周寅说起那死士的情况,秦楚明显的看到杜丞相的眉头一紧,眼神朝晋王看去了一眼。
秦楚收回目光,嘴唇不知不觉抿紧,手中的笔不曾停留,接着记录。
于英改从宫里出来,没打算回景衣巷,如今京城发生这样的事,他更是要日夜守好,会不会再来一波,毕竟丢了一批兵器,对方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只是在于英改来到城门处时,副将上前小声说道:“有位小姑子已经在这儿等了多时了,她提着食盒说是给于将军来送午饭的。”
于英改一脸的奇怪,什么小姑子?他又不认得。
于英改听了副将的话,朝那边看去,那儿停了一辆马车,上机没有挂府牌,他不知道是哪个府上的姑子,不可能是妹妹,妹妹的性子大大咧咧的,绝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于英改来到马车旁,朝里头的人行了一礼,就要出声,只见马车帘子挑开,露出一张精致的小脸,京城里的美人当数杜家女,杜家嫡女杜洁眼神一瞬不瞬的看着于英改。
于英改对上小姑子的眼神,他想起来了,此人不正是上一次他救下的母女么?事后副将禀报给他,这一对母女居然是杜家的女眷,那么眼前的姑子就是杜家嫡女了。
于英改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又是礼貌的行礼,就要走了,杜洁却是提着食盒下了马车,将于英改叫住了。
“于将军,留步。”
于英改不得不停下脚步,此时在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多,这小姑子如此大胆,也不带幕离,这要传出一点儿什么可不得了。


第660章 试探兄长
于英改连忙说道:“我身为男子,与姑娘授受不清,不想连累姑娘,正好政务加身,就此别过。”
于英改要走,杜洁追了两步,连忙说道:“多谢于将军上一次相救,我也没有别的意思,这是我亲手下厨给于将军做的,于将军何不收下,也不枉死 一片苦心。”
于英改却是摆手,随后走了。
杜洁身为名门贵女,不仅家世好,长相也是数一数二,没想在大街之上被一个男人给拒绝了,她心里莫名有了怒意,可是内心却对于英改越发有兴趣了。
杜洁站在原地看着于英改走远,心头难受,她将食盒往地上一放,上了马车就走了。
副将还是将食盒拿了回来,于英改却叫副将自己吃,他是不会吃的,呆会妹妹必定给他送吃的,妹妹做的多好吃,谁要吃那些贵女做的吃食,手艺必定是不好。
副将正高兴的不得了,打开食盒吃了起来,然而才吃了一口,脸色变了,这是什么味道,从没吃过的味道,却也是最奇怪的味道。
正好此时于书燕提着食盒来了,她正杨探探哥哥今晚回去不,所以送来吃食的时候是最是温柔。
于英改一看到妹妹,脸上满是宠溺的笑容,上前接了食盒,手下意识的摸了摸妹妹的头,说道:“何必每日都送,以前不送我也是这么过来了,妹妹若是辛苦就别送了。”
岂能不送,她是来探口风的,难得秦楚能天天出宫。
于书燕却是一脸开心的说道:“就想哥哥吃好一些,正好母亲听了我的话,与父亲在寺里多住几日,我在家中左右无事,就给哥哥顺手送来了。”
于英改听着妹妹这话,心里真是烫帖,他家妹妹手艺好啊,这么多好吃的将来也不知道会好了哪个小子,想想就有些吃醋。
于英改坐了下来,旁边吃了两口杜家贵女做的饭菜的副将,立即凑了过来,这几日没少在将军这儿捞吃的,而且瞧着于家妹妹怕兄长吃不饱,做了不少好吃的,每次都吃不完,他来收拾残局。
于书燕将吃食端出来,看到那金黄的烤鸡,副将便咽了咽口水。
于书燕试探的问道:“哥,最近忙么?”
说起政务上的事,于英改皱眉,“看来今个儿还得在守在这儿,不能回去了,妹妹一个在家没事吧?”
于书燕连忙摆手,“哥,政务要紧,家里的事,你不必担心,我好着呢。”
于英改放心了,吃饭的时候,看到副将的眼神,于英改无奈道:“一起吃吧。”
真好,又能吃到于家妹妹的手艺了。
于书燕坐在一旁收拾,就看到打开一个精致的食盒,可是里头的吃食却没有动过。
“哥,这是谁送来的吃食?”
于书燕一副抓到哥哥了的样子,势要问出来还有哪家姑子给她哥送吃的呢,连着食盒都这么精致,用的还是上梨花木。
于英改面色微变,看向吃得正香的副将,在桌下踢了他一脚,问道:“我妹妹问你是哪家姑子送给你吃的?”
副将指着自己,手里还拿着鸡腿,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他只好说道:“就……就一个普通的姑子给我送来的。”
于书燕立即来了兴致,这么说来,这位副将有情况了?正是适龄的年纪,指不定没有成亲。
副将对上于书燕的眼神,他脸颊一红,手里的鸡腿吃不下去了,轻咳一声说道:“但是我为吃的,我也得说一句公道话,她做的真是难吃极了,不好吃,以后都不会再收了。”
于书燕看着副将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她就想笑,她刚才不过是故意的,不过显然人家不是看中她家大哥,她家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娶嫂子?
于书燕给兄长布菜,于英改力气大,但他吃得也多的,几碗饭下去,还没有吃饱,一餐两只烤鸡,一大盘红烧肉,还有一盘炸里脊肉,素菜与糕点多样,一顿就被他与副将吃完。
于书燕还决定明个儿做烤全羊,这样就能让她哥哥吃过够了。
于英改一看到妹妹,心头就温暖,便是吃着妹妹做的饭菜,他觉得这几年也值了,能再一次与家人团聚,就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坚持的事。
吃过午饭,于书燕也问明白了,兄长今晚是不可能回来的,家里没有长辈,秦楚又可以直接从正门入,都不必翻墙。
一想到秦楚,于书燕便提着食盒走了。
齐国使臣带上离国国书离开,秦楚和周寅一同相送。
齐国使臣一走,便立即派人去打探邢野的情况,听说邢野受了重伤,使臣便是冷笑,果然这些人不会放过他的。
然而邢野还是逃了,的确秦楚派了刘乙带着人就是去追杀邢野的,也不在离国境内杀了他,就等到燕北境外再下手,没想邢野狡猾,竟是让他逃了去。
接下来是齐国的公主要来离国和亲一事,到时与谁和亲成了朝臣们议论的话题。
到这会儿周寅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太子妃人选挺好的,不然还得娶齐国公主为妃。
眼下六皇子燕王不曾娶妻,朝中大臣首先想到了他,离帝写下召书,召燕王回京。
荣后与晋王听了,两人不淡定了,外戚荣家也开始有了危机感,原本只是晋王与太子在京城里相斗,太子才上位,根基不稳,再来一个掌兵权的燕王,晋王自是占下风,而且晋王马上就要随户部尚书出发江南治水,先前出了那样的事耽搁了。
秦楚与周寅却是笑了,回来一个燕王好啊,三位皇子在京城,荣后也得分神了。
燕王要回京了,京城里的权贵各怀心思,皇子之间,燕王掌握着兵权,得皇上喜爱,但燕王的母妃却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在生下燕王之时便是难产而亡。
从小燕王失母,原本荣后要养在膝下的,没想皇上听了胡家的进言,便将燕王交给了外祖家中养大成人。
胡家不在京城,所以燕王算是民间养大的皇子,也正因为从小不在身边,皇上对他有愧疚,十五岁后就见他想参军,才将兵权交到了他的手中,但显然的胡家并没有将皇子养歪,打仗极为了得,在绥州城里出了名。
夜里秦楚从宫里回来,也不回秦家院去,就大摇大摆的进了于家院门。


第661章 要搬家了
屋里,于书燕做好了饭菜,夫妻两人在堂前吃着,这小日子感觉就像当年庾县的西市小院一般。
秦楚吃饭的时候还是说起了燕王要回京城的事,于书燕一听,她却是呆住,这也是一个变数,前一世燕王不受重视,镇守着边关就不曾召回京城,而且那会儿太子是三皇子周冲,更不可能让燕王回京城的。
想来三皇子周冲不曾害死燕王就已经不错了,同样的上一世也没有齐国和亲一事,所以变化越来越大了,而她与秦楚的结局呢?会一直在一起么?
于书燕不由得看向秦楚,秦楚今个儿说起朝堂上的事,实则也是想告诉媳妇,上一世的事他们都要忘记,未来在他们的手中,只要改变了,就有希望寿终正寝。
然而秦楚是重生这一事实他不想告诉媳妇,所以他无法明着说,只盼着媳妇能想通,不要再在心中存有心结,他两世以来都不曾负过她,他怎么舍得负她,他长得又不聪明,还有些娇气,脾气也不好,又喜欢胡思乱想,这祸害他不收了,在别人那儿只会受伤。
秦楚忍不住在桌下握紧媳妇的手,心中暗自想着,“燕儿,你安心的跟着我,你的坏脾气你的小心意我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也别想折腾了,咱们一起白头偕老。”
于书燕对上秦楚莫名深情的眼神,她心中疑惑,吃她做的饭就这么感动呢?以后她可以天天做给他吃,感觉给秦楚做饭也不觉得辛苦,而是幸福。
一顿吃得一脸的温情,这一次两人在一起聊得很晚,秦楚会将朝堂上的事都跟她讲,还会告诉她注意京城里的哪些人,放前一世他是不愿意讲的,他怕媳妇听不懂还得解释半天,但这一世他不这么认为了,只要媳妇不懂,他就教,教多少遍他也不觉得累,反而这样感觉两人的心会靠得更近。
但事实上他发现媳妇并不是他想像中的笨,什么事儿仔细一提点,她便能反应过来,秦楚也发现自己这么做对了。
一个晚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秦楚暗自决定,他该想法子说服母亲,早点将媳妇娶进门,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清晨,于书燕送走秦楚,今个儿父母要从寺里回来,以后秦楚自是不能再这么随便进院里来,何况那边于家将军府也已经准备好,他们该搬入府中住了,不再在这小院子里,将军府上,秦楚根本翻不进来的。
黎劲将搬家的日子选好,这会儿送了来,就在后个儿,家里也准备的差不多,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兄长。
于英改倒没有多想,搬家就是一家人直接去将军府上住即可,也没有什么要搬的,将军府要准备的都准备好,小院子先空着了吧。
因为要搬家,石泉与莫强也会在那一日从军营里回来,晌午在府上吃饭。
当天于江全夫妻从寺里回来,这一趟寺里上香,似乎整个人都变了些,心情也好了不少,看到黎管事选的日子,同意了。
当天闲不下来的许三娘已经开始准备几人的衣裳,到了于家搬家的这一日,于家院外来了三辆驴车,于英改、莫强、石泉三人正在将家当搬上驴车,秦家院门打开,出来上街的秦家婆媳看到这场面,两人脸色略有不好看,俞氏催着马车快走,心想着以后于家搬走也好,从此往后与他们秦家便再也没有交际了,各过各的日子,互不打扰。
于书燕从院里出来,看到秦家的马车离去,她脚步一顿,想到了秦楚,不由得向秦家院看去一眼。
于英改见妹妹的眼神看向秦家院,轻咳了一声,说道:“妹妹,咱们新搬了府邸,我不打算请宴,也免得父母和妹妹辛苦,京城权贵里的那一套我不稀罕。”
于书燕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哥,咱们寒门出身,不必请宴,就算请,也容易得罪人,如眼下这样挺好的,就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好了。”
于英改也是这么想的,他是不想父母与妹妹辛苦,应付这些人,一但应付不好,对方必留下话柄,或是闹出笑话,或者看不起,左右都有话说。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他们一家要离开景衣巷,于江全夫妻朝小院最后看去一眼,这院子很温馨,门口的老树与秋千架,承载了不少欢声笑语,这是他们一家来京城安的第一个家。
一家人上了马车,便朝新府而去。
于府在京城时算是普通的,但对于他们寒门出身来说,这已经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一家人站在府门外,看到门口的两座威武的石狮,一家人都不曾想过他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以往在庚县看到世族权贵门口的石狮就觉得不敢靠近,如今在京城,他们的府前也有了,而且更加的威武。
再看府门外的护卫,忽然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感觉了。
于英改看着目瞪口呆的父母,心头一酸,三年的忍辱负重,终于换来了今日,以后他要再接再厉,让父母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于书燕来到母亲身边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娘,哥哥有出息了,咱们要更加的高兴,走,我们一起进去。”
一家人入门,进去有照壁,上面是山河图,进得大门大院,就见黎劲带着下人候于此,一整排过去,纷纷朝于家人跪下。
许三娘自是与黎劲熟悉的,连忙将人扶起。
院里已经打理好,原先赏下来的时候看着有些荒废,里头没有什么生机,如今重新种上花草,修了假山流水,又重新上了朱漆,小道上也铺过了石子,一眼望去,就是京城里的大户也是一般无二。
好在于书燕做生意,手头银子不少。
一家人来到正堂,黎劲将府中的花名册呈上,有几处院子,各院子都安排了下人打理,就算是不住,也得收拾的,一但府中有客人,自然也得有客院。


第662章 入住将军府
于江全夫妻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指使,于书燕这会儿站了出来,算是接掌了于府的掌家权,兄长不曾娶妻,这掌家权她暂代吧。
于书燕将身契与花名册对了一下,下人上前一一照面,于书燕挑了几个老实本份的留在父母面前驱使,其中一位年长的,穿着谈吐都有气质的一位婆子,于书燕留意了,问对方姓王,叫王娥,今年四十上下,以前在大户家里做过嬷嬷,懂得人情放往,还算会说话,于是提拔到她母亲许三娘的身边,以后出门,身边少不了这么一位的。
许三娘听着女儿的安排,她忽然觉得女儿也是极有能耐的,以前都忽略了,总觉得女儿还小,遂不知女儿已经长大了,能够当大事了。
于书燕又在丫鬟里寻了一遍,看到其中一位小姑娘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挺机灵,眉清目秀,不太出众却是耐看。
于书燕将之叫了出来,此女叫云霜,从人牙子手中买来的,老家钟离,家中姐妹多,养不活了,才卖了她,她曾在一位富绅家里做过丫鬟,没两年富绅家里落泊了,她又被发卖,于是跟来了京城。
于书燕看到她,决定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丫鬟,以后要在京城里行走,身边必定得有丫鬟才行。
云霜被提为大丫鬟跟在了主子身边,不少下人都羡慕,都以为主子身边怎么说大丫鬟两位,小丫鬟两位,呆会主子必定会一一挑选,没想于书燕挑走了云霜后,就叫这些下人退下去,黎劲带着这些下人离开。
莫强和石泉全程看着于书燕处理,不由得对她佩服,在下人面前极有威严,恩威并施,想必于家妹妹是掌家的一把好手。
于书燕随后看向父母,说道:“爹,娘,咱们挑院子住下吧,我想了想,主院留给兄长以及未来的嫂子,爹娘与我一同住东院,东院分两处,父母一处,我一处,石泉住在东南院,将来娶了亲,也能从南大门进出,也是方便,至于客院就安排在主院旁边,与后院区分开来。”
于英改却是希望将主院给父母住才对,怎么他住主院呢,可是于江全夫妻却是同意了女儿的安排,他们不住主院,而且这儿本就是将军府,主院大气,又有议事厅,方便儿子接待外头来的人,他们庄户出身,怕不会说话,反而失礼。
在于书燕的安排下,几人同意了,而莫强住在隔壁的府上,中间与于家院里打通,在于家院里吃过饭后,于家人跟着莫强从中间的小门进去莫府,莫府里的布置与于家院里一模一样,也是于书燕派黎劲所为,便是府中靠近西院的人工湖上种的也是荷花。
不过莫强看着空荡的院子,他就叹了口气,说道:“偌大的府邸就我一个人,也不必要这些下人了,以后住住就算了,吃饭就在于家院里,于家妹妹可别赶我走。”
于书燕和许三娘都笑了,莫府的确人气不旺,父母就是根,父母在,哪儿都是家,莫强一个人,许是待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府里才有了人气,府邸太大,人气不旺也的确凄凉。
歇晌的时候,各自回房休息。
于书燕终于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了,与父母的院子对门,中间一条小道是往后花园和人工湖去的。
于书燕送父母回院里,院里什么都安排好,府中这么多的下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得亲力亲为了。
随后于书燕与石泉一同去了后花园,看到比以前的花园大了十倍不止的花园,还有满园的花草,石泉感叹道:“燕子,你可曾想过有一日咱们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么?”
“我从来不曾想过,这花园可是燕子最喜欢的呢。”
石泉脸上的兴奋劲一眼就能看出来,于书燕却是但笑不语,她见过更大的府邸,想想秦楚将来当上丞相大人,京城里最大不过丞相府,那花园更不是眼下的花园不能比的,而且府中的院子太多,便是客院就有数座,单独劈开不与后院相连,住的都是各地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