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雀仙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他垂着头,很是气馁的样子。
  夏侯虞却是一愣。
  她没有想到卢渊又把主意打到了夏侯有义的身上。
  夏侯虞不禁冷笑。
  可她心里却明白,夏侯有义一天天的长大,亲事迟早要摆在群臣面前。从前她是夏侯有道的胞姐,夏侯有道相信她,她才能插手夏侯有道的婚事。
  夏侯有义却不同。
  她定了定心神,深深地吸了口气,微笑道:“那天子的意思呢?”
  夏侯有义抬起头来,眼眶微微有些泛红,强笑道:“我,我不想让大将军插手我的婚事。能像先帝那样,把这件事托付给长公主吗?”
  夏侯虞又是一愣。
  不过,这也许就是夏侯有义请她过来的目的。
  作为天子,谁也不愿意被权臣所左右。
  只可惜夏侯家的天下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做主的。
  她想到了武宗皇帝,想到了去世的阿弟,声音不由变得柔软,道:“你自己呢?有什么打算?或者是想和谁家联姻?”
  夏侯有义摇头,道:“我知道我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建康城里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只要对方心地善良,愿意和我白头偕老就好。”他说着,颊边透出微微的红,眸子闪烁,显得有些羞涩。
  夏侯虞失笑,道:“天子提的这个条件可是世上最难的。”
  心心相印,何其难得!
  夏侯有义红着脸小声道:“那,那,那她至少要做个好皇后。”
  这倒容易。
  夏侯虞笑道:“我到时候挑几家的女郎让你选,你看如何?”
  “多谢长公主!”夏侯有义喜不自胜,居然亲自给夏侯虞斟茶。
  夏侯虞抿了嘴笑,和夏侯有义说了会话儿,这才起身告辞。
  章含送她到宫门口。在路上愧疚地对她道:“不是小人不说,实在是天子反复叮嘱,不好事先透露。”
  幸好晋陵长公主应下了这件事,否则天子和长公主意见相左,他夹在中间实在是为难。
  夏侯虞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有哪家适龄的女郎和夏侯有义看上去合适。
  杜慧却问她:“长公主是出城还是回公主府歇息。”
  夏侯虞犹豫了一会,道:“出城吧!”
  杜慧吩咐下去。
  他们的牛车慢慢地驶出了建康城。
  待回到庄园,杜慧也知道了夏侯虞为何进城。
  她很是欣慰。
  新君对长公主敬重有加,在立后这件大事上都请教长公主,以后不管是谁做了皇后,都不敢小视长公主,长公主的日子再怎么也不会太难过了。
  她笑着问夏侯虞:“长公主觉得哪家的女郎好?”
  夏侯虞笑道:“这件事我还想问问你呢?”
  夏侯有道选后,她是和崔氏商量了的。但郑家名义上是夏侯有道的母族,和郑家却没有什么感情,何况卢渊也会插手这次立后,她无意让崔氏趟这淌水。
  杜慧反而是个很好的人选——她对建康城的世族门阀的内宅比她还要熟悉。


第六十四章 人选
  夏侯虞和杜慧商量夏侯有义的皇后人选。
  杜慧兴高采烈的把觉得合适的名单撰写在纸上,一面递给夏侯虞,一面问道:“要不要排个先后顺序?这样天子也有个取舍!”
  夏侯虞接过笺纸,笑道:“你以为立后是这么简单的事?天子现在不过是登基不久,还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怕私下里打听各家女郎的事泄露出去,被卢渊窥得他的心思,不能立他满意的世家之女为后罢了。”
  言下之意,她并不准备指手画脚。
  这与杜慧的猜测大相径庭。她不由道:“长公主,您是不是多虑了?”
  夏侯虞却回答她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且听我的就是了。”
  杜慧不免有些气闷。
  觉得夏侯虞帮了夏侯有义这么多,夏侯有义对夏侯虞却不是真挚的亲昵。
  等到了晚上,崔家那边派人过来给崔七娘送东西。
  杜慧笑盈盈地亲自把人送去了崔七娘的客房。
  等到崔家的人各辞,在崔七娘屋里服侍的仆妇却悄悄地来告诉她,说崔七娘子送走了家里人之后,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屋里坐了良久,之后还哭了一场。
  难道崔家的人又打崔七娘的什么主意?
  杜慧听着直皱眉,又怕夏侯虞担心,就派了人看着崔七娘,若是能从崔七娘那里打听点什么出来就更好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崔七娘已经像个没事人了,陪着夏侯虞抄经书,和阿好玩乐,还怂恿着夏侯虞七月七的时候去庙里上香,说那天寺里也要晒经书,场面宏大,她很想去看看。
  夏侯虞向来怕热,这样的天气她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是不会出门的。
  “你想到哪个寺庙玩?”她问崔七娘,“拿了我的名帖,让尹平护送你过去好了。”
  旁边的杜慧一下子支起了耳朵。
  谁知道崔七娘听了却用手中湘妃竹的彩蝶穿柳的团扇掩了嘴笑,道:“我是怕长公主闲着无趣,既然长公主不愿意出门,我也不想出门了。我还是陪着长公主抄经书吧!”说完,她还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夏侯虞抿了嘴笑,神色温柔。
  杜慧却觉得崔七娘手中的团扇有些刺目。
  那是那天崔家送过来的。
  因是在夏侯有道的孝期,家里的帷幕都换成了姜黄色,崔家居然送了个这样艳丽的团扇过来。
  可见崔家对给夏侯有道守孝这件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杜慧并不是个多事的人。
  这件事她提醒夏侯虞只会让夏侯虞伤心。
  这刺目的团扇也就在她心里一掠而过。
  她继续注意着崔七娘。
  接着她发现崔七娘这几天特别的黏着夏侯虞。
  不是说她以前不黏夏侯虞,而是这几天特别的黏。
  夏侯虞抄经书,她就在一旁看书;夏侯虞午休,她和当值的阿良在院子里悄声说话;夏侯虞用膳,她必定陪着,看到夏侯虞多吃了什么菜和点心,还会告诉厨房的人,连阿好都不怎么逗趣了。像个小尾巴似的,天天不离夏侯虞的左右。
  或许是崔七娘有求于长公主?
  杜慧在心里琢磨着,有夏侯虞屋里服侍的侍女告诉她,说她看到崔七娘子在夏侯虞梳洗的时候翻看夏侯虞留在案几上的东西。
  “还有谁看到了?”杜慧直皱眉。
  侍女迟疑了片刻道:“长公主也看见了,还问七娘子有什么事?七娘子回长公主说只是随意看看,长公主没有放在心上,什么话也没有说。可我今天又看见七娘子翻长公主的东西了……”
  这就让人奇怪了。
  崔家不是什么普通的人家,女郎也是四、五岁就启了蒙。非礼毋视,非礼毋动是最基本的家规。
  崔七娘子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杜慧仔细地想了想。
  夏侯虞这几天哪里都没有去……除了给天子拟了份立后人选的名册……
  她心猛地怦怦乱跳了一阵。
  难道崔家是让崔七娘打听夏侯虞都推荐了哪些人家的女郎作为皇后的备选?
  这很有可能!
  崔家除了崔七娘,还有个十岁的崔九娘,勉强也能和夏侯有义配上。
  可她和夏侯虞商量立后人选的时候,夏侯虞并没有把崔家的女郎写上去。当时她还问过夏侯虞缘由。夏侯虞当时是怎么回答她的?
  杜慧回忆着。
  “天子立后,多半是想选个与他有利的。可如今我们却看不清楚天子的意图。崔家已经把七娘子和阿弟的事传了出去,崔七娘又在我的庇护之下,我再把崔家的女郎立在候选名单就不好了。”
  也就是说,夏侯虞不想给夏侯有义留下一个喜欢揽权的印象。
  杜慧觉得这样也好。
  都督和大将军之间还没有分出胜负,长公主这样,等于是保护了崔家。
  那崔娘子到底要做什么呢?
  杜慧寻思着找个机会探探崔娘子的口气。
  崔家的人却来接崔娘子回府。
  众人都非常的意外,包括崔娘子自己。
  来接崔娘子的崔家大夫人却笑咪咪地对夏侯虞道:“是七娘子的姑母从上饶来建康城探亲,老夫人让接了七娘子回家小住些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
  夏侯虞亲自送了七娘子上了犊车。
  天真可爱的阿好还拉着崔七娘的手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崔七娘笑盈盈地道:“等我姑母走后我就回来了。到时候再陪着阿好去后花园里摘花。”
  阿好大声地应“好”,望着崔七娘远去的犊车擦了半晌的眼睛,还是夏侯虞用一块绿豆糕把阿好哄得笑了起来。
  夏侯虞就吩咐杜慧帮她收拾箱笼,说会陪着她的阿家,也就是吴氏回萧氏的老家姑苏城祭拜萧桓的父亲。
  杜慧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对夏侯虞道:“夫妻之间就不应该讲究那么多。都督诚心邀你陪伴你阿家,那是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你的意思。你倒好,不仅和都督顶了起来,还不愿意去祭拜你的大人公。也就是都督脾气好,忍了下来。换成别人,早就拂袖而去了。外面都传本朝的公主飞扬跋扈,就是从这些小事上开始的。你看余姚大长公主,虽说性子不好,可对附马都尉、自家的大人公、阿家可是从无失礼之处,还是被传得那样不堪……”
  夏侯虞忙阻止了她,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这次会陪着阿家去姑苏的!”


第六十五章 退让
  杜慧十分的欢喜。
  夏侯虞则在心里叹气。
  陪着阿家走一趟姑苏,就当是报答些许萧桓前世的救命之恩吧!
  何况她是萧家的媳妇,也应该尽到做媳妇的责任和义务的。
  前世若不是萧桓做得太过份,误导她他会支持夏侯有义为帝,她也不会一气之下找借口留在建康,错过了大人公的祭祀了。
  她想着前世今生自己态度的变化。
  果然胜利者的心胸更“宽广”一些。前世她对萧桓所做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忘记,更不要说原谅了。
  好在是她去吴中参加的是祭祀,衣服首饰都要素净,与她孝期的衣饰不相冲突。
  杜慧领着阿良,很快就收拾好了夏侯虞的箱笼,打发了尹平去萧家问什么时候启程。
  萧桓已经收拾好行囊,这两天就要动身去襄阳了。听说尹平奉了晋陵长公主之命来问萧桓什么时候去姑苏,萧桓惊讶的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
  他忙得不得了。要不是之前考虑到夏侯虞从来不曾回过姑苏,她是新妇,又是长公主,他们在建康成亲,并没有祭拜祖先,也没有给他父亲磕头。他觉得她第一次回老家,他理应陪同才是。
  萧桓这才想了好些办法把手中的事都一一交待出去,准备护送夏侯虞去姑苏的。
  后来他被夏侯虞拒绝,他也没有勉强。
  回到城里,他又忙了起来。
  这才刚刚把事情安排妥当,夏侯虞又改变了主意,说愿意陪同他母亲回姑苏祭拜他父亲了。
  萧桓的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
  夏侯虞这算是什么?
  出尔反尔!
  以为他天天闲着没事干?
  把他的事全都给打乱了。
  他冷冷地道:“我两天之后去襄阳。姑苏,就不必了。”
  尹平尴尬得连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这可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最要紧的,这可是夫妻间的罅隙,前一刻钟怒目对视,后一刻钟就有可能蜜里调油。他这不明不白地闯了进来,回去之后怎么跟长公主回话?
  照实说?!那肯定是不行的。长公主和都督不打起来也要冷战数月甚至是半年。等到他们和好了,他这个中间传话的就等着被嫌弃吧!编个理由?!他若是有这个本事,就不会沦落到一直在郑家当个普通的部曲了。
  这可怎么办啊?!
  他一面冒着冷汗,一面窘然躬身行礼,准备退下去再做计较。
  谁知道他刚刚躬下身,就听见萧桓道:“算了!你去跟长公主说,后天一早卯时启程,是否太早?”
  尹平一听如释重负,连声应诺,一副生怕萧桓反悔的样子急急匆匆地退了下去,若是佯装什么也没有看见、听见宋潜低声地笑。
  萧桓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鬼使神差般的改变了主意,看着尹平退下去的样子他居然想到了夏侯虞发脾气的样子。
  面颊嫣红,眼睛亮晶晶的,气势逼人,仿佛他要是敢再多说一句,她就要吞了他似的。
  妇人都是很麻烦的。
  就像他母亲。
  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若是有什么事不如他母亲的意,他母亲就会暗中垂泪。他父亲为了避免和他母亲起争执,通常都会让步。
  夏侯虞与他母亲的区别不过是一个哭泣一个怒目而已。
  他也不想惹夏侯虞生气。
  通常妇人们生气,都代表着缠夹不清。你说这件事,她能和你扯到那件事上去。你说那件事呢,她又回到这件事上来。
  他母亲那样温和的一个人都不能免俗,何况是夏侯虞这样脾气火爆的。
  萧桓觉得,他这是在息事宁人!
  但听见宋潜的笑声,他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道:“毕竟是我相请在前……”
  “是!”宋潜嘴角含笑,觉得这个时候的萧桓才有点年轻人的影子。
  有时候人往往看别人看得很清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宋潜无意和自己的主公去议论这些事,他只是道:“那改下的行程?”
  萧桓很是懊恼,无奈的叹气道:“让吴桥他们选去吧!我们到时候直接从姑苏去襄阳!”
  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得重新安排了。
  这都是宋潜的事。
  他想想就觉得头痛,但他面上却丝毫没显,笑着应是,退了下去。
  尹平骑马,一个时辰之后就到了庄园。
  夏侯虞听说后天就走,不由在心里腹诽。
  她要是不说陪阿家回姑苏,萧桓是不是就这样走了呢?
  夏侯虞愤愤不平,辗转反侧了大半夜才睡着。
  次日清晨起来,夏侯虞梳洗打扮了一番就往城里去。
  路上她却遇到了正赶往庄园的崔氏。
  看见夏侯虞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崔氏十分的诧异,脱口就道:“你这是要去哪里?天子立后的事你不管了吗?”
  夏侯虞的心怦怦跳了两下。
  她捂了捂胸口,这才道:“舅母有什么事上车再说。”
  崔氏不禁看了看四周。
  夏侯虞的犊车和郑家的犊车交错地占据在了马路的正中,挡住了进城的人不说,还有很多的百姓低头垂手地站在路的两边,非常的惹人注目。
  崔氏忙在贴身侍女和夏侯虞随车嬷嬷的帮助下上了犊车。
  夏侯虞问她:“舅母怎么突然去见我?早知道你要过来,我就不出门了!”
  崔氏很想着问她这是要去哪里,又想到自己的来意,只能暂时把这压到了一旁,道:“我这不是着急吗?听七娘子的母亲说,天子想选后,还把这件事交给你。你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要不是前几天七娘子回家,她母亲问起她来,我们还不知道崔氏的女郎不在候选人名单之中呢!”
  这么热的天气,穿着薄衫的夏侯虞还是打了一个寒颤。
  她问崔氏:“舅母,您想崔氏的女郎入宫?”
  “当然!”崔氏惊讶地望着她,道,“崔氏若是能和天子联姻,总好过与卢家联姻的好。”
  夏侯虞闭了闭眼睛,道:“那舅母觉得崔家谁适合与天子联姻呢?”
  “自然是七娘子!”崔氏想也没想地道,“自古以来弟娶弟妇就是天经地义。何况七娘子只是和先帝议过亲。七娘子的人品、相貌都是你亲眼所见,足以母仪天下,选七娘子肯定不会有错的。”
  夏侯虞觉得自己心里像有个大窟窿似的,透着穿堂风。
  她道:“这是舅母的意思?还是崔家的意思?或者是舅父的意思?”
  崔氏这才感觉到夏侯虞的不对劲。
  她顿了顿,道:“是,是我娘家大伯父的意思……”
  崔氏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眉宇间也流露出些许的不安。
  话虽这样说,可夏侯有道到底还没有下葬,崔家就这样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也难怪夏侯虞会心中不痛快。


第六十六章 伤感
  崔家是怎样的人家,夏侯虞前世就领教过了。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崔七娘子会去翻她的书案。
  她问:“七娘子可知道这件事?她是什么意思?”
  崔氏此时也感觉到崔七娘子的态度不对了。
  她支支吾吾的,半天没有答上话来。
  夏侯虞已经明白了。
  想必崔七娘子也是愿意的。
  夏侯虞冷笑,道:“烦请舅母去跟崔大人说一声,崔家若是觉得七娘子在道观静修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我也不好挡着七娘子,以后还请崔家不要再把她和先帝差点议亲的事拿出来说,七娘子若是因此背上了‘克夫’的名声,岂不是让崔家的人遗憾。”说完,她连崔氏也懒得理会,甩下车帘,闭着眼靠在大隐囊上。
  尹平从前虽然是郑家的部曲,可郑家把他送给了夏侯虞,他就是夏侯虞的部曲,须同夏侯虞共同进退。
  他见状忙向车夫使了个眼色。
  夏侯虞坐的清油犊车就骨碌碌地朝前驶去。
  周边的护卫也纷纷围了上来,护着夏侯虞往城里去。
  崔氏这才惊觉自己太过冲动,不仅没能帮上崔家的忙,还让夏侯虞心里不痛快。
  她跺了跺脚,由侍女扶着上了犊车,吩咐车夫尾随着夏侯虞进了城。
  萧桓昨天晚上回府的时候就把夏侯虞也会回姑苏祭拜萧父的事告诉了吴氏。
  吴氏又惊又喜,对萧桓道:“她是长公主,身份尊贵,如今愿意在你面前俯首,你就更应该谦逊,对她更温柔体贴才是。”
  萧桓点头,神色间不免有些窘然。
  萧醒在一旁“扑哧”地笑,然后换来吴氏的怒目以对,道:“你笑什么?你也是的。等你父亲祭祀之后,就给你娶新妇。”
  “不要!”萧醒跳了起来,道,“我要自己选新妇。”
  吴氏眼睛瞪得更大了,道:“你还反了天了!谁家新妇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说给你娶新妇,你就得娶新妇!”
  萧醒腮帮子鼓鼓的。
  萧桓就笑道:“阿母,就让他去吧!他还小,过几年再议这事也不迟。而且过几年,说不定家里的形势更好了,阿醒能说门更好的亲事。”
  吴氏知道萧桓说得在理,想到萧桓的婚事,成亲的那天也不见他有多少喜色,她心中一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在萧醒的婚事上多做纠缠,而把烧野鸭推到两个儿子的面前,道:“你们多吃点。从明天开始,家里茹素。”
  夏侯虞在孝期,这显然是为了照顾夏侯虞的口味。
  萧桓和萧醒都垂头地应“是”。
  对于母亲的安排,他们通常都很顺从。
  次日,萧桓还有事没有处理完,去了书房,萧醒则陪着吴氏在门口迎接夏侯虞。
  夏侯虞心里再不高兴,看见了吴氏也堆起了笑意,下车恭敬地给吴氏行了大礼。
  吴氏笑盈盈地携了夏侯虞起来,等夏侯虞和萧醒见过礼,就挽着夏侯虞进了府。
  崔氏看着暗暗地叹气,去了崔家。
  崔七娘子正焦急的等着崔氏的消息。
  听说崔氏到了,她顾不得礼仪规矩,急匆匆地就去了母亲的房间。
  崔氏正在和崔七娘子的母亲跪坐在案几前说话,看见崔七娘子进来,眼神一黯。
  崔七娘子心中乱跳,脸色顿时煞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崔氏看了不免在心里叹气,起身拉了崔七娘子的手,低声道:“你也不要责怪长公主,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都会不好过的……”
  崔七娘子“哇”地就哭出声来,怨着自己的母亲道:“我说了这事不妥当,你还要我去做。如今长公主看我,只怕是觉得我没有了廉耻。既然是如此好的事,祖父为何不让九妹妹去……”
  “胡说!”崔七娘子的母亲低声喝斥着打断了女儿的话,训道,“家里的事都是你祖父做主,你还敢质疑他老人家的决定不成。快回屋去做女红去。莽莽撞撞撞的乱跑,成何体统!”
  崔七娘子捂面跑了出去。
  “七娘子!”崔氏追了两步又停了下来。
  崔家虽然是崔浩当家,可崔浩并不是个糊涂的。崔七娘子的母亲既然敢带着女儿找到夏侯虞那里去,也不是个胆怯的,恐怕这件事崔家早有了打算。只是瞒着她,把她当枪使,让她去试探夏侯虞的态度。
  想明白了这一切,崔氏瞬间心灰意冷。
  夏侯虞选了崔家的女郎做夏侯有道的新妇,未曾没有看在她面子的份上,崔家却把她没当回事,没有给她做面子。
  这件事,她不管也罢!
  “长公主那里我是没有办法了!”崔氏回过头来,淡淡地对崔七娘子的母亲道,“我家郎君这两天就要启程去荆州了,家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我就不打扰了。若是还有什么事,嫂嫂让人去知会我一声就是了。”
  这事到底是崔家做得不地道,可让崔七娘子的母亲眼看着有个让女儿母仪天下的机会却抓不住,她心里无论如何也是过不去的。听见崔氏这么说,她也只好装听不懂,目光躲闪地送了崔氏出门。
  崔氏憋着一口气回了郑府。
  夏侯虞也被这件事搅得情绪低落,在吴氏面前笑得都有些勉强。
  吴氏还当她是路上辛苦了,喝了杯茶,就催着她快去休息,并道:“我什么都准备好了。你只需要带你平日里惯用的东西就行了。”
  或许是要回老家了,吴氏显得比平时活泼,笑容都明媚了几分。
  夏侯虞的确被崔家的恶心到了,她和吴氏应酬了几句,就回公主府歇下了。
  萧桓却心中不快。
  夏侯虞之前说不愿意陪他母亲回姑苏,他并没有坚持,如今她倒是愿意陪他母亲回老家,却板着个脸。
  她到底要干什么?
  萧桓好不容易从吴氏那里脱了身,立刻就去了长公主府。
  夏侯虞刚刚歇午觉起来,简单的梳洗了一番,懒得起床,就靠在床头想着崔七娘子的事。
  前世这个小姑娘早逝,她也没来得及和她多接触,但她就是不喜欢崔家的作派,此时看来,她的直觉还是很准确的。
  至于崔浩,看来是决定紧紧地抱着天子的大腿不放了。
  只是不知道崔家能做到怎样的程度?
  若是她不答应崔七娘子进宫,崔家又用什么办法把崔七娘子送进宫呢?
  夏侯虞思忖着,觉得自己当初选崔氏的女郎为弟妇,还是因为现在的世家大族不比从前有骨气,选谁都是差不多的。她只是从一堆差不多的中选了个比较好的。结果事实证明,她还是小瞧了这些人的无耻!


第六十七章 部曲
  夏侯虞听说萧桓来拜访她,还是打起精神去了偏厅。
  萧桓见她穿了件月白色素面齐胸襦裙,面色红润却精神不振,心中暗暗奇怪,一时间倒不敢肯定她到底为何心情不好了。
  夏侯虞猜着萧桓是不是为了明天的行程来见她,沏了茶,就等着他开口。
  萧桓想了想,道:“多谢长公主陪着母亲回乡祭拜父亲。”
  夏侯虞想,既然已经决定去姑苏了,就要把从前一些不满的情绪都收敛起来,别弄得大家都不高兴。闻言她笑道:“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都督太客气了。若不是惦记着先帝上山的日子,我还可以陪着阿家在老家多住些日子。”
  前世,夏侯有道是十月份入的土。今生若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耽搁,她估算着十月份之前夏侯有道的陵宫该建好了。
  萧桓道:“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姑苏是个好地方,长公主日后有闲,不妨去那里住些日子,你肯定会喜欢的。”
  夏侯虞笑着好,给萧桓续茶。
  萧桓见她精神好像振作了一些,这才道:“长公主庄园里的事可都安排好了?可还有什么交待的?”
  交待?!
  夏侯虞被这两个字挑起了思绪。
  她走后,崔家应该会想办法让崔七娘子进入皇后的候选名单了吧!
  想到前世崔七娘子所受的苦,她不应该拦着的。可想到今天她对崔七娘子的庇护却被利用,她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快。
  不过这样也好。
  她想帮着崔七娘子,别人却未必需要她这样的帮忙,她正好去姑苏祭拜大人公,尽尽做媳妇的责任。
  建康城,就由着他们随意折腾去好了!
  夏侯虞想着,心境又开朗了一些。
  她笑道:“该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下午去向舅父辞了行就没什么事了。”
  萧桓见她入府这么长时间,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心情一松,笑道:“那下午我陪着长公主一起去向舅父辞行吧?原本我还约了舅父一起去荆州的,现在看来,只能让舅父先行了!”
  夏侯虞讶然,道:“你和我们一起回姑苏吗?”
  “当然!”萧桓理所当然地回答,看到夏侯虞脸上的表情,他不由愕然道,“难道你以为我会让你一个人陪着母亲和阿弟回姑苏吗?”
  夏侯虞的确是这么以为的。
  她不由窘然,随即又感觉到不好意思,声音都低了几分,道:“那,那襄阳的事……”
  萧桓道:“我已让人准备马匹,到时候我沈先生骑马赶过去。”
  胡人擅养马,朝廷南下之后,马就成了稀罕之物,有段时间甚至连天子出行都凑不齐八匹俊马,众人日常渐渐改为犊车。
  有马匹自然比犊车要快很多。
  可耗费也多很多。
  夏侯虞不禁轻轻地咳了一声,想对萧桓说让他别管她,她身边有尹平等人,可以平平安安地和吴氏、萧醒回到姑苏,可转念想到郑家的那一千部曲到现在也没有音信,不知道她还能不能像前世一样拥有一支能比朝廷的兵力还要强悍的部曲,这话她也就说不出口了。
  萧桓看着,心情却十分的舒畅。
  夏侯虞终于知道自己到底闯了什么祸,还感觉到不好意思。
  这是件好事。
  免是她以后觉得自己像建康城里的那些所谓的名士似的,整天没什么正经事!
  他又和夏侯虞闲聊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
  夏侯虞完全不知道他来干什么的。
  等到她重新换了衣裳戴了饰品,出门去向郑芬辞行的时候,萧桓已在长公主府门前等她。
  这时间把握得也太巧妙了些。
  夏侯虞都要怀疑萧桓是不是安排了人在长公主府这边了。
  两人各乘一辆清油犊车去了郑府。
  郑芬要回荆州去了,连着几天被好友拉出去饯行,喝得脑子晕乎乎的,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办,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什么事没办,直到小厮来通禀说萧桓和夏侯虞来拜访他,他这才想起来。因而等见到萧桓和夏侯虞的时候,他抱怨道:“这个时候,你们居然要回乡祭祀。若是卢淮兵败如山倒,你就是到了襄阳又有何用?”
  如果事情到了那个地步,萧桓就只能按兵不动了。否则他出兵,卢渊完全可以做文章说他是要起兵攻打建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