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小曾氏安葬的吉时就快到了,不能再耽搁下去,宋柏清就留下一个管事和一个族叔处理余下琐事,他和宋淮就领着丧葬队出城。
第276章 心疾病发
宋柏清和宋淮父子二人继续领着丧葬队出城,送葬的人已经少了三分之二,丧葬队伍也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石文婷脑袋上是伤口已经被包扎了,脑袋上缠了一圈白纱布,在这一片白里,倒也不怎么显眼,不过她魂魄似乎还没回归,面容呆滞,被两个族中媳妇子一左一右,架着走在棺柩后面。
窦氏见她受了伤,又受了惊吓,很是担心,就找到宋淮,要求让石文婷回去歇息,在让人给她压压惊。
宋淮却一口拒绝了。
“这是我祖母的葬礼,文婷是我宋家的孙媳妇,怎么能因为受了一些惊吓,就不送祖母上路,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被女婿当众训斥了一顿,窦氏羞窘的满脸通红,却又不能反驳。
她也知道那要求不合适,谁家老夫人的葬礼,孙媳妇不参加的,可她也是心疼女儿,不然她也不会腆着脸跟女婿提这个要求,不过宋淮想也没想就拒绝,也寒了她的心。
那可是他的妻子啊,他怎么能不关心一下?
窦氏心里很失望,但也明白,小曾氏的葬礼为大,她不应该在此时闹出什么事情来,她只好道,“那就算了,你多吩咐几个人照顾好文婷,这路还长着呢。”
她话中有话道。
宋淮就让石文婷的乳母和丫鬟都去她身边照顾她,窦家见了,心里对女婿的不满这才好了些。
曾氏也受到了惊吓,引发了心疾,很快心绞痛就晕了过去。
夏梓晗吓坏了,忙喂了她一颗药丸子,等了一会儿,见她还没醒来,就吩咐下人去告知宋柏清一声后,然后和狐狸几人带着曾氏匆匆回了楚家。
白老头被楚枂催促,跑进了曾氏的屋里。
坐在床边,握着曾氏一只手的夏梓晗,见到白老头,眼眶就红了,“师傅,你快给外祖母看看,外祖母的心疾犯了,可是吃了你教我做的强心丸也没有醒来。”
“别担心,老夫人的身体这几年调理的不错,不会有大事。”
白老头边安慰她,边放下药箱,从药箱里拿出一包银针,就在原先夏梓晗坐的椅子上坐下。
先是把脉,然后在曾氏的脑袋上胸口上,手指头上,扎了十多根银针。
完事后,白老头擦了擦汗,脸色有些凝重,“发生了什么事?”
老夫人的脉搏浮取应指,脉率急促,很紧细虚,分明是受到了大惊吓。
老夫人一向有胆有识的,在面对大事时,也是个能够沉稳镇定的主,想当初,老夫人经历一大群黑衣杀手的围杀,也没吓成什么样。
能够把老夫人吓成这样的,一定是大事。
夏梓晗就咬着唇,把城门口的事情说了。
“看来,这天要乱了。”白老头叹了一口气道。
夏梓晗就沉默不语。
在城门口,她就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这些流民,貌似有一部分并不是普通流民,虽然他们在努力装成流民,可还是有一些不同。
比如,他们的身材都比一般的流民高,也不像普通流民那样瘦骨嶙峋,饿的只剩下一层皮包骨。
还有他们的眼神……
她见到的那一双眼睛,里面的神色不像流民那样惊慌失措,忐忑不安,而是一种讥讽,阴鸷,兴奋,很多复杂的情绪聚集在一起。
当初她会注意到,是因为那个流民突然往她身上扑来,她一边紧紧护着外祖母,一边抬起脚,狠狠朝他踢去。
依她伸手,应该很轻易就能踢中。
他却极快一闪,避开了。
一双兴奋的眼神,瞬间变的阴鸷,阴森森的盯着她,好似很不高兴她不让他扑倒似得。
不,应该是不高兴她发现他有武功,发现他与普通流民的不同。
就在他要杀人灭口之际,狐狸和花蛇就来了,那人就不知去向。
等她安全了后,她再次打量那数百个流民时,突然发现流民中有将近一半多的男人都身材高大,身强体壮,脚步沉稳,一看都是个练家子。
宋家的族人已经有不少人在打架时吃了暗亏。
在兵马司的将士出手后,这群人就趁机四下逃散,一眨眼功夫,就跑没影了。
她本想去提醒一下兵马司,狐狸却拉着她,“县主,闲事莫管,勿要引火上身。”
她这才闭了嘴。
回家后想起这事,她才感觉到这一次的流民事件怕是不简单。
这里是京城,是天子脚下,遍地都是皇亲国戚的皇城,岂能容流民进来,随意生事。
这背后,分明就是有人在故意操作。
她隐隐感觉到,似乎是有人在利用江南水灾,故意引导流民来京,想要在京城闹事。
至于什么事……
她努力想前世,也没想起什么事情来。
她只记得,流民涌入京城后,外祖母就不让她出门,楚家大门紧闭,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们统统不知道,直到腊月,家里要购买过年物品,庄子上的庄头也要来给外祖母回报一年的账目,楚家的大门这才又重新打开了。
而那时候,京城早就恢复了以往的繁华热闹,好似流民那一劫,根本就没发生过似得。
夏梓晗越想越心惊,心里隐隐有了一抹不安。
她悄悄叫来狐狸,吩咐道,“派几个人去注意流民的动向,一有情况,立刻来禀报于我。”
顿了顿,她又道,“我虽不是救世主,但总要自保。”
“知己知彼,才能提前防备,保得一家人平安。”
等狐狸一闪没影了后,她才叫来楚枂,吩咐她,“去把老爷叫来,就说老夫人病了,让他过来一趟。”
然后又招来楚斐,吩咐她,“去庄子上一趟,告诉二姑奶奶,最近京城不平静,让她小心提防。”
这么大的事,她得给姨妈一个警醒。
姨夫和阿琪离开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她护好姨妈,可现在外祖母病了,她不能撇下外祖母一个人在京城,去庄子上照顾姨妈。
好在姨妈身边有十多个武功高强的暗卫,还有褚家上百个护卫,这么多人也足够保护姨妈和褚老太爷的安全。
而夏家,她只想保护她爹一个人,至于其他人,与她无关。
午时,夏世明下了学府,在半道上就被楚枂拦住了马车。
得知曾氏突然病重,夏世明二话不说,就吩咐马车转道来楚宅。
曾氏还没醒来,夏世明焦急万分,“老夫人身子骨一向很好。”上一次被宋家气倒,也很快就调养回来了,“这怎么又突然犯病了?”
小曾氏的葬礼,身为连带姻亲的夏家也要去参加,不过因宋家退亲一事,夏世明不喜欢去宋家,只派了一个管事代替他去。
夏世明从翰林学府回来,还没来得及到家就被叫来楚宅,自然还不知道城门口发生的事。
不过这么大的事,京城里都传遍了,就是她不告诉夏世明,夏世明也很快会知道。
夏梓晗就大约的说了一遍,夏世明的脸色就非常凝重,“这人岁数大了,受了惊吓……”可不易好。
后面这几个字,夏世明没说出来,怕会增加夏梓晗的心理负担。
傍晚,曾氏终于醒过来了,夏梓晗紧紧的握着她的手,眼睛红红的,“外祖母,你快吓死我了,你可不许丢下我一个人……”
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曾氏心疼的用拇指腹擦掉她眼角下的泪水,虚弱的道,“傻丫头,外祖母还没看到你成亲生子,是不会丢下你的。”
夏世明也过来慰问,曾氏点点头,道,“我很好,没事,你也甭担心。”
然后看了一眼已经昏暗的窗子,又道,“天都黑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这阵子城里流民多,天黑行路不安全,记得让何东林多派几个人护送你回去。”
只是说这几句话,曾氏的脑门上就多了一层虚汗。
夏梓晗心疼极了,忙道,“外祖母快别说话了,留着力气好好养身子骨,爹这么晚回家,我怕有危险,就让何东林派个护卫去夏家告知一声,我们留爹在这里住一晚上。”
“这样也好。”
看着愈发有主意像个当家主母的外孙女,曾氏放心的笑了。
苏妈妈吩咐青丫端来在炉子上温着的汤药,夏梓晗接到手里,亲自喂着曾氏喝了。
曾氏出了一身热汗,全身粘粘糊糊的,实在不好受。
夏梓晗和苏妈妈几个要给曾氏擦身换衣,夏世明就和一直守着的白老头一起去偏厅吃晚饭,楚嫆几个小丫鬟侍候左右。
等曾氏换了一身干净舒爽的衣裳,白老头和夏世明两个也吃好了晚饭,白老头又给曾氏施了一次针,夏梓晗在旁边学着,把白老头扎的十几个穴位都记住了。
还没等拔出银针,就有小丫鬟急急来禀报,“县主,二姑奶奶来了。”
姨妈?
她这时候还敢进城?
夏梓晗大惊,忙站起身道,“外祖母,师傅,爹,我出去迎迎姨妈。”
急急出了屋子。
刚走到垂花门,她就见到一辆华丽的四人抬轿往这边走来,轿子旁跟着几个丫鬟和婆子。
很快,轿子就停在了垂花门口。
第277章 旨意
夏梓晗迎上去,掀开轿帘,伸手将卓氏搀出来。
见她面色虽略有些疲惫,但还算红润,没有动胎气的样子,她提了半天的心,这才落了地,“姨妈,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干娘病了,我怎么还能坐的住。”卓氏手搭在夏梓晗的手上,跨出轿杆。
她脸上满是急色,眼睛里也全都是担心,“干娘她怎么样了?”
“已经醒了,师傅说要小心将养一阵子。”
那就是没什么事了?
卓氏脸上的焦急这才缓了一些,她压低声音对夏梓晗道,“我带了六十个护卫来,要随我一起在楚家多住一段时间,你吩咐外院管事安排好他们的住处,别惊动太多人。”
白日楚斐去庄子上给卓氏信的时候,卓氏就把城里的情况打听的清清楚楚,深知京城这几日会不平静,卓氏还是决定进京一趟。
曾氏病了,她不来看望一眼,会担心的晚上睡不着觉,与其在心里挂念着,不如冒险进京一趟。
再说了,她身边护卫多,要是在路上真被流民围上了,护卫们也能保她平安。
护卫保护不了,还有暗卫。
总之,她会护着肚子里的孩子,不会让自己出事。
她身边一共有一百二十个护卫,留下了六十个护卫在庄子上保护老太爷,她则带了六十个护卫进京。
因怀孕,她也不敢坐马车受颠簸,是坐轿子来的。
他们算好时间,抄小路走,又趁天刚黑,从人烟最少最偏僻的城北门进的城。
城北门的统领张千户是褚宣宇安插在郁郡王府的人,卓氏来之前,褚家管事就给张千户先通了信,在卓氏进城时,守门的官兵就全都换成了张千户的心腹。
进城后,褚家护卫就绕开大路,专挑偏僻的小路上走,悄无声息的到了楚宅后门。
进楚宅后门时,除了楚家的下人外,也没引起外人的注意。
卓氏这么小心翼翼,谨谨慎慎,就是不想被外人知道她来了楚家,怕给楚家和褚宣宇招来麻烦。
毕竟褚宣宇人不在京城,而和褚宣宇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她却出现在楚宅,要是引来有心人的关心,察觉到不对劲,去调查褚宣宇的下落,那就糟了。
而她好不容易进了城,京城里又这么乱,她进来容易,要再出城就太扎眼了,所以,她就打算留在楚宅待过这一阵子再说。
“嗯,我会让吕总管安排好,你就放心住下来。”夏梓晗道。
夏梓晗的想法和卓氏不谋而合,她小声对楚枂吩咐了一番,最后道,“凡是看见二姑奶奶进门的下人封好口,消息别走漏了……”
“主子,那厨娘那边……”
人一下子多了六七十人,别人或许会不知道,可厨房那边肯定会知道。
这六十七人每顿都要吃饭啊。
“无事,厨房里的管事是楚家的老人了,对楚家忠心耿耿,就算知道什么,也不会多嘴。”
然后,将声音压低了几分,“让苏妈妈派几个人看住那几人就好,正好城里来了流民,这一段时间就禁开大门,除了采卖的人外,不准任何人进出,守门的婆子也要找几个可靠的……”
那几人,虽夏梓晗没明说,但楚枂也知道小主子说的谁。
是暖房里的陈娘子等人。
自从王家娘子偷了府里的东西被赶出去后,夏梓晗就对其余五个娘子们多了一份关注,竟然发现五个娘子中只有两个是守本分安分守己的人,而其余三个娘子都有这里那里的一些小毛病。
比如张家娘子闲下来时就喜欢去找人说这个那个的八卦,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一粒芝麻大的事儿,经过了她的嘴,就变成了簸箕一样大的事。
嘴碎嘴贱的,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找抽型的妇人。
因为这,管事可没少警告她。
比如葛家娘子贪嘴,见到吃食,连祖宗姓什么叫什么也会忘记了。
她五岁的女儿,也遗传到了她贪嘴习惯。
暖棚里种了黄瓜,每次厨房要用黄瓜时,葛家娘子就会主动招揽活儿做,和她女儿一起,连洗都没有洗,一边摘黄瓜一边吃,她一口气能吞下四五根黄瓜下去,到饭点了,还能照样吃下一大碗饭。
明面上也爱贪点小便宜。
而陈娘子,太爱计较,太喜欢算计,权衡利弊得失,也总是喜欢玩一些小心眼,却混的是五个娘子里人缘最好的一个,也是最聪明机灵的一个。
总之,这都是一些小打小闹。
平日里,夏梓晗也没当一回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放心上,可眼下情势紧张,她不得不严加防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在大户人家里遇到了大事,关键时候,往往就是这种小人在背后拖后腿。
……
夏梓晗就领着卓氏到了曾氏屋里,因卓氏是女眷,夏世明不好相见,就提前避了出去。
白老头也施完了针,提前离开了。
卓氏进了屋,就给曾氏行礼,曾氏激动的道,“都是自家人,快别多礼了,你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呢。”
说着,她又为卓氏赶到高兴,“这也是你命有福气,盼了这么多年,还是被你盼来了。”
“可不是,你可没看见宣宇得知我怀了孕时,那个高兴劲。”卓氏抿着嘴,笑着在床边椅子上坐下,“走前还恋恋不舍得说,等他再回来,孩子都要不认识他这个爹。”
曾氏就道,“那可不一定,血缘关系分离多久见了面都是亲的。”
卓氏听了,就非常高兴,就问起曾氏的病。
“我没事,你胆子也真大,大老远跑这一趟,还好没事,这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让我怎么跟国公爷交代?”
曾氏就借机板着脸的训斥了她几句。
卓氏被训的心里暖暖的,娇嗔道,“这不是放心不下干娘么。”
曾氏心里也暖和,就问起她肚子里的孩子,“还听话么,听玉娘说你孕吐的厉害,看你瘦了不少,反应是不是还厉害?”
“吃了阿玉开的药方,已经好多了,一顿能吃下一碗饭,还有补汤养着……”
夏梓晗见她们聊的欢,就吩咐红梅,“把晚饭摆上来,告诉厨房,加一道清蒸三色蛋,一道糖醋藕片,和一道酸辣萝卜丝。”
她一连报了几道适合怀孕的人吃的菜,末了,又加了一道红参乌鸡汤,给卓氏当宵夜吃。
红梅出去后,夏梓晗就端了桌上她昨日下午做给曾氏开胃的一碟山楂糕给卓氏吃,“晚饭一会儿就好,姨妈先吃些山楂糕开开胃。”
卓氏一看那好品相精致的山楂糕,就戏谑的道,“阿玉做的一手好点心,以后我可有福了。”
夏梓晗的脸颊就通红一片,“我端点心给姨妈吃,姨妈还拿话取笑我,哼,不吃就算了。”
说着,佯装要把糕点端走。
卓氏忙一手接过去,笑着讨好,“吃,怎么不吃,姨妈肚子饿了,再不吃点东西,你表妹都要抗议了。”
连未出世的表妹都抬出来了,夏梓晗只好认输。
卓氏确实饿了,这一会儿见到红红的透明的山楂糕,嘴里就冒出了酸水,迫不及待的抬手捻了一块放嘴里。
酸酸甜甜的味道,瞬间把她的胃口打开了。
到了吃饭时,她一口气吃了两碗,还喝了一碗汤,曾氏看了十分高兴。
曾氏的身子还很虚弱,起不来床,一站起身脑袋就晕乎乎的,头重脚轻的厉害。
夏梓晗吩咐把饭菜摆在了屋中央的黄花梨木四方桌上,苏妈妈就盛了饭菜,坐在床边一口一口喂给曾氏吃。
夏梓晗就上桌,陪卓氏吃饭。
吃完饭,苏妈妈就安排卓氏去了客院休息,夏梓晗就在曾氏屋里的碧纱橱里睡了一宿。
第二日一大早,曾氏就醒了,精神已经好了许多,脸上气色也不错
夏世明过来探望,她见夏世明还没去学府,就催促他,“快去学府,我没事,有玉娘在我身边照顾我。”
“她一个孩子懂的多少事,还是我请几天假在家里给你侍疾。”夏世明想也没想,就做下决定,“白神医也说了,你这病说凶险也凶险,就是缓过劲来了,日后也要好好将养,可大意不得。”
“哪有那样严重,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清楚。”曾氏皱着眉,“现在朝堂上正是多事之秋,你就别请假了,以免落人口舌。”
“这一阵子,你行事要多加小心,闲事莫管,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好。”
“你的上峰曾是你岳父的门生,他也不会为难你,你有事跟他商议也行。”
“还有,城里流民越来越多了,你进进出出路上都要注意安全,别被流民围了。”说着,一颗心就提了起来,“我看就让何队长派几个护卫跟在你身边,我们也能放心些。”
哩哩啦啦嘱咐了半盏茶功夫,才肯放夏世明去学府。
他还没到学府,皇上就下了一条旨意下来,衙门门口也贴了公告。
一条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夏世明刚进学府,就有同僚问他,“夏学士,你什么时候去城郊外搭棚,不要忘了叫上我一起,两家人搭伙,人多也好做事。”
第278章 消息
这一日,早朝散后,皇上一大早就下了几条圣旨。
凡是五品官员以上的大臣,今日开始,都要去城郊外的官路两旁搭棚施粥,救济流民。
城门禁止流民进入,朝廷会派官兵,在城郊外十里堡搭帐篷供流民休息。
这几条旨意下来,全城人都轰动了。
夏世明是五品大臣,刚好搭上末班火车,他就赶紧吩咐郭安,“快回去告诉太太,派家里的长随婆子去城郊外搭棚施粥。”
这事是皇上旨意,又是做好事,宜早不宜迟。
夏世明想了想,又从身上拿出一百两银子递给郭安,小声交代,“家里米粮要是不够,就让太太派人去买……”
对郭安诸多吩咐一番,这才进了学府。
夏梓晗和楚老夫人身上都有诰命在,也要搭棚施粥,夏梓晗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崔二管家。
“大米我会吩咐何东林去取,你看人家一天熬几锅粥,我们也一天熬几锅,不能落人家后面,让人笑话,但也不能去做那个出头鸟。”
现在市面上的大米已经涨价到了五十文钱一斤,就算这么贵,粮铺里的大米一拿出来,就会立刻被销售一空。
手脚慢的人,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
现在朝廷下了这么一道旨意,大米的价格一定还会继续往上涨。
而这时候,正是粮商们抛售手头上粮食的一个好机会。
不过,相信朝廷马上就会下旨意,定下粮价,不让黑心商家赚国家的灾难银子。
夏梓晗想了想,就吩咐崔二管家,“你准备一笔银子出来,等到粮商兜售粮食时,你就趁机买一批放家里。”
待到明年,这粮食就更少了,更不好买了。
楚宅上上下下的一大家子人,总要吃饭吧,粮食不提前筹备好,待到明年断粮时吃什么?
她手头上,倒是留下了庄子上新打出来的一批大米,数量虽不多,但也有三百石,刚好够楚宅上上下下的人吃用一年的。
可现在要施粥,看这几日往京城里涌来的流民数量,这施粥恐怕没一个月是结束不了。
一个月,从早到晚,得熬掉多少斤大米。
她不得不提前准备。
崔二管家领命下去了。
夏梓晗就吩咐何东林带上三十个护卫,去庄子上一趟,“先运送五十石粮食过来。”
五十石大米,六千斤,足够熬一段时间的粥了。
只是待到明年,楚家就要断粮两个月,这两个月的粮食,她得补回来才行。
江南受灾,又倒霉的遇上了贪官,今年冬日的小麦也因此没能及时种下去,待到了明年,这粮食上就是一个大缺口。
江南可是大盛朝粮食盛产之地。
江南产不出粮食,整个大盛朝都会出现断粮的危机。
“县主,太太派人过来了,在门外候着。”守门的小厮,走进来禀报道。
许氏找她,能有什么事?
夏梓晗下意识的拧了一下眉头,道,“带进来。”
来人是许氏身边的二等小丫鬟,小丫鬟见了她,战战兢兢的福了福身,道,“太太请县主回去一趟,说是有急事要商议。”
“去转告太太,老夫人病了,我没空过去,她若有事,让她自己来。”
她不再是前世那个任由许氏一句话,就呼来喝去的好脾气的夏梓晗。
许氏有事求她,自己不出面,不到楚宅来,就让一个丫鬟跑腿,哼……她当她傻呢,会送上门去被她算计?
小丫鬟似乎想说什么,但见夏梓晗眼神冷冷淡淡,又不敢说,欲言又止几次,才不甘不愿的福了福身,“县主若没了吩咐,那奴婢就先回去了。”
小丫鬟一走,刚从大街上打听消息回来的楚琳,就气的哇哇大叫,“主子,你那个继母也太不识抬举了,她以为她是谁,竟然还对你呼来喝去的,呸……她上一次打你庄子和宅子的主意,奴婢就瞧出她不是什么安分的东西。”
“行了,你少说两句。”暖玉倒了杯茶,塞进她的手上,“喝完茶,就快把你手上的情报说出来。”
楚琳撇了撇嘴。
喝了茶后,楚琳只觉得口腔生津,满口甜香,浑身舒畅,十分痛快。
她开始把这几日从大街小巷中收集得来的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禀告给夏梓晗。
她先是挑了宋家的情况禀报。
“宋夫人的小腿被压的粉碎,救不回来,是裴国公求了陆国公,陆国公又托了太医院院士亲自动手,锯掉了宋夫人半截子小腿,宋夫人成了残废,这两日都没出门。”
“宋少夫人这几日没出屋,宋世子每日晚上喝了酒,就歇在了外书房,是书榛在身边侍候。”
“不过,宋世子借口用的好,说是孝期,夫妻不能同房,呸,就他那看到谁都跟欠了他八百两银子一样的嘴脸,任是谁都知道他们小两口出问题了。”
楚琳幸灾乐祸的道,然后又提起了窦三,脸上的笑没了,还多了一抹同情,“窦三姑娘到了家庵的那一日,就被人按着,被人生生剃了个秃子,三千烦恼丝落地后,窦三姑娘万念俱灰,趁庵堂里的尼姑们出去采买时,她一根白绫搭在了房中央的横梁上。”
夏梓晗听到这,心揪了一下,脸色突的一变,浑身冒寒气。
“小主子不用担心,窦三姑娘没事。”
见主子脸色骤然煞白,楚琳忙先安慰了一句,才道,“有个小尼姑忘记了带布袋,返回去拿时,路过窦三姑娘的房间,听见里面有动静,就叫了一声。”
“窦三姑娘刚勒上脖子,踢掉了凳子,自然是不能应她,她就好奇的推门进去,这才救了窦三姑娘一命。”
“人死过一回,你要她再死一次,她就不一定再有那个勇气,窦三姑娘就是。”
“她被人救下后,窦家得了消息,窦大老爷特意赶过去,把她狠狠训斥了一顿。”
“说她鬼迷心窍,一个男人竟然比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父母还重要,为了一个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人就要死要活的,像她这种人,他们窦家不要也罢,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