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侯-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是不是已经出发了?”他看着舆图低声询问。
    桂花点点头:“按照信来的时间算,此时应该已经接近京城了。”
    李明玉双手握着身前,喃喃:“一定要顺利。”
    桂花道:“大小姐既然出兵,肯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李明玉看她扁了扁嘴:“桂花娘,我都知道,但我还是担心。”
    桂花木讷的脸浮现笑意,是啊,这就是亲人啊,她点点头:“大小姐一定会顺利的。”
    李明玉笑了,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是,为了姐姐顺利,我也要把事情做好。”
    他转身唤人来吩咐:“务必守住麟州外的叛军,不要放走他们,至少不能放他们轻易的走。”
    皇帝肯定不会放他离开麟州的,姐姐也让他不要离开,他不能去协助姐姐,就做好断后,让姐姐能专心集中力量攻打京城。
    住在皇宫里除了相爷,少年都督,还有养伤的项云,虽然一天中大多时候都在昏睡,但他醒来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就是,最好的机会。”他忍不住要撑着身子起来,疼痛让他滚下汗珠。
    蒋友忙扶住:“都督,躺下说。”
    项云躺下用力的平复喘气,喘气太大也会让他撕心裂肺的疼,他仰面看着帐顶:“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机会,安康山打麟州是等一个机会,我早就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诱武鸦儿出兵,而这个机会何尝不是武鸦儿也在等的,现在武鸦儿终于出手了,安康山也出手了,他们都等到了自己的机会,而我们的机会也到了。。。。。剑南道的兵马现在不应该在麟州,应该立刻向京城去。”
    蒋友苦笑:“都督,你既然什么都看得明白,就应该知道,陛下是不会放剑南道兵马去京城的。”
    项云道:“是啊,所以我们的机会到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下,苦笑。
    “如果,我没有受伤的话。”
    如果项云没有受伤,又有剑南道留守麟州,那他就可以领兵前去打京城了。
    蒋友轻叹口气:“都督,留得青山在。。。。。”
    他的话没说完,项云半抬起头道:“我们还有小南!”
    蒋友眼睛一亮,明白他的意思了。
    项南就在宣武道,那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地方,项南还有白袍军。。。。。
    “但兵马还是不够多吧。”蒋友犹豫道。
    贸然前去攻打,只怕得不偿失,损兵折将,搭上了自己的命。
    项云道:“现在只要打了,就是功劳。”
    他深吸一口气缓解疼痛。
    “更何况这也不是项南一个人能做到的事,齐山这个废物,我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另外真要打起来,淮南道的楚国夫人难道能袖手旁观?”
    蒋友点点头明白了:“真要打起来的时候,不管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要出手,京城四周就乱了,不打也要打,所以,谁打第一枪,谁就是最大的功臣。”
    “让他在宣武道就是为这个做准备,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项云抬手,“拿纸笔来,我给他写信。” 


第二章 兵马各有动
    兵马奔来驶去,朝堂知道的消息,很快也传遍了麟州。
    尚未从麟州围战惊恐中缓解的民众,再次陷入了惊恐。
    虽然这一次的战事距离遥远,但因为对战的有安康山,大家都认为此战事关大夏大局,也关系麟州的生死存亡。
    如果武鸦儿胜了,那大夏平定叛乱就更有希望了,如果安康山胜了,那这种煎熬的苦日子就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所有人都将心放在遥远的地方,近处的叛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
    叛军不甘寂寞,再次对麟州发起了攻击,气势汹汹直逼麟州城池,要与安康山相呼应,一举拿下大夏命脉。
    皇帝忙命剑南道李都督率兵迎战,将叛军拦截在麟州外,而麟州城外也里三层外三层的布满了兵马。
    面对麟州的铜墙铁壁,叛军大营里的安庆忠倒没有忧愁,反而带着几分笑意跟面前坐着的几个大将说话。
    “只要我们在这里,麟州这边的兵马就半个也不敢离开。”安庆忠说道,视线落在其中两人身上,“此地留你们的兵马就足够了,本王可以放心离开。”
    那两个大将对视一眼,交换一个眼神。
    “王爷,如果是以前,别说我们两人,单单一人领三万兵马在这里就够了。”一个大将傲然道,眉眼又垂下来,“但现在麟州有剑南道的兵马。”
    另一个大将跟着点头:“王爷,剑南道这是第一次出兵作战,如利剑出鞘,必然要博名声,只有王爷在这里,才能镇住他们啊。”
    安庆忠哈哈笑了:“你们不要自谦。”
    另外几个大将也跟着纷纷开口“他们利剑出鞘,你们身经百战啊。”“有大公子威名在,这小儿都督兵马再多也不得不畏惧三分。”“王爷也是第一次领兵,论声名还是大公子的更赫赫。”
    听着他们的夸赞,两个大将神情反而几分恼怒,尤其是那一声声大公子,同样是公子,这个只是大公子,那个却是王爷,听起来真是不顺耳。
    “王爷。”一个大将站起来,道,“陛下与武鸦儿此时大战非比寻常,此战机谋划得来不易,陛下誓要用此战杀了那武鸦儿,陛下给大公子早有密令支援京城。”
    见他们变了脸色,笑呵呵的安庆忠也收起笑脸:“本王接到的密令可是让大哥助打麟州。”
    另个大将起身道:“王爷,麟州现在已经算是打完了,只要我们不出手,他们就不敢动,眼下最要紧的是京城那边。”
    安庆忠淡淡道:“京城那边本王熟悉,本王带兵回防就可以了。”
    先前的大将忍不住脾气喊了声王爷:“京城那边最要防的是淮南道的楚国夫人,我们跟楚国夫人交手最多,最熟悉她兵马,还是让我们领兵前去与之一战,以免”
    “以免什么?”对面的大将喝道,站起来指着他,“你是在说王爷会战败吗?尚且未战,你是小瞧王爷还是小瞧我们?王爷自随陛下出征以来,从无败绩,而我们也都是陛下亲手带出来的!”
    营帐里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搬出安康山,两个大将便畏怯了。
    “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他们解释,“我们是说,那楚国夫人兵马强悍,不能小瞧。”
    安庆忠倒是没生气,示意大家坐下:“本王明白你们的好心,本王也知道这位楚国夫人的大名,这一次,就让本王会会她。”
    两个大将还想说什么,安庆忠摆手道:“你们不用再说了,本王带两路大军回防京城,你们安心留守麟州,以防剑南道大军去支援武鸦儿,免得坏了陛下的大计。”
    对面的几个大将虎视眈眈盯着他们,两个大将心里恼怒又无奈,只得应声是。
    夜色里安庆忠留下主营帅旗,带着兵马潜藏行迹而去,两个大将在营帐里对坐回忆自从楚国夫人到淮南道,不管是窦县还是光州府还是扬州城,交手以及接连失败的过往。
    “这个楚国夫人除了兵马雄厚。”一个大将皱眉道,“最关键的是,总是能抢占先机。”
    “小公子一直跟在陛下身边,靠的是陛下的护佑,当然从无败绩。”另一个大将哼了声,想到先前被安庆忠的人不屑嘲讽,心里火气再次冒出来,连王爷也不想称呼,冷笑道,“这次非要从大公子手里抢功劳,就祝他好运了。”
    初春阴寒的深夜里,无数人在期盼好运,在庆幸好运。
    “真是谢天谢地,还好李小都督随机应变,要不然麟州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山南道衙里,几个官吏围坐翻看文书,将麟州详细的消息一口气看完,无不欢喜感叹。
    韩旭沉沉的脸色也稍缓。
    当初让李明玉率军去支援麟州,结果张安王林写信来催促为什么还不来,明明算着时间早该到了啊,大家才知道李明玉没有去麟州。
    然后麟州外就开战了,再然后项云就被安庆忠围困了,支援的东南道兵马跑了,麟州来的援兵中埋伏了,再然后剑南道兵马就横空杀出,击退安庆忠,救了重伤的项云,解了麟州之危,一战扬名。
    韩旭写好的问罪李明玉剥夺其大都督笙节的奏章也不能送出去了。
    看着韩旭的脸色,在座的官吏们委婉的相劝:“李都督毕竟是带兵将领,在外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
    他们当然愿意韩旭把李明玉赶走,然后霸占剑南道山南道两道兵马大权,一人当家做主,当然比两个人当家要舒服,但现在李明玉成为陛下跟前的新宠,他们才不会傻的跟着韩旭去闹,为了避免被牵连,还要拉住他。
    韩旭冷冷一笑:“他不是随机应变,他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打算,根本就没想去麟州,而是去麟州外等候战机。”
    官员们对视一眼,再次劝道:“这些不要想了,李都督如此做也是为了打叛军嘛,为了解麟州之难,结果是好的就好。”
    那结果如果是不好的呢?韩旭没有再说话,如今这个世道,能打胜仗就是最大的正确。
    李明玉如此,武鸦儿也是如此。
    朝廷的命令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怎么做做什么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李明玉这次算是好结果,武鸦儿呢?
    这次对战安康山,前后被夹击,可会有个好结果?
    韩旭一声轻叹:“大夏不是以前的大夏,如今可经不起失败。”
    大地一直在颤抖,站在高高的山丘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四面涌来的兵马如海。
    “史朝竟然有这么多兵马?”王力喊道,眼神凝重,“乌鸦,我们必须撤兵了。”
    正月末的狂风吹的武鸦儿斗篷飞舞,他环视四周的兵马,兵马涌涌列阵,腾起一片片烟尘雪雾,烟尘雪雾落后,呈现一杆杆旗帜
    武鸦儿认真的看着这些旗帜,摇摇头。
    还不够多,还不够危险,还不够把安康山引出来更远,也还没有把安康山缠住。

第三章 主将各有主意
    号角一声声在寒风中呼啸,恍若鬼哭狼嚎。
    大地上骑兵奔驰烟尘滚滚如洪水决堤,而迎着洪水的骑兵则像一块块巨石,双方相撞,发出震天的声响。
    这片阵地的远处,有一个小小的野营,营中架望杆车,有信兵在上凝望,可以看到漫天遍野都是兵马在厮杀,似乎能分清阵型,似乎又混为一体分不出敌我。
    “武鸦儿将史将军的兵马绞在一起了。”信兵汇报,“围困三天了,虽然武鸦儿的方阵缩小了一半,但史将军还是没有攻破。”
    野营地的将官们对视一眼。
    “武鸦儿盘踞相州倒是养了不少兵马。”一人又嫉又恨道,“越来越能打了。”
    另一人皱眉凝望,道:“不能再拖了,梁振那边咬着史将军不放,咬破口子让他们汇合在一起,陛下打起来就麻烦了。”
    先前一人点点头,唤过斥候:“速去禀告陛下,可以准备动手了。”
    一群斥候翻身上马,向南疾驰而去。
    二月初的河北道的大地上冰冻一片,狂奔越过无数个荒芜破败的村镇,或者紧闭或者敞开燃烧的城池,好一大片军营出现在眼前。
    密密麻麻的旗帜正中,树立一杆明黄大旗,在北风中飞舞如龙盘旋。
    主营里一旁坐将官,一旁有文臣,如同京城朝堂,上首的安康山此时不穿龙袍,穿着金光闪闪的铠甲坐在金光闪闪的龙椅上,恍若一座金山。
    听完斥候的汇报,安康山就下令:“让史朝松开一道口子,把武鸦儿赶到朕这边来,待朕去斩下他的头颅。”
    斥候应声要走。
    有个满脸横肉的武将迟疑一下道:“陛下,还是等史将军与武鸦儿再缠斗几日才前去吧。”
    安康山看他一眼,笑问:“怎么?怕朕打不过武鸦儿?朕领八万兵马,史朝一人只有四万兵马都能跟武鸦儿梁振双方缠斗,朕在坐在京城太久了,是不是不如史朝了?”
    他笑的爽朗,大将却有些畏惧,忙道:“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一个文臣出面解围道:“不是怕陛下打不过武鸦儿,陛下现在是天子龙身,容不得半点闪失。”
    安康山瞪眼有些生气:“朕是替先帝做这个龙身的,才没那么娇贵,朕穿着龙袍,也依旧能征战无敌。”
    安康山生气了,先前说话的大将松口气,俯身大喊:“陛下无敌。”
    营帐里满座皆拜,威声震天。
    “陛下,臣不担心陛下与武鸦儿的对战,但离开京城太远,臣担心后防偷袭。”一个武将出列凝重道。
    没有了城池的掩护,再被前后夹击,对于武鸦儿来说是险境,对安康山来说何尝不是?
    安康山笑了:“后防有谁敢来与朕一战?”
    放眼大夏,他起兵的时候,所过之处兵马退避,到现在身穿龙袍坐稳京城,四周卫军环绕,但别说来攻打他了,他多看他们一眼,那些卫军都要吓的跳三跳
    大夏可与他一战的只有武鸦儿,所以武鸦儿才是心腹大患。
    想到这里,安康山又哦了声。
    “那个楚国夫人。”
    论起来楚国夫人,夫妻同心,也是武鸦儿一脉。
    武将应声是:“淮南道线报,楚国夫人兵马已经大动,说是向麟州去,但陛下与武鸦儿大战,她必然救夫心切前来助战。”
    安康山更是大笑:“来的好啊,她来了,正好一起解决,让他们黄泉路上夫妻相伴。”
    另一个大将站起来道:“楚国夫人自己也四面树敌,独木不成林,她来助战武鸦儿,一来没有助力,二来淮南道门户大开,这一点陛下早有安排,大公子和郑王都盯着楚国夫人呢。”
    原来如此,先前的武将释然,赞道:“陛下圣明。”
    前后无忧,文臣们齐声道:“恭祝陛下旗开得胜。”
    武将们则强悍粗俗一些,将腰里的配刀举起:“恭祝陛下斩下武鸦儿的头!”
    安康山哈哈大笑,金山乱颤。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伴着龙旗在营地里缓缓移动,兵将们发出巨大的呼啸,排山倒海地动山摇。
    盾甲长枪兵生硬的一遍一遍撞上去,伴着号角声,叛军终于溃散,振武军这边的方阵发出一阵欢呼。
    站在主营中的将官们并没有丝毫的喜色,他们的视线越过层层兵马,看向远处看不清的地方。
    跟即将到来对战相比,先前这几日几夜像是游戏。
    “乌鸦。”王力握紧缰绳,事到如今他也不再问打还是不打了,想了又想只问,“楚国夫人会援助我们吧。”
    武鸦儿道:“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在援助楚国夫人。”
    王力脸色顿时更加沉如锅底,大喊:“她要干什么?”
    武鸦儿道:“她要打京城啊。”
    王力大叫:“那我们怎么办?”
    他们没有援兵了!他们要被安康山和史朝前后夹击四面围攻!
    武鸦儿看向前方,溃败的叛军让出一条路,这条路却不是生路。
    “只要她能拿下京城,安康山就如丧家之犬,进退无路,军心溃散,这何尝不是援助?”
    王力呆呆,看着他,道:“她能吗?”
    就算安康山出京了,京城可不是空城无防了!哪有那么容易!
    武鸦儿将长刀按着胸口,厚厚铠甲后有一封信,她说,武鸦儿,你相信我。
    “她能。”他说道,将手中的长刀一挥,“随我杀敌!”
    他一马当先疾驰,无数兵将涌涌呼喝跟随。
    王力在奔驰的洪流中怔怔,还以为自己占了楚国夫人的便宜,还想将来给楚国夫人请功劳,却原来大功在他拿着信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拱手让人!
    “让你吃人家的肉干!”他抬手打了自己的嘴一下,“让你多要人家的马!”
    相比于麟州的紧张,北边的激烈,山南道这边倒是比先前轻松了很多,但当一队队剑南道兵马从城外拔营而去,马蹄声敲的山南道的民众们不安,纷纷议论是不是叛军打来了?
    道衙的官吏们对询问的民众解释,不是叛军打来了,但当询问这些兵马去干什么时,他们的脸色很难看,含糊道去驰援他处了。
    驰援别人是值得骄傲的事,为什么这一次官吏们的害羞的遮掩,似乎不想被人知道?
    韩旭在道衙里被几个官员围住不让走。
    韩旭问罪李明玉的奏章压在案头,没有送到麟州去,但剑南道的兵马被韩旭送出去了。
    官员们盯着韩旭:“韩大人,您看,要么把兵马叫回来?要么跟李都督解释一下?”
    韩旭沉声道:“本官监理剑南道,动用兵马还需要解释吗?”
    动用兵马平叛是不需要解释,但把兵马送给情人就得找个解释吧?这时候也顾不得难听好听了,官员们把心里想的话说了出来。
    韩旭的脸又红又黑,一拍桌子:“胡言乱语,楚国夫人是为了平叛才借兵,天下卫道自然应该守望相助!”
    那怎么不见你去守望相助其他的卫道?比如齐山,齐山也在平叛呢,还去援助麟州,怎么不给齐山送兵马?因为齐山这个卫道之主,没有楚国夫人长的好看吗?
    骗鬼呢!
    官员们的视线落在韩旭的胸口。
    那个楚国夫人的信被珍藏在这里,不知道写了什么甜言蜜语蛊惑,韩旭竟然将剑南道数万兵马相赠,那李明玉还没被问罪,他韩旭还没在剑南道当家做主呢,真是男之耽兮疯了
    韩旭恼怒又几分尴尬,手按住胸口,楚国夫人的信上可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甜言蜜语,好吧,有是有一些,比如哭哭啼啼我只有你之类的话
    这些无关紧要,他不计较这个女人胡言乱语,因为这一次这个女人要做一件很值得做的大事。
    “我要打京城,我要去收复京城,韩郎君,请你助我一臂之力。”

第四章 行路如过山
    这不是楚国夫人第一次跟他写信要东西。
    要物资,要兵器已经好几次了,他能给就给了。
    然后她得寸进尺开始要兵马。
    要兵马就要了不止两次。
    上一次就在前不久,要五万兵马说去支援麟州,理由是为了给振武军脱罪,简直不可理喻。
    支援麟州有剑南道,他怎么会将功劳拱手送他人?
    但这一次,她说要去打京城。
    京城!韩旭觉得胸口火热,这当然不是因为楚国夫人的信在心口贴放。
    她的丈夫现在跟史朝对战,安康山也被吸引调兵马亲自前围剿。
    安庆忠带着兵马在麟州。
    此时打京城很冒险,但也是最难得的机会。
    这个女人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在守城对战上很厉害,淮南道就是她一手打下的,还勇猛的驰援过沂州。
    别人说这话,韩旭可以不当回事,她说,韩旭就忍不住心动。
    她全力以赴攻打京城,需要兵马在后做防护。
    “此一战乃千秋大功业,韩郎君,你可愿意与我携手共谋?”
    收复京城,大夏的千秋功业也就能重新扶回来了,他韩旭此生还有何求?
    为了此事别说把剑南道的兵马送给楚国夫人,天下卫道的兵马都送过去又有什么错?
    只不过此战机密,机会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不能跟这些官员们解释。
    “你们不要说了。”韩旭大手一挥推开这些官员,肃容道,“此事我自有主张,我会跟李都督沟通的。”
    一个官员道:“大人还是先跟李三老爷沟通一下吧。”
    “李家的老太太哭天抢地给李三老爷送消息了。”另一个官员补充,有些幸灾乐祸,“李三老爷已经来山南道的路上了,还带了兵马。”
    跟李明玉沟通还好,跟李三老爷打交道,韩旭也有些头疼,讲不清道理
    那就不讲道理了。
    “他带兵马来做什么?探望母亲可以,如果做其他的事,卫道兵马岂可私用?”韩旭冷冷,一甩袖子,“来了就给我拿下!”
    官员们对视一眼,好吧,不管李明玉是不是立了功,现在离开剑南道了,韩旭就是要霸占剑南道了,这乱世文臣也是胃口越来越大尤其是还有个胃口更大的情人。
    这个情人跟其他的女人可不一样,其他女人要衣服要珠花,她可是要钱要兵要马,一要还是一座城池的数量。
    没有两个卫道,养不起啊。
    官员们不管了,天下已经大乱,卫道纷乱也无所谓了,管不过来也管不了。
    剑南道的兵马离开山南道的时候,安庆忠的兵马刚跟麟州的剑南道兵马大战一场。
    安庆忠让安德忠派来的兵马驻守恐吓麟州,自己带兵离开,但没走多远就遇到剑南道兵马的拦截。
    “奸诈的剑南道。”一个副将狠狠的吐了口血水,“竟然在我们后方设了埋伏。”
    埋伏的剑南道兵马大约有一万多,不至于吓退以及堵住他们的去路,但冲过去耗费了两天的时间,损失了一些兵马,真是让人恼恨。
    另一个副将回头看了眼,忍不住感叹:“剑南道的兵马真是厉害,这几年无声无息的,一出手,威名不减当年。”
    还以为李奉安死了,剑南道兵马就垮了。
    旁边有将官不爱听,冷笑道:“怎么?剑南道厉害?咱们就不厉害了?”
    先前的将官脾气也不好,喊道:“你厉害,现在掉头去把剑南道的兵马杀光啊。”
    其他的将官高兴的看热闹。
    安庆忠被拥簇着走过来,问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在说剑南道的兵马厉害。”看热闹的一个将官先答道,带着几分故意。
    死一个将官,其他将官麾下的兵马就能多一些。
    这种世道,没有人嫌弃兵马多。
    争吵的两个将官面色涨红神情有些畏惧,安康山是个很小心眼的人,最恨别人说自己坏话。
    夸别人厉害就是说自己的坏话。
    安庆忠年轻的胖脸露出笑:“厉害好啊,厉害鲁贼才会把他们留在身边,麻烦也就是我们在麟州这里麻烦一些,离开了麟州,他们就麻烦不到我们了。”
    副将们明白了,哈哈狂笑起来:“没错,猛虎被拴起来看家护院就不是猛兽,是家犬。”
    家犬对他们就算不上威胁啦。
    安庆忠笑咪咪道:“不用为这件事糟心,这都在预料中,剑南道要是没有设伏,本王还不敢往前走呢,他们厉害,我们不也过来了?所以还是我们厉害。”
    将官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刀枪挥舞高呼:“王爷威武!”
    安庆忠道:“我们接下来会更威武,让我们畅通无阻所向披靡劈山斩海直回京城!”
    离开了麟州,接下来他们会穿过河东河南直达京城,所经过的这片河东之地,叛军占不住卫军也夺不回,干脆成了无人管的乱地,土匪横行马贼为王。
    土匪马贼的骄横从来不针对叛军,见到他们只会远远的躲开,甚至还主动为他们开路。
    至于河南道这块地方,虽然被忠武军把持,但也不用担心。
    河南道的位置比较幸运,中原腹地,西边的叛军忙着打麟州,北边的叛军拥有了京城暂无暇南下,浙西的安德忠与之隔了三个卫道,所以一直以来除了境内三三两两州府的卫军反叛为乱,并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袭击。
    河南道观察使也没能掌控整个道府,河南道内卫军四散林立各拥城池不听调派,所以河南道从不参与征战。
    如果有叛军经过他们就紧闭城门,你若不打我我就当做没看到你,卫军经过的话好吃好喝好相待,但要兵要马要协助半点不给。
    对于安庆忠的兵马来说,只要把大旗一挥动,经过这里也是如同无人之境。
    伴着大旗挥动,安庆忠的大军严整军势,如潮水滚滚。
    二月初,河南道西北黄县外的一座山头,嶙峋山石后潜伏的兵马们警惕的看着山脚下,山脚下有两队兵马疾驰而过。
    “这就是安庆忠的先锋。”为首的将官站起来,道,“他们果然来了。”
    其他的兵士议论纷纷“竟然这么快从麟州就回来了?”“听说不是还在打吗?怎么跑回来这么多人?”“是赢了是输了?”。
    但输赢都跟他们无关,一个兵士站起来道:“我们速去报告,让这边的城池紧闭,兵马躲退。”
    这也是他们一贯的做法,但这一次为首的将官却将嘴里的枯草吐出来,眼神闪闪犀利,伸手做个下斩的动作。
    “不。”他道,“放烽火信号,干掉这队先锋。”
    兵士们神情惊惧,什么?真的假的?为什么?
    厮杀声从前方远远的传来,地面的震动恍若有千军万马,但实际上前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山谷。
    身旁有将旗和郑王大旗的前锋将官神情惊愕,看着节节败退的前锋营,看对战的惨烈和死伤的惨重,他还以为是麟州的剑南道兵马伏击到这里了呢。
    但山谷里奔出来兵马的旗帜千真万确是河南道卫军忠武军旗帜。
    “杀!”
    撞击在一起的兵士们挥动着大刀长枪,穿透对方,或者被对方砍成两半,鲜血四溅,血肉横飞,惨叫声哭喊声震天。
    冲出来的卫兵没有一个退后,脚下踩着同袍们的尸首只向前冲,不管不顾凶猛的像下山饿虎。
    “大人,大人,我们顶不住了!”一个副将滚跑过来喊道。
    不用他说,前锋将官也看出来了,他带了三百兵马来,现在已经有二百多的伤亡,整个先锋营算是被打残了
    而对方还不知道藏着多少兵马。
    上次他们从这里经过的时候可没有见到兵马。
    河南道的兵马竟然在这里布防了,目标很明显是他们!
    河南道的兵马竟然敢伏击他们!
    “退兵。”前锋将官道,眼神闪过一丝震惊,“速去报郑王,河南道的兵马,疯了。”
    “中都尉!你疯了吗?为什么打叛军!”
    山谷后一座城池内,一个将官看着门外迈进来的年轻人大喊。
    “我可没听到观察使大人有这个吩咐!”
    中齐咿了声,英俊的脸上酒窝闪闪:“当然是为了给观察使大人立功啊,这个还用什么吩咐?”

第五章 一山又一山
    将官和中齐都不是这里的驻守兵马。
    黄县这里原本也没多少兵马,一个州府领七八个县,总共三千多兵马,守城是守不住的,日常巡逻当个警戒,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往府道求援
    求援也是援不来的,打也是不可能打的,还好叛军也看不上眼这里,最多路过劫掠一些粮草。
    年前听到叛军打麟州,河南道观察使当然不可能给麟州援兵,在中齐的建议下继续警戒,让中齐带着三千多兵马来这里驻守,将窥探到叛军经过有多少人报告给麟州,以表他们河南道卫军之职。
    先前叛军一队队经过的时候,中齐可没有下令打,反而让大家躲远远的。
    “那时候叛军人多嘛。”中齐坐在县衙的高桌子上,长腿晃悠悠道,“怎么打?那是要被人家打死。”
    黄县的县令在叛乱初起时就跑了,州府自顾不暇,道衙更是管不过来,民众们只能自己管自己了,看到中齐等人带着兵马来,民众们顿时又跑了一多半
    如今这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