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府娇女-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茶味道不错,不知不觉,她已将杯中花茶喝完了。
  她提起茶壶续了一杯,茶壶是上好的定窑白瓷,她手指纤长优美,皮肤白皙,手和白瓷相映,她的手更白更耀眼。
  “条件还要再想想,那你要和我说的正事是什么啊?”江蕙问道。
  淮王沉吟片刻,道:“表妹,你知道我是想要息事宁人的。穆王是我皇叔,安远侯是我父皇看重的大臣,丹阳郡主是我姑母,我不愿穆王府和安远侯府起冲突,这个心愿,你能理解么?”
  “万分理解。”江蕙彬彬有礼。
  淮王心中一宽,“我想和你谈谈,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让穆王府和安远侯府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这跟我谈没用啊。”江蕙道:“淮王表哥你知道的,事情不是我惹出来的,我也无意向穆王府挑衅,只不过是不愿束手就擒而已。”
  “我知道。”淮王柔声道。
  “知道你还这样?”江蕙不懂了,美丽的眼眸中满是诧异和不解。
  淮王被她明净的眼神看得心中暗暗生出惭愧之意。
  我知道跟你谈没有用,但我就是想跟你谈谈……
  淮王忽觉口干,举起茶盏,一饮而尽。
  “表妹,穆王府一直对令妹不怀好意,自从令妹到了京城,一直待在安远侯府,都没有在京城四处游玩过,是么?”淮王把玩着手中的空茶盏,柔声问道。
  “对。”江蕙眼神暗淡下来。
  阿若是多么活泼爱动的小姑娘啊,可是有穆王府虎视眈眈,即使安全到了京城,江蕙也不敢带着阿若上街。阿若只能在安远侯府待着,京城的繁华热闹,阿若想看也看不到。
  “让穆王府放下仇恨,从此不再和令妹、令堂为难,或许我暂时做不到。”淮王斟词酌句的说道:“不过,让令妹无忧无虑在京城玩耍一天,以我的绵薄之力,应该没有问题。”
  “真的?”江蕙心花怒放。
  小阿若如果能够能出了安远侯府,在京城随便逛逛,一定会很高兴的!
  春风带着花木的清香吹过来,亭畔一株粉红色的余容花随风摇曳,顾盼生姿。
  余容花有花仙、花相的美誉,这株余容花更是花中极品,却被巧笑嫣然的江蕙比得暗然失色。
  “真的。”淮王沉醉在春风里,笑容格外和煦。
  “就这么说定了。”江蕙果断的道。
  这位五皇子、淮王殿下、今天新认的表哥,或许会有他的目的,或许将来会提出回报的条件,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天大地大,小阿若不能一直关在安远侯府,她又不是笼中的小鸟。
  “今天我让人把永城王扔出去四次。”淮王告诉江蕙,“按他的性子,明天还会想方设法试图进宫,不会有心思管别的。项城王要应付顺天府的官司,分不开身。明天的东市西市会加强警戒,行人可随意游逛。”
  “甚好。”江蕙眉眼弯弯。
  小阿若能快活的玩上一整天了。
  “江姑娘,张姑娘跑了!”相琴一直专心拿望远镜看着,发现不对,赶忙向江蕙通报。
  江蕙取过望远镜看了看,“我追张欣欣去。淮王殿下……淮王表哥,咱们改天再见。”
  “表妹请。”淮王很有做表哥的风度。
  江蕙从亭阁下来,追上张欣豫,张欣豫脸红得像块大红布似的,江蕙纳闷,“张欣欣,你的脸怎么了,好像要烧着了似的……”张欣豫羞的不行,扑到江蕙怀里,再也不肯露出头了。
  远处有个青年男子向这边探头张望,见江蕙在,犹豫再三,没敢过来。
  丁茵磨磨蹭蹭的过来了,一脸的不好意思,“江姐姐,方才一转身就看不见你了……”
  “我口渴,过去喝了杯茶。”江蕙笑道。
  张欣豫赖在江蕙怀里不肯抬头,丁茵掩口偷笑,江蕙瞧瞧丁茵,瞧瞧张欣豫,心里有了底。
  这趟没有白来啊,张欣豫的终身大事,似乎就要定下了……
  ……
  阿若上午还和江苗玩得挺高兴,午饭之后开始想姐姐,闹着不肯睡午觉。到了半下午,阿若还见不着姐姐,心就慌了,牵了已经恢复如常的灰灰,到西角门前去等人。
  江老太爷和苏老夫人告诉过她,江蕙如果回来,应该是走这个门。
  灰灰趴在地上,阿若坐在路边的小花坛上,一人一狗,眼巴巴的往外看。
  江苗由文氏牵着过来了,和她一起坐在小花坛上,“阿若,我娘说姐姐就是出门赴宴,快回来了。”
  “嗯,我知道。”阿若声音低低的,小模样可怜巴巴的。
  “你姐姐就快回来了。”文氏看着不忍心,温柔抚摸阿若的小脑袋。
  阿若扁扁小嘴,“我爹我娘就是出门买东西,后来看不见了。姐姐说,要等我长大了,我爹我娘才回来,姐姐会不会也等我长大了才回来呀,我明天才长大……”
  她是个坚强的小姑娘,可是爹娘不见了,姐姐也不在眼前,说着说着,就想哭了。
  “不能吧?姐姐等咱们长大了才回来,咱们哪天才长大啊?”江苗也急了。
  两个小姑娘伤心得抱在一起。
  文氏看得又好笑,又心酸,唉,蕙蕙就是出门赴个宴而已,苗苗和阿若就这样了啊。
  灰灰咆哮了几声,伸过来脑袋拱阿若。
  阿若放开江苗,搂着灰灰扒搭推扒搭掉眼泪,“斑斑跑了,黄黄飞了,就剩下你还在……”
  “阿若,婶婶给你再养只黄黄好不好?”文氏柔声问道。
  斑斑是只小豹子,文氏没办法。黄黄是只鸡,文氏觉得给阿若养只鸡还是不成问题的。
  “黄黄就是黄黄,世上没有第二个了。”阿若还是很伤心。
  请看作者有话说
  请看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要说:  再养只鸡,它也不会是原来的黄黄了。
“这样啊。”文氏心有余而力不足,拿小阿若没办法了。
江略、江畅等几个男孩子只有六七岁、七八岁,就在家里上学,这会儿已经放学了,一起过来了。
他们本来是来看灰灰,但是见阿若掉眼泪,江苗也泪汪汪的,就哄起妹妹。
“阿若,姐姐是一定会回来的,这里不光有你,还有我呢。”江略在几个男孩子当中年纪最小,却最有主意,遇事不慌,认真的告诉阿若。
“你?”阿若瞪大眼睛,一时竟忘了哭。
“我是姐姐的弟弟。”江略淡定的道。
“我是妹妹!”阿若不服气,“我是姐姐的妹妹,好几年了……”也不搂灰灰了,腾出两只小手,掰着手指头认真的数,“一,二,三,四,五,我五岁了,我是我姐姐的妹妹,都五年了!”
阿若很得意。我做妹妹已经五年了,你才认识我姐姐多长时间啊。
“我和姐姐才见面不久,不过,从我一出生就是姐姐的弟弟,至今已经六年了。”江略比阿若多伸出一个手指头。
“敢跟我抢姐姐。”阿若气愤。
“不用抢,不用抢,姐姐能有好几个弟弟妹妹的。”江苗忙做和事佬。
文氏在一旁看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其实憋笑憋得很辛苦。
“我一直是妹妹,五年了!”阿若一脸骄傲,挺起小胸脯。
“我比你多一年,六年了。”江略不甘示弱。
江略和阿若吵着架,阿若也就不哭了,拉拉江畅 ,“顺顺,你帮我吵架行不?”
江畅是个好脾气的孩子,笑着劝说,“阿若,吵架没意思,咱们让灰灰露一手好不好?听说灰灰本事很大的。”
“那是,灰灰可厉害了!”提起灰灰,阿若登时容光焕发。
几个孩子张罗着让人取来一个铁环挂在一株松树上,阿若指挥灰灰去扑。
灰灰很机灵,跃起扑铁环的姿势凌厉优美,它每扑一次,孩子们便齐声欢呼,为它鼓掌叫好。
丹阳郡主和江蕙、江蓉在门前下车进门,才进来便看到灰灰奋力扑向铁环,几个孩子拍手叫好,场面很是热闹。
“这么高兴啊。”江蕙微笑。
“姐姐!”阿若眼睛尖,看到姐姐,便飞快的跑过来。
江蕙弯腰抱起妹妹,阿若两只小胳膊紧紧搂着她的脖子,小脸蛋上满是委屈,“姐姐,今天我伤心了。”
“我们小阿若怎么了啊。”江蕙一阵心疼,温柔亲亲妹妹的小脸。
“我,我……”阿若被姐姐抱在怀里,向文氏、江略这边张望。
“要告我的状了吧?”江略摸摸鼻子。
“你是一片好心,不想让阿若哭,所以才和她吵架的。”文氏柔声安慰。
江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还真是这个意思,为了哄阿若不哭,就和她吵架,转移她的注意力。
文氏和江略等人迎过去,丹阳郡主、江蕙一行人走过来,两拨人的目光都落在阿若身上。
阿若小姑娘眼珠机灵的转来转去,瞅瞅这个,瞅瞅那个,委屈的撅起小嘴,像是要告状的架势啊。
“怎么了,阿若?”江蕙声音温柔似水。
阿若耷拉下小脑袋,“姐姐,黄黄飞了……”
文氏等人不禁粲然。
阿若小姑娘想了半天,想到她的黄黄了啊。
江蕙柔声道:“黄黄飞了,那咱们养黄黄的孩子们,好不好?”
“好啊好啊。”阿若听到黄黄的孩子们,开心的拍起小手掌。
有两个侍女小心翼翼的抬着个木框,过来之后打开,里面是一群毛茸茸的、嫩黄色的小…鸡…仔儿。
“这就是黄黄的孩子们啊。”阿若挣开江蕙下了地,蹲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黄黄的孩子们啊。”江苗和江蓉也跑过来了,伸出白白胖胖的小手指,指指点点,满脸惊奇。
三个小姑娘都开心极了。
三张可爱的面庞,笑得像三朵小花。
(本章完)


☆、026

  “郡主; 这是怎么回事?”文氏小声问丹阳郡主。
  丹阳郡主告诉她,“路上有人在叫卖,蕙蕙便命人买下来了; 说是要给阿若的。”
  “原来是这样。”文氏不禁笑了; “方才我安慰阿若,说要再给她养只黄黄; 阿若说黄黄就是黄黄,世上没有第二个了; 我便无奈了。蕙蕙却会买来一框小…鸡…仔儿; 告诉阿若; 这是黄黄的孩子们。还是蕙蕙有办法。”
  “蕙蕙很会哄孩子。”丹阳郡主微笑。
  瞧瞧,阿若、江苗、江蓉三个小姑娘见了毛茸茸、嫩生生的小…鸡…仔儿有多高兴。
  “小鸟!”江蓉见一只小黄鸡拆腾了下翅膀,眼睛亮晶晶; 喜悦的叫道。
  她年龄最小,见小黄鸡扇动翅膀,便以为是小鸟了。
  “蓉蓉,这不是小鸟; 是小鸡。”阿若是亲自养过灰灰、斑斑、黄黄的人,有经验,懂的多; 赶忙告诉江蓉,“姐姐说了,这是黄黄的孩子们。黄黄是只鸡,它的孩子们也是鸡; 不是小鸟。”
  “这样啊。”江蓉不好意思的笑了。
  “对,鸡的孩子肯定还是鸡呀。”江苗看的津津有味。
  小黄鸡出生不久,步子小,略显蹒跚,笨呼呼的,再配上叽叽的叫声,甚是有趣。偶尔没走稳摔了一跤,小小的身子摔在框里,样子就更滑稽了,逗得人捧腹大笑。
  小孩儿天生对小动物感兴趣,不光三个小姑娘,连江畅、江略他们也围过来看了,都觉得很稀奇。
  “一,二,三,四,五,六……”江蓉伸出指头一只一只的数着,要数清楚有多少只小黄鸡,可是小黄鸡是跑来跑去的,她哪里数得清?小姑娘便有些着急了,“别跑呀,你们别跑呀,让我数清楚再跑……”
  “别跑,别跑!”江苗和阿若帮着江蓉命令小黄鸡。
  丹阳郡主和文氏在旁看得很是有趣。
  江蕙笑,命人拿来另一只木框,“蓉蓉,姐姐帮你数。”江蓉咧开小嘴笑,“好呀好呀。”江蕙道:“阿若,苗苗,蓉蓉,你们看,姐姐一回数五只。”轻轻拢起五只小黄鸡,放到另一只木框里,“姐姐一回拿五只,共拿了十二回,那总共有多少只小黄鸡啊?”
  “多少只啊?”江苗和江蓉一起眨了眨眼睛。
  阿若蹬蹬蹬跑到一边的土地上,捡了根小树枝在地上划了划,抬头得意的道:“六十只!”
  “阿若算对了。”江蕙笑道。
  江苗和江蓉咦了一声,跑过去看,“阿若你划的是什么?”
  阿若热心的解释,“这是乘法。苗苗,蓉蓉,这是乘数,这是被乘数,这是乘号……”
  “乘法啊。”江苗、江蓉惊呼。
  “我娘教给我的。我娘可厉害了,我家有很大很大的书房,里面的书我娘全看过,可有学问了。我娘还会看病,救过很多人。”阿若得意吹嘘。
  江略拉拉丹阳郡主的衣襟,“娘,妹妹是不是该上学了?”
  丹阳郡主笑,“蓉蓉还小,还没过五岁生日。娘觉得上学太早了不好,至少也过了五岁生日再说,这一上了学就得受拘束,况且好先生不易寻,好的女先生尤其不易寻,娘一直留意着呢,却没有称心的。”
  “说起上学的事,我也正犯愁呢。”文氏道:“世上好先生本就不多,好的女先生更少,肯教四五岁、五六岁小女孩儿的,那就更少了。家里现在有苗苗、蓉蓉、阿若三个小姑娘,却是应该请先生的。”
  “婶婶这话对极了。”江蕙笑,“好先生真的很难碰。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给找了个先生教我抚琴,这先生很严厉,功课若错了是要打手心的。我被打了次手心,我娘看见了,说小孩子是不能体罚的,当天便把那先生辞退了。我也想给阿若找先生呢,这既能教学问教本事,又不能体罚孩子的先生,也不知该到哪里去找。横竖阿若还小,才五岁,过一年再说吧,六年上学不算晚。”
  江蕙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阿若要在安远侯府跟江苗、江蓉一起上学,那绝不能是体罚孩子的先生、功课不好便打手心的先生。好先生没有,那就等一年呗,反正阿若年龄小,不着急,可以花一年的功夫慢慢找,六岁上学很合适 。
  文氏是曾经跟江蕙的母亲冯兰相处过的,对江蕙的话并不意外,丹阳郡主瞅瞅小江蓉,也觉得江蕙的话合心意,“慢慢找,一定要找个合适的女先生。”丹阳郡主只有江蓉一个女儿,她也不愿意要一个体罚孩子、动不动打手心的先生,宁可多花功夫,找一个既有学问性情又温和的。
  一行人去了春晖堂。江蕙让人拌了小米粒儿交给阿若、江苗、江蓉,“你们可以喂喂这些小黄鸡,蛮好玩的。”三个小姑娘喜之不尽,“我们很会喂小鸡的。”阿若拿了小碗,颠儿颠儿的跑过去,“小黄黄们,吃饭啦。”江苗、江蓉也很宝贝的捧起小碗,“喂鸡,喂鸡。”这还是她俩第一次有机会亲手喂小鸡,都乐的眉花眼笑。
  三个小姑娘把小米粒儿撒下去,小黄鸡们争先恐后跑来啄食,憨态可掬。
  苏老夫人见小孙女们玩得高兴,也是乐呵呵的。
  丹阳郡主和江蕙事先并没有商量过,却很有默契,齐王府发生的事,都没有告诉苏老夫人,也没有告诉江老太爷。
  江峻朗至晚方回,江蕙对叔叔是不隐瞒的,把齐王府的事一一说了。江峻朗咬牙,“李颖这个龟孙王八蛋……”江蕙一乐,伸手轻轻拉了拉江峻朗,“叔叔,不好这么说的。”江峻朗想起永城王再混蛋也是先帝的亲孙子,骂他龟孙王八蛋还真是不合适,不由的也是一笑。
  “蕙蕙,明天叔叔给你出口恶气。”江峻朗慨然道。
  “叔叔,淮王和永城王是堂兄弟,还是让他们折腾去吧,咱们平民百姓,不掺和皇室子弟的纠纷。”江蕙笑道。
  “叔叔在羽林卫呢。”江峻朗不同意。
  “总之您一切小心。”江蕙柔声道。
  “放心,叔叔不是楞头青小伙子了。”江峻朗笑。
  江蓉撒的最快,半碗小米粒儿很快见了底,迈着小短腿过来找江蕙要,“姐姐,小黄黄还饿,还要米粒儿。”
  江蕙蹲下身子,耐心的告诉妹妹,“蓉蓉,不能再喂了,小黄黄太小,不知道饥饱,你如果一直喂,它们就会一直吃,明天你就会发现,好多小黄黄撑死了。”
  “啊?”江蓉傻了眼。
  江蕙笑着抱过江蓉亲了亲,“蓉蓉听话,不喂小黄黄了,它们吃了饭,喝了水,也该睡觉了。”
  “看小黄黄睡觉。”江蓉一听这个,又来了精神。
  她还没有见过小鸡睡觉的样子呢。
  天黑了,小黄鸡们叽叽叽的叫着挤在一起,偎依着同伴睡着了,睡姿笨拙又可爱。
  江苗和江蓉头回见,稀奇的很,阿若也看得很开心,“小黄黄就跟小孩子一样,白天淘气,晚上就乖了,嘻嘻。”
  “小孩子晚上就乖了,那是不是应该让姐姐抱着去洗澡,不推三阻四的?”江蕙刮刮妹妹的小鼻子。
  “不推三阻四,不推三阻四。”阿若嘻嘻笑着,冲江蕙伸出了小胳膊。
  “我也要姐姐抱着去洗澡。”江苗叫道。
  “我也要。”江蓉也顾不上看睡着的小黄鸡了,忙不迭的转过身。
  江蕙对江苗、江蓉也很疼爱,却不肯抱她俩同时一起进浴室,“苗苗,蓉蓉,姐姐先给阿若洗好了,然后给你们洗,好不好?”江苗、江蓉有点失望,“那好吧。”
  江蕙把阿若从浴室抱出来之后,又抱江苗江蓉进去,给她俩也洗好了,一起抱到大床上。
  今天三个小姑娘看了小黄黄偎依在一起睡觉的样子,很是羡慕,她们已经决定今天晚上一起睡了。
  阿若晚上是离不开姐姐的,虽然和江苗、江蓉一起躺到了床上,但直到江蕙到了她身边,阿若才算放心,嘻嘻一笑,小脑袋拱到姐姐怀里,甜甜睡着了。
  灯光朦胧,江蕙看着妹妹天真无邪的小脸,心软软的。
  “爹,娘。”阿若睡梦之中,含混的喃喃叫道。
  这时的小阿若格外稚弱,格外可怜。
  江蕙眼睛一酸,眼眶红了。
  才四五岁的小孩子,猛的离开爹娘,阿若哪里受得了?白天她是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睡梦之中却会迷迷糊糊的叫爹叫娘。
  “阿若,你很快便可以见到爹和娘了。”江蕙吻吻妹妹的额头,爱怜横溢。
  冯兰平安无事,杜陇的伤及时救治,也没有大碍。
  不过,有穆王府,冯兰和杜陇夫妇没办法公开露面。阿若如果跟着爹娘生活,今后只能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想让阿若既能和爹娘团聚,又能生活在阳光下,目前看来有三条路:第一,阿若和爹娘一起离开这个国家。向北可以进入大草原,那是游牧民族建立的鞑坦国;向西有诸多小国,临近本朝又比较繁华的是夏国;一直向南走可以到达交趾国;若要向东,则是茫茫大海,海上亦有岛屿可以栖身。
  北方的游牧民族、南方的交趾生活水准和中原相差甚远,江蕙可舍不得母亲妹妹到那里受苦。西域也是一样,对于阿若来说太陌生了,一定不能适应。一直向东,占个海岛做岛主,江蕙倒是觉得可以接受,但那样也是要人力的物力的,并非易事。
  江蕙想起母亲曾给她讲述过的、东海桃花岛上的故事,不禁微笑。真要在东海某个岛上做岛主,至少也要捉来许多哑仆的,只有一家三口,岂不寂寞。
  第二,如果不离开这个国家,那就得让穆王府改变态度,不再和冯兰、杜陇、阿若一家人为难。鉴于穆王府受了重伤的是世子李颛,穆王又一向粗野骄奢,蛮不讲理,这个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就算以后江峻熙回来了,亲自出面去和穆王谈判,穆王也不可能改变什么。
  穆王已经四十多岁了,四十不智一辈子愚,谁劝都没用。就算皇帝开了金口,穆王也还是那个穆王。这些年来穆王作奸犯科的事并不少,闹到皇帝面前的也并不是没有,皇帝狠狠责骂过穆王,又有什么用了?
  想让穆王府改变态度,除非穆王死了,世子死了,永城王也死了……
  江蕙想到这里,摇摇头,自嘲的一笑。
  这怎么可能呢?恶人命长,穆王、李颛、李颖这些人,哪有这般容易便死?
  第三,如果穆王府不改变态度,那就只有……斗倒它……
  江蕙长长叹了一口气。
  穆王是皇帝的亲弟弟,一个娘生的,想要斗倒他,那简直是白日做梦啊。
  庄太后是皇帝、穆王的生母,先帝在时只是一个不得宠的妃子,因为肚子生气,两年多的功夫连生两个皇子,其中大的那个后来登其为帝,她也就母凭子贵,被尊为太后,成了这个王朝最尊贵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不得宠,为了养大两个儿子不知受了多少气,吃了多少苦,皇帝对她这位母后是既尊敬又心疼,孝顺的很,也就是因为有庄太后在,所以穆王明知皇帝不赞成也敢胡作非为,反正有太后在,穆王只要不造反,他就平安无事。
  江蕙思来想去,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世人都说她凶。呵呵,其实她不过是心疼母亲,宠爱妹妹,想让她们在阳光下自在生活罢了,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
  次日清晨醒来,阿若听江蕙说要带她到街市玩玩,看看京城的热闹繁华,乐得发了疯。
  “苗苗,姐姐要带我去街市了!”她抱着江苗,在江苗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蓉蓉,姐姐要我出去玩!”转过身又抱了抱江蓉,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去街市啊,真好。”江苗和江蓉很是羡慕。
  她俩也想去街市。
  不过,江蕙给她俩出了几道乘法题,“苗苗,蓉蓉,你们该学乘法了。今天先学习,改天姐姐再带你们一起出去,好不好?”
  江苗和江蓉挣扎再三,想了又想,乖乖背起乘法表。
  阿若被姐姐抱在怀里,快活的向她俩摆手,“苗苗,蓉蓉,姐姐说带够钱了,我想买啥就买啥。我买东西买三份儿,咱仨人人都有。”
  江苗和江蓉既有些遗憾,又挺高兴的,“一人一份儿,嘻嘻。”
  文氏看在眼里,不知怎么的有些难过,“蕙蕙这个孩子小小年纪,想事情就是周到。虽然都安排好了,她还是担心出万一,担心穆王府的人出来捣乱,宁可不带苗苗和蓉蓉。”
  提起这个,丹阳郡主有些烦恼,“穆王府别的人不说,单说现在京城的这两个吧。李颀勉强还行,李颖这个人刚愎自用,牛心左性,好话赖话全都听不进去!”
  文氏纳闷,“穆王府真是邪性,跟个五岁的小娃娃计较什么呢?阿若招谁惹谁了?”
  丹阳郡主不屑,“穆王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啊,霸道惯了,一开始肯定不知道咱们蕙蕙的身份,以为蕙蕙和阿若是两个乡下丫头,可以由着他搓圆揉扁。他大话既然吹出去了,覆水难收,无论如何都要抓人了。”
  “呸,人家一家四口在乡下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他把人家父母给断送了,还有脸追杀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就算他是陛下的亲弟弟,也不能这样草菅人命吧,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文氏忿忿。
  丹阳郡主听到“他把人家父母给断送了”,心里却是一动,想想永城王的话,再想想江蕙的言语神态,越想越是不解。按照永城王的说法,冯兰和她的丈夫应该同时坠崖身亡了,但江蕙看上去并不伤心,穿衣、饮食也丝毫没有正在服丧的意思,江蕙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啊。如果冯兰真的不在了,江蕙就算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表现得伤心欲绝,也没有让阿若和父母服丧,那至少得穿得素净些吧?可江蕙为阿若挑衣服,是什么漂亮便挑什么,根本不考虑颜色……
  今天阿若的衣着便是杨妃色配以浅绿,娇嫩得像朵含苞待放的余容花,衣料皆是上好蜀锦,讲究极了。
  难不成会是……丹阳郡主脑海中模模糊糊浮出一个念头。
  “……这事只有等侯爷回来之后才能想办法解决了。也不知侯爷什么时候回来。”文氏忧心忡忡。
  丹阳郡主从沉思中醒来,温和的说道:“应该快了。”
  江蕙带阿若到了东市,阿若一家一家店铺挨着逛过去,乐得合不拢小嘴,“姐姐,这里可真繁华,好东西太多,我都看不过来了。咦,姐姐这叫什么来着?”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江蕙告诉她。
  “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阿若很快记住了。
  阿若在绸缎庄挑了几样衣料,到了一个卖首饰的、名为珠光宝气的店铺,又挑了些头饰。江蕙见这家的珍珠品相不错,亲手画下图样,定了三件珍珠发环,“都是小女孩儿要用的,做精致些。”店家自是满口答应。
  “这支钗好看!”阿若目光落到一枝漂亮的珠钗上,喜孜孜的叫道。
  这支钗钗身是罕见的蓝玉,钗头由珍珠围成圆月形状,如同一轮明月仰躺碧空,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阿若小手握住了钗身,“姐姐,我要这个……”
  另一个女孩儿的小手落在明珠围成的圆月上,“娘,姐姐,我要这个。”
  阿若抬起头,见一个年龄和她差不多的女孩儿站在对面,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阿馝,这个已经有人要了,咱们看看别的吧。”一位中年妇人笑着劝说。
  “我不!”那个名叫阿馝的女孩儿任性叫道。
  她在母亲那里得不到支持,转向姐姐,向一个藕荷色的背影叫道:“姐姐,我要这个!”
  “阿馝,这里有很多漂亮首饰,换一个不可以么?”那藕衫少女转过身,柔声相劝。
  这少女的声音娇柔清脆,动听之极。
  “不,我就要这个。”阿馝坚持。
  “我先摸到钗身的。”阿若皱起小眉头,“我先摸到钗身,你才碰到珍珠的。”
  “明明是我先摸到的!”阿馝眼睛瞪得更圆了。
  阿馝的母亲叫过店家,命再拿一支出来,店家为难,“这支钗很珍贵,敝店总共只有这一支罢了。“阿馝的母亲和姐姐都有些无奈了。
  江蕙柔声道:“阿若,你不是说买东西都要买三份的么?这钗只有一支,回去也没法分,咱们便不要了,好不好?”
  “我不是买给自己,也不是买给苗苗、蓉蓉,我是买给娘的。”阿若委屈的撅起小嘴。
  江蕙一下子就心软了。
  她记得冯兰去年过生日,杜陇送了支钗给她,和眼前这支很有些相似。或许阿若还记得去年的事,所以见到这支钗便想买下来,将来见了母亲好送给她。江蕙哪忍心让阿若失望呢。
  “这位小姑娘,钗只有一支,你想要,我妹妹也想要。”江蕙微笑对那名叫阿馝的小女孩儿说道:“你们两个是谁先碰到这支钗的,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不如咱们用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这支钗的归属,好么?”
  “什么叫最公平的办法?”阿馝一脸警觉。
  “愿闻其详。”阿馝的母亲彬彬有礼的道。
  “这支钗的标价是二百两。”江蕙指指标价牌,“咱们来竞价,如何?以二百两为基价,每回十两加价,谁出的价钱高,这支钗便归谁。”
  价高者得,很公平了。
  阿馝还是个小孩子,哪里分得清好坏轻重,眼睛滴溜溜乱转,求助的看向她母亲和姐姐。
  阿馝的母亲人到中年,温婉端庄,闻言沉吟不语,阿馝的姐姐,那位藕衫少女却委婉的反对,“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