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捕本色-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刻有人站出来,行礼叩首,高声说道。
  话音一落,便接连有人站出来,恭贺祝福之声连绵不绝。
  皇帝脸色却是平静,只是俊利的眉轻轻地蹙着。他看了看南澈,又看了看南行止,微微眯眼。
  随即挑眉,看向方才第一个出来贺喜的人,问道:“中书令大人,喜从何来?”
  中书令萧承建眉眼带笑,恭敬而诚恳地说道:“皇上,这‘帝传五代,有瑞代明’八个字,就是天大的喜啊!”
  南行止脸色阴冷,目光沉沉地看着某处。
  十二道旒之下,皇帝的神色意味不明,只是平静沉缓地问道:“何解?”
  萧承建立即说道:“‘帝传五代’便是说,本朝传至第五代皇帝,也就是皇上您,‘有瑞代明’,便是会有天降祥瑞福祉于皇上。”他顿了顿,恭敬地说道:“老臣斗胆猜测,‘有瑞代明’之中的‘明’,便是指的皇上的姓名。”
  也就是南明德之“明”。
  话音一落,祭坛周围乌泱泱一片蓦然间躁动起来。
  成青云安静的跪立在人群之中,翘首看着祭台的情况。四周的人议论纷纷,片刻间,便把祭台的情况传了过来。
  她蹙眉,疑心那祭台之上,怎么会莫名其妙出现八个字?虽然祭天仪式,的确是祭拜天地,祈求上苍天神保佑江山百姓,但其实也不过是皇权的一种宣言而已。
  皇帝成年之后,亲政不过几年,尤其重视每一次的祭天大典。
  而这次祭天大典的“八字意外”,到底是福是祸?
  躁动很快便消沉下去,众人又端重地站立,不敢妄加揣测。
  满朝文武之中,不断有人附和,祝贺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皇上,老臣不以为然!”御史大夫苍老却沉稳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一惊,祭坛之上顿时一片死寂。
  成青云的心陡然间被提了起来。
  皇帝转身,看向御史大夫,问道:“御史大夫有何解?”
  御史大夫叩首,说道:“请皇上允许老臣,到祭台之上仔细观看那八个字。”
  皇帝迟疑片刻,说道:“准。”
  御史大夫起身,走近祭台,果真是端详着那八个字,看了又看,凝重的神色让原本肃穆的氛围越发压抑。
  片刻之后,御史大夫才回到远处,重重地跪下,叩首行礼道:“皇上,老臣所解,恐怕是大不敬之罪,请皇上恕罪!”
  皇帝低头看着他,一席衮服沉重端然,“御史大夫但说无妨,不过各抒己见而已。”
  御史大夫花白的眉头被风吹得微微颤抖,颤声说道:“老臣私以为,‘帝传五代,有瑞代明’一句话,当另作他解。”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帝传五代’的解法,老臣与中书令相同,只是这‘有瑞代明’……”
  众人呼吸一凝,纷纷低下头去。
  “这御史大夫难道不要命了吗?”
  “就是,这等事,不管是好是坏,直接说成好就行了,若是惹怒龙颜,指不定就是死罪。”
  “可御史大夫本就该直言进谏,在其位谋其职,何况,御史大夫是直言忠臣!”
  ……
  众人议论纷纷,起伏不定的声音之中,成青云抬起头,看向远远的祭台。
  隔着无数人,她看不清南行止等人的神色,但心头不详的预感,似雾霾般,笼罩了过来。
  她看向御史大夫的身影,御史大夫依旧朗声说道:“‘有瑞代明’,之明字,的确可做皇上名讳,可若是如此,敢问中书令,那‘代’字何解?”
  萧承建沉默,却是谦逊地笑道:“还请御史大人赐教。”
  “不敢,”御史大夫微微眯了眯眼,说道:“‘代’字,其本意为替代、代序,如此,便可解释为更替、代换。”
  平王脸色蓦然一沉,不等皇帝开口,沉声说道:“御史大夫,慎言!”
  “皇上,”御史大夫语重心长、言辞恳切,面向皇帝,说道:“忠言逆耳,若此真乃上天预警,老臣便敢直言冒犯,还请皇上圣断!”
  南行止静默地立于一旁,神色难测。
  话音一落,祭坛之上翁然一声,有人甚至直言问道:“御史大夫此言何意?”
  御史大夫跪直身体,说道:“皇上,有瑞代明,其意可是名瑞之人,将取代皇上,代替帝传五代,更替朝代,江山更换!”
  “放肆!”皇帝一声怒喝,“御史大夫,你口无遮掩,可知何罪?”
  “老臣不过是说了该说的话,何罪之有?”御史大夫全身战栗,却依旧固执,一番凌然正义。
  “何况,那祭台之上的字有些模糊不清,”御史大夫抬手指向祭台,“那到底是个‘代’字,还是一个‘伐’字,根本就模糊难辨,难道皇上还不以此警醒?”
  “伐”字?
  有瑞代明,有瑞伐明!
  成青云猛然一惊,骇然抬头,惊然出声:“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一旁的官员转头看着她,好意提醒道:“你最好别说话,此时若是说错一个字,都是掉脑袋的大罪……”
  她咬紧牙关,一言不发,只是紧紧地深深地看着南行止。
  身旁有人小声议论,祭坛之上更是躁动不安,议论之声,如溅了冷水的热油,轰然炸开。
  “有瑞代明……瑞是指的……瑞亲王府吗?”
  “难说、难说……”
  “若是那是个伐字,就更……”有人欲言又止。
  祭台中央,南行止回身,沉默地看着祭台上的八个字,片刻后,用手轻轻地摸了摸那模糊不清的字迹。
  字迹之上,还带着淡淡的酒水,但酒水有些干涸,洁白的汉白玉之上,这八个字泛着淡淡的黑色,用手轻轻抹都抹不去。
  若是他方才没看错的话,这字,是皇上将酒水洒下来之后出现的。
  好一个“有瑞代明”!好一个“有瑞伐明”!这分明就是要将瑞亲王府,置于死地!
  平王南澈走到皇帝身前,行礼说道:“皇上,祭天大典不可误了吉时,此事可容后再议。还请皇上继续主持祭天。”
  皇帝缓缓向前几步,停在御史大夫身前,低声说道:“御史大夫,此事非同小可,你我虽需警惕,可这江山朝廷,也并非一虚妄的话就能定夺的。”
  说罢,他转身,重新回到祭台中央,继续主持祭天。
  虽说其后的祭天大典依旧顺利,可人心惶惶,猜忌纷纷。所有的疑虑和猜疑,统统指向瑞亲王府,令人心惊。
  历代多少王朝与人物,都因为流言和猜忌而亡。
  唐朝之时,相传就有相似流言,史书之上,更是记载“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①想来,这些流言散布于世时,唐太宗也是万般不信吧?可历史就是历史,武则天登基为皇,便印证了那“唐传三世,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
  今时今日,有人便将历史搬上来利用,将瑞亲王府将取代皇权而代之的流言传布出去。
  何况,那八个字出现在祭天大典之上,虽然皇帝下令封口,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越是防范,越是难以遏制。
  待祭天大典之后,成青云拖着一身疲惫走出圜丘,一路之上,甚至害怕听到任何流言,生怕是关于瑞亲王府的。

  
  第262章 兄妹话别
  
  庄严隆重的祭天仪式结束,圜丘祭坛人去楼空,天阔云低,寂然无声。
  成青云见前方仪仗缓缓离去,放缓了脚步,走到最后面,趁无人注意,转身回了祭坛。
  一步一步走上中央祭台,她看到了由汉白玉堆砌的祭台,台面上,“帝传五代,有瑞代明”八个字,赫然醒目。那个“代”字,的确很模糊,若是仔细看,还真想一个“伐”字。
  然而不管是“代”字还是“伐”字,方才御史大夫的一番言论,已经将瑞亲王府取皇位而代之的猜忌,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她用手摸了摸汉白玉上的字迹,并不是雕刻的,也不是写上去的。字迹很模糊,也很粗糙,摸着比周围光滑的白玉粗粝些。
  为何这白玉之上会出现在这样的字?
  难道是有人要对瑞亲王府下手?
  心头的猜想已是肯定,从成都到京城,这一路,满是荆棘,有些人,对瑞亲王府的忌惮和敌意就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更甚。
  她站了会儿,宫中有宫人前来收拾打扫祭台,将祭祀所用的器皿和玉器等物小心翼翼地收走。
  一位宫人向她行礼,随即拿走皇帝敬酒的三只酒杯。
  成青云愣了愣——这祭台,从头到尾应该是没有人动过,除了皇帝往这上边倒了三杯酒。
  “等等,”她叫住那宫人,“可否将酒杯给我看看。”
  宫人迟疑一会儿,恭敬地将一只酒杯递给她,她端详了片刻,闻了闻,摸了摸,并没有什么不妥,便将酒杯还给了宫人。
  “这祭坛,是礼部的人布置的吗?”成青云问。
  “是,”宫人低声说道,“今年的各项仪式大典,都是由世子负责的。”
  “来布置祭天的人,都有哪些?”成青云问道,顿了顿又补充道:“谁负责祭台?”
  宫人顿住,又迟钝地摇头,“奴婢不知道,当时人很多,并未注意。”
  “如此,”成青云点点头。
  不宜在祭坛久留,她停留不久,便离开了圜丘。
  一连过去几天,倒再也未曾听见朝野之中有任何关于瑞亲王府的流言,成青云的心却未曾放下来。
  若是幕后操控阴谋的人,能够直接陷害暗杀,或许还能很好的应对,可偏偏这些阴谋,却直刺人心。
  而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最难把控人心。
  成青云最担心的,是皇帝的心思。
  皇帝听了御史大夫的话之后,会如何看待瑞亲王府?难道真的会相信,瑞亲王府会取皇位而代之?
  而自从入冬之后,她也很少再见到成青岚。
  是夜,成青云独坐在窗棂之下,天际唯有一轮淡淡的月色,似沙一般,风吹就散了似的。
  忽而听到有人敲门,成青云开了门。
  清婉站在门前,说道:“先生,成侍郎大人要见您。”
  夜色清寒,成青云稍稍缩了缩肩膀。
  成青岚进入院中,他一袭深衣,素然若淡竹,深衣之外,轻裘披身,染上月色光华。
  他这是第一次来卫宅,第一次看到成青云的房间。与蜀郡的房间很不相同,但打理得简单干净,井井有条。
  桌上灯盏如月,似月华笼罩整个房间。
  成青云带他进去,两人相对坐于桌前。分明只隔了一盏灯的距离,但却让人感觉辽远冷清。
  “方才下雪了吗?”成青云见他肩上带着些雪雾。
  “嗯,”成青岚轻轻点头。
  她为他斟了一杯茶,茶水冒着白濛濛的雾气,依稀飘繆。
  “青云,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成青岚将茶盏握在手中,简朴的骨瓷温暖着指尖。
  成青云心里一空,茫然地看着他,“去哪儿?”她咬唇,“青岚,你要走了吗?”
  成青岚摇头,“北方边关告急,我作为兵部的人,要调遣兵马粮草前往支援。”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道:“我很快就会回来。”
  成青云脸色稍霁,一时也并未多想。只记挂着北方酷寒难当,此时只怕已是千里冰封。何况北方战乱,就算无大战,也每月小乱不断。
  心头百转千回,欲说还休。
  她眨了眨眼睛,问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我只是去调遣兵马粮草,并非要去作战。”成青岚说道,“大约一个月之后,便会回来。”
  成青云这才隐隐察觉到,如今的她这样不愿意面对离别。
  当年他离开蜀郡时,她清楚地知道,蜀郡是两人生长的地方,就如再如何茁壮的树,时机一到,依旧知道路叶归根。
  故而她在蜀郡时,虽然想念青岚,但从未如此患得患失。
  这京城,给了两人无尽的荣华与功名,却依旧让她犹如飘萍。
  “能赶上春蒐吗?”成青云淡淡地问。
  “大约能,”成青岚手中的茶杯渐凉,他添了些茶水,再伸手去拿茶壶时,忽而捉住她的手。
  “青云……”成青岚神色急切,正欲说话,却突然梗住,轻轻地咳嗽几声。
  他咳得很慢,很轻,却很沉,声音嘶哑而颤抖。
  成青云伸手去拍他的背。
  “没事,”成青岚摇摇手,“只是一时性急,岔了气。”
  “青岚,你快些回来,”成青云说道。
  “我一定会在春蒐之前赶回来。”他重重地捏了捏她的手,“我离开这段时间,你多保重。”
  “我会的,”成青云点点头。
  成青岚放下杯盏,慢慢地放开她的手。
  窗棂外吹来一丝凉风,灯盏轻轻摇曳,光影流转徜徉,眼前的事物如此不真实。
  他起身,轻轻拢了拢披风,成青云的目光落在他的肩上,她这才惊然发觉,他伟岸的身躯,也是那样的瘦削如柴。
  “我明日就走,”成青岚说道,“近日朝中事务繁忙,我只需带着兵符走即可。届时不会有人相送,我只告诉你一人。”
  成青云懵懂地点点头。
  他转身,走向门房,忽而又停住,转身回头看着她,“青云,保重!我会很快回来的。”
  “好,”成青云点点头。
  与青岚短暂的别离,就如一场梦一样。
  次日,成青云醒来,犹觉得昨夜与青岚的话别,是一场短暂的梦。她四处环顾,四野一如往昔,丝毫不见成青岚来过的痕迹。直到她看见桌上的杯盏,那的确是昨晚青岚来时用过的。
  晨钟唱响,她踏着雾霭濛濛的清晨入朝,还未上朝,便在人群中寻找成青岚的身影。
  人头攒动,衣袂翩跹,众人之中,并未看见青岚。
  身旁有人低声细语,“听说,今日一早,成侍郎,便要带着兵符北上,应援西北边军。”
  “戎狄可恶啊,每年入冬来犯,侵扰我朝百姓,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若是不派兵应援,只怕边军难以应对。”
  “正是,如今入冬,北方粮草缺失,派兵北上,一是为了增强兵力,而是为了增添物资,三来,也可护佑北境百姓免受侵犯。”
  “呵,若是此番应援有功,成侍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手中又有兵符,兵权在握,只怕……”
  “难道皇上不会把兵权收回吗?”有人问。
  “放权容易,收权难。”有人喟叹,“何况,那成侍郎,若是一直佣兵于北方,皇上难道还能亲自去把他押回来吗?”
  成青云只觉得脑中翁然一声,许久不能平静!
  拥兵不归?
  成青云呼吸凝滞,呆怔地站着。
  “这话可不能乱说,”立刻有人警惕。
  “正是,不过随口一提。”
  这新年之后的上朝,成青云从头到尾心神不宁,下朝之后,立刻去找南行止。
  南行止却随皇帝去了议政殿。
  成青云只得先去王府等待。
  过了午时,南行止才从宫中回来,先回房换下朝服之后,才到正厅来见她。
  成青云呆坐在软榻上,一时未反应过来,南行止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这样凉,怎么没让人烧个暖炉?”
  说罢,他转身看了看一旁的绿黛。
  “我不冷,”成青云摇头,期期艾艾地看着他。
  “你想说什么?”南行止一眼便看出她有话要说。
  “青岚带了多少兵?”她问。
  “目前是八万,”南行止说道,“但他手中有兵符,可调遣府兵和节度使,八万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成青云咬牙,“难道你就不怕……”
  南行止似笑非笑,“怕什么?怕他会佣兵不归?”他忽而眯了眯眼,轻轻地揽住她的肩膀,“那正好,我可以借此机会试试他。若是他真的佣兵不归,我就拿你的性命作为要挟,你猜猜,他到底是选你,还是选择继续佣兵?”
  成青云气结,狠狠地将他推开,“若是他真的佣兵不归,皇上不去找他,我自己去!”
  南行止一怔,握紧她的手腕,“你若是敢去找他,便是和他同罪!”
  “我与他本就是兄妹,他与我本就一体,他有罪,就算我要推脱,也无人会放过我!”成青云倔强倨傲地看着他。
  南行止恨不得将她心底的孤傲和倔强全数磨灭,他死死地拽着她的手,突然一笑,说道:“若是你有罪,我便立即请旨让你做世子妃,我不敢将瑞亲王府赔进去,但以一己之身与你同罪,还是办得到的。”
  他眉眼俊利,逼迫凌盛。
  成青云咬牙,恶狠狠地瞪着他,“算你狠!”
  南行止这才满意地舒展眉眼而笑,一把将她搂住,“看来你也不舍得我的。”
  成青云眼底氤氲,却依旧坚定。
  南行止虽说噙着笑意,可笑意不及眼底,他却明白,她说出的话,一定会办到。
  若是成青岚真的佣兵不归,她一定会去找他。谁也拦不住。
  
  第263章 彩蝶翩飞
  
  京城雪色渐暖,城内街道两旁柳色渐新。
  成青云将门前还未消融的一层薄薄的雪扫到树下,很快,日色渐升,树下的雪便融化了。
  她抬头,见庭院内枯哑的枝桠冒出些嫩绿的新芽,心底暗暗估摸着,成青岚已离开京城二十天了。
  正欲放下扫帚进门,卫则风突然匆匆忙忙地冲了进来,一把拉住她,说道:“青云,不好了!”
  成青云见他一惊一乍的,淡淡地乜着他,“怎么不好了?”
  卫则风欲言又止,急得不知该如何说起,直在原地打转,好一会儿之后,才说道:“你可还记得祭天大典时,那祭台上出现的八个字?”
  成青云脸色一凜,并未说话。
  “哎呀!”卫则风急得挠头,“你倒是说句话啊,你知不知道,现在恐怕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成青云问。
  卫则风支支吾吾的,最后干脆拉住她的手腕就往门外走,“我也说不清楚,你干脆跟我去看看吧!”
  一路策马疾驰,飞快地到了宣武楼之下。
  远远地,便看见宣武楼下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人群的躁动与惊慌。
  卫则风下了马,带着成青云往人群中挤,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方。
  卫则风抬手指着楼面上,说道:“你看!”
  成青云脸色瞬间苍白,她昂着头望着宣武楼,瞬间心就沉到了谷底。
  人群一侧突然传来呵斥声,成青云一转头,便见到京兆府尹的人匆忙赶了过来,将宣武楼下看热闹的人赶走。
  人群拥挤如潮,根本难以驱散。越是被呵斥,越是热闹鼎沸。
  成青云咬牙,转身便走。
  “青云兄,你要去哪儿?”卫则风心头慌张,怕她被人拥挤踩踏,连忙上前来追。
  可惜成青云脚步极快,又带着横冲直撞的怒意,推开挡在前方的人,很快就消失在宣武楼下。
  卫则风及喘吁吁地挤出了人群,只看见成青云策马绝尘而去的背影。
  成青云脑海之中一片混乱,她拉紧马缰,一路疾驰到瑞亲王府,见瑞亲王府府外也是人群涌动,只不过到底是王府之外,就算有人躁动,也不敢太过放肆。
  见到她进门,门房连忙迎她入内。
  她明显察觉到,瑞亲王府府外的防守加强了不少。
  成青云见到南行止时,南行止竟然在弹琴。
  宽衣广袖,衣袂翩跹若流云,青丝如墨,披散两肩,似山黛淡墨。他端然席地而坐,轻软流云般的衣裳,肆意铺展,连从他指尖流出的音律,也悠然慵懒,行云流水。
  成青云还是第一次见到南行止弹琴,也是这时才知道他竟然是会弹琴的。
  她脚步丝毫未曾变缓,急匆匆地走到他身前,僵直地在他对面坐下。
  他抬头看着她,指尖当心一拨,琴弦收声,犹如裂帛。
  铮然的琴声让成青云一怔。
  南行止温和地看着她,说道:“急也没用。”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成青云问。
  “祭天大典之后,我便知道,那八字谶言根本就不会那么容易结束。”南行止淡淡地说道。
  “既然你已知道,为什么还有心思弹琴?”成青云担忧地看着他。
  南行止眸色沉静,说道:“你认为,我该如何应对呢?”
  是啊,该如何应对?若是普通的陷害嫁祸,或者栽赃暗杀,只要能找出幕后症结,就能有化解之法。
  可是这是流言,是天降示警,说到底,是人心。就算遏制住了流言,又如何能够扼住人心的猜忌和阴暗?
  成青云咬唇,“世子,今天宣武楼上,出现了怪异现象。”
  南行止蹙眉,等着她说下去。
  “宣武楼上,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麻麻地爬到一起,组成了‘帝传五代,有瑞代明’八个字。”成青云骇然闭眼,“京城中的人,此时恐怕都已经知晓了。城中恐怕已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了。”
  “蚂蚁?”南行止挑眉,又是一哂,“这果然是妖异……更加能蛊惑人心啊。”
  成青云正欲说话,忽而听见秦慕铮的声音传来。
  两人转头看去,将秦慕铮站在亭外,一脸的凝重。
  成青云问道:“秦侍卫,你也是来禀告宣武楼之上的事情的吗?”
  秦慕铮看向南行止,行礼说道:“世子,不止是宣武楼,还有皇城城墙之上,荐福寺佛像之上,以及京城之内各处要地,都出现了那八个字,而且,诡异的是,那些字体,几乎是由蝴蝶、蚂蚁、蜜蜂等物组成的……京城之内,以谣言四起,都说……”他欲言又止。
  成青云豁然起身,说道:“我要到皇城城墙处去看看。”
  南行止拉住她的手,成青云本以为他会阻止,却不想,他起身,说道:“我随你一起去。”
  他换了身常服,披上轻裘,与她一同乘坐马车,穿越京城熙熙攘攘的街道,去往皇城城墙。
  一路之上,成青云竖起耳朵,不由自主地去听车外的情况,整个人绷紧了弦,草木皆兵一般。
  南行止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与其去听那些污耳的话,不如陪我说一会儿。”
  成青云看向他,“世子想说什么?”
  南行止定定地望着她,“若是有朝一日,我不再是世子,你还会跟我吗?”
  成青云心头一沉,有些泛酸,“世子……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吗?”
  南行止哂笑,“我若不再是世子的话,定然是被封作王爷了。”他轻轻一带,靠近她,“届时你就是我的王妃。”
  好一会儿,成青云没做声,她眨眨眼,轻声道:“我可记住世子的话了。可我善妒,不喜欢你有很多侧妃,也不喜欢你有很多侍妾……”
  南行止不悦地看着她,“如此,我到时就把你善妒的事情宣扬出去,努力做一个惧内的王爷好了。”
  成青云莞尔,却是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如此甚好。”
  还未到达皇城城墙之下,成青云便迟疑地掀起了车帘。
  蜿蜒巍峨的城墙之下,是京城热闹繁华的街道,街道之上熙熙攘攘,虽不如宣武楼那般鼎沸躁动,可依旧人头攒动。
  马车停下,成青云立即下车,快速走到人潮拥挤的城墙之下。
  方一走过去,簇拥在一起的一些人便埋着头快速离开了。成青云发现,那些人中,竟然有朝廷官员。
  她心头一沉,推开涌动拥挤的人,往前挤。
  突然感觉肩膀被人轻轻揽住,回头,才发现是南行止。
  他下车之后,拥挤观看的人便又散了不少,两人相携到达城墙之下。
  朱红的城墙之上,无数的蝴蝶轻轻蒲扇着斑斓缤纷的翅膀,纷纷落在城墙之上,成群结队的蝴蝶,犹如受到召唤,整齐划一有规律的排列组合,铺展出八个赫然陆离的字——帝传五代,有瑞代明。
  其中“代”字稍显模糊,似“伐”。
  成青云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虽然知道这是一个阴谋,可世人无知,不知为何蚁虫会排列成字,只道是天象,只道是妖异。
  “今年怪事多,这才还没开春呢,就有蝴蝶蜜蜂了……”
  “这莫非是上天示警,这可是皇城城墙……我听说,历朝历代,但凡是有大事出,便会有怪异的现象。”
  “对对对,就如汉高祖,听闻汉高祖即将为帝时,天空便有五彩祥云出现,还有白蛇出没……”
  ……
  成青云只觉得耳畔此起彼伏之声扭曲跌宕,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令她心烦。
  她抬头,见周围空中依旧有几只慢慢飞动的蝴蝶,将空寂的天色衬得斑斓热闹。她越走越近,身边翩飞的蝴蝶就越多,翩跹的蝶翼纷纷飞向城墙,仿佛城墙之上有什么魔力。
  她靠近,站在城墙之下,正欲抬手去摸墙上的密密麻麻的蝴蝶,突然有人拦住她的手。
  “你疯了,这些蝴蝶,怪异着呢,千万摸不得……”
  “怎么摸不得?”成青云若无其事地收回手,问道。
  那人一副书生模样,警觉地看着她,煞有介事地说道:“你难道没听说吗,这几天,陆陆续续有怪异的事情出现,比如蜜蜂蚂蚁蝴蝶纷纷出现了,组成这八字警言。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上天示警……你可别破坏,否则,会遭天罚的……”
  成青云乜着他,又看了看南行止。
  南行止脸色平静,轻声对她说道:“看也看了,该随我回去了吧?”
  成青云固执地摇头,抬手便将一只站在墙上的蝴蝶捉了下来。
  周围人见状,纷纷骇然失色。
  成青云也并未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只是捏着蝴蝶的翅膀,打量着。
  “这不过就是一只普通的蝴蝶,”成青云手里的蝴蝶轻轻地扑腾着翅膀,翅膀上缤纷绚丽的粉末簌簌散落,染在她指尖上。
  “只是现在天气这么冷,蝴蝶是怎么出现的?”成青云喃喃自语。
  “就是老天爷变出来的。”一旁的书生说道。
  成青云懒得理他,抬头看向南行止。
  南行止身量比她高些,轻轻抬手,便摸到了蝴蝶排列成的“代”字。
  他蹙眉,轻轻挥了挥衣袖,密密麻麻的蝴蝶忽而惊起,扑扇着翅膀,惊慌而散。
  翅膀上的粉末让空气变得浑浊,人群中传来喷嚏声。
  成青云用手捂住口鼻,慢慢贴近城墙。蝴蝶飞走后,墙面上只剩下斑驳零星的蝴蝶粉末。
  南行止用手指轻轻摸了摸墙面,指尖轻轻捻了捻。
  成青云见状,照做。

  
  第264章 唇枪舌战
  
  墙面虽然只能看见斑驳的痕迹,但摸出之下,才感觉出有蝴蝶落脚过的地方,与其他墙面不同。
  有些粘,很淡。
  她立刻拿出手绢,擦了擦墙面,又闻了闻。没有闻到任何气息。
  “走吧。”南行止说道。
  两人悄然而来,悄然而去。
  踏过街面,踩着地上落叶般枯槁的蝴蝶尸体。
  回到马车上,成青云将手绢拿出来。
  绚丽缤纷的蝴蝶色彩,淡淡的染在手绢上,分明是绚烂缤纷的绮丽之色,此时衬着洁白的手绢,却显得脏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