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她鬼迷心窍,一个男人竟然比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父母还重要,为了一个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人就要死要活的,像她这种人,他们窦家不要也罢,然后让尼姑们别看着,她不愿意活着,就让她死。”
“这话训的狠,窦三姑娘也似是看透了,不敢再寻死,老老实实的留在家庵里诵经抄写经书,侍奉佛祖。”
窦三最后能落下这样一个结局,比在二王府那样一个人吃人的地方活着好。
或许,这才是一个好结局。
窦家的长辈,这么做也是为了窦三好。
不过,窦家因为窦三也丢了脸面,就连窦二也被无辜牵扯上了。
窦二这次得了一个京城才女的末名次,本来有几家很看好她,都要去窦家提亲,但听说了窦三的事情后,大家都打了退堂鼓。
有脸面的大户人家,谁也不会去求娶一个家有姐妹贞节有损的姑娘家为媳妇。
哪怕窦二才情再好,人再贤惠,人家也不敢拿自己儿子的一辈子去赌。
娶妻娶贤,选好一位妻,福泽三代人。
窦家出了窦三这一事后,不光是窦二窦四的亲事难找,就连嫁出去的窦大,也被婆家的人低看了几眼,在婆家的日子难过起来。
窦大伏小做低,卑躬屈膝的小心翼翼的应付婆家的人,不但时常被妯娌小姑子挤兑,还得看婆母时不时甩过来的脸色,为了笼络夫君的心,窦大更是含着眼泪,把自己身边的俩个大丫鬟开了脸。
她才成亲半年,就和夫君婆母走到了这一地步,未来一辈子这么长时间,可想而知,她会有多难熬。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窦三的私心而起。
夏梓晗得知了后,心就揪的厉害。
暖玉暗地里瞪了一眼楚琳,责怪她不该把这消息告诉小主子,害小主子为窦家几个姑娘担心。
楚琳无辜的嘟了嘟唇,很是委屈。
主子最关注的就是宋家和窦家的事,她自是要紧着这两家的事先禀报。
为了转移夏梓晗的心思,楚琳清了清嗓子,又继续道,“主子,陆家和戴家的婚事,这一次怕是要吹了。”
果然,夏梓晗的心思被移走了,扯唇讥讽道,“当然要告吹,戴大人被弹劾贪墨的奏折和证据都到了皇上手上,陆家还不得赶紧和他划清界线。”
多年前,戴大人为了陆贵妃贪墨了一笔银子,刚被她外祖父查出证据,陆家的人闻到风后就迫不及待的和戴家划清了界线,让戴家替陆家背了黑锅。
而这次,也是一样。
楚琳继续道,“戴家院子的周围被银麟卫的人监视着,奴婢不敢进去,不过奴婢花了一些银子,撬开了戴家每日出外采买的管事的嘴巴,得知陆家在戴家被银麟卫监视的当日,就请了媒婆到戴家退亲。”
“说是前脚陆家刚退亲,后脚戴家就被银麟卫的人围了,戴家的主子准进不准出。”
“那戴五姑娘得知被退亲,已经三天都没吃东西了,戴夫人正着急呢。”
“那采买的管事说,他还无意间得知戴家的人正在暗地里托人为戴大人开脱贪墨罪,只要把贪墨罪推到别人的头上去,那戴大人就不会有事,就算有事,也是失查的罪,大不了罚几年俸禄。”
不过这次江南贪墨案子闹的很大,没人敢出手帮戴家,就连陆家也躲的远远的。
第279章 合伙
楚琳一直说着,直到快晌午时分,有前院小丫鬟来禀报,“夏太太来了,说是探望老夫人,刚进垂花门,老夫人让县主过去一趟。”
哼,探望老夫人,切,谁信啊,她昨日怎么不来探望,偏偏这时候来?
楚琳一脸不相信,又兴致勃勃道,“主子,奴婢去跟她身边人套套近乎。”
“泥猴子,你就是一刻也不得消停。”夏梓晗笑骂道,不过倒也没阻拦她。
楚琳嘿嘿的笑着跑了。
夏梓晗披了一件斗篷,带上她刚给曾氏绣好的抚额,就去了曾氏的院子里。
许氏正在和曾氏说话,一开口就是满嘴抱怨,“老爷只差人来了个信,去哪里搭棚子,搭多大,要搭几口锅,老爷多一个字也没吩咐,你说家里就两个长工,我又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
“外祖母。”夏梓晗走进来,打断了许氏的喋喋不休,给曾氏行了礼,又淡淡的对许氏点点头,“母亲,你来了。
却没给许氏行礼。
许氏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还不等开口训她,就听得夏梓晗问道,“母亲来有什么事?和我说吧,大夫叮嘱了,外祖母的病一定要好好安静休养,叨扰不得。”
是在责怪许氏叨扰了病人。
许氏眼眶就红了,抹着眼泪,楚楚动人,“看我,还得孩子说,我这也是着急了,老夫人莫怪罪。”
“都是一家人,你也不容易。”曾氏很客气道。
许氏就去了夏梓晗的院子里。
夏梓晗爬上炕,刚盘腿坐下,随之上炕的许氏就想握着她手,表示一下亲近。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夏梓晗正巧去拿大迎枕,往背后一放,惬意的半靠着,瞅着不动神色缩回手的许氏。
“母亲来,不单单是探望外祖母的吧?”
空着手来探望病人,这样小抠的人,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呵呵……
许氏就掉了几滴泪,拿着帕子沾了沾眼角,就道,“你父亲差人来信,说是皇上下了旨,要去城郊外搭棚施粥,可是……”
她哽咽了一声,继续抱屈道,“家里就两个长随,人不够,木料没有,米粮没有,就连大锅都没有,你说让母亲怎么去搭棚子。”
“你爹一个月就三十五两银子的俸禄,都不够这一家子的嚼用,怎么有余钱去施粥?”
“大米也不便宜,这两天都快涨到一百文钱一斤,我派了管事婆子去买米粮,跑遍了整个市集都没买到。”
说着,许氏一阵低泣。
夏梓晗坐着不动,任由她哭。
许氏哭了一阵,见夏梓晗无动于衷,她心里就气得牙痒痒的。
弹琴给牛听,浪费力气。
扔出去棒子,对方没接,没办法,她只好主动出击,“玉娘,怎么说你也是你父亲的嫡长女,你父亲日子过的寸步难行,你能不能帮帮你父亲?”
“你要我怎么帮?”夏梓晗淡淡的闻到。
许氏眼睛一亮,觉得有戏,她就道,“你和老夫人都有诰命在身,皇上下的旨意,楚家也要搭棚子施粥吧,要不,我们两家合伙搭在一起吧。”
原来,她打的是这么个主意啊?
夏梓晗心下就冷笑,面上却道,“好啊,那就两家搭一起,你那边长工少,我这里就多去几个长工,至于木料和大锅,我这里倒是有,不过米粮家里也不多,就剩三五石大米,家里这上百号人还得吃饭,这一点儿大米是肯定不能拿出去的,你看……要卖粮的话,我就吩咐管事去。”
“不过丑话先说在前头,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这买米粮的银子,咱们两家一人一半,我虽然是小辈,但也绝不沾母亲的便宜。”
小辈都不好意思沾长辈的便宜,那长辈要沾小辈的便宜,岂不是会更没脸?
夏梓晗一句话,就让许氏心里的弯弯绕给打成结了。
不过她脸皮倒是比城墙厚,就答应道,“行,银子一定让你父亲给你,不会少了你的,不过你父亲最近手头上紧,你看能不能先替你父亲垫上?”
等你花了银子卖了大米,谁还还银子给你?
只要你敢,就去朝你老子要债去,哼哼……就不信你真敢要。
“这样啊,我可做不了主,这个家是外祖母主持中馈,是吕总管管着外院的事,得去跟吕总管商量才行。”
然后,略微思考了一下,又道,“要不让吕总管去找我父亲一起商量,看看这以后一天要熬几锅粥,两家要买多少米粮才够。”
去找老爷,那她……
许氏的脸色变了变,有些生气这丫头不上道,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真不知道。
她咬着牙,有些不悦,“就这点小事,就别去烦扰你父亲了,吩咐家里的管事去办就是。”
似乎有一敲钉锤之势,却没问夏梓晗同意不同意。
“还有,你好歹也是这楚家未来的当家人,怎么可以一点儿家事不管,你外祖母如今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你还是赶紧把中馈管起来,正好让你外祖母闲下来好好养养身体。”
许氏眼中闪过一抹算计,“你要是不会管,我身边的秦妈妈是管家的好手,要不我先借给你用用?”
哼,想往楚宅插人,这许氏,可真是会钻营。
夏梓晗不紧不慢的拒绝,“秦妈妈是母亲的得力助手,我可不敢借来用,这家里能用的上的管事妈妈多,也不需要外借。”
“还有,米粮的事,我会跟父亲商量,既然母亲办不了,我也不能看着夏家完成不了皇上下的旨意,我也会帮帮的。”
只是怎么帮,那就得看她的。
许氏面色征愣了一下,“这事,你不是答应了我吗,怎么又反口?”
“是母亲没有给我答应的机会。”不是她反口。
许氏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午时到了,夏梓晗也没留她在这里吃午饭,也懒得在应付她,就端了茶,吩咐暖玉送客。
许氏来一趟,除了让夏梓晗答应两家一起搭棚施粥外,一点儿好处也没捞着,回了府,就气的摔了她最喜欢的一只粉彩梅枝的杯子。
摔完了后,许氏就后悔的摊在椅子上。
这是她嫁妆里仅剩的一套杯子,现在少了一只,日后来了客人,她拿什么去待客?
一套杯子少说也得十几两银子。
该死的,她竟然因为气那个臭丫头,生生把十几两银子给扔水里了。
气死她了。
她口袋里刚进的一百两银子,就要花去近一半,都怪那个贱丫头。
许氏在心里狠狠诅咒夏梓晗,夏梓晗却美滋滋的在陪曾氏卓氏吃午饭。
吃完饭后,夏梓晗找来崔二管家,吩咐他,“我们和夏家的棚子搭在一起,你吩咐干活的人,多搭一些地方。”
“好的,老奴这就吩咐下去。”崔二管家点头哈腰的应道。
送走了崔二管家后,夏梓晗就派了楚斐,去跟夏世明说一声。
当然,她不会跟她爹要银子,她会那样对许氏说,其实是她很了解她爹这个人。
她前不久才给她爹一千两银子,现在皇上下旨,各家各户都要搭棚施粥,她相信,她爹不可能不给许氏银子,
可许氏却在她面前哭穷,三句话不离没钱买粮食,她这分明就是想把她爹给的银子给私吞了,以为她不会斤斤计较的去跟她爹说这事。
许氏精明了一辈子,也会有老鹰啄了眼的时候。
晚上,夏世明得知许氏竟去算计楚家的米粮,就气的脸发黑,青筋暴跳,狠狠的瞪着她,训斥了她一顿。
许氏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啊。
而夏世明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就去了张姨娘的屋子里。
次日醒来,夏世明给许氏下了死灵,“一会儿你就派管事去买一百两银子的米粮送去楚宅。”
然后又恨铁不成钢,气的跺了跺脚,怒道,“我夏世明就是再无用,也不能去沾岳母家的便宜,这要是传出去了,我还能在仕途上待么?”
许氏闻言,就猛地打了一个激灵。
不在仕途上待,什么意思?
她不就是想,反正楚家熬一锅粥也是熬,熬两锅粥也是熬,不如连夏家的一起熬算了。
就这么一件小事,那儿值得老爷拿前程去搏?
一想到自己口袋的一百两银子也要保不住,许氏就满心委屈,眼泪哗哗落下。
可惜,她这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夏世明未能领会。
许氏气的跺跺脚,躺回了屋里。
直到午时,她才起了身,最后还是掏出郭安昨日给她赈灾施粥的一百两银票,递给秦妈妈,吩咐她和管事一起去市集上买米。
直到秦妈妈走了,许氏还站在那儿一脸肉疼。
那张银票,她刚焐热就没了。
更让她可气的是,她昨日还手贱摔了一套杯子,现在好了,她连买茶具的银子都没有。
自打从她成亲以来,她就从没有过过这么拮据的日子。
本以为到京城来,能跟着老爷过上好日子,可没想到,这日子却被以前在夏家还难过了。
真是快愁死她了。
可偏偏夏梓晗那贱丫头不上道,每一次想从她手上弄些东西,都被她圆滑的一语带过。
最后,丢脸都会是她。
看来,她和那贱丫头,天生就相克,天生就不对头。
许氏恨的直打墙。
第280章 霉米
等各家各户的棚子搭起来后,朝廷终于下了旨意,严令粮商将米价定在十五文钱一斤。
违反则,论欺君罔上惩处。
这罪可大了,一旦论处,那就得砍脑袋,抄家流放。
粮商们刚放出第一批粮食,还没等卖多少,朝廷就有旨意了,眼看一座金山眨眼间变成了一座土山,粮商们骂声一片,却又不敢跟朝廷斗。
不敢高价卖,那就不卖。
粮商们合伙商量了一个计策,手上粮食不拿出来卖,没粮食,看大家拿什么施粥。
但是,还没等粮商反应过来,市面上就出现了一大批的粮食,全都卖十五文钱一斤。
几家粮铺门口,等着买粮食的人,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那里面的粮食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的粮商们眼睛都红了。
一个管事跑进来,大喊,“查到了查到了,那些粮食都是从周边城里的粮库里运过来的……”
“皇上那老小子可真会钻营,这赈灾施粥本就应该是朝廷的事情,他却下旨让文武百官为他服其劳,这还不算,他还背地里拿出粮食卖给百官们,这明显就是在打劫百官们的银子。”
“这次江南赈灾,朝廷拿出了一大笔银子,皇上这是想着法也要赚回一笔银子呢。”
一批粮商们围在一间小屋子里,气急败坏。
有些狡猾的粮商就决定,随波逐流。
他们再生气又能怎么样,他们是商,人家是官,是皇上,是天下人的主宰。
自古以来,商斗不过官,更斗不过皇上,他们还是想想办法把自己手头上的一批陈米先卖出去,能给自己博下最大利益再说吧。
……
崔二管家派小厮,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了第一批粮食,不过不多,只有十石。
“铺子里的老板说了,一家一天最多只能买十石,还得自己运粮,他们没空送,县主,那些粮食奴才已经装车了,是放府里,还是送到棚子里去?”
“城郊外可否有人家在施粥?”夏梓晗问。
“有,昨日老奴去看了,二王府,郁郡王府,容王府,陆国公府,方阁老府上,昨日就已经熬粥了。”
当时,粥熬好了,香味扑鼻,那数千上万个流民,冒着一双双绿光,盯着锅里。
刚盛出第一碗粥,流民们就群拥而上。
如果不是二王府的护卫厉害,及时镇住了场面,恐怕就要出事了。
“那就全都送到棚子里去,派几个会熬粥的婆子和烧火的丫头过去,我们府上今日也开始施粥。”
说着,夏梓晗脸上的神色严肃了几分,“再派十个护卫过去,吩咐下去,那儿人多杂乱,派过去的人不准惹事。”
“县主放心,老奴早就吩咐下去了。”崔二管家道,又问夏梓晗,“明日还要不要买粮食?”
田庄头送来一百石粮食,全都放入了府上的仓库里,崔二管家拿不定主意,府上有那么多粮食,还要不要出去买。
“买。”怎么不买,再不买,等过年了开春后,想买也难买到,“既然粮铺有规定,那你和下面的人就幸苦些,每日去买十石粮食,三口大锅,一日十石粮食,也差不多够了。”
意思是,库房里那一百石粮食,是要留着府上人吃的。
崔二管家明白了,躬了躬身,急着出去安排了。
而夏家,许氏得知粮价降了,可乐坏她了,“好在那几日没买到粮食,不然就亏大了。”
然后吩咐秦妈妈,“多派几个丫头去排队,我们多买一些。”
是担心哪天米价又涨上去了。
秦妈妈则神神秘秘的凑到许氏耳边道,“老奴刚要去排队,就有个管事模样的人找上老奴,说他手上有一批陈米,虽然口感上没有新米好吃,但价钱上却比新米便宜这些。”
秦妈妈伸出一只手。
“十文钱一斤?”许氏惊喜的睁大了眼睛。
这是以前想也想不到的米价啊。
这一下,又省不少银子了。
她哼了一声,尖尖的下巴抬了抬,“什么口感不口感的,那些个贱民,给他们一碗膄粥吃,他们都要感恩戴德……”
然后附耳对秦妈妈诸多吩咐一番。
“买十两银子就行。”
十两银子,足够施粥和家里吃一段时间了。
其余的银子,自然会是她的私房银。
“老爷那儿,你该知道怎么回话吧?”
“老奴知道,那些米是老奴前几日买好的,花了大价钱,可惜啊……”
主仆二人相视一笑,笑容里满满都是算计。
……
夏家和楚家棚子搭在一起并排着,夏家架了两口大锅,楚家架了三口大锅,几口大锅排在一排,全都热气腾腾的在熬粥
不过,都第四天了,熬粥的大米都是用的楚家的,夏家的粮食却还没送过来。
头一两天,楚家的婆子还没说什么,但日头多了,婆子就对秦妈妈直言了,“秦妈妈,虽说楚家和夏家是姻亲,我们家县主是夏老爷的嫡长女,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们家的大锅一直用楚家的粮食熬米粥,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秦妈妈咬着牙,瞪了一眼那婆子,但见周围楚家的下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她的老脸就红了。
她匆匆对夏家一个管事婆子吩咐几句,那婆子就急急回了夏家,对许氏道,“太太,楚家的人说话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送些粮食过去?”
原来,秦妈妈买了一批陈米,刚要送去棚子里,就得知楚家的下人已经在熬粥了。
这不,在许氏明示暗示之下,秦妈妈就把那批陈米送回家了,然后就厚着脸皮,用楚家一家的米粮熬粥。
谁知那楚家的婆子也不傻,见都几日了,夏家还没送粮食过来,就把秦妈妈说了一顿。
秦妈妈看糊弄不下去了,这才派了婆子回来跟许氏请示要运大米过去。
“今日已经是第五天了,我们再不送大米过去,就怕县主会找上老爷。”
老爷要是发火,一定会责怪太太。
到时候,太太不但挨骂丢脸,还要失了老爷的心,为了这几斤大米,不值当啊。
许氏眼眉一挑,“你门也真是的,我忘了吩咐你,你怎么就干待着没把粮食运过去。”
竟把责任推给了一群下人。
那婆子脸色一僵,似有话说,许氏厉眼一瞥,“还不快去。”
婆子咬着唇,就赶忙福身退下。
许氏哼了一声,骂道,“真是一群蠢货,也不知道运些米过去放着。”
两家的大米都放在一起熬粥,用了多少米,送了过少米过去,夏家人不说,楚家的下人谁会去主意那些?
真是一群蠢货。
不多久,夏家的马车就运了五百斤大米过去,可当夏家负责洗米的婆子打开了其中一袋时,脸色立马变了。
婆子忙丢下手上的活,找到秦妈妈,偷偷的把她拽了过去,捧出一手心的大米给秦妈妈看,低声道,“秦妈妈,你看看这大米,这可怎么办是好?”
大米表面上发黄,一看就是陈米,只是都不知道是几年前的陈米。
秦妈妈看了脸色大变,她伸手进米袋里掏了一把,却满手的黑漆漆的发了霉的大米。
原来,这一袋大米表面上的米还好一些,只是有些发黄,可里面的全都发了霉,已经不能吃了。
“这可怎么办是好,要是被太太知道了……”那婆子吓得不敢往下说了。
秦妈妈的背上也冒了一层冷汗。
她咬咬牙,狠狠道,“不怕,你多洗几遍,洗干净了,再掺合楚家的新大米一起煮,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好在负责洗米的两个婆子都是夏家的下人,事情只要小心些,也能遮掩过去。
“不要让楚家的人发现了。”她嘱咐道。
“是,我会多加注意。”
只是不知道这发霉的米有多少,如果全都是……
秦妈妈就想到家里还留了一批陈米,打算煮给家里的下人吃的。
只是家里之前还有一些前不久买的陈米,就想着把那些吃没了,再煮这些。
没想到……
秦妈妈嘱咐了婆子几句,就火急火燎的赶回了夏家。
她一个人偷偷去了存放粮食的库房,每一袋都打开看了,一万斤大米,除了堆放在最里面的一千多斤没有发霉外,其余的都是霉米。
这可怎么办,太太只打算赈灾施粥用三千斤大米,那剩下的六千斤霉米,岂不是要她们自己吃?
不自己吃,全都扔掉,要是太太过问下来……
一想到太太那双阴冷无光的眸子,秦妈妈就打了一个冷颤。
不行,她得想想办法,把这些米弄出去,再换六千斤好米进来。
想到楚家购买的新大米,秦妈妈就动了心思。
……
楚宅,夏梓晗坐在炕上,正在专心描一副童子鸭趣的花样子。
卓氏,暖玉,红梅几个坐在一旁分线,而月瑾手里正绣着一件小衣裳,看那一巴掌大的衣服,也知道那是在给卓氏肚子里的孩子准备的衣服。
曾氏则靠在挨着火炕的贵妃榻上,身上还盖着一条红花百寿被子。
一群人,喜眉笑眼的聊天。
第281章 事发
一盏茶功夫后,夏梓晗的花样子就描好了。
卓氏一见,就喜欢的紧,“阿玉真是聪明,还有一双巧手。”
然后递给月瑾,“月瑾,你看看,这花样子给孩子绣一床包被,肯定好看。”
月瑾放下手上的活,拿着花样子眼睛就一亮,赞不绝口,“奴婢看,就用淡绿色的布料做底色,用一块天蓝色的布料镶一个池塘,上面再绣上鸭子,添上几条鱼儿。”
脑子里,就想着包被怎么做了。
卓氏连连点头,又让夏梓晗给孩子描一床帐子,夏梓晗笑着,“好啊,描一副儿童放筝图怎么样?”
帐子四围绣着一群玩乐打闹的孩子们,远处还有几头老黄牛在低头吃草,天空上一群天鹅飞过。
孩子们手上长长的线的另一头伸到帐幔上,上面是各式各样的风筝。
嗯,应该会很好看。
夏梓晗想着,脑子里就呈现出一幅画,然后就铺上一张纸,手上快速的把画的样子画下来。
正画到一半,前院一个小丫鬟急匆匆进来,禀报道,“县主,崔二管家有事找县主,正在前厅候着。”
夏梓晗不得不放下笔,对曾氏卓氏道,“外祖母,姨妈,崔二管家找我有事,我过去看看。”
曾氏道,“嗯,快去吧。”
定是粥棚有急事,不然一点儿小事,崔二管家是不会来麻烦玉娘的。
前院大厅里,崔二管家正走来走去等的急,见夏梓晗来了,他忙遣退厅里的小丫鬟们,还吩咐了两个小厮守在门口。
然后焦急的告诉夏梓晗,“县主,夏家的米粮出问题了。”
“夏家送过来的米粮全都是发了霉。”
“夏家今日送了五千斤大米过来,大米卸下后,马车就回去了,后来马车又来了,夏家的人说都是下面人搬错了,把家里的面粉和粗粮送过来了。”
“一开始,老奴也没在意,送错了搬回去就是。”
“夏家的马车又装了一车粮食回去,老奴也没去查看。”
“下午,刚子去了一趟茅厕,回来后就鬼鬼祟祟的告诉老奴,说是见到洗米的婆子洗了一大盆的霉米,那洗出来的水都散发着臭味。”
“老奴听了,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夏家早上送粮食的事情来,心里就打突突。”
“老奴和刚子就悄悄的去了堆放粮食的角落,打开了一袋大米,掏出来一看,里面是满满一整袋的霉米。”
“县主,那霉米可不能吃,要是吃出问题了,夏家和楚家的麻烦就大了。”
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