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起来还是很不靠谱,大越人来大吴,孤身一人,而且不走了,莫不是有什么问题?她起身,撩开门帘,去铺子里叫李河。
莫小荷正在做面条,看表哥惶恐地跟在大舅娘身后,就猜测,表姐什么都交代了,她还是躲避一下,以免殃及池鱼,这件事和她一点关系没有,她也是才知道!
“你说吧,咋回事,你妹妹看上了那个叫冯大春的小子。”
文氏问李河,主要怕二人私下里有什么,私相授受,那也只能把人送走,她不会让闺女嫁个不了解的人,别怪她棒打鸳鸯。
李河还糊涂着,看娘亲面色严肃,以为有什么事要商议,他刚坐下喝一口水,全部喷了出去,瞪大眼睛,比文氏还震惊,“娘,你说啥?我没听错吧?”
“小秀,咋回事,你看上大春了?啥时候的事?”
李河不可置信,文氏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看儿子表情,不像是撒谎,莫非真如闺女所说,是单相思?那有些难办了。
“就是去照顾大丫姐那天,我在门口,看见他送柴禾……”
之后,三人去了山里,李河喝多了酒,呼呼大睡,那晚四个人在院子里烤鸡,烤猪蹄,她也不不知道为什么,就动了心思。
“不是我做哥哥的说你,你咋和小荷那丫头一样了?做一顿好吃的,就被人家收买……”
李河坚定以为,妹妹李秀是个吃货,因为冯大春烤猪蹄好吃,露一手,所以让小妹芳心暗许,难道现在男子娶媳妇,下得厨房是必须技能?
李河摸了摸下巴,决定请教几招,好好修炼,说不定也能为自己找来个美貌贤惠柔顺的小娘子。
“啊?烤猪蹄真有那么好吃?”
文氏也有些懵了,被兄妹二人带得偏离话题,完全抓不住重点。
“是啊,是啊,就是很好吃。”
李秀说完,揉着小手帕,她看上冯大春,是觉得他人不错,吃苦耐劳,脾气也好,这样的汉子,将来肯定是疼媳妇的,而且他头脑灵活,卖柴禾也小有进项,总之除了不是大吴人外,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就知道吃!如果他不回去,倒也不是不行。”
文氏想了想,觉得还得问问莫小荷和顾峥,她最后排除莫小荷,决定还是直接问顾峥更稳妥,那人一看就像不会撒谎的,定然实话实说。
在了解清楚情况以后,全家人坐下商议,再做决定,文氏以为自己做了很大牺牲,却忽略一个问题,冯大春那边,一点不知情。
------题外话------
晚上小莲要去看牙医,根管第二次治疗,还不知道几点能回来,利用中午,先赶出来一章
第167章 来人
莫小荷在屋檐下听墙角,等里面没有了争吵声,她估计暴风骤雨已经过去,转到灶间,端了两碗热汤面条,里面加了切得细细的鸡肉丝,上面撒着一层葱花,又点了两滴香油,香味四溢。
李秀天刚亮就搭牛车来了县城,而文氏为了找闺女,也没来得及吃一口饭,风风火火,这下肚子正咕咕作响,母女二人不再多说,只一盏茶的工夫,大碗面见底,汤都喝得一点不剩。
“小荷,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文氏真心夸赞,成亲了之后就是不同,半年以前,莫小荷还是一团孩子气,如今身量抽高,有了少女的风姿,嫁给顾峥,竟然能进灶间了。
“娘,表妹做菜很好吃,特别讲究,就像今儿做的面条,你肯定舍不得放那几滴香油。”
文氏不再反对,表示有商量的余地,李秀心情轻松不少,调侃自家娘亲,家里根本没有香油,镇上香油作坊一小瓶子要好几百文,只有过年能和几户人家拼凑,一起买一罐,包饺子放些提香用。
“你这死丫头!”
文氏点了点李秀的头,原因弄明白了,人就不好继续留在镇上,“你跟着我回村,我会和你爹商量。”
“娘……”
李秀扭捏地看了莫小荷一看,希望表妹能帮忙说一句话,她在镇上,才有见到冯大春的机会,看到他推着装满柴火的小车,她莫名感到柔软成一团,很想和他多说几句话。
莫小荷假装没看见,把碗筷放在托盘里,快步走出门。这个忙,她真不能帮,不然以后万一有什么岔子,落埋怨。
李秀没有一个支持者,孤军奋战,只得整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袱,蔫头耷脑地跟在文氏身后,看来以后进镇,也不如以往那么自由了。
“不说别人,你看看莫大丫,你就不能吸取教训?”
莫家发达了,只有莫大丫被除族,过苦日子,婆家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成亲之前不矜持,失了名节。
“娘,我晓得。”
李秀不敢反驳,刚走出门,见冯大春推着小车,进了院子,他熟练地把柴禾放到灶间门口的柴火垛子上,又讨了碗水喝,转身要出门。
“大春,你进来喝杯茶再走啊,歇歇脚!”
冯大春每次来送柴禾都不要钱,只为朋友间的走动,李河过意不去,多次留饭,奈何冯大春没有时间,他一天进山一两次,得闲还会去大户人家做短工,回来天已经漆黑了。
“不了。”
门口还有一车柴禾,冯大春还得送柴,摆摆手,快速走出小院子。李秀盯着他的背影发愣,直到人走远,才回过神,和娘文氏小声介绍,刚才送柴禾的汉子,就是她的意中人。
“回家说。”
只有一面,文氏对冯大春印象不错,见院中有女眷在,一直低头,人也不多话,看样子,是个勤快人,文氏对未来女婿要求不高,不好吃懒做,懂得疼人就好。
母女二人离开回村,莫小荷终于松一口气,她没想到,表姐有这么大的勇气,竟然为抗议相看,偷跑到镇上来,她趁着顾峥去办事,一个人到街上转了一圈,买了几样做月饼的材料,她准备先试验下。
“表哥,你帮我做几个模子,还有铁皮烤箱,我之前画图给你,做的咋样了?”
莫小荷拎着大包小包进院子,看得李河嘴角直抽,哪有那么多东西要买?家里有白面,上次不是刚买过的吗?自家表妹太不会过日子,多亏顾峥以前走镖,有点家底。
“模子那个你找木匠做,铁皮箱子做好了,就在后院,你又要捣鼓啥?”
李河揉了揉额角,铺子里生意忙,他一个人又要做账房,又要做掌柜,团团转,就是舍不得花几百文再请个伙计,总觉得自己辛苦点就行,小本生意,每个月省个几百文,就能算作盈利。
“做月饼,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我怕掉链子。”
莫小荷一脸理所当然,月饼只是第一步,以后接着做面包,烤饼干,做美食不是为了赚银子,是为取悦自己,若是做得口味不错,她可以考虑把做法告知大舅娘,给家里开个糕点铺子。
镇上糕点铺子只有零星几家,枣糕,老式槽子糕,还有芝麻条,统共没几样点心,想吃好吃的,还得去县里买。
这年头走亲访友,习惯性带着油纸包的点心上门,一到过年过节,铺子早早关门,去晚了,点心渣子都买不到,莫小荷这么一寻思,开糕点铺子大有所为。
“哪用那么麻烦,过两天我去县城,给你买两块。”
还不到中秋,镇上糕饼铺子没有月饼卖,去县里说不定能买到。
“咱们搭伴,一起去,我要买老字号铺子里的火腿。”
自家夫君不喜欢吃甜食,莫小荷琢磨做点火腿月饼出来,现在材料买齐,做月饼要用特定的细白面,一斤贵两文钱,花生油,还有核桃仁,花生仁,芝麻,杏仁和葡萄干,刚好凑齐五种,可以把馅料做出来。
“买几块就能解馋,你偏生要折腾。”
李河摇摇头,前面有伙计叫人,又来了一单生意,他连忙应一声,转身进了铺子的大堂,留下莫小荷在原地,本想拉表哥做苦力,现在是不行了。
顾峥这么一走,到黄昏还未归,莫小荷等得着急,就回了自家新买的小院做饭,一天时间,家里七七八八的东西基本补齐,衣柜等,花了银子在木器店订做,也刚好送到,内室焕然一新。
原本夫妻商议自己打柜子,木材就在山里砍,可运输下来不方便,他们又着急在镇上找落脚的地方,就打消了念头。
晚饭做好,天色渐渐暗下来,莫小荷站在胡同口,周围家家户户升起炊烟,正是晚饭时分,饭菜飘香,还有小娃说笑的声音。
大街上人来人往,赶着回家的路人,步履匆匆,土墙上长着杂草,远处夕阳是红色的火球,只是没了刺眼的光晕,回落到山的那一边。
暑气减消,凉风习习,莫小荷用帕子擦了擦手,她家夫君还是没有回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反复热了两次菜,天已经彻底灰暗下来,她点燃了树下的风灯,坐在石椅上发呆。
胡同内,传来马蹄子的响声,莫小荷腾地站起身,她刚走到门口,正好看见一脸疲惫的顾峥,“娘子,等急了吧?”
“小荷丫头!”
还不等莫小荷说话,车厢门被拉开,熟悉的说话声,莫小荷定睛一看,惊呼一声,“张大娘!”
张大娘身边是张伯,二老招招手,等马车彻底停稳,才踩着车凳下来,莫小荷在一旁搀扶,“张伯,张大娘,你们怎么来了,是要给我惊喜吗?”
“小荷丫头……”
张大娘刚想说话,被顾峥阻止,他们走了十几天的路,搭车来到大吴,路上饥一顿饱一顿,在家里带来的饭团子,因为天热,没两天就馊了,张伯吃坏了肚子,喝了好几副汤药才好。
“哎呀,天都黑了,我去热饭。”
莫小荷和顾峥对视一眼,赶紧进厨房打了一盆热水,又麻利地把做的几样菜热上桌,放在家里的堂屋,四人落座。
红烧肉,鲫鱼汤,还有两样炒青菜,一碟花生米,莫小荷拿着小酒壶,给张伯和自家夫君满上,从京都回程,夫妻二人答应再回去一次,因为商队路线,不得已变卦。
“娘子,张伯和张大娘被我们连累……”
顾峥出门办事,去了一趟县里,回程在城门处,遇见了拿着单子找人的张大娘,顾峥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张大娘怎么可能在大吴,走进一看,的确没认错人。
范淑香死后,她那当村长的爹就找了个由头,挤兑二老,污蔑他们偷窃,村民们也不敢帮着说话,他们又孤苦伶仃,就被排挤出了小村子。
张伯和张大娘手里有点银两,本是要留给顾峥的,他们按照信上地址找人,没成想事有巧合,刚好碰上。
顾峥问明原因,硬是要把人带回来,以后负责二老日常所需,那个小村子既然如此的无情无义,不回去也就是了。
张伯和张大娘却认同,自己是半截棺材入土的人,两个拖油瓶,他们很是忧心,可若拒绝,他们也确实没有地方可去。
顾峥带人回来是自己的决定,没和莫小荷商量,他回来路上都在想一个问题,怕自家娘子反对。
“张伯,张大娘,你们多吃点,一路也没好好吃饭了。”
莫小荷点点头,把手放在桌子下,握了握顾峥的手,夫妻二人无声地交流。说起和二老的渊源,虽说是顾峥救人在先,但是他深受重伤,若没有二老照顾,早已不在世上。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接来大吴最好,不然她也忧心二老,在那个小村落,也只能相依为命。
这次赶路,老夫妻身上衣物没有几件,却坚持带了一麻袋的带皮花生,顾峥曾经说过,最喜欢吃,张大娘每年都会炒出来留着,一直放到生芽,只为等他回去。
饭毕,顾峥去灶间烧水,张大娘又抢着洗碗,被莫小荷制止,她把二老带到另一间房,刚刚放好的床和衣柜,还散发着木头的清香。
“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张伯,张大娘,你们就安心住下,我和夫君给你们养老。”
莫小荷赶紧表态,毕竟是夫君的救命恩人,不能让人寒心,若不是那个范寡妇,二老在村里好好的,也不至于被赶出门。
“小荷丫头……”
张伯眼角含泪,张大娘想说什么,嘴角动了动,最后拉着莫小荷的手,泣不成声。被赶出村子,二老没有一点埋怨,就想着以后实在无处可去,就在山里搭建个木头屋子过活。
“我给你们铺被褥。”
赶路十几天,风尘仆仆,肯定要好好洗漱下,莫小荷带二老参观了家里的前后院,可以开辟一小片菜地,种花草,出门不远就是集市,若是闲着,早起赶集,去凑个热闹也不错。
一通忙乱下来,张伯和张大娘太过疲累,盖着松软的薄被,二人沾着枕头就睡着了,从来没睡得这么香过。
这边,莫小荷点燃了油灯,从柜子里翻出细棉布,画线后裁剪,两位老人衣衫破烂,没有一件不带补丁的,她看着心酸,想赶制出来两套新衣给他们穿。
“娘子……”
顾峥眸色深沉,抿着嘴唇,心里明白,自家娘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他本来就不善言辞,更是说不出什么感激的话,只能默默记在心上,以后他要对娘子好点,再好点,才不会辜负她。
第168章 黑市
莫小荷房间里的灯亮了一整夜,一直到东边泛出鱼肚白,她才赶制住两套成衣,她精疲力尽,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最后支撑不住,刚上床就睡了过去。
顾峥小心地帮着自家娘子脱衣服脱鞋,又放下纱帐,他看着叠得整齐的两件衣裳,内心百感交集,虽然不是给他做衣裳,可这一切,都是为顾及他的感受,也怕张伯和张大娘不安,为了安抚二老。
天光微亮,对面的房间传来窸窸窣窣地声响,老两口闻着被褥清香的味道,一夜好眠,他们还没住过这么好的屋子,砖瓦房,看床和柜子,一切都是新的。
“老头子,我不是做梦吧?”
张大娘不敢置信,按照他们所想,把卖熊皮的银子给顾峥送过来,然后找个山林搭建小木屋,找个没人的地方,老两口谁先走,另一个人负责挖坑,埋葬。结果,多年夫妻,为这个还拌嘴,都想当先走的人,这样更安心。
“你掐我干啥啊!”
张伯的胳膊被拧了一下,他皱了皱眉,一切不是梦,昨天在县城,他们老两口正好碰见顾峥,就被他带回来,还说给二人养老送终……
“起来起来,我得给顾小子和小荷丫头做早饭了。”
张大娘念叨几句,换了衣裳,刚走出门,顾峥已经穿戴整齐,手里拿着两件新衣,“小荷给你们做的,张大娘,你和张伯换上吧,你们身上的那套好几道口子了。”
虽然达不到衣不遮体的程度,却也需要继续打补丁,一块摞着一块,天又热,补丁厚重,不透气,大吴要比大越更热一些。
“小荷丫头连夜做的?”
张大娘接过衣衫之后,摸着柔软的细棉布,看着上面细密的针脚,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嗫嚅着,眼泪在眼眶打转。这么多年,老两口相依为命,也没人对他们那么好过。
“恩,她刚睡下。”
顾峥在院子里劈柴,张大娘坚持去灶间做饭,干别的不行,做饭她拿手,老胳膊老腿,也就能做点杂活,坚持不给夫妻二人增加负担。
很快,院子里炊烟升起,弥漫着红薯粥的香气,张大娘又做了拿手几样下粥小菜,给莫小荷单独留下一碗。
“顾小子,咱们在这里,会不会给你和小荷添麻烦?”
张伯喝着白米粥,不是糙米,味道真好,到嗓子里也滑滑的,配上辣椒鸡蛋酱,又香又辣,非常下饭,他没忍住,足足喝了两大碗。
这几天在路上,随便糊弄一口干粮,他又闹了肚子,后期只能喝点汤药和水,好不容有喷香的白米粥,就没控制住自己的嘴。
“不会,放心住下。”
顾峥赶紧安抚二老,他和莫小荷偶尔要进山住两天,镇上的院子或许会空着,一起住,有人气,也挺不错的,家中条件尚可,不差二老一口饭吃,让他们别多心。
“吃过饭以后,我带你们去医馆看看,开几副预防水土不服的汤药。”
一锅米粥要见底,顾峥要进灶间洗碗,被张大娘赶出门,“我们开好了汤药,这里交给老婆子,看你眼睛还有红血丝,怕是跟着小荷丫头熬一夜吧!再回去睡会!”
说完,就把顾峥推回卧房,张伯问清楚附近集市的位置,跑去买菜,晚上要做一桌子拿手好菜。
顾峥拗不过二老,轻轻推开门,防止刺眼的阳光射入内室,他放下窗户上的竹帘,顿时,内室暗下来不少。
莫小荷脸上有着深深的疲惫,她呼吸均匀,脸颊是淡淡的粉色,睡得正香,顾峥俯下身子,坐在床边,在她唇上,轻轻印下一吻。
嘴唇软软的,滋味正好,顾峥心头火热,禁不住想要的更多,他灌了一大口水,退后几步,坐在桌子旁边,静静地陪着她。
这一觉,莫小荷睡到正午时分才悠悠转醒,内室不通风,她有些热,坐起身看屋内光线暗淡,以为自己睡到了夕阳西下。
“娘子,醒了?”
顾峥倒了一杯薄荷茶,送到自家娘子面前,见她润了润嘴唇之后,喝得见底。
莫小荷刚睡醒,眼里还有些迷茫,弥漫着一层水雾,看起来很无辜,如一只迷途的小鹿,让人又怜又爱。
“夫君,什么时辰了?太阳落山了?”
喝完水,莫小荷定了定神,她还得准备晚饭,张伯和张大娘可能对大吴这边清淡的菜色不习惯,她得去问问二老都喜欢吃什么。
“才午时正,我放下了竹帘遮光,这样你睡得好些。”
顾峥把莫小荷拉在椅子边上,昨日太匆忙,他还没来得及说在镇上打听的消息,镇上有黑市,在一个茶楼的地下,那里都是一些歪门邪道的生意,据说还有求子偏方,妇人服用之后,保管生儿子,不过对身体危害极大,属于虎狼之药。
在黑市上,有人专门买卖未成形的胎儿,一般要服用这个美容养颜的,都不是端方的正妻,而是妖娆的小妾,知府的小妾,只是其中一个。
黑市有个人牙子,人们都叫她陈婆子,就是这个陈婆子,和李二他娘是老相识,以前曾经去李二娘的小摊买鞋垫,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夫君,这个陈婆子怎么招揽生意?”
这年头极其重视子嗣,小产对身子损伤很大,再狠心的爹娘,也不可能做这种缺德事。
“给莫大丫看诊的郎中,庸医一个,只要上门诊脉的妇人,基本都被骗过。”
直接告诉对方,肚子里是女娃,让他们失望,有些人家不想要女娃,就会选择喝小产的汤药,打下胎儿。
郎中和陈婆子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猫腻,二人合作愉快,赚的黑心银两不知道有多少,若从这个角度看,李二娘和堂姐被忽悠了,也是受害者之一。
“另个渠道比较隐秘。”
陈婆子作为人牙子,耳听八方,经常游走在大街小巷,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高门大户,里面关系混乱,有和小厮发生点什么,怀了身孕的婢女,青楼的姐儿,还有小门小户未成亲便损了名节的姑娘,都要找陈婆子这样的人帮忙打胎。陈婆子有机会,寻个由头故意拖延,等到她们腹中胎儿五六个月,时机一到,弄下来卖钱,而主顾都是早已联系好的。
“真可怕。”
莫小荷听后,立刻清醒,头脑一片清明,最可气的是和郎中合作,用欺瞒手段,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的希望,她摇摇头,“那我们如何查证?从陈婆子入手?”
“对,以陈婆子的脾气,若是吃了牢饭,定会把老虔婆咬出来。”
就这样,一点点抽丝剥茧,最后肯定能让一切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他们需要慢慢谋划,不可急躁和打草惊蛇。
“恩,那我懂了。”
张伯和张大娘来家里,莫小荷琢磨请冯大春过来吃饭,都是大越人,老乡,应该有话说,另外让表哥李河也过来坐坐,就当认认人。
“娘子,辛苦你了。”
顾峥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感谢之词,他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夫妻之间若是客套,又太见外。
“有什么辛苦的,二老一来啊,我这活计少做了不少。”
莫小荷摇头浅笑,她肚子咕咕叫了两声,才想到早饭没吃,而张大娘做的粥,一直放在锅里温着,草草吃过饭,她陪着张大娘一起在院里摘菜,听说晚上还有人来家里吃饭,二老很是紧张。
“那他们都爱吃啥啊?做几个菜?蒸馒头还是烙饼吃?”
张大娘拉着莫小荷的袖子,人老了之后,居无定所,很没安全感,她怕看到别人嫌弃的眼神,认为老两口是拖油瓶,吃白饭的。
“都行,咱们自己打卤,做面条也好,我表哥和冯大春都不是挑剔的人。”
莫小荷安抚了张伯和张大娘,又在下晌出门,去看了堂姐莫大丫,她带着一篮子水果,得到老虔婆热情招待,上次姐妹二人对话,老虔婆偷听到以后,放松了警惕,这次没有在门外偷听。
“小荷,你说的是真的?”
莫大丫捂着小腹,恨得牙根痒痒,那个庸医,不得好死,若不是他胡说八道,老虔婆也不会动了那等心思!还有那陈婆子,不知道坑害多少人,必须将其捉拿,绳之以法!
“恩,堂姐,你还要再忍忍,找证据不容易。”
家人还没回来,莫小荷始终觉得孤军奋战,差点火候,若是能得到族人支持,一切就简单多了,背后有靠山,底气足。
“你放心,他们现在对我不错,估计以为把我哄过来了。”
莫大丫嘴角勾起一抹冷漠的笑,眯了眯眼,这边,她也会想办法监视老虔婆,看她最近都在干什么,有没有接到类似的活计。人就是贪婪,尝过甜头之后,总想着再干一票,让老虔婆从此金盆洗手,那不可能。
“你现在最重要是调养好身子。”
莫小荷念叨了家中琐事,特别说明了张伯和张大娘来投奔二人,堂姐和她关系近了不少,经常走动,肯定会和老两口碰面。
莫大丫递给堂妹一个甜梨,皱眉思索,如果是以前的她,定是要骂莫小荷傻,非亲非故,寻个由头打发了,难道还真要给不相干的人养老送终?现在不同,死过一次,她心境开阔,而且两位老人救过顾峥,这就是最大的恩惠。
“我给你出个主意。”
莫大丫转了转眼睛,低声道,“你给他们养老,也应该,不能寒了你夫君的心,若是觉得照顾不过来,将来可以让他们认个儿女,我看冯大春也不错,没了爹娘……”“如果有那个缘分还可以。”
莫小荷没有把照顾张伯和张大娘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意思,不过莫大丫的主意不错,她和顾峥因为身份问题,不能随便认亲戚,而冯大春就不会有这个烦恼,若他将来能娶表姐李秀,还是一家人。
“你啊你,顾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莫大丫看着堂妹的小脸儿,嫩嫩的能掐出水来,不是不羡慕的,对比自己,老了十岁不止,小产后身子也垮了,当初她不撞南墙不回头,如今追悔莫及。
“解决了李家,我就想自己过日子。”
男子靠不住,莫大丫不敢有任何想法,她虽然还不到二十岁,却尝遍人生冷暖,和五六十的人是一个心态,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怕自己再嫁,遇见同样的奇葩人家。
有嫁妆,她也能做活,自己过日子不会太差,如堂妹所说,若是觉得将来自己一个人吃力,就请个婆子照顾,只要夺回嫁妆银子,银钱上也够用了。
第169章 手艺
从院子里出来,莫小荷琢磨,堂姐的确想开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银钱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虽说这个时代,女子依附男子生存,也是因在体力上和男子有差距,赚不了多少银钱。
不过,她希望莫大丫还能发展下第二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有个依靠,寡妇门前是非多,很多场合都需要避忌,如生子,满月酒,乔迁等,百姓们心里有点小疙瘩,认为寡妇福薄,而且晦气。
李河和冯大春都得到信儿,估摸太阳快落山了,二人结伴,提着两封糕饼上门,张伯和张大娘老两口在灶间忙活,看见有陌生人进门,很是拘谨。
“表妹,以后老两口就住在这边了?”
李河把莫小荷拉到墙根下,窃窃私语,表妹和妹夫住在山里,镇上不过是个临时落脚之地,二老的身子也不是顶好的,进山走一个时辰,对他们来说有点费劲。
“恩,就住这。”
莫小荷打定主意,之前想给李家人买院子,必须提前执行,将来外公外婆搬到镇上,也有个说话的人,总比住在村里强,就在附近买一处,两家距离近,方便走动。
“你可别乱认干亲啊,你奶那脾气……”
李河知道自己多事,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句,莫小荷胡乱摆摆手,他说这些,她清楚,想到莫家老太太,莫小荷很头疼,她奶经常性抽风,时不时闹一出,还好族人搬到颍川,不在她眼皮子底下。
说起来,莫家老太太不是个坏人,就是有点重男轻女,认为她就是个村里丫头,还被爹娘娇养,对她有意见,逢年过节碰面,给她点脸色看而已。
“吃饭了,在院子里吃还是进屋?”
张伯从灶间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盆子,里面是带皮煮的五香花生和毛豆,满满登登,下酒的开胃小菜,夏秋之间吃,最是清爽不过。
“就摆在院子里吧,凉快。”
顾峥把餐桌搬到院中,李河和冯大春帮忙摆椅子,捡碗筷,莫小荷去拿酒,很快,饭菜上齐,众人围坐在一起。“表哥,大春,这是张伯和张大娘,我夫君的救命恩人,以后就跟着我们一起生活了!”
莫小荷忙着介绍人,又对冯大春道,“我和夫君有时候回山里,大春,就靠你照顾下,你们都是大越人,习惯能相近一些。”张伯和张大娘已经在她口中,知道冯大春的过往,如今见他憨厚老实,就心疼他几分,你来我往,你问我答,二老见来人没瞧不起他们的意思,慢慢就热络起来。
从前在村里,过年也是两个人吃饭,这人多热闹,张伯和张大娘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
“多吃点,这是梅菜扣肉,放了一点糖,符合你们这边的口味。”
张大娘找一双没人用过的筷子,站起来给几个人夹菜,李河和冯大春连忙道谢,尤其是李河,吃后赞不绝口。
“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