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入耳,许儒亦眉头越发一皱。
他转眸朝柳襄望来,“那人乃大英东临世家之人,身份尊崇,颜墨白在未拿下大英之前,又如何奈何得了他?”
柳襄慢腾腾的道:“皇傅可是不曾注意听那人的话?那人说了的,他乃大周皇上的表兄,便也是颜墨白的表兄,他能如此挤兑戏谑皇傅,想来自然也是知晓皇傅对长公主情深义重的消息,是以心有护短,才对皇傅这般调侃罢了。只是那人,谋略极是过人,连长公主都极为信任于他,是以还望皇傅心底再怎么也恨,也要稍稍收敛心神,莫要与他敌对才是,倘若当真惹怒了他,许是我们当真渡不过海,回不得大旭了。”
“你也乃大旭之人,何来会为一个大英之人说话,且……”
柳襄眼角一挑,不待许儒亦后话道出,便插话道:“果然还是关心则乱,皇傅太紧张太在意长公主,是以连大局都有些顾不得了,皇傅也该知晓,此番我们在大英无疑如仇敌之人,一旦被大英之人发觉,定斩杀当场,绝无活头,再者,我们若要归得大旭,必定得渡过那片海,到时候也免不了东临苍相助,是以,皇傅若看透了这点,便该知长公主此际为何要去与东临苍借一步说话,甚至留下为何要皇傅按捺性子,莫要与他太过冲突了,甚至,皇傅也还是莫要抱着侥幸之心在那海岸寻得渔船了,大英的商贾,唯东临世家为首,且如今大英乱世当头,大英闭关锁国,各地都层层森严戒备,别说人了,许是连只苍蝇都不会被放进来。但这般敏感之期,皇傅竟能安然渡海而来,难不成皇傅当真还以为你上次遇见的那艘船当真仅是碰运气遇上的?倘若没高人相助,大英之人的船便是在你眼前晃悠,也不见得会好心搭载于你呢。”
冗长的一席话入得耳里,一时之间,许儒亦并未言话,待得沉默片刻后,他才复杂低沉的道:“照你这般说,你是在怀疑是东临苍暗中相助本皇傅一行人入得大英?”
柳襄神色微动,懒散慢腾的道:“想来的确是他在暗中助皇傅了。且东临苍方才初见皇傅之际,不是还说他是皇傅的恩人么。”
许儒亦面色越发起伏,一道道复杂之意在面上四方蔓延。
待得片刻,他才全然敛神一番,低沉无波的问:“理由呢,本皇傅与他毫不认识,他如何要助本皇傅渡海?”
柳襄叹息一声,“这点也是柳襄猜不透的呢。那东临苍啊,总不能想着让皇傅几人来帮大周皇帝攻下大英吧,便是他当真有此意,甚至此番策马而来也仅是要留住皇傅等人,但凭皇傅随行这几人,人丁薄弱,自然也帮不了颜墨白才是。”
这话一出,许儒亦心生陈杂,一时之间,疑虑重重,不再言话。
终还是如柳襄所说,关心则乱了。他方才那般敌对东临苍,的确是略微不妥。只是人啊,总还是有心底极为在意的人,也会有挥却不得的骨气与尊严,是以方才那般场合,加之又太过维护凤瑶,是以便也忍不住朝那东临苍多说了几句。
而今突闻柳襄这些话,才也突然悟然,一道道疑虑也越发在心底炸开了锅,起伏重重,压制不得。
第559章 莫要掺和
他面色全数沉了下来,表情纠结,复杂之至。
柳襄转眸,漆黑的瞳孔再度将他打量,顺势将他所有的反应全数收于眼底,则是片刻,勾唇笑笑,目光懒散自若的挪在前方远处的拐角处,沉默片刻,便薄唇一启,再度懒散幽远的道:“东临苍深不可测,在不曾知晓东临苍意图之前,自然得好生对待,若不然,那人恼怒起来,将我们当做贼子捉起来,长公主虽能因颜墨白之故而安然无恙,但我们这些大旭之人的命,就说不准了。皇傅,你说是吧?”
许儒亦转眸扫柳襄一眼,并未言话。
柳襄笑笑,也不打算就此多言,仅是叹息一声,又道:“说来也是奇怪啊,柳襄当初在大旭京都,一心都念着要呆在长公主身边,要入得长公主后宫,更还想爬上长公主的床。但如今啊,不过是随着长公主走了这一遭,柳襄这历来不喜去考量自知之明的人,便突然就懂了自知之明了呢。且说出来也不怕皇傅笑话,柳襄虽出自风尘,见惯了浪迹风尘的女人,或圆肥,或狭隘,或好色,或嗜虐,是以啊,本还以为天下女人皆为一丘之貉,虽表面矜持正经,实则到了床上啊,谁都是浪荡女人罢了,但自打见了长公主啊,倒觉那般女子,倒是与寻常所见的女人全然不同。容倾命柳襄务必在宫中留下,柳襄兵行险招,一头撞到御书房的柱子,本以为长公主仍会狠心差人将柳襄扔出,但独独,长公主将柳襄留了下来。那般冷酷铿锵之女,谨慎戒备,却仍是心有良善,柳襄最初以为长公主不过是如其余女人那般见柳襄生得好看,从而专程留下,待得夜里再与柳襄好生作乐,却不料,她不曾主动来见柳襄,若不是柳襄主动相见,她怕是都要将柳襄忘在太医院了。”
冗长的一席话入得耳里,许儒亦满面复杂,“你与本皇傅说这些作何?”
柳襄神色微动,扫他一眼,继续道:“也并非有何目的,不过是这一路过来,心头参悟了太多,又无人诉说,便想与皇傅闲聊一番罢了。柳襄出自容倾的调教,容貌与媚术皆是大旭京中翘楚,但偏偏这天底下,竟还有人不吃柳襄这套,无论是软硬兼磨,还是殷勤魅惑,都毫无用处,大抵也正是因为如此,柳襄才觉新鲜,也或许又是长公主孤身一人战群臣,不仅要担起家国众人,还得惩强扶弱,纵是瘦削单薄,竟还得倔强坚强,如此命运与性子,与柳襄初入平乐坊一样,明明是焦虑重重,却还得故作镇定,明明也是手无缚鸡之力,却偏偏还得努力坚强,或许正因这点,让柳襄略生同病相怜之意,是以啊,也许是真正了解长公主了,柳襄才对长公主越发上眼,甘愿服侍吧,呵,世人皆道风尘之人无情,但却偏偏不知,风尘之人一旦有情,那恰恰是孤注一掷,甚至如飞蛾扑火,绝不后悔的,是以若论对长公主的在意与感情,柳襄自觉不输皇傅,也不输颜墨白。”
“你与本皇傅说这些有何用处?感情本不可比量,你也不过是自行觉得你不输本皇傅,不输颜墨白,这都是你自己以为的罢了。”许儒亦敛神一番,面上的复杂与起伏之色终是被他强行压了下来。
柳襄眼角一挑,面上纵是刀伤横亘,极为狼狈,但那眼睛仍是媚眼如丝,笑得风情不浅。
“的确只是柳襄自己以为的,只是,若论事实,皇傅对长公主之情,的确也比不过柳襄。毕竟,柳襄不过是茕茕孑立之人,可为长公主甘心赴死,但皇傅却不行,皇傅乃许家家主,承着许家兴衰的责任,是以正也因为如此,皇傅心头考虑的太多太多,顾虑的的也太多,是以,你终是不能为长公主全然的一心一意,甚至甘愿赴死,你心底存的事太多,若让你立即去死,你放不下的,更没那勇气,呵。但柳襄与你不一样,此番来这大英,柳襄随时都已做足了死的准备,柳襄不惜这条命的。柳襄,只愿用这条命来换长公主的安隅,纵是用我的血来为她铺路,柳襄也愿意,是以啊,若论不顾一切的情深,满心全衡的皇傅,怎能及得上柳襄。只是纵是柳襄比皇傅情深,似也没什么用处,只因啊,柳襄的头上,也还踩着颜墨白呢。”
说着,轻笑一声,瞳色越发而远,漫不经心的道:“皇傅可知,如长公主那般心冷之人,为何看不上温文尔雅的皇傅,为何不接受柳襄的示好与魅惑,而是,独独对颜墨白敞开了心?”
嗓音一落,再度转眸,漆黑的目光径直迎上了许儒亦的面容。
许儒亦并未立即言话,面上竟也极为难得的漫出了几缕憔悴。
“颜墨白擅算计,擅攻心。”待得沉默半晌,他薄唇一启,低沉厚重的出了声,却不料这话一出,便惹得柳襄如同听了笑话般大笑起来。
他犹如疯了一般,笑得不轻,那脸上的刀口都快要再度崩裂,狰狞骇人。
许儒亦瞳色一沉,“你笑什么!”
柳襄这才稍稍稳住了笑,兴味的目光在许儒亦面上扫视,却并未立即言话,待得许儒亦面色越发一沉,那双眼中也弥漫出了几许不耐之际,柳襄这才缓缓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视线也蓦地幽远,遥遥的凝在前方远处,薄唇一启,这才道:“柳襄仅是在笑,皇傅追了长公主这么久,却不知所谓的情敌究竟是怎样的人。那颜墨白啊,的确擅算计,擅攻心,但不知皇傅是否想到过,那颜墨白也是野心磅礴之人,甚至当初都已当上大周皇帝,拥得万民,便是如此,长公主受危,他也能单枪匹马的过去,不惜抛却一切,用性命去护长公主周全。柳襄不主张这种为了一名女子而抛弃一切责任之人,只是那颜墨白恰恰有这本事两相兼顾,这便是他的过人之处,柳襄比不上。往些年他盘踞大旭朝堂,结党营私,许是的确不是个良臣,但对长公主,他虽调侃嘴硬,实则,却能以命而护,谋划在心,可将一切平下。就论这些啊,柳襄也是无他这本事的,想来皇傅也是及不上的,毕竟,皇傅不能如颜墨白那般,彻底抛弃许家,最后还能全了许家,也不能如颜墨白那般,身居高位却能对女色毫无靠近。”
“本皇傅对女色历来不迷不惑,且长公主受危,本皇傅依旧可……”
不待许儒亦后话道出,柳襄便笑了,“只可惜啊,皇傅对女色不迷不惑,但皇傅终还是娶亲了呢,倘若颜墨白是你,许是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娶亲,也不见得他会屈服,说不准还会在刀剑的威胁下浑然无畏的谈笑风生,这种魄力,皇傅有?再论皇傅可为长公主抛弃许家,这话,皇傅说说也就罢了,柳襄听听也就得了,但话终归仅是话而已,不曾付诸于实际,何来让人信服。皇傅也莫要说是长公主不给你机会让你为她拼命,要怪,只能怪皇傅抓不住机会,也怪皇傅在大旭京都时都不曾真正聪明过,不曾为长公主拼力拼命过。”
冗长的一席话,终还是点燃了许儒亦心底的所有暗恼。
他许儒亦便是再不济,也轮不到这柳襄在他面前品头论足!且这柳襄又能好到哪儿去,不过是与凤瑶来了一趟大英,自觉是与凤瑶出生入死了,便能如此高傲调侃,目中无人,无疑是恼人可气!
他强行按捺心绪,奈何心绪已是浑然掩饰不住,大抵是柳襄肆无忌惮的践踏他心头的痛处,是以此际,才会情绪抑制不住的上涌,淡定无法。
“你柳襄又有何资格评判本皇傅?本皇傅此番能来大英,便是做足了与长公主共赴生死的准备,如何比不过那颜墨白了!再论你柳襄,不过是与长公主入了大英一趟,便得意至此,有何用处?你柳襄在长公主眼里,不仍是无足轻重?再者,你所谓的本皇傅抓不住机会,这点需你随口评判?本皇傅身为大旭皇傅,并非是抓不住机会,而是太在意长公主之忧,是以才听长公主之令镇守大旭,以此让她安心入得大英,毫无后顾之忧,倘若长公主允许本皇傅出城跟随于她,亦或是允本皇傅随她入这大英,此番留在长公主身边的,又岂会是你柳襄!”
柳襄轻笑,面色并无太大起伏,他仅是斜眼朝许儒亦扫了两眼,便慢悠悠的道:“长公主也不曾允柳襄跟随于她,而是柳襄主动先斩后奏的强行跟随。且皇傅此番来这大英,看似是大义凛然的要与长公主共生死,只可惜,倘若皇傅不是全数断了长公主消息,若不是担忧长公主一亡,大旭上下无疑会成为天下群雄角逐之地,皇傅又如何会来这大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旭一倒,你许家岂还能安稳而立?你娘亲,你那新妻岂还能安稳?这些,皇傅不说,你以为柳襄便猜不到?柳襄今日这些话啊,不过是随意与皇傅闲聊罢了,也非要针对什么,只是觉得啊,皇傅虽对长公主倾心,但力道则是不够,只因顾虑太多,在意的太多,且也太过在意长公主对你的看法亦或是百姓对你的风评,是以,皇傅你啊,的确只适合当个翩跹优雅的公子,知进退,识时务,也正因如此,皇傅用不出狠力,岂追得到长公主。而那颜墨白啊,在长公主面前无疑是能屈能伸,明明是百般算计的狐狸,却还能优雅自若,从容风华,这种男子若要得一个女人的心,那自然是手到擒来。而我柳襄,倒是用过力了,只是力道用得太狠,初见的柔媚如斯的模样便已让长公主根深蒂固,是以啊,便是在初见啊,柳襄便猜错了,力道虽猛,却独独用错了柔媚之法。长公主与窑子里的那些女人不一样的,柔媚之法勾引毫无效果,只会让长公主越发鄙夷,只是啊,柳襄要装深沉,也装不来,多年在平乐坊呆着,骨子里都被容倾注入了媚态,呵,皇傅你说,柳襄是不是初见长公主,便已注定败局?”
依旧是极长极长的一席话,言语中交织着兴味与调侃,但这话语内容,却是实打实的将他与颜墨白都已评判了一遍。
许儒亦面色陈杂,心底凌乱四起,一时之间,道不出话来。
柳襄虽出自风尘,但自然是如颜墨白一样,擅窥人心。纵是他许儒亦不愿承认与面对,但也不得不说,这柳襄之言,的确是说到了点子上。
覆巢之下,并无完卵。他许儒亦,也的确是因这句话而来,只可惜,的确晚了。
他未能在以前长公主需要的时候便及时出现在她身边护她,甚至不曾做过任何让她感动涕零之事,他也一直恪守本分,不敢公然做出对她超出君臣的动作,甚至于,他不敢多看她,不敢牵她,不敢吻她,不敢如颜墨白那般逗她,不敢与她作对,他一直安安分分,保持着君子风度,只可惜,对待有些女子啊,君子风度只会让她对你尊重,亦或是重视,但却独独不会,喜欢上你。
思绪至此,一切的一切突然通透,瞬时,心口竟是开始莫名的疼痛起来。
柳襄凝他几眼,叹息一声,再度道:“今日与皇傅说这些,并非是要与皇傅作对,而是想告知皇傅,有些人,既是错过了追她的时候,既是已然争取不来,那便要有自知之明的退后,不要再太过让她生恼。皇傅也算是柳襄钦佩之人,且风雅如君,是以啊,既是君子,便望皇傅一直做你的君子吧,莫要在长公主面前殷勤了,若不然啊,柳襄见了扎眼,许是又得与皇傅说教呢。”
说着,浑然不顾许儒亦反应,嗓音稍稍一挑,又道:“人生在世,岂会没有遗憾。纵是一腔情深,终还是得愿对方安稳幸福便成。”
“你如此之言,不过是想让本皇傅放弃长公主罢了。”许儒亦沉默半晌,低沉沉的道。
柳襄眼角一挑,勾唇笑了,“看来,皇傅倒也不愚昧,竟还是知晓柳襄这话之意。倘若皇傅执意要在长公主面前大献殷勤,便也莫怪柳襄再度挤兑你呢。再者,说来也不怕皇傅笑话,柳襄如今只愿长公主安稳幸福,而大旭与颜墨白以及幼帝这三者,便是长公主的幸福,是以在感情之上,颜墨白为大,皇傅就莫要胡乱掺和了,也好生让长公主省心才是,也能,保全皇傅你历来的君子风度呢。”
许儒亦瞳孔微缩,“不过是与颜墨白同行了一段路,你竟还帮颜墨白说话了。你不也倾慕长公主,这么快就放弃了?甚至还要帮着颜墨白说话了?你也莫要忘了,当初在皇城之中,颜墨白可是几番都想要你性命。”
柳襄笑笑,“颜墨白的确曾有心杀柳襄,但也的确放过柳襄几回。再者啊,魄力能使人臣服,柳襄虽也不喜颜墨白,但却敬佩他行事之风,且柳襄如今也有自知之明了,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潇洒畅快,让长公主毫无压力。再论那颜墨白,这天地之下啊,许是无人能如他那般精明干练,不仅可保全自己利益,更还可护好自己心上之人,想来纵是天顶压下,他许是,都能撑得起一片天。是以,普天之下,他能护住长公主,更能,撑得起大旭甚至大周,而也正是他那般强势干练之人,才是长公主最该依靠之人。”
“大周与大英即将大战,胜败还不曾分出,那颜墨白性命是否安稳也全然不定,倘若他有何不测,他也成不了长公主最该依靠之人。”
“皇傅此言没错,但颜墨白若是性命受危,亦或亡故,那时候,大英必盛,定趁势拓宽疆土,大旭也定国破人亡。那时候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许是你我甚至长公主都性命受危,亦或是,成了大英刀下之魂。如此,人都亡了,自然谈不上什么依靠,但若颜墨白尚在,那自然是可护住长公主,护住大旭,便是连邻国楼兰与大齐,谁都不敢轻易对大旭兴风呢。且也不知皇傅是否有感,柳襄倒一直有这等只觉,只道是啊,此番大周与大英之战,颜墨白,该是必胜。”
这话入耳,许儒亦面色起伏层层,心思摇晃嘈杂,不曾言话。
两人终是沉默了下来,双双抬眸,目光扫着前方,神色各异,兀自沉寂。
而此时的凤瑶,仍与东临苍缓步往前,足下细沙缕缕,灰尘微扬,便是脚下的靴子都沾满了尘屑。
眼见东临苍一直往前,似如魔怔一般,毫无停歇之意,她眉头一皱,终是驻足下来,低沉问话,“东临公子还准备走多远?”
这话一出,东临苍才下意识驻足,似是这才回神一般,转身过来,随即便朝凤瑶略是无奈的笑笑,“方才脑中一直在想些琐事,不曾回神,便领着瑶儿一直往前走了,倒是对不住了。”
他嗓音极为自然,语气也染着几分歉疚,只是那歉疚之意真实几分,就尚且不知了。
待得这话落下,他也不曾耽搁,缓步朝凤瑶踏步靠近,待站定在凤瑶面前,他才神色微动,仅道:“瑶儿好不容易入得大英,这才不过在大英逗留几日功夫,便当真要离开了?”
第560章 与他何干
凤瑶满目沉寂,静静凝他,淡道:“本宫昨夜在彩灯节上弄出那么大动静,且还公然挟着大英左相而离,就凭这点,本宫在大英国都自是不可久留。反倒是东临公子你,满心精明,也该知本宫处境才是,而今你突然追逐而来,又是何意?”
她嗓音低沉,言道的话也极是直白。
却是这话一出,东临苍便慢腾腾的道:“花灯节上的动静虽大,但终不是瑶儿闹出的呢。若不是柳襄,大英左相岂能坠河,而后,消失不见?此番国都之中,四面八方都贴满了缉拿柳襄的告示呢,只因柳襄迫得大英左相坠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此等之为,都不可饶恕,难免一死。但瑶儿你,百里堇年极是在意,知你不小心落河,便大肆差人寻找,甚至也让人在国都贴了有关你的告示,只不过,那告示却并非是缉拿你,而是,寻你。”
说着,神色微微而远,漫不经心的轻笑一声,“瑶儿入得国都不过短短几日功夫,倒已全然成为我大英国都的名人,也是厉害。”
“是否厉害,本宫心里有数,东临公子又何必如此调侃。且东临公子还未回答,此番突然追逐而来,是为何意。”凤瑶满面平静,心神不变分毫,心中的戒备依旧明显而又强烈,甚至,也全然无心与东临苍周旋,再度自然而然的将话题绕了回来。
这话一出,东临苍便勾唇一笑,“百里堇年那小子差人张贴的告示上,声称只要谁人寻得瑶儿你,便赏金两万,这数目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却仍旧不曾将凤瑶的话回答,反倒是又将话题扯向了一边。
凤瑶眼角一挑,不待他后话道出,便低沉沉的道:“大英果然是大国,不过是要寻找一人,都能开出万两的价码,倒也是破费。”说着,正要继续言话,不料后话未出,便闻东临苍继续道:“岂能是破费。倘若瑶儿身份全然公诸于众,别说是两万两,便是十万两,百里堇年那小子也会一声不吭,毫无心疼呢。”
是吗?
凤瑶敛神一番,下意识噎了后话,淡道:“怎么,如此说来,本宫大旭长公主身份,仍是不曾全然公开?且本宫昨夜挟了大英左相,纵是百里堇年对大英左相极是防备,见得大英左相性命受危自是心生畅快,但他身为大英帝王,便是再怎么高兴,也仅能偷着乐,但这明面上,他仍也是要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来惩处挟持大英左相之人。如此,那百里堇年仅差人缉拿柳襄,却不缉拿本宫,又是何意?”
东临苍并无耽搁,平缓自若的道:“昨夜场面混乱,黑灯瞎火的,倒是无人见得瑶儿挟了大英左相呢。毕竟,目睹瑶儿挟持东临左相之人,都是亡了呢,死人便是明白,但自然也开不了口。而那划船渡瑶儿与大英左相上岸的船夫老头,昨夜目睹那般腥风血雨,太过紧张,回家之后,便后怕得精神错乱,此际已是一问三不知,只懂朝人傻笑了呢。”
说着,嗓音稍稍一挑,“是以,瑶儿昨夜之事,无人能知,且百里堇年也仅是知晓,瑶儿落河失踪,生死不明,此际正着急该如何寻你呢。”
冗长的一席话入得耳里,倒是令凤瑶略生诧异。
本以为昨夜那般闹事,她身份自该暴露,却不料真正的实情,却并非他想的那般。再者,纵是东临苍如是言道,她也不能全信,毕竟,东临苍太过精明,终还是不得不防的。
思绪至此,她已全然无心就此多言,仅是沉默片刻,便低沉无波的转移话题道:“纵是本宫身份不曾真正暴露,这又如何,有个百里堇年虎视眈眈,本宫呆在大英国都终归不是好事。再者,百里堇年寻本宫也就罢了,东临公子此番亲自过来,又是何意?难不成,东临公子是要为了那两万两的悬赏,押本宫归得国都?”
低沉淡漠的嗓音,无波无澜,只是脱口的语气,则卷着几分不曾掩饰的探究。
东临苍缓道:“瑶儿身份尊崇,岂仅值两万两银,在下若当真要让帮百里堇年那小子召瑶儿回得国都,两万两银自然也是不够。”
“既是如此,东临公子此番来意是何?”
凤瑶并未耽搁,淡声而道。只是这话内容已极为直白的问了两三遍,是以此番再度而问,脱口的语气也终究漫出了几分不耐。
却是这话一出,东临苍眼角一挑,那本是清俊温润的面容,则突然沉下了脸色,便是那双漆黑的眼,此际也积了幽远复杂之气,他并未立即言话,似如心事重重,亦或是忧心层层,兀自沉默。
凤瑶静候片刻,未再出声,仅是等了半晌,东临苍仍是不回话,她这才眉头微蹙,目光缓缓朝他面容落去,则见他神色复杂幽远,起伏不平。
“东临公子有话,不妨直说。”
如他这般模样,无疑是心中有事,凤瑶深眼凝他,低沉沉的再问。
东临苍这才回神过来,微微抬眸,那漆黑深沉的瞳孔径直迎上了他的眼,缓道:“在下此番来,的确是想留下瑶儿。”
凤瑶神色微变,勾唇冷笑,“是吗?东临公子倒是说说,你要将本宫留在国都作何?是你自己有所私心,还是,想当真将本宫推给百里堇年,让百里堇年好生高兴?”
这话的语气无疑是卷着几分不曾掩饰的淡讽与戏谑。毕竟,如东临苍的精明,自然也是知晓她一直就在大英国都无疑是极为危险,不可久留,且凭东临苍的眼线与耳目,自然也知颜墨白有意要强行将她送走,甚至为了强行下定让她离开的决心,都可在离别之际让她一直昏睡,全然在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让她彻底离开。
颜墨白为了让她离开啊,浑然不给她与他当面离别的机会,也无疑是不曾给她与他自己留得任何退路,是以,颜墨白已然坚定至此,这东临苍,竟还要违背颜墨白之意,让她留下?????
再者,倘若东临苍当真有心与她姑苏凤瑶和颜墨白为盟,便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违背颜墨白之意的亲自过来劝她留在国都,而他却如此罔顾颜墨白的意愿的要将她留下,是为何意?难不成,这东临苍终归如颜墨白说的那样,紧急时刻掉了链子,偏向了百里堇年?????
思绪至此,一层层的疑虑与探究也在心头肆意发酵,思之不通。????
则是片刻,东临苍终是薄唇一启,缓道:“既是答应了与瑶儿和颜墨白为盟,在下自然不会弃约,更也不会将瑶儿交给百里堇年。在下此番亲自追逐过来,仅是,想以在下的名义,留瑶儿在国都罢了。”??????
以他的名义?
这话入耳,凤瑶面色并无太大起伏,仅道:“理由呢?”????
她这话问得依旧直白,语气也染着几分清冷。????
东临苍将她凝了片刻,终是再度出声,“昨夜彩灯节之乱,虽看似是瑶儿与柳襄生事,但不知瑶儿可有发觉,昨夜之中,还有另一批人也趁乱而起,在彩灯节上大开杀戒。”
凤瑶面色微变,心绪浮动,并未言话。
若论昨夜还有另一拨人生事,她首先怀疑的,倒是那卫王的人。毕竟,柳襄今日归来,可是言明了昨夜另一拨黑袍之人乃卫王人马,甚至还依照卫王之令给了柳襄令牌,让柳襄迅速出城。
只是,虽心有怀疑,但自然也是不可与这东临苍言道。
毕竟,东临苍与百里堇年交好,百里堇年与卫王自然也或多或少有所争斗,是以,在不明敌我之前,有些事,自然要藏着掖着为好。
只是思绪翻转,正待揣度,却是这时,东临苍稍稍将目光从她面上挪开,继续道:“昨夜彩灯节,百姓云集,本是热闹成片,只是,在大英左相与柳襄双双跌入河内时,周遭之中,杀伐大起,百姓混乱,人人惶恐。便是在下与百里堇年所在的船只,也被凭空炸毁,入水沉河。堂堂大英帝王的画舫,都有人敢炸,如此胆子,无疑登天。再者,待得昨夜之乱全数平息,无论是河内还是河岸,尸首成片,死伤之人,该有四千。”
凤瑶心口一缩,兀自沉默,仍无反应。
东临苍继续道:“那死亡的四千之人,其中一千,是大英左相参与今夜的彩灯节而随行的侍卫,其中八百,是大英朝中大臣与其亲眷,且那些朝臣,大多都为衷于百里堇年的党羽,甚至,还有曾经教导过百里堇年的太傅,而剩下的两千二,则是,无辜百姓。”
凤瑶眼角一挑,纵是强行镇定,奈何心底仍是增了几分微诧。
本以为大英卫王之人,仅是救了她与柳襄,却不料,昨夜彩灯之节,那些朝中支持百里堇年的朝臣与亲眷也大多殒命,只是,若说卫王的人救她与柳襄,甚至杀支持百里堇年的拥护之人,这倒也稍稍说得过去,毕竟,那卫王似是略与颜墨白所染,救她与柳襄是正常,且卫王看似风流浪荡,实则也像是精明腹黑之人,而皇族之中向来无真正的兄弟之情,仅有尔虞我诈,肆意相争,是以,卫王为暗中打压百里堇年,差人杀百里堇年的拥护之臣也是正常,但,那些百姓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