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碎碎情丝岁岁守-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高煦的音调有些提高了,说:“凤歌,我没招你惹你吧,你怎么就跟马思敏那人一个脾气呢?就朱高炽那个书呆子都是对的,而我来看母后尽尽孝怎么就成过街老鼠了?”
  凤歌听他那么说,突然就笑了,笑的同时,心里暗想,幸好目前有徐皇后庇护着,他赖着不去封地,明成祖也不好硬赶他。但徐皇后离世之后,他的日子就陷入一种空前的悲惨状态。
  凤歌说:“我不过是说说,你就急成这样。殿下,有你这么横的人么?”
  朱高煦又要生气,却见凤歌一脸的戏谑,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便用手搔了搔头,不好意思,嘴里却不饶人,说:“可我也没见过像你这样刁蛮的女人,从前到宫里来的官员女眷哪个见了我不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你偏偏跟着米兰那帮人学坏了,正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师跳大神。”
  “敢情你见过跳大神的了?你跳来我瞧瞧?”
  朱高煦却哧地笑了,说:“凤歌,你果真是我妹子,女张飞啊,你这不活脱脱一斗鸡么?好了,咱也别拗着了。论起辈份来,你是济熿的妹子,那我也算得上是你的哥哥,我这做哥哥的才不跟你一般见识。”
  凤歌摇头,心想,他怎么变得那么快,先前他还一副生人勿近杀气腾腾的架势,转眼他却和自己攀起亲戚来。
  但很快她就释然,想着自古以来,但凡生在皇室中的每一个人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勾心斗角,朱高煦的心无城府可见一斑,他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做一个君主。
  “凤歌,我母后到底得了什么病?”朱高煦突然紧张起来,他盯着凤歌,眼神闪烁。
  “听太医说,皇后娘娘患的是乳岩,是旧病复发。”凤歌沉声答道。
  “那严重不严重?”
  “好像还那样吧。”
  朱高煦脸色忽然变得悲伤,他慢慢地说:“你不用骗我。母后得乳岩已经好些年了,这些年都吃药养着,我表舅刘纯就是太医,一直也替母后会诊,只是不知他们有没有研制出能克制母后病痛的药来?上回我那嫁出去的四位姐妹同时回宫省亲,我就知道母后病重了,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偏偏把我晾在一旁。”
  说着他转过身,仰头望天,一滴泪从眼中淌下,他仍旧在前面走,凤歌默默在后面跟着,她吓得不浅,连朱高煦这个粗枝大叶的人都能感觉到徐皇后的病情,而她岂能再容自己糊涂下去,她必须要赶紧想法逃离。
  “就送到这里,你赶紧回吧。”朱高煦冲凤歌挥了挥手,也不看她,独自闪进一个拐角。

  ☆、第八章  危险预警(一)

  晓风,杨柳岸。
  金陵城笼罩在一片祥和的白色雾蔼之中。
  当鸟刚在枝头发出第一声婉啭的啼叫时,马思敏已带着秋生风尘赴赴地回到靖南侯府。
  来不及换衣服,马思敏便打算先去书房写奏折,却见书房的门大开着,他心下质疑,难道是自己临走之前忘记关上了。他想着,一只脚就跨进了书房,他第一眼便看见马思聪正坐在他平时坐的书桌后面的椅子上。
  “大哥?”马思敏惊讶地说道。虽然是孪生兄弟,自己平时忙于处理朝廷里交代下来的事,却难得与这个大哥单独坐下来说上几句话,所以对于他出现在书房还是感觉奇怪。
  马思聪从椅子里欠了欠身,异常平静地看着他,说:“你是不是觉得我突然出现在这里很奇怪?”
  马思敏默认。
  “从你走后第三天开始,我就在这里等你。”
  马思敏目光一闪,心思转动,走到桌前,说:“大哥定是有什么急事找我,不然依大哥循规蹈矩的个性,是断然不会踏进这里半步,更遑论等我七天之久。”
  马思聪点头,嘴角扬起一抹笑,说:“二弟,你果真聪明,也工于算计,只是这回的事你却算不到。”顿了顿,看看马思敏无动于衷的表情,他才继续说,但语速明显慢了下来,“凤歌已经进宫八天了。”
  马思敏错愕地盯着他:“宫里来人了?”
  “不是,是爹和二娘的主张,说是皇后娘娘病了,让凤歌去侍奉她。”
  马思敏说:“我知道了,多谢大哥。”
  马思聪表情冷淡,他从椅子里站起身,淡淡地说:“你不用谢我,我只是喜欢听人讲故事,讲故事的人离开了,这日子过得就没趣了。”
  他边说边离开桌子,向书房外走。
  马思敏坐在桌前陷入沉思当中,凤歌进宫对他乃至对整个马家而言,却是甩脱了一件沉重的包袱,此后他处理起涉及到晋王等人的公务来可以心无旁鹜、游刃有余,只要再想法解除他和凤歌的那桩致命的姻缘,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凤歌相处近两月,凤歌的独特和率性使他迷失了本来的自己,已快分不清自己对她到底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可是这一刻他还真的放不下那个鲁莽而浑身充满灵气的女人。
  他的生母生前和徐皇后私交甚厚,如今徐皇后病了,无论怎样,他也应该进宫去瞧瞧她。长吐出一口气之后,马思敏才拿出一本空白奏折,执笔写起奏章来,以礼数论,他必须先去明成祖那里复旨然后才能去坤宁宫见徐皇后。
  写完奏章,他回屋换上朝服便往外跑,明珍见了,便边追边喊:“二爷,你才刚回来,这又是要去哪里?”
  “进宫议事。”
  明珍的出现,马思敏很快便猜到她对凤歌入宫侍奉皇后一事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番朝夕相处下来,他当然清楚明珍爱小耍心眼,对她同凤歌之间的较劲,他平时总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所以此时他仍旧懒得去质问她,他甩下四个字便钻进停在靖南侯府外面的轿子。
  马思敏刚走到乾清宫,便看见王安站在宫门外搓着手在原地打转,宫门闭着。从里面传来瓷器倒地碎裂的声音以及明成祖的大骂声。
  “王公公,谁又招惹皇上了?”马思敏把王安拉到一边偷偷问。
  王安看了看四周,才压低声音说:“还不是今儿个散朝时,一位都御史刚刚在皇上面前参了太子一本。”
  “他们这次又为什么事弹劾太子?”
  “马大人忘了,这户部不是归太子管辖么?黄河水患不治,皇上正为此事窝心,再加上那人在奏折上提到迁都一事,马大人,你也知道太子并不很赞同迁都北上,弹颏之人必然跟汉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位都御史就对皇上说,那些言官之所以敢对抗圣意,都是太子在后面指使。这不是飞来横祸么?”
  马思敏轻声说:“这倒也是。”
  “皇上本来就嫌弃太子,经那都御史一提,便又要废了太子立汉王殿下为储君,依汉王殿下那脾气,若他将来登了大宝,那天下还不定……唉!!”
  马思敏抿了抿嘴,也低声说:“王公公,你就没劝劝皇上?”
  王安的脸皱成一团,苦笑道:“皇上正在气头上,我哪敢劝啊?你也知道太子爷只是一个文人,又不能领兵打仗,尽管这些年汉王殿下屡屡冲撞皇上,可三位殿下里,就汉王殿下继承了皇上的当年的英勇善战。皇后娘娘也因为汉王和太子爷兄弟不和卧病在床,皇上能不气大么?估计里面那些太监宫女也被吓得不敢说话。马大人,你说呢?”
  然后里面传来明成祖怒不可遏的声音:“王安,谁在外面?”

  ☆、第九章  危险预警(二)

  “回皇上,是马大人来了。”王安恭恭敬敬地答道。
  “马思敏,那你就滚进来见朕。”明成祖咆哮起来。
  马思敏迅速推门进去。
  却见明成祖满脸杀气腾腾,侍候他的宫女太监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言语半声。
  他立即便见了君臣之礼。
  明成祖怒不可遏地问道:“马思敏,朕问你,你觉得太子如何?”
  马思敏便觉一股凉气从头顶灌入,明成祖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表明他起了废太子之心,而这已是明成祖第二次提出这样的问题了。
  马思敏深知如果自己的答复稍有差池,太子即被废,几年前有太傅杨士奇和尚是内阁首辅的解缙保下太子,但杨士奇外巡,解缙被贬,如今不容马思敏有太多时间去考虑,于是他只得边思索边回答:
  “皇上,太子历来对朝事兢兢业业,亦是一边学一边把您的仁政发扬光大,凡对有利苍生社稷之事,太子殿下无不赞同。而且皇长孙在太子的悉心教导下,小小年纪便聪敏好学,将来皇长孙会是像皇上这般圣明的君主。”
  提到太子朱高炽时,明成祖的嘴往下一撇,不屑地哼了一声,但一提到朱高炽的儿子,他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宠溺,心情也好了起来,在他眼中,太子什么都不行,但只有一点让他看着顺眼,那就是太子给他生了一个看起来很有出息又聪慧过人的大孙子,接着他又问道:“那么你又如何看待汉王?”
  “汉王殿下英勇过人,可替朝廷守住一方。”
  明成祖脸上怒气渐渐消散,遂不咸不淡地说道:“你也认为汉王有勇无谋,不能治理天下?你和杨士奇私交甚厚,连说话也学得像他那样油滑。”他把手一挥,“你们这些酸腐文人,最好少在文章上打转,还是多想想天下苍生的事。太子就是跟你们在一起太久,才学得畏畏懦懦,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慨。你这回巡查如何,写了折子就放在这里,退下吧。”
  想起朱高炽那肥胖如山的身躯,明成祖就感到一阵恶寒,继而背上直起鸡皮疙瘩,自己相貌堂堂,英俊有加,徐皇后也是清秀佳人,怎么竟生出一个那样的儿子?
  再想想英俊的次子朱高煦,如果不是有徐皇后和那帮大臣拦着,他还真想废长立幼让朱高煦接下自己的江山,无论如何让一个英伟有气度的儿子做皇帝仅从面相上就让人看着舒服,想着惬意,更何况这个儿子跟自己长得最像?
  最后又想到他的宝贝大孙子,心中不免长叹一声,为了将来能顺利让自己的宝贝孙子一统天下,他也只好将那不快强忍下来。
  走出乾清宫,马思敏经过王安身边,王安满面微笑,低声说:“马大人,皇上的气消了?”
  “嗯。”
  王安嘿嘿一阵笑,马思敏也回之一个笑容。
  “马大人到了宫里,就不想去看看凤歌郡主?”
  马思敏笑道:“有公公和这么多人在宫里关照着,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王安止了笑,摇头,轻叹:“马大人说得也是,在这宫里,上头有人照看着,像郡主那样机灵的人,又怎么会不好呢?”


  ☆、第十章  讨诏书

  别过王安,往前走了不远,马思敏便改了方向,径直朝南走,直走到坤宁宫外,恰好米兰捧着一件衣服从里面出来,马思敏忙上前招呼:“米兰姑姑,这是要出门办差么?”
  米兰看见他,便笑道:“可不是,娘娘的一件衣服上的绣制的图案线头断了多处,我正打算拿去针工局修补。马大人,这几日皇后娘娘正念叨你呢,你快进去吧。”
  马思敏便走进屋去,徐皇后正在写字,权采女在一旁研着墨,他乍眼一看之下,只见徐皇后容颜憔悴,面色枯黄,形骨锁立,便心知她已病得极重,不由心下大吃一惊,又想进一步诊断一番,于是他故意走近几步行礼。
  “思敏给娘娘请安。”
  徐皇后放下笔,看见他,便笑得极是欢喜,伸出一只手去扶他,说:“思敏,你巡视回来了,一切都还好吧?”
  “谢娘娘挂念,一切安好。”
  马思敏故意打了个趔趄,他的右手二指趁机搭到徐皇后的右手腕上,就在那一瞬他就听见徐皇后的脉象时强时弱,不够稳定。再抬眼观看徐皇后的气色,亦是无多少生气,真正是一副日薄西山之景,最多能撑过两个月便会归天而去,他便心酸不已。脑中想着马思聪在书房里对他说那些话,看来自己的家人分明是把凤歌送到黄泉路口了。
  “思敏冒犯了娘娘,请娘娘恕罪。”
  徐皇后和蔼地说:“别动不动就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你年纪尚轻,皇上却把辅国的重任交与你,想来你一定是路上累着了,你也别站着了,坐着说话。”
  马思敏便边道谢边坐在她下首,这才注意到凤歌并不在屋内,想了想才红着脸问:“娘娘,凤歌这会子跑哪去了?也不见侍候您?”
  徐皇后笑,说:“你这才是入了正题,那丫头去御膳房给我煎药去了。”
  一旁的权采女也捂着嘴笑。
  “娘娘,凤歌进宫叨扰您也有些日子,如若有什么不周之处还望您恕罪。”被徐皇后戳穿了心思,马思敏便不再遮故,顺口接着说下去。
  徐皇后眸光柔和,说:
  “凤歌循规蹈矩,说起话来极讨人喜欢,这宫里识文断字的不多,自她来了以后,我却多了个能说上话的人儿,平日里与她谈论诗文倒不嫌日子难过。有时我竟会想起你的母亲,她生前也是一个女才子,跟我也极合得来,偏偏我和她的缘分却极浅。”
  马思敏听她提起自己死去的母亲,又对凤歌赞赏有加,心里更加难过。
  “娘娘能如此看重凤歌,思敏感激不尽,但凤歌的性子却有些急燥,上次在午门就闹出乱子来,宫里私底下都叫她‘女张飞’来着,臣担心她又会捅出什么乱子。”
  “女张飞?”徐皇后一滞,在嘴里重复了一遍,突然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身子不停地抖动,然后说:
  “我也听见宫中有人说起‘女张飞’,却不知原来就是凤歌,她在我这里小心细致,我还真没想到她竟会那么冒失的人。思敏,你历来心思慎密,却在这件事上过于担心,细细想来你也是爱妻心切,这一点上你很像鸿音,因我这病使你们夫妻分开,我也着实不安。”
  “凤歌实在不能留在娘娘身边,请娘娘即刻将其从身边调开。”
  徐皇后轻声笑,眸光和蔼,说:“思敏,你还在怀疑凤歌?”
  马思敏答道:“若留凤歌,恐宫中永无安宁。”
  “你和其他人一样,都以为凤歌是晋王的妹子,便也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人,可依我这些日子的观察,她虽有小聪明却是心思单纯。”
  “娘娘认为臣该信凤歌?”
  “一日夫妻百日恩。如若凤歌不如你意,你岂会在我面前言笑宴宴?”
  “既如此,臣请娘娘先下一道懿旨赦免凤歌的死罪。”
  马思敏心想徐皇后才智不输于任何一名男子,明成祖多亏有她做幕后军师,才从建文皇帝手中拿下这片江山,自己虽然仍不放心凤歌,但也不愿意看见她死得不明不白,趁着徐皇后对凤歌印象良好,他顺着竿子往上,提出这个要求来。只要他能手握一道由徐皇后手书的免死诏,将来即使徐皇后殡天,凤歌也能安然无恙回到靖南侯府。
  “你这孩子,绕了这么大个弯子你才是冲着这个而来,我可上了你的当了,那我就写下一道懿旨,就恐怕将来未必用得上。”
  徐皇后怜爱地说完,便当真铺开张执笔写起来,然后她又拿凤印盖了章,再然后她便将那道懿旨交到马思敏手中,马思敏接过便看,只见上面写着:
  “内阁首辅马思敏之妻、晋王济熿之妹朱氏凤歌,始于永乐五年六月初五行走坤宁宫,其举止进退合乎祖制,与宫人一般无二;榻前奉药,昼夜衣不解带,事吾如亲慈,念其年少恐偶有率性之举失礼于人前,贻笑大方,故立下懿旨赦其不当之举,保其一生性命无虞。”
  马思敏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待墨迹稍干便忙不迭地收进怀里。
  “这下你可放心了?!”徐皇后笑道。
  马思敏脸红,只得干咳两声。
  “嗓子痒了?他们刚刚给我送了一些冰镇酸梅汤过来,我正愁一下吃不了,不如你拿去吃了。”徐皇后接着便把一碗酸梅汤推到马思敏手边。
  马思敏自顾自端在手里喝。随意又絮叨了几句,仍没见凤歌到来,于是他便起身准备告辞,徐皇后指着门口说:“你还是别急着走,凤歌这不来了?”

  ☆、第十一章  同心结

  马思敏便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果见穿着一身火红衣服的凤歌捧着放了一碗药的木托盘从外面进来,穿着红衣的凤歌戴着两支蝴蝶流苏步摇,额间戴着一条翡翠珍珠华胜,眉若点漆,双眸若春水,显然是经过精心修饰,姿色远远超出屋中的权采女和一干宫女。马思敏看着,先是一怔,随后心下一沉。
  凤歌放下药,徐皇后说:“你们夫妇二人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凤歌,你替我去送送思敏。”
  凤歌应了一声,便和马思敏先后走出坤宁宫。
  静静地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处亭子,紫红色的木槿花盛开着,那花素来没有香气只有花态可赏,四下里无人经过,凤歌才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马思敏说道:“今儿个刚回。”停了一下,说,“你在这里还习惯么?”
  一语勾起了凤歌的愁绪,她说:“皇后娘娘待我很好。”
  马思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说:“你每日在宫里都是像这样穿么?”
  凤歌见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似乎话里有话,她说:“怎么了?”
  “你想成为皇上的女人么?”
  猛听马思敏说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凤歌便生气了,说:“我才不想在这宫里,等皇后娘娘大好了,我便求她放出去。”
  马思敏这才笑了,抓住她的手,说:“那你往后别这样穿了,太招摇也太美丽,会让别人的眼睛再也看不见别的。”
  凤歌这才明白他刚刚说那些话的意思,自己这些天在宫里心情极压抑苦闷,如若在二十一世纪,她早已跑去理发店改换发型逛商场狂扫服装了,但在这古代却行不通,她不能剪发更不能出宫,只得反其道而行之,以一身艳丽的妆扮来打发掉心头的郁闷,她抱住他,在他耳边吐气如兰,轻声说:
  “我不过今儿个才穿上一会子,待会子我就回去换了,从今往后我只穿给你看。”
  马思敏吻了吻她的鬓,嗅着她身上的清香,听着她那小儿女态的撒娇言语,想着那般粗心的凤歌却不知大难即将临头,看起来精明实则像傻大姐一个,不由心中又平添了几分难过,不觉把她揽紧了几分。
  凤歌虽然嘴里说着那番柔情蜜意的话,背着他,她内心的苦楚早已化作眼泪横流,徐皇后哪里会好起来,自己哪里还有命走出这深宫?自己已是无计可施,离七月已是二十天不到,谁也不知道徐皇后到底会薨于七月哪一天?原先想好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能找到一条活路,把希望寄放在太子朱高炽身上,哪知因为赈灾银两的事,朱高炽被明成祖骂了个体无完肤,而且动了废太子之心;
  而那个朱高煦本身就不受待见,更加靠不住。朱高燧又是玩心极大,神龙见首不见尾;昨夜自己冥思苦想了很久,才寻思着求马思敏帮自己逃出宫,但今日真正见了他的面,她又有些犹豫了,不知他是不是有办法呢?
  “凤歌,在这宫里你切记行事不可太张扬,事事小心才可保全性命。”马思敏低声说道。
  “思敏,虽然我进宫才短短几日,但也知这宫里原是比府里更加可怕,就算再小心也会出错,我在这宫里无亲无故的,我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你就带我回去吧。”
  凤歌那番话说得凄凉,马思敏心头大震,他直起身,退出一步,才发现凤歌已经泪流满面,表情凄楚无助。
  “凤歌,你再忍忍,过些日子我就接你回去。”马思敏用衣袖去替她拭泪。
  凤歌摇头,凄然道:“思敏,方才你也见过皇后娘娘了,只怕再过些日子就算有再多的人救我离开也是不可能的了。”
  马思敏脸上的表情僵硬,心思大动,原来他想错了,凤歌并不是一个傻子,她其实是一个比谁都聪明的女子。
  “凤歌,你太累了,尽说胡话。你是专门进宫侍奉娘娘的,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会好起来的。”
  “思敏,你就是这样一直去骗己骗人的么?也许我原本就不该来这里。”凤歌转过了身,她在那一刹那已经情绪完全崩溃了,脚下一软便跌坐在地。
  马思敏从后面抱着她,凤歌用力挣脱开,嚷道:“你走吧,我不用你管。”
  凤歌跌跌撞撞地往坤宁宫跑,心想反正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在地狱门口,那再冲进去又何妨?也许自己一死,灵魂说不定就回到二十一世纪了。
  马思敏追上她,抓住她的手臂,把她扭转身使她面对自己,他捧着她的脸,眼中泪光荧荧,哑声说道:
  “我知道你心里苦,但你同我治气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想想该怎么走好下一步。”
  “我想过了,原以为在这宫里可以指望的人都指望不上,我又有什么办法可想,除了坐着等死。”凤歌万念俱灰地说道。
  “你在这宫里都指望过谁?”马思敏的目光变得漠然,心头掠过一丝醋意,语气有些平淡。
  凤歌不假思索,实话实说:“太子。”
  “还有么?”
  “没有了。”
  “为什么不是汉王?有朝一日没准这皇位就是他的了,你指望他,有可能有一日也就尊贵到极致。”
  凤歌这才听出他的醋意,心下叹息,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有心思计较那些有的没的,又一想难道他真正对自己动了真情?
  她说:“汉王行事鲁莽,谁指望他谁倒霉。太子虽然良善,目前也只能求自保,哪还能分心来关注别的事?我想到底是自家人可靠一些,你是我丈夫,你不管我就没天理了。”
  心里却说,汉王将来下场凄惨,合家十余口人被抄斩。可这话她万万不能对马思敏说,她没有想过去改变历史。
  马思敏又气又惊,惊的是凤歌居然能够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又洞悉整个宫廷之事,他从心里越来越不敢小觑她。他同时也看出她真是无助的,谁若落到这样一个绝境又哪能不凄惶?气的是这丫头居然当面撒起泼来。
  他哧地笑了,顺手摘下一朵木槿花插到她鬓上,笑说:“你这话听起来还真是无赖,我若不管你,就成了惘顾天理万人得而诛之的罪人了。”接着他又正色道,
  “皇上既然把你赐给了我,无论何时我都不会让你丢了性命,你好好地从侯府里出来,我也会让你好好地回到侯府里,回到我身边。”
  凤歌听了那番话,如同心脏病人吃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突然就安下心来,也不再惶惶然,虽然等待死亡是那么痛苦,她心中明白她这次赌对了,马思敏向来言出必行,他一定会救她出宫。
  凤歌这时从怀里掏出一根用红色丝穗编织的缀有心形结的手链来,直接把它系在马思敏的左手腕上。
  马思敏看看手上的链子,惊愕地说:“这是什么?”
  凤歌歪头看着他,温柔地说:“同心结。”她伸出自己的左手腕,只见那白晳的手腕上赫然也有一根与马思敏所戴的一模一样的链子。
  马思敏探询地说道:“你编的?”
  “唔。”
  “好一个同心结,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马思敏看着凤歌,心里却说但愿凤歌能真的如此结,长久地与己同心,那么也不枉自己对她用心良苦。
  总想着自己必须要回赠一件东西才像话,马思敏低头看看自己身上所佩之物,不由摇了摇头,然后他说:“我身上戴的这些东西拿不出手,下回来我再挑一样好的送你。”
  凤歌点头,忽看见马思敏那头如墨玉般的乌发在阳光底下发出如绸缎般的光采,便调皮地说:“人常云青丝,不就是情丝么,要不你送我一根头发丝儿也成。”
  马思敏当真是哭笑不得,心想自己才在心里夸奖她呢,她就露出这般调戏的嘴脸来,自己往后不但要办好皇帝交代下来的差事,因为这丫头他对这后宫的动静不知还要花费多少心思呢,便不由用力一跺脚,说:“你也别贫嘴了,就到为止,赶紧回吧。”


  ☆、第十二章  皇太孙

  日渐西斜,凤歌斜靠坐在廊沿下,半眯着眼看着前方花丛里的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火红的石榴花如火如荼地盛开着,看着是那么喜人。可由于这两只彩蝶在花间时停时飞。双飞双落夕阳下无限恩爱让人觉得所见到的分外美丽。好在徐皇后这两天精气神还算不错,今早便吩咐米兰去邀请几位后宫里的妃嫔前来坤宁宫打马吊。她的一颗心才算稍稍落回肚内,紧绷的神经才算稍稍松弛下来。
  一个稚气且清亮的声音响起,问:“你在看什么?”
  凤歌侧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站在面前,五官清秀,长得圆嘟嘟很是可爱,看他一身装束应该身份不低。只是不知他怎么会出现在坤宁宫里。
  凤歌懒得去猜测他的身份,便指了指前面说:“在看蝴蝶!”
  他看了一眼蝴蝶道:“我把它们捉来给你吧!”
  凤歌一笑没有理他,心说自己哪得他那般无忧无虑。
  他却果真向花丛跑去,跑了几步,他转回身,又问:“我以前没见过你,你是哪个宫的?”
  凤歌仍然盯着蝴蝶漫不经心的反问:“你又是哪里的?”
  他道:“是我先问的你。”
  凤歌仍没有理他,继续看着蝴蝶一前一后你追我赶地正在远去,心想如果她也可以就这样飞走那该多好。
  他等了一会见她没有理他,只得闷闷地说道:“我是朱瞻基。”
  凤歌一惊忙回头仔细打量他。想着这就是那个后来继承皇位的朱高炽的长子、一代明君明宣宗。在明成祖所有的孙子里,就他最聪慧,他从小就有主见,在这一点上比他爹强,明成祖最宠爱的就是他,所以永乐八年他刚十二岁,明成祖便命他独自监国,并且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便被封为皇太孙。
  像这样一个能干人物,自己自然是要千般讨好的。没准自己顺利出宫的希望就在他身上了呢。
  凤歌看着他笑了一下,在他面前蹲下身,问:“怎么只有你一个?没人跟着么?”
  朱瞻基说道:“我自己来的。”接着问:“你是谁?”
  凤歌怔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转回头看着夕阳斜辉下独自寂寞着的花丛。
  她是谁?是朱凤歌?还是秦诗诗?是大明朝的郡主?还是现代白领?一时间脑中纷乱如麻。
  他又脆声问了一遍:“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肯讲么?你是谁?”
  是啊!她是谁呢?她也不知道她应该是谁。
  凤歌看着他迷惘一笑。他呆呆看着她,然后咕哝道:“怎么会有这么呆的宫女?!”
  一个太监匆匆跑来,嘴里着急地嚷道:“哎哟!主子爷,我可找着您了。太子妃娘娘可急坏了。”
  朱瞻基说:“我母妃急什么,我这不是来瞧皇奶奶么?”
  那太监说:“小爷,那你可要吱应一声啊,得,您先忙着,我这就去回了太子妃娘娘。”说罢便一溜跑出去。
  朱瞻基便跑去伸手捉那蝴蝶,那花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