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秦楚一想到自己的母亲,就有些头痛,他得想法说服了母亲才成,这一次他不再让燕儿受半点儿委屈。
这一顿酒倒是将两个年轻人喝到一块儿去了,当年两人便能聊到一起的好友。
两人吃得开心从酒楼回去了,中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被他们气走的贵女杜洁却是一气之下回了杜府。
杜夫人费氏是平阳府费家之嫡女,费家在平阳府是大世家,嫁给杜卓远时也是在杜卓远还只是普通士子之时,杜卓远是经过费家提拔和支援的。
费氏如今有诰命在身,在整个京城也是极具尊重,对家中儿女的嫁娶也很看重,总觉得放眼整个京城权贵中,也没有人能配得上她家女儿,费氏是有想过将女儿嫁给燕王,只是她丈夫的政见不同,再想到燕王又要娶和亲的公主,所以歇了这样的想法。
如今听女儿从外头受气回来,还誓要嫁给于英改,这会儿回来闹着父母想法子,费氏就感觉到不可思议,于家寒门出身就算了,还是行伍出身,如今也不过是个四品武将,虽说立了大功,那也是定北侯帮着得来的功勋,真能力如何,她还不这么认为呢。
再说便是一流世家她还要挑呢,一个寒门武将当真入不眼,可是女儿的意思,这么一个人家居然还嫌弃她女儿,这令费氏生了气。
向来宝贝着的女儿,费氏打算教训一顿于英改,于是叫了心腹带上护卫扮成路人,就等在于府外,准备伺机而动,敢伤她女儿的心,她岂容他好过。
于英改从宫里回来,他下马车的时候脚步一顿,眼神不经意的朝府外街头看了一眼,随后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接着入了将军府。
于英改来到正堂,立即叫来身边亲卫吩咐几声,那亲卫立即退下了。
于英改也不急着去东院吃饭了,却是换了一身不显眼的青衣,独自一人出了将军府上了街。
才走到街头,他背着手站定,果然一伙人便围了过来,看到这么几个人,他的手摸向腰间。
这些人蒙了脸,一围上来就朝于英改出手,于英改放在腰间的手动了,抽出软剑便与人对上了。
于英改一人敢对付五人还不带喘气的,他那天生的神力,就算手中没有软剑也能用手撕,即使中了他一掌也是够呛。
这些人根本不是对手,于是有刺客放了信号烟上空,转眼又来了一伙人。
这一下将于英改围在中间密不透风,街头的百姓全部躲了起来,没有一个行人。
于英改应付起来略有吃力,主要是没有吃晚饭,肚子还饿着。
他手中的软剑不知道沾了多少血,便是衣裳都染红了,但他不但没有泄气,反而越战越勇,身上的劲也似乎用不尽,这些人对上他都有些心惊。
却在此时,守城军忽然而至,这些人见势不妙,纷纷逃窜,遂不知于英改已经在街头布下了天罗地网,全部被包围了,他今个儿能在这儿打斗这么久,就是为拖住他们,同时也想引出所有要刺杀他的人来。
这些人见跑不脱了,便不管不顾的冲杀上来,瞧着这些人像死士,他们已经不畏生死反而害怕落入他们的手中。
待将这些人收服,街头的石板路上已经全是血迹斑斑,而活捉的几名刺客却是咬舌自尽了。
没有留下活口,只是谁有这么大手法派这么多人来刺杀他,于英改想着除了邢野的反击,他还没有树过敌人。
于英改看向这些死士的伤口,忽然从嘴中喷出一口鲜血,身子往后倒下,亲卫吓了一跳,上前扶住他,可是于英改却已经人事不醒。
马车很快将于英改送走,同时将军府请了大夫,而京城的城防也越发严了起来,街头每隔一会就有巡逻的兵卫走过。
而那血染的石板路上,却是有人将之洗干净,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若不是街头的百姓亲眼所见,感觉就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似的。
此事还不曾传入宫中,消息一时间封锁,却是有人将消息传到了丞相府费氏的耳中,那心腹护卫禀报道:“属下是亲眼看到于英改吐血倒地的,受了重伤,随后坐上马车送回将军府后立即请了大夫。”
费氏一听哈哈大笑,一个寒门武将,在京城她要捏死他还不简单。


第668章 欺人太盛
然而护卫与费氏的对话却全部被门外正要进来的杜洁听了去,她一听于英改受了重伤,还是母亲出的手,她就不淡定了,她要嫁给于英改,而不是想他去死。
她早该想到的,在京城里,母亲的手段最是高明,底下养了无数死士,不就动用些人罢了,于家无权无势,要弄死于英改何其简单。
杜洁冲进来时,费氏面色一沉,看向身边的嬷嬷,“外头的下人都是死了不成?大姑娘进来竟不通传?”
那护卫见势不对就要退下,杜洁上前就朝那护卫甩了一耳光,怒道:“是谁让你们去杀于将军的,他可是我看中的人,你们竟敢动手。”
那护卫被打得头脑发懵,却是半声都不敢做,连忙退下了。
费氏看到女儿这模样,有些不高兴,她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女儿么?女儿竟然当着她的面打护卫,这是打给她看么?
“洁儿,母亲怎么说的,除了皇子,谁也配不上你,何况还是一个寒门出的武将而已。”
杜洁一听,立即来到费氏身边,请求道:“娘,就算于将军是武将,那也是我看中的人,他千般不好,娘要下手,可有问过我?我不想嫁入皇家,我就想嫁给于英改,我已经跟父亲说了,若不能嫁给于英改,我就一辈子不嫁,我就出家为尼。”
费氏被女儿给气死了,居然用一辈子不嫁来为难她,她到底哪一点儿做不好了,这一切不都为了女儿才做的么?着实,一个寒门小子她看不起,可是相较于女儿,费氏还是不得不协妥。
“好好好,你非要于英改,那也得他有这个命,若是这一次活下来了,母亲愿意叫于家来提亲,但是你要嫁给他,那也得他去了燕北,在没有定北侯镇守燕北后,他能坐稳才成。”
费氏的话令杜洁心下一松,立即起身叫身边的下人送补品入于府,杜洁甚至还想借着父亲的令牌去宫里请御医,被母亲费氏拦下。
杜家的补品很快送到于府。
而被亲卫抬回来还口吐鲜血的于英改却是在书房里坐得端正,哪有什么伤,他刚才身上染下的血都是刺客的。
于英改第一时间将消息封锁在府中装作受重伤,实则他已经派了亲卫去查了,在京城他一个守城统领还能被刺杀,他若不能查出来,他这个将军也不要当了,也太无能了些。
亲卫出去还不曾回来,于英改正在看整个京城的舆图,就有管家传外头有杜府的管事送礼过来。
于英改疑惑,杜家无缘无故给他送礼作堪?
管家将那杜府的管事带进来,那管事的带来一批补药,一脸的讨好,然而当于英改看到的全部是补药的时候,他面色一沉,问道:“不知是府上的哪一位相送?”
那管事一脸恭敬的说道:“正是杜家主母,不过亲自挑选的自是杜家大姑娘。”
说是主母相送,是不想留下话柄在外头,之后又补充的这一句就是想让于将军知道这是大姑娘的心意就好。
然而于英改并没有管事看着的开心,反而问道:“不知杜家是如何知道我受伤的?”
他为守城统领,要瞒着这个消息并不难,可是还是有人知道了,好巧不巧的送来了补药,这令他不多想都不可能,杜家是当他是随便好欺负的么?
那管事的也发现了事情不对劲,他以为对方会很高兴,哪知却问出这样的话来,如此无理呢?
“于将军这话小的听不明白,我杜家本是好意送来补药,为何于将军要针对我杜家似的。”
那管事的也挺直了脊背,先前的恭敬没有了,有什么样的主子便有什么样的奴才,于家寒门出身,在京城自是不受人待见的。
于英改却是什么也明白了,也不必查了,在京城里敢向他行凶的,若是邢野派的人,他的亲卫这会儿恐怕都抓到人了,除非这些人本来就是京城人士,若是杜家向他出手,那自是能支手遮天了。
于英改面色淡淡地再次开口说道:“本将军受伤是假,查案是真的,杜府的好意就不必了,全部退回去吧。”
管家立即上前赶人,那杜府管事的呆了呆,杜府送礼还没有谁敢退的,然而于英改却是第一个,半点不给杜府面子。
那杜府管事灰溜溜的走了,于英改却是召回亲卫,随后就要入宫,只是他的马车才到半路,却是被一辆马车拦住了,马车外挂的是杜府府徵,又是杜府的人?
于英改没有下车,对面的马车挑开车帘朝这边看来,问道:“马车内坐着的可是于将军?”
于英改挑开车帘看去,看到杜丞相,他应了声是,杜丞相却是冷哼一声,说道:“既是于将军,那就随我移步去酒楼,本相有事寻于将军。”
于英改暗自沉默了一会,一张五官分明的脸上露出一脸的严肃,倒也赴了约。
酒楼雅间内,杜卓远打量于英改,心中郁闷很,自家女儿如此精贵,竟是看中了眼前这小子。
“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得到了我女儿的心,但既然是我女儿欢喜的人,你明个儿派媒人上门吧。”
杜卓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倒是震惊了于英改,果然,先前送药的下人会是那么一个模样。
于英改忽然笑了起来,杜卓远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于英改却是起身,朝杜卓远行了一礼就要走,杜卓远面色一沉上前拦住他,一脸严肃的看着他问道:“于将军这是何意?”
于英改唇角还带着一丝淡淡笑意,只是那笑意不及眼底,很冷。
“下官还不知丞相大人是何意呢?先是派人刺杀我,见我没有死,如今又是叫下官明个儿上门求娶丞相大人的女儿,下官真担心上了杜府的门会不会被毒死呢。”
于英改的话里没有半丝客气的,杜卓远双眸微微一眯,冷声问道:“于将军可不能诬陷人,本官几时派人去刺杀你了?还有若不是看在我女儿对你上了心,本官可看不上你一个寒门武将呢。”


第669章 入宫面圣
“既然看不上就别看上了,下官也不想求娶,至于杜府有没有派刺客杀我,那就让皇上来定夺吧。”
于英改转身便走,杜卓远心中一惊,他没有去追于英改,却是赶紧回府。
杜卓远回府后直接冲进主院找到费氏,他立即屏退了下人,方问道:“你派人刺杀了于英改?”
费氏看到丈夫阴沉的脸,她也不瞒了,直接点头。
杜卓远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一掌拍在桌案上,怒道:“你还知道这是京城,你竟然敢派死士在京城行凶,你是嫌我的丞相位做得太安稳了不成?”
杜卓远他没有想到妻子如此大胆。
费氏反而觉得委屈,不就杀一个四品官员,对她这么凶做什么。
“一个寒门武将罢了,再说去的都是死士,无名无份,他能知道什么?”
这一点儿倒是提醒了杜卓远,他看着妻子问道:“既然都是死士,于英改又是如何查到咱们头上来的?”
费氏很快想到女儿刚才吩咐下人给于英改送补药的事,莫非于英改如此聪明,竟然猜了出来?
“你想到了什么?”
杜卓远看着费氏变了的脸,忙问。
费氏支吾着,将刚才女儿听到她的话后来闹的事说了。
杜卓远倒是被这对母女给气了,一个敢在京城刺杀,一个敢在这节骨眼上送补药,这是要告诉于英改么?难怪他刚才怒气如此之大的。
“我这是要被你们母女给害死了,发生了这样的事,就算女儿出家为尼也不能嫁给于英改,改日还不得折腾死我女儿,至于这一次的事,好在都是死士,没有证据,我这就入宫面圣。”
杜卓远一甩袖子匆匆而去,费氏也发现了事态的严重,她心慌慌的坐在那儿,心想着一个四品小武将还能折腾出浪花来?
杜卓远入宫前先去了一趟晋王府,他必须让晋王一同出面。
然而晋王周冲一听到此事,他便面色一沉,看着杜卓远,语气严肃的说道:“丞相府上的死士也能让令夫人随意动用的么?”
周冲这么一问,杜卓远看向他,这死士的确是他特意为晋王培养的,他刚才一时嘴快,只是眼下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于英改已经入宫,该如何解决才是。
“丞相夫人有能耐,一位妇人敢杀朝堂官员,太厉害了,便是本王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周冲起身,摆了摆手,说道:“此次之事,杜丞相若不能好好处理,想必以后也不必来我晋王府了。”
周冲走了,杜卓远脸色很不好看,妻子用了死士一事,他自是会处置,只是如今该是解决于英改的事,他看着已经离去的晋王,心中郁郁。他也不再在晋王府相留了,赶紧入宫去。
于英改来到御书房,御书房内太子帮着离帝处理政务,秦楚却在帘后的小室正抄写着。
于英改上前跪下,却不再起来了,离帝疑惑的看着他,于英改将今日街头事说了,离帝听后,脸色不好看了,光天化日之下,京城竟然有刺客。
而同时听到的还有周寅与秦楚,两人都停了手。
于英改接着将杜府送来的补药说了,离帝听后原本含怒的脸上存了疑惑,杜丞相虽然权势高了一些,但也还没有这个胆量,这中间必有误会,于是离帝召杜丞相入宫。
只是那公公还不曾去传话,杜丞相已经到了御书房外。
来得真及时,于是杜卓远进了御书房,看到场中跪着的于英改,杜卓远也相继跪下了。
略有些圆润的离帝身子往太师椅中一靠,威严的眼神朝两人看来,又叫于英改将事情经过再说了一遍。
杜卓远一听,立即喊冤,“皇上,臣是冤枉的,臣一直在衙里忙碌,绝无可能派人去刺杀于将军,再说于将军可有证据,若无证据,还望于将军不要抵毁我杜府,臣与于将军本就无怨无仇。”
杜卓远所说的确毫无破绽,离帝看向于英改,“于将军可有证据?”
“禀皇上,臣暂无直接证据,死士全部已死,只余下尸体,而臣已经派人查了,城门最近的进出的记录里并无异样,而杜府却如此恰到时机的送来了补药。”
杜卓远却是看着于英改冷笑道:“杜府送来补药是与于将军交好之意,倒不知反而被于将军误会,以后杜府自是不会再送。”
离帝的眼神将两人来回看了一眼,随后抬手,“既然无证据,此事作罢,以后加强城防。”
“常坤,给将军府上送些好药,于将军先退下吧。”
于英改心中郁闷,却苦于无证据,只好站起来准备离开,那坐着原本一声未发的太子周寅却是连忙制止,“于将军留步。”
于英改停下,杜卓远朝太子看去,心中咯噔一声,太子果然帮着于英改。
周寅上前看着杜卓远说道:“丞相大人来得倒是及时,于将军说此事不曾公开,不知丞相大人又是从何得知?却恰到好处的入了宫呢?莫非是知道于将军入了宫才紧跟而来解释的?”
杜卓远对上太子,不得不露出恭敬之色,知道太子不会罢休,只好如实说道:“臣入宫前实曾与于将军见过一面,本想与于将军谈女儿的婚事,于将军许是因此而匆匆入宫,臣不想圣上误会,才赶紧跟了来。”
这一下殿前几人都有疑惑了。
离帝相问,杜卓远不得不细说出来,只是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味道也变了,像是于英改肆意报复。
周寅也没有想到杜家女看中了于英改,这一下周寅已经猜到是什么原因,依着杜家强势的劲头,许是于英改拒绝了这一门婚事,对方下了重手,然而偏生没有证据证明。
“这么说来,杜丞相的女儿想要强嫁于将军了?于将军不愿意,所以才一同入宫的?”
周寅脸色温和,可是那话里却并不温和。
什么是强嫁,杜丞相听着心头不舒服,可是既然已经说到这份上,他不得不承认是女儿看上了于将军,事后没谈成,并没有强嫁的意思。


第670章 立案调查
周寅却是朝主座上的离帝行了一礼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于将军被人刺杀是事实,此事必须交给刑部,由刑部来破案,还于将军一个公道。”
离帝沉默了一会,应了儿子的请求,于是将刑部尚书请了过来。
刑部尚书郭子岚向来公正,是位清流大臣,得知事情的全部经过,听着很是愤怒,在京城里行刺杀之事,也太过份了。
郭大人领了圣旨,便去查案了,同时还将于英改叫了去,想去看看这些死士,再问问这整件事的经过。
两人离开,离帝却忽然开口,“寅儿,秦楚,你们先退下。”
周寅和秦楚朝离帝行礼,随后退下了。
殿前只有君臣二人,离帝看着杜卓远,好一会儿才问道:“如今殿前无人,你给朕说一句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对于将军下手?”
杜卓远连忙跪下,一脸惊慌的说道:“臣是冤枉的,臣绝没有对于将军下手。”
离帝没出声,却是看着杜卓远,殿前安静的落针可闻,杜卓远却是额头冒汗,全部是死士,只要他不认,绝查不到他的头上来,只是皇上竟然怀疑他了,都是发妻的嚣张,这一次被她害死了。
“既然如此,联便信你,你退下吧。”
杜卓远恭敬的退下,到了殿外,他吁了一口气,想起刚才皇上的怀疑,杜卓远只觉得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待于书燕知道兄长被人在街头刺杀的事时,那已经是两日后的时候,她没想到兄长差一点儿被人杀了,而始作俑者却是逍遥法外,她听后气得不轻,唯她兄长却像个没事人似的。
“哥,听说你惹上了桃花?”
于书燕问起这事儿的时候,于英改正要出门,他脚步一顿,挑眉看她,这些话怎么传出来的?
“妹妹是在哪儿听到的?”
“京城都传开了,杜丞相之嫡女看上了哥,而哥又无缘无故的在街头遭人行刺,这一桩案子可不是小事,哥,你为何不告诉我?”
于书燕一脸担忧的看着兄长,“哥,咱们是一家人,你不该瞒我。”
“我不是要瞒着你们,只是这事儿早在我的把握中,事后也没有什么事儿,所以就没有说,再说刑部已经立案,也是朝堂上的事,妹妹管着生意就好,不想妹妹再费心。”
于书燕岂会不忧心,兄长如此善良,他们一家在京城也没有呆多久,为何会有人要刺杀她兄长,除非如京城里的传言那样,因为她兄长拒绝了杜家女,杜家得以报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敢在京城行刺,那也太不可思议。
“哥,你觉得会是谁动的手?”
于书燕一脸认真的看着兄长,于英改原本不想说这事儿,这会儿他却忽然觉得妹妹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也不会的小姑子了,她能将生意做到京城里来,普通人可是做不到。
“杜家。”
于英改简洁的两字,却是很肯定。
于书燕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都是死士?”
于英改点头。
于书燕努力的想起前一世的记忆,杜家在她的记忆里不深刻,毕竟秦楚前一世上任没多久就将杜丞相挤了下去,杜丞相告老归乡,秦楚成了丞相。
杜丞相若敢在京城里行刺,那前一世为何那么快就被秦楚给挤了下去,秦楚可是寒门出身,与一们世家贵族相斗,为何会如此轻松?
“哥,你觉得杜丞相这个人当真有这个能耐,在京城里能支手撑天?”
于书燕再次相问。
于英改点头,“我事后查了查,杜丞相当年娶了平阳府费家之女为妻,随后有了费家相助,从此平步青云,如今在京城,所有权贵面对杜丞相皆是恭敬,无人敢得罪,而且我查出来,这些年京城里有一些无户籍与路引的人行走,每每守城巡逻细查时会不见踪影,而我这两日特意派人盯着杜府,发现杜府有死士。”
杜丞相居然有能耐养死士,如果这一次她大哥所说不假,那杜丞相手段高明,势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大,那么前一世秦楚是如何轻松将杜丞相挤下去,自己坐上去的?
于书燕不知不觉陷入回忆,她发现她前一世虽然付出那么,却为了家长里短的锁事而耽搁,她不曾好好的关心过秦楚,更不曾好好的了解过秦楚。
于书燕莫名想起前一世秦楚要宠妾灭妻之时的绝决,她越发觉得不对劲,还有前一世杜丞相明明告老归乡,却一直呆在京城未走,莫非这中间另有隐情?
“妹妹。”
于英改看着呆住的妹妹,以为她吓到了,于是安慰道:“妹妹不必怕,我想好了,等我去了燕北,必定将一支亲卫留在府中供妹妹支使,我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妹妹也得万分小心谨慎,若有宴席,你也得斟酌着来,真要遇着事儿,可以去找秦楚。”
于书燕反应过来,一脸惊讶的看着兄长,“哥,你同意了?”
于英改点头,“秦楚,或许你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知道了悔意,毕竟也是一路走来,京城里人心不古,我不在京城,恐怕护不住,秦楚这人还算知根知底,他若敢欺负你,我必不放过他。”
于书燕听着兄长护短的话,忍不住上前抱住兄长的手臂,“哥,你去燕北后也得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于英改点头。
于书燕看着兄长出门,随后她叫上黎劲一同去了首饰行,才到首饰行就看到商会里的商户前来寻她,原来又有商户开分铺,想叫她去捧场,当然同时也希望商会能给块匾额镇场子,每每这个时候,商户会适当的交些银子上来。
紧近晋王对商会的银子催得紧,于书燕不得不将账上的银子给了晋王。
且说此时东宫,周寅叫来刑部尚书郭子岚,便是问于英改案子的进展,这一桩案子是郭子岚收到的案子当中最棘手的,没有一个活口,这些死士来去匆匆,而郭大人也彻底查了,京城里最近半个月没有任何异样,所以眼下这案子没了头绪,但郭子岚对杜丞相是有怀疑的。
周寅听后,面色一沉,厉害啊,敢在京城里支手撑天,这是无视王法,若这一桩案子不查出来,某此人恐怕就得暗中得意了。
而坐在一旁一直沉默的秦楚却在此时开了口,“郭大人要不借此机会实施新令,为了京城安防问题,各府各院将家中奴仆护卫以及家中人口一一重新登记入册,将京城来一次人口的记录如何?”
郭子岚与周寅都疑惑的看向秦楚,秦楚却是一脸淡定。
周寅不知秦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看他如此镇定,必定有他的道理,于是看向郭子岚,也支持秦楚的提议。
“这样一来,京城里的权贵怕是会有微言。”
郭子岚有些担忧,京城已经有好久不普这么仔细查过了,毕竟涉及的太多,但若是这么一查的确对京城的治安好太多。
周寅与秦楚皆是看着郭子岚,他不得不答应下来,借机查一下也是好的,只是这案子难办,只能抓住一切细节,查上一查吧。
郭子岚领令退下去了,周寅才看向秦楚,“为何要查?”
秦楚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接下来就该于将军出面了,得了花名册,于将军便可以借着这令法开始对进出城门管制,或许这样一来,能发现蛛丝马迹呢。”
秦楚在内心暗自补充,虽然不能揪出背后之人,至少能将杜府的死士清理了,在京城里养死士,可是大手笔。


第671章 颁布新令
周寅一听秦楚这话,陷入沉思。
秦楚却是面色认真,“殿下,燕王马上要回京城,将来京城只会越来越乱,如果咱们不借机将京城整治一番,有些人便能混水摸鱼,再说殿下与我如今为了税政一事正在努力,若是连京城也不能整治好,又谈何治理天下,挽救天下百姓。”
“京城权贵的事,不是一日两日了,他们生而优越,家族又有底蕴,他们各自占着利益,却是不顾百姓死活,如此下去,只会国将不国。外头虎视耽耽的齐国、西夏,皆是要防着的。”
“能震慑他们,正因为咱们离国的富饶与强势。”
秦楚的认真劲却还是使周寅震惊,感觉这一刻的秦楚与他认识的那个秦楚完全不同,他这模样显得很老沉,与他的年纪也似乎不相符。
但秦楚说的都是事实,周寅本就聪明,逃亡那几年他在民间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可是要对付各权贵,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便是一个杜丞相,他们也不能对付得了,秦楚还只是一个中书舍人。
“秦楚,你刚才与郭大人所说的新令,倒是不错,借机清理一下京城,还能掌控了各权贵家中的情况。”
秦楚点头,“殿下是太子,郭大人能听你的话,不是因为他敬着太子,而是太子正在处理国政,郭大人是清流大官,他只拥护皇权,如此大臣出来实施,也必不会怀疑到你我身上,而且咱们二人在京城脚跟不稳,也不宜出面。”
周寅点头,对于郭子岚,他的确掌控不了,若不是为了这一次的案子他揪着不放,也不能指使郭大人,可以说他在朝堂上与一群清流大官皆是老顽固,向来只听他父皇的话。
随着秦楚的提议,郭子岚当真执行了下去,就在第二日,街头就开始实施巡查一事,各门各户开始登记,所有留京城人士,皆要有出入与户籍,便是府中的下人也得有卖身契与籍契,手续俱全方算数。
此消息一经传出来,不少权贵都震惊了,有史以来,也不曾见人真正的查过,最多府上随便将人数报上去即可,如今竟然派小吏过来核对,对他们报上去的人数清点,这一点上的确惹恼了不少权贵。
谁家没有一点隐瞒,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小妾,或是有来路不明的下人,但他们能保证这些下人也只是下人罢了,然而如今不成了,因为于将军在京城街头被人行刺,敢行刺守城统领,上头自是重视的。
换个说法,要是哪日在街头被行刺的不是于将军,而是别的文臣,那就是必死无疑了,如今要细查,这些权贵心中有怨,倒也无人反驳,为了京城里的安全,他们还是配合的。
尤其是那些家中规矩的,更是支持,京城就要安全,天子脚下敢如此,若是传出去,只会笑话离国,而且指不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混进离国京城来,如今郭大人颁布这样的令法下来,便是有心怀不轨的也不能在京城停留了。
说起来先前齐国邢世子能私闯京城杀父,若是一开始京城的管治能严格一些,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郭大人施行新令的说法被大部分人支持,那些不支持的,皆是内心有点儿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比如反对声最大的就是杜丞相了。
杜丞相已经入宫面圣了一次,当着皇上的面弹劾起郭大人的新令,然而郭大人也是聪明的,在实施新令前早已经向皇上报备,也是经过皇上同意的,如今杜丞相反对,皇上却并不听他的,反而叫杜丞相身为百官之首,更该支持才是。
杜丞相没有在皇上面前讨到好,以往他身为丞相,在皇上面前进言向来有份量,说什么皇上都会想一想,多半会采纳,可如今却居然不听他的了,这令他心头不舒服,对郭大人这样的清流大官不免恨上,心想着以后可别落下把柄到他的手上。
杜丞相出了皇宫便直接往晋王府去。
而此时的晋王却已经准备好,他明日便要与工部尚书出发去往江南治水,这一趟出门没有几个月回不来,他心里虽然不舒服,却还是庆幸能有一份差事的。
此时晋王正在看京城商会的数目,想起会长于书燕,他便轻叹了口气,此女招揽在手中,的确这段时间为他赚了不少银子,只是他一离开京城,他便心里存了疑,此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