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京春慢-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摸了摸胸口,东方瑶还是觉得闷闷的,她低头看自己案几上的公文,长长的出一口气来。

    近些日子她无事,便想着重构弘文馆,举办诗会。

    皇后虽然同意了,却又无暇顾及太过,当然不是寻常的诗会,她另有深意,是以便难办些

    门下省侍中薛蒿可真是被她烦的不轻,不过摄于皇后的威严,他还真是不得不给皇后面子呢,不得不说,这权势真是个好东西。

    唉,怎么说呢,就是真正操控在手的感觉有滋味,可是每时每刻又担心不在自己手中的时候会怎么办。

    恹恹的扔下笔,她倒真觉得自己最近似乎愈发闷闷不乐了。

    不如出去走走?

    尽管接近秋时这花园里也没什么可看的,可太液池水碧波潋滟常年不衰,每一季都有每一季的风景,去转转倒也无妨。

    ……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生来无法脱离,也摆脱不了死亡带给的万般痛苦……只有轮回,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才能生生世世魂灵不灭,我佛慈悲才会护佑他的子民,但也只有一心向佛的人才能得到我佛的庇佑,阿弥陀佛。”

    “大师,你说人生而有轮回,然今世我已有后悔之事,那么来世的我又会是怎样的人?”皇帝急道。

    济世不急不慢:“有因方有果,陛下身为天子,造福一方的百姓,延续了先帝的盛世,就是有了业障,也不过是小错而已,如何不说是一位仁君呢?就是来世,也必会再入善道,如此循环。”

    “入善道。”李道潜仔细品味着这三个字,是不是意味着他下一世还是出身贵族?

    呼出一口气来,这样他也就放心了。之前自己总担心此生业障太多,却今日方晓得瑕不掩瑜,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看着皇后面无表情的站在一边,婉娘有些迟疑:“殿下可是……不喜这济世和尚?”

    站在外面,听刚刚济世说的这一番话,她都实在是觉得有些谄媚和圆滑了,不过又觉得这济世为人正派,在长安城又是如此的受人欢迎,就连这大慈恩寺的玄明高僧都曾对他赞誉有加,自己怎好把脑中的想法说出口来?只是看着皇后的表情,确实在有些古怪。苏婉娘好歹也在韩鸿照身边呆了三十年了,纵然皇后的心思一般人难猜,这种意思她还是能看出来一二的。

    “我让你查的事你查清楚了吗?”没回应婉娘的问题,韩鸿照却答非所问。

    “哦,奴婢查过了,这济世和尚确实是十二岁时便出海东渡去了,一走就是十五年,本来连玄明大师都以为他不会再回来了,却没成想一个月前忽接到自己这位徒弟的书信,说是要归国了,还带来了不少珍贵的书籍,这才在长安举行了许多讲会,又兼他为人谦逊有礼样貌俊秀,是以一时风靡整个长安。”

    韩鸿照沉吟:“等会儿他出来,你叫他来含凉殿。”

    样貌俊秀的人的确容易招人喜欢,不过此时她也不想拂逆了皇帝的意思,若是济世讨他欢心,留在他身边倒也无妨。

    韩鸿照心中一叹,随即离开了。

    从长安殿走到太液池,路上已经有了不少落叶,再加上这习习凉意的风,时不时卷起几片粗糙的叶子来,还真是有几分秋风萧瑟的感觉。

    东方瑶打了个寒战,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加快了步子。

    太液池此时正是一番安宁的样子,蓝天白云在水中相映成趣,褪去了春日的干风,夏日的闷热,冬日的寒冷。

    她随意走了几步,额角竟然还沁出了些许的汗水,便伸出手来轻轻擦了擦自己的前额。

    济世正从大宝殿中出来,跟着皇后的婢女和奴仆走了一会儿,行至太液池边,忽见一少女身披白色的披风,正伸出纤纤皓腕擦拭额前,等放下手腕来,才露出她一张年轻清丽的容颜来。

    乍一看,这少女的确不起眼。不过是一双如水的杏眼出彩些而已。可是再走进一些,他却觉得这少女的眼睛实在太好看,清澈而呈琥珀色,仿佛不含一丝的杂质;一双修直的眉毛浑然天成,让她看起来带了几分天真无辜;其它五官虽不过是寻常,可是偏偏动静之间给人一种浓淡相宜,丝毫不具有侵略性的美感,是浑然天成而带着几分纯白无暇的美丽。

    东方瑶正在走神,无意转头一看,婉娘正向这便走来,身边还跟了一个光头的男人……

    一身斜襟大袖、四周镶着黑边的直裰,又是受过剃度,看来是个和尚没错了。

    只是这和尚未免也太……好看了些罢?

    整齐而斜飞的剑眉,深邃幽黑的眸子,面容柔和而又不失男子刚毅之气,虽然没有头发的修饰,却愈发显得他眉目俊美出尘。

    东方瑶心口一跳,莫不是,他就是……济世和尚?

 第六十一章 心烦意乱

    想来就是了,前几日还听芍儿说起过,全长安去听他讲经的女子甚多……果然还是美色为上。

    济世走到东方瑶面前,微微行了礼。

    东方瑶有些奇怪,不过她还是礼貌的回了一礼:“见过大师,见过宫正。”

    婉娘笑着点点头:“原来瑶儿认识济世大师呀!”

    东方瑶轻声笑道:“我见大师气度不凡,姿容俊秀,也听说了近些日长安人对大师的赞誉,是以才斗胆猜到是大师而已。”

    济世盯着眼前的少女一笑:“娘子真乃有慧根……”

    “大师谬赞。”东方瑶说道。

    一抬头,却不禁怔了一下。

    “既然无事,那瑶儿,我们便先行一步了,皇后娘娘还等着召见大师呢!”婉娘笑道。

    东方瑶垂眸,说道:“宫正和大师慢走。”

    直到济世走远了,东方瑶还未反应过来。

    难不成自己刚才是看错了?

    这人人交口称赞的大师,刚刚那个神情怎么那么……古怪?

    摇摇头,东方瑶一想,觉得一定是自己看错了。

    说起来,这几日自己实在是有些神思恍惚。

    这日傍晚,东方瑶早早的便用过了晚膳,芍儿端过来两碗药。

    碗中浑浊的液体发散出一股浓烈的味道,离着远些的时候就能闻到一股淳朴的药香味儿,怎么离得近了,这味道反而难闻了?

    芍儿早知道东方瑶心有犹豫,从袖中拿出一方手帕,打开来放在东方瑶面前:“娘子现在快些吃罢!”

    “这是什么?”东方瑶的眉毛先是轻轻一蹙,旋即舒展开来:“蜜饯!”

    她脸上忽然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真仿佛是喝药的孩子得到了母亲的一块甜饧。

    然而不知为何,芍儿却有些心酸,她缓缓蹲下来,问她:“娘子,今夜是豫章郡王成婚的日子,娘子还记得么?”

    东方瑶脸上的笑容逐渐凝滞,“你说这个做什么?”

    芍儿轻声道:“你这些日子心神不宁,我怎会看不出来?倘若是心中不快,不妨说出来,若是闷在心中,只怕闷出病来……”

    东方瑶端起药碗来,一口气喝了下去,她接过芍儿手中的蜜饯却只是放在案几上,说道:“你说,我是不是咎由自取呢?”

    “娘子这是说什么!”芍儿慌声叫道。

    “我知道他可能不会选择我,可是我却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其实是我一直都没有真正去信任他,我后顾之忧太多,总怕有一天一无所有,可是到头来,我还是失去了。”

    只想明白这一点,东方瑶就已经很难受了。

    她也很想痛痛快快的放手,可是哪里说的那么容易?纵然她于李衡乾有诸多顾忌,可是到底对他真心更多一点,如今此般境地,她如何不难受?

    “你放心,我没事的。”东方瑶擦干嘴角的药渍,吃了一块芍儿的蜜饯,微微一笑:“你看我现在这么忙,还有这么多的事,哪里还顾得上他呀?”

    芍儿知道,东方瑶虽这样说,心中难免不会有难受,她微微一叹:“从前奴婢跟在郡王身边,郡王也接触过不少的女子,却从未见他有过上心的。后来郡王遣奴婢来东宫做眼线,奴婢照顾娘子,便以为郡王情深意重……”

    芍儿一顿,低头弄衣襟:“娘子怪自己不够信任郡王,殊不知郡王也不够信任你呢,本来深宫之中,权衡利益者比比皆是,若是做不到彼此信任无疑这样一步,与其彼此猜忌,还不如早日离散的好,白日里楚娘子来看过娘子,她不也是这样说的吗?”

    是夜,东方瑶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眠。

    她的心很烦,心烦意乱,床上好像生了钉子一般,自己怎么躺都不舒服。

    芍儿在侧间睡觉,忽然听门“吱嘎”打开了,她惊醒来,身边的抹云也醒了问“怎么回事”,两人一同出去看,东方瑶半挽了个发髻,披着白色的披风,正站在门口,见了两人出来,面上带了几分歉意:“抱歉,打扰你们了。”

    看见东方瑶又要走,芍儿终于反应过来:“娘子,你这是去哪儿?!”

    “我没事,出去走走,不必跟着我!”

    只留下芍儿和抹云两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夜晚的风有些冷,比白日里的风更多了几分凉意。

    感觉到面上被风吹的哆嗦,可是仍然没有要清醒的意思。许久,东方瑶踱步到春华园,她在春华园的柳树下站了一会儿,觉得这里幽静,不由得想往里面走去,然而不过行了一两步,忽听有人喝道:“谁在哪儿?!”

    一众卫军齐刷刷的走过来,当头一个皱眉看着东方瑶:“你是谁,这么晚了怎么会在这儿?”

    东方瑶转过身来,看清楚了眼前的人:“怎么,我不能站在这儿么,齐毅?”

    这话有几分冷意,齐毅没来由的有些害怕,等火把一亮,他看清楚了面前的少女,赶紧退后了两步:“才人恕罪,是属下无礼!”

    东方瑶再也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齐毅还在纳闷儿呢,他身后一青年上前来:“老齐,那不是东方才人么?她怎么会认识你小子,莫不是有艳福了!”语气颇为暧昧。

    齐毅脸红了一红:“去去去!胡沁些什么呢!”

    其实他自己也并不明白,东方瑶只见过自己一面,怎么就记住自己的名字了?

    东方瑶忽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了。

    她走在路上,不时就有几个卫兵上前来询问自己一番,真的是很烦人。

    她摸了摸披风的口袋,忽然想起来身上还有一把藏书阁的钥匙,这个时候那里应该不会有人,不如就去那儿。

    到了弘文馆门口,两个看门的卫兵就在那儿站着,他们正要开口说话,东方瑶就已经摘下了披风的帽子,露出脸来:“我就进去看看,不要跟着我。”

    这个时候的弘文馆十分安静,东方瑶一个人轻车熟路就进了藏书院,可是站在阁门前,她忍不住愕然。

    为何从外面看,这屋中有烛光呢?

    拿出钥匙来正要开门,门却没有锁,一推便可以进去了。

    难道是有人走的时候忘记灭灯了?

    东方瑶寻着那灯光,打算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你怎么又在这儿?!”东方瑶忍不住脱口而出。

    面前的青年一身青衣便服,头发也只用发簪粗粗绾好,案几上一盏昏黄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颊边酒窝深邃,愈发衬得他笑意温润谦谦。

 第六十二章 秉烛夜谈

    (作者君挥泪求推荐求月票啊!)

    崔城之放下手中的一卷书,微微笑道:“怎么,我为什么不能又在这儿?”

    眉眼间的笑意在橘黄色烛光的映照下似是多了几分白日里没有的温和和烟火气。

    倒也不是又在这儿,只是东方瑶有些诧异,这个家伙总是神出鬼没的。

    “都宫禁了,你大晚上的为何不回去?”她问道。

    “家里太冷清,一个人睡太冷了。”崔城之淡淡道,倒也不再多言,又指了指面前的位置:“坐罢。”

    东方瑶却略有些诧异,也没有多想,脱口说道:“你……你夫人没在家中吗?”

    时间仿佛有一瞬的凝滞。

    崔城之声音平平:“过世多年了。”

    东方瑶心猛然一跳,这就是没做好功课的下场……

    心中没来由的有些针扎的疼,她小声表示歉意:“抱歉,是我多嘴了。”

    谁知崔城之却淡淡一笑:“都许多年了,我早就习惯了。”

    “要喝茶吗?”他不知从哪儿变出一套茶具来,拖在手中。

    东方瑶巴不得转移这个沉重的话题。

    看着东方瑶点了点头,崔城之才把茶釜摆好,点上了火,又拿出了一个银壶,往茶釜里面倒了些水。

    碾碎的茶饼青嫩如松花般,早就摆在了一边的木盒中,“我不太会煎茶,你就凑合着喝罢,对了,你喜欢甜的还是咸的?”

    东方瑶迟疑:“甜的。”

    等水一沸后,崔城之舀出茶釜中的一些水在一只瓷碗中,又往茶釜中加了些似乎是牛乳一般的液体,用竹夹缓缓搅动,然而放入茶末:“这可是州的明月茶,我自己平时都不太喝的。”

    “那今日怎么便宜我了呀?”东方瑶好整以暇的看着他笑。

    “东方娘子肯喝我的茶崔某都感觉是莫大的荣耀了,只是,”崔城之含笑看了东方瑶一眼:“崔某技艺生疏,怕娘子喝不惯,娘子可是要自己来?”

    挑衅?

    “我怎么不能行,我也会煎茶的好不好?”

    东方瑶心想你真是小看我!

    她接过崔城之手中的竹夹搅动,看到水沸腾并浮出泡沫之后,把水初沸时舀出的一瓢水再次倒入茶釜中,然而刚刚放下手中碗,忽然水花一溅,溅在了东方瑶的手上。

    东方瑶手缩了一下。

    “怎么了?”崔城之看清楚后,递上一块帕子来,“只是沸水而已,你越是害怕被烫到就越是容易被烫到。”

    那帕子沾了凉水,上面绣着一片小小的竹叶。

    许久,两人相对无语。

    “哎呀,我的茶!”眼见着茶水都快溢出来了,东方瑶赶紧把火关了。

    “大娘子,你能专心一点吗?”

    东方瑶白了崔城之一眼:“客人来喝茶哪有要客人煎茶的道理,你来呀。”

    崔城之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噎她,反而倒了一杯茶放在东方瑶面前。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和你在这儿喝茶。”东方瑶感叹了一句,喝了一口杯中的甜茶,果然味道还是怪怪的。

    “怎么听你这话意思好像不太情愿和我在这儿喝茶?”崔城之挑眉。

    东方瑶好笑:“崔郎君,你误会了。”

    旋即殷勤的为他重新斟上一杯热茶。

    两人俱是相视一笑,仿佛前几日的不快烟消云散。

    “对了,这么晚了你不回去,思娴妹妹不会担心吗?”

    “她马上都是要出嫁的人了,自然这时候该回家乡了。”

    “出嫁?”东方瑶有些惊讶。

    “怎么,很奇怪?”崔城之一笑,呷下一口茶:“妹妹总是要嫁出去的。”

    他分明是笑着说的,眼中却有着十分的落寞,东方瑶忍不住低声道:“我从前还以为你是个什么都不外露的人……有你这样的兄长,思娴真是很幸福。”

    ……

    毕竟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说出去也不好,是以坐了一会儿东方瑶便离开了,不过她现在倒是对崔城之改观一些了。

    出身贵族的子弟,如若真的是前拥后簇,衣食无忧,又怎么会有那样落寞的眼神?

    原来这个世上,还有崔城之这样的人。真可惜他不是女子,否则,自己真的想把满腔的话都说给他听。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能遇到这样的知己,倒也没有什么遗憾罢,至少你知道,有一个人,会和你想的一样,甚至和你一样的落魄。

    东方瑶走出来的时候,芍儿就在一边等着,一见东方瑶出来,她赶紧迎上来,为东方瑶又披了一件衣服:“现在时辰还早,娘子是要回去再睡一会儿吗?”

    “芍儿,我不是不要你跟过来吗,外面这么冷,你为何不回去?”看着芍儿脸冻的有些红,东方瑶又气又心疼:“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傻!”

    芍儿傻傻一笑:“娘子说什么呢,我不过是担心你罢了,况且我不过才来了一会儿,也没觉得外面多冷呀!”

    东方瑶道:“好了,我本就没什么。本来睡不着想出来走走,谁知外面这些巡夜的卫兵太过烦人,便不知不觉走到了这弘文馆。”

    和芍儿说完,东方瑶并没有急着离开,她走到门口的卫兵面前,眼光凌厉起来,“里面有人你们两个为何不说?”

    两个卫兵面色有些发苦,其中一个年纪颇大的说:“小的还没说完,娘娘就进去了,又不许小的跟着,小的怎敢跟上去?”

    东方瑶冷笑:“好在崔舍人还未休息,否则毁坏了人家的清誉你们担当的起吗?”

    两人吓得赶紧跪下:“贵人息怒,小的绝对不会说出去!”

    “我只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不会随便乱说,你们知道是哪种人么?”少女居高临下,凉凉道。

    地上两人一听简直吓破了胆:“贵人饶命,贵人饶命,都是属下们疏忽大意……贵人今夜就没有来过弘文馆!”

    光是一个和皇后沾亲带故的崔城之就够他们害怕了,现在这东方才人又这样冷冰冰的不乐意,他们吓得简直都哆嗦起来了。

    谁知东方瑶又缓和了面容:“我没什么意思,只是崔舍人身份和我不一样,你们知道就好,小心说话,谨慎做人。”

    “多谢贵人、多谢贵人!”两人有苦说不出,只能连连道谢。

    说起来,东方瑶倒也没有祸害这两人的意思,只是不能在这儿继续看门了,毕竟这也算是疏忽大意,若是有人再次大做文章,就像陆静娘上次陷害自己一样,她可承担不起这后果。

 第六十三章 胸有成竹

    第二日一早,东方瑶照例要去向韩鸿照请安。

    梳洗完毕后,芍儿见东方瑶还在坐着,不免奇怪:“娘子,现在不走吗?”

    “现在走,去了就会见到豫章郡王和王妃,可是我不想见到慕容淑。”东方瑶淡淡道。

    她说的这样直白,饶是芍儿也不免一愣,但是她深信自家主子不会是斤斤计较的小心思,便问道:“慕容……豫章王妃可是又什么地方做的不周?”

    东方瑶摇头:“她不知受了谁的挑拨,大约对我有些误会。”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从前和慕容淑互不相识,她却又对自己过于热情,如若上次不是崔城之解围,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推脱……说到上次崔城之为自己解围,自己倒是忘记谢他了,看他这样子,大约是又没回家午后和自己一样散步,无意中看到了自己难为的境地,才会好心为自己解围罢。

    不过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有些小心眼,也许崔城之没有……没有那个意思。

    “只是沸水而已,你越是害怕被烫到就越是容易被烫到。”

    脑中忽然响起崔城之昨晚说过的这句话。

    他这句话,究竟是无意所说,还是有意为之呢?

    可是第一次煎茶的人,自然害怕沸水。

    “娘子如若不想去,便让奴婢去和皇后娘娘说一声,就说是娘子昨夜风寒更严重了,晚些再去请安。”

    “不必了,我们现在就走,我还有些事需要殿下来定夺。”

    不过这一次请安,她前脚刚刚踏入偏殿,后脚李衡乾和慕容淑才来了。

    她不太喜欢听这些墙角,便走了出去。

    皇后已经准了自己扩建弘文馆的提议,只可惜缺一个主持大局的人,她并非是不想自己出面,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她需要大家来接纳自己,就只能先小心翼翼试探出一步,那么这个人选,她也已经选出来了。

    走进舍人院,她看到那年轻的郎君端坐一侧。

    “崔舍人。”

    崔城之抬起头来,面前少女笑靥如花,笑容中尽是胸有成竹。

    “怎么样,你来主持诗会?”

    “主持诗会?”崔城之婉拒:“抱歉,我没有才人这么高的诗才,哪里做得出什么好诗来,班门弄斧,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你怎么不能,你虽然现在是六品的舍人,可我不相信你就不想出头。以你的身份,在皇后身边做事,委以重任不过迟早的事情,我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东方瑶不以为然。

    舍人院的后院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其中并未种什么观赏性的植物,不过几株修竹而已,此时风吹竹动,叶声簇簇,安静随和。

    “你分析的这样有道理,看来我是一定要去了。”崔城之有些无奈,东方瑶说话有时候甚是直白,利害关系想的都这么清楚。

    “一言为定。”东方瑶笑了笑,表情又逐渐变得严肃:“如今大唐开国也有两百年了,科举取士的制度确实为朝廷招徕了不少人才,然女子仍然处于十分低微的位置,纵然当今皇后娘娘身处高位,极力提拔女子的地位,可是女子还是不受人尊重。我相信如我一般想要出头的女子并不少,但是她们却没有这个机会。”

    “你是想,要女子也来参加诗文会?”崔城之略微诧异,总算看出了东方瑶的用意。

    “不错,我需要的才女,不必太多,但是必须心思玲珑又颇有地位。”否则她担心会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不守妇道,心高气傲的很容易受不了。

    崔城之似乎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爽快的答应帮东方瑶主持诗会,但是仍然希望她能得到朝中一些势力的支持,毕竟这件事情虽然皇后同意了,可是在这种敏感的事情,也很容易受到指责。

    譬如谁能呢?

    如果能让弘文馆的大学士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东方瑶边想边走,打算回长安殿去,偶然一抬头,面前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站了一位娘子。

    她面上薄施粉黛,虽算不上倾国倾城的容颜,却气质出尘,端庄俊秀。

    一身六幅的高腰的郁金裙,愈发衬得她肤色白皙。

    “东方才人也在这儿啊?”慕容淑微微一笑,打量起东方瑶的神色来。

    “郡王妃是有事吗?”东方瑶微微一笑,面上表情开始变得柔和。

    慕容淑有些失望,东方瑶总是这样,就像自己多次见过她那样,仿佛千年都是这样一副微笑恭敬的神情。

    “倒也没什么事,今日来向皇后娘娘和圣上请安,郡王刚好有事,便先行回去了。”慕容淑看起来脸上有些不自然:“所以……所以我想在宫里转转再回去。”

    “郡王妃不如去秋枫园看看,那里有许多的枫树,风景看上去也很好。”

    东方瑶这般诚心诚意的建议,慕容淑都不免有几分疑惑。

    “才人这是要去哪儿呢?”

    “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现在要回长安殿了。”

    “那不如我们便一起走走?”

    东方瑶未说话,继续微笑。

    如果慕容淑一定怀疑自己的话,自己越是躲着,她便越是怀疑。

    “恭敬不如从命,王妃先请。”东方瑶伸出手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郡王和郡王妃刚刚成婚,妾也没什么拿的出去的礼物,就在这里祝愿郡王和郡王妃百年好合、琴瑟和鸣了。”

    慕容淑脸上一红:“才人说的哪里的话,莫要再取笑我了!”

    心中微微有些苦涩,东方瑶看了慕容淑一眼,又移开自己的视线:“妾和郡王虽是泛泛之交,却也看的出来郡王为人正派,郡王妃嫁得如意郎君,真是可喜可贺。”

    慕容淑低声道:“……才人和郡王从前认识?”

    “不过见过几次罢了,从前我在皇后娘娘身边做婢女,皇后娘娘多次在我们面前夸赞豫章郡王,说他有当年德宗皇帝的风范。”

    东方瑶笑起来,笑容中也没有任何的顾忌。

    然而听了这话,慕容淑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些羞愧。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问,就算是听说了夫君和东方瑶的某些风言风语,可是自己也不该小心眼到这种地步;就算他们两个人当初有什么,可是毕竟现在一个是自己的夫君,一个是皇帝的妃嫔。自己虽出身将门,父亲却教导自己为人切不可心胸太过狭隘……如今这样做,岂不是罔顾父亲说的话?

    想到这里,慕容淑就有些难为情了,她鼓起勇气来:“今日叨扰才人了,真是抱歉,还望才人莫要介意。”

    “无妨,”东方瑶微微一笑:“郡王妃若是有事,尽管来找妾好了,若是妾能帮到,自会尽力。”

 第六十四章 情深意重

    “殿下,你这是怎么了?”

    看着自家夫君面上的表情有些冷清,顾氏不由得娥眉蹙起,她拿起银壶来为李况斟了一杯热茶,轻声说道:“殿下,先喝杯茶暖暖身子罢,近日外面天冷,可要当心身子。”

    说这话时,她的脸上不免带了几分娇弱的担忧。

    李况才反应过来,他喝了一口茶水,问:“对了,岳父大人今日来看过你了?”

    顾氏微微颔首,笑道:“嗯,阿爷先前来过了,不过一个时辰前就走了,因为阿娘思念大娘,我便让大娘跟着阿爷回去了。”

    “怎么不留他吃饭,现在刚好是午膳时间,再让岳丈回去,岂不是太劳累了?”

    李况扶起顾氏来,两人一齐坐到了食案前,此时婢女已经摆好了一桌子的饭。

    “殿下先用一些罢,你今早走的急,只喝了一碗粥,现在定是饿了。”说完便夹了一块鱼放入李况面前的碗中。

    李况却先握住了妻子纤细的手腕:“诶,你干嘛又不说这事,快说说,岳丈给你看的如何?”

    眼见丈夫眼中尽是关切,顾氏也不免感动,柔声道:“殿下放心好了,定是无事我才不向你提起的,况且阿爷的医术,你还不放心么?”

    “岳丈的医术我自然放心,既然他说无事,我便也放心了。”李况这才吃下那块鱼,又笑问:“这是母亲大人做的鱼么,还是那么清香。”

    顾氏脸上飞上几丝红晕,轻轻颔首:“殿下过誉了,大约阿娘还是用荷叶腌制的,才会如此清香。”

    用完午膳,回了书房,李况坐了一会儿,便有个婢女进来了,正是顾氏身边的贴身婢女云芝。

    “岳丈是怎么说的?”李况面色严峻。

    云芝跪了下来,哭着说道:“殿下,娘娘的身子,恐怕是无法再生下子嗣了……”

    李况心一沉,惨然而笑:“……我知道了,你下去罢。”

    谁知云芝却并没有起来,她声音中哭腔更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