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夫有些尴尬,蓁娘转头就走了,心里忖道:官话说的不好,还出门坐车,想来这些人就是宣正坊新搬来的人家吧!
只是这小娘子出门没个懂事的下人跟着,出了事怎么办?
太不小心了!
很快她就忘了这件事,不成想几日后在街上有人唤她,回头一看正是之前被讹的小娘子,看起来就十一二岁,长得倒是眉清目秀,一张小脸红扑扑的。
她拉着蓁娘兴高采烈的说了一长串的话,蓁娘努力研究她说的每一个字,连蒙带猜才听懂她在谢自己呢!
蓁娘正想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大部分长安人就是这么行侠仗义,旁边忽然一阵清朗的笑声传来,那小娘子转头走到一个未及冠的少年郎身边。
见蓁娘疑惑,少年郎上前做了一揖道:“上次舍妹遇上了点事,多谢娘子出声明断是非!”
两人竟是兄妹!那怎么兄长会说官话妹妹不会呢?
蓁娘回了一礼,摇头道:“小事而已,郎君不必客气,我不过是刚好看见了,也不能就让令妹受了冤枉!”
小娘子轻声说了几句话,少年郎有些迟疑,才对蓁娘道:“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处跑,所以会说官话,舍妹常年在老家不会说。”
“我们是刚搬来这里的,人生地不熟,很多地方要吃亏,也幸好有娘子这样的人,才让我们能安心住下来!”
蓁娘忍不住笑了,这人真会说话,很多长安人因为住在天子脚下,很是看不起外地人,处处挤兑。
有些外地人就默默忍受的,有人就争锋相对,还有人就如同眼前的小郎君,嘴甜面善,好话一说捧一捧,长安人高兴,外地人也高兴…这小郎君自称姓白,名骍,比蓁娘还小一岁,家里只有兄妹三人,他是长子,一番寒暄过后,他极力邀请蓁娘上门做客。
蓁娘拒绝了,白骍有些失望,打听到蓁娘是隔壁宣义坊的更失望了,三人分开过后,蓁娘只当萍水相逢,毕竟她也不可能经常来这边。
可几日后,没想到白骍竟然找到宣义坊,还找到了蓁娘家的酱菜铺子,在蓁娘刷完菜缸直起腰时,就看见白骍牵着马,立在不远处看着她。
他眼里有笑,或许是突然起身眼有些花,蓁娘的心忽然就跳了几下,莫名其妙脸就红了,她随即转身避开白骍的目光,心里暗斥自己脸红什么,人家只不过是看了两眼!
再转头时白骍已经走到这边来了,蓁娘清清嗓子,若无其事问他:“你怎么来了?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白骍看着蓁娘微红的脸蛋,她头发包了起来,额头光洁,面上带笑,眼睛亮晶晶的,越看越觉得好看,再看她袖子挽起手里拿了把竹刷。
他偏头咳了一声才道:“我问了好多人才找到这里的,这里是你家的铺子对不对?你每天都在这里吗?”
蓁娘点头:“是我家的,不过我并不是每天都在,大部分时间我在家里,要做家务呢!这里都是我阿婆照顾的!”
“是吗?你不会经常在这里啊…”白骍的话里带着明显的失落,蓁娘觉得心跳漏了一拍…两人一时无话,气氛却有些奇怪,蓁娘发现白骍的耳朵红红的,原来他也跟自己一样,看着若无其事,其实也有点紧张吧!
这个发现让她的心里升起了一股不能言说的感觉,甜甜的像是喝了酒,晕乎乎的,两人拉扯几句有的没的,白骍递给她一块荷叶包,“这是谢礼!是柿饼,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
蓁娘推拒一番才接下,两人再次无言,白骍实在找不到话了,细细看了蓁娘几眼,才红着脸告辞离去。
她打开荷叶,拿起一块柿饼咬了口,甜滋滋的,不知为何,她想起白骍欲言又止的样子,越吃越想笑,阿婆提着一筐酱菜出来,就见孙女站在那儿傻笑。
之后几日,蓁娘脑子里总想着白骍递柿饼过来的脸,带着些少年的羞涩,蓁娘不知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但她的确有点儿期待能再一次看见白骍。
到了腊月里,他们共见了四次面,每次白骍都是在各种地方,除了韩家偶遇蓁娘,蓁娘也慢慢跟他聊起了天。
意外的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点,蓁娘跟白骍能说上一天的话也不嫌嘴巴痛,她这个人心直口快,脑子里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跟别人说起,别人都笑她。
但是白骍不仅不会笑她,还会跟她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
比如江南有什么好玩的?
南方的习俗跟北方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白骍去过哪里?
都遇见过什么事情?
白骍说到这些就谈兴大发,说去过幽州,那里的冬天可真冷,去过洛阳见识过国色天香的牡丹,去过蜀地,在锦官城跟父亲做蜀锦的生意,差点还去了凉州,不过因为太远了就没去。
说罢白骍颇觉得遗憾,“凉州从秦汉时期就发生过许多战事,那样一个充满传奇故事之地,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看!
蓁娘听得津津有味,她从小就爱听这些,可阿祖也只能说一些高祖父从益州怎么来长安的故事,听多了就腻了。
大人们说起各地的风俗人情,她总是安安静静的坐着听,就连买糖糕都要去高鼻梁大眼睛一脸浓密胡须的胡人的店去,顺便打听这些胡人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来大周这些问题…白骍见蓁娘满眼都是羡慕崇拜,心里涌起一股豪情,暗地埋怨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多,几句就说完了这些,以后还跟蓁娘说什么!
两人的感情慢慢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少女来说,她的爱情已经悄悄降临,她想细心呵护这段稚嫩单纯的爱恋,对一个少年来说,他想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日出日落…天应九年是个大事连接的年头,先是三月皇太子守完孝除了服,正式出现在朝堂上,这位太子殿下还真是言出必行。
这两年间从未听说过关于他的新闻,听说天子倒是去东宫溜达了几圈,而太子除了给天子问安,再无其他交际了。
第二件事就是皇太子除了服之后,就由天子下诏,册封了堂妹新阳县主的女儿,也就是太子的表妹王氏为太子妃。
这是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而且婚事听说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天子早就有此想法,只是因着太子在守孝,所以册封后就立即举行婚礼,百姓们纷纷猜测,天子这是急着抱嫡长孙呢!
许多老百姓都想着要去太极宫过过眼瘾——一般公主皇子们结婚,百姓们只要打扮整洁,穿红着绿就可以近距离的观看婚礼。
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这场婚礼声势浩大,整个长安城都倾巢而出,蓁娘只能从人挤人的缝隙中看见迎亲的人马。
她忽然就想起上一次这么热闹,是前一个太子妃出殡,还是这条街,还是同一群围观的人,只是由白事变红事,新人换旧人了。
伴随皇太子婚礼的第三件喜事就是,六月中旬,从朝廷传来最新的消息,大周跟西突厥打了三年多的仗,以西突厥吉利可汗递交降书结束了战事。
吉利可汗之妻,前朝北魏宗室女拓跋氏上书天子,请求改其姓认其为女,吉利可汗自认为女婿。
天子允,认拓跋氏为义女,并遣使前往西突厥,册封拓跋氏为大义公主,双方缔结翁婿关系。
消息传来,京城的百姓载歌载舞,京兆府也取消了两晚的宵禁,长安城里灯火辉煌,热闹喧嚣!
对蓁娘来说,这是个好机会,若是不做点什么都对不起这么美好的日子!
她偷偷的出门跟白骍约会,两人都已表明了心意,平时见面也不多,逮到这样的好机会还不赶紧手拉手倾诉情意…白骍带蓁娘去了东市,那边有好几个里坊都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里面都是些蓁娘从没见过西域来的玩意儿。
白骍大方的让蓁娘挑选,蓁娘拗不过他,只选了个上面画着胡人胡姬载歌载舞,巴掌大的盒子,白骍不甘心,便拿了一串红色的珊瑚珠串要戴在蓁娘的手上。
蓁娘哪里肯,忙道:“你知道我的家境,突然手上有了这么个打眼的东西,我父母必定疑惑…”
她羞涩道:“我还没有跟父母说起你呢!”
“怎么好接受这么贵重的东西!”
白骍不是很高兴,他可都跟父母表明心意了…蓁娘讨好道:“你送了我这盒子就行了,我没有好东西送你,请你吃汤饼好不好?”
蓁娘的身量渐渐抽了条,摆脱了幼年的圆润可爱,现在站在那里就是亭亭玉立的一个佳人,白骍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是我考虑不周,可我见了好东西就想送给你怎么办…”
蓁娘听言说不出的感动,喜欢一个人就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都堆在那个人的面前。
就是她没有多余的零钱,都亲手做了个小小的香袋给白骍,只要他能露出惊喜的表情,于自己而言心里能乐开花。
她娇声道:“你的心意我都知道,可我又不需要这些,我只要咱们能在一起说说笑笑就好了…”
白骍不满意的咕哝:“这么一会儿怎么够,要说笑一辈子才行呢!”
蓁娘抿嘴笑,用手指轻推了一下他的额头,“要不要吃汤饼啊!不吃可就算了!”
白骍忙不迭的点头,两人一路东张西望一路寻找食肆,最终进了一家有胡姬跳舞的食肆坐下。
听着充满西域风情的音乐,看着美丽的胡姬翩翩起舞,蓁娘觉得这一晚真是不虚此行,虽然荷包大出血…回家的路上,蓁娘叽叽喳喳的跟白骍说起今晚见闻,白骍只笑着看着她,一边还跟她解释不明之处。
蓁娘跟白骍的感情日渐加深,她觉得是时候给家里人说说了,免得阿娘看见她眼睛就一瞪,抱怨她不肯去见见那些小郎君。
还没等她找到合适的机会,天子忽然下令明年改元,今年就是天应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了,同时传出的消息还有,采选…作者有话要说:
有说我们今天‘买东西’这个东西,最早指的就是唐朝人在东市西市交易,后来就称为‘买东西’~文中的战争\事件是我参考历史然后杜撰的,有真有假,请勿认真~册封大义公主这事是真的,是隋文帝时期发生的,这里为了剧情需要,引用了下~
第25章 采选

这是本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采选,举国哗然,因为在此之前宫廷的妃妾来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礼聘,是挑选豪门贵族、仕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这种女子都是以德、才、美色闻名进入宫廷;她们一般都能获得优待,最终成为有身份地位的人,比如皇后、皇太子妃、亲王妃、四夫人、太子良娣等;第二种就是进献,这种女子都是被当成礼物讨好天子和王侯的,大部分人是进献自己的姐妹、女儿,还有人挑选培养美人进宫,更有甚者直接献上自己的妻妾,为了前途狼心狗肺,让人不齿;第三种就是挑选身体健康,长相端正的宫女为妾侍,为天家开枝散叶。
本朝上至王公,下至良民,妻妾等级分明,而宗室正妻几乎都是出身高贵,而妾侍不论是教坊伎人还是良家女子,再得宠爱也是不能继为正室的。
这一次天子下令采选范围是全国,只要是良家女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未婚女子,都由地方官员统计挑选。
然后就是朝廷专人前往地方挑选其中翘楚,带回京城再次挑选,余者归家,留下的人就等待天子和皇后的亲自挑选,或进入宫廷,或指婚给诸王公侯。
这么大的一件事京城早就暗潮涌动,有苦心钻研者欣喜若狂,指望姐妹女儿进宫一飞冲天,以此改变命运,也有人忧心忡忡不愿女儿入宫。
蓁娘家属于后者,那时白骍已经见过蓁娘的父母长兄,韩家人颇满意他的人才,只是阿耶到底还是有些不满。
他觉得白骍家是商户,蓁娘以后嫁过去有了孩子,都不能正式的去学堂念书,以后的子子孙孙也很难走上仕途。
蓁娘并不以为意,要说念书他们家也只有六伯父是秀才,另外还有七哥念书不错,其余的叔伯兄弟也没有走上仕途的人!
难不成自己就为了那比登天难的科举考试,就放弃白骍这么优秀的郎君吗!
蓁娘绝不同意,她真的很喜欢白骍,喜欢他不轻视女子,喜欢他陪着自己一起说那些不着调的话,喜欢白骍见到她就眼睛发亮嘴角含笑的样子,好像她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人。
阿娘也觉得蓁娘的话有道理,她是很喜欢白骍这个小郎君的,还打听到白家人口简单,长辈们也慈爱,更加放心了。
只是担心白家以后要回老家,那这样蓁娘也跟着去,岂不是就见不到女儿了!
白骍信誓旦旦的保证:“我阿耶早就说了,我们家就是打算在京城安家,所以我祖父母都一起接来了,老人家驾鹤西去倒是要扶棺回扬州,以后的话说不定就在京城立祠堂了呢!”
他这么一说,阿耶也没了反驳的理由,全家人都开心不已,打算为蓁娘的婚事准备起来!
等坊正上门登记韩家的女孩儿时,韩家人这才发觉采选这件事近在咫尺!
韩家适龄的女孩子只有蕙娘和蓁娘,十八娘九岁就夭折了,十九娘才十岁,蓁娘侄女一辈有的嫁了人,有的还未长大,蕙娘已经未婚生子了,目前韩家只有蓁娘符合条件…这不是个好消息,韩家人一边觉得蓁娘不可能会入选,一边又觉得这凡事都有万一,那万一蓁娘入选了怎么办?
芸娘回娘家有时也会说起大家族之间复杂的关系,大家族就这样了,那皇家还得了,蓁娘进了宫岂不是被吃的骨头都没有了!
贿赂坊正落下蓁娘不记名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去找芸娘打听打听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没等韩阿耶上门,芸娘就急匆匆的回来了,她面色严肃道:“我想先听听阿叔是什么想法,再想办法去打听这次采选主事是谁!咱们也好早做准备…”
韩阿耶为了这事都请了假在家,听了这话忙道:“我跟你婶子的意思都是不想蓁蓁入选,她自己也不愿意…阿芸,就麻烦你跟侄女婿打听一下,最好就是让蓁蓁落选…”
芸娘嗔道:“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蓁蓁是我妹妹,我当然要为她着想,而且我觉得蓁蓁落选应该没问题!”
“听说采选女子是有很多标准的,我记得蓁蓁手上有一个疤,这也算是缺点,应该不能入选的,总之我们还是要准备好才行…”
夜晚,蓁娘坐在炕上,借着油灯的光褪了衣服,歪着头打量手臂上的疤痕,上次在芸娘家为了护住从太湖石上摔下来的孩子撞伤了手臂,现在手上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颜色比其他地方深一点。
虽然芸娘说了有这么一个疤应该不会入选,可蓁娘还是有些担忧,别说她现在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就是没有她也不喜欢那些高门贵地。
听说宫里有的妃子一辈子也见不到天子一面,一辈子守活寡,还有得宠的妃子就欺负其他不得宠的妃子,拔了舌头或者打板子都没人管,实在太可怕了…蓁娘越想越觉得心焦,一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白骍来见过她一面,虽然他也很担忧,但还是安慰蓁娘道:“你要放宽心,你阿姐都说了不会入选的,想再多只会更烦心,你看你眼睛下一片青,我多心疼啊!阿蓁,等消息来了我就让我父亲请官媒正式上门提亲好不好?”
好!当然好!
阿耶都十分后悔没早点把这件事确定下来,不然现在就不会这么伤脑筋了,蓁娘倚在白骍的肩膀上闭目想着心事,白骍拉着她的手摩挲指手指,两人静静依靠着,等待不可知的命运…八月上旬,坊正组织了符合条件的女孩子去京兆衙门进行第一轮的挑选,长安城人口五六十万,听说光是京城的女孩子都分成了好几拨,蓁娘是第三拨。
就是这样,蓁娘去了京兆衙门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大大小小的院子里都是年轻的小娘子,一个个穿的花枝招展,蓁娘发现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想必官宦人家的女孩就是第一拨挑选的。
从早上等到下午,她又饿又累,幸好还有同一里坊的小娘子一起说话解闷,轮到她们时,蓁娘倒是很镇定,她现在只想赶快完事了回家吃饭。
宣义坊的小娘子们进了一间小屋子,里面有两个四旬左右的妇人,让她们脱了衣服站成两排,那两个妇人面无表情,一边拿眼睛仔细查看每个小娘子从头发丝到脚后跟,一边问:“有没有来葵水?”
“有没有跟男人同床?”
“从小到大得过什么病?”
一群人光着身子被人像挑菜一样检查,蓁娘不自在极了,当妇人说可以了时,忙穿上衣服退出屋子,给其他人腾地方。
坊正说谁落选谁入选都回家等通知,芸娘今日和十七郎专门在外面等她,没有具体的消息大家都有些忐忑不安。
到第七日消息就来了,光是长安城初选就有上万个女孩子,进入第二轮挑选的只有两千多个,而蓁娘就在其中…韩家都有些懵,芸娘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规矩她都打听好了的,比如生过重病、身有残疾疤痕、五官身高不够出挑的都要被刷下去的。
甚至有的身上有痣都不可以,蓁娘手上的疤痕不大,却看得出来,难道是挑选的人看漏了?
不管蓁娘心里是多么焦急,她还是得去参加第二轮的挑选,第二轮是宫里派来的人进行挑选,这一次不光有女官,还有说是专事燕喜的嬷嬷一起检查。
被检查的女孩子不光要脱衣服,还要把头发散了,检查头上是否有暗疮和虱子、皮肤是否有弹性、牙齿是否整齐、嗓音是否清亮、身体口腔有无异味、骨盆大小、是否是处女等等。
这一轮刷下去的就有八成,然而蓁娘还是入选了…芸娘实在是没办法了,赶紧回家去请求徐老夫人的帮忙,她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蓁娘的运气就这么好?
外貌不算惊艳,个子中等,手上有疤的蓁娘就这么入选了?
她实在是觉得不对劲,徐老夫人听完她的话也觉得哪里不对,看着焦急的儿媳妇,急忙带着她去找郑太夫人。
郑太夫人的大儿子人脉颇广,大夫人也认识不少贵夫人,总能找到谁帮忙解决这件事情。
郑大夫人让她们去找一个林夫人,林夫人夫君是京兆尹林尹的亲侄儿,她们又去了林家打听,就在她们跑了这家去那家时,曾经参加过郑太夫人七十大寿的袁郡君却请了她们上门…
蓁娘是宣义坊唯一一个入选的采女,邻居们都说她就要飞上枝头了,就算是最后没有进宫,那指给公侯也不错!
韩阿耶和阿娘还在等芸娘的消息,蓁娘捂在被子里哭了一场,她实在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如果真的就像别人所说的被指了人,那她跟白骍怎么办?
白骍那么好的一个人,她怎么舍得让他难过…面对六神无主的叔父婶子,还有双眼红肿的妹妹,芸娘觉得实在是张不了口,憋了好半天,才说:“蓁蓁一直入选不是运气好…是有人特意挑中了她进宫…”
蓁娘百思不得其解,谁会挑中她?
她们家没有背景也没有门第,挑中她干什么?
芸娘沉重的张口道:“是袁郡君…她说,明天会来接你去袁家解释…”
蓁娘觉得脑袋一片空白,之前还可以欺骗自己是采选的人没检查清楚,现在阿姐告诉她是有人想要她进宫,也就是说她的命运就这么被人决定了?
而且还不能更改?
蓁娘又急又气,袁郡君凭什么这么做?
这会儿她只要想起白骍知道了会有多伤心就要掉眼泪了,恨不得马上就去袁家问问郡君这是为什么…韩阿耶再三确认这件事还有无转圜的余地,芸娘都予以摇头,韩阿娘担忧的看着蓁娘一言不发的进了屋,想说些什么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等明天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第二天一早,街上还没有多少人,袁家的车就来了,蓁娘被带进了袁府,晚上她也留在袁府,袁郡君让人去韩家回话,说很喜欢蓁娘,要留她住一晚再回家…韩家人都有些着急,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忐忑不安的等待了一夜,却见蓁娘面无表情的回来了,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也不说,只道:“只说了些家常的话,之前在十姐家郡君说注意到了我,觉得我能入选或许会高兴,没想到我并不想入选,她一个老人家,又是一片好心,我也不好意思再怨天尤人了…”
专门为这件事赶回娘家的潇娘并不相信,自己从小睡一张床长大的妹妹,她很了解蓁娘的性子,就是不忍心责怪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老人家,也不会是这种情绪。
蓁娘是不愿意进宫的,这会儿倒像是已经认命了。
只是她无论怎么逼问,蓁娘都一言不发,潇娘无奈,只道:“你不想说也有你的理由,但是这件事既然已成定局,你就好好的跟白小郎君说清楚吧!”
“如今街坊们都知道你入选了,跟他见面时要避开人…要不还是我去替你说吧…”
蓁娘翻了个身,鼻子酸酸的望着屋角,“我自己跟他说…”
既然当初选择是两厢情愿的,就是结束也该好好的说清楚,从此以后,她会进宫,一辈子也出不了宫廷,生老病死,再与外面的世界无关…白骍也许还会记得她,但身边也会有妻儿,也许他会像跟自己在一起那样,跟妻子兴致勃勃的说起他曾经去过的地方,他妻子是像她一样听得入神,还是觉得他废话太多?
蓁娘哽咽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很快就到了第三次采选,这次采选之前,来了一些官人对韩家进行严厉又细致的询问,问题包括韩家的祖宗十八代、祖籍在哪、家里人都做什么的、有没有犯过事等等,就连韩家养了几只鸡都记录在册。
韩家人老实了几辈子,哪里经历过这种事,一个字也不敢扯谎,把家底交代了个清清楚楚。
这一次采选对于采女来说就是最后一次,来挑选她们的可能是宫里的天子或者皇后,他们随手一指,就决定了每一个女子的命运了。
韩阿耶亲自赶着牛车往城北走,这次要在宫里参选,尽管大街是横平竖直的,韩阿爹还是怕走错路,请了徐敬元家的一个管事领路。
十六姐和阿娘都陪着她去,蓁娘望着窗外出神,她想起跟白骍道别时,白骍哭红了眼睛,拉着她的手说:“阿蓁,我还想带你一起去凉州呢…”
那时的她眼泪盈眶,看不见眼前的人和物,心头剧痛,有千般话要说,却不知该怎么说出口,到最后,也只有沉甸甸一句:对不起…作者有话要说:
采选这事也是我瞎编的,但礼聘进献是真的,比如武则天,她就是被礼聘入宫的,做了才人~另,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那么点儿爱□□,曹操一家子就不说了,唐太宗的韦贵妃入宫之前就是个寡妇,跟前夫还有个女儿,比较有名的小杨妃之前是太宗的弟媳妇~
第26章 落定

随着管事的一句到了,蓁娘下了车,她第一次看见这座巍峨庞大的宫城,这种气势让平常人是那么的渺小,蓁娘瑟缩一下,觉得有些冷。
不光是对未来的恐惧,还有对白骍的想念,这一辈子,大概都不会有人对她说,最喜欢她了吧…这次采选的小娘子只有百十个,蓁娘被宫娥引入掖庭宫的一所院子,这一路她都低着头,不敢抬头打量,刚走进门就觉得果然是天子居所,真是威严逼人。
也不知走了多久,不知四周对她指指点点的人是谁,宫娥有礼却疏离的告知蓁娘要在这里住两天,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只是住两天,之后就可以回家了。
蓁娘客气的道了谢,安安静静的等着人来安排自己,这挨着的几个院子都有人,蓁娘和其余九个人小鸡崽似得挤在一间屋里,同吃同睡。
大家都是同样的身份,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十分拘谨,连大门也不敢出,甚至互相之间都不敢多说话,唯恐犯了大忌。
好不容易挨到第三日,来了位掌事娘子,她道:“娘子们都请跟随嬷嬷出宫,选中之人,之后陛下的册书就会送到贵府,未选中者,也有赏赐!”
这就完了?
这可什么都没干呢!也不见有人来考核她们之类的,那是怎么选的?
蓁娘跟其余小娘子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没人敢问是怎么回事,个个都规矩的离开这里。
蓁娘跟随阿耶回了家,才看见门口围了一大群的邻居,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等待蓁娘的消息。
这是本朝第一次采选,蓁娘又是宣义坊唯一一个入选的,若真是中选了,做了皇家的女人,那整个宣义坊不都跟着沾光么…蓁娘哭笑不得,由着阿翁阿婆打发人,自己进了屋子上了炕窝着,外面七嘴八舌的说话声还未散去,她听着只觉得头疼的很,睡又睡不着,干脆还是爬起来给外甥女做衣服。
潇娘的长女这才一岁多大,阿娘特意挨家挨户去讨布,要给小外孙女做件百家衣,穿着长命百岁,平安康健。
六日后,四五对儿举牌敲锣响鼓的宫人来至韩家,整个宣义坊都轰动了,幸好徐敬元早就嘱咐好了各项准备事宜。
韩家惶恐却不慌乱的备好红案,一家老小跪地恭迎天使,为首的官人拿出册书宣读,蓁娘不清楚官人都说了些什么,只听到一句‘器识柔顺,备选东宫,册为昭训…’
众人磕头谢恩,尽管知道这一天会来,但现在蓁娘的内心还是一片茫然,袁郡君解释过,她会去东宫,从此以后,她就是大周这位皇太子殿下的妾侍了。
她就要进入那个市井众说纷纭的宫廷里,做一个天家的女人了,宣义坊的吵闹、亲人的围绕、朋友的说笑,从此再也与她无关了…随旨而来的还有铜钱六百贯、绫罗绢帛数十匹、蔗糖八十斤、胡椒六十斤、各色香料共六十斤、粟米数十石、猪羊共十头、珍珠一斛、金银共十斤、宝石一盒,这些其实就是宫里给准备的嫁妆。
到底是储君的女人,一进宫什么也没有岂不是太过寒酸让人笑话么,索性宫里就大方的赐下来了。
那官人留下话说,九月中旬后,宫里就会接蓁娘进宫,还留下了一位韩姓妇人,说是东宫的一位嬷嬷,她的责任就是呆在韩家,负责初步教导蓁娘的规矩,也顺便实行监视职责。
册封后蓁娘已经算是太子的女人,韩家不得有外人,特别是外男上门,就连兄弟们都要回避,嬷嬷还要负责记录蓁娘的身体情况,以免在这几天出什么问题。
韩家一番兵荒马乱,还是请了芸娘来坐镇,她见多识广,很快韩家就井井有条的做着准备工作,她又拿着赏赐的金银找人去打首饰,又找了几个针线人给蓁娘做衣裳,忙的几日没好好跟孩子们说句话。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蓁娘也并不是扭捏的人,她决定了,自己没有背景也没有美貌,不论将来怎么样,至少现在要认真的学习,不求出头只求别犯错,以免连累家人。
对于她的低姿态,韩嬷嬷倒是觉得很正常,到底是普通人家,小娘子们就算得了意也不敢猖狂的忘了北,她笑道:“娘子不必担忧,跟你一起进东宫的还有五个人。”
“你们进了宫之后会在内廷三司学习一年,等完全熟悉了宫里的规矩礼仪后,才会由太子妃确认侍寝!”
“在这段学习的时间里,你要认真的听讲,多学多问,这样心里才有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蓁娘认真的点点头,韩嬷嬷安慰的拍拍她的手道:“娘子放宽心,宫里的主子们都是性子很好的,太子妃和善,其他娘子也都很好相处…”
蓁娘淡淡笑道:“我家的境况嬷嬷也知道,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阵仗,幸好有嬷嬷指导我,不然我吓得都不敢睡觉了,而且嬷嬷也姓韩,你是哪里人?说不定咱们还是同宗呢!”
韩嬷嬷也觉得巧合,道:“我是河东道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