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娘归录-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余念娘道:“但天师你也说那是以前。这次如果是按照道法玄术来安排,自然是以生肖五行首当其冲来列,其次才是官职品阶。”
  “就算如此,品阶高的官员如此随意安排座次,难免他们心中有些不舒服。”冯天师淡淡的道。
  “我这可不是随意。”余念娘道:“品阶再高,官职再大,那都是皇上给的,所以,一切当以皇上皇后为准。皇上五行属木,皇后娘娘五行属金,佟贵妃五行属木,所以,皇上,皇后娘娘,贵妃的座次依照往前。皇后娘娘在皇上左侧,贵妃在右侧即可……”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金克木,土克水……”
  “皇上乃龙子,皇后乃凤。龙子天之骄子,有龙气护体,命中就带贵气,若能相生,福泽下臣,那对各臣功也是一件福事,幸事。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皇后娘娘的左侧应当坐水人为好,而贵妃娘娘的右侧则由火人开始……”
  “……后面的座们便依次按理此理排列……”
  冯天师眼中闪过满意:“你这安排倒还可以。不过,这里面得再加一人,刑部侍郎。”
  刑部侍郎?
  余念娘脸上闪过疑惑,她可记得大年初一,皇帝在太和发脾气的时候提到过刑部侍郎位置空缺。
  “对。”冯天师道:“段立诚段大人之前任太原治中,正五品。现在已经被皇上提为刑部侍郎!”
  余念娘微有惊讶,随即心中叹了句,果然!
  见她模样,冯天师道:“你不用惊讶,段大人以前曾在大理寺任过职,办案推理颇有一手段,而且,他为人公正不阿,这也是皇上为什么至今还想任用他的原因。”
  “哦。”余念娘脸上收起惊讶,又好奇的问:“那段大人如此能力,为何当初要回太原府呢?”
  冯天师看她一眼,道:“这事自然就不是你我该关心的了!”然后将答卷放在桌上,示意余念娘:“你现在将段大人的座次添上。他的家眷还未到,就不用了。”
  余念娘提笔沾了沾笔墨,答卷最下面已经添上了段立诚的名字,并且旁边还用小字标注上了年龄五十五,余念娘只顿了顿,便快速的写下了段立诚五行属,座次。
  冯天师满意的点了点头,赞道:“前次听说你在太和卜卦我还不以为然,不过,现下来看,你是个有真本事的。天朝的女天师可是一个人都没有,但愿你能做那第一人!”
  “谢天师。”余念娘道,然后退了出去,刚走出“批阅室”就听冯天师在后面问:“你是太原府的人?”
  余念娘一顿,道:“不是,有亲戚在太原府。”
  冯天师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直到走出坤院,余念娘才反应过来,早在太原府的时候就听说黄府出了个了不得的黄天师,而太原会卫所千户何军的妻子娘家冯府也有一位天师,难道就是这位?
  如此见,那可是比黄天师好说话多了。
  余念娘心下已经决定以后有事就找这冯天师了。
  看冯天师的意思,这寒食节的宴席座次恐怕就要按照她所说的来排列。能这么快被天道院的人接受,余念娘一点儿也不意外!
  她的答卷上除了座次方向,还有五行排列,甚至连五行所用的器物都按照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准备的。做得如此细心,仔细,不被采纳才怪!
  这算是过了进考的第一关,接下来就看寒食节了。
  冯天师拿着余念娘的答卷很快就回了天道院,然后呈给了大天师看,大天师略惊讶今年的考生竟然是一个姑娘最突出,然后将答卷还给冯天师:“此事就由你去办!”
  接着冯天师便写了奏折呈给皇帝,历来坤院和天道院人才选拔都是朝中各府尽力配合,今年不用各府配合作考题,只要求寒食节的座次按照天道院给的来安排。
  皇帝心中也很好奇,于是当场就恩准。
  冯天师将所要准备的东西,器物一一列写出来,当一张长长的单子交到户部时,连户部侍郎都惊讶了半天。
  “这些全是宴席用的东西,拿到户部来干嘛?”户部侍郎皱起眉头。
  户部官员只好道:“这些东西各不相同,还有花纹,宫中没有,所以得重做,重做就得花银子!”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钱是该找户部要的吗?让他们去找内务府!”户部侍郎不高兴的道。
  “可……”户部官员犹豫的道:“这单子已经被下官退过一次了,这已经是第二次递过来了,内务府那边上次三月三的时候,皇上已经拨走了银子,现下还要应付寒食节宴席,已经拙荆见捉……”
  户部侍部啪的一声将手上的笔甩在桌上,咬牙切齿的道:“这帮人一有机会就抠银子,着实不要脸,真以为天道院的事我就不敢拒绝吗?”
  户部官员缩着脖子站在一旁。
  每次只要关系到天道院,内务府的人就会想方设法的找户部要钱,这种事能找户部要钱吗?可他们偏偏就要了,而皇上呢,每次只要遇到天道院的事,都何其的宽容,这时候去找皇上理论,皇上定然一句:“那就先由户部垫着吧,以后再还。”
  每次都说还,但每次都没还!
  好半响,那官员才又道:“侍朗大人,您看这银子……”
  户部侍郎也气得肚子疼,这种有理也说不清的事傻子才去做,他不耐烦的摆手:“拨给他们,让他们滚,仅此一次,以后别想再以这种理由过来要银子!”
  户部官员忙退了出去。
  户部虽然占着理,可以不拨银子给内务府,办不好事,那得罪的就是天道院,天道院那群天师个个眼高于顶,仿佛自个官职比一品大员还要厉害似的。六部见了他们都要弱几分!还有那被挤得几乎快被人忘记的钦天监!
  哎,还是宁安候府厉害,从来不买天道院的帐。只要天道院说好的事,宁安候和宁安候世子总要反对,天道院反对的事,宁安候和宁安候世子总说好!
  何时他们才能出头啊!

  ☆、第210章 寒食节一

  寒食节需要花费多少,有无拨款,户部和内务府又会因此闹得如何,余念娘一点儿没放在心上,寒食节能在太和门广场举行,可见皇帝对此重视,而如此重要活动,能许天道院安排,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又可见皇帝对天道院的重视!
  柳暖花开,洋洋,姑娘们终于可以脱下厚重的衣服,穿上轻快,飘逸,姹紫焉红的裳,露出白皙的脖颈,扭动妙蔓的腰枝!
  到了寒食节这,将军府内早早忙碌起来,卫其玉四人今挑选的衣服全都是时下最新的样式,颜色青怱嫩绿好看。再描眉画黛精致打扮一番,个个跟仙女儿似的。
  余念娘选了一件杏黄金漏的月华长裙,发上插着一根银玉紫月簪,将她整个人衬得高贵典雅,异常的荣华。灵动的双眸蕴含灼灼光辉,如星辰吸引人的目光。和平的简约完全是两个人。
  卫老太太和卫夫人看到的时候惊叹了半天。本来兴致勃勃的卫氏四姐妹顿时泄了气。
  响午刚过,众人便跟着卫老太太离开了将军府,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坐进孙老头驾的马车,卫鸿山夫妇领头,后面跟着卫老太太的马车,然后是卫鸿夫妇,卫其林夫妇,卫氏四姐妹,余念娘的马车走在最后。
  出了将军府车队直接往皇城方向去,若是奉了皇命进宫见皇帝的就直接走了太和门,女眷们则需要从神武门进。
  此时马车内,孙妈妈和玲珑正兴致勃勃的说着天南地北,也没个主要话题,两人想到啥说啥,实在因为两人太兴奋了,这是她们第一次进宫。
  虽然进宫后下人们根本不会有机会进入会场,全都统一安排到一个地方歇息,吃点心,但好歹还是进了皇宫的。
  “听说宫里的点心特别好吃!”玲珑一脸兴奋,双眼闪闪发光的道:“什么芙蓉糕,玫瑰糕,绿豆糕就是这些最平常的点心,从御厨手里出来味道能好百倍!”说着还做了个吞口水的动作。惹得余念和孙妈妈噗的笑了。
  “你倒想得美!”孙妈妈在玲珑脑门上点了下,笑着道:“御厨都是专门给皇上做吃的,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可受不起!”
  “吃不到御厨做的,能尝尝宫里的点心也不错呀!”玲珑一脸期待的道:“而且,咱们也可以趁机见识见识。”
  “这可使不得!”孙妈妈立刻板起脸:“你要吃什么我不拦你,东西拿上来,你往嘴里塞便是,但你可别乱跑,这是宫里,不是将军府,别给姑娘惹麻烦!”
  玲珑顿时撅着嘴,像泄气的皮球,幽怨的看着孙妈妈:“我这不是只想想嘛!”
  “想也不能想!”孙妈妈板着脸。
  “姑娘!”玲珑立刻夸张的嚎一声:“您瞧孙妈妈的认真样”
  余念娘嘴角一勾,还没笑出来,车外突然有人敲窗。
  马车内顿时一静,孙妈妈和玲珑看着余念娘。
  余念娘缓缓撩起车窗帘子,接着一愣。
  这条道路宽敝,同时行进两辆马车也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正有一辆马车与他们驱齐并进。不过,对面的马车乃是一辆朱轮华盖马车,拉车的马匹毛发黝黑,体形健壮。驾车的车夫英俊潇洒,而坐车的公子清冷贵气!
  十一悠哉哉的驾着马车,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朝余念娘挥手,露出一个爽郎的笑。
  而马车里池郎宜则眼神漠然,深幽的看着余念娘。
  余念娘又前后瞥了下,并且其它马车,池郎宜是独自一人。
  这人怎么没和宁安候和宁安候夫人一起?
  她坐直子,礼节的朝池郎宜点了点头。
  这坐在车里也没办法行礼。
  而对面的人看她一眼便淡淡的挪开了目光,余念娘等了片刻,只见池郎宜坐在马车里低着头,似乎在看书,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十一驾着马不快不慢的和她的马车并列驶在街道上。
  余念娘收回目光,正打算将车窗帘子放下,就见对面的人缓缓拿起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火焰的标志。
  余念娘脸上闪过讶然,这个标志正是她在元心上看到的那个与她接头,躲在暗处的人手臂上的标志。
  什么意思?
  余念娘认真的看着池郎宜。
  池郎宜将纸张重新叠好,放了回去,然后若无其事,声音沉沉的道:“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讲火的故事,旁边刚好画了一个这样的标志。”
  马车缓缓靠近余念娘。
  “何典故?”余念娘子朝窗边移了移。腰背得笔直,眼睛看着马车内前面,耳朵竖了起来。
  池郎宜淡淡的道:“没有。”顿了顿,又道:“不过,火的含义太多。有火灾西方人还有一种叫火器的东西再如咱们平里烹食所用的柴火远古时代还有太阳火它可以是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种器物,还可以是一种信仰,或者是一种象征!”
  余念娘蹙眉。
  她倒没池郎宜想得这么多,她觉得这就是一个组织的一种标志。
  “火焰它应该是带着炽,还有暴发力和可怕力分开是火和焰,合成,它就是讲的火焰!”
  余念娘莫明其妙,这说了不等于没说?
  不过,池郎宜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个,难道是因为查到了什么?
  可是现在在大街上,她又不好多问,心中想着只能等改寻个合适的时候在卦相馆,或者去隔壁问他最合适。
  而对面的池郎宜的说完了,等了半天,也没见余念娘回句话,他只看见余念娘的白皙的侧脸,连一个眼神都没有。
  她到底在听还是没听?或者是听了无话可说。
  池郎宜清朗的脸突然云密布,他抿了抿唇,然后唰的一下将车窗帘子甩了下来。
  余念娘一愣。
  发什么神经!
  然后就见十一驾着马车突然飞速的越过了她们。
  果真是个晴不定的人!谁要是跟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更年期都得提早!
  余念娘毫不在意的放下车窗帘子。
  幸亏出门早,饶是这样,离神武门越近,车子驶得便越慢,最后干脆停了下来。
  前面堵了长长一排队伍,每府的人要依次下车进神武门。
  卫其玉四姐妹无聊的坐在车内,余念娘在闭目养神,实则在想着池郎宜的话是什么意思。
  等好不容易进了神武门,换乘马车,从神武门夹道一路往右,到达西华门,进西华门后就必须徒步,接着再进咸安门,经过宝蕴楼,最后直接到花会。

  ☆、第211章 寒食节二

  皇家的花会那才是真正的花会。跟花海似的,密密麻麻,一片粉色,一片紫色,一片绿色,一片黄色等等,万紫千红,色彩缤纷引得一群群蝴蝶在上空盘旋。
  花的品种繁多,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放了两三片,有的则正繁花盛开,整个花园散蔓着醉人的芳香。
  一簇簇,一丛丛,红似火,黄似金,白如雪,绿如玉,成了一幅绚丽的彩画。
  余念娘跟着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在花园转了一圈,跟各府的夫人太太打招呼,每每余念娘跟对方招呼行礼时,对方要不就先惊诧下,然后就不管与她熟与不熟,或者见没见过,都的问她:“好久没见到余姑娘,余姑娘近来可好?”
  要不然就神色复杂的看她一眼,然后诚心回礼唤她:“余姑娘”。
  态度都和气友善,友好。
  不管是真和善还是假和善,反正比前几次见着要的多。这样,反倒有些冷落了卫氏四姐妹。
  卫其玉向来大方识体,面上一直微微带笑,一点儿不介意的样子。而卫其颜自小受庞,为将军的小女儿,这会儿就有些不高兴了。
  而因为卫鸿峰的差事还没落定,卫其雪知道自己两姐妹与卫其玉两人的差距,从来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嚣张。
  卫其的子和卫其颜就有些相似,可惜就在没有一个将军的爹,所以,怎么都要低卫其颜一头,明明没有胜算,徒劳一场,却非要倔着子去争一回。
  更何况是余念娘占了风头,她心头自然非常不爽。
  拿孙妈妈的话说:姑娘不拘小节,是个做大事的人,凭着姑娘的本事,若是换成其它人早就设两个计整得卫其爬不起来了。而且,她们家姑娘也不屑与这些闺阁姑娘去斗。
  余念娘却纠正孙妈妈,这一切不计较的前提是没人惹她!
  在众人面前混了下眼熟,余念娘跟卫老太太打了声招呼,便独自逛花园去了,明显不想跟其它人一起。
  卫其不屑的撇撇嘴,看见王伶英和几位大臣的姑娘坐在一个亭子里说话,提着裙角去了亭子。
  卫其颜瞧着卫其每次见着王伶英跟个丫环似的伺候在左右,很不以为然的嗤笑了一声,然后亲的拉着卫其玉,两姐妹逛花园去了。
  卫其雪略感尴尬,顿了顿,还是朝着王伶英等人的亭子走去。
  这个地方靠着慈宁宫,太后在的时候很喜欢种花,慈宁花园里一半的花都是太后亲自栽种的。皇帝孝顺,为了讨太后欢心,决定将每年寒食节的花会摆在离太后最近的地方。
  可是摆在哪呢?
  若是摆在慈宁花园,可慈宁宫是太后静养的地方,打扰到太后的清静就不好了。
  于是,皇帝就将每年的花会安排在了慈宁花园外,挨着临溪亭外的地方。
  直到太后离世,也没改过。
  余念娘仔细赏了园子里的花,品种的确繁多。
  山茶,杜鹃,含笑,扶桑,文竹,万年青,茉莉,石榴,石腊红,叶子花,凤仙,一串红,香石竹,五色椒,仙人球,,菖蒲,晚香玉,美蕉,金桔,迎,君子兰,含笑,四季海棠,马蹄莲,天门冬等等……
  常见的,不常见的,最普通的,也有稀罕的,应季的,过季的,全都有。
  在花园里赏了一会儿花,众人纷纷挪步去太和门广场,那边此时吟诗,作画,弹琴已经开始。
  余念娘没去,她绕出花园,站的地方正好是朝着慈宁宫方向。前面不远处的临溪亭内竖着三个秋千。
  其中一个秋千上正坐着一个宫装姑娘,秋千旁一个小丫头正小心着秋千,另外两个丫头,一个立在一旁伺候,还有一个怀着抱着一只白绒绒的小狗。
  亭子里石桌上摆着茶点。
  余念娘朝临溪亭走去。
  安定郡主看见余念娘过来,示意旁边的丫头停下来。
  “安定郡主!”余念娘面带微笑向安定郡主行礼。
  “余姑娘!”安定郡主从秋千上下来,旁边立着的丫头立刻上前递上帕子,同时,仔细的替安定郡主整理了下衣裙。
  安定郡主擦了擦额头没有的汗,将帕子递给丫头,笑着问余念娘:“余姑娘喜欢秋千吗?”
  “还好。”余念娘笑着道。
  安定郡主已经坐下,其中一个穿绿衫的小丫头立刻倒上一杯茶,不等安定郡主吩咐,又拿出一只杯子倒上一杯,弯腰屈膝对余念娘道:“余姑娘请用茶。”、
  余念娘看那丫头一眼,梳着双丫簪,穿着绿衫,一张脸清秀可,纵然是换了一衣着,她还是能老远一眼就认出她。
  就是那个跟着天师庙主持擅闯池郎宜小院的小丫头。
  “这丫头机灵。”余念娘赞道。
  绿衫丫头立刻福行礼:“姑娘过奖!”
  “不过奖,我只讲事实。”余念娘道。
  丫头低着头再次行个礼。
  安定郡主看了余念娘一眼,而余念娘则微笑看着绿衫丫头:“叫什么名字?”
  丫头抬头迅速瞥了一眼坐着的安定郡主,低头回道:“奴婢木耳。”
  “木耳,好名字!”余念娘笑着道。
  这算什么好名字?
  安定郡主不知道余念娘是何意。
  不过,余念娘已经走向另一个怀抱小狗的丫头。
  许是常被人抱着,那小狗竟然窝在丫头的怀里睡着了,一毛发干净雪白。
  “这小狗真可。”余念娘真心赞道。
  “说起圆圆,还得谢谢余姑娘那的提醒。”安定郡主此时面上才露出些许笑容。
  “不知郡主在何处找到的?”余念娘道。
  “在第一座大外,如果当时再晚一会儿过去,恐怕它就受惊跑出天师庙了。”安定郡主很庆幸的道。
  “郡主的东西自然有菩萨保佑。”余念娘道,言语诚恳,神色认真。然后她看向安定郡主行礼:“民女先告退了。”
  安定郡主端着茶杯,目光深邃的看着余念娘离去的背影,好一会儿,旁边的丫头才好奇的道:“这余姑娘懂天道,会玄术,不是应该崇仰天师庙吗?难道她是信佛的?”
  另一个丫头就道:“懂天道和信佛不冲突啊?”
  “你见天道院的天师们有进大相国寺,供奉佛祖的吗?”先前的丫头反问。
  那丫头一噎。
  喝着茶的安定郡主并未喝斥两人。
  “这余姑娘的确有些奇怪。”木耳也小心翼翼的插嘴:“不过,她也有本事,客居在将军府,这么短的子,不但京城各府各院都知道了她,而且,皇上还亲自接见了一次。”说完脸上露出一番好奇。
  “那怎么能是接见?”先前的丫头立刻反驳:“那是卫将军推荐她,皇上才许她进了太和的,不然以她低微的份哪进得了皇宫,更别说参加宫中举办的寒食节活动了。这还是皇后娘娘全看在将军府的面子上。”
  “哦。”木耳一脸懵懵懂懂:“那这么说余姑娘和宁安候世子认识是真的了?”
  “什么?”另两个丫头一脸惊讶:“她与宁安候世子认识?怎么可能!先不说她与宁安候世子的份相差多少。单说宁安候世子的子,就连皇后娘娘一年到头也没听他开口说过多少句话,世子爷怎么可能会认识她!”
  “全都闭嘴!”安定郡主突然一声喝斥。
  三人立刻吓得跪在地上。
  “宁安候世子也是你们能妄议的。谁下次要再乱说话,以后就别跟在我边。”安定郡主板起脸,冷冷的道。
  “是,奴婢们不敢了!”
  三个丫头吓得脸都白了,连连认错,保证以后再不敢犯,这才使安定郡主没再发怒。

  ☆、第212章 寒食节三

  从花会的地方直接出右翼门,然后便是太和外面。再从太和往南走,便是太和门,很近的。
  如果想要边走边逛,便可以直接在花会的地方,弘义阁外直接往南,经过静思和武英,凝道。
  而金水河要从崇楼下过,过了金水河上的桥,再往前走不远,就看见了熙和门,从熙和门出去直接就是太和门广场以南。
  广场里现在一群青年才俊正在蹴鞠玩耍。
  余念娘在现代的时候对看踢足球就没啥兴趣,她站在广场偏角处欣赏了会儿,那些公子少年们的,沿着金水河,上了金水桥,朝着太和门广场北的诗会场走去。
  听听才子佳人作诗,画画,再听听弹琴,可比看踢球有意思。
  场内已经有不少夫人太太,还有几位老太太,更有几位嫔妃。
  姑娘们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的都上去作诗画画一番。
  不过,这诗会场又比余念娘在太原府看到的设计的好。
  整个场内桌椅安置不说,单说如何作诗画画,如何供人欣赏。
  不需要有人主持,对自己有信心,或有兴趣的便可以上前展示。
  最前面的摆放着各种乐器,两边则是作诗作画的地方。有谁诗写好,或者画作好,只管离去,后面马上有宫女上来将写好的诗句拿到侧边一条金丝绳线上夹好,对诗词有兴趣的,便可以到这边来统一欣赏。
  而作好的画,宫女则拿到对面的画板上夹好。
  置放的顺序随意,不分好坏,也不分份。众多作品放在一起,谁优谁劣一眼便瞧出来,谁的作品有不足之处,也一眼能知晓。
  所以,这上台之人必须要有所长。
  余念娘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她到的时候卫其正在上面作诗,是一首七言押韵诗,中规中矩,并无多出彩之处,不过,那手小楷写得倒还好看。
  她旁边则是王伶英,正在画画。
  卫其写完诗后,有宫女拿去挂起来,她走到王伶英旁边,帮着她磨起墨来。
  坐在下面的卫其颜则一脸晦气样,觉得卫其丢了将军府的脸。
  脸面不好看,这借光的主意倒还有用,卫其本长得也端正,眼下,更是极力让自己神色自然,动作优雅,这立刻引得一位嫔妃的注意,问起旁边的夫人。
  余念娘在下面听了几首琴,便再无人上前弹琴了,她只好起,站在画板前开始欣赏起各位姑娘的画作!
  等她看完长长一排画作时,会场内的人已经散了许多,卫其颜等人也不知所踪。而王伶英正在兴致勃勃的写诗,然后就见一个宫女在她耳边说了什么,王伶英立刻将笔搁下,道:“快替我挂起来!”然后急匆匆沿着临时隔段出来的路径,朝着金河桥方向而去。
  替王伶英去找东西回来的卫其在会场内转了一圈,也没看见王伶英,顿时气愤的跺了跺脚。
  正在这时,蹴鞠场内传来一声高呼声,卫其眼前一亮,提着裙角立刻减肥着蹴鞠场而去。在会场内的另几个姑娘也跟去了蹴鞠场。
  余念娘寻了个面善的宫女寻问况。那宫女告诉她:“大皇子和二皇子各自带队进行蹴鞠比赛,连皇上都到场观察加油……”
  看来这是老子借机视察两个儿子了!
  余念娘没那子从头看到尾,她一路朝北去,入了太和门,到了太和外,然后从右翼门进入,到了花会的地方。
  果然,所有人都去了蹴鞠场,连安定郡主也不在。
  余念娘也不想逛了,直接朝着安定郡主刚才秋千的地方而去,还没走近就看见临溪亭里站着一个人。
  那人中等材,穿着一碇蓝色衣袍,背影宽阔却不似青年男子的壮实,姿笔直也没有花甲之年的垂暮,倒显几分苍桑。
  余念娘停下,站在原处。
  男子微微侧,脸转了过来,余念娘一下就看清了他的容貌。
  段立诚!
  没想到在这儿看见段立诚,他到这儿来又是什么意思?
  想了想,余念娘走了过去。
  段立诚很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时隔几月,余念娘虽然客居将军府,但,一,没出生背景,二没地位权势,这样混在京城,竟然已经能参加宫中举办的活动了。
  “段大人!”余念娘上前行礼。
  “余姑娘。”段立诚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许久不见大人,大人别来无恙!”余念娘道。
  段立诚眼神复杂的看着她,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荒缪感。他不过与余念娘仅有过一面之缘,余念娘这样的话,他竟然一点儿没有突兀之感。
  “听说余姑娘在京城本事了得,整个朝廷没几人不知!”段立诚淡淡的道。
  “段大人过奖了,不过,这话实有些误会。”余念娘微笑道。。
  “误会?”段立诚不明白余念娘的意思。
  “我一直是我,从未变过。”余念娘看着段立诚。
  段立诚一愣,旋即觉得余念娘自大张狂。想到什么,便又道:“居大不易!余姑娘有好本事,自有好前途。自古福祸相依,还是低调一点好。”
  余念娘眉梢一跳。
  恭敬朝段立诚福礼,真诚道:“谢大人提点。”接着又道:“自前年西北战乱,我便将家中房产已卖,带着两个家仆到了太原府,此番跟着卫老太太进京,也只想寻个安立命之所!”
  段立诚目光复杂,道:“那祝余姑娘得偿所愿。”
  “谢大人。”余念娘再次福礼。
  段立诚弹了弹上的衣袍,整理了下。
  一旁的余念娘就道:“蹴鞠场内正有比赛,大人何不去看看?”
  段立诚点头:“是要去看看。”
  等到段立诚消失在视线内,余念娘这才坐到秋千上,她望着花会远处,好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
  下了秋千,余念娘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出了临溪亭,没想到刚走到右翼门,迎面遇上倒回来的段立诚。
  见她要出去,段立诚低声道:“等下。”然后朝着侧面一棵树后走去,余念娘犹豫了下,跟着走了过去。
  段立诚看着余念娘神色平静的跟过来,脑子里模糊的出现了一个人的影。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你现在住在将军府?”
  “是。”余念娘道。
  “何时方便,有东西给你。”段立诚道。

  ☆、第213章 寒食节四

  “我有东西给你。”段立诚背着双手,随意的看着四周道。
  余念娘觉得他是在注意周围的动静,等听到段立诚的话,心口更是重重跳了一跳。
  她努力压制住自己的绪,平静的道:“不知大人要拿什么给我!”
  段立诚看着余念娘,道:“你父亲的。”
  饶是已经猜到,在听到那两个字的时候,余念娘还是发现自己一瞬间停止了呼吸。
  她深吸一口气,平静的看着段立诚,而眼底的迫切却明明白白告诉段立诚她的紧张。
  “我在槐树街开了一间卦相馆,大人可到那里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