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面如寒霜,冷冷的看着主持:“这间屋子是世子爷休息的地方。”接着,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剑,锋利的剑泛着冷光,緼含着一股杀气:“让你们进院子是给安定郡主面子,你真以为我们世子爷会怕天道院吗。”他抬起长剑指向主持,低喝一声:“滚!不然”手腕翻转,手中长剑几个剑花突扫出去,剑气掠过主持等人头顶,扫向后的桃树。接着,就听吱呀一声,桃树上半树干,连带周围枝丫头,齐齐断掉,桃花散落一地!
☆、第205章 故意?
主持脸都白了,几个道徒更是吓傻了眼。
天道院是何等威风,天师庙是何其多人崇敬,谁来天师庙不是客客气气的跟他们说话,就连那些达官贵人也一样。几人可是从未见过有人敢对他们拔剑相向,甚至还差点要了他们的命。
主持下意识摸了摸凉飕飕的脸,刚才那一瞬间他差点以为自己脸上的皮被划开,那股厉风钻进他脸上要将他的脸骨碾碎!
没有剑口,没有血!
还好!
主持浑一个冷颤,回过神来,连话不敢说,踉踉跄跄的朝院外跑,几个道徒见主持跑了,脚下这会儿也有了力气,个个脸色惨白了跑出了院子。
而安定郡主的小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早跑了!
十一面如寒霜收起剑,一旁的侍卫更是沉着脸:“这几个逛徒迟早收拾了!”
余念娘这下算见识了天道院的猖狂,只不过一个天师庙的道徒就敢对堂堂候府世子搜查院子。如果是天道院的天师来,岂不更猖狂!这也证明能成为怀异能者的特殊!
余念娘不由琢磨着自己以后要不要真的进天道院!
人虽走了,她却不能现在就离开。
余念娘索坐了下来:“所以,这贪墨之人是天道院内的?”
池郎宜面色还很难看,半响,才道:“极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有朝廷官员!”
上下勾结啊!
也就是说,今次来为难池郎宜的道徒是受了天道院的命的!
不过,这也是极不聪明的做法,这样岂不是明摆着告诉池郎宜,天道院有参与天师庙募捐贪墨。
“那你觉得上次的追杀是天道院干的吗?”余念娘看着池郎宜,现在她已经牵扯到这坛混水中,知道的越多才能更清楚知道怎么保安全。
“应该不是。”池郎宜拧起眉头。
余念娘不由叹口气,本来是想找棵大树抱腿寻个好生计,没想到却跌进了一摊泥坛!
池郎宜这次明目张胆的来找天道院的麻烦,恐怕以后天道院和宁安候府会更势不两立!
池郎宜却一点儿不把天道院放在眼里:“不过是一个天道院,有何惧?这些人为祸朝庭,扰乱朝纲!我迟早要将其全部清掉!”
余念娘立刻笑嘻嘻的对他竖起一根大拇指!
然后端起茶杯不以为然的喝起茶。
公子爷您志向远大,可惜您前阵子还被人追杀,现在捉赃反被人搜,本来顺理礼法该成为太子的大皇子,这会儿地位也芨芨可危!
想到这儿,余念娘又皱起眉头。
她和池郎宜相处过一段子,自是知道这人是如何谨慎的子,没想到这般还被人算计?事先摆了个空城计让他钻!
那,那些人是如何知道池郎宜会来的?
院子外一直有人监视,余念娘也没办法出去,两人一直坐在屋子里无聊的东一句西一句。
而带着人去找人的地煞终于回来了,虽然人已经找到,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个子中等,穿着素袍,确是那人。不过,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屋子里喝茶,看样子,东西早已经被人拿走了。”什么证据都没有,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拿下对方。地煞惭愧的跪下:“属下没办好,请世子爷责罚!”
池郎宜抬手,示意他起来。
对方的速度也快,想必是中间去请余念娘的时候,对方已经开始接头。
本来想来个人赃并获,如此便可到皇帝面前参天道院一本,结果却是白忙一场。地煞,十一等人均是失望又气愤。
余念娘却管不了这么多,问池郎宜:“法会差不多要结束了,老太太她们一会儿回去若没看见我,会怀疑的!外面还有人看着,我到底要怎么出去?”
“这帮天师庙的实在欺人太甚,竟然敢监视世子爷。”地煞黑着脸道,向池郎宜拱手:“公子,不如让我去将他们打走!”
十一白他一眼:“这么做岂不太招人眼,那余姑娘还怎么出去?”又愤愤的嘀咕:“若真能这么干,之前我就动手了,还用等你回来?”
“那怎么办?”地煞道。
余念娘坐着桌边,悠然的喝着茶,她双手一摊,表示,你们把我请来的,就该你们想办法让我出去。
“不如这样。”十一灵机一动:“既然不能走院门口,不如从院墙那边翻出去?”
地煞看他一眼。
余姑娘一个姑娘家,即不会武功,也不会爬墙抓树,让她怎么翻?再说了,墙那么高,她要怎么上去,又怎么下去,就算有人帮她,依她慢吞吞的速度,还没翻出院子,恐怕就被人发现了!
谁知,余念娘却拍手叫好:“这个主意好。你们只要将周围监视的人引开,再想办法找东西让我在院内踮踮脚,院外有个人接应就可以了……”然后又想着若是自己翻墙,一脚跨过去,那不得把一的衣服给弄脏?到时候被人瞧见如何解释?
那不如拿了东西垫在墙上,就像那些带宝宝的妈妈们,怕小宝宝拉耙耙把裤子弄脏,直接替小宝宝垫上尿布。
想后,余念娘浑一个恶寒,她一个成年人,怎么想到用防止小宝宝拉耙耙的方法。这法子说出来也太丢人了。
池郎宜三人默默看着余念娘。只见她脸上表变幻莫测,一会儿喜一会儿皱眉,一会儿一脸嫌弃,最后却道:“你们武功不是高吗,不如让轻功最好的那个直接带我出去不就成了,还想这么多干嘛!”
想了大半天,这会儿才想到这个法子。
三人默默不语。
“怎么样?”余念娘皱起眉头,不快的道:“磨磨矶矶的,这还真成了进来容易出去难了?”
十一摸了摸鼻子,看眼池郎宜,道:“我觉得还是爬墙的法子可行。”
池郎宜自然没让余念娘去爬成墙,直接想了个法子就让余念娘轻松的出了院子。
办法就是直接将外面的人支走。
地煞虎着脸,凶神恶煞的走到监视的小道徒面前,恶狠狠的让他去叫主持。接着另两个侍卫提着剑直接让另外两个人滚蛋。
十一护着余念娘快速出了院子,一路上一只苍蝇也没看见,直接安全的出了外院,往内院而去。
可余念娘一直觉着哪里不对,直到快要到小院的时候这才回过神来,既然池郎宜有这么简单粗暴的法子,为什么早不说,磨磨蹭蹭的让她在那屋子里白待了许久,若不是她提出要翻墙,恐怕池郎宜还不会说。
余念娘顿时气得磨牙,这人简直欺人太甚!
孙妈妈和玲珑并没有随余念娘进外院,而是先回了小院,远远的看着余念娘一人独自回来,两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忙迎上去。
孙妈妈还暗地悄悄打量余念娘全,悄声问她:“姑娘没事吧?”
余念娘一顿,道:“没事。”暗中又磨了磨牙,只不过被人诓了一回。
三人正要进院子,就瞧见前方一群人在到处找着什么,路中间站着一个宫装姑娘。
☆、第206章 感受
余念娘眯了眯眼睛,转朝着那姑娘走去。
下人们在草丛里,花簇里到处唤着“圆圆”,而安定郡主则着急的左看右瞧,旁边伺候的丫头还在安慰她:“郡主,放心,圆圆长得那般可,没人会伤害它的。”
“我只是担心它万一被歹人抓住怎么办?”安定郡主蹙着眉头,秀气的眉毛揪在一起。
“安定郡主!”余念娘笑着上前行礼。
安定郡主诧异的看向余念娘,接着面色自然微微点头:“余姑娘。”
“不知道郡主在找什么?”余念娘看着那在树丛,花团中穿来穿去的下人们。
“找一只小狗。”安定郡主道。
一旁的伺候的丫头眼珠子一转,立刻恭敬向余念娘行礼:“我们家郡主的一只小狗不见了,不知道余姑娘可曾看见过?长得圆圆胖胖的,一白毛。”
余念娘摇头:“我刚才一直在屋子里歇息,听见外面有些吵闹,这才知道是郡主在找东西。”
安定郡主过来的时候的确看见孙妈妈和玲珑站在院门口,她面色淡淡,歉意的道:“真是不好意思,打扰到余姑娘休息了。”
“没有,郡主客气。”余念娘道,然后又道:“狗有灵,如同人一样喜欢闹的地方。到了稀奇的地方喜欢乱跑,郡主可以扩大范围找寻。”
“我们外院内院都找过了,现在已经是第二遍了。”丫头愁着脸道。
郡主从小在宫中长大,平除了去坤宁宫,就喜欢抱着那只小狗玩,如果小狗没了,郡主不知道得多伤心。
丫头恭敬朝余念娘行礼,看着余念娘面色担忧的道:“奴婢斗胆,能不能请余姑娘帮忙瞧瞧院子里有没有,圆圆平不张口咬人,吓着的时候只会缩成一团。姑娘在休息,我们也不敢擅自打扰,还请余姑娘能行个方便!”
余念娘笑了笑,很爽快的让孙妈妈和玲珑陪着丫头,带着两个人去将军府众女眷住的地方找狗。
不过,根本没有。
安定郡主一脸失望。
“郡主何不将所有下人叫出来,一起到大那边找找。”
见安定郡主略有犹豫,余念娘继续道:“想这小狗平都在宫中,很少出来,今天师庙人尤其多,若是被吓着,或者哪个不识趣的抓住……”
安定郡主心一紧,立刻对边的丫环道:“叫上所有人,都不用在这边找了,全去大那边。”
余念娘淡然的看着安定郡主带着一众人仆人出了内院。
待众人的影消失不见,余念娘这才转回了院子,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她在安定郡主的下人里果然看到了那个随着主持擅闯池郎宜的院子的小丫头;依照刚才来看,安定郡主既然对她这个将军府的客居之人都是以礼相待,怎么会要求人去硬闯池朗宜的院子呢!
她叹口气,一下子明白了那些词话里写的人心险恶等等!
余念娘在屋子歇了片刻,卫老太太等人就回来了。
除了卫老太太和卫夫人赞了两句法会讲得很好,其它几人个个腰酸腿痛,一脸后悔埋怨的样子。
“这老胳膊老腿真不行咯!”卫妈妈扶着卫老太太躺在上,并一边替她揉捏着腰背和腿。
余念娘站在屋檐下,听了几句李氏和卫氏四姐妹屋子里一片抱怨声后这才转。
她端过孙妈妈手中的托盘,端着茶进了屋子,替卫老太太倒了一杯茶,亲自递上,这才关心的道:“听**最是累人,更何老太太还从头坐到尾,真是让人佩服。”
卫老太太无耐的摆摆手:“讲得是不错,可是下次我是再也不想来了。以后就你们这些小辈来吧,回去再讲给我听。就算替我进进孝心。”
“是。”余念娘笑着应声。
躺在上浑经络血脉都通了,卫老太太舒服了低叹一声,闭着眼睛问余念娘:“还是你机灵,一早就悄悄的溜了。”
“也不是。”余念娘笑着道:“我只不过不习惯跪坐所以出去透了透气,后来便一直站在人群后面听着**。”
“哦,是吗?”卫老太太有些不相信。
为证明自己听过,余念娘特意将那**的后面讲的易经说出来给卫老太太听,包括他如何通译的。
卫老太太点头:“看来你还的确听过。”
“是的,只不过后来对论道没兴趣,所以,就回了院子……”接着她把看见安定郡主在园子外找小狗的事说了:“……上次有幸在宫里见过安郡主一面,觉得郡主端庄优雅,没想到她也喜欢这种小动物。”
卫老太太睁开眼,看向余念娘,余念娘眉眼弯弯,眸中一片清澈,老太太叹了口气,才道:“安定郡主也可怜,本来待在镇国公府爹疼娘,偶然一次进宫,皇后娘娘觉得她漂亮可,又乖巧懂事,便被留在了宫里……安定郡主小时候长得特别可,皇上没有公主,皇后娘娘一直都想要一位公主,希望将安定郡主留在边,沾沾福气,自己也能得位公主,那时候安定郡主才七岁……”
也就是十年前左右的事。
“……可惜,皇后娘娘始终没有生下公主,就连宫里其它嫔妃都没有生下公主,皇子倒是有好几位。安定郡主被赐封后一直留在宫里陪着皇后娘娘,便很少回镇国公府了,镇国公年纪大了,年年旧伤复发不断,后来主动辞去大将军一职,皇上亲自封了他为镇国公,回到京城后父女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
“能得皇上皇后娘娘喜是无上光荣。”余念娘微笑道。神色平静,眼眸里没有丝毫羡慕。
卫老太太不由瞥她一眼,淡淡点了点头,重新闭上眼睛,卫妈妈仔细替卫老太太盖好被子,余念娘默默退到外间。
也就是说镇国公任大将军的时候,镇国公府的人就时常被招进宫说话,安定郡主还被抱进宫,得皇后娘娘亲自教养,并且封了郡主的封号,后来就一直留在了宫中。
一切看似镇国公府荣庞无限,明白的人都知道,其实那不过是当初皇帝拿捏镇国公的手段罢了。
这么些年,镇国公不参与任何政党之事,只办皇帝交代下来的事,其子克都寒也不过任了个二等侍卫的职,掌廷宿以及皇帝随扈之事。
直到这次西北战事爆发,镇国公率军增援宁安候,将突厥击退了,又主动交出兵权,这才完全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所以,皇帝升了镇国公世子克都寒为一等侍世,任从四品,城门校尉统领。
但,这次安定郡来天师庙是什么意思呢?
☆、第207章 坤院
卫老太太等人稍作休息,用过午膳然后便起程回了将军府。一路上回城的车马太多,一个时辰的路愣是走了两个半时辰才到。
众人都已累了,回府后便各自回了院子,晚膳亦是由大厨房分别送到各自小院。戊时的时候,有婆子到了玉笙阁。
“将军请余姑娘到南苑一趟。”
余念娘不知道卫鸿山这时候找自己还有何事?
夜里起风,她披了一件披风,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去了南院。
屋子里只有卫老太太和卫鸿山,卫妈妈立在一旁伺服。
余念娘向两人行了礼。
卫鸿山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她:“上午的时候坤院外就贴了告示,榜上有名的都去拿了进考证。我想着你跟着老太太和夫人去了天师庙还没有,下午从宫里出来的时候顺道帮你取了。”
余念娘将手中的东西打开一看,一张四方的小宣纸,最上方中间位置三个大字“进考证”,下面两排写着进考的时间,也就是明上午。地点在坤院内。最下面一排附注了注意事项:需衣着整洁,精神抖擞!
“谢将军。”余念娘将进考证放进袖笼。
接着卫鸿山拿出一封推荐信给她:“这是给你的推荐信,到时候你将这信先拿给考官看,想必到时候也不会太为难你。”然后又叮嘱她:“坤院的考官和教习都是天道院的天师,对他们你一定要心存敬意。”
余念娘淡淡的道:“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等回到玉笙阁,余念娘将进考证放在头,把推荐信给了孙妈妈:“收起来。”
“是。”孙妈妈从善如流。
她们姑娘是有真本事的,才不需要这推荐信呢!
翌,余念娘早早起了,照例去院子里锻炼,然后用过早膳,孙妈妈帮着重新梳洗打理一番,换了一素白色的衣袍,头上挽了单螺,戴了一朵粉色的绒花,又将进考证放好。
对孙妈妈和玲珑道:“卦相馆即已开张,万不能再关着,你们一人随我去坤院,一人去卦相馆,若有人要卜卦,可与他约好时间,次再来。”
两人应下。
孙老头识得路,先将孙妈妈送去了卦相馆,然后便载着余念娘和玲珑去了坤院。
坤院在临近皇城的一处幽静的院子,从皇宫出来回将军府,正如卫鸿山说的,十分顺路。
坤院是三进的四合院,里面几棵百年大树,在外面大街上都能看到树冠上茂密的枝叶。
玲珑扶着余念娘下了马车,大门口站着一个小童,余念娘将进考证给小童,小童惊诧的看了余念娘一眼,然后对她做了个请的姿势,并拦住了玲珑,道:“只姑娘一人能进。进去直走,到天字号课堂。”
余念娘对玲珑点点头。独自一人进了坤院。
院内幽静安详,一条石子路笔直通往前方,道路两旁栽有几棵桃树和樱桃树。此时乃樱花盛开时节,满地白色花瓣。
余念娘顺着石子路直接走到正前方一排屋子前,刚好看到一间挂着天字号牌的屋子和一间挂着地字号牌的屋子。
想必这就是那小童所说的课堂。
她朝着天字号课堂走去。
课堂内最前面放着一张讲台,下面放着几排桌凳,此时里面已经坐了九个人,皆为男子。
看见余念娘,九人全都诧异看过来。余念娘也愣了愣,没想到寂静无声的,居然已经坐了这么多人,然后她神色自然在最后面寻了个位置坐下来。
看余念娘这架势便知是来进考进坤院的。
几庙坤院进考全是男子,还从未有女子进来。九个人纷纷回头看向余念娘。余念娘面色淡然,神色坦。
众人收回目光。
没一会儿,从外面走进一个小童,朝室内看了一眼又离开了,片刻,一个头戴木簪,手中拿着一本书的素袍男子走了进来。
众人纷纷直腰背。
素袍男子眼神在室内众人上扫了一遍,目光在余念娘上顿了顿,便移开了。他缓缓将书放在讲桌上,面色淡然的看着众人,抬手,道:“本师姓冯。”
前面的人纷纷起,余念娘只好跟着起,抬手还礼:“冯天师!”
冯天师面色和善的朝众人点头,示意坐下。然后翻开书,从中拿出几张纸,缓缓走下,一边将纸发给几人,一边道:“既然大家一心想进坤院,那便先鼗这试题做好。”
“今年的进考和往年有些不同,不会给大家月余时间,我现下发给大家的都回去仔细看清。寒食节即将到,只给你们两时间,后一早过来交卷!”
“交完卷并不代表完事,到了寒食节那说不定会有临时考题,若真有学问,再刁钻的题也不用怕”
冯天师将纸递给余念娘,余念娘双手接过,她将纸上的内容快速掠过,是要求推算寒食节举办的子还有地点,还有座席安排。
这是考天象和推演!
余念娘的虽然是特异功能,但当初她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特意去读了易经,六十卦,这些玄学书籍,所以,这个考题自是难不到她,在人多的寒食节上,比占卜还要容易一些。
余念娘嘴角不由勾了勾。
冯天师看她一眼,转往回走,接着道:“如果你们有幸通过,坤院自会尽力教导你们,天道院每三年选拔一次人才,若是学得好的,到时候便有机会进天道院。,那时候,不用十年寒窗苦读,不用科举,便已成为人上人!”
一番话说得众人振奋不已。
冯天师回到讲桌旁,淡淡看着众人:“好了,你们自去吧。”然后拿着书离开了。
冯天师一走,众人纷纷拿着考题,起回家。
余念娘慢悠悠的走在最后面,前面的有相互认识的便一边走一边悄悄讨论着考题,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余念娘上。
“怎么还有女子参加进考?难道现在女子也喜欢天道了?”
“朝廷又没规定女子不能进天道院,自是可以。不过嘛,女子一向处于闺阁之中,作为平娱乐倒还行,正儿八经入坤院学习的还真没有。”
“你们有没有听说前阵子有个女子在太和当着皇上的面卜卦”
“什么,真的假的?”
“自是真的,这事许多朝廷大臣都知道哎呀呀,那本事可了得啊”
☆、第208章 考题
从坤院出来后,余念娘便去了卦相馆。
卦相馆里静悄悄的,孙妈妈无聊的坐在里面,一见孙老头驾着马车过来,立刻高兴的迎出来,玲珑撩起车帘子,孙妈妈仔细的扶着余念娘下了马车,并向她汇报:“无一人上门。”
余念娘在休息区坐下,孙妈妈立刻倒上一杯茶,笑着道:“知道姑娘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茶奴婢一直准备着。”
“妈妈想得周到。”余念娘笑着道,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茶味较淡,香气不足,她道:“明将那包铁观音带来。”
反正她每都要来这儿。
“是世子爷给的那包吗?”孙妈妈问。
余念娘点头。
玲珑已经将纸笔拿出来,准备好,孙妈妈好奇的看着:“姑娘要写什么?”
“姑娘要做试题呢。”玲珑道,将余念娘进考的试题告诉了孙妈妈。
孙妈妈感概道:“这天道院果然不同,科举进考不仅有严格时间,场所规定,考试期间考生也不准出去,如此严格,而坤院的考试竟然如此轻松!”
“所考内容不同,涉及不同,进考方法当然可以多样化!”余念娘道。
“姑娘说的是。”孙妈妈立刻笑着赞同。
两人站在一旁伺候,不敢再打扰余念娘。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分后第十五。斗指丁,为晴明,根据星象运行北斗七星指向丁方位而定的。
而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三。今年三月三后过不了多久便是清明节,自然这寒食节也快到了。
所以,她只需要在寒食节那几中推算出哪天气最好,定下子即可。
余念娘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图图画画一阵后,推算出清明前两天气最好。
下一步便是地点,这便要借鉴往年寒食节举办地点。
她现在没在将军府,也没办法找卫其宇询问,想了想,余念娘将玲珑叫过来:“去隔壁墨香铺,找他们掌柜的,就说我找世子爷。”
“是。”玲珑转出卦相馆,片刻后回来了:“我说姑娘找世子爷,那掌柜的还不信,惊讶半天”
没一会儿,十一就过来了。
“公子不在,不知道余姑娘有什么事?”
余念娘觉得既然十一是池郎宜的贴护卫,肯定知道,于是将寒食节的题说了。
“原来是这个呀!”十一笑着道:“每年寒食节都在宫中举行。因举办的内容不同,举办的地点也不同。”
“寒食节活动内容很多,宫中举办的也不过就那几种:蹴鞠球、咏诗、弹琴、作画、竖秋千。另外皇上还会赐宴!”
“姑娘在太原府的时候也参加过,其它几项好说,可这竖秋千是什么意思啊?”玲珑好奇的道。
十一笑了笑:“其实竖秋千也就是在临溪亭架起秋千供娘娘和各府姑娘们玩耍的!”
三人一脸明白。
“至于这具体地点嘛,宴席是在保和吟诗,弹琴,作画便在太和外广场,金水桥以北而蹴鞠就在金水桥以南赏花在慈宁花园前面的小广场,秋千则在小广场旁的临溪亭,从右翼门进去,弘义阁的外面。”
“每年都这样吗?”余念娘问。
“是。”十一点头。
所以,这就是一道送分题,真正要考她们的是后面的宴席排次。
那,究竟这宴席要如何排呢?
肯定是皇帝皇后坐在上前正中位置,皇子大臣以及家眷们在下边两边排开而坐。如果要用玄学来看,那还是应以皇帝皇后为准,方位嘛,自然是依保和的方位。只不过每个人的座位就要改动了。
“恐还要请世子爷帮个忙。”余念娘福了一礼,微笑看着十一道。
十一忙侧,拱手还行:“姑娘多礼,请说。”
“麻烦公子帮我把朝中大臣以及其府中家眷,只要能够进宫的大约年岁,哪一年出生的,帮我统计一下。”
“啊?”十一一脸茫然:“要这个作什么?”
余念娘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这不过是一个坤院进考试题,不需要太精确,只需要年岁即可,至于何何时出生就不需要了。”
古代人对自己的生辰八字很是忌讳,不轻易让人知道准确时间的。
“这样啊。”明白后,十一松了口气,立刻向余念娘保证:“姑娘请放心,不知余姑娘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那,明一早。”
“好!”
也没有等到次一早,下午十一就过来了。
“上面每府每人,只要能够进宫的都写上了,余姑娘看看可有什么遗漏没有?”
余念娘意外的接过纸,打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两大篇。
向十一道谢:“速度很快!”
十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去办是要明才能给姑娘送过来,不过,世子爷向来记忆好,只是那些女眷让人花了些时间去打听,要不然,响午就能给姑娘送过来。”
余念娘脸上闪过惊讶,没想到这是池郎宜写的,她再次看向纸,字体铿锵浑厚有力,下笔平缓收笔干脆,转折处圆滑柔韧。就像他人一样,做事不拖泥带水,凡事精打细算谋划好,能屈能伸。
“替我向世子爷道谢!”余念娘道。
待十一走后,余念娘这才开始仔细看起来,未时中离开了卦相馆,用过晚膳后,她便拿着池郎宜写的东西又开始推演起来,直到第二未时,才将所有朝中大臣以及家眷的宴席座次排好。
第三,余念娘锻炼之后,等用过早膳,这才拿着答卷去了坤院,她到的时候,其它九人已经交了卷,余念娘将答卷交给了冯天师。
答得如何一般要等到寒食节后才会知道。余念娘向冯天师告退,出了坤院,刚上车,坤院内便跑出一个小童喊住了余念娘。
“冯天师请余姑娘回坤院一趟。”
余念娘下了马车,跟着小童重新进了坤院。
冯天师已经不在天字号课堂,而是在其旁边的一间,房门上挂着“批阅室”牌子的屋内。
小童先是轻轻敲了下门,听到里面有人应声,他对余念娘作了个请的姿势,然后便离开了。
余念娘推开门。
屋内不大,摆设极为简单,左右两边各一张黑漆大方桌,正中摆着一张一人半高的柜子,里面放着不少资料。
而冯天师正坐在其中一张桌子旁,面前摆着几张答卷,而他手中拿着的那张密密麻麻的写着东西,正是余念娘的答卷。
☆、第209章 安排
冯天师看余念娘一眼,示意她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然后扬了下手中的答卷,问她:“这些是你做的?”
余念娘挑眉:“是。”
“我简略看了下你这上面的座次排列,官职,品阶都比较混乱,像镇国公,护国将军,于太傅这些大臣,每次宴席他们的座次都是有规定的。”
“是的。”余念娘道:“但天师你也说那是以前。这次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