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弟现在还觉撑得慌。”
  建安帝:“……”
  看盛鸿对着别人厚颜的时候,饶有趣味。
  轮到自己身上,那滋味……就别提了。
  建安帝忍住咬牙切齿的冲动,露出亲切和善的笑容:“没饿着肚子就好。”然后,长叹一声:“老七啊,你可真是伤朕的心哪!”
  “你我兄弟,最是亲近,素来无话不说。你一意要就藩,怎么也不和朕说清楚?闹到母后面前了?”
  “母后一张口,倒显得朕这个兄长不近情面了。”
  “其实,朕没有扣着你不放的意思。朕是想和你多亲近相伴,也盼着你能为朕出力打理工部,这才留你在京城。”
  盛鸿心里呵呵冷笑,面上露出感动至极的神色:“臣弟今日方知,皇上对臣弟如此亲近。臣弟以小人之心,度兄长之腹,委实羞愧。”


第689章 筹备(一)
  兄弟两个,一个假意羞愧自责,一个唏嘘感怀不已,说到后来,俱都落了一场热泪。
  盛鸿子时方回府。
  哭了半晚,盛鸿的一双眼睛略略有些泛红,俊美的脸孔上显露出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神情:“今儿个晚上真是把我恶心坏了。”
  “这个盛澈,如今坐了龙椅,别的本事没见展露。倒是比往日更会惺惺作态了。”
  “眼看着拦不住我去就藩,一边假惺惺地不舍,一边言语敲打,暗示我以后去了藩地不得再插手京城诸事。”
  “呸!”
  “我要是真有夺权之心,哪里还轮得到他安坐龙椅!心眼比针尖还小,真让人瞧不上!”
  盛鸿平日风趣随和,私下和谢明曦独处时,更是嬉皮笑脸。像此刻这般满面怒容的,着实少见。
  谢明曦伸手轻抚盛鸿愤怒的脸孔,轻声低语:“除此之外,他有没有再刁难你?”
  盛鸿又哼一声:“冲着我一通哭穷。说国库并不充盈,父皇刚下葬,朝中又接连操办新帝登基及皇后侧妃大典,花费颇多。”
  藩王就藩,首先得有一笔极丰厚的“安家银子”。不说别的,蜀王府的一千侍卫要随之去蜀地,一路吃喝穿用便是不小的花费。到了蜀地,得盖一座正经的蜀王府邸。按着藩王府规制来建府邸,少说也得数十万两银子。
  零零总总算下来,一个藩王就藩,朝廷怎么着也得拨百万两银子吧!
  建安帝显然无此打算,哭诉了半天,才道:“……七弟去就藩,便是国库再空,也得拨银子。朕明日便吩咐户部尚书,准备二十万两银子,给七弟就藩安置之用。”
  就他妈的二十万两!
  那副悲天悯人兄弟情深的模样,真让盛鸿恶心得不行。
  只是,建安帝肯松口让他去就藩,已是难得。现在也顾不得计较这些了。盛鸿勉力挤出一副感恩戴德的神情,又和建安帝周旋一番,才告退回府。
  此时,盛鸿满心憋闷地对谢明曦说道:“这才刚开始。我没料错的话,后面定然还有诸如此类之事。”
  事情不大,就是成心膈应他。
  盛鸿从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谢明曦就更不是了。
  谢明曦略一挑眉,淡淡道:“藩王就藩,自有规制。此事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的。你暂且别吭声。过些时日,再上折自请就藩。等皇上下了圣旨再说。”
  藩王就藩的规制用度,都有前例可询。礼部专司负责此事。
  谢钧如今是礼部右侍郎,正好能出得上力。
  盛鸿显然也想到了岳父,神色略略和缓:“将岳父牵扯进来,是不是不太好?”
  谢钧可不是什么义薄云天的性子。未必肯出这个头啊!
  谢明曦扯了扯嘴角,悠然一笑:“你这个女婿费尽心思,将他捧至礼部侍郎之位。如今,也该是他这个岳父出力的时候了。世间哪有只享福不出力的道理。”
  盛鸿默默为岳父点了根蜡。
  远在谢府的谢钧,在睡梦中打了个寒颤。
  ……
  时间一晃,两个月过去。
  蜀王再次上奏折,自请就藩。
  此次,朝臣们便谨慎多了,没几个敢跟着附议的。
  建安帝摆明了不愿让藩王就藩,众臣索性也跟着观望起来。唯有消息极灵通如陆阁老等人,才知俞太后已发了话。
  有俞太后撑腰,蜀王就藩之事,已成定局。
  陆阁老沉稳持重,并未抢着出言。待几个附议的臣子说完后,才拱手道:“蜀王殿下自请就藩,其高风亮节,令人激赏。老臣恳请皇上下旨,允蜀王殿下就藩。”
  陆阁老一张口,方阁老赵阁老也一并附议。
  建安帝照例长吁短叹满面不舍,然后才道:“蜀王就藩之事,朕思虑良久,还是准了吧!”
  盛鸿心口巨石陡然落地,忙拱手谢恩:“臣弟谢过皇上。”
  李阁老心中暗骂陆阁老这只老狐狸,面上依旧持重,不疾不徐地张口道:“既然蜀王殿下要就藩,何妨令所有成年的藩王一并离京就藩?”
  此言一出,鲁王闽王对视一眼,一前一后张口自请离京。
  宁王目中闪过一丝阴沉,此时却不能不随波逐流,一并出列:“臣弟也愿请离京就藩。”
  盛鸿:“……”
  早该料到事情没那么顺遂!
  他一个人想跳出泥潭,鲁王闽王又岂能甘心被拘在京城?倒是宁王,摆明了不肯离京就藩,张口出言纯粹是为了颜面而已。
  建安帝显然也料到了这一出,早有了应对之策。先摆出“朕实在舍不得兄弟离开”的令人膈应的神情,然后张口道:“七弟离京,与朕而言,已是锥心之痛。朕委实舍不得你们都离京。”
  “再者,母后身居宫中,亦想看到儿孙们承欢膝下。你们几个都走了,母后会何等伤怀?”
  言外之意也很明白。
  你们想走,朕不准!
  有能耐,你们就像蜀王一样去求俞太后!否则,休想轻易脱身离京!
  身为天子,高坐龙椅,有俯视众生的权势。稍微抬出个借口,便足以将眼前的情形应付过去。
  ……
  建安帝当朝下了圣旨,准蜀王就藩。并令礼部拟出章程,择出吉日。礼部很快择定吉日,在六月初八这一日。算来,还有月余时间。
  藩王就藩,非等闲小事。
  盛鸿每日早出晚归。
  要去礼部,要去工部,要去户部要银子,要和诸同窗好友一一道别,要收拢即将随行去蜀地为官的下属,要和心中泛酸的鲁王闽王打交道,要去宫中和建安帝扯皮……忙得脚不沾地。
  收拾行李打点行装,俱是谢明曦一手操持。要留足够的人手在蜀王府,要斟酌带哪些人去蜀地。蜀王亲兵,也得留下一些。
  谢明曦暗中经营多年,暗卫已颇具规模,有五百左右。
  这五百暗卫,皆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卖身契皆在谢明曦手中。谢三谢九各领两百暗卫,另有女子暗卫营,共一百人,领头的是谢三十六。
  余安领着三个暗卫首领,一起进了蜀王府。


第690章 筹备(二)
  谢三还是那副冷漠锐利的样子,谢九不笑时也有三分笑意,看着格外亲近。
  谢三十六相貌只有中上,脸上略有几个雀斑,穿着青衣罗裙,看着便如普通丫鬟一般。扔到丫鬟堆中,任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不过,能被选为暗卫首领,谢三十六自有过人之处。论身手,谢三十六堪称顶尖,还精于易容暗杀之道。
  三人一起跪下行礼:“小的见过蜀王妃。”
  谢明曦略一点头,淡淡道:“免礼,平身。”
  待三人起身,谢明曦目光扫了过去,淡淡道:“你们的身份不宜见光,各自乔装改扮尾随同行去蜀地,稍慢数日也可,切勿被人看出痕迹。”
  三人一起领命:“小地谨遵王妃之命。”
  谢明曦略一思忖,又道:“你们三人都随我姓谢,今日,我给你们三个赐名。谢三,以后你就叫谢冰。”
  谢冰敛容应是。
  谢明曦又看向谢九:“以后,你叫谢笑。”
  谢笑比谢冰活络多了,忙笑道:“多谢蜀王妃赐名。”
  有了姓名,便是家仆。以后能在主子面前时时露面,成亲有了子嗣,亦有了正经的出身。这比赏赐金银更令人振奋。
  谢明曦微微一笑,又对谢三十六说道:“我身边有从玉扶玉,你就叫如玉吧!”
  谢如玉按捺住心里的激动,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王妃娘娘赐名,如玉日后定然忠心伺候王妃娘娘,尽心当差。”
  谢明曦没有多言,略一点头,余安便领着三人退了出去。
  ……
  从玉扶玉皆是谢明曦的贴身丫鬟。谢明曦召见余安等人时,她们两个也在一旁。一直憋着没吭声。
  直至余安等人退出去了,从玉才悄声道:“那个如玉,以后也在王妃娘娘身边伺候吗?”
  谢冰谢笑都是男子,不能近身伺候,也就罢了。那个叫如玉的,却令从玉感受到了压力威胁。
  扶玉也有些忧心和不安,小声说道:“她看着比奴婢还要大一些。以后,奴婢是不是要叫她一声如玉姐姐啊!”
  那点小心思,在谢明曦眼中一览无遗。
  谢明曦莞尔一笑,打趣道:“你们两个放心。先来者居上,如玉再聪明能干,也越不过你们两个。”
  从玉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扶玉松了口气,咧嘴笑道:“王妃这么说,奴婢可就放心了。湘蕙姐姐沉稳聪慧,奴婢们敬让几分也是应该的。再来一个如玉,奴婢可就要吃醋了。”
  逗得谢明曦轻笑不已:“放心吧!谁也取代不了你们两个。”
  一开始提携这两个蠢笨丫鬟,纯粹是因为不想费心。朝夕相伴数年,却渐渐处出了主仆情谊。
  谢明曦自己心思细密敏锐,也不需要什么聪明伶俐的丫鬟。像从玉扶玉这样不多想不多思只听令行事的丫鬟,倒是正合适。
  说笑一回,湘蕙来了。
  湘蕙近来心情颇佳,秀丽的脸孔温柔舒展,嘴角噙着几分浅浅的笑意。穿着素服,身形愈发显得苗条。
  “启禀王妃,”湘蕙躬身行礼:“秀云姑娘托奴婢带个话,她不愿去蜀地,愿自请回宫伺候太后娘娘。”
  盛鸿大婚前,俞太后打发了引事宫女秀云来。可惜盛鸿毫无沾染女色之意,秀云一直被晾在内宅里,连盛鸿的面都见不着。
  之后,秀云“病”了一场,情形也无丝毫改善。
  现在,盛鸿要领着妻儿去蜀地就藩。难道她也跟着去不成?不去,就得继续在蜀王府里苦熬。
  秀云思来想去,索性自请回宫,也好过无人问津老死内宅。
  谢明曦颇为善解人意:“既然秀云姑娘想回宫,便送她回椒房殿吧!”
  从哪儿来,还送哪儿去。
  换在往日,湘蕙少不得要劝说几句。今日半个字都未多言,很快应了下来。
  谢明曦目光掠过湘蕙秀雅的脸孔,忽地笑问:“魏公公前几日求了蜀王殿下,说是想和你结对食。你是否真的想好了?”
  湘蕙:“……”
  沉稳细心的湘蕙,骤然红了脸,期期艾艾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从玉扶玉对视一眼,各自扭过头去偷笑。
  ……
  魏公公也算对湘蕙一往情深。
  被湘蕙委婉拒绝后,魏公公颓唐了一阵子,却未死心。一直默默关心湘蕙的衣食起居,时常送些小物件讨湘蕙欢心。
  若送的东西贵重,湘蕙断然不会要。可魏公公送的皆是不值什么银子的东西,倒令湘蕙无从拒绝。
  半年前,建文帝骤然离世。魏公公果断地向蜀王投诚,私下里又去找了湘蕙,诚恳地表明心意:“湘蕙姐姐,我一直心悦你。”
  “你之前断然拒绝,无非是因我是皇上的人,暗中盯着蜀王殿下的一举一动。你唯恐我会出卖蜀王殿下……现在我已向殿下投诚,日后,不管殿下到哪儿,我就跟着到哪儿。你我之间,也再无顾虑。”
  “若你不嫌弃我是个内侍,我就去求殿下,让我们结了对食。日后也能相伴到老,不至孤苦寂寞。”
  魏公公双目闪闪发亮,满是希冀期盼。
  湘蕙再也生不出拒绝之心,轻声道:“你先别急。如今殿下忙着就藩之事,无暇他顾。待去了蜀地,你再求殿下,王妃那边,我自会禀明心意。”
  魏公公如何欢喜,不必细述。
  总之,这几个月来,但凡有些闲空,魏公公便围着湘蕙打转。
  从玉扶玉等人不知暗中笑了几回。谢明曦又不聋又不瞎,焉有不知之理?
  此时谢明曦冷不丁张口问起,湘蕙霞飞双颊,愣是不好意思点头。
  谢明曦无声轻笑:“罢了,我也不为难你了。你既是愿意,便在去蜀地之前和魏公公设几桌酒席,请众人喝一顿喜酒。”
  如此,也算正式有了名分。
  湘蕙红着脸,跪下谢恩。
  谢明曦挑眉一笑:“要谢,也该是魏公公前来谢我。你就别跪着了。快些回屋去数一数私房银子,若不够酒席钱,只管和我张口。”
  一番戏谑,窘得湘蕙满面红潮,羞臊不已地退下了。


第691章 筹备(三)
  湘蕙走后,屋子里一阵笑声。
  谢明曦也抿唇笑了起来。
  湘蕙和魏公公两个,也算好事多磨。湘蕙顾虑重重,一开始不肯接纳魏公公。好在魏公公一片赤诚,一直未曾放弃。如今最大的隔阂也没了,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对。
  “今儿个有什么喜事,怎么这般高兴?”
  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谢明曦笑盈盈地起身,迎上前:“刚才说起湘蕙和魏公公之事。你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盛鸿连着多日晚归,今日日头还高便回来了,委实难得。
  盛鸿笑道:“工部的差事我已经办完了,无事可做便早些回来。”
  工部尚书又不是棒槌。他就快去就藩了,总不会再安排一堆差事给他。每天去应卯露个面也就是了。
  从玉扶玉等人麻溜地退了出去。
  夫妻两人相拥着偶偶私语。
  谢明曦先将自己今日所做之事说了一遍:“……我已吩咐下去,余安他们会易容改扮随行。”
  谢明曦私下豢养暗卫之事,盛鸿一直知晓。不过,他从未追问过到底有多少人。在他想来,三五十个罢了。
  盛鸿随口问了句:“你有多少人手?”
  谢明曦轻描淡写地应道:“不多,是你亲兵的半数左右。”
  盛鸿:“……”
  他有一千亲卫,半数就是五百!
  暗卫等同于私兵,完全忠于主子,听主子命令行事。这年头,官宦权贵们养些私兵家将不算稀奇。谁家没个百八十的私兵?
  可谢明曦也太夸张了吧!整整五百私兵!这得耗费多少金银米粮?
  他的亲卫,可都是靠朝廷养着。
  盛鸿一脸震惊,脱口而出道:“明曦,你为何要养这么多私兵?”
  这等事可不能传出去。
  谢明曦窥破盛鸿的心思,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我养些安慰,只是为了自保而已。我不主动欺压任何人,不过,谁若以为我是好捏的软柿子,就想错了。”
  何止想错,简直就是大错特错!
  盛鸿故意露出诚惶诚恐之色:“待我想想。自成亲后,我没做过一桩对不起你的事吧!”
  谢明曦轻笑不已:“确实没有。不然,我早让你好看了。”
  ……
  夫妻两人低声戏谑几句,很快又回归正题。
  “随我们同行去蜀地的人员名单已经定下了。”
  “叶景知是蜀王长史,自要随行。陆迟也将随行赴任,萧宇凡谢元舟和两位梅家表兄,都将同行。”
  “还有赵奇,也会随我们去蜀地。”
  听到赵奇的名讳,谢明曦略有些讶然:“赵奇真的肯随我们同去蜀地?”
  盛鸿不无自得地咧嘴一笑:“他本就想和我一同去蜀地。只是,他是家中幼子,颜阁老颜夫人舍不得他离开身边,一直不肯松口罢了。”
  “前两日,我特意去了一趟颜府,亲自和颜阁老张口,保证绝不会亏待赵奇。颜阁老这才勉强张口同意。不过,只允赵奇在蜀地待上五年,便要回京。”
  “赵奇私下和我说了,先离了京城再说。五年之后再想法子留下。”
  谢明曦会心一笑。
  赵奇是盛鸿的知交好友,又是新科榜眼……
  等等!
  “盛鸿,我们这一走,岂不是将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一并都带去了蜀地?”谢明曦难得良心发现:“这样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过分?”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过分!
  建安帝现在还不知道具体人员名单,若是知道了,保不定鼻子都会被气歪!合着去年的科举取士,最优秀出众的三个都被盛鸿拐走了。
  盛鸿耸耸肩:“反正他们都是自愿去蜀地为官,我可不是成心要挖皇兄的墙角。”
  挖也就挖了!不是什么大事!
  谢明曦也未太过将此事放在心上,一笑置之。
  “这一回,岳父确实出了不少力气。”盛鸿低声笑道:“皇兄颇为小气,只肯拨二十万两银子给我。岳父特意翻阅了本朝所有藩王就藩的规制,呈了奏折到圣前。皇兄为了颜面,只得忍痛又出了三十万两!”
  这种注定了会开罪天子之事,谢钧当然不想干。
  谢明曦在几日前亲自回了一趟谢府,只对谢钧说了两句:“五弟现在还小,待年龄稍长,父亲便将他送去蜀地。蜀王殿下是一地藩王,为五弟谋个出身易如反掌。”
  ……有了这等许诺,谢钧不干也不行!
  在建安帝阴沉不善的目光中,谢钧硬着头皮上了奏折。
  鲁王宁王闽王也乐得见建安帝出血。
  此时蜀王就藩有多少安家银子,也关乎日后他们就藩时的银子多寡。因此众藩王纷纷出言启奏附议。
  建安帝不能不要这个脸,只得忍痛割肉!
  谢明曦挑眉冷笑:“区区五十万两而已!堂堂天子出手这般小气,委实让人瞧不上!”
  盛鸿倒是看得开:“有比没有强嘛!又不是只靠他这些银子过日子,我自己也有不少田庄铺子产业,能打点带走的全部带走就是。”
  谢明曦嗯了一声:“银子不够用了,和我说便是。我的私房银子不算太多,两百万两之数还是有的。”
  盛鸿:“……”
  被媳妇包养了的巨大幸福感,令盛鸿百感交集,伸手搂住谢明曦,满面感动:“媳妇,娶了你,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顺便往媳妇的怀里蹭一蹭,像阿萝一样乱拱乱找。
  谢明曦脸颊微热,好气又好笑地拧了盛鸿的厚脸皮一把:“别胡闹。”
  盛鸿已经迅捷找准了目标,口中含着东西,声音模糊不清:“该说的都说完了,也该忙活点正事了。”
  谢明曦:“……”
  ……
  几日后。
  盛鸿进了椒房殿,将准备好的名单呈到建安帝面前,热切又诚恳地说道:“再过数日,臣弟便要启程去蜀地了。有几个年轻的进士及家中亲眷想随行去蜀地,或做官或替臣弟打理庶务。恳请皇兄恩准。”
  几个年轻进士?
  建安帝漫不经心地接了名单,目光在前三个名字上打了个转。
  陆迟!
  赵奇!
  叶景知!
  建安帝:“……”


第692章 不测(一)
  建安帝果然快被气歪了鼻子!
  几个年轻进士?
  这明明是去年新科前三甲好吧!
  你一股脑地都带走了,也不知道留一两个给我这个堂堂天子!
  “七弟,你这可有点贪心了。”
  建安帝半真半假地说道:“叶景知是你的长史,随你去藩地理所应当。陆迟和赵奇两人,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两人俱是阁老嫡孙,在翰林院里当职。朕也有好好磨练他们日后堪当大任之意。”
  “你怎么将他们两个也列在名单上了?”
  叶景知要带就带走,区区一个寒门学子,便是考中探花,于朝堂也没什么影响。
  陆迟和赵奇可就不同了。陆迟是陆阁老最器重的嫡长孙,日后定是陆家家主。赵奇是赵阁老最疼爱的幼子,虽不会继承家业,却是赵阁老的心头肉。
  这两人都跟着盛鸿走了,陆家和赵家日后岂能不对蜀地颇多照顾?便是在朝中,怕是也会为盛鸿这个蜀王处处说话……
  小心眼的建安帝,如何能忍?
  盛鸿依旧一脸诚恳真挚的表情:“在皇兄面前,臣弟绝不敢有半句虚言。赵奇是我的同窗知交,他随我去蜀地,只打算外放一任,过几年便会回京。臣弟也绝无趁机拉拢赵家的意思。”
  “至于陆迟,当日林氏难产,多亏了有明曦坐镇相助,才能母子平安。陆迟此人是端方君子,欠下这等恩情,必得找机会偿还,否则心中难安。坚持要去蜀地为官两三任,算是全了这份人情。”
  “臣弟胸无大志,对皇位从无野心。几年前,臣弟便甘心辅佐追随皇兄。如今,皇兄已登基为帝,臣弟满心为皇兄高兴,也愿为皇兄去坐镇蜀地,治理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陆迟和赵奇都是大齐的臣子,便如臣弟,亦对皇兄俯首称臣。臣弟也相信,皇兄绝不会因此疑心臣弟!”
  建安帝:“……”
  盛鸿极少表功,今日这一张口,便是建安帝心眼再小,也没脸说出个不字了。
  罢了!
  以后多提防一二便是!
  建安帝咬咬牙,终于点头首肯:“你难得和朕张口,朕岂有不应之理。”
  好在陆迟和赵奇都很年轻,这名单里的其余人,也都是年少之辈……老持沉重精明狡猾的老狐狸,也绝不会被盛鸿忽悠住就是了。
  蜀地多山,进出不便,也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陆迟赵奇想不开,就去吃苦头好了。
  出了移清殿后,盛鸿暗暗舒出一口气。
  安家银子多少都在其次,能将陆迟和赵奇等人都带走,才是最有利的事。
  先不说彼此之间的私交,只看本人才学品性,陆迟赵奇也都是一等一的。隐形的看不见的好处,当然就更多了。
  陆阁老赵阁老总不会坐视别人给蜀地使绊子吧!若有人弹劾他这个蜀王,朝中总会有人帮着说话吧!朝中动向,也能借着家书传递弄个清楚明白吧!
  盛鸿越想越自得,一脸愉悦地去了椒房殿。
  ……
  谢明曦今日一同进宫请安,连着阿萝也带进了宫。
  俞太后约莫是近来太过耗神的缘故,两鬓间染了些许银霜,面上却威仪日隆。
  这也是难免。
  往日宫中有建文帝,还有婆婆李太后也在头顶,她不得不收敛隐忍一二。如今,建文帝死了已有半年。李太皇太后已经成了废人,只比活人多口气罢了。帝后在她面前,亦是小心翼翼低头做人。
  如今的俞太后,在宫中大权独揽,风光无限,舒心畅意,威势自然也就越来越足。
  “母后近日气色颇佳。”萧语晗柔声说道:“儿媳看在眼中,也觉欢喜。”
  身为皇后,萧语晗的性子略显绵软。身为儿媳,倒是正合适。
  只要萧语晗肯老实低着一头,俞太后在明面上也不刁难,随口笑道:“哀家这一把年岁了,气色好不好的都无妨。倒是你,每日打点宫务锁事,憔悴了许多。”
  众人:“……”
  可不就是打点琐事嘛!
  宫务大权都在俞太后手中,萧语晗如今能做的颇为有限,也就是帮着俞太后打打下手。
  在妯娌们若有所思的目光中,萧语晗还算沉得住气,微笑着应道:“儿媳年轻识浅,正该向母后多请教才是。”
  尹潇潇忍住撇嘴的冲动。
  这半年来,萧语晗处处受气时时委屈,大家伙儿都看在眼底。只是,这是皇后和太后之间的争锋较量,别人插不进手也绝不敢插手。
  谢明曦笑着张口:“儿媳今日进宫,有一事要求母后,还望母后应允首肯。”
  不动声色地为萧语晗解了围。
  萧语晗心中一暖,冲谢明曦笑了一笑。
  俞太后看向谢明曦,随口笑问:“什么事?”
  谢明曦微笑着说道:“师父要随儿媳一同去蜀地,莲池书院交托给了季夫子。有几位夫子,想追随师父一起去蜀地开女子书院。还望母后恩准。”
  顾山长在莲池书院里极有威望。她要走,想追随的夫子着实不少。顾山长推却不过,从中挑了几个优秀出众的夫子,准备一起带去蜀地。
  其中,便有杨夫子和廉夫子。
  最令人意外的,是董翰林也想跟着去。
  俞太后听谢明曦娓娓道来,也觉有趣:“董夫子学识颇佳,就是为人古板方正了些。怎么倒愿意离京去蜀地了?”
  谢明曦笑道:“董师母原籍蜀地,想回去住几年,董夫子是妇唱夫随。”
  众王妃曾在莲池书院读过书,对董夫子其人也都了解,闻言皆笑了起来。
  俞太后也是莞尔一笑:“区区小事,由娴之做主便是。不必向哀家回禀了。”
  谢明曦含笑应是。
  接下来,便该提起接梅太妃出宫之事了。
  建文帝已离世,有儿子的太妃随儿子去藩地安养天年,也在情理之中。
  芷兰忽地悄步走了过来,低声禀报道:“启禀太后娘娘,寒香宫里的琴瑟姑姑一脸慌张地来送信,说是梅太妃病了,想求太医去瞧瞧。”


第693章 不测(二)
  芷兰音量不高,也足以令谢明曦听得清清楚楚。
  谢明曦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扫了俞太后一眼。
  再有数日,他们就要启程离京。梅太妃偏偏在此时病了……由不得不令人生疑。
  俞太后面上流露出恰到好处的讶然,看不出半分作伪:“前些日子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病了?”
  芷兰轻声应道:“这个奴婢也不知情。琴瑟姑姑情急之下,也说不清楚。是否请太医前去,还请太后娘娘示下。”
  俞太后略一稽首:“去和赵院使说一声,让他亲自去替梅太妃瞧瞧。若无大碍,开些药方,让梅太妃早日好转,别耽搁了离宫去蜀地。”
  以俞太后的城府老练,想从面上窥出真相,显然是不可能了。
  谢明曦心念电转,顺势起身:“母后,儿媳斗胆,想去寒香宫探望梅太妃。”
  俞太后没有刁难,点点头应了。
  萧语晗也出人意料地站起身来:“七弟妹,我和你一同去寒香宫。”
  萧语晗这个中宫皇后就是个花架子,在妯娌们面前,连自称本宫也省了。
  萧语晗要去,尹潇潇也不肯闲着,要一起去。赵长卿最是圆滑,自不会落于人后。李湘如约莫是存了看热闹的心思,也站起身来。
  一群人刚出了椒房殿,便见盛鸿迎面而来。
  天气渐渐燥热,日头正烈。
  炽热明亮的阳光下,快步而来的青年男子一身素服,俊美的脸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哪怕见惯了蜀王的俊美,此时也有炫目之感。
  几位长嫂忍不住多看一眼,然后各自默默收回目光。
  盛鸿快步而来,目中的笑容在看到谢明曦微蹙的眉头时凝结:“明曦,出什么事了?”
  谢明曦低声答道:“梅太妃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