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祯娘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回咱们新学了几个鞋样子,除了微雨,我和将离、子夜一人做一双,也是我们对小姐的心!”
这时候红豆的鞋子也是做的差不多了,祯娘按着做成的那一只看:“这鞋子有个什么名目不成?不然实在看不出其中是哪里新了,还格外费工夫呢!倒不是你们这样的女孩子做的!”
祯娘一眼看出这鞋子缉鞋口十分难,用针时候针是一定难拔,只怕做一针就要用牙咬着拔针。这种鞋子就是女人家做,也是那些健壮的成年妇人来做,至于娇养在闺阁的娇花嫩柳如何能成?
红豆却是笑着说:“小姐这些日子并不知道金陵的风尚了,这鞋子有个名目叫万寿鞋,又叫‘鲤鱼儿鞋’,这是京城宫里传出来的风尚喱!除了这个,将离那里有一双千秋鞋,子夜那里有一双寿安鞋。”
红豆做的着一双鞋,鞋面上是鲤鱼戏荷的图样,数一数一共是九条鲤鱼,中间在鞋尖上是一只最大的红鲤。这只红鲤鱼特别绣的——是底下要垫上衬才绣出来的,好让鲤鱼鼓起来。鞋口的正中间,是一朵芙蓉玉片串出来的荷花,可以颤颤巍巍地抖动。那只鼓起来的鲤鱼就正好在这芙蓉玉荷花下头,简直是做活了鲤鱼戏何。
旁边将离一面摆弄花瓶上供的鲜花,一面笑着道:“听说是皇宫里的风尚了,只有皇上、皇后和太后宫里最有体面的宫女才能穿这样的鞋子。那万寿鞋是皇上宫里的宫女,千秋鞋自然就是皇后宫里的,寿安鞋则是太后娘娘宫里。”
祯娘看过一回子夜和将离的做的鞋子,正在说话,微雨就带着辛夷和青黛两个进来了。辛夷和青黛两人手上都带着东西,辛夷的是一个拿青布罩住的鸟笼,青黛的则是一直鸳鸯眼的大白猫。
微雨指着这两个道:“这是太太让给小姐拿来的,说是小姐就是劳累太过,要晓得一些完了才是。养些鸟儿、猫儿、狗儿的,就当是放在眼前逗乐玩耍也是好的,就让人赶忙挑了最好的两个,送来给小姐了。”
祯娘这时候就有些哭笑不得了,她从来不养这些小生灵,只能无奈道:“这些小东西哪里是能乱来养着的?凡是用了心的就要亲近了,以后如何能割舍得下,偏偏他们寿数有限——还不如不要亲近了。”
辛夷却是轻轻巧巧掀开了青布罩子,让人瞧见里头一对鸟儿正轻轻跳动,道:“小姐偏偏在这些小生灵上心思重,我见小姐十分爱玉淳小姐那只点子狗,每回去都要逗一逗。这时候自己却没法子下决心,何必如此?咱们替小姐照看着。至于今后如何,那就没法子说话了,真要那般想,那可就难过日子了。”
祯娘果然十分心动了,只招了招手,让辛夷把鸟笼子提近些来看。这是两只十分亮眼的红心肝,体型纤小只有三寸上下。一只是雄鸟,上体闪辉深绿蓝色,下体皮黄,胸具猩红色的块斑,一道狭窄的黑色纵纹沿腹部而下。一只是雌鸟,只有一处不同,下体是赭皮黄色。这种鸟儿原是自天竺那边传过来的,如今在天朝繁衍不多。因着样子可人,价儿叫的贵!特别是这两只,祯娘用眼一瞥就知道是奇货。也不知由几千只鸟中才选出这两只来,在祯娘这里真是有些可惜了,那些爱鸟成痴的见了只怕要茶不思饭不想。
祯娘拿了一支红玉签子逗了逗两只鸟儿,见它们越发欢快了,嘴上就不由得露出笑容了。下头的人都是眼睛尖的,见到祯娘的神色,一个个都凑趣起来,那些年纪小的丫头更是凑近了要逗两只鸟儿。一时之间,好似这几日因着祯娘生病,顾周氏发怒而有的小心翼翼都消散了。
这时候逗鸟儿逗得十分可乐了,青黛就十分苦恼了——她手上正抱着一只大白猫,这猫儿见了鸟儿扑腾哪有个不心痒痒的。连带着抱它的青黛都要格外注意。只得撅着嘴道:“小姐先看过这只猫儿罢!看过之后就能带下去,见不到鸟儿了就好,不然这里不得安生。”
众人这才注意到大白猫,既然鸟儿不是凡品,那么这只猫儿也不会是了——这正是一只临清狮子猫。临清狮子猫依照毛色可分为白狮猫、黑狮猫、鞭打绣球、花狮猫四种。又因着眼睛珠子颜色多,就有更多种了。其中以一只蓝眼、一只黄眼,雪白被毛的狮子猫最为珍贵,称其为“鸳鸯眼狮猫”。
这一只就是其中极品了,毛色雪白,一只眼睛蓝宝石也似,一只眼睛黄玉也似。再看身形也是矫健非常,站姿犹如狮子,让人一看就爱。祯娘让人把鸟儿挂到屋檐下头,让青黛把狮子猫抱到床上——说起来鸟儿再漂亮也不如猫儿狗儿一点,人们亲昵狎玩只能是这些。
这临清狮子猫名气大,也是十分珍贵。除了卖相好以为,就是因着它们性子温婉,就是没有调教也难得会伤人。算起来在猫儿里头已经是格外亲人的那种了。
祯娘把这个热热的小东西抱在怀里,就像揣了个小火炉,满是笑意道:“这个夏天太热了,冬日若是有它,只怕不用火炉。”
不知是不是有缘分,这只狮子猫就乖乖呆在祯娘怀里,祯娘把手放在它眼前,它就轻轻舔手心。哪怕这是猫儿里头格外亲人的一类,但第一回见的人就这样亲近,也十分难得了。祯娘越发高兴,立刻道:“这要仔细养起来。我知道这些猫儿,特别这样名品名种棵树难养活。你们仔细去打听要怎么做,再跟我说谁能做好这个,以后专门仔细它,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四个一等大丫鬟自然不会去为这件事上心——她们本就是‘位高权重’的,事情多,在祯娘心上分量也重,用不着靠这个露脸。至于几个二等的就有些心动的,或者想着活计轻省些,或者想着多得一些赏钱,倒是想得了这一道巧宗。
不过决心不重,毕竟二等的也不得了了,出了院子底下人也是奉承的。最是想靠着这个出头的是那些三等的小丫头,他们大的不到九岁,小的才七岁,但是已经很知道要如何上进了。要知道这一回靠着这个先出头,入了小姐的眼,那就比身边的小姐妹多走了一步。
一步出头步步出头,到时候更先升二等,然后就更有机遇升一等。只看如今极为一等的姐姐在家里是如何被捧着——那般气派,一般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可以说是十分风光了。如此这般,可不叫人格外用心打算!
祯娘不晓得自己这一句话惹出的那许多心思浮动,只是逗着猫儿打算给它取个名字,丫鬟们也帮着想,只是提了几个皆不中意。祯娘这时候只得摇头道:“罢了罢了,可别再想着书里来个名字了,用在小猫儿身上真个刁钻,比最初于你们这般取名还别扭,难怪当初娘说我名字用的不好。不说这些,见她毛色雪白,就叫做白雪罢!”
玩了一会儿,有厨房的人送来一些点心,祯娘才让青黛又把白雪抱下去。
顾家饮食上是十分精致的,除了一日三餐和偶尔宵夜外,每日还有上午和下午两顿点心。这两顿点心和平常摆在屋子里的不同,自然是更加精致可心许多。为了这点心,厨房还要设计菜单,总共有二百四十道不同样式,每顿四道,每日八道,足够一个季节不会吃到一样的。等到换了季节,再将点心里的时令点心换下,换成另个时令的也就是了。
祯娘家的厨房很有功夫,在这些小食上就够看的了。一样冰糖霜梅、一样牛乳蒸饼、一样果脯凉糕、一样甜碗子。别的也就罢了,甜碗子倒是格外得祯娘的意——这本就夏季时候才能吃得上的。今日的甜碗子是葡萄干和鲜胡桃的,就是把葡萄干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
祯娘别的都不爱,唯独甜碗子吃了半份。吃过后就与几个丫鬟道:“日子越发热了,越爱吃些凉的东西,我见你们也是爱的。你们去厨房多多要些来,分着吃罢!”
第34章
祯娘凝神坐在床上; 手边有各色书籍——这是她正经读书进益的不同了。人家读一本四书五经就要专心致志,绝不分神; 恨不得咬烂了嚼碎了咽下去这才罢手; 绝不会有‘略略看过去’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祯娘做学问就是与旁人不同的; 她又是聪慧明晰的; 纵使世人都是如何,她也不定会照着别人的路子来。
起初小时候有文妈妈给她启蒙读书,那自然是是按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开始; 等到底子有了,这才越学越深。只是越读书; 祯娘反倒是越觉得不知所措了。
起初自己所知不多反倒安然,等到知道的多了一些这才发觉学海无涯; 人力不能穷尽了。况且每本书籍之间常常没得连接,读一本书于另一本书竟没得进益,让人觉得越是勤奋越是事倍功半。
当初祯娘年纪虽小; 但是想的事情却是人家都想不到的了。这也得益于她女子的身份——若是个男子了; 不说整日精研四书五经; 想不想得到这些。就是想到了也无力去用别的法子做学问; 家里上上下下看管着读书; 一个不在‘正途’上,可不得打死!
祯娘不一样,教她读书的文妈妈不是迂腐之人; 顾周氏更不是让她走仕途经济的母亲。因此就随她如何读书了,甚至文妈妈还会在一旁帮着她出主意。在这般情形中; 祯娘真可谓是如鱼得水了。
人家读书,读完启蒙就用四书五经精研,至于其余的杂书则是参杂着来就是了。祯娘却是用力地多——她按着‘经史子集’的目录索书,这四样下头还要分成若干类若干属,她就一类一属地对照着看过。
这样看书当然是极慢的,但是有个好处,对于一本书里头模模糊糊左右矛盾的地方,因为由着同类同属的书籍作为映照,自然没有不能解答的。这时候等到一类一属的书籍看完,在这里头可就再也没有半点疑问了。
这样读书辛苦,自蒙昧以来,前人著书多少,怎么可能排列阅读地尽呢!所以祯娘就要有人助着去粗存精一番,那等粗劣的错漏极多的自然不在阅读之列。还有一种一家之言,全然脱胎于前人著述,没得自己一点所得的,自然也没得列入阅读的必要。
这般就列出了一个总纲了,就照着这个总纲读书就是。这样读书真是慢极了,往往是几本书同时打开对照着看。祯娘这样研读书籍的时候就真个没人敢去打扰了,都知道大小姐这时候最专心,上前去只能惹得不快。
然而这样读书的好处也明显了,博学起来只怕能羞愧死那些真正的读书人了——前提是祯娘真个把经史子集按着这样的法子研读完毕。可惜的是这样的法子纵使祯娘天生聪慧异常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成了,非得水磨工夫,一点一点磨出来才能!
祯娘的记性算不得过目不忘,实在来说她自己也没见真有那般的天纵奇材。大概就是多看几遍能记下□□分,今后若是再不翻看也会遗落至五六分的样子。至于想牢牢记住,那就是要一段时候记着翻看一遍了。
就是这样,到如今经史子集四部里头,也只有祯娘最爱的史部有了一半的样子,等到一部一部学完,那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不过祯娘想透了:她并没有什么好急的,她才多大?她又不图着读好书了能发达一番!她只是为了自己开心——精研学问,学海无涯,此中乐趣和商海中用尽心思一样有趣,甚至更有一种文雅之美,因此她可是乐在其中了。
祯娘大约看书用功了不到一个时辰,不同于以往她做这个的时候无人来打搅,因得了顾周氏的吩咐,不得不格外在意的大丫鬟们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道:“小姐,这会儿也到了时辰了,请喝杯茶,用些点心罢!太太吩咐过,就是小姐可以用功了,也不需费神过了一个时辰。”
这些丫鬟当下差也有难处,祯娘是一个意思,她们不能对着来。但是太太又有吩咐,没做好,那又有排头吃。这会儿就是知道祯娘不高兴,也没其他法子,只得把话说出来。
祯娘算不得软和人,这时候也有些不高兴,但是她又不是个无理取闹不能体谅人的——这些丫鬟们也是传着自家娘亲的‘旨意’罢了。因此她只是神色淡淡的,把手上一卷书丢开道:“既然是这般你们就把书收起来,记得给放上上一回玉淑送的美人书签,不然下一回又不便宜!”
几个丫鬟听了这样的话就是如闻仙乐,立马就有人上前收拾。一面首饰一面就有人陪着祯娘穿衣穿鞋,这是要从床上下来,去吃些送来的点心。这几日已经好些了,再不是初初时候浑身疲软的样子,就是读书还歪在床上,吃东西却不会了。
点心自然是样样可口美味,味道精妙,祯娘却不见得有多少胃口,大略尝了几口就让撤下去了。反而隔着窗子见几个小丫鬟坐着,有做针线的,也有拿着书本子用功的。她看得有意思就道:“子夜,你让外头几个读书的进来,我问一问她们。”
子夜应了一声就到外头去叫人,四五个小丫鬟,读书用功的是螺黛、花钿、蔻丹三个。年纪大约在七八岁的女孩子进来立刻磕头见礼——祯娘只是道:“不是知道熟不见礼的,咱们日日打照面,哪里用得着行大礼?”
的确有熟不见礼的说法,只是这一回叫进来只怕都以为要有造化了,因此不是就格外心思不同。这样的心思在在场的丫鬟眼里都是心知肚明,祯娘纵使冰雪聪明,但是在透察人心这一点上依旧不够,更何况是和她本身常常背道而驰的丫鬟们的心思。
不过祯娘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说过一句后就问道:“你们如今跟着读书识字都到哪儿了?做功课在姐妹里头又是谁最勤勉,谁最出挑?觉得什么书籍最有意思?”
这些小丫头虽然年纪小,但是进府几年读书就几年了,其中做的好的,至少字儿是识完了的。譬如前几日祯娘就连自己读书都不被顾周氏允准的时候,就是让这些小丫头轮着给她念书的,也没见一个念书顺不下来。
这三个丫鬟祯娘印象并不大,毕竟她的屋子常常就是那几个在走动,总不能所有人都一窝蜂进来罢!只记得当初选进来做了她屋子里的三等后就给取了名字,一共八个三等小丫头,都是些胭脂水粉的名目做了名儿,她当时是爱自己做一些东西涂抹来着,觉得比外头来的干净。
三个小丫头里头螺黛是个最爽利的,当即道:“禀告小姐,奴婢们如今跟着文妈妈念书,各自不同。有的姐妹有些底子三百千都是读完了,正学着《幼学琼林》,其余的就差一些了。在咱们中读书最勤勉的当是蔻丹了,她本没什么底子,但却学完了三百千,是因着日日用过才能的缘故!最好的是胭脂,只她一个正同《声律启蒙》较劲。至于书籍喜爱,别人不敢说,奴婢最爱的就史书故事了,比起那些之乎者也至少能听个故事——小姐别嫌奴婢粗糙,这就和外头说书先生说书似的。”
祯娘这时候听的笑了起来,回头对红豆道:“听一听,一口袋带出一裤子,这样脆利,难得的是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又是一个你了!”
完了这才对螺黛道:“你倒是不错的,都夸奖了别个也没说到自己——至于粗糙不粗糙,那应该是不粗糙的。你们才多大,经史子集的东西哪里能让你们追究其中的深意?‘不求甚解’也就不是什么罪过了。等到日后再说罢!”
完了后祯娘有问话另外两个,得了一些言语才与几个大丫鬟道:“只让这些小丫鬟成日自己懵懵懂懂的也不好,将来也要她们得用的,你们挑拣些聪明伶俐的,结了对子,算是一个带着一个,仔细教导了罢!”
祯娘身边的大丫鬟年纪都不大,小丫头年纪也十分不得用,因此这时候用不着升人上去——没有空缺不是!但是提前教导一些总是好的。子夜将离几个最先记住了螺黛这个小丫头,一个确实是机灵,另一个就是她合了大小姐的眼缘。她们提拔她既是为了将来自己不在了,祯娘依旧身边有得用的人,也是顺着祯娘的意思,选她得意的人。
螺黛确实聪明,这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是走在姐妹们的前头了,心里高兴,但是知道不能随意显露,显得出头了,便把头低下。祯娘却难得有兴致,只让微雨去取几套新的文具来,给这些丫鬟各发了一套,道:“虽说你们读书时候都是有笔墨纸砚好拿的,但那都是什么货色,我不见都知道——那些采买的可不会特意买好的。但是读书写字用好些的笔墨纸砚自然要好得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么!”
见螺黛格外爽利机灵,还顺手把自己手上的一枚白玉戒指给了她,道:“这是一个榜样,只让你们知道我最爱你们读书读的好,凡是这上头用功的我自然格外看重!”
正在几个人说着读书的事情的时候,往常只呆在宝瓶轩门房处的刘妈妈却捧着两个包袱到了屋檐底下,也不进来就在外头道:“大小姐,这是苗掌柜遣人送来的,说是前个家里当铺里来的好货色,让大小姐收着赏玩!”
苗延龄自然知道祯娘所好,祯娘也知道苗延龄的眼界,一般二般货色根本不会往她这里送来。心里有了心思,又有长日无聊,多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好的。她立刻示意微雨把包袱抱进来,道:“知道了,你与外头等着的人说,明日我让人送张收据去。”
这些可都是极贵重的古董文玩,祯娘这里不会贪墨,反正都是她自家的,但是中间可不能没个防备。再加上这些东西自铺子里来,出来了都要登上账目,没得祯娘给收据可怎么做账呢?
祯娘先打开了那大些的包袱,最上头放着的是一方宝砚,祯娘最爱这些当即欣喜赞道:“原来是端砚名品!是传世作,这个不用看也知了。到如今端砚有多少坑口了,老坑、宋坑、麻子坑、坑仔岩等,但是说到最好,当然还是首推老坑。只是这烂柯山老坑开采多少年了,早就殆尽!这正是一方老坑鱼脑冻。”
祯娘是见过好东西的,一般的并不能让她赞不绝口,但这方宝砚正是不一般的!自有磨墨使用砚台起,很快就有人发现端石最好做砚,从此开采不断。有了这样的事,端石精华越来越少也就是不该意外的了。而这老坑鱼脑冻正是精华中的精华——烂柯山老坑本就是最好的坑口,最多名砚出自于此。这其中又以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天青为自大名品,这一方鱼脑冻的名贵可想而知。
鱼脑冻的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的,是砚石中最细腻、最幼嫩之处。最佳的鱼脑冻应是洁白如晴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刻砚艺人,一般都把鱼脑冻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有鱼脑冻的砚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幼嫩、滋润。这一方砚台也是如此,样样好处占尽。
祯娘仔细把玩,只觉得这砚台浑然不见一点刻划,除墨堂外别处都是洁净如新,应当是主任十分爱惜,小心保护的功劳。只是这般爱护的,竟有一日也是付与了当铺,还是死当——祯娘看看自己满屋子的心头爱,反而越觉得还是爱些钱财的好,不然这些爱物哪里得来,哪里留住!
轻巧地放下砚台,祯娘见下头拿另外一块青花布包着,打开来竟也不是凡品——这正是一包李后主的澄心堂。澄心堂纸可是有偌大的名头的,当初书法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也只能叹道‘此纸不敢书’。欧阳修也留下‘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的句子,可见一斑了。
这澄心堂纸原是徽州所产,和当地所有的歙砚、徽墨闻名天下,纸张也成为上等佳品。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时,则有李后主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自此之后这徽州佳纸才专门称之为澄心堂纸。
只是后世这造纸法失传,再不见当初的神品,只有一些留存下来的澄心堂纸算是让人窥见。这样的纸张正是用一张少一张的,难怪都说不敢随意下笔了,能用澄心堂纸留墨的都是有来头的东西。譬如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的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
不过虽说造纸法早已失传,这些年来仿制澄心堂纸却是不绝的,因此祯娘看的仔细,只怕有误。这些仿制的大多没什么气候,只有宋代潘谷所造宋仿澄心堂纸极妙,还有诗家赞过: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难分轩轾,最怕遇到这个李鬼!虽说潘谷所制澄心堂也是文人墨客手中宝物了,但萤火如何与皓月争辉,只有李后主澄心堂才是上上神品么!
祯娘翻来覆去查看,最终是笑着道:“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果然是不辜负这些评语的——只是一件发愁的,得了这样的纸张也只能和欧阳公一般叹一句‘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了。真要下笔,只能觉得自惭形秽了。”
祯娘说着就让将离把快快把这包澄心堂给妥帖收起来,将离一边考量着防潮防虫蛀,一边道:“小姐这么喜欢,怎么不先取出一叠略写几个字儿?往常凭是什么好东西,小姐也不是束手束脚到这般,只说这些东西生来就是用的。再珍贵,只是存着,反倒暴殄天物了。”
祯娘手扶着额头,无奈笑道:“从未觉得将离说话这般一针见血,原来人人说话就是这样的,只看得见别人,见不到自己。原来我能那般说,只是因着这些东西不够看重罢了——这包澄心堂不只是喜欢,比起别的它还是用了就少了,实在不忍心,且放着罢!”
祯娘摇着头不再多想那包澄心堂,而是打开了另一个小包袱。里头东西很少,已有一个卷轴,祯娘知道应该是一副书画了,便亲自小心展开,免得不小心有所损坏。祯娘这时候真是格外期待了,若是她所料不差的话,这些东西应该是来自同一处的,不然怎会这么巧,好东西是一日到了!而藏有前头两样珍品的人,怎样想着后头也不该是普通之物。
待到卷轴慢慢展开祯娘就只剩下惊怔了,这竟然是一副展子虔的山水图画!祯娘心中一下千回百转,只想这个是不是真的,无他,展子虔的画作留存下来的实在太少,又多得是临摹本。如今市面上价儿高,若是真品,至少也是七八千两银子了,因此更加有人造作赝品了。
祯娘并没见过一幅展子虔的画作,只有一幅当世的临摹作,虽说笔力上佳,也是照着原画临摹,而不是一般人只能用别人的临摹作临摹——不然祯娘也不会拿这样一幅画作珍之藏之了。
祯娘心中思索书里所说展子虔画作的种种:‘触物为情,备该绝妙。是能作难写之状’‘咫尺有千里之趣’‘细密精致而臻丽’‘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若不可掩复也’‘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等等。
一样一样所说对照,祯娘皱着眉头道:“‘其山着重青绿,山脚则用金泥,山上小林木以赭石写干,以沉靛横点叶。大树则多钩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沉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能松麟。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重色干上分衣折,船屋亦然。此殆开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这原是詹景凤评他的《游春图》的,拿来看这一幅山水也不是不可,真个是画法草率,且只用‘勾’法而没有‘斫’、‘皴’等画法,但青绿山水之体已初成——也不愧是‘唐画之祖’了。”
祯娘自己只是为着这卷轴就看了半个多时辰,真是一个角落也不放过。之前其实苗延龄与当铺里的供奉都仔细看过了,这样的重宝都是不敢随意的,弄不好就是损了一大笔银子,哪里能不小心呢。再三肯定后,把大家伙儿的定论都写在了纸上,附在这卷轴旁,祯娘也是看见了的。
祯娘自觉找不到漏洞,再看自家当铺的行家里手也言之凿凿道这是真正珍品。一时也不再苦恼了,让子夜把自己的‘吉祥斋鉴’印章找出来——祯娘的书房就叫吉祥斋,这也是来自她的名字,祯本就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这只印章盖上也算是中间的一个传承。经过祯娘手,如今收在她书房的书画都是盖了这个印章的。
祯娘正欢喜地不得了,只拿了这张画轴细细品味。这时候丁香端来香茶点心等道:“小姐且歇息罢,看这些东西也快两个时辰了,劳心费神的,若是病情有了反复,咱们如何和太太说?”
祯娘这时候眼里只有这张山水画卷了,看着丁香手里的洋漆小茶盘便赶忙摆手,让她远着一些。正怕一个不小心,泼洒了茶水到画卷上,到时候可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丁香也是无话,她们这些常常照顾祯娘起居的哪里心里没个谱儿,就没有在有纸张的案上放香茶的道理。这时候丁香把茶盘放在一张圆几上,离着祯娘看画卷的桌案还有两丈喱!
只是也没得法子,丁香无奈道:“既然是这般,那就请小姐移步,暂且收起这画儿,去内房歇息会儿罢!”
第35章
七月初七; 七夕佳节。这就是天下女儿的节日,如今正到这一日; 就是那等再穷再苦的人家; 女孩儿脸上也会带出笑来; 与伙伴做些节日玩耍举动。更不要说那些高门贵女、豪门千金; 其中种种欢乐更是多了。
祯娘这时候就是上了盛国公府小姐们的画舫这,正在秦淮河上游湖呢!在场的玉淳只看了天色道:“哪里来的这样怪天气,一时晴了; 一时又要下雨!”
七夕几日的天气向来难以捉摸——传说是织女在这个与夫婿相会的日子里是要不断流泪的,这可是年年月月的相思; 临到快见面了,难免有些伤感和喜悦; 因此流泪也是常理。所以七月初六、初七是时雨时晴的日子。织女断断续续地流泪,到了人间便是霎时晴霎时雨了。
祯娘并不纠缠这些一点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法,只是看着帘子外头道:“我从小只想着这一日能大大地放晴; 也不是为了别的; 只是这一日本就要晒书来的; 这样忽然下雨可就万事休矣。”
玉润听话也是点点头道:“你的书多; 每回晒书确实麻烦; 且多的是宋刻本,若是不小心淋了雨该是多心疼!若是这样还不如不晒喱!不然也不需赶在七月初七,只在七月择一个大晴天; 决计不会下雨的日子,把那些纸片子晒一晒也就是了。”
玉润的老冤家玉涓却有话说了:“这样是好呢; 只是这一日晒书也自由他的道理,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人家千百年不改的,咱们小丫头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改了未免不够恭敬。”
她这话一说在场的女孩子全都笑将起来,玉浣只拿手帕子丢了她,道:“你个小心眼的丫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