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生锦-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彤萱抿嘴一笑,道:“以媳妇看啊,是妹妹欺负了权大人才是。”
方锦书这样能耐的人,婆婆怎么会觉得会受夫家欺负?这实在是想不明白。
可是,在司岚笙看来,方锦书就是那个永远都需要她保护的女孩儿,是那个娇软的姑娘。
“母亲放心好了,他断然欺负不了我。”方锦书明白她的这份心情,保证道:“将来,一定要让他来给母亲致歉。”
“给我致歉做什么?”司岚笙瞪了她一眼,道:“这日子过的好不好,那是你自己的事。”
被她们两人一闹,她的心情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好了许多。
“母亲说的对,你自己好好过。”乔彤萱笑着补充。
“就像大嫂眼下一样,对吧?”方锦书打趣着乔彤萱。
在乔彤萱还没有过门前,她还担心着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就怕过不到一块去。或者,将日子过得平淡如水,迟早都会出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方梓泉和乔彤萱两人,婚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自打从庄子上小住回来,两个人的日子,称得上是蜜里调油。
方梓泉性情纯善,刚好滋润着乔彤萱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而乔彤萱的见识才学,让方梓泉很喜欢与她谈天说地。
两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虽然说的这一个通常是方梓泉,听的常常是乔彤萱。但她的应答,总是能得方梓泉的心意。
司岚笙虽然还没把手上管家的权利交给乔彤萱,但在花厅议事时,已经将她带在身边。
乔彤萱波澜不惊的风仪,云淡风轻的处事手法,令一众人等不敢轻视于她这个新媳妇。
方家上下看着,都感叹方梓泉讨得一门好媳妇。
不止是方家,就连修文坊里,都认为方家这个嫡长媳,娶得对极。
乔彤萱毕竟还是新媳妇,脸嫩的紧。被方锦书这么一打趣,便有些羞怯。
司岚笙见了,便替她圆场,问道:“泉哥儿可出门了?今日早饭,他吃得可好。”
方梓泉成家后,她便没有再过问过他的饮食。此时,不过是没话找话来说罢了。
乔彤萱轻轻敛礼,应道:“回母亲的话,夫君用了一碗梗米粥、大半碗菜、三个水晶虾饺,和两个煎包。”
作为妻子,对自己丈夫的生活,自然要无微不至。
司岚笙微微一愣,她不过是随口问起,没想到她记得这般清楚。
“好孩子,可是你亲自料理的?”只有亲自经手,才会记忆深刻。
乔彤萱的面色微红,轻轻“嗯”了一声。
见她如此上心,司岚笙益发放下心来。
说实话,在乔彤萱没有进门前,她委实是有些担心的。
丧母之后,她的性情大变,这些司岚笙都看在眼里。这让司岚笙不得不担心,她的性情会变得偏激,进而影响到与方梓泉的婚姻。
若果真如此,就算她带来了丰厚的嫁妆、珍贵的典籍,受惠的是方家后人,被影响的却是她的儿子。
幸好,事实证明,她曾经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看着小两口过得好,司岚笙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儿子有了媳妇精心照顾着,她虽然有不舍,却也知道应该放手。
烟霞取了一件蜜合色羽缎披风过来,给司岚笙披上,几人一道出门,去慈安堂给方老夫人请安。
在空中酝酿了许久的雨,在此时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空气里充满了凉意。在路上还未来得及加衣的行人,缩着肩膀拢着袖子,加快了脚步。
向来肃穆的刑部衙门,笼罩在绵绵秋雨中,因此多了几分萧瑟的味道。
权墨冼端坐在签押房里,无视那些人时不时瞥来的目光,从容不迫地批着手里的公文。
他们想些什么,不用猜他也能知道。
“大人,尚书大人请您过去一趟。”
权墨冼抬眼,应道:“好。”
他用一方镇纸压住摊开的公文,长身而立,步态闲适不疾不徐。
“尚书大人,您找我有何吩咐?”他站在房中,拱手问道。
“坐。”顾尚书将手中的书册在案几上敲了敲,斜着眼睛看着权墨冼,道:“听说,昨日你得罪了齐王?”
权墨冼拱手:“下官不知是否得罪,王爷确有不愉。”
“你说你,让我怎么说你是好?”顾尚书痛心疾首道:“那可是王爷,有什么事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权墨冼两眼一翻,道:“大人您是知道我的,就是这幅死硬脾气。在皇上面前下官也是实话实话,王爷如何能例外?”
“商鞅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顾尚书失笑,伸手点着他的鼻子道:“你这张利嘴,真是不饶人!”
他对付权墨冼常常失利,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这会见到他对齐王也如此,不由心情大为畅快。
“大人的关心,下官心领了。”权墨冼拱手:“还请大人放心,若王爷怪罪下来,自有下官一力承担了,不会连累刑部。”
顾尚书摆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就是问问你。”
看着权墨冼退出房门,顾尚书把玩着手中的印章,陷入了沉思。
权墨冼此番举动,究竟是何意?
☆、第七百七十三章 负责到底
顾尚书绝不相信,权墨冼的骨头,就真的这么硬,连堂堂齐王的账也不卖。
不是这场戏不够真实,实在是对方未来的岳丈,就是齐王府上的詹事。他果真能,丝毫不考虑岳家的立场?
这么一番试探下来,他却是信了几分。
赐婚,也许并不是权墨冼自己愿意,而是齐王通过联姻,想要强行将他捆绑到战船之上。
齐王却没料到,权墨冼一心想要做个孤臣纯臣,才如此不给他颜面。
越是急切,权墨冼的反弹也就越大。
齐王欲替肖沛与方锦书做媒,在收服方家忠心的同时,也搭上承恩侯府这条船。
那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关景焕还特意召集了大家,来商量对策。绝不能任由齐王如此坐大,需另谋一件事,来达到平衡。
然而,还没有等到太子出手,肖沛便东窗事发。
正好这件案子因为事涉皇亲,京兆府的处置权限不够,便移交到了刑部。
顾尚书如获至宝,知道肖沛那时正在齐王府上做客,等待赐婚。便立即派权墨冼前去齐王府拿人,顺便给齐王一个难堪。
他之所以派权墨冼前去而不是别人,正是因为这是件得罪人的差事。
刑部里的官员,大多都是太子的人,听从他的安排。虽然太子和齐王眼下已经摆明车马,但他总不能,让自己人去做这样不讨好的事。
而权墨冼一向不听使唤,又够品级,他不去谁去?
但令顾尚书没想到的是,权墨冼这一去,确实带回了肖沛,却也顶替肖沛获得了赐婚。
当日,只以为权墨冼是因为在刑部受到排挤,好不容易见到齐王,便迫不及待的投到对方麾下。
因为此事,关景焕还训斥了顾尚书,让他很是郁结。
他们是想要将权墨冼打压得无法翻身,却没有想到会因此将他推到了对头那里。
看起来,确实也是这么一回事。
然而,假设权墨冼自己并不愿意,是受齐王胁迫,不得不从呢?
那昨日之事就说得通了。
怪不得,自赐婚之后,权墨冼再也没有求见过齐王。
按理,新投诚的人,最是迫不及待想要立功的时候。断然不会像权墨冼一般,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所以齐王才沉不住气,大张旗鼓地设宴邀请权墨冼,打着他不敢在人前落一位王爷颜面的主意。要将权墨冼投到他麾下一事,通过这等方式,给坐实了。
只要两人吃上一顿饭,他们之间具体说过什么,又有何人知晓?
众人只看见齐王设宴的事实,不会细想。
结果,齐王却料错了权墨冼的性子,踢到了铁板,闹了好大一个没脸。
顾尚书在脑子里把整件事顺了一遍,越想,越觉得正是这样的逻辑,这完全说的通。
权墨冼这个人,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且再看看,若果真如此,他们就应该调整一下布局。这颗棋子,与其打压,不如好生利用起来。
顾尚书自有思量,朝野上下也在静观其变。
秋雨沿着屋檐淅淅沥沥地往下淌着,成串的水珠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滴落到房门前的水沟里。
方孰玉处理完手上的事情,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已近午时。
他吩咐道:“去替我看看,王爷有空闲?我要求见王爷。”
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站在廊下等着回复。忙碌了一个上午,略站站也能活动筋骨。
约莫两刻钟功夫后,齐王带着亲卫沿着游廊而来。
“王爷怎么亲自来了?”方孰玉愕然,忙拱手相迎。
齐王磊落一笑,解下斗篷,抖了抖上面的雨水,将其交给亲卫。
“先生说哪里话来,本王怎地就不能来了?”
“是下官失言了。”方孰玉忙道:“这里风大雨大,王爷快请进里面说话。”
齐王摆摆手,道:“正好是用午饭的时辰,不如去园子里,听雨赏景。”
这里是詹事府,人来人往。而齐王想说的话,并不想露了半丝风声。
在园子里设宴,有亲卫守护,有雨声掩护,最安全不过。
密事,并非一定要在夜深人静之时来议。
詹事府紧邻着齐王府的后花园,两人从后门出来,沿着抄手游廊走了一刻钟的功夫,便到了一处八角飞檐亭内。
两人坐定,不多时,便有下人提着食盒入内。两荤两素,每人各有一盅熬得香浓酥软的牛尾汤,简单、可口。
齐王先行起筷,方孰玉随后。
食不言,两个男人举止有度,用饭的速度却很快。
不多时,下人便撤了碗筷,伺候两人漱口后奉上香茗。
齐王示意下人退下,道:“先生,你今日找我,可是为了权郎中之事?”
方孰玉忙点头道:“正是。说来惭愧,是在下教婿无方,才令他闯下大祸。”
“这与先生何干?”齐王笑了笑道:“别说还未成亲,就是成了亲,你这个岳丈也管不到女婿头上。”
“话虽如此,还是我疏忽了的缘故。”方孰玉摇头叹息,道:“没想到,他竟然是那样的忘恩负义之徒!”
“说起来,我们方家助他良多,没想到养了个白眼狼!我那女儿,将来还不知怎生是好!”
“先生莫急。”齐王笑道:“如此情形,本王怎可坐视?天下父母心,本王亦感同身受。”
他看着方孰玉,眼神十分诚挚:“这桩婚事,是本王保的媒。令千金日后的幸福,本王也有责任。”
“王爷快莫这样讲。”方孰玉忙起身拱手,道:“小女何德何能,要让王爷替她操心。是我没有理好家事,王爷这样说,在下实在是过意不去。”
齐王起身,双手将方孰玉扶起,温言道:“先生说哪里话来。你的事,就是本王的事。”
他朗声一笑,道:“本王这也是有私心的,只愿先生能专心政务才好。”
方孰玉微微怔住,忙道:“辅佐王爷,原本就是下臣的份内之事。这天下苍生,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
“先生的胸怀,本王自愧不如。”齐王动容,感慨道:“所以,先生的家事,本王一定要负责到底。”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双生锦》,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是故意的
“好教先生得知,昨夜本王已经秘密请了权墨冼来府上。”齐王正色道:“本王的颜面不打紧,这关系着令千金一生的幸福。”
权墨冼昨夜来得隐蔽,至于是他主动前来,还是齐王请来,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
齐王如此说,不正可以趁机再收买一次人心吗?
此外,他并不希望见到,权墨冼与方孰玉这翁婿二人的关系,亲密无间。对他而言,两人互相猜忌、疏离,才是他愿意看见的。
前有权墨冼公然拒绝他的邀请,后有他为了方孰玉,不计前嫌再次秘密延请。
作为龙子凤孙,堂堂王爷,当朝唯一能与太子争储之人,他肯为了臣子做到如此地步,谁都会感激涕零。
“王爷……”方孰玉再次长揖到地:“您的恩典,下臣铭感五内,结草衔环也难以偿还之万一。”
“先生言重了!”
齐王再次亲手将他扶起,道:“本王略尽绵薄之力,哪里就需要先生结草衔环了?先生别放在心上。”
“权墨冼的野心不小,本王已经应承了他,将来一旦事成,就许他一个重臣位置。”
“这……”方孰玉又惊又怒,道:“这个小子,实在是太不知轻重!他,他怎么敢这样对王爷开口?”
“别怪他,”齐王摆摆手道:“年轻人有些冲劲是好事。眼下,他是父王手里的一把刀,将来本王也需要他做好这把刀。”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先生不要再提。”
“可是……”
“总之,先生只要知道,权墨冼如今是本王安插进刑部的一颗钉子就行。”齐王笑了笑,道:“阴差阳错的,这却是好事。”
“话虽如此,王爷您叫下臣的心里,怎生过意得去?”
“又不仅仅是为了先生。”齐王洒然一笑,道:“因为顾尚书,刑部是一块铁板。父皇把权墨冼当做一颗钉子敲进去,本王不妨再敲的深一些。”
“王爷英明。”方孰玉道:“既然如此,就不妨将这场戏,做的更真一些。”
齐王哈哈一笑,道:“先生不愧是本王的智囊。如何做戏,还请先生一一道来。”
他和方孰玉说了这番话,正是要将权墨冼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上面,光有舒长史一人还不够,加上方孰玉的谋略,才能逼真。
秋雨,在飞檐亭外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滴打得树叶劈啪作响,复又流淌入地面。将两人的谈话,完美掩盖在这天地间的乐章里。
同一时辰,杨柳到了翠微院里。她收了伞,提着一匣子糕点,进了抄手游廊。
“见过四姑娘。”她见到方锦书,屈膝见礼。
“今儿怎地来了?”方锦书瞧着她,略想了想问道:“可是有什么东西,要带给我?”
权墨冼昨日拒绝齐王,今日杨柳上门。这其中的关系,她稍稍一想便明白过来。
他的着紧,让方锦书的心头,涌上一阵甜蜜。
“四姑娘怎地知道?”杨柳吃惊地张了张口,将桂花糕放在桌上,从怀里取出来一封书信,恭敬地呈上。
方锦书瞥了一眼信封,便认出来是权墨冼的字迹。
“都放这里吧。”她淡淡地吩咐,心情却不可抑制地变得好了起来。
“姑娘,您不打开看看吗?”芳菲忍不住问了一句。
“有什么好看。”方锦书自己或许没有发现,她这语气就好似在与情人斗气。只说了这一句,她便过问起货行及高楼等人的近况。
待杨柳走后,她听着外面这场秋雨,有些心神不宁。
芳菲看在眼里,抿嘴一笑,将桂花糕用白瓷盘子盛了,放在方锦书面前道:“姑娘,趁新鲜赶紧尝尝,再放味道可就不好了。”
“婢子瞧着,这匣桂花糕正是姑娘爱吃的那家。听说,每日就只卖那么两个时辰,卖完就没了,还得提前去排队。”
方锦书轻轻“哼”了一声,道:“我才不稀罕,不过是打发下人去买的罢了。”
“那……”芳菲拉长声音,问道:“赏给婢子如何?”
“拿去拿去,你个馋猫。”方锦书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过一盒糕点,也值当你来来回回说这么多。”
“毕竟是权大人遣人设法送来,”芳菲偷眼瞄了一眼方锦书道:“婢子总要先顾着姑娘。”
“他送来的又怎么样,莫非味道要特别些不成?”
“姑娘说的极是,那婢子就端走了。”芳菲作势欲端。
“慢着!”
方锦书忽地觉得有些后悔,道:“你分一分,给我留几块,其余你们分着吃了。”
芳菲抿嘴一笑应了下来,将桂花糕拿了下去。
不一会儿,便换了一个水晶碟子盛着端上来,另沏了一杯桂花金菊茶上来,笑道:“姑娘且尝尝看,这茶是宁先生新送来的方子。”
她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初入方府的小丫头,料理起方锦书的起居饮食来,乃是一把好手。
桂花糕味道香甜,多吃几块便稍稍会有些腻味。而宁先生这个新制的方子,虽然主料也是用桂花,却十分清冽爽口,配在一起最合适不过。
方锦书“嗯”了一声,道:“你先下去。”
芳菲敛礼告退:“婢子就在外面,有事姑娘尽管吩咐。”
窗外秋雨连绵不绝,打在芭蕉叶上,再滚落入凡尘。那封书信,安静地躺在书案之上,桂花茶散发出袅袅的香气,岁月静好。
方锦书靠在窗前,看了那封信半晌,出了一会儿神,才用裁纸刀细细裁开信封。
权墨冼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比在那书坊售卖的书册还要规整干净。
字很漂亮,但内容却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他写了满满好几页的信纸,甚至还举了典故,无外乎就一个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原来想早点跟你说的,只是事出突然,你别生气。”
看了两遍,方锦书好像瞧见了他写这封书信时的情形,扑哧一下乐出声来。
这个人,原来也有这么可爱的时候。
她之前以为,心思深沉、刻板、冷漠、不择手段,才是他的代名词。
原来自己,错得离谱。
那些,不过是他掩饰自我的面具。在这一世,她才有幸真正了解到他的真性情。
☆、第七百七十五章 默剧
方锦书望着窗外的秋雨,伸出手去感受着天地间丰沛的水汽,有些出神。
他,其实是一个心怀大爱之人。
只是这份爱,他从不轻易诉说,只默默守护。
在前一世,他为了这份爱付出良多。不仅背负着奸佞的名声,冷眼面对着同僚的排挤,在林晨霏惨死之后,还始终孤独一人。
想到这里,方锦书的眼里凝上一层薄雾,鼻头有些酸楚。
这一世,就让自己陪他走吧。
虽然前途莫测,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但能陪多久,就陪他多久吧。大不了,她带着方家跟着未来的武安侯,从这高芒王朝里销声匿迹。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得不面对离别。
她不认为,权墨冼会跟她一起离开。这片土地,他爱得深沉。
方锦书悠悠叹了一口气,拈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慢慢品着。甜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桂花的香味沁入心脾。
那是个最糟糕的结果,除了能保住方家上下一条性命。
不仅仅是权墨冼,就是方家,也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离了这里,离了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离了熟悉的风土人情,方家会不会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无所依归呢?
一个家族,想要生存、延绵,就要寻找到新的寄托,方能凝聚力量。
方锦书担心,失去了为之奋斗的一切后,方家会失了魂魄,走上一条逐渐没落之路。
她不知道,未来的武安侯是怎么能做到如此决然的离开,如何会有如此大的勇气。或者,这与他身边的徐婉真,有不可忽视的关系。
徐婉真这个神秘的奇女子,前世今生她都看不明白。
然而想这些都为时尚早,不如着眼当下,好好陪着他,珍惜他吧。
下着雨,天色暗得都比往日要早了许多。
到了下衙的时辰,权墨冼撑着一柄油纸伞出了刑部衙门,不疾不徐。
方家一名下人截住了他的去路,冷着脸道:“权大人,我们家老爷请你过去。”他当众说方锦书“克夫”,方家下人见到他有好脸色才怪。
权墨冼不以为意,这样的情形他早有预料。
他只担心方锦书的反应,其余人等他统统不放在心上。并非他不屑,而是他要做大事,没有太多精力耗费在处理这些琐碎的人情世故上。
到了方孰玉乘坐的轿子跟前,他将油纸伞放在地上,冲着轿帘拱手:“见过詹事大人。”
一阵秋风拂过,吹得轿帘翻飞,轿子里面的人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
权墨冼再次拱手,秋雨裹着冷风打在他的身上。只几息之间,他的官袍便被雨浇得湿透。
雨水沿着他的面颊往下淌着,流入脖颈之中。可是,他仍然站得如松竹一般笔直。
四周的路人见了,远远的指指点点。
“瞧见没,权郎中昨儿口出狂言,今日就被詹事大人教训了。”
有些人不明其理,问道:“这却是为何?詹事大人,如何能管到他的头上,权郎中不是供职于刑部吗?”
另一人白了他一眼,道:“那么大的事,你竟然不知道?皇后娘娘亲自赐婚,方詹事眼下可是权郎中未来的老泰山。”
“啊,怪不得。未来岳丈,自然是可以教训教训这未来女婿。”
“谁说不是?当今圣上以孝治国,再大的官也不能忤逆不孝。”众人附和。
是的,权墨冼能当众顶撞齐王,却不能对方孰玉说半个不字。
雨,越下越大。
豆大的雨滴浇在轿子顶上,倾泻而下。
轿子里坐着的人,和外面站着的人,安静、默然、无声。
大雨好似拉开了一层幕布,在他们两人,与远远站在屋檐下避雨看热闹的人之间。
就像一出默剧,上演的内容只有他们才懂。
权墨冼眨了眨眼,眨去视线中雨水所形成的雾气。他保持着拱手的姿势一动不动,手有些麻,但这样做能让他稍稍减低一些愧疚。
方孰玉要教训他,他心甘情愿领受。
他在心里偷偷想着,她知道了会不会就原谅他了呢?
又过了半晌,才听见方孰玉的声音从轿子中传来:“起轿。”从头到尾,他竟是一句话都没有同权墨冼说过。
目送着方孰玉远去,海峰忙将油纸伞撑到权墨冼的头顶,隔绝了雨水。
“公子。”海峰的语气有些担忧。
“不碍事。”权墨冼刚刚开口,却发现喉咙里有些发痒。咳了几声,道:“我们去南市。”
“公子?”
去南市,是昨夜和齐王商议好的计划。然而这时权墨冼浑身湿透,当务之急是回家换一套干爽的衣物,服下一剂防寒药汤。
秋雨寒凉,这么耽搁下去可不行。
“走。”权墨冼淡淡一笑,道:“去南市,不正好可以换一套干爽的衣衫?”
海峰无奈,道:“公子且等一等,容小的去雇一顶轿子来。”
权墨冼点点头,在这上面他没必要硬撑。
到了南市,海峰担心他的身体,直接让轿子在一家成衣店门口停下来。
换上干净的中衣,权墨冼看着在熏笼上烘烤着的官袍,默默思忖着。这么大的雨,不知道齐王会找怎样的借口,来为难于他,共同做好这场戏。
因为大雨,街上的行人稀少了许多,南市里也不如往日热闹。
这借口要是找的不好,就显得太过刻意。
还没待他多想,就听到外面喧哗起来。
“海峰,去看看外面发生何事?”权墨冼直觉,此事一定与齐王有关。
片刻之后,海峰回禀:“公子,外面有两人打起来了。”
“打起来?”
“一人是进城售卖的猎户,另一人是南市酒楼里的伙计。猎户说,他卖了两只野狍子给酒楼,约好了出城时来结算银钱。伙计却说,他没有见到过什么野狍子。”
“猎户一急,便打了伙计一拳。伙计不服,叫了好几个人把那猎户给包围了。”
海峰说得两眼熠熠发亮,道:“那猎户是条好汉,对着好几人也丝毫不露怯。”
权墨冼挑了挑眉,听上去,这事不像是齐王所安排好的。他在心头,对那猎户起了好奇心,道:“我们出去看看。”
☆、第七百七十六章 和稀泥
“公子,您的官袍还未干。”海峰道。
权墨冼刚刚才淋了雨,嘴唇发白。他私心里,并不愿权墨冼出去管这趟闲事。他暗恨自己多嘴,没事夸什么猎户勇猛。
“让伙计送一套成衣来便是。”
这里是成衣店,售卖的都是提前制好的不同大小的成衣。
通常,人们会购买布料自行裁剪缝制,才得体合身,花样刺绣等也都是客人自己所喜欢的。但总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应急购买,考虑不了那么多。
比如外地来的客商,再比如权墨冼此时,还有请不起绣娘的普通老百姓,成衣店便应运而生。
成衣店也分不同的档次,比如徐家开设在西市的成衣店,就是针对普罗大众的。以面料结实耐穿,款式朴实、价格便宜。
而这家开设在南市的,从面料到刺绣等等,都要好上不止一筹,自然也就要贵上不少。
这样的成衣,因为价格,需求量并不大。
大户人家,谁还缺几个绣娘不成?所以,这家虽然名为成衣店,实际上最主要还是经营绸缎布匹。
但既然叫做成衣店,店里的成衣总是齐全。没多久,便送来了一套衣衫,海峰伺候着权墨冼换上。
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功夫,待权墨冼出现在门外之时,打架的两方已经被赶来的京兆府衙役给拖开。
猎户身形高大魁梧,背着一张硬弓,嘴角破了皮,一行鲜血蜿蜒而下。
但那几名酒楼的伙计更是凄惨,人人鼻青脸肿。
权墨冼袖手站在屋檐下,微微一笑。怪不得,连海峰都称赞这名猎户勇武,确实是条好汉子。
既然京兆府巡逻的衙役已经赶到,他且先看看。
“光天化日,为何聚众斗殴?”领头的衙役手持水火棍,沉声问道。
“回大老爷的话,”一名伙计机灵地凑上前去,道:“这人红口白牙地诬赖于我。明明没有的事,他非说扛了两只野狍子卖到我们酒楼。”
衙役久在南市巡街,与这些伙计都是相熟的,闻言点点头,用水火棍指着猎户问道:“你说你卖了野狍子,有何见证?”
猎户抱拳道:“回大老爷的话,我进城时天色尚早,交割野狍子后就离开了,给家里买些米粮带回去。”
“为何不当场银货两讫?”衙役问道。
猎户指着伙计道:“他说今日下雨,不知道有没有客人来吃。若卖出去了,再结账于我。”
“我根本就没有见过你!”伙计愤愤不平,揉着青肿的额角,道:“没有的事!”
另几名伙计也道:“我们这么大个酒楼,至于赖你两头野狍子?”
“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也就没想着留个凭据。”猎户道:“谁知道,你们就当真赖账了?”
这一下,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分辨不清。
衙役听得头大,不耐烦地挥挥手,道:“都散了散了!既是谁都拿不出凭据,也没什么好说的。”
“那怎么成?”伙计痛的呲牙咧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