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莫小荷成亲以后,第一次带顾峥来认门,几个人刚进了院子,被眼尖的外婆发现,把她搂在怀里,左看右看,心肝宝贝地叫。

    外婆家还是老样子,胖胖的,气色红晕,没有多大变化,大舅在田里,李河赶忙叫人,而文氏在镇上见了顾峥几次,已经很熟悉了,她端了茶水,招待小夫妻。

    不一会儿,大舅跟着李河进门,他在门口用一盆水洗漱,又进门换了一套衣裳,这才出来。

    “外公,外婆,大舅,大舅娘,这是我夫君顾峥。”

    之前是定亲,关于为什么匆忙成亲,莫小荷和文氏说过,相信家里人都知道了,看几个人的态度,对顾峥另眼相看,这一路上有凶险,关键时刻才能看出人心,顾峥奋不顾身救人,就证明小荷没看错人。

    “今儿你们就住下吧,回镇上吗?”

    文氏挤挤眼睛,莫小荷会意,她和夫君被衙门官差问事,外公和外婆一点不知情,怕二人说漏嘴。

    莫小荷倒是想留下来,但是家里地方小,如果留宿,就要占了表姐的屋子,所以莫小荷还是委婉拒绝了,她吃过晚饭,想去镇上看看,堂姐莫大丫还在老虔婆和李二眼皮子底下。

    既然都在演戏,她也乐得配合,看怎么把李家这对恶毒母子玩得团团转,最后送进大牢。

    顾峥主动留在院中劈柴,由李河陪着,其实他还是不太适应见太多人,笨嘴拙舌,不知道该说什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慢慢来,家里人都不错。”

    李河心细,能感到顾峥的不自在,村里人,没太多讲究,家里也不会以貌取人,只要小夫妻过的好就行,他们作为亲人,只会支持,不干涉。

    “谢谢。”

    顾峥看得通透,李河在背后定然替他说了很多好话,不然家里人不会有这么亲切的态度,毕竟算是正式意义上的第一次见面。


第164章 肠子都悔青了!

    顾峥来李家之后,闷头干活,莫小荷心疼夫君,可在亲人面前,又不好表现出太过分,她知道,大舅是想考验下顾峥,看看他是不是个值得托付之人。

    “可这也不是光看能干活,就确定他稳妥啊!”

    在灶间帮忙,莫小荷嘀咕一句,心疼夫君,怎么就那么命苦,在家忙里忙外,走亲访友,还要上手,她忍不住抱怨了一句,那纠结的表情,逗得文氏和李秀哈哈大笑。

    “都说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不真是这样,马上就和顾小子一条心了。”

    文氏抿抿唇,看顾峥利落的身手,就知道是经常做活的勤快人。莫小荷和顾峥小夫妻住在大山深处,两家走动很费劲,万一她被欺负,娘家这边,也没有个说得上话的人。

    文氏,李秀和李河说过顾峥人不错,莫小荷大舅半信半疑,怕他们三个被人哄骗,非要亲眼看见之后才放心,有时候,凭借小细节,就能看清楚一个人。

    “大舅娘,表姐,你们有没有想过去镇上生活?”

    表哥李河在镇上开打铁铺子,大舅娘要两头跑,也够折腾,不如搬到镇上去,将来表哥和表姐的亲事,就直接在镇上找人家,总比村里条件好些。

    “我们也想过,但是你外公外婆在村里大半辈子,习惯了。”

    文氏揉面的动作顿了顿,轻轻叹息一声,村里的姑娘也好,就是自家儿子心气高,之前相看几个,嫌弃人家太厉害,将来肯定是泼妇,他要找个贤惠的,柔情似水,夫妻琴瑟和鸣的。

    就是个乡下小子,还有这么高的追求,文氏无奈,温柔贤惠的姑娘,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差,不然整日愁着吃穿用度,有了上顿没下顿,怎么养出平和的性子?

    “村里能养鸡鸭,镇上买了院子一样可以,去集市上方便,村里一旦下雨,那条路太泥泞,牛车经常陷下去。”

    莫小荷盘算,想给外公外婆买一套院子,反正娘李氏回来,也要这么做,打着娘亲的旗号,孝敬老人,估计二老会接受的。

    先在镇上买院子,然后接着一家人进镇,村里的屋子推倒,建成砖瓦房,正好现下也快过了农忙,村里闲人多,还能给他们添一份收入。

    “你这丫头,都嫁人了,还这么操心。”

    文氏用带着面粉的手,捏了捏莫小荷的脸蛋,自从小荷落水后,性子比以往讨喜,和她这个大舅娘比从前要更亲近了,文氏摇摇头,“一个两个的,主意都大着呢,你表姐提过自己的亲事没?”

    想到李秀,文氏也很头疼,好不容易说一门满意的亲事,结果得知男方有陋习,这也罢了,她忧心的是闺女,跟在人身后,去那种地方,若被人发现,还有什么名节,她忍不住找莫小荷打听情报。

    “大舅娘你才是真操心,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表姐肯定能嫁到好人家去。”

    李秀看上了冯大春,这件事,莫小荷绝口不提,又不是板上钉钉的,一切还看表姐的意愿,嫁人,条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要靠品行。

    毕竟不是现代社会,遇见渣男,大不了一拍两散,在这里,和离相当麻烦,要被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例如李二娘,那么混账,可她拉下面子讨好莫大丫,知情人也会劝说几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云云。

    村人的小娘子们,嫁人以后,全是忍者神龟,婆婆磋磨,夫君殴打,妯娌挤兑,她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还振振有词,谁家不是这样过日子!

    “你外公外婆急着抱曾孙,你看隔壁李老头家的孙子大柱,比你表哥还小三岁,去年成亲,今年就他媳妇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前两天去喝了满月酒,送了二十个鸡蛋,一把细白面条。”

    文氏边切菜,边说些家长里短,莫小荷听得津津有味,她和村里乡亲们不太走动,记得以前家里和几户人家有来往,相互随份子,她琢磨爹娘以后搬家,她还在,要不要继续来往下去。

    “你回头问问你娘,哪户人家不错,适当来往,远亲不如近邻,万一有点啥事,需要人帮忙跑个腿呢。”

    文氏想传授莫小荷为妇之道,其中最主要的是孝顺公婆,她张了几次口,发现无从说起。

    由于小夫妻的到来,李家晚膳提前了半个时辰,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不分男女,一家人坐了一大桌子,热热闹闹,外公外婆又说了给李河娶媳妇的事,把他闹了个大红脸。

    李大舅怎么看顾峥都顺眼,频频举杯,他们从泸州带来的好酒,一杯下肚,胃里暖洋洋的,分外舒服,和镇上酒铺子卖的散酒大不相同。

    “来,顾小子,多喝几杯,以后常来陪着我喝酒。”

    不愧是泸州的酒,色清透明,香醇如幽兰,入口柔润,细腻而醇厚,是粗糙的老白干不能比拟的,大吴的酒,不会有这种味道,和酿酒水质有极大关系。

    “顾小子来了,你就找到喝酒的理由了,是吧?变着法子诓人家。”

    文氏嗔了自家夫君一眼,不留情面地拆穿,一语中的,李大舅只好和媳妇赔罪,干笑两声。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顾峥喜欢在小院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畅所欲言,他想,以后要和自家娘子多生几个娃,可听说女人生产是鬼门关,他又害怕出现什么意外。

    饭后,二人没有久留,和李河一起去镇上,李秀想跟着,被文氏留下来,媒人来说,隔壁村子有个小伙子在镇上做工,人也厚道,她明日带着李秀去那户人家做客,摸个底。

    回到镇上,太阳刚刚落山,空气中多了些水汽,天边有一块乌云,正在缓慢向东一动,晚上或许会有一场大雨。

    “你们跟着我回铺子吧!”

    李河看夫妻二人没有下车的意思,赶忙挽留,新买的院子还没做家具,空空荡荡的,不如铺子里的屋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不用,最近不回山里,可能要在镇上住几天,我们的院子也得收拾一下。”

    莫小荷总觉得哪里都不如自己家舒服,镇上院子上次已经打扫过,家具也已经搬走,时间紧迫,她在木器铺子订了床,剩下被褥,纱帐,锅碗瓢盆等物都买了新的,其余缺少的,慢慢添置就好。

    告别李河,莫小荷和顾峥先去了堂姐住的地方,老虔婆打开门,哼着小曲,见二人在门口,态度一百八十度反转,热情地把人请进门。

    李秀说,老虔婆以为这里是莫小荷的院子,难怪这么客气,她对上次的不愉快,绝口不提。

    “大丫好像睡着了,你在堂屋坐坐,喝点蜂蜜水,我今天早起去集市上买给大丫的,去晚了就没了,那蜂农每天只带来一小罐子……”

    老虔婆故意卖弄,而后又试探莫小荷,“我看这个小院不错,离集市进,大丫现在身子虚,得多补补,我就想着,不如让大丫借住一段日子。”

    何止是借?明目张胆占屋子,有借无还,莫小荷讥讽一笑,老虔婆太会算计,那么她就配合下,“我的院子,堂姐愿意住多久都行。”

    莫小荷抿了抿蜂蜜水,滋味的确好,她想着自己也要买点喝,美容养颜,滋补身体。

    “大丫有你这样的表妹,真是福气,之前是我猪油蒙了心,想孙子想疯了,心里不平衡,怪上了大丫,是我的不对啊!”

    老虔婆说抹眼泪就抹眼泪,这演技,莫小荷深感佩服,她感叹一声,说了几句宽慰的话。

    李二从门口出来,告知莫大丫睡醒了,让她进屋子去探望,那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看得莫小荷很不舒服,暗自皱眉,连掩饰都不屑,堂姐怎么能嫁给这样的人?

    “堂姐……”

    莫小荷进门,莫大丫正靠着枕头,看上去气色好了一些,面带微笑,只是这笑容有些冷,还有说不出的诡异。

    天色暗了下来,内室点燃一盏油灯,莫大丫看着高丽纸透过的人影,指了指门口方向,老虔婆在那里偷听。

    “小荷,你夫君没来吗?”

    莫大丫喝了一口水,问起顾峥,她必须感谢顾峥,昨晚李二洗漱碰到胳膊,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虽然把她吵醒,但是莫大丫一点不恼,万分解气。

    “在门外。”

    顾峥看着马车,只进门看了一眼,老虔婆的态度明显好转,算计她,自然要打好关系,定然不会乱来。

    “堂姐,你怎么样?好点了没有?屋子你先住着吧,卧房明亮,你住着也舒心。”

    莫小荷故意把声音提高几度,让门口偷听的老虔婆听到,然后对莫大丫打了个手势,姐妹二人心知肚明,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思。

    “这个给你,帮我保存着。”

    莫大丫从枕头的套子里,拿出房契,她现在体力不好,经常昏睡过去,老虔婆进门翻过好几次,房契若是被她翻了去,就麻烦了。

    “好。”

    莫小荷郑重其事地收好,报仇可以先策划着,堂姐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亏空的太厉害,得好好补补。

    老虔婆还在门口没走,姐妹二人也不好说些知心话,话里话外围绕大越和族人展开,莫小荷眨眨眼,问道,“堂姐,当初你为了腹中胎儿宁可被除族,现在有后悔吗?”

    “后悔不后悔,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

    莫大丫怅然地叹息,心里想,后悔,当然后悔,肠子都悔青了!她恨不得杀了李二和老虔婆,心中带着刻骨的恨意,还得让两个人在她眼皮子底下恶心她,忍辱负重,只为最后爆发!

    “其实,我婆婆也不容易,我公公去的早,她就靠着在集市上卖鞋垫为生,经常被欺负。”

    莫大丫拉住莫小荷的手,把一个好儿媳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做戏做全套,“要不是我不小心小产了,婆婆也不会这样,她对我还是挺好的。”

    “堂姐,你说真的?你要有委屈你说出来,族人还能真的不管你?大伯大伯娘肯定痛心,而且你这次中毒……”

    莫小荷欲言又止,门外的老虔婆一动不动,耳朵贴门,听得很认真,二人此举,就是要打消她的疑虑。

    “是我自己贪嘴了,唉。”

    莫大丫每说出一个字,内心都在叫嚣,诅咒李二和老虔婆不得好死,难怪没了娃,他们缺德事做那么多,必然断子绝孙,可怜了她那未出世的孩子。

    无论莫小荷怎么打探,莫大丫都是一个口径,李二和婆婆很好,此事就此翻页。


第165章 段子手

    回家新院子,莫小荷又打了水,收拾一遍,墙壁重新粉刷过,只差新家具和摆件,就有家的温馨味道。

    周围两边都有住户,夫妻行房要克制,莫小荷捂着嘴,以防止自己叫出声来,她还没能彻底适应,无奈夫君顾峥体力太好,太过持久,很多次她都晕过去了。

    洗漱完毕,得到满足的莫小荷却睡不着,她胡思乱想,堂姐莫大丫真是女中豪杰,面对差点杀害自己的仇人,还能演得如此逼真,若不是房契在手,她差点信以为真。

    李二和老虔婆也是做戏中的高手,就看鹿死谁手,谁斗得过谁,莫小荷认为,堂姐有她帮忙,肯定更胜一筹。

    “三更天了,早点睡吧。”

    镇上的蚊虫不比山野多,院中又种了驱蚊草,顾峥在蚊帐内,仔细地找了一圈蚊子,见没有漏网的,这才熄灭油灯。

    一转眼,就快农历八月份,而八月份有个重要的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去岁,他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今年一定要好好庆祝。

    自家娘子已经策划好,夫妻亲手做月饼,送给家里的亲人,纪念成亲以来第一个中秋,明日一早,他们去打铁铺子找李河,要做一个铁皮箱子,以后专门用来烤糕饼和点心。

    “夫君,你想吃什么口味的月饼?枣泥,豆沙,五仁。”

    镇上最多就这三种馅料,而且不便宜,寻常百姓也就买一块,拜月用,然后用刀切开,一大家子分着吃,解馋。村里人家条件不好的,就用一分钱两个的烧饼取代,反正也是圆的,应个景,若是有那讲究的,就做成糖饼,里面放点芝麻。

    “我不挑。”

    顾峥只吃过一次月饼,他甚至忘记是什么滋味,每年过节,他都一个人在山里打猎,看见月亮圆了,才恍然想起,或许他也有亲人,只是不知道在哪里。

    “我知道你不喜欢吃甜的,我做蛋黄火腿月饼给你。”

    莫小荷说完,有些犯愁,上等的熏烤火腿,县里有一家老字号的分号,经常排队,买了挂在家里,想吃削一块,无论炖菜,炒菜,煲汤,滋味都好,可蛋黄,却是不容易。

    家里没有腌渍咸鸭蛋,要去买,这也就罢了,做月饼只用蛋黄,不用蛋清,剩下那些又不好浪费,她预见,咸鸭蛋清她得吃好几天。

    “明天找表哥订做几个模子。”

    “福禄寿喜”,“阖家团圆”多些朗朗上口而又吉利的字眼,寓意好,家里人吃着开心。

    莫小荷想着,坐起身,靠在顾峥的胸口,用手无意识揪着他的胸毛,她想爹娘,还有那个不太靠谱的大哥,中秋节,注定不能和他们一起过,自家夫君呢,会不会想念远在历城的亲人?

    她提醒自己,中秋怎么也得送些东西,聊表心意,最近准备画几张大吴的风土民情,给公婆那边寄过去,算是做小辈的一点心意。

    胸前的毛发被拔掉好几根,顾峥眼神暗了暗,低头看着自家娘子白嫩的小手,不知道该不该阻止,什么时候她养成这样的习惯呢?罢了,自家娘子喜欢,反正也不是很痛,他是一条汉子,忍忍吧!

    “明天我去打探下消息,你就先留在打铁铺子等我回来。”

    莫大丫这件事不彻底解决,始终是莫小荷心里一很刺,为此顾峥很上心,他们可以找人假扮买家,让老虔婆上钩,那么贪财的人,尝过甜头,不可能不为所动。

    半夜时分下了一场雨,雨滴敲打着窗棂,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莫小荷听着雨声,迷迷糊糊睡了过去,不曾做梦,天刚亮,她就醒了。

    随手摸床的另一侧,没了温度,她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身,自家夫君的习惯向来如此,不管多晚睡,第二日仍旧会早起,她想拉着他赖床都难。

    洗漱用具已经准备妥当,莫小荷换了一套嫩黄色的棉布衣裙,在袖口和裙角绣上嫩嫩的迎春花,雨停了,地上很干爽,碧空如洗,又是个好天气。

    “起来了?正好吃早饭。”

    顾峥拎着买来的豆腐花和炸油条,找碗筷放好,莫小荷只管坐在椅子上开吃,城西那家豆腐花,来回要半个时辰,可见他是天不亮就出去了。

    “夫君,不用去那么远,集市上就有卖,走几步就是了。”

    莫小荷吃了满满一大碗,一点不剩,然后主动去洗碗筷,她沏了一壶茶,看到灶台上有一个小罐子,里面是一罐子的蜂蜜。

    昨晚回家后,她随口一说,顾峥记在心上,天不亮就去集市上等蜂农,把全部的蜂蜜买回来。

    人感觉到幸福,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细水长流,莫小荷感觉好像泡在温水里,沐浴在阳光下,暖暖的,又有一点小感动。

    按照安排,顾峥把莫小荷送进打铁铺子,莫小荷刚一进门,就看到表姐李秀也在,眼眶发红,好像哭过。

    “咋回事?”

    莫小荷诧异,昨天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现在出现在铺子里,那代表李秀天不亮,摸黑走路来的镇上。

    “我没走路,我坐了牛车,村里有人赶集,给我捎带上了。”

    李秀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泪,娘文氏偷偷给她安排了相看,根本没和她说,李秀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大白菜,让人挑选,她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去男方家串门,这不明摆着相看?明面上是看男方家境,实则,男方也要考察她。

    “好像我嫁不出去了一样。”

    李秀心里转不过弯来,对亲事突然有些抵抗,昨晚她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冯大春的影子,他憨厚,人品也过得去,被人坑害坐牢两天,偶然遇见那对父女,也没说想着要报复。

    他烤猪蹄的样子很认真,话不多,有时候会很幽默,李秀和他说话,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明亮了,或许这就是缘分,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可是,相看不都是这样的吗?”

    不是男方上门,就是女方上门,若是看上了,媒人会做个中人,两头传话,莫小荷觉得这样也不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之前见一面,好过盲哑婚姻。

    至于什么脾气禀性,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大吴人都是外貌协会,关键看脸,只要有眼缘,一切不是问题!

    “我上次和我娘去媒人家,男方娘说我屁股不大,将来不好生儿子……”

    李秀说完,脸羞得通红,那时候她以为自己是砧板上的猪肉,因为不是五花肉,没有油水,而被买主嫌弃。

    “噗……”

    这比喻,让莫小荷忍不住喷出一口水,没看出来,表姐也是个段子手,她摸了摸鼻子,安慰道,“这没什么,个人品味不同,例如我,就喜欢啃骨头。”

    李秀刚才还在伤心流泪,被莫小荷一句话,弄得无语,其实她现在心里正七上八下,娘亲发现她跑了,肯定会来镇上找人,说不得还要打她一顿。

    “这件事勉强不来,你有什么想法,就和大舅娘说明白,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莫小荷的思维模式很现代,必须要找个喜欢的人,不然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看着就烦,太痛苦了。不过大吴女子根本没有这个观念。

    “我……我有点喜欢大春哥。”

    李秀一脸迷茫,以冯大春的条件,李家不会答应,他是大越人,无父无母,又没根基,除非入赘,可冯大春是个有骨气的人,绝对不会当上门女婿。

    “恩,他不可能做上门女婿。”

    莫小荷说了姜家的糟心事,姜铁柱自己主动做了上门女婿,最后逼得姜大叔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冯大春是姜铁柱的小舅,怎么可能走上他的老路?

    姜大叔回去之前,问过冯大春,盼望他在大吴娶妻生子,冯大春没这个打算,他是蹲过牢狱的人,不想欺骗隐瞒别人,来大吴只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暂时没想过成亲。

    “表姐,你可得想好了,如果嫁过去,你只能和他住在赁住的小屋子里,你愿意吗?”

    冯大春不爱占人便宜,就算李家有能力提供一个好环境,他也不会接受。

    “愿意,在村里也不就是那样,我能做活儿补贴家用,他也是个肯干的,攒几年银子,就够买一套小院子了。”

    李秀眼神一亮,拉着莫小荷的手,充满希冀,“表妹,你能帮我吗?”

    这种事,不是一厢情愿,莫小荷非常为难,她总不好直接的问,若她自作主张,大舅和大舅娘那边不同意,她可是要落埋怨的。两人在说话的工夫,文氏气喘吁吁地冲进门,抄起鸡毛掸子,对着李秀而去,她面色涨红,怒气冲冲,“作孽啊,你是自己能赚银子,主意大了是吧,爹娘的话都不听了?”

    说的好好的去想看,结果她喂个鸡的工夫,闺女就跑没影了,害得她只好去媒人家赔礼,谎称李秀生病,总不能说闺女不乐意,跑了吧!

    不用合计,这门亲事指定不能成,谁愿意娶个病秧子?再这样,周围村里未成亲的小伙子,都快被相看遍了!

    “娘,我不想去!”

    屋子不大,李秀只好躲在莫小荷身后,死鸭子嘴硬,文氏顾忌莫小荷,没有下狠手,气得尖叫,“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

    “大哥还没成亲,相看也是可他先来。”

    被表妹拉了拉袖子,李秀终于聪明一回,知道自己硬碰硬肯定得不到一点好处,只得往李河身上推。

    “你们俩,没个省心的!”

    文氏现在都不敢随便和人搭话,就怕被问儿女的亲事,她是一句话说不上来。

    “大舅娘,你赶路来的吧,先喝一口茶水解渴。”

    母女二人僵持不下,莫小荷见状,赶忙端茶倒水,又说了几句好话,不是她不讲义气,这种情况,必须闪,以免殃及池鱼,“大舅娘,你和表姐都没吃早饭,我去厨房给你俩下面条吃。”

    还不等李秀求救,莫小荷比泥鳅还狡猾,行动敏捷,撩开帘子跑出去了。“说吧,你是存着什么心思,早就看出你不对劲,魂不守舍。”

    文氏喝了一口茶水,只有她们母女,根本不用给李秀留脸,“丑话说在前头,咱家可没人做小妾,你要是看上哪个风流书生,想做个妾,就和家里断绝关系再说。”

    “娘,你说的什么话!”

    李秀揉揉额角,她真冤枉,她什么时候说要给书生做小妾了?虽说,村里很多姑娘有这样的想法,倾慕读书人,但是最后大家都脚踏实地嫁人了。

    她也不例外,看到表妹过得那么好,被夫君捧在手心,李秀好像突然之间就懂了,若是能嫁冯大春,她一定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第166章 一厢情愿

    文氏见闺女一脸惶恐,也有些懊恼,不是她多心,以前家里日子过的不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而李秀闹着要识字,想和莫小荷学习,说不做睁眼瞎,至少能看懂书信。

    村里的丫头,有谁是识字的?莫小荷是个例外,长相美,心气高,以前眼睛长在天上,谁都不放在眼里,非要嫁给书生,文氏就觉得很不靠谱,怕自家闺女有同样的想法。

    “秀儿啊,过日子脚踏实地,有些门户咱们高攀不起,门当户对才是根本。”

    文氏见李秀一脸不以为然,只得苦口婆心地劝说,女大不中留,闺女有本事刺绣赚钱,主意也多了,她突然有点心酸之感,怕因为亲事,疼了多年的闺女和她离心。

    “娘,我不是不脚踏实地。”

    李秀赶紧解释,她知道她娘怕她有什么想法,贪慕虚荣。对,如今莫家发达了,自家能借光,可却和她没有太大关系,她清楚自己的斤两。

    “那你为什么跑?你爹还让我耐着性子问你,到底咋想的。”

    屋内只有母女俩个人,没外人在,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女子嫁人,就是一辈子的转折,选错人,那代价惨重,不说别人,就那莫大丫,现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不是莫小荷回来,能帮衬着,现在还晓得被老虔婆磋磨成什么样,没准变为一捧黄土了。

    “娘,大丫姐真是……”

    李秀去帮忙照看一天,后来才清楚发生了什么,没成想那家人如此歹毒,为了贪图莫大丫的嫁妆,竟然想置她于死地,一切多亏了小荷机灵,不然……

    “你知道就好,你看看别人,还觉得娘是做错了吗?”

    谁家闺女不是反复相看,成亲之前,对方的品行,家境,包括有没有乌七八糟的亲戚,该了解的,一样不能差,也急不得,上次男方风流下作,不是好的,自家的确疏忽了,可李秀一个女子,跟着去那种地方,本身就危险。

    “你被损了名节,你知道你能嫁什么样的人家?”

    文氏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先给一棒子,又给闺女李秀一个甜枣,“这次亲事八成又被你搅黄了,我托人去你外婆家村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子。”

    文氏娘家在镇上另一头,一年到头,也就大年初二能回娘家一次,若是家里不忙,中秋之前会过去看一眼,两个村子距离远,但是娘家那头有哥嫂,若是李秀嫁过去,倒是可以帮衬。

    可怜天下父母心,文氏怕李秀远嫁,身边没娘家人,把一切都想好了。

    “娘,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李秀想找表妹莫小荷帮忙,但是莫小荷去灶间下面条,迟迟不进门,她只能自己面对。看上冯大春,让她有点难以启齿,太不矜持了一些。

    “说吧,我要听实话。”

    文氏喝了一杯茶,慢慢镇定,只要不是想和给人当小妾就好,一切都能商量着来,作为长辈,只能给个意见,将来过日子,还得靠自己。

    “我看上了从大越来的冯大春。”

    说完,李秀臊得面色通红,头低得碰到了胸前,“大哥也认识他,还说他人不错。”

    “不行。”

    文氏还没听完,立即斩钉截铁地拒绝,大吴虽然归属大越,却是两个国家,习俗不同,观念不同,相互融入太难了,她绝不可能让自己闺女远嫁,一年见不上一次,门都没有!

    “娘,你听我说完,行不行?”

    李秀恳求,她怕娘文氏误会,“是我单相思,大春哥还不知道,而且他以后就在大吴落户,不走了。”

    听起来还是很不靠谱,大越人来大吴,孤身一人,而且不走了,莫不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