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97章 薨逝

“大家!”吴舟扑过去跪在地上死死抱住李晖的腿。
李晖思绪全无,他只想去儿子身边,但吴舟挡在脚下他一步也挪不动。
“滚!给我滚!”
他双眼充血,满脸杀气,像一只处于暴怒中的老虎,握着拳毫无顾忌的打在吴舟身上。
吴舟感觉喉中一阵腥甜,可抱着李晖的双手圈的更紧了。
太子殿下薨逝了,这已是大家第二个儿子离去,就算是皇帝,他也无法承受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怀宣太子就是在大家的怀里咽了气,那时的他几天几夜都未合眼,如一具行尸走肉,灵魂早就出窍了。
吴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论如何,今天也不能让大家再经历那种痛苦,再次亲手触摸太子逐渐冰凉的身体了。
他强忍着哭声大喊道:“大家!太子殿下已经薨逝了!请大家节哀!”
“你给我滚!”李晖还在努力挣扎,嘴里嘶吼道:“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杖毙!”
丽正殿外服侍的内侍宫娥无不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
吴舟的几个徒弟也跪趴在李晖跟前,异口同声道:“请大家节哀!”
李晖眼眶蓄满了泪水,颤抖着手指着地上一群人哽咽道:“你们……你们……”
嘴里的话戛然而止,他的身体向后仰过去。
“大家!”
一群人赶紧上前搀扶。
李淳业连滚带爬的冲进内室,一入眼便是榻上面孔安详的弟弟。
他的奶母趴在榻边已经哭昏了过去,御医和宫人们都跪在地上哀哀哭泣。
这一切都像是做梦,李淳业听不见任何声音,他屏住呼吸,缓缓靠近床榻。
每走一步,心中那道清朗的声音就响一下:“阿兄……”
终于,他来到了弟弟的身边,他消瘦的面容仿佛只是睡着了。
李淳业眼也不眨的看着寄奴,期望他等一会儿就会醒来。
寄奴一向自律,认为人生有限,应当珍惜时光,所以从不午憩。
‘当’的一声重响,东宫敲响了第一声钟,李淳业仿佛从梦中醒过来,身旁已有人来搀扶他。
“大王,太子殿下已经薨逝了,该洗身更衣入殓了……”
不!李淳业摇头,紧紧攥住寄奴的手,他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视线却一片模糊。
颗颗泪水滴落在宝蓝色织锦被子上,洇开了一团团暗色。
蓁娘站在窗边,随着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她脸上失去血色,瞪大眼迷茫的看着容娘:“这是谁?”
容娘紧紧咬着唇,低着头没有回答。
身后,“公主!”
侍女们的惊呼传来,蓁娘回过头,丹娘坐在榻上,双手紧握在胸前。
她压抑着悲伤的哭泣弯下腰,蓁娘急急奔过去抱着女儿:“丹娘!你知道什么?”
声音里满是恐惧,丹娘缓缓跪在蓁娘身前,把脸埋在她的膝上,痛哭流涕。
“阿姨……是寄奴……是寄奴……”
蓁娘迷茫的蹙眉,低声道:“你说……谁?”
景宏十五年,冬,皇太子李宸薨于洛阳东宫丽正殿。
十二月初八,天子下昭,全国停止嫁娶音乐三个月,令都中所有官员命妇入宫哭灵守丧。
显德殿装饰着肃穆的白色与黑色,正殿内设置成了灵堂,此刻里面除了道士跟和尚的诵经声,就是法器敲击发出的清脆响声。
王丰跪的腿脚都麻木了,再加上这寒冷的天气,他自己倒无所谓,心中却十分记挂年过七旬的老祖父。
终于诵经的声音停下,满殿的人也都停下嘴里的哭嚎,他赶紧搀扶着祖父荣国公去偏殿歇息。
给了小内侍一片金叶子后,他比旁人早先得到了一壶热水。
荣国公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一边摸着红肿的膝盖一边叹道:“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太子殿下居然薨了!”
王丰警惕的朝周围看了看,低声对祖父道:“阿翁慎言,早上我遇见了姑母身边的内侍,听他话里的意思,太子殿下去的有些蹊跷!”
“他也嘱咐我们先老老实实的把这几日熬过去,万不可抱怨一句或者与别家相互打听消息。”
“陛下伤心不已,已经卧病在床了,可就是这样,眼里都容不得沙子……”
“京兆尹杨欢只说了句‘太子未满二十’,就被拖下去打了三十个板子。”
荣国公面色凝重,他拉着孙子的手急切的道:“你方才说太子去的蹊跷!这是怎么回事!”
王丰刚听说这个消息时也震惊又疑惑。
不过他知道的也有限,而且此时此地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便含糊道:“服侍太子的宫人都被提走了,估计是与太子薨逝有关……”
荣国公一辈子见过无数风浪,此刻闻得这个消息深感不安,他忧心忡忡的道:“陛下深爱太子,如今有此不幸,若太子的死因有疑,恐怕都中又将起风浪了……”
“谁说不是呢。”王丰也跟着叹气。
“陛下又多喜欢太子殿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
曹王李淳远一身孝,面容哀戚的跪坐在蒲团上,手中重复着往火盆里扔纸钱的动作。
弟弟梁王李淳泽不住的把目光投向身旁的兄长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好一会儿后,他终于忍不住了,轻轻拉扯了下李淳远的袖子,附在他耳边低声道:“阿兄,你去劝劝父亲吧,小六还未出殡,东宫已经杖毙六个宫人了,再这样下去,天下人都会说父亲杀戮太过的!”
李淳远摇头,表示无可奈何,“父亲把小六的薨逝怪罪在宫人身上,如今这种情形不是你我能制止的。”
意思是叫他也别管那么多。
李淳泽听到这里微微皱眉,他靠近李淳远,带着些试探道:“听说小六生病是因为那一年韩庶母摔下台阶头部受了重伤昏迷不醒,小六去清泉观求了真人,宁愿减去自己的阳寿换回韩庶母康复……”
话还没说完,李淳远就低斥道:“不要说了!”
李淳泽神色有些讪讪,李淳远为刚才的疾言厉色有些愧疚。
便缓和了脸色解释道:“就是因为这件事,韩庶母已经病倒了,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父亲大发雷霆是因为那几个宫人没有服侍好小六……”
“所以你别胡乱打听了,小心让父亲知道了,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李淳泽向来胆小,听了这话忙保证自己不乱说。
李淳远抬头看着寄奴的牌位道:“自小六去了,父亲连朝政都不理,你我都是小六的兄长,如今只能在他的灵前尽尽心意了。”
提起逝去的弟弟,李淳泽情绪有些低落,“说起来,我一直都知道父亲最疼爱小六,如今他不在了,最伤心的也是父亲。”
“如果换做是我,不知父亲会不会这般……”
“什么?”最后一句李淳远没有听清,他疑惑的皱眉。
李淳泽急忙摇头,“没什么,我想说三兄还在辽东,他会不会回来?”
李淳远也不知道,他微微摇头,片刻后,李淳泽左右看了看,好奇道:“对了,也没瞧见二兄,他去了哪里?”
他这么一说李淳远也抬头张望了一圈,然后示意不远处的内侍过来,“看见燕王了吗?”
内侍仔细想了想,道:“半个时辰之前好像有人把燕王叫走了。”
李淳远和李淳泽相视一望,心中充满疑惑。
位于丽正殿左面的是崇仁殿,此刻被两个弟弟惦记着的李淳业正跪坐在崇仁殿的中央。
殿内安静的没有一丝声响,上首是面色阴沉双目压抑着杀气的李晖,左下首是吴舟,右下首是刘钦。
许久许久,李晖嘶哑着声音道:“吴舟,念给燕王听……”
“是!”吴舟恭敬的伏腰,从袖子里套出一张薄薄的纸,对着李淳业语气平缓的念道:“千秋节之前,太子召燕王入东宫三次,燕王婉言拒绝,千秋节之后,九月二十,未经太子传召,燕王于酉时初刻入东宫拜见太子,并停留在东宫一个时辰……”
“九月二十一,太子召燕王入宫,手谈半个时辰;九月二十三,太子召燕王入宫,讨论国事一个时辰,并一同进膳……”
“十月初三,太子赐燕王千里马一匹,并于东宫跑马场比试骑射,太子胜……”
李淳业越听心提的越高,他方才一进门,父亲的目光就似刀子一般戳在他身上。
本以为是父亲伤心过度,看什么都不顺眼,心中难免有气,因此他还准备安慰一番。
但没想到他还为行礼,父亲就命他跪下,却一句话都没有,到现在也跪了有半个时辰了。
直到吴舟念出这些,李淳业才察觉此事应该与弟弟的死有关。
果然,吴舟念完后,问李淳业:“大王,奴念的这些与实际可有差池?”
“并无。”李淳业摇头。
他抬起头看着父亲,正声道:“父亲这是何意?”
李晖冷冷的看着他,并不说话,吴舟看了眼上首,代替主子道:“大王,太子殿下是在千秋节后感染的风寒,当时他身强体壮,吃过两剂药后就痊愈了……”
“但仅仅过了六天,太子殿下又开始咳嗽,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到了咳血的地步了……”
“这我知道。”李淳业回想起那段眼睁睁看着弟弟一日比一日虚弱,却药石无医的日子,眼中已有水光浮现。
“当时母亲不仅命宫中所有医者为寄奴诊治,还秘密请了民间的杏林圣手入宫,可……依旧没能救回寄奴……”
他咬着牙面色惨白。
吴舟似有动容,但想起李晖的吩咐,他只能硬下心肠道:“大王,宫中医者数百,却没有一个人能治好太子殿下,皇后殿下请了宫外的圣手,也没能治好太子殿下。”
“你知道这是何原因吗?”

第298章 打听

李淳业蹙眉,“数百医者中佼佼者唯二十余人,寄奴第二次病倒后,医者说寄奴是伤了心脉才开始咳血,也开了几张护心养肺的方子,可那些药喝下去统统不管用!”
“这些医者天天守在东宫研究药方,却无成效,寄奴日渐病重,直至……”
他声音低沉,说不下去了。
吴舟紧紧盯着李淳业,想要在他脸上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却失望了。
“大王,那你知不知道太子殿下好端端的,怎么就心脉受损了呢?”
听到这里,李淳业满目惊愕的看着吴舟,“不是前一次感染风寒没有彻底痊愈,寄奴又日日早起晚睡才病重的么!”
他心中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急道:“大监这话究竟何意?难道寄奴的病情另有隐情?”
吴舟没有回答,而是侧过头去看李晖。
李晖低垂的眼眸缓缓抬起,居高临下的看着李淳业,眸光中无比冷漠。
“寄奴不是因心脉受损而病重,是中毒。”
他平静的说出这句让李淳业呆滞当场的话来。
“中毒……”李淳业反复的默念这两个字,越念便越觉得荒谬。
他定定的看着父亲摇头,声音里带着愤怒道:“这不可能!寄奴是太子!他是东宫最尊贵的人!谁敢大逆不道给他下毒!谁又能给他下毒!”
“这绝对不可能!”李淳业不相信。
如果寄奴是中毒而亡,也就是说,自己曾经有机会救他的……
李晖不语,只是沉默的看着他。
吴舟、刘钦同样如此。
李淳业这才明白为什么方才父亲让吴舟念出他与弟弟的交往的事情。
时辰、地点、所做何事记录的如此详细。
那段时间他已解开心结,与寄奴的关系也恢复如初。
原来父亲是怀疑他给寄奴下毒……
李淳业收敛起脸上的震惊、不安、怒气,他郑重的磕了个头,拱手高声道:“父亲,天地可鉴,我与寄奴为同胞兄弟,就算是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他!”
“若我此言有半句虚假,便叫我不得好死,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转世!”
“父亲说寄奴是中毒,那就请父亲立刻派人捉拿相关人等严刑拷问,把我囚禁也好,查抄王府也罢,只要能找出真凶,我可以付出一切!”
“请父亲明鉴!”
李晖神情复杂,既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强忍悲痛,刘钦把他的情绪看在眼里,便出声道:“大王,太子殿下骤然薨逝,实乃陛下之痛、朝廷之痛。”
“真相必定会水落石出,只是凶手是谁、如何下毒,目前为止无人知晓,只能暂时先委屈大王几日了……”
李淳业眼神狠厉,咬牙切齿道:“只要能找到真凶,我必亲手斩杀了他!”
他的心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再想起正当少年的弟弟,还有他在梦中告诉自己闯了祸,忍不住趴在地上悲恸大哭。
李晖撇过头去,在无人看见的方向,默默流泪。
停灵七日后,就是出殡的日子,在此之前,礼部议好了故太子的谥号。
上奏请批时,李晖数度落泪,打湿了奏表,让三省六部经手奏表的官员无不动容,无不叹息。
这是本朝第二个早逝的太子,历经十来年的工夫,立储之争才落下帷幕,如今一切又要重演,怎不令人压抑、不安。
出殡那日,天降大雪,护送怀慧太子梓宫回咸阳的车马,浩浩荡荡,宽阔的街道上只见一片白。
怀宣太子薨逝后,李晖命人为他修建的是帝王等级的陵寝,就挨着他自己的陵寝。
如今怀慧太子薨逝,李晖舍不得他,下令将儿子的棺椁放进自己的陵寝左墓室中,百年之后,父子同寝同眠,永不分离。
曹王李淳远奉命护送梓宫前往咸阳,离开洛阳之前,王霜霜挺着四个月的肚子依依不舍道:“四郎,我害怕,你早些回来……”
如今的洛阳城处处充满悲伤,特别是紫微宫,父亲把大部分政务交给了臣工,自己一个人在长生殿陷入悲痛无法自拔。
母亲和庶母们一面要服侍父亲,一面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既辛苦又得小心翼翼。
尹美人碰了一下父亲案上的一卷书,先是被父亲狠狠责骂了一顿,然后被降为宝林,无人敢去求情。
那卷书是寄奴时常翻阅的,父亲不容任何人触碰。
还有韩庶母,听阿姨说她很不好,神识都有些恍惚了,一会儿问寄奴下学了没有,让人去接他,一会儿让人准备寄奴喜欢的膳食。
她始终不愿相信寄奴已经不在了,有时候清醒过来,就抱着寄奴幼年的衣裳大哭。
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二姐和桃桃还有二嫂日日守在澄华殿,细心照顾。
刚出生的小九养在惠庶母那里。
韩庶母非常抗拒小九的存在,或许是她觉得,小九的到来才造成了寄奴的早逝……
那座宫殿如今充满了各种古怪和冰冷,也难怪妻子会害怕。
李淳远摸了摸她的肚子,略带歉意道:“霜霜,委屈你了……”
“等梓宫送回了咸阳,我就回来。”
王霜霜柔顺的点头,双目含忧嘱咐道:“四郎,如今天寒地冻,路途漫长,你的腿一定要按时敷药,万不可因为怕麻烦就忍着不说。”
李淳远认真的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不会的!”
“有空的话,你就多进宫去陪母亲说说话。”
王霜霜‘嗯’了一声,“我知道了。”
“四郎一路多加小心,我和孩子等着你!”
“嗯。”李淳远微笑。
李淳远启程时,裴氏也恰好入宫哭灵,李淳茜不在,她便把两个孩子放在娘家宋国公府。
待听说李淳业被陛下叫走并且一直没有消息后,裴氏觉得此事不简单,便回娘家找母亲。
“阿娘,先前我托父亲去打听陛下为何杖毙了那么多宫人,此事可有眉目了?”
裴夫人神情凝重的摇头,“你父亲走的是平山王和怀宁王的路子,什么都打听不出来,从前怀宣太子薨逝,陛下虽然伤心但也从没这样动辄杀人。”
“这一次杖毙的全是东宫的宫人,想来必定与太子薨逝有关。”
裴氏怔怔的没有说话,裴夫人不免在心中叹气。
当初把女儿嫁给许王,不知多少人家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可惜后来许王没能当上太子,女儿在王府里虽是当家主母,可上头还有嫡婆婆庶婆婆,哪一个都得罪不起。
可怜她年纪轻轻,就吃过寻常人半辈子的苦头。
早知当初还不如把她许给寻常人家,至少过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如今怀慧太子薨了,才稳定的局势又有变化,真不知道接下来谁能做东宫的新主人。
如果是许王,那当然最好。
想到这里,裴夫人放软了嗓子,对女儿道:“阿嫣,你听娘一句话,你是李家的媳妇,争皇位那是男人间的事,你照顾好两个孩子、孝顺婆母、服侍好丈夫就够了……”
“虽说女子以夫为天,但你也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不管许王赢了还是输了,他都是陛下的儿子,你不一样,废了你,只需要一纸诏书……”
“若秦修容再拿孩子要挟你,你就狠狠心,把事情交给许王,只管哭就是了。”
裴氏知道母亲因着秦氏为难自己的事而耿耿于怀,便安慰道:“阿娘放心,我吃过一次亏就不会再上当了!”
“但如今三郎还在辽东,朝中局势又将起波澜,为了阿元和阿全,我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否则真有大祸临头那天,我可求谁去。”
裴夫人拍拍女儿的手,道:“你说的也有理,哪能真的不管呢,只是记住我的话,在你庶婆婆面前放机灵些,她骂你你就忍着,千万不可被她当枪使!”
裴氏轻轻‘嗯’了一声。
出了国公府,她去宫里拜见长辈。
皇后还有宫务要处理,只留她略坐了坐,然后她去了秦氏的院子。
自从怀慧太子薨逝后,裴氏深知夺储之争会再起,她猜想自己那位心机深沉的庶婆婆会不安分。
但令人诧异的是,秦氏对此表现的非常从容,仿佛对于儿子能否当上太子已经不在乎了。
反常即为妖,裴氏绷紧了弦小心应对。
秦氏见她如此不免心中冷笑,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三郎的远大前程就在跟前,她却畏手畏脚……
秦氏越看越不顺眼,恰逢段嬷嬷有事回禀,便打发了秦氏和五娘带着阿元去园子里玩。
五娘也出落成了大姑娘,但因近来宫中发生的事所烦心,只略逗了逗阿元就闷闷不乐的揪树叶子去了。
阿元玩的不尽兴,拉着五娘的裙子哼哼唧唧要姑母。
裴氏赶紧抱起儿子,哄道:“阿元乖,阿娘有事跟姑母说,你跟芙蓉她们一起去堆雪人玩好不好?”
一听到堆雪人,阿元喜滋滋的应了,拉着芙蓉的手一骨碌就跑的没影了。
五娘怔怔的看着阿元的背影,愁眉苦脸对裴氏道:“嫂嫂,阿耶为寄奴伤心,看见我们脸上冷冰冰的,我看着他好害怕,可阿姨还要我天天去请安……”
裴氏轻叹一声,安慰五娘道:“陛下刚刚经历丧子之痛,如何能笑得出来呢,长辈有伤心之处,我们做子女的虽不能代替,也该一并承担,妹妹忍耐着吧。”
“我知道……”五娘表情黯然:“也不光是为这个,如今后廷里的情形嫂嫂也清楚,虽然寄奴与我不是一母同胞,可到底同是阿耶的孩子……”
“他去了我也伤心,本想找阿姨说说话,她却很不耐烦,好几次都把我像今日这样撵了出来。”
好几次……
裴氏眸色微闪,旁敲侧击道:“或许是阿姨心里也难受吧。”
五娘听了撇嘴,“她只在母亲面前难受,这些日子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段嬷嬷总有许多悄悄话跟阿姨说,连我也不能听!”
一副愤愤的模样。
裴氏心中充满疑惑,但她也不能直接问五娘,便道:“不听就不听吧,横竖别惹阿姨生气,如今宫里不安稳,你得体谅阿姨才是!”
五娘默默点头。

第299章 疑云

待出了宫,裴氏立刻吩咐心腹嬷嬷,“你去国公府,找我父亲要几个可靠的人,去秦府盯着,我总觉得阿姨有古怪。”
那嬷嬷有些犹豫,“娘子这样做怕是不妥当吧,要是被夫人察觉了,这又要生出许多事来!”
婆媳有了嫌隙还好,要是夫妻生了嫌隙,那可就全完了。
裴氏还是坚持这么做,她冷笑道:“我早就看清了,她从来就是这样,想什么做什么,从来不会让别人知晓半分……”
“可就是因为如此,我更要明白她到底在做什么!”
“我娘说得对,三郎是她的亲儿子,我却不是她生的,就是阿元,也跟她隔了一层,没了我们娘儿几个,三郎还能再娶,这日子还是照样过!”
“不至于吧……”嬷嬷有些心惊。
裴氏不欲再说了,只道:“你马上就去找我父亲,一定要跟他把话说清楚。”
“派出去的人最好会些拳脚功夫,别打草惊蛇,我也不会干什么,只要知道她和秦家在做些什么就是了。”
后廷秦氏那边,裴氏前脚才走,慕容氏后脚就来了。
看着面色阴沉来势汹汹的慕容氏,秦氏一片戏谑之色,“怎么,这就坐不住了?”
慕容氏冷声道:“我修为不够,做不到修容这般淡定!”
“陛下已经在严查东宫的宫人了,那就说明他对太子的死有所怀疑,修容竟还能稳坐钓鱼台?”
秦氏‘啪’的一声拍在凭几上,目光森冷的刺向慕容氏,“你要是不怕陛下知道,就大声嚷嚷!”
慕容氏有些心虚的缩了下肩膀,声音也底气不足道:“那……那难道就眼看着陛下往下查吗?”
“秦修容,太子怎么死的你我心知肚明,只怕真查到了你我头上,咱们谁也活不了!”
秦氏轻轻笑了起来,气定神闲的道:“你这是威胁我?”
慕容氏紧紧绷着脸,“算不上威胁,只是想告诉修容一声,燕王如今每日都在长生殿,名为服侍,实为软禁!”
“太子薨逝,就算陛下有所怀疑,证据也都指向燕王。”
“储君这个位置只有许王最合适,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却也不是□□无缝,你是主谋,我是帮凶,若陛下知道是你下毒杀了太子,恐怕你们秦家灭三族,那都是轻的!”
秦氏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一会儿后,才轻蔑的看着慕容氏。
“蠢货,不就是害怕了么!”
“当初是你恨韩蓁恨得吃不下睡不着,我只不过是给你一把刀,谁知道你会去杀人呢?”
“你给太子下毒的时候没有后悔,这会儿倒是后悔了,没门!”
“你说的对,若事情真的败露,我秦家灭三族都是轻的,不过我告诉你,你慕容氏全族一个也别想活!”
“我有两个孩子,尚有一线生机,你却什么都没有。”
“你最好祈求我的三郎当上太子,看在你为他如此尽心的份上,我还能保你将来的荣华富贵,可若是事情走漏了风声……”
“够了!”慕容氏越听越恐惧,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秦氏冷哼一声,慢条斯理道:“你若是害怕杀人的刀给你惹麻烦,那扔给别人就是了,这点小事,也要我教你吗?”
慕容氏坐立不安,左右为难,“可是……扔给谁呢?”
真是个蠢货!
秦氏嗤笑:“谁最有嫌疑,就仍给谁呗!”
慕容氏想了半晌,突然眼前一亮,姜婕妤……
秦氏缓缓端起案上的茶盏轻抿,慕容氏心中已有了计划,便对方才的质问有些不好意思,忙起身恭敬赔罪:“修容见谅,我刚才也是太着急了……”
“也请修容放心,我一定会谨慎行事,绝不留一丝把柄!”
秦氏鼻息轻哼,“回去吧,有空多去陛下和皇后跟前伺候,只要你不出岔子,此事就算陛下追查,也查不到你头上。”
这才是威胁吧,慕容氏心中冷笑,面上却无比恭敬,微微屈膝一福,“是。”
段嬷嬷亲自送走了慕容氏,回到内室,她万分不解的道:“娘子为何要让慕容婕妤把事情推在姜婕妤的头上?”
秦氏悠悠然解释道:
“我们把下毒的事嫁祸给了燕王,这就够陛下查一阵了。”
“就算最后证明燕王是无辜的,还有姜氏替我们挡着。”
“所有人都知道,因为四郎的腿,姜氏是恨毒了韩氏,就算是姜氏也没事,那不是还有慕容氏么!”
杀人栽赃,况且杀的还是一国储君,秦氏却说得如摘花一般轻松。
段嬷嬷的心拔凉拔凉的,虽然她竭力掩饰恐惧,但还是露出了些许痕迹。
如果陛下真的查出了真相,如果慕容氏因为害怕把一切都和盘托出,那该怎么办……
秦氏把段嬷嬷的表情看在眼里,她不免警告道:“你若是乏了就好好休息两日,再敢这么心不在焉的,我决不轻饶!”
“是!”段嬷嬷心惊,忙弓腰屈膝。
秦氏随意的挥了挥手,“下去吧,叫我们的人盯紧慕容氏,必要的话,帮她一把。”
“是。”
段嬷嬷退了下去,唤了霜降进来服侍。
秦氏坐在妆案前,拿着犀角梳轻轻梳理发丝。
看着铜镜里模糊的人影,她微微扬起嘴角,笑的格外温柔。
寄奴就算做了太子又怎么样,韩蓁就是再受宠又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给她的三郎做了垫脚石。
从小到大,李淳业哪一点都不如三郎,就因为他是庶长子,比三郎长了一岁,大郎薨了后,朝臣们自然而然上书请求立他为太子。
可惜啊,他是个糊涂鬼,生生把自己的前程搅没了。
韩蓁更是个糊涂鬼,占着陛下的宠爱却没有想过为自己的儿子争取,这才给了她机会。
他们母子又蠢又笨,也就寄奴好一些,不,应该说很好……
否则的话,陛下也不会力排众议立他为太子。
不过他再优秀又怎么样,恐怕如今已经过了奈何桥了吧!
秦氏轻笑出声,霜降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娘子怎么了?”
“无事,”秦氏摇头,“床铺好了吗?”
“已经好了!”霜降笑道:“被子里熏了娘子最喜欢的玫瑰香~”
秦氏放下角梳,慵懒的起身往床榻走去。
收拾妥当后,霜降熄了几盏灯,秦氏睁着眼看着头顶的帐子。
她好像已经看到了三郎入主东宫的那一天,有一天陛下驾崩,他就会登基成为大周第六位皇帝。
百官伏拜,万民叩首,到那个时候,三郎一定会感激她今天的精心筹划。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韩蓁和李淳业,注定成为被后人遗忘的无名者!
……
两个月后,洛阳宫。
李淳业从榻上坐起来,抬手揉了揉疼痛的后脑勺,他下意识的唤了声‘来人’,然而许久之后都无人响应。
他这才记起,这里不是王府,是长生殿。
从两个月前以服侍父亲的名义到了这里后,他一直都没有出宫过。
甚至连生母和妻子的面都没能见到。
他被软禁在这间逼仄的小屋子里已经对日升月落毫无感觉了。
每天一睁眼就是四面墙,闭上眼还是四面墙。
压抑、烦躁、委屈、自责,这些情绪紧紧包裹着他,让他差点透不过气来。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忍耐,只要想到寄奴的脸,他就能咬着牙忍耐。
寄奴卧病在床的时候,他也尝汤照顾过,那个时候寄奴直喊心口疼,如果他细心一些,是不是就能发现寄奴的不对劲。
可惜没有如果。
寄奴已经死了。
李淳业倒回在榻上,呆呆的看着承尘。
‘吱呀’一声,门打开了,李淳业依旧一动不动。
“把饭放那儿吧。”他平静的道。
来人轻咳一声,李淳业转了下眼珠子,是吴舟……
他微微撑起身子,吴舟拱手行了个礼,道:“大王,陛下召见。”
父亲?
李淳业微微皱起眉,很是不解,“大监知道所为何事吗?”
这两个月来,父亲从没有召见过他,难道是寄奴的事有眉目了吗?
想到这里,李淳业一骨碌坐起来,急不可耐的穿鞋披衣。
急匆匆的到了正殿,李淳业看见父亲驼着背坐在窗边的榻上,手里摩挲着一块玉佩,目光无神的看着窗外。
他似乎老了许多,仔细一看,两鬓已经白了,李淳业脚步一顿,无比震惊。
“父亲……”
他撩起衣袍跪地叩首,李晖没有回头,吴舟轻手轻脚的走过去,低声道:“大家,燕王来了~”
“嗯。”李晖应道。
李淳业把无措的目光投向吴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