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深吸一口气,平静的看着段立诚,而眼底的迫切却明明白白告诉段立诚她的紧张。
“我在槐树街开了一间卦相馆,大人可到那里找我。”
“好。”
得了余念娘的话,段立诚就离开了。
余念娘站在树下静默了一刻钟,待心绪完全归于平静,这才出了右翼门,从太和去了太和门广场看蹴鞠比赛。
不断的寻找,摸索,试探,终于有了一丝回报。
只是余念娘没想到余道生竟然放了东西在段立诚那儿。
这东西想必是余道生出事前就放在了段立诚那儿,可是什么东西要他早早的想好藏处?难道是什么机密?
能将重要的东西交给段立诚,可见余道生对段立诚的信任。这样的话两人的交应该不浅,可是为什么,余念娘第一次在段立诚面前提起余道生的时候,他却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他是知道在隐藏,还是已经真的忘掉?
余念娘脑子里乱糟糟的,胡思乱想一阵也没理出个头绪,等听到蹴鞠场内烈的欢呼声时,她才回过神来。
蹴鞠场两队人马正在激烈的比赛,皇帝坐在正前方位置正兴致勃勃的看着比赛,他的后,以及两侧坐满或站满了人,看到紧张精彩的地方,连姑娘们都不住大声呼喊。
余念娘看清了场比赛的人。
蹴鞠的人全都穿交领上衣,下一条略紧的长裤,脚上一双特制的蹴鞠鞋,样式与平的鞋略有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鞋底布满了小尖。
这是便以蹴鞠人在奔跑过程中不易被滑倒,脚上能更好发力。
大皇子和二皇子亦在场中,以大皇子为首的一队穿了蓝色的蹴鞠服,以二皇子为首的一队穿了红色蹴鞠服。
只不过,两人衣服领处和袖口花边都采用了明黄色。
区别于其它队员!让看台上的人一眼便能认出。
平众人只说大皇子如何斯文,二皇子如何健壮。
今在场上一见,果然!
大皇子材修长,却很瘦,二皇子只比大皇略矮一点,腰肩却比大皇子宽一半,显得十分魁梧有安全感,两人站在一起,果然二皇子更像兄长,举手抬足之间似乎也更霸气。
但,这都不是最显眼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众蹴鞠队员都穿了蹴鞠服中,只有一人穿着常服。
因为不方便,他将袍角撩起别在腰间,袖口则草草的挽上,黑色如墨的发随意系在后面。还好,脚上换了一双蹴鞠鞋。
余念娘换了个能看清全场的位置,看池郎宜在场中奔跑的速度,蹴鞠一定很厉害了,可是大皇子如此般盈弱……
正在此时,有人在余念娘旁边问她:“余姑娘觉得哪队会赢?”
余念娘偏头,青石先生正漠然的看着她。
没想到这人也能进宫?
哦是了,自己都能进宫,青石先生当然也可以进宫了。
“宁安候世子很厉害。不过,他不知道今两位皇子会比赛蹴鞠,这装束穿得不太适合,踢起球来恐多有不便。”青石先生淡淡道。
余念娘瞥他一眼。
什么意思?
“想必余姑娘还不知道吧。每年蹴鞠都有一场比赛,只不过今年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各自带队,这比赛是二皇子临时向皇上请的,宁安候世子当然不会知道,自也没有准备。”青石先生竟好意向余念娘解释起来,言语间却难掩得意之色。
余念娘撇了撇嘴。
她不是惊讶池郎宜没穿蹴鞠服,也不是惊讶为什么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临时比赛,而是惊讶以她和青石先生的两面之缘,根本无话可谈,这人今天竟然主动找她说话?还说些莫明其妙的话!
她想了想,这话里无非就是今年为什么大皇子和二皇子会比赛蹴鞠。
难不成是在向她显摆卫鸿山对他的重用!
余念娘差点嗤笑出来。
这样品格的人竟然是地师?怎么像内宅里争风吃醋的小妾!
余念娘淡淡的应了声,然后便若无其事的朝着坐在最前面的卫老太太等人走去。
目中无人的态度差点让青石先生暴跳如雷,还好他记得这还在宫中!
青石先生愤愤的瞪着余念娘,心中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将她挤出将军府。
卫老太太卫夫人等人坐在最前面,卫氏四姐妹站在其后,而卫老太太的左边则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皮肤保养十分好,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的夫人。
这便是宁安候夫人,施兰。
寒食节只是赐宴,不算真正的宫宴,夫人们并不需要按品大妆。
而坐在卫老太太右边则是礼部郎中的太太。王伶英姐妹则站在王太太后面。
余念娘站到了卫其玉等人后面,除了第一排的夫人们桌上有茶,后面的人都安排了坐位,只不过坐在后面,容易被前面的人挡视线,有时候看不清楚场上的比赛。所以,后面的人大多都站起来。
余念娘又不是特意来看比赛的,她找了个位置坐下,倒了一杯茶,兀自喝起来。
宁安候夫人虽是一品诰命,平待人却是十分随和,也十分会讨老年人欢心。卫老太太不过与她说了一会儿,就被逗笑了几次。
这宁安候夫人也不嫌卫老太太品阶比自己低,全将她当成一个老人家来看待。
后来回去的时候,卫老太太一直夸宁安候夫人会做人。
蹴鞠比赛上半场很快就结束了,大皇子一队以三比二领先一分。
休息片刻后,继续下半场,大皇子毕竟弱了一些,打完上半场,下半场开始没一会儿整个速度就慢了下来。
池郎宜怕他坚持不下来,借口自己要换衣服,要求暂停。
比赛停了下来,大皇子等人坐到一旁休息,池郎宜在场边对自己的小厮说了几句后,看见坐在不远处观看的宁安候夫人,转朝这边走了过来。
众姑娘一瞧池郎宜竟直直朝这边走,一个个顿时呼吸都慢了半拍,僵直的站在夫人们的后面。这时候也没人顾着规矩要坐回原位,不趁着宁安候世子走近,好好看看,那才是傻子呢!
刚才宁安候世子在场上可是风姿卓卓呢!
☆、第214章 寒食节 五
池郎宜长玉立,英姿飒爽的朝卫老太太等人拱手行了个礼。
卫老太太等人笑着夸赞:“世子爷果真厉害!”
看见儿子,宁安候夫人立刻露出慈谒的笑,见池郎宜满头大汗,背上的衣服湿了一大块贴在上,她立刻拿出帕子起要替池郎宜擦汗,心疼的道:“怎么也不换衣服,瞧这满头大汗的。”
池郎宜自然的接过宁安候夫人手中的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道:“的确有些不方便,已经让人去取了。”声音粗噶难听,像个老叟。
一众人脸上纷纷难掩异色。
余念娘则微微露出惊讶的表,只一瞬间脸上就恢复如常。
她明明记得之前池郎宜的声音虽然粗哑却不像这般难听。
周围气氛一下静了,只听见宁安候夫人嗔怪道:“知道要蹴鞠,也不事先准备。”脸上毫无异色,
礼部侍郎的太太王氏就笑着打起圆场,道:“瞧咱们世子爷多厉害,穿件常服也能连进三个球。这会儿趁着下人去取衣服的时间,还能让他们休息休息。”
这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今儿和大皇子比赛的可是二皇子,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贵妃。但,她只说池朗宜,对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人无支言片语的评价。
都说户部尚书王国安浸官场,行事说话从来滴水不漏,是只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怕的老狐狸。
果然如此,王家人从上到下都会说话做人。
但别人也不是傻子!
旁边一众人脸上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均只露微笑。
宁安候夫人像是根本没听到王太太的话,只顾着关心自个儿子,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池郎宜,池郎宜接过茶,一股淡淡茶香萦绕在鼻间。
他顿了顿,道:“算了。”。
宁安候夫人这才想起这茶不是儿子喜欢的,哎哟一声:“……我这只沏了自个儿平喜欢喝的碧萝。”
王太太平看着不显,其实会做人来做,忙道:“怎么,世子爷不喜欢这茶?世子爷不如尝尝其它的?”也不等宁安候夫人和池郎宜回话,就道:“快给世子爷重新沏杯茶。”
说着对后的女儿王伶英递了个眼色。
王太太的话如葫芦灌顶,后一众人姑娘这才回过神来,王伶英,王伶玉,卫氏姐妹等人纷纷回拿起后桌上的茶递了过来。一个个落落大方的站着,却羞红了脸,滴滴的道:“世子爷请喝茶。”
池郎宜不动声色的将茶杯放在宁安候夫人面前的茶桌上,并看着她。而宁安候夫人则对着他挑眉。
余念娘坐在众人后,静静的看着闹,品着茶。
也不知道宁安候夫人打的什么主意!
不过,她是不想参与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中去。于是,端着茶杯,微微挡了下脸,看向其它地方,余光却注意着前面。
因为之前见了段立诚,心很好,所以这会儿觉得看看池郎宜的戏也不错。
谁知道人不找事,事却找人。
正在余念娘偷笑看池郎宜接谁的茶时,就见那人突然朝这边看过来,然后在衣裙缝隙中盯住自己,淡漠的道:“不知道余姑娘喝的什么茶?”
余念娘瞬间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一脸见鬼似了的表。
周围的人先是一愣,然后全都用杀人似的目光看着她。
这么一个明不经传,无份无地位的姑娘怎么能入宁安候世子的眼?
余念娘气得咬牙切齿,在心里将池郎宜骂了个狗血淋头。
也不看看这在什么地方,谁有个动静,无数双眼睛瞧着呢,要是让有些人察觉到她认识池郎宜,那岂不有些危险了!
她垂下眼眸,将眼睛里的熊熊怒火掩盖。淡淡起,道:“回世子爷,这是铁观音。”
“给本世子沏一杯。”池朗宜面无表的道。说完连个眼神也懒得丢给余念娘似的,低和宁安候夫人说起话。
余念娘面如锅底。顶着周围妒忌的目光倒了一杯茶亲自递上前去。
池郎宜端起茶喝了一口,蹙起眉头,不满的看着余念娘:“这是你沏的?”
余念娘点头:“是。”
“跟谁学的?”也不等余念娘回答,又道:“你这沏茶的手艺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茶,好好的一壶茶就这么浪费了,连水温也不对……”
噼哩叭啦数落了余念娘一大堆,直到去取衣服的下人回来了,这才住口。向宁安候夫人告辞去换衣服。原本愤意满满的王伶英等人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笑。
余念娘郁闷极了。
王太太等人均脸色怪异的瞥了余念娘一眼。而卫老太太则脸露复杂之色。
只要寒食节一结束,各府的人都知道她因为一杯茶没沏好,被池郎宜一通训!
余念娘不怕高调,可她不想和池郎宜一起高调。
心里憋着一口气,蹴鞠还没结束,她就离开了蹴鞠场,然后在池郎宜更衣的那边找到了十一。
“公子这两会去保和堂吗?”
“应该不会。”十一道:“虽然保和堂是洛阳施府的,不过,公子无事的时候很少过去的,除非有什么特殊的事。”
洛阳施府?
宁安候夫人施兰便姓施,听说她便来自洛阳施氏大族。
也就是说保和堂是池郎宜外祖的。
保和堂是一家全国连锁的药店,天朝各地都有。
上次,余念娘带着池朗宜回京,孙妈妈和玲珑拿着玉佩就是在保和堂找到十一和地煞的。
如此看来,池朗宜有不方便之事的时候便会去保和堂。这种事一般都不会让太多人知道。
现在十一竟然这般轻松的就告诉了她,上次卦相馆买铺子,池朗宜也是毫不掩饰的告诉她墨香铺到保和堂的密道。
这么的信任她!
余念娘忽然就觉得池朗宜这人也不是很讨厌。想必刚才的举动应该有原因的。
这么想着,余念娘心里已经决定看在自己已经和池朗宜合作的份上就先不追究,等问问原因再说。
谁知道蹴鞠完后,众人纷纷去了保和,池朗宜突然让人找她去临溪亭。
她只好跟卫老太太找了个借口朝临溪亭而去。
还好晚宴就要开始,众人都去了保和,花会这边没有什么人,临溪亭靠内,就算有人从外面进来,也能第一时间看到,很安全,而且十一还悄悄守在一旁,池朗宜还派了一个小宫女在花会场中望风。
“慈宁宫这边是不会有人来的,只有右翼门这边两个通道,现在都安全了。”池朗宜看着她。
☆、第215章 寒食节六
一玄色的锦衣,腰间系着一块玉佩,浓密的墨发用玉冠束起,狭长的眸子冷漠而敛滟,沉静似乎又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拔欣长的形,宽阔的肩膀,连随意交握在一起的手指也是修长而骨节分明。s再加上显赫的世,难怪这男人有那么多姑娘喜欢,是长的不错。
余念娘望了眼站在临溪亭里的池朗宜,提裙走了进去。
桌上已经沏好了一壶茶,放着两只杯子。
余念娘在池郎宜对面坐下。
池郎宜提起茶壶将两只杯子蓄满茶,将一只杯子端到余念娘面前:“你尝尝比你沏的怎么样?”
余念娘疑惑看他一眼,端起茶杯闻了闻,一股熟悉的香味浸入鼻息,她抬头惊讶的看向池郎宜。
安溪铁观音
这人自个儿有茶,那为何在蹴鞠场上还要那样?
余念娘品了一口,的确是上次池郎宜给她的铁观音。她眸色冷冷的放下茶杯,抬头眼神已经如常,淡淡的道:“民女的手艺怎么能跟世子爷相比。只是没想到世子爷平只喝这一种茶。即是贡茶,想必世子爷那儿也没多少了吧,这么好的东西,我一个不懂茶的人也不懂得欣赏,不如改我令人将剩下的茶给世子爷送过去!”
池郎宜挑了挑眉。
余念娘面色不改:“不知道世子爷找我有什么事?”
“难道不是你找我?”池朗宜一脸意外。
暮色西下,天已经暗下来,宫里到处挂上了灯笼,池郎宜漆黑的眸子如夜空高闪的的繁星,灼灼光华耀眼而吸引人。
余念娘蹙起眉头,为什么她在那双眸子里看到戏谑,等她再仔细一看,敛滟的眸子只有沉静和淡然。
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她还是觉得心里不爽!
余念娘起:“我只是想提醒世子爷,不要忘了开卦相馆时的约定。你我现在的关系不宜让其它人知道,无论是对世子爷你,或对我,现在都不是好时机!”
“我们的关系?”池郎宜看着余念娘喃喃重复。
“是啊。”余念娘挑眉,又见池郎宜一幅不明白的样子,她顿时心中更不爽了,这明显就是故意装疯卖傻,没想到池郎宜竟然还会玩这?于是说起话来也不客气了:“世子爷您也知道当初我们是因何认识的。您份尊贵,有权有势,谁也不怕。可我只是一界老百姓,无权无势无依靠……当初我们是如何艰难回到京城的,相信您不会忘记吧,我若不是为了帮您,也不会被拖入您的麻烦之中,现在对方是不知道,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查到……”而且她会占卜的本事整个朝廷都知道了。
“……俗话说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也不指望世子爷您如此,但至少现在也别把我暴露出来,好吧?我一个姑娘家,护着你一个大男人回到京城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恩没报就算了,也别在京城拖我后腿呀,我们小老百姓中在京中立足很不容易的……”巴啦巴啦……
站在不远处听得清清楚楚的十一再也忍不住的回头看了一眼。
这姑娘胆子可真肥啊!
余念娘也没觉得自己哪儿说错了,反倒是越说越顺畅,池郎宜回到京城后,的确是帮过她不少,也说过一次要还给她银票。
她一个姑娘家辛辛苦苦的将他一个大男人护送到京城,是为了那么一点儿银子吗?这是用脚趾头想就能明白的事。池郎宜不可能不知道,可这人偏偏装疯卖傻从来不说报恩的事。
就算她一直用着救命之恩的名义,挟恩让池郎宜想办法让她进宫又或者以救命之恩的名义让池郎宜名义上合股卦相馆,实则她想找个靠山。
但,这些哪能跟救命之恩相提并论啊!
不要求回报,跟不主动去报恩是两回事好不好。
余念娘心中不愤,结果就一股脑儿说了出来。说完,她才发现自个儿好像有些说多了。
她瞥了眼对面的人。
池郎宜蹙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么肆意,大胆的话也敢说,十一站在园子里满脸震惊。可听了池郎宜的话后他更是一脸见鬼的表。
“你,以前不是结巴吗?”池朗宜蹙着眉头。
余念娘噎住。
她说了这么多,重点是在这里吗?
“我记得初次见你的时候,你说话不是这样的……”
不待池朗宜说完,余念娘就一脸坦然的道:“是啊,那时候世子爷威刚凛凛,我不是被吓得语言混乱吗?本来说话就有问题,所以,就……”然后双手一摊:“所以,后来见三皇子的时候,我就拿自个儿这个励志的现实例子来万全世子爷您,励志三皇子吗?”
“哦。”池郎宜恍然:“我忘了。”端起茶杯,又道:“之前给你看的东西有想法没有?”
“什么东西?”余念娘道。
“那张纸上的标志。”池郎宜道。
余念娘一下明白池朗宜的意思,不说这事她还差点忘了。表立刻变得认真:“不知道世子爷有什么发现?”
池朗宜道放下茶杯,从怀里掏出那张画着火的标志的纸:“我无意中知道一件事,十年前有上有这种标志的人在伊州出现过。”
“伊州?”余念娘皱紧眉头:“西北。”
池郎宜点头:“这种标志应该是代表某种份。”
这也正好和余念娘的想法一致,可是……“世子爷说的关于火的传说又是什么意思?”
“哦,这个啊……其实是我在书上随意翻到的。”池郎宜淡然的道,狭长的眸子看着余念娘的茶杯:“茶要凉了。”
余念娘顿了顿,见池朗宜提着茶壶的动作,端起面前的茶杯一口气将杯里的茶喝了大半,然后便将茶杯放在桌子中间,示意池朗宜倒满,池朗宜自然而然的替她蓄满茶。
靠在一棵树下的十一古怪的回过头,嘴里叼着一根草蹙着眉头,他歪着脑袋想了想,抬脚朝头走出一段距离,离亭子更远了些。
有人把守,余念娘很放心,一点儿不担心会不会有人来。
池朗宜的回答又让她有些不满意。
池朗宜的解释是:“我对这些五行什么的本来就不感兴趣,书上偶然翻到便告诉了你,想你应该知道的应该更多。”
余念娘满脸不爽:“你就这么莫棱两可的几句话,我能猜出什么?”
“嗯,也是。”池朗宜点头,又问她:“那你猜那标志会是什么意思或者什么东西?”
“我哪知道?”余念娘道,话虽这么说,脑子里已经转了起来:“我觉得应该是个组织的标志……”然后体前倾,低声道:“京城有没有什么私卫或者组织之类……”
池朗宜挑眉。
“……这种标志本就不常见,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组织……”
……
……
一刻钟后,终究没猜出个所以然。
什么根据都没有,怎么可能猜出个一二。余念娘这会儿才觉得自己在这儿浪费时间。
等她和池朗宜前后离开临溪亭后,这才想起自己找池朗宜是为了说蹴鞠场的事,被池朗宜一句话打岔,说了半天什么私卫,组织!
☆、第216章 结束,东西(二章合一)
寒食节的宴席虽在宫中举行,皇帝赐宴,却不是年节的宫宴,无需过多繁文缛节。
众人离开蹴鞠场,就去了保和,今年的寒食节似乎和往年不同。
按照往年的习惯,只要到了时辰,众人就可以随意入保和,按照官职品阶入席,等到皇上和皇后娘娘来,就可以开席。
可是今年进需依次而入。
外台阶下立着两排宫女,左右各一个内侍,离入三丈远的地方又立着两排宫女,最前面左右同样各一个内侍。几个内侍手中都捧着一个大大的册子。
待有人即将入时,最前的内侍立刻翻出册子,报出那人年龄,五行。后面大外的两个内侍紧跟着报出其在内所坐位置。
而且此次同一臣功和其女眷们,以及其府内女眷们之间的的座席,绝大多数都不在一起。
若是一次进去的人太多,内侍不仅得不停报座席,心中还得牢记下一位是谁,然后快速找到并报出那人座席,为防出错,旁边的宫女会小心提醒。
余念娘到保和外的时候,众臣功及女眷们正开始入。内侍的声音尖锐响亮响在保和内外。
“镇公国,五行土……”
“镇国公右侧席……”
……
“宁安候,五行水……”
“宁安候右侧度……”
……
“户部尚书,五行土……”
“户部尚书右侧度……”
……
“护国将军,五行水……”
“护国将军左侧席……”
……
“刑部侍郎,五行羊……”
“刑部侍郎左侧度……”
……
站在外面的众人虽疑惑不已,但大约已经猜到这肯定和天道院有关。只要关系到天道院,皇帝向来十有九从。
各王功大臣也不多问,按照内侍所报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座席,本来余念娘这次的安排首要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来排座席,其次才是品阶官职。
好些人在大内找到自己的座席后都面露不满。
余念娘属于将军府的女眷,在同五行中要依将军府的品阶来排座位,找到自己的座位后,余念娘便坐了下来,此时皇上和皇后娘娘还没有到。左右全是对于这是宴席座次的问题。
等到大内人已经来得差不多的时候,外面有内侍高声喊道:“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纷纷起,跪下叩首行礼,大内一时静如针落,余念娘快速瞥了眼前方。
皇帝穿着一明黄服饰,昂首阔步朝着大上走去,皇后娘娘穿着流彩飞花蹙金翟衣紧跟其后,佟贵妃则穿着一金丝织锦礼服落后皇后半步。
片刻,就听上首皇帝随和的声音:“众卿平。”
“谢皇上。”
余念娘跟着众人起。
“今只是寒食节宫宴,大家不必拘礼。”皇帝温和的道,待看过下面一众臣功,眉头轻皱:“今座席安排有些不同啊!”
一旁立着的内侍立刻道:“回禀皇上,这次是坤院三年进考。”
“哦。”皇帝一脸恍然,这才想起自己之前的确答应过天道院递上来的折子,说是今年不再要求各府参加坤院的进考事宜,只是寒食节的宴席相关事项由坤院来安排。
“是有这么一回事。”皇帝道,可一看自己的臣功们,似乎对自己的位置都有些不满的,皇帝仔细一看,发现这次的宴席座次完全没有按照品阶来安排,乱七八糟,毫无上下!
他眉头微蹙,沉声道:“不过,今次这座位安排的的确有些不太合事宜。”
一旁的内侍垂下头,弓听候皇帝安排。
“天道院天师可有在?”皇帝淡淡道。
大天师平常不太参加这种活动,皇帝对天道院优待诸多,像此类宴会,他们可参加,亦可不参加。但今有关坤院进考,黄天师和冯天师一直站在大内的暗处。两人皆为天道院天师,但黄天师乃大天师座下弟子,平管着天道院里诸多的事,所以,份比冯天师更高一些。
听到皇帝询问,黄天师站了出来。
“臣在。”
“黄天师在啊!如此,请黄天师为众卿家说说今次的座席安排有何特殊意义?”皇帝道。
“回皇上。”黄天师拱手朝皇帝恭敬答道:“此乃这次坤院进考的一个试题。这是我们按照其中一个考生的答卷来安排的。”
“哦?”皇帝来了兴趣:“这第一次进考答的试题就被天师选上了吗?不知这安排可有什么深义?”
“众考生答得都不错,坤院不过是选了一个最为详细,妥贴的。”黄天师道,然后眼神朝着余念娘坐的方向扫了一眼,道:“陛下,若有兴趣,可让那考生上来为陛下解惑。”
站在暗处的冯天师微微蹙了蹙眉头。
“那考生也在内吗?如此,好。”皇帝高兴的道。
黄天师立刻从宽大的袖袍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是一张考卷,他找到最下面答题人的名字,大声道:“坤院三年进考第十名考生,伊州人士,年芳十五,姓余名念娘,上前为圣上解惑。”
下顿时一阵嗡嗡声。
卫鸿山和卫老太太更是不敢置信的看着从最后面低头垂眉上前的余念娘,他们只知道余念娘有真本事,没想到本事还不容小觑。
能进坤院进考的考生都是有真本事,没想到在十来名考生中,余念娘一个姑娘家竟然脱颖而出。
皇帝显然也很意外,没想到竟然是余念娘,他可是已经略已知晓余念娘的本事。
这样,皇帝神色倒没之前着急,示意余念娘行完礼起,看着她:“今次宴度的座次是你安排的?”
“是。”余念娘看着皇帝认真的道。
“虽说是坤院进考,但这座席安排实在有些混乱。”皇帝严肃的道:“你要知道,朝中大臣们官职品阶都有大小,进宫宴席的顺序自然也不一样,你这样乱七八糟的安排,实是对朝廷的大不敬。”
”回皇上。“余念娘亦严肃认真的道:”既然这是坤院的进考题,那民女自是按照考题来安排,这是第一。第二,天地众物,五行相生相克,遵循五行,但也依照了官职品阶来的。“
”哦?“皇帝扫了一眼内众臣的坐席,实在没有发现这哪里有按照品阶安排:“你继续说。”
“皇上乃九五至尊,其它的人当然都得以皇上为首……”余念娘看着上首的皇帝三人,她声音清朗柔软,回响在大内有种干净舒心的感觉。
“……皇后娘娘坐在皇上左侧,五行属金;贵妃娘坐在皇上右侧,五行属木……皇上乃九五之尊,贵气人,自有上天保佑。如果能按照水木火土金五行排列相生相克的原理,让众人都受到皇上的庇护,岂不是我等的福气……”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乃此相生原理;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此乃相克原理……大皇子乃木生人,坐在皇后娘娘下首无生无克,二皇子乃火人则只能坐在贵妃娘的下首,木生人下可坐火生人,火生人下可坐土生人,土生人下可坐金生人,金生水下可坐水生人,水生人下可坐木生人……”
“如此以此类推,二皇子火生人下首则坐土生人……”
“这是按照五行原理排座,而在同行生人中,就需按照官职品阶高低而来……如,于太傅乃从一品官阶,正巧也是火生人,于是坐在大皇子下首;而壮武将军卫将军是正四品官职,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