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心计-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有件事情臣妾不知该怎么讲。”最后,我叹了口气,挥手令所有宫人退下,只留下了柔嘉一人。

    “怎么了?”萧琰不解其意,静嫔也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见所有人都下去,连忙起身后退两步,郑重地跪在萧琰面前,朗朗道:“臣妾无能,治理六宫无方,导致静嫔私通一年而不知,请皇上降罪。”

    乍闻此言,萧琰震惊到无以复加。静嫔猛地瘫倒在地,喉中呜咽起来,不知是被揭露后的垂死挣扎还是绝望的哀嚎。

    “皇后,你说什么?”萧琰回过神来,出声问道。

    我毕恭毕敬叩首,清晰说道:“静嫔未入宫前就与人私相来往,入宫后同那人藕断丝连暗通款曲。直到四月那人首先抛弃静嫔而去,静嫔才痛定思痛与那人断绝往来。昨日臣妾彻查红花粉一案,意外发现了这段往事。臣妾虽知静嫔已与那人断绝关系,但毕竟曾经背叛过皇上,所以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斗胆请皇上来未央宫当面处置。一切交由皇上裁夺。”

    萧琰气地面色发青,身体已经按捺不住地战栗。四月份静嫔断绝了私通关系,五月就想尽奇招勾引萧琰。萧琰来回一想,如何不气不怒?

 第72章 秋凉

    “你可有证据?”萧琰阴冷问道。

    我轻轻颔首,回首目视柔嘉。柔嘉会意,连忙取出了早已收集好的各样物证。

    我指着那些男人的腰带鞋袜,轻轻说道:“那人原本是宫禁中衣料买办,可以时常出入皇宫,也算的上皇商。臣妾已经命人将他控制起来,经过掖庭审查,那人家中富裕,与静嫔一起长大。三月的时候那人定了亲事,四月就成了家。他自己招供是因为这个才与静嫔断绝了来往,而静嫔大概痛定思痛,也再不肯为了一个负心的男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我的话说的狠辣,正如另一把油浇在了萧琰的怒火之上。他愈加恼恨起来,快步走到静嫔面前,狠狠扇了她一个耳光:“贱妇!”

    静嫔挨了耳光,只知道抽泣,也不敢还嘴。我连忙回身跪在萧琰面前,拉着他的衣角哀求道:“皇上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切莫生气伤心损了龙体。动手更是不必,打疼了自己可怎么好?”

    萧琰一把将我提起,虽是怒意正盛,却也不忘将我扶到一旁坐下:“你有着身孕,不要总跪着。”

    我默默垂首,拉过萧琰的手细细察看,自责道:“都是臣妾不好,原本应该自己处理了,不该惊动皇上让皇上生气。”

    “你没错,”萧琰压了怒火,冷笑道,“告诉朕才好,让朕好好看看清楚,贤妃当日选入宫的都是些什么货色。佳嫔肤浅,姚氏于氏关氏蛇蝎妇人,童氏更是让朕恶心。只有谢婉仪还算正常,但也忒像……贤妃,真是好会挑人。”

    我偷眼望向静嫔,看不清她的脸色,只看清她抑制不住的抖动。事情败露,她全家只怕都要开刀问斩。

    静嫔默默叩头,萧琰毫不怜惜,飞起一脚将她踹倒在地,还不解气。然而静嫔踉跄间将覆在面上的面纱扯下,露出了她狰狞的面容。

    我记得她从前是很清秀的,算不上多么美,但是回眸一笑也是颠倒众生之姿。

    然现在她丑陋粗鄙得可怕,满脸的创伤不能完全好透。坑坑洼洼的表层皮肤掺杂着粉红的新肉和蜡黄的老肉,好生骇人。眼皮肿得看不见眼珠,嘴巴也肿成腊肠,鼻子反而塌了下去,只剩下两个黑黑的小洞刻在脸上,根本不能被称之为脸。

    萧琰恶心地别过头去,我却直视无碍。我以为我会害怕,但是我却没有一星半点的恐惧。见过了朝露公主惨死的样子,见过了关氏落魄的惨状,我也于柔惠临终前去往冷宫探视过,这些所谓的惨绝人寰在我眼中,已经是习以为常。

    萧琰最后仁慈了一分,只将静嫔和私通那人的嫡系亲属诛杀,童家三族余者流放。那皇商家中不相干的人驱逐出京,永世不能入京,后代更不能做官,生生烙上了耻辱痕迹。

    我用菊花醃渍的花汁泡着手,在干燥的冬日浸润着需要滋养的皮肤,静静听着童氏一族的下场。

    其实早在五月童氏最得宠的时候我就已经让方由查清楚了所有的秘辛,静嫔入宫之后一直与那人有着来往,却不幸被贤妃发现。贤妃并没有直接去找静嫔,而是找到了那皇商,以静嫔的性命胁迫那皇商娶了妻室并同静嫔断绝来往。静嫔误以为那皇商负她,悲愤之时贤妃去“开解”她,恩威并施让静嫔在萧琰生辰时争宠。静嫔得到萧琰宠爱之后愈加得意,徜徉在富贵乡和萧琰的温柔当中,很快忘掉了那皇商。再后来,于才人意外的一盒胭脂打破了静嫔的美梦,让她从高山跌入谷底。她虽然得到一些赏赐和安抚,但失去了容貌和萧琰的宠爱,如何甘心?更兼贤妃撺掇,也便有了红花粉一事。

    静嫔到死都不知道的是,那皇商并未负她。倒是她自己,在皇恩中抛弃了曾经的竹马深情。我替那皇商可惜,为了这样一个薄恩寡义的女子,毁了自己一生也顺便葬送了自己的家族。

    也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就变得这么狠毒凉薄了,其实静嫔下红花粉足以让萧琰将她处死,我没有必要将她私通的往事抖出来。夜深人静时,我诚赤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赫然发现为的不过是一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那些人无辜又如何,我要确保自己的平安,就要有狠毒的心肠熄灭掉任何可能的星火。

    在凉意逐渐渗透入骨的秋天,我仰望着星夜,内心也有点点的期盼,期盼着这世上能有一人待我如皇商待静嫔一般好。

    然而回首望去,我只看到了卧于榻上哧哧入眠的萧琰。

    神思一阵恍惚,我记起那天萧琰对我说:“静嫔背叛朕不要紧,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没什么为难的。阿暄,朕只望自己真心相待的人不要背叛朕,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

    我约莫知道他的意思,却觉得他的警告是多此一举。漫漫长夜,与我相伴的从来都是他。纵然我内心有所期盼,但我做不到像静嫔一样自私,为了自己的私心拉着家族一起陪葬。

    他不要我负他,我也不要他负我。面对着不时袭来的算计和他不够真诚的对待,我只能放弃对他盲目的依赖来保护自己和孩子。清醒地爱他,尊重他,也利用他,正如他对我的爱恋和保护只有几分而已。

    我不求我们之间的感情不纯粹无瑕,但求残存一些温暖能让我有勇气陪他走完一生。

    童氏死后,后宫日渐安静,往日的莺莺燕燕全然不在。太后觉得人少,当然,萧琰的后宫从来都是冷淡的,所以太后觉得应该铺张一次,为萧琰选秀。

    以往都是召几家大家闺秀入宫由太后或是贤妃择选,这样毕竟局限于京都,能供选择的人太少。这次却不同,因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选秀,所以整个大齐年十四至十七的官家小姐必须全部参选,选出优秀者送入皇宫面圣,让萧琰太后和我一起斟酌。

    原本是交给我来主理,但太后体恤我有孕,有意无意间又将此事交给了贤妃。或许是觉得贤妃一人不够稳妥,于是又让陈昭仪从旁打理。如此一来,孙陈二妃便开始没日没夜同礼部一起斟酌选秀事宜。

    十月,萧琰曾笑吟吟来到未央宫。他说:“贤妃和昭仪的效率可真高,短短一月就全部准备妥当了。现在整个大齐五百多名门闺秀正住在京城,明日殿选你要不要去凑凑热闹?”

    我含笑摇摇头:“臣妾这里身孕都已经四个月了,挺着肚子去像什么?母后说要在太寿宫好好安歇,不如皇上也放臣妾一个假,让臣妾在宫里偷偷闲?”

    萧琰点了点我的鼻尖,道:“那也罢了,只让贤妃和昭仪陪着就是。朕想请你去是让你自己挑,万一朕选了不合阿暄心意的妃嫔,指不定就要被骂了。”

    我好笑地觑了他一眼:“臣妾哪里敢。”

    深秋的天气越发凉了,清晨殿里汪着凉意,我也不愿意起身。萧琰容我放肆地躺在榻上,笑着对我说到:“你现在是肯赖着不起身,等今日为夫选一堆新鲜的女子进来,看你还能躺得住。”

    我莞尔:“有贤妃和昭仪一文一武两位美人陪着皇上,谅皇上也不敢多选吧。”

    萧琰浅笑,忽而在我额上覆上一吻。他说:“阿暄,你放心。无论宫中女人有多少,朕永远不会冷落你这个皇后,也不容有任何人能撼动你的地位。”

    我怔了一怔,头稍稍用力向上一伸,也吻上他的下巴,道:“皇上也放心,臣妾此生的人和心也都是皇上的。无论皇上今后有多少女人,臣妾待皇上之心只会如一,不会生变。”

    这样的诺言在清早的宁静中流转,带了温存的气息和不舍的味道。但就算现在看起来再美好,也不是当年了。

    当年他说着喜欢我,说着“阿暄,你的心思和情谊,朕都知道了,必不负你”。

    现在,他自然不会轻易对我说出“喜欢不负”这四个字。他对我承诺,变成了保证我的地位不会被撼动。但是对于他的感情,他再也不敢做出保证。

    那也罢了,我恍惚一笑。就算现在他还是信誓旦旦地保证又如何?我也不是当年初进宫随意就可以被感动的周暄了,岂会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娘娘,您真的不去看看么?”方由不知何时进来,一边扶我起身一边笑道。

    我含笑摇摇头,道:“不去了,去做什么,看着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就烦。”

    方由浅浅笑着,道:“娘娘这话若是传出去,当真成了妒妇。”

    我毫不在意一笑:“皇上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我若是一味的假贤淑才会让他别扭。有时候人们认为戏演的越深越好,殊不知偶尔露出的真性情才会更让看戏的人入戏呢。”

    方由莞尔,将一件宽松的袍子披在我肩上,借机在我耳边低声道:“可是这也是拉帮结派最好的时候,贤妃那么聪明,自然知道在选秀时挑几个能为她所用的。昭仪心眼儿实,大概什么都做不了。娘娘若不去看看,难道不怕贤妃的势力壮大么?”

    我摆摆手,伸手把方由递给我的衣带系上,静静道:“贤妃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但是她笨也笨在这里。皇上不是傻子,贤妃若有私心他岂会看不出来?再者说了,前几日皇上已经恼怒贤妃选入宫的人心术不正,大约贤妃自己也听到风声。这次她若是再放肆,只会让皇上厌恶她更深。”

 第73章 瑰嫔

    方由想了想,而后笑道:“所以娘娘这次不去,也是有避嫌之意,可以撇撇干净。”

    我含笑点头:“人是贤妃选进来的,若有什么差池自然合该怪她,本宫犯不着冲到前面替她挡罪。”

    如此,方由也便放了心。白日里我无事,逗弄着日渐长大的昭靖,安心养着四个月的胎,不做他想。

    大概酉时时分,萧琰终于回来了。我含笑起身相迎,笑道:“皇上看起来心情不错,可是今日见到的几百位佳丽中有合皇上心意的?”

    萧琰嗔怪一笑,觑了我一眼道:“哪里有什么很合心意的?朕见过了阿暄这样的女子,哪里还能把她们放在心上?”

    我莞尔:“皇上惯会哄臣妾的。”

    萧琰令人传膳,絮絮对我说到:“这次朕本来只想选一两个,但是架不住贤妃搬出了太后,只得多选了几个。”

    我闻言好笑起来,一边替他布菜一边笑道:“皇上何必掩饰,您是天子,就算把天下所有的女子都召进宫来又如何?”

    萧琰心情极好,根本不曾嗔怪我,反而一笑:“只怕不等朕选召天下女子入宫,阿暄已经把后宫给拆了。”

    我笑而不语,这样轻松愉悦的交谈许久没有,我和他都不介意彼此小小的撒娇。

    大概看了一天又累又饿,他先吃了几口饭,略垫垫之后才同我细细说起。

    他今日统共选了十二名妃嫔,上至王侯世家,下至九品寒门。后宫清冷惯了,一下子涌入十二名花枝招展的玉质闺秀,不知会热闹成什么样子。

    然而太后是永远觉得不够的,先帝那朝妃嫔就少,所以子嗣也少。萧琰已然二十六岁,膝下却只有两个孩子,相较于平常人家也略显单薄。

    “今日见到一秀女,殿选时与朕答辩,十分机敏。朕瞧着口才可以与皇后一较高下,所以便留下了她的牌子。”萧琰对我笑道。

    我轻轻笑着,手中的银匙搅动着玉米穗薏仁粥,道:“臣妾听昭仪身边的女官说了,这女孩只有十六岁,却俏皮可爱聪慧大方,见了皇上也不怕,可谓是人见人爱。”

    萧琰含笑摇头,觑了我一眼道:“这话听起来酸溜溜的,不过说起来你刚入宫的时候,也只有十六岁呢。”

    我淡然一笑,不论是神情还是语气,都已不觉染上了成熟和稳重之色,再没有那份自然脱俗的娇俏,道:“是啊,一晃已经三年了,臣妾也快二十了。”

    萧琰安抚地拍拍我的手背,携了一丝丝的怜爱和动容,道:“没事,无论你年方多少,朕始终比你大七岁,要是伤感岁月,朕也该赶在你前面先替你伤感。”

    好久不曾听到他这样温柔的话了,我心底油然而起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像是要融化在他的蜜语甜言当中。刚入宫那一年,他体贴有礼,不曾端着分毫帝王架子,可以纡尊降贵替我拨开重重湘帘。刚入宫那一年,我同他相敬如宾,恩恩爱爱,眼中心上没有旁人只有彼此。刚入宫那一年,他同我对镜相视,互许一个白头偕老的诺言。

    “我们一个老翁一个老妪,谁都不要辜负谁。”

    而到了现在,他的威严和气魄锋利逼人,不容人直视。我们之间一次次的感情裂痕,让我们一步步地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我们无法再给予彼此最真诚的山盟海誓,各种空洞的承诺充斥在我们之间,勉强维持着依旧相爱的表面。

    但是方才他眼中微微闪过的那抹真情动容,那份割舍不掉的怜惜疼爱,又像是化成了一张网,将我整颗心牢牢扣住。

    至少在那一刹那,我还是为此而深切感动的。

    “皇上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底哪家的小姐,惹得皇上念念不忘。”末了,我浅笑着问道。

    萧琰微一回想,也便如实说到:“是高阳侯郭家的小女儿。”

    我闻言怔了一怔,手中握着的缠丝玛瑙碗“咯噔”一下跌在桌上。萧琰不禁疑惑,关切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我回过神来,喃喃问他:“高阳侯家的小女儿,莫非是——郭伯媛?”

    萧琰含笑点点头,应道:“不错,正是这个郭伯媛,她姐姐佳嫔早先入宫。听闻她去年太后选召京中小姐入宫,她原本也在里面,最后……”

    说到这儿,萧琰细细回想,也立马明白过来。

    “阿暄……”

    当年上林苑初遇郭伯媛,我喜欢她纯真可爱的模样,不忍让她入宫沾染这乌烟瘴气,所以特意求了萧琰放过她。谁知道她当真是入宫的命,兜兜转转一年有余,还是被萧琰亲自选入了皇宫。

    我含了一缕笑意,将手中的碗扶正,才笑着告饶:“皇上恕罪,臣妾方才失态了。不过是个小姐,没什么大事,皇上若是真喜欢,选入宫又如何?”

    萧琰隐隐不安,他搁下银筷,道:“朕一时疏忽了,不曾想到她就是当年你不喜欢的那个女子。这下子旨意已经传出,只怕再反悔也不成了。”

    我笑道:“皇上说哪里话,臣妾何时说不喜欢郭小姐了?她人很快入宫,若是听到这样的传言岂非会多心,皇上切莫再提了。”

    萧琰面露危难之色,局促道:“你的意思是……”

    我神色渐凛,徐徐说道:“皇上圣旨已下,怎能反悔?何况高阳侯家好歹也是京中望族,若是直接不选也就罢了,选了再废成什么样子?至于郭伯媛,臣妾以前见过她,的确是好女儿。虽然同佳嫔一族,但是脾性大不相同,皇上喜欢也是应该的。”

    萧琰微微蹙眉,道:“你从不肯对朕要求什么,难得开过一次口,朕还给浑忘了。”

    我婉然轻笑:“皇上不必记在心上,这日日操劳国务已经够辛苦了,怎么会有心思记这些微末小节,臣妾理解。”

    萧琰这才放下心来,含笑说道:“唬死朕了,朕以为皇后必定大发脾气,没想到皇后竟然变得大度了,不曾跟朕斤斤计较。”

    我撑不住笑了,指着萧琰嗔怪道:“皇上也太小看臣妾了,郭小姐再怎么说也是个外人,臣妾同皇上是夫妻,夫妻之间怎能为了一个外人而争吵计较?”

    话说过口,我尤嫌不足,觑着萧琰埋怨道:“难道皇上觉得臣妾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么?”

    萧琰抿着嘴唇,意味不明:“玄。”

    当晚等下我同他商议着新入宫妃嫔的位份和封号,别的也就罢了,唯独对于郭伯媛的位份很难裁定。萧琰怕我吃味,所以主张给她低位,册为常在才人之流,自然也没有封号。

    但我反复思量,只觉不妥,遂道:“郭伯媛出身甚高,她家祖上的功劳不必提,只说如今她父亲的爵位便是。高阳侯封邑极广,又是先帝器重的老臣,在朝中这么多年也不曾听说出过什么差池。臣妾记得当年昭仪入宫,都不曾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若非后来陈将军平定北疆,只怕平阿侯的爵位也难得。郭氏就是年纪稍小,如她早出生几年同贤妃和昭仪一起入宫,只怕现在的位份也不会次于贤妃。”

    此话中肯,萧琰自然会纳入考虑。陈昭仪的家世已经算是丰厚了,但是在郭伯媛面前几乎不值一提。贤妃家族更是不能与郭家相较,若非没有当朝太后,孙家也只不过是江南片狭之地的温裕人家而已。

    “你若不介意,便封她一个嫔位吧。只是封嫔,是否需要再拟定一个封号给她?”萧琰揉着额头,渐露疲态。

    我取了风油,指尖沾了一点按在萧琰太阳穴上,轻轻替他揉着。

    “怕是最低给个嫔位,封号自然也该赐。郭氏出身显贵,其堂姐郭品盈位在佳嫔,她入宫后姊妹两个也算是平起平坐。”

    萧琰“嗯”了一声,道:“郭品盈貌美如花,但稍显俗气。郭伯媛气质脱俗,但是容貌稍稍逊色。朕瞧着佳嫔是朵花,郭伯媛就是一块美玉,各有各的好。”

    我撑不住笑起来,道:“自然了,皇上艳福无边。”

    萧琰轻轻捏捏我的脸颊,微笑道:“莫要吃醋,她们两个纵使各有千秋,却美玉微瑕。不及你,样样都是最好的。”

    我淡然而笑,世间哪里有样样都是最好的人呢。相较于貌美脱俗的郭氏双姝,我的年龄就已经不占优势了。

    其余的十一名新晋宫嫔,各自按照父亲的官职按例赐了封号。空置的从五品小仪小媛和良媛俱是有人填补,正六品贵人也封了两个,余下的不过是才人、常在和选侍,无足道哉。

    秋意渐盛,卷卷而来的秋风携走了今年最后的花红柳绿,但源源不断的年轻面孔化作鲜花,顶替了上林苑消逝的花团锦簇。新人入宫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后宫宫苑也都打扫妥当,只等着迎这些新人入宫。

 第74章 示好

    九月末,新入选的十二名宫嫔入宫。因着时气不好,我安排她们先自行休息,等十月初一再行相见。她们自然诺诺,不敢有违。又因为是新入宫,到处都是新鲜的,所以常常住一宫的互相结伴,四下瞧瞧。

    我看着这样莺燕的样子也觉得热闹,所以不曾约束她们。九月十月的天气虽然上林苑大部分花草枯萎,但毕竟有常青树木犹在,也便忍不住想要出门凑凑热闹。

    还未及到上林苑,便先撞见了一位不曾见过的宫嫔。她带着一个小丫鬟,年纪十六七岁,也不怕人,见了我微露惊讶好奇之意,问道:“咦,你是哪宫的妃嫔?”

    柔嘉凝眉,方欲出言,我已经浅笑着拦下她,问那宫嫔道:“你又是谁?”

    那宫嫔眼珠一转,想了片刻道:“我是琢璞堂的梁贵人。”

    我轻轻点点头,梁贵人是冀州刺史家的小姐,我对她有些印象。萧琰仿佛也颇喜欢她,她居住的琢璞堂是萧琰亲自安排的,可见优待格外。若非是因为其兄上月糊涂,办错了事,惹得萧琰略略不待见梁家,只怕以她的出身资质,封个小仪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又转念一想,若非是她家触怒了萧琰,大约也不会郑重其事送女儿来参选。朝堂上的事诡谲波澜,后宫能有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靠在皇帝身边,莫不是一重不错的保障。

    我这思绪翻飞,她已是揣测了良多,自言自语道:“看你身后跟着这么多人,这架势想来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你是昭仪娘娘?还是贤妃娘娘?”

    殿选之时按照规矩要加一重珠帘隔在秀女与萧琰之间,更何况她们战战兢兢经受萧琰等人的挑选,大约不敢抬头看个仔细,即便当日贤妃与昭仪作陪与萧琰之侧,这些入宫的秀女也不见得就认识。

    我含笑,只对她说道:“不管本宫是谁,只是如今你人在宫中,在不是在冀州自己家,凡言行举止皆要合乎规矩。既然你已经猜到本宫身份贵重,那么见到本宫是不是该行礼请安,自报名号呢?”

    她略略一怔,旋即明白过来,俯身行大礼跪拜在我面前,一字一句恭谨道:“嫔妾琢璞堂正六品贵人梁月宁参见娘娘,娘娘万福。嫔妾入宫时日尚短,不熟悉宫中礼节,冒犯之处还请娘娘责罚。”

    我颔首,对她说道:“这次就罢了,本宫不会怪罪你,何况现在也不是正式拜见的时候。明日辰时,本宫自然会召你入未央宫相见,那时再拜也不迟。”

    她原本恭顺,听完我的话赫然抬头,惊愕不已。

    “未央宫……您是皇后娘娘?”

    我稍敛笑意,并不作答,只挪动步子由柔嘉扶着往上林苑走去。

    “人家是新入宫的娇小姐,娘娘何苦吓唬她呢?”柔嘉看着我笑道。

    我莞尔:“新入宫时谁不是好奇天真,本宫也算不得吓唬她,只不过给她一个警醒而已。让她知道宫中不比宫外,处处都是讲究规矩的。”

    柔嘉恭顺点头,我顿了顿又道:“不过算她自己聪慧,也肯受教。你瞧本宫刚刚说了一句,她便已经领会,立马行礼请安,可见她机敏谦逊。在宫中倨傲没有什么好处,谦虚谨慎才是立身之本。”

    上林苑萧瑟,但却并没有打扰我赏景的兴致。我缓然漫步在杉树林子里,长长的衣摆拖在地上,牵带这几片树叶,随着我的步伐发出沙沙的声响。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身后传出一声问安,我转身回眸,恰遇上一双澄澈的眸子。

    “起来吧。”我淡淡道。

    她起身,我打量她两眼,方一笑:“时隔一年不见,你的身量高了不少,容貌也越发出挑了。”

    她低眉含笑,手中卷着帕子,不胜娇羞:“皇后娘娘不要取笑臣妾了,一年不见,娘娘才是风华更盛从前。”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高阳侯的小女儿,如今被萧琰亲自点选入宫的瑰嫔郭伯媛。

    “你刚入宫不在宫中歇着,怎么跑到上林苑来了?”我轻轻问道。

    她笑着答道:“虽是刚入宫,但臣妾不觉得累,便出来逛逛。皇宫不比别处,倒是极大的,一时间臣妾也不知往哪里去,更不知哪里才是臣妾能去的,所以只敢来上林苑逛逛。”

    我携了一丝笑意,温声道:“本宫瞧着新入宫的妃嫔都喜欢热闹,这里逛逛那里玩玩,不能说不妥,但也忒随便了些。然而又觉得她们刚入宫,以后有日子调*教,不急在这一时。难得你与她们不同,有守规矩不想逾矩的心。”

    “娘娘圣明,”瑰嫔浅笑,“其实臣妾来上林苑游玩还有一重原因。”

    “哦?”我佯作好奇。

    她抬首,眼眸中荡漾着一丝丝期盼和依赖:“臣妾只是希望自己有福,能在这里再遇见娘娘一次。上次相遇臣妾年幼,如今回想起来颇为失礼,所以想在此向娘娘赔罪。”

    我轻轻一笑,直视着她的眼睛,道:“赔罪倒是不必了,本宫喜欢你不拘束的活泼样子。”

    瑰嫔身形微微一动,我撩了撩手中的绢子,又道:“旁人入宫形单影只也就罢了,你怎么也一个人逛?你姐姐佳嫔呢?”

    她扭捏片刻,道:“姐姐长日侍奉在广阳殿,娘娘不是不知道,何苦笑话臣妾呢?”

    “竟是这样,”我颔首,“贤妃同佳嫔关系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本宫自然知道她们亲近。只是本宫想不到,原来贤妃和佳嫔姐妹情深,连你这个亲堂妹都及不上。”

    瑰嫔莞尔:“臣妾是佳嫔姐姐的堂妹,但贤妃娘娘何尝不是她的表姐?臣妾到底与姐姐一年不见,不似以往亲近。臣妾在宫外常听闻,娘娘与昭仪娘娘虽不是亲姐妹,但在宫中互相照拂,更胜似亲姐妹,臣妾也很艳羡。”

    我安抚一笑,缓声宽慰道:“本宫与昭仪都没有姊妹在宫里,所以才常凑在一起说说话。但你不同,你是佳嫔的妹妹,同贤妃也沾亲带故,一家人莫要生疏了。你既已经见过本宫,去贤妃宫里逛逛也无妨,顺便同佳嫔姐妹间叙叙旧,岂不比一个人在上林苑闲逛的好?来日在宫中不免寂寞,还是咱们姐妹间相伴的时候最多。你与她们天然亲切,何不也常常侍奉贤妃左右?”

    瑰嫔扬脸一笑,道:“臣妾谢娘娘指点,这就去拜会贤妃娘娘和佳嫔姐姐。”

    她走后,上林苑复又安静下来。最后一批要向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清叫,天空中偶尔划过几点身影,也很快没了踪迹。

    “娘娘做什么叫瑰嫔去见贤妃,奴婢瞧着瑰嫔对娘娘很有好感呢。”柔嘉轻轻道。

    我浅笑,缓缓道:“她是佳嫔的妹妹,也就是贤妃的妹妹。本就是亲戚,早晚要见。”

    一直言语不多的方由沉了沉声,定定道:“不过瞧她方才的神色,不像是偶遇娘娘,倒像是专门在等。”

    我目光划过方由的脸颊,她纵然已经没了原有的美貌,只以采燕的寻常面目示人,但她敏锐聪慧和细腻心肠也不能被无光无华的容貌掩饰。我看着她微微一笑,轻轻道:“不错,不过话说回来,我今日又何曾真的是信步到此的?”

    大概与这个瑰嫔真的有些缘分,也有些默契。去年亲切一见,我已知她灵秀剔透,是个聪明的女儿。这一年来在宫中,我也多多少少听闻了佳嫔家中的事,知晓佳嫔与瑰嫔虽然是堂姐妹,但是并没有多么亲密,所以我算准了以她清高的心性初初入宫断不会伏低做小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