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大娘找一双没人用过的筷子,站起来给几个人夹菜,李河和冯大春连忙道谢,尤其是李河,吃后赞不绝口。
“选肉有讲究,要选最嫩的胸口肉,肥瘦相间。”
张伯一大早出去买肉,特地找了一块最好的,梅菜是从家里带来的菜干,不占分量,还有一大袋子,而且,也能把梅菜扣肉,变成一道点心。
莫小荷不喜欢吃肥肉,刚穿过来那会,家里不常吃肉,她缺少油水,肉渣子也能吃得香,然而日子过的原来越好,那些肥腻腻的肉,会让她胃口尽失。
梅菜扣肉则不同,肥肉不多,五花三层,入口即化,肉香四溢,张大娘这手艺,真是一绝!
“张大娘,梅菜扣肉怎么变成点心?夹饼吃吗?”
李河早已被这道菜俘获,做起了好奇宝宝。他余光观察冯大春,见冯大春频频点头,同样发出疑问。
“夹饼也好吃,做个肉夹馍,不过我说的,是梅菜扣肉烧饼。”
做成一口一个大小,里面放的是梅菜和上好的火腿,外皮酥脆,内里馅大,味道自然不用提。
张大娘以前到小作坊去帮工,帮着做烧饼,换几个铜板,那步骤,她七七八八,基本可以掌握。只因家里没东西可以烤,又没有上好的火腿,她很多年没做过了。“这个好!”
作为吃货的莫小荷眼睛一亮,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莫小荷准备做月饼,刚刚定好模子,马上可以试做,她正想和自家夫君去县里一趟,买上好的火腿。
“张大娘,你啥时候做,记得找我帮忙,我能烧火。”
李河很是狗腿,他现在才知道,表妹要的铁皮箱子,有好几种用途,想跟着蹭点好吃的。他从小在村里长大,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对大越民风,美食,相当感兴趣。
一顿饭宾主尽欢,李河和冯大春帮忙收拾碗筷,又打扫了庭院,很晚才离开。
两天的时间,张伯和张大娘已经适应在大吴的生活,老两口总是起早,先打扫院子,然后去集市上买菜,虽说青菜两三文钱可以买一大把,却也只够一顿吃。
为此,张大娘很是心疼,以前在村里种菜,从来没花过银钱,她和张伯商量下,在后院开辟一小块菜地,并且做了白色的栅栏,有点田园风的感觉。
“夫君,我咱们还是别看铺子了,一时半会碰不见合适的。”莫小荷想买个铺面,无奈闹市区,人流量大,生意好,有往外赁的,她想买下来,对方压根不同意,铺子就是一只金鸡,每年都会下蛋,一次性买卖不合算。
“恩,看看两进的小院吧,我联系了中人,帮忙介绍。”
有中人介绍的好处是,不用自家人跑腿,买卖手续有中人帮忙,两方省时省力,相对应要给中人好处费。
镇上两进屋子有不少,住着家境较为富裕的小户人家,前后进两排屋子,房间多些。莫小荷计算下人口,一进院子住不下李家那么多人。外公,外婆,大舅和大舅娘,将来表哥成亲有表嫂,表姐李秀嫁人后,娘家也得留出一间屋子。
下晌,本地一个秦姓中人找上门,有一处院子比较合适,小两进,只要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口价。
“城西位置还好,怎么才十百五十两?不会是凶宅吧?”
莫小荷感到不可思议,她和顾峥的院子都在百两之上,只有一进,一百五十两的两进院子,若不是年久失修,其中肯定有点事。
古人迷信,最看重风水,凶宅价格再低,也不会有人买,而且一户凶宅,周围的邻居跟着倒霉,连带着屋子卖不出去,想搬家又搬不走。
“哎呦,咋可能,咱们镇上就这么大,随便打听,凶宅瞒不住!”
天热,秦中人满头大汗,胖胖的身子,堵在门口,张大娘见他不容易,给给了他一碗水解渴。
“实不相瞒,这个价钱真便宜,不过呢,镇上百姓有屋子,小门小户想买,出不起一百五十两,人家房主要现银救急。”
秦中人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我老秦名声在外,不会糊弄人,咱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正常情况,两进小院要在一百八十两到两百两之间,还得看地段,城西这处位置好,二百两一点不算贵。
房主太着急,所以卖得亏,秦中人盘算,若他有银子,就先买下来,然后一两个月之内,慢慢找主顾,赚差价,好几十两呢!对方要现银,他银钱上不凑手,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房主儿子不争气,在赌馆输钱,要卖了宅院还债,不然那帮人要剁手,唉,作孽啊!”
秦中人连连叹息,他想做成生意是一方面,真不愿意看到有人被那群人折磨,“你们买下院子,也是积德行善。”
不是凶宅,莫小荷放心了一些,她和顾峥跟随秦中人去看屋子,比她想象的要好一些。
院墙上种着藤蔓,很是清雅,屋子是砖瓦房,有些年头,瓦片却很新,应该是夏日才换上的。
院子内已经没人,听说房主带着一家到乡下避难,把屋子暂时托付给秦中人,院内有水井,有两颗枣树,枣子已经变红,约莫过几天就能打下来。
“家具都不送,能卖的,房主都卖了。”
秦中人抓抓头,他查看的时候也非常惊讶,灶间内,连一副碗筷都没有,想来有银子买得起院子,也不差三瓜两枣的,用别人用过的二手货,不怎么舒服。
“那些都不用。”
屋内墙壁落灰,需要重新粉刷,其余高丽纸有破洞的地方,得自己修补换新,房屋坐北朝南,布局合理,采光上没问题,一百五两银子,划算。
“夫君,我们用不用找表哥来看看?”
这处院子,当娘亲李氏孝顺娘家的,房契就写外公和外婆的名字,先斩后奏似乎不太好,莫小荷决定把表哥李河拖下水,作为同谋。
“也好。”
顾峥刻板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好像一尊石像,但是在他深邃眼眸深处,闪烁着点点笑意,他马上看穿自家娘子那点小心思,站出来支持。
李河正在铺子里接待客人,被顾峥拉上马车,绑架而来,他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表妹,你们找我来干啥啊?”
李河晕头转向,半晌在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小声道,“是不是你要买个库房?”
莫小荷还有两车东西,无处可放,寄放在打铁铺子的空屋子里,听说东西很值钱,李河小心翼翼,就怕夜班遭贼,在门上放了好几个大锁,若是表妹能买库房,他就省心了。
第170章 冯大春受伤
李河晕晕乎乎,看着顾峥付二十两银子的定金给秦中人,双方约定,明日可去衙门办理新房契,顺便付清尾款。
“表妹,你不再看看了?”
定钱都给了,李河感觉说这些没有必要,若是买屋子,最好是多走几家,怎能这么草率?而且买库房,也没必要买两进院子,他琢磨可能是夫妻二人和张伯张大娘一起生活不习惯,把另一套院子留给二老住。
“差不多就行,你不是很满意吗?”
有钱,任性!一百多两,莫小荷根本不放在眼里,只有出门消费,才感觉到自己是个真土豪,她走货一趟,赚了不少,手里还有婆婆给的压箱底,在市井生活,两辈子也花不完。
那些复杂考究的钗环首饰,莫小荷只会去欣赏,太沉重的金饰,只可远观,她记得成亲头戴凤冠,那重量,把脖子压得都短了一截。
“我满意有啥用,又不是我住!”
李河对自家表妹敷衍的态度极其不满,顾峥也是,陪着表妹一起胡闹,他就没见过这么宠媳妇的,最为堂堂七尺男儿,好歹要有主见。男主外,女主内,怎能事事让女子当家做主?
“可不就是你住么!”
莫小荷哈哈一笑,解释了缘由,院子的位置,距离打铁铺子也不远,成亲以后,李河不用每晚都住在铺子后面低矮的空屋子里。
“我?”
李河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力有问题,他转过头,用询问的眼神看顾峥,见顾峥颔首,李河眼中直冒金星,彻底懵了。
“忘记和你说了,这个院子是我娘买给外公外婆的,一时间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地点。”
镇上规模不大,人口基本上很固定,剩下的从是大越而来,路过此地,到大吴走货的商队,一般很少在此处停留。百姓们除非要搬家,去远处过活,不然很少人会买卖房屋。
莫小荷是打算给外公外婆买院子,因张伯和张大娘过来投奔,所以提前一步,秦中人介绍的,位置好,价格低,不如快点定下,就算等段时间,也未必有这么合适的。
夫妻二人商议过,等明天办妥了手续,把钥匙交给李河,具体怎么布置,还是外公外婆说的算,自己布置的新家,应该比较有成就感。
李河只觉得走路轻飘飘的,他花几文钱坐了牛车,一路回到车里,还处于震惊之中,没能回过神来,他心里在盘算,若是家里人坚持不要,定金就要不回来了,白白损失二十两,他的心抽着疼。
“你咋回来了啊?”
文氏正坐在院子里洗衣裳,旁边坐着洗菜的李秀,李秀蔫蔫的,没精神,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魔怔了,晚上做梦,冯大春出现在她梦里,而梦境让人脸红,她靠在他怀里,二人一起坐在草坪上,看十五的月亮,梦醒后,虽然知道不是真实的,心里却止不住泛起甜蜜之感。
见到大哥回来,李秀眼神一亮,随即看他身后空无一人,又黯淡下来。
李河魂不守舍,没心情观察自家妹妹的情绪,他张了张嘴,“娘,咱家怕是要在镇上多一个二进小院了。”
“啊?”
李河没说明白原因,文氏惊得站起身,她上下打量儿子李河,最后,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娘知道你眼光高,想找个温柔贤惠的,可那种家境长大姑娘,本身就受不得一点委屈。”
文氏还不等说完,李河赶紧打断,现在提的是镇上的宅院,和他成亲有什么关系?
“听娘一句话,咱们就是普通庄户人家,过日子,找个本本分分的就好,财帛动人心,可你也不能……”
听说家里多个院子,文氏首先想到的,是女方陪嫁,之前李河和她闹过,要求亲事自己做主,所以她难免想歪了。
李河简直欲哭无泪,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若他真吃了软饭,也是借表妹的光,那丫头,花钱如流水,百两出去,眼睛都不眨!
“你是说小荷付了定钱?”
买屋子可是百姓人家头等大事,文氏进门翻黄历,发现今日是个黄道吉日,松口气,而后皱着眉头,“胡闹,小荷成亲了,嫁给顾小子,夫妻是一体,她花这么多银子,顾小子能愿意?可别因为此,夫妻之间生了嫌隙。”
过来人,难免考虑得多些,或许莫小荷不差钱,不过他们做长辈的,总占小辈便宜,实在没脸。
“恩,明天去办手续,说是我姑母的意思。”
全家人如果能搬到镇上,最开心的是李秀,她心中暗暗感激表妹,这好消息,来得太是时候了!
“娘,村里蚊子多,咱家后院养鸡养猪,臭哄哄的,不如搬到镇上去。”
李秀话音刚落,被文氏瞪了一眼,警告道,“你是我生出来的,收起你的小心思!”
文氏拿不定主意,只好去田里叫了莫小荷的大舅李大壮,全家人坐在一处,各抒己见。
“莫家发达了,他们要迁走,以后小荷也只有咱家可以依靠。”
李家老爷子思考片刻,作为一家之主,他发话,既然女儿孝顺,这个便宜他就占了,不过家里人必须牢记在心,不能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爹,娘,你们放心,小荷是我外甥女,就算你们不提,我也要看顾。”
李大壮赶紧表态,以后镇上村里两边住,农忙他就回来,平时住在镇上,找杂活,不用披星戴月走十几里路回村,晌午也能回家歇晌。
他之前在镇上找活干,怕给儿子找麻烦,午时悄悄地找墙根底下眯一会儿,以后镇上有院子,方便多了。
李家老爷子点点头,又看向文氏,文氏深以为然,和李大壮是一个意思。
“院子有两进,十几间屋子,家具被房主搬空,要我们自己布置。”
说到镇上新院子,李河很满意,打铁铺子也有小院,房间狭小,被前面铺子挡住,屋子昏暗潮湿,不透光,时间一长,墙壁上发霉,下雨后,总是有一股子腐朽的味道。
“我们搬镇上,走动方便,还有,爷,奶,你们也不用担心没有人陪着说话。”
李河想起来,表妹家里多了老两口,是顾峥的救命恩人,张伯和张大娘,正好和自家爷奶年龄相仿,想必有很多话说。
“救命恩人?”
文氏对此不得而知,赶忙细细询问,若是那等挟恩图报的,赖着不走不说,以后还得拿捏莫小荷,若是这样,小荷不是要在中间受夹板气?
“娘,你说这个不可能。”
张伯和张大娘战战兢兢,还总是担心给顾峥莫小荷添麻烦,人也很厚道,李河赶紧和家里人解释,避免发生误会。
“唉,也是个不容易的!”
李家老太太很支持,奉养老人用不着多少米,救命之恩大过天,自家外孙女能如此开通,她很是欣慰,想着若是看到莫小荷,必须做她最喜欢吃的炸鱼丸,炸年糕,奖励一番。
院子基本定下,家具由李大壮负责,农家汉子,几乎都能做个桌椅板凳,木材不花银子,剩下大柜子,就去木器店买,这两天粉刷下,争取八月十五到镇上过节!
莫小荷这边,还不知道爷奶商议有了定论,她想明日办了房契之后,正好到县里去买火腿,然后试做月饼,等着张大娘做好吃的梅菜扣肉烧饼。
“好。”
小事顾峥都听自家娘子的,大事也一样,二人目前为止,有商有量,还没发生任何意见相左的事。
莫小荷感觉到很奇怪,都说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她想吵架,苦于没有机会,生活一片和谐。
“顾小子,小荷,可找到你们了!”
为怕张伯和张大娘多心,莫小荷已经说了安排,既然以后一起生活,就把他们当做家里人,当做长辈一样,二老很高兴,还建议她买二进小院,更实用。
“咋了?”
莫小荷眉心一跳,张大娘应该正在家里纳鞋底,她说自己手太嫩,怕弄粗了,现在张大娘气喘吁吁地扶着墙,肯定发生了大事。
“慢慢说,别着急。”
顾峥递过去一个竹筒,张大娘嗓子眼冒烟,她喝了一口水,指着袖口的血迹,道,“是冯小子,卖了柴禾跑员外家做工,房子突然塌了,他被砸到,一身血啊!”
人送到医馆去,张伯留在医馆,张大娘得到消息之后,出来找人,她也不知道夫妻二人具体去了哪里,只能像热锅上蚂蚁一般,到处乱晃。
“冯大春?”
顾峥听后紧锁双眉,冯大春做活那户人家,在他重伤后,把人扔到了街道上,还是周围邻居路过,看到后,把人送到医馆,然后来家里报信。
“那户人家太黑心了,只丢了二十个铜板,说是一天的工钱!”
张大娘抹着眼泪,他们赶到,冯大春已经昏迷过去,身上鲜血淋漓,多处受伤,他们问来的工友,那人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其中肯定有古怪。
最后架不住张大娘反复询问,工友说,不怪冯大春,是屋子年久失修,员外非让人上去修补瓦片,他们见冯大春人高马大,又是外乡人,就怂恿他上去换。
“作孽啊!”
张大娘赶紧出来找人,后续情况不得而知。
莫小荷揉了揉眉心,她刚想说,最近运气似乎好一点,不那么衰了,这不,又遇见个大麻烦。之前夫妻二人答应了姜大叔,需要帮衬的地方绝无二话,而冯大春是个可交之人,表姐李秀又中意他,于情于理,她都必须上心。
两刻钟,三人到医馆,郎中唉声叹气,冯大春被一个铁管子伤到肺,出了不少血,已经用上好的止血药膏,现在他还在昏迷,能不能活着,就看天意。
“夫君,我们怎么办,先报官?”
经过打听,莫小荷发现,那户不要脸的员外,正是和她差点有婚约的鳏夫,脾气古怪,她现在暗暗庆幸自己有主意,若是嫁给这种人,可是倒了大霉。
“还是找大春的工友问问,不然那人昧良心拿了员外的银子,告官也没有人证。”
这件事,就算是意外,员外必须全权负责,把人就扔在后街上,得有多狠的心?任其自生自灭,和杀人有什么区别?
“当务之急,是先得把命吊着。”
家里还有人参,上次救了莫大丫之后,余下一部分,正好给冯大春用上,救急不救穷,现在也是没办法了。
莫小荷犹豫了下,决定告知表哥李河,隐瞒表姐李秀,不然她冒失地跑到镇上来,万一最后冯大春命保不住,表姐的名节也没了。
第171章 尽人事,听天命
莫小荷和顾峥夫妻商议一番,决定兵分两路,莫小荷负责回家取人参,而顾峥就去找冯大春工友打听消息,求个说法,他们不在现场,暂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能听人一面之词。
“医馆的灶间炉子不够用,我和你回去,给冯小子熬汤。”
伤成这样,醒来一时半会也不能吃饭,元气大伤,要好生调养一段日子。
张大娘想起了当年,顾峥受伤,也是浑身是血的被人抬下山,浑身上下没一块好地方,张大娘觉得没救了,郎中也说,流了这么多血,正常人早已一命呜呼,当时她把自己偷偷藏的在山里挖的人参须炖汤,给顾峥灌下去,第二日他醒来之后,慢慢好转,人参可是个好东西!
“也好。”
冯大春还没醒,留下张伯在床边守候,天气太热,屋子里也晒,伤口特别容易感染,莫小荷给了小药童两块碎银子,让他去街角卖冰的铺子端来两个冰盆,降低室内温度。
医馆距离家里要走小半个时辰,没有马车,莫小荷走了一身汗,她顾不得洗漱,在抽屉里翻找药材,家里有好几种补血补气的珍贵草药,从历城临行前,婆婆顾夫人派人装上马车,当时她还觉得没有太大用处,结果都用在别人身上了。
“小荷丫头,我去买一只老母鸡。”
张大娘看了看日头,拎着篮子要出门,晚点集市散了,就得去村里人家买,一来一回,还得折腾一两个时辰。
“张大娘,要不我去吧!”
莫小荷打了一盆水,抹了抹脸,想要抢过菜篮子。
“我去就成,你先在家里看门,把火烧上,说不得顾小子一会儿要回来。”
张大娘摆摆手,虽然上了年纪,她腿脚还好,就几步路而已,走得比莫小荷还快,一句话的工夫,就出了巷子口。
阳光火辣辣的刺眼,到农历八月以后,早晚温差变大,白日里无风,天气闷热,好像一个大蒸笼。
莫小荷身上出了很多汗,衣衫黏黏地贴在身上,她不舒服,就弄了一盆被太阳晒热的水,在沐浴房子里冲了个凉,又喝了一杯花茶,才稍微缓解暑气。
半晌之后,张大娘折回来,身后跟着大舅娘文氏,表哥李河和表姐李秀,三人手里提篮里是自家种的菜和二十来个鸡蛋。
李河得知买院子的消息后,就回了村里,李家人很快商议了结果,文氏估摸莫小荷在镇上的院子刚下菜种,菜还没长出来,她就在后院子摘了些茄子,黄瓜,豆角,辣椒,惦记着送过来。
李秀闹着要一起,文氏想,若以后搬到镇上,也拘不住人,犹豫片刻,就答应下来。
李河眼尖,在街道上遇见行色匆匆的张大娘,忙过去打招呼,三两句就问明白了原由,李秀当即红了眼睛,碍于张大娘是外人,她没有表现得太过分。
“大舅娘,表哥,表姐。”
莫小荷依次叫人,把人参交给张大娘熬汤,她把三人带进堂屋里,倒茶招待。
“小荷,这是咋回事?那个冯大春,不行了吗?”
文氏没有问院子,先是关心人如何,若是这样,不能让李秀出现,不然那人没了,闺女以后咋嫁人?应该断了闺女的念想,不是她这个做娘的狠心,而是不得不为李秀以后考虑。
李秀刚才还强忍着,见屋内没有外人,眼泪立刻就如断线的珠子,她趴在桌子上,嘤嘤地哭泣,莫小荷的心也跟着沉入谷底,看来,表姐对冯大春真有了感情,比她想象还要深。
“人还没醒过来,郎中不看好。”
莫小荷思量片刻,决定实话实说,李秀听后,哭声更大了,她想来镇上,娘亲一直反对,今儿好不容易寻得机会,冯大春怎么会出意外,怎么会……
“张伯在医馆看着,我夫君去找冯大春工友问情况去了,约莫还要一会才能回来。”
院子的钥匙,莫小荷给了表哥李河,等明日办好手续,就可以正式把院门换锁,粉刷墙壁,布置新家,冯大春对于李家来说,不过是个萍水相逢的外人而已,不会因为他受伤而耽误自家过中秋。
“那好,我就不添麻烦了。”
文氏指了指桌上的菜,都是刚摘下来的,为保鲜,上面喷了一层水,她知道莫小荷最喜欢吃豆角,特地多摘一些。
“娘,你自己回去吧,爷奶和爹爹问起来,就说我在小荷家住几天。”
李秀擦干眼泪,面上一片坚定,表妹家有张伯和张大娘老两口在,她留下来不需要避嫌,莫小荷家还有一间空房闲置,正好能收留她。
“你干啥?”
文氏面上一紧,相当警惕,她把李河支出去劈柴,关上门后,立刻沉下脸,从前乖巧柔顺的闺女,越来越有主意,也越来越不听话,她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娘,你知道的,我想照顾大春哥。”
李秀拉着文氏的衣角,苦苦哀求,莫小荷张了张嘴,把想说的话咽回去,悄悄出了房门,到屋檐下透气,这种事,她没法掺和。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李秀的面颊立刻肿了起来,呈现出一道清晰的五指印,打在儿身,疼在娘心,文氏眼圈也跟着红了,她恨自己闺女咋就那么执拗,一根轴,这性子,到底是随了谁?“大春哥,你叫的真不见外,人家心里也有你?”
文氏毫不留情,劈头盖脸一顿痛斥,本来她很反对这门亲事,后来觉得对方品行不错,也不是不能研究,自家不图对方有没有银子,只要能养得起妻儿,勤快本分就好。
“你一个未成亲的大姑娘,去贴身伺候汉子,传出去,你还要不要脸?”
文氏恨铁不成钢,就差骂李秀下贱,哪有女儿家这么不顾脸面的,若是情深意重也就罢了,对仅有一两面之缘的人,用得着这样?
“可是,表妹她也照顾过顾峥啊……”
李秀刚反驳,下意识把自家表妹提溜出来做反面典型,而在屋檐下没走远的莫小荷身子踉跄,险些栽倒。
“顾小子对小荷有救命之恩,小荷和他也定亲了,得到家里许可。”
文氏听后,气更不打一出来,点着李秀的脑门,“你和冯大春无媒无聘,你就这么巴巴凑上去,你……”
况且,冯大春貌似根本不清楚自家闺女的想法,只是李秀一个人单相思,退一步说,冯大春死了,闺女还有后路?只能离开镇上,在这里,根本没办法说人家!
“娘,您就成全我吧,张伯和张大娘也在,我就打打下手,帮着熬熬汤水。”
李秀苦苦哀求,正是因为冯大春不知道,才是她的机会,她一定好好照顾他,相信他定会平安无事,以后念着她雪中送炭这份情,也会好好对她。
顾峥对莫小荷是英雄救美,她李秀虽不是美人,却也想救英雄,就算她孤注一掷也好,若冯大春真的挺不过去,她以后亲事由家人做主,绝无二话。
“唉,女大不由娘,我管不了你,随你去,如果你失了名节,以后若是沦落成莫大丫那般,也是你自己受着,别说我没提醒你。”
文氏一声叹息,她管不了,就算把人带回去,也看不住,李秀还得偷偷跑到镇上来,最后,她不得已,只好妥协,只希望冯大春能挺过去,别留下病根才好。
母女二人在屋内叙话,莫小荷坐在胡同口的大树下,看顾峥赶着马车,她赶紧去灶间端了一碗水,又拿出一块毛巾,体贴地帮着他擦汗。
“顾小子,咋样,打听清楚了吗?”
张大娘已经把母鸡剁碎下锅,又加了两片人参,她搬着小板凳,坐在灶间中看火,见人回来了,迎出去问情况。
“我去的晚了,员外家已经给了大春工友好处,或者他们之前默认了什么,我问了半晌也没问出来。”
顾峥摇摇头,工友把之前说的全部推翻,改口,说是冯大春自己非要上屋顶换瓦片,主家提醒过,他不听,所以后果自负。
莫小荷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哪里都是一样,欺负外乡人,他们看冯大春无依无靠,帮着员外说话,能捞到好处,自然做出了选择。
“昧着良心说话,也不怕天打雷劈!”
莫小荷痛骂一声,现如今,他们还没精力去告官,一切等冯大春醒来,情况稳定了再说。张伯一直没回来报信,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代表冯大春现在还活着。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文氏和李秀走出门,莫小荷把剩余的一百三十两银票,给了表哥李河,这边有事走不开,只能让李家人跟着秦中人一起办手续。
“那成,我回去和你外公外婆说一声,明日让你大舅来帮衬下。”
文氏看了看天色,她还得赶回去做晚饭,不能久留,挎着空篮子,匆匆忙忙地往外走,这时间刚好可以跟着村里老李头的牛车回去,不用走远路。
李秀担忧冯大春,洗净手进了灶间,忙着张大娘忙前忙后,莫小荷冲着表姐的方向努了努嘴,相信自家夫君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
说实话,表姐留下,让她很无奈,而又阻止不了。
“无妨,大春身子壮实,喝点人参汤补气,能缓过来。”
顾峥顺了顺莫小荷的后背,安慰她,医馆血腥味到太重,他去就行,让自家娘子在家里看家,不用两边折腾。
“夫君,我也是着急,咱们回来不到一个月,按照行程,姜大叔他们还不到泸州呢。”
这么快就出了岔子,莫小荷感觉有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