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娘归录-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三月三头一,将军府众女眷便坐着马车缓缓出了京城,朝着京郊的东山而去。
  京郊东山乃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组成。到了东山脚下,道路分成两条,一条通往大相国寺,一条通往天师庙,两座寺庙分别立于山岚深浓的左右两侧山逢,遥遥相望。
  下了马车,接下来山路只能走路,要不然就是坐肩舆,卫老太太兴致很高,坚持要先走一会儿,老太太都用走路,小辈们自然只能陪着,好在卫老太太只走了一小段路就感觉累了,卫夫人立刻让人抬来肩舆,一众人这才坐着肩舆舒舒服服的往上走。
  天师庙与大相国寺一样,建在了山顶。
  气魄恢宏的庙宇建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庙廓绿树环抱,花草簇拥。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刻使人有种隐入云端,遨于仙境内的幻觉。
  一片郁郁葱葱之中一道红墙朝两边绵延而去。
  进入庙内,道徒来往,游客进出,香火缭绕,幽静肃穆之中带着鼎盛闹。绿荫丛中隐约显露出一处处飞檐,让人不由要去一睹为快。
  天师庙很大,它的占地甚至比大相国寺还要宽广,内里不仅有一座座宇,经堂,道堂,塔楼,道舍,还有内院,外院;独院,客房;膳房,小花园,大花园,后山。
  既然有香客用膳的地方,也有休息的地方,更有观景的地方。
  卫老太太等人一脸新奇四处欣赏,卫夫人一边掺着卫老太太,一边介绍着那边是什么,这边是什么。
  众人先去了第一个大,因为明便是天师法会,很多人今便上了山,夜里留宿一晚,明一早便可去听天师**。
  即尝了天师庙的斋菜,又听了法会,还游玩了一番。
  所以,内此时已有不少人在上香叩拜。
  卫夫人扶着卫老太太跪在中蒲团上,然后自己也跟着跪在一旁,其它众人纷纷下跪,卫妈妈拿来点燃的香分发给大家。
  双手合什,虔诚默念后,便是三叩九拜,然后卫妈妈朝一旁的功德箱里投了一叠银票。站在香案旁一个穿着道袍的道徒轻轻叩响面前的钟。
  卫老太太等人这才站起来。
  道徒向卫老太太等人还礼。
  上过香,余念娘跟着卫老太太出了大,去了另外一座稍小的,其实每座内大相径庭,大正中有一座金袍加的天师塑像,其它地方则挂着天师画像,只不过姿态各异,神色冋然!
  倒是内的装饰颇为耀眼。
  屋瓦镀金,光彩夺目,画栋雕梁,尤其是正由很多粗大的朱红色石柱支撑,上面镶嵌着白玉浮雕,那些飞龙走兽活灵活现,就像天师座下的神兽守护着整座大。
  对天师法会感兴趣的不止一两府。在天师庙内悠转的时候,余念娘看见了好几位臣功家眷。
  光禄寺卿夫人,佟伯候夫人及其媳妇韩氏,魏老太太及其孙媳妇魏太太,翰林侍讲赵义的太太及其媳妇,宣统宣尉使司副使韩令忠的妻子于若白,还有其弟,翰林院庶吉士韩明士的太太刘氏等……
  卫老太太和卫夫人还停下来和魏老太太,以及詹事府洗马王行远的太太,还有礼部郎中王行石的太太石氏说了一会儿话。
  天师庙诺大,一时半会儿也逛不完,参观完几座宇,卫夫人便叫来小道徒领路,一行人去了早已经订好的院子。
  说是院子,其实也就是单独的几间客房用墙围了起来,里面栽了几株花草树木,但总比好过和所有人混住在客房院里。
  屋子有限,一人单独一间屋是不可能的。最后卫老太太决定,干脆两两一间屋子。于是,卫夫人和李氏一间屋子,卫其玉卫其颜两姐妹一间屋,卫其雪和卫其一间屋,余念娘独自一人,便只能住在卫老太太的屋子里。
  还剩两间房由下人们分住,位不够的打地铺。
  申时从将军府出发,到天师庙后又逛了一圈,此时已经酉时中,卫妈妈去安排了晚膳。
  只有卫老太太的这间屋子最大,有一个花厅,于是众人齐聚在花厅内陪着卫老太太说话。
  路走得有些多,卫老太太显得有些疲惫,她只微笑听着小辈们说话,并不张口。
  没一会儿,小道徒就送来了晚膳。
  全是素斋,十一道菜,两道汤品,看着清汤寡淡的,味道却还不错。
  用过晚膳,众人齐齐向卫老太太告退回了各自屋子。
  卫妈妈服伺着老太太梳洗,余念娘则在小院子里散步,孙妈妈和玲珑站在屋檐下伺候着。
  院子太小,她从暮色西沉一直走到云中见月,才感觉上有些发。
  老太太已经歇下了,孙妈妈和玲珑轻手轻脚服伺着余念娘梳洗,完了,等余念娘在外间的榻上睡下,两人这才静声退了出去。
  和不熟悉的人合睡在一间屋子总是睡得不沉,翌卯时余念娘便醒了,等到卫老太太等人起来的时候她已经在院子里走了许多圈了。
  卫老太太就夸道:“果然是年轻人,精神就是好。”
  “老太太的子也硬朗,山路那么陡,那么难走,昨儿老太太都自己行了一段路程。”余念娘微笑,客气的道。
  老太太听了却很高兴:“总归是年纪大了,我年轻的时候走这种山路眼睛都不眨便能打个来回!”
  就是说她们这些小辈不如她呢!
  “老太太厉害!”余念娘道。
  一旁服伺卫老太太的卫夫人就道:“等我们到老太太这个年纪,能有老太太这样的体,就万福咯!”
  “是啊是啊!”李氏跟风笑着附合。
  卫老太太呵呵笑起来。
  早膳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用完。
  用完早膳,有婆子就进来禀告。
  “……已经来了好多人了,庙里的几个道徒早已经候在了法场,就等时辰一到,天师过去了。”
  “那我们差不多也过去吧。”卫老太太对卫夫人道。
  卫夫人点头。
  众人簇拥着卫老太太出了院子,朝着法场而去。
  法场设在了天师庙进庙第一个大的侧边一个空地上,
  据卫夫人介绍,这边的侧院是特地留出来作法会**用的。
  余念娘几人走到法场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没有人安排,众人自发的依次而坐,虽不是排列整齐,却不杂乱无章。
  最前面的石台上铺着一个厚厚的蒲团,两边各站着两名道徒。
  卫夫人找了个不算靠后的位置,和着卫老太太等人盘膝坐下。余念娘坐在后面。
  整个法场女子居多,余念娘的前后左右不是妇人便是姑娘。当然也有男子来听法,比起女子,他们似乎更加积极。
  余念娘在整个法场粗略看了看,来诚心听法的男子们似乎比妇人们更加积极,全都团坐在最前面的位置。
  像这种众人积极瞻仰的法会,想要听得更清楚,更接近天师,那便要早早来占位置,有的甚至头就守在了此。
  余念娘甚是佩服这些人!
  众人三两低声说着话,余念娘独自坐在蒲团上,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她就觉得整条腿都麻了,跟卫夫人打了声招呼,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第202章 天师庙二

  法场内的位置都是庙内随意安排,香客们不分份地位,可以随意盘坐。所以,余念娘一走,位置立刻被人占了。
  孙妈妈有些担心:“万一姑娘待会儿进去没位置了怎么办?”
  “没事。”余念娘出了法场,与来听法会的人们拥挤错而过。
  “要不,让玲珑去替姑娘占着位置,姑娘一会儿想进去听了也好有位置。”孙妈妈道。
  余念娘看向玲珑,问她:“你想听法会吗?”
  玲珑刚一摇头,马上小心翼翼左右看了看,生怕被人听见,凑近余念娘低声道:“姑娘,其实奴婢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什么劳什子法会,听这些人讲,奴婢还不如回去听姑娘讲。”
  余念娘抿嘴笑了笑。
  “那便跟着我。”
  “是!”玲珑立刻笑嘻嘻的道,两人跟着余念娘绕过大,朝着昨没去过的那一排房子走去。
  因为人都去了法场,所以,大这边人非常稀少,几乎很少看见香客,偶尔路过也只是天师庙内的道徒。
  这边的屋子大多作为道徒们使用,余念娘站在其中一间屋子外,门外挂着牌匾,上面写着“经堂”。
  “天道的信徒都是怎么唱经的?”余念娘好奇的道。
  孙妈妈和玲珑摇头。
  她们也不知道。
  大相国寺的和尚们唱经有金钢经,这天师庙的道徒唱什么经?
  看完这边,几人又去塔楼那边,塔楼有九层,最下面一层里据说放着书,相当于大相国寺的藏经楼。
  塔楼外有一个道徒,孙妈妈上前打听一番才知道。塔楼一般是不开放的,只供庙内众徒使用。
  没办法进去,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和玲珑离开了,半个时辰后,三人回到法场。
  **早已经开始,还没进法场内,便听到里面寂静无声的法场内一个轻缓高昂,忠气十足的声音正在**。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盅、监、观、噬嗑……”
  这是在讲易经里面的六十四卦。八卦经,两两重复排列成为六十四卦。
  余念娘走进法场。
  最前面讲坛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一头白发,着白色素袍,头戴青玉冠,一飘然,仙风道骨的男子。
  他旁边除那四个天师庙的道徒,还有三个穿天师袍的男子,其中一个便是余念娘在太和见过的黄天师。
  难道那**的天师地位比黄天师还高?
  法场内上千信徒虔诚坐在蒲团上,认真聆听天师**,来的晚的,没有坐处,便全都站在后面,饶是这样,还是里三层外三层。
  余念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能看见前面的位置站着。
  卫老太太,卫夫人,李氏等人坐在人群中间认真的听着,相比三人的镇定,专注,卫其玉四姐妹明显已经坐得有些难受。
  同时,余念娘不仅看见昨遇见的几位臣功家眷,还看见了由武夷护着来听法的武候世子夫人。
  余念娘站在人群中听了一会儿**,易经里面的六十四卦不易懂,许是因为来听法的大多是毫无慧根的民众,**的人一边口述原文,然后还会翻译一遍,讲的很是通俗易懂!
  当然,这通俗易懂是针对余念娘这种懂占卜的人来说的,那些对占卜一窍不通的人,就算听清楚了,亦会是云里雾里!
  在法场内听了半个时辰,余念娘就没了兴趣,她朝着孙妈妈和玲珑招手,挤出人群,悄无声息的朝法场外走去。当她刚跨出法场的院门时,眼尾突然瞟到一个眼熟的影。
  余念娘一愣,等她倒回去再看的时候,那人却没了影。
  孙妈妈奇怪问她:“姑娘怎么了?”
  余念娘摇头:“许是我看花眼了。”然后便出了法场,等走出一小段路,余念娘又转折回了法场。
  孙妈妈和玲珑不明所以。
  可惜余念娘在法场内站了一刻钟也没再见那个影。
  也许,就算他来到京城,也并帮不了她什么!
  余念娘叹口气。突然后面有人拍了她一下。她回头,就看见一个作普通家仆打扮的陌生男子。
  男子眼神四周瞥了眼,微拱手朝余念娘道:“姑娘可借一步说话?”
  余念娘疑惑看着男子。
  这人她根本不认识,却有种见过的感觉。
  余念娘三人跟着男子出了法场,一直走到大外后侧,见四下无人,男子这才恭敬朝余念娘拱手行礼:“世子爷请余姑娘帮个忙。”
  宁安候世子?池郎宜?
  余念娘一脸怀疑。
  宁安候世子会来这种地方?岂不是打宁安候府的脸!
  “事紧急,请姑娘随我来。”男子也不管余念娘有多怀疑,领着她朝着客房的方向走去。
  余念娘想了想,带着孙妈妈两人远远的跟在后面。
  绕出各大,便看见一个小花园,过了小花园便是客房。
  刚进小花园十一就从一簇花丛后走了出来。
  余念娘悬起的心这才放下。
  看见十一,男子点了点头掉转头又返回去。
  余念娘这会儿算是起想了,那男子是曾经到京城之前寻池郎宜的侍卫中的其中一个。
  “不知余姑娘这会儿可方便,公子有事请你帮忙!”十一神色略带焦急,恭敬的道。
  “你家公子真的在这儿?”余念娘怎么也想不明白池郎宜到这儿来干什么,宁安候不是很讨厌天道院吗?
  “不是姑娘想的那样!”十一解释,又道:“这里说话不方便,事发突然,只好找到姑娘。”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余念娘跟着十一边走一边问。
  “其实昨我们就看见姑娘了,只是为了不给姑娘添麻烦,所以并未来打扰。”十一笑了笑道。
  余念娘看了眼自己两人去的方向,看向十一,道:“早知如此,我倒宁愿你们昨就来打扰我!”
  十一噎了噎。
  心中却不否认余念娘的话,若是昨找到余念娘,今便能有所准备,也不至于去扑了个空。
  也许他们是被人算计了!
  这座院子和将军府等人住的院子又略有不同。
  虽然也只是几间屋子,但院子里的布置却更精心,花草树木的点缀更仔细。
  余念娘看眼院子里站着的几个侍卫,孙妈妈和玲珑心惊跟在她后,孙妈更是急急的拉了拉她的衣袖。
  一个姑娘家擅自跑到外院来,被人撞见那还了得!
  余念娘哪不知孙妈妈的意思,她在屋外停住脚。
  十一见她不肯再进内,着急的解释:“……实在是外面不安全,害怕隔墙有耳,也不会耽搁姑娘多少时间,就一会儿,我们会在外守着,完事了,姑娘立刻就走……”
  然后门吱一声开了。
  地煞冷面走了出来,对着余念娘恭敬的行了一礼,作了一个请的姿势。
  余念娘抬眼,正好看见屋内桌边一片玄色的衣角。
  想了想,她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感谢艺飞翔亲的月票。
  大家看完顺手小手戳戳推荐哦!

  ☆、第203章 天师庙三

  屋内摆设简朴,池郎宜穿了一玄色衣袍,头戴玉冠,坐在黑漆圆桌旁,拿着一内造的茶具正在沉缓的沏茶。
  余念娘根本没在这人上看出有多着急的样子!
  不用池郎宜开口,余念娘已经坐在他对面,茶色明黄而清亮,是铁观音。
  余念娘自动从托盘里拿出一只杯子放在池郎宜面前。
  池郎宜泡茶的动作一顿,然后继续,等将头茶倒掉,将两只杯子蓄满茶,他将其中一只杯子放到余念娘面前。
  余念娘端起茶杯闻了闻,清香馥郁,入口甘甜,不过和上次的味道似乎有些不一样。
  “这茶不是你上次的铁观音?”
  池郎宜眉梢一挑,沉声道:“嗯。”声音嘶哑厚重,听在耳里还有一种停在喉咙处回旋沙沙声刺耳感。
  余念娘皱起眉头,放下茶杯,直言道:“什么事?”
  池郎宜看了眼余念娘茶杯里的半杯茶,将杯子放下,然后拿出一只白瓷的茶杯。
  “我要找一个人,这是他用过的茶杯,穿着素袍,越快越好!”
  余念娘先是愣了愣,然后无比震惊的看着他。
  池郎宜面色淡然,神沉着:“你不用担心,这,只有我知道。”然后主动起绕到屏风后。
  房门地煞早在余念娘进来的时候便关好,此时不会有人看见余念娘是怎样卜卦的。
  余念娘慢慢收起脸上惊讶的表,面色沉沉的看着手中的茶杯。
  他是怎么发现自己的秘密的?
  余念娘深吸一口气,握紧杯子,闭上眼睛,集中精神……
  良久过后,睁开眼,她额头上出了细细的汗,淡淡的道:“这是庙里的东西!”
  池郎宜走了出来:“是。”然后掏出一张洁白的手帕递到余念娘面前。
  余念娘面无表的看他一眼,缓缓从袖笼里掏出一张自己的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不用贴之物去查看未知的东西。
  因为用过的人很多,所以,画面很混乱模糊,她好不容易剔除无关紧要的人,依据时辰,终于找到池郎宜所说的人。
  “应该是在外院,从左数第三间厢房。长相看不清。”
  池郎宜眼前一亮,本来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余念娘连这个都能做到,这不得不让他真心佩服!同时,他也非常的好奇!
  池郎宜高声喊了地煞进来,然后将余念娘的话告诉了他,地煞面色一凛,立刻带着两个家仆打扮的侍卫出了小院。
  法场内
  一阵阵低沉嗡嗡的吟诵声,盘腿坐在坛上**的天师闭着眼,一手呈兰花指竖于面前,嘴里嗡嗡吟诵着易经,底下数千人虔诚跟着闭眼吟诵着,整个法场,乃至整个天师庙都回着低吟的唱经声!
  半个时辰后,唱经终于停止。
  天师缓缓睁开眼,对着下面一众信徒行了一礼,众人纷纷起,对着天师恭敬还礼。
  这时候讲经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论道时间,若谁有问题,或有不明白的都可以向天师询问,天师会当场解答。此时也不要求众人跪坐,可随意坐在蒲团上即可。
  卫其玉几人觉得跪得腿都要断了,忍不住默默抱怨往前法会也不会这么久!
  卫老太太,卫夫人等人腿也麻了,揉按一会儿,这才慢慢有了知觉。
  卫老太太觉得这天师法讲得很好,可是跪坐在这儿太难受,下次也不想来了。
  听完讲经,不想论道的就静静的退出了法场,到了大那边,卫其玉四姐妹也不想再听了,得了卫夫人的应,也跟着出了法场。
  这会儿可以坐着,卫老太太倒不急着离开了。
  离开的人有的进了大,有的离开了天师庙。
  在一间道舍内坐着两人,正气愤的低声暗骂:“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得的消息,竟然就查到了这里,还好咱们事先有安排,不然就大事不妙了。”
  另一人则道:“我早就说过,宁安候府不好对付。”接着叹气:“我们也从未与宁安候府为难,不知为何,他们却偏偏要与我们作对……”
  正说着,有个道徒匆匆走了进来,朝着两人行了礼,就道:“宁安候世子的人突然去了客房那边,说是听说世子爷位朋友过来,想请过去小院喝茶,实际那三个人却像在找人!
  “什么?”其中一人一脸震惊:“他们怎么找到那的?”
  昨夜可是客房满客,今成百上千的香客来往,怎么可能注意到他们安排的人?
  “不知道,监视的人说本来他们在那边扑了空后便回到了小院,一直待在小院的,结果没多久就带了一个姑娘进去,然后那些人就匆匆去了客房的院子。”道徒道。
  坐着的两人面色凝重:回到了小院片刻后,又才重新去的客房。
  “那便证明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客房有人。”先前那人道。
  另一人沉着脸点头,这样的话,除非池郎宜等人是有了线索。但这些人未出过天师庙一步,又无外人进来,那是如何知道的?
  除非?
  他犹豫的道:“难道是那姑娘?”
  先前那人点了点头,回想道:“不知道去年宁安候世子在回京的路上遇袭的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虽然这事并未公开,但其实暗地里很多人都知道,宁安候世子当时伤重得那么厉害,连请了宫中三位御医。皇上当时很震怒,但因为听说那些刺杀的黑衣人来去无踪,所以,并没有找到什么线索,而且宁安候世子自己也没有头绪,所以这事当时不了了之。”另一人道。
  “不错。”先前那人道:“大多数人只知道宁安候世子遇袭,却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刺杀,我还隐约听说,他之所以能平安回到京城,当时全靠边跟着一个卦师。”
  “卦师?”另一人讶然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那位卦师可就厉害了……”
  话未说完,这人就愣住,有些不敢置信的道:“你是怀疑今也是有卦师帮了宁安候世子?”
  那人点头:“不错。而且之前保护宁安候世子回京的那人也是女子,如果这位女子是那人的话……”
  两人齐齐变色。
  凭这等厉害的占卜术,迟早将他们天道院的人全部比下去。

  ☆、第204章 挑畔

  地煞带着人出去了,十一守在了门外,院门口还有一个侍卫。
  余念娘手肘支在桌面上,手掌撑着额头,皱着眉头,闭着眼睛,好一会儿,她苍白的脸色才渐有好转。
  “每次都这样?”池郎宜一直坐在对面细细观察着她。
  余念娘垂着眼眸不语。
  她不是因为难受才脸色难看,而是因为自己的秘密被人知晓,内心有些惶惶!
  纤纤手指轻揉的按了按太阳,余念娘睁开眼,起,看着池郎宜淡淡的道:“如果世子爷没事的话,我先走了。”语气一改来时的随意,带着刻意的疏离。
  池郎宜眸色微沉,刚要说话,门突然从外面打开。
  十一一个闪进来,紧接着将门关上,脸色凝重看了眼余念娘,对池郎宜道:“公子,天师庙的主持带着人过来搜院子了。”
  池郎宜眸色一凝。
  “搜院子?”
  “是。”十一严肃的道:“说是安定郡主的一只小狗不见了,现在在每个院子里寻找。”
  “安定郡主今有来?”池郎宜皱紧眉头。
  安定郡主是镇国公府的人,又常年陪在皇后娘娘边,从来不会参加任何有关天道的法会。
  “这个,不知道,属下并没有看见安定郡主本人,只看见一个小侍女。”十一道。
  此时另一个侍卫守在院门口,主持带着人一直站在院外不肯走。十一也已经明确告诉主持院子里并没有什么狗,可那主持还不死心,说什么小狗最喜欢专墙角,犄角旮旯的地方,他们人多,能看得更仔细。
  而且那主持还一脸为难,苦口婆心的劝十一:“大人就让我带人进去找找吧,郡主的小狗在我们天师庙掉了,若找不回来,老道无法向郡主交代啊,我们不会打扰世子爷,只在院子里找找就行,相信大人们都看着,那小狗应该也不会跑进屋子去的。”
  分明就是非要搜院子不可!
  就算是安定郡主的狗丢了也没有这样子带着人来搜院子的道理,每间院子时住着什么人,天师庙的人清楚得很。偏偏又是余念娘在的时候。
  池郎宜眸中闪过厉色,冷冷道:“谁要是敢进来,给我打出去!”当他是吃素的,敢来搜他的院子?
  “慢。”余念娘立刻阻止他:“既然对方是诚心来查院子,若你不让他们进来看看,想必他们还会想另外的办法。这样反倒让人更加怀疑!”
  池郎宜面色冷峻。
  一旁的十一板着脸道:“余姑娘你不知道,这些人仗着有天道院那帮人撑腰什么事都敢做,说是只查院子,没准进来后直接就往屋子里冲!姑娘的本事虽然皇上已经知晓,但是和公子的关系并不适宜这时候让人知道。”
  余念娘又不是蠢蛋,怎么会不知道!
  从池郎宜回京被人一路追杀,回到京后又一切风平浪静来看,这想要对付他的人十有**是京里的人。她帮着池郎宜一路躲过追杀,若是对方知道真相后,她也很有可能成为对方的目标。这时候当然不能让人发现她和池郎宜认识。
  且以当下的况来看,天师庙的主持突然到来,就算天师庙的人没有和对方合谋,但也脱不了干系。就是不知道今的人和追杀池郎宜的那伙人是不是一伙的。
  余念娘面无表的看着池郎宜:“敢问世子爷,今你是要找什么人?”
  十一看眼池郎宜。
  池郎宜眉眼森冷,觉得这事也不用瞒着余念娘。
  “去年天道院就向皇上请奏,想在全国各地修建天师庙,到时候请了天道院的天师下去指点,这样即可以收纳全国各地有能力的占卜师为朝廷所用,还能为百姓造福。所以,皇上当即就准了,准备从户部拨银两,但天朝地大物博,只看京城的天师庙就知道要耗费不少,国库哪有那么多银子,于是大天师就提议,不如到民间募捐,能筹多少是多少,这样也不用朝廷的银子,只要不从户部拨银子,皇上哪有不答应的这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可是后来有人举报,说有人趁着为天师庙筹钱的机会,中饱私囊”
  根据查到的线索,没想到来到这儿后,他们尽管事先做了准备,悄然无息没惊动任何人,还是扑了个空。
  所以,现在被人发现呢,对方反对来搜查了!
  外面传来一阵高声吵闹声。
  “对方不看是不会罢休的。”余念娘道,然后起,干脆利索的进了一旁的内室。
  池郎宜垂下眼皮,遮住了那双漆黑的眸子。
  十一会意,出了屋子。
  那主持已经带着人走进了院子,侍卫甚至都要拔剑相向,这才让其没再进一步。
  可他一脸愤怒又焦急的道:“老道也不敢打扰世子爷休息,可今来的全都是达官贵人,老道一个也得罪不起,还请世子爷通融,让我等找找,若是没有,老道立刻带着人离开,绝不敢再打扰世子爷世子爷这么让人拦着不让人进去,莫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放肆!”侍卫大喝一声,噌的拔剑指向主持,厉色道:“你胆敢侮辱世子爷?”
  主持吓得忙作揖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老道失言,老道说错话了。”结果又苦着脸哀求:“求这位大人通融通融吧,我们可得罪不起安定郡主啊”反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走的架势!
  侍卫气得脸色铁青!
  “让他们进来!”十一站在屋檐下沉着脸道。
  侍卫回过头,见十一朝他点头,只好收起长剑,冷哼一声让开路。
  主持忙不跌道谢。
  “赶快找,找完了走人!趁世子爷现在在休息,不然等他醒了就是天道院的天师来为你们说也无济于事!”十一冷冷的道。
  “好好好。”主持忙道,又对边的几个道徒道:“快找找郡主的小狗在不在这间院子,声音小点,别惊动了世子爷。”
  又对旁的小侍女道:“姑娘请稍等,若是找到了还要请姑娘认一认是不是郡主的那只小狗。”
  小侍女绞着手帕看着几个道徒在院子里东看西找,心不在焉的对主持点头。
  几个道徒忙小心翼翼的朝院子各角落寻去。
  一间院子就那么大,一眼就能看完,当然没找到安定郡主的小狗,主持不好意思的朝十一道:“果然不在此,打扰几位大人了。”接着眼睛瞥向几间屋子:“不知道屋子里面”
  十一一个刀眼扫过去。
  主持冷不丁的浑一寒,接着就见十一对另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那侍卫黑沉着脸将几间屋子打开,主持站在屋门口往屋内扫了一圈,一无所获。
  他笑看了眼十一背后,房门紧闭的屋子,顿了顿,道:“这”
  侍卫一脸戾气,若不是池郎宜没有指示,他定将这几个狂徒五马分尸!
  十一面如寒霜,冷冷的看着主持:“这间屋子是世子爷休息的地方。”接着,缓缓抽出腰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