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怀瑾忍着泪,哽咽的说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

    唐元贞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拿帕子捂着嘴,无声的啜泣着。

    呜呜,好不舍,不想让女儿嫁人了,怎么办?

    唐宓吸了吸鼻子,不行,再吸,还是不行,眼泪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泪眼模糊中,她再三行礼,跪拜生身父母。

    “好了,时辰不早了,去、去吧!”

    王怀瑾侧了侧头,拿袖子悄悄拭去眼泪,低声说道。

    长安拿着一把团扇走了过去,扶着唐宓起来,然后把团扇交给她。

    这时,李寿已经处处吟诗、连连闯关,终于来到了寸心堂前。

    王令平站在寸心堂的大门外,听李寿念了《催妆诗》,这才让他进去。

    “猫儿,阿兄背你出去。”王令仪鼻子酸酸的,背着唐宓出了堂屋。

    唐宓伏在王令仪的背上,眼泪一颗颗的滴到他的脖颈、背上,滚烫的液体烫的王令仪愈发难受。

    他看了眼不远处热闹的人群,低声说道:“猫儿,日后若受了委屈只管跟阿兄说。我和阿齐若是不在了,还有阿元他们。”

    王家便是唐宓永远的靠山,父兄不在了,还有侄子!

    唐宓捂着嘴,她怕一开口就会大哭出声,“嗯!”

    李寿艰难的闯到了唐宓近前。

    王令仪将妹妹放下,交到了李寿的手里,“十八郎,猫儿就拜托你了。”

    李寿赶忙躬身应下。

    一对小夫妻来到王家前庭的喜帐,继续昏礼。

    女傧相们拿果子、金钱撒在帐子内,扬声诵道:“今夜吉辰,唐氏女与李氏儿结亲。伏愿成纳之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愿总为卿相,女即尽聘公王。从兹祝愿巳后,夫妻寿命延长。”

    李寿和唐宓拥簇着站在帐中,听完贺词,李寿兴奋得玉面红光。

    团扇敷面的唐宓,也忍不住一阵娇羞。

    “千重罗扇不须遮,百美娇多见不撦……”

    一首《去扇诗》吟罢,唐宓慢慢拿下团扇,露出足以倾国倾城的容貌。

    “新妇好美啊!”

    “可不是,十八郎果然好福气!”

    跟随李寿前来迎亲的李家亲友团纷纷惊呼出声,暗自羡慕李寿的好狗运。

    同牢盘,合卺酒。

    再吟一首《除花诗》。

    女傧相帮着唐宓摘去簪花,梳头,然后与李寿合发。

    “礼成!”

    男女傧相捧着各色器皿一一退出喜帐。

    方才还热闹非凡的帐子里,只剩下了李寿和唐宓两个人。

    他们并排坐在榻上,一尺多高的红烛燃烧,摇曳的烛光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彼此的容颜。

    李寿和唐宓彼此对视着,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自己清晰的倒影,这一眼,仿佛穿越了时空,又仿佛停滞了时光……

 第313章 有人抢亲?

    洞房,花烛,没有夜!

    王家的前庭早已清空,喜帐四周也都是客女巡视、守卫,但到底不是自己家,李寿根本就放不开手脚。

    新婚头一夜,一对小夫妻相拥而眠,啥都没干。

    一夜无话。

    次日,朝阳洒下第一缕阳光,唐宓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结果发现自己竟被人紧紧的抱着,顿时一惊,下意识的想抬腿踹人。

    白嫩嫩的小脚刚刚伸出来,她猛然想起:是了,我成亲了,分了一半床给十八郎!

    思及此,唐宓想悄悄收回自己的脚。

    结果却被人一把攥住。

    轰~~

    脚上顿时像被火烧一般,瞬间烧红了唐宓的小脸。

    “你、你放手!”唐宓娇喝一声。她以为自己的气势很足,事实上,她的声音宛若刚刚睡醒的小奶猫。

    李寿愈发来劲了,握着小脚的手肆无忌惮的顺着脚踝往上蔓延。

    唐宓只觉得那股火辣辣的热感从脚丫一路延伸开来,她的脸愈发红了。

    “快放开啊,你个登徒子!”唐宓又急又羞的骂了一句。

    “乖猫儿,你让我放开哪儿?”李寿个子高,将唐宓拥在怀里,一只胳膊还能恣意的在她身上捣乱。

    这会儿的功夫,他的手已经摸上了唐宓浑圆的臀部,他故意将手放在最挺翘的部位,还悄悄捏了两下,引得唐宓惊呼连连。

    他的下巴则搁在唐宓的颈窝,说话的时候,吐出的气息异常灼热,熏得唐宓头脑发晕。

    “你,你不要脸!”唐宓羞得不知该说什么,直接啐了他一口。

    与十八郎相交十几年,她从来不知道,这人竟这般厚颜。

    “有猫儿,我还要脸做什么!”李寿愈发爱看猫儿娇羞的模样,痞痞的语气就跟市井无赖差不多。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悉悉索索的声音。

    唐宓仿佛被人浇了一盆冷水,浑身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

    她用力一拧身子,从李寿的怀里滚出来,然后飞出一脚,如愿的踹到了毫无防备的李寿。

    唐宓则麻利的下了榻。

    她身上还穿着昨天的礼服,只是一夜睡眠,衣服早已皱巴巴的不成样子。

    唐宓用力扯了扯,然后扬声喊道:“谁在外面?进来吧!”

    李寿逗弄唐宓正在兴头上,不想突然被自家新妇一脚揣在了肚子上,他一个不注意,险些从榻上滚下来。

    幸好他身手不错,关键时候撑住了身子。

    正欲再跟自己的小娇妻逗笑几句,不想媳妇竟这般“狠绝”,直接把丫鬟们放了进来。

    当着外人,李寿好歹也要顾及一下自己的名士风范。

    也罢,这会儿先饶过这只调皮的小猫儿,等回了家,嘿、嘿、嘿……

    “二九兄,口水流出来了!”恢复了理智的唐宓,还是很调皮哒。

    李寿下意识的拿帕子去擦嘴角,结果什么都没有,再看唐宓笑弯的双眼,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顽皮!”李寿背着鱼贯而入的侍女,悄悄给唐宓一个狠狠的眼神。

    仿佛在说,猫儿不乖哟,看我回家后怎么收拾你。

    唐宓则冲着李寿吐了吐舌头,哼,怕你啊?

    清晨时光就在一对小夫妻的笑闹中度过了。

    用过朝食,李寿和唐宓手挽手去跟赵氏、王怀瑾夫妇辞行。

    赵氏看着这对金童玉女,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寿说是被郑宥抚养长大的,其实更多的,还是被赵氏亲自照顾。

    所以,赵氏和李寿而言,虽无任何亲戚名分,却亲密如嫡亲祖孙。

    要不然,当年赵氏归家后,李寿也不会三不五时的来王家给她请安。

    在李寿心目中,赵氏远比自己的嫡亲祖母柳氏还要亲近!

    李寿孺慕赵氏,赵氏又何尝不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

    如今眼看着他娶了自己最喜欢的孙女,赵氏只觉得自己的人生都要圆满了。

    “好,好,你们回去一定要好好过日子!”

    赵氏再三叮嘱道。

    “是,阿婆!”李寿、唐宓齐齐向赵氏行礼。

    接着,两人又来到王怀瑾夫妇面前。

    一夜没有睡好,王怀瑾和唐元贞两口子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满脸不舍的看着自家宝贝女儿。

    想要叮嘱些什么,可满腹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

    吭哧半天,王怀瑾只说了句,“去吧!”

    说罢,他的鼻子又开始发酸了。

    人常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王怀瑾自认为是个铁汉,当年在梁州抗击胡人的时候,受了伤、心腹阵亡,他都不曾掉下一滴泪。

    可从昨日起,他就变得像个婆娘,动不动就想流眼泪。

    昨夜他跟唐元贞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喝酒,夫妻两个你一杯我一杯,竟喝了一小坛的唐氏烧春。

    在酒精的驱使下,王怀瑾不复君子风范,哭得一塌糊涂,“呜呜,我的猫儿啊,我捧在手心长大的宝贝啊,如今竟便宜了姓李的小子!”

    唐元贞也被酒精击败了贵妇形象,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混蛋小子,我说怎么总往咱们家跑呢,原来是惦记上了我的宝贝猫儿。呜呜,这个混蛋若是敢对不住我家宝贝,我、我砍死他!”嗯,她有大刀!

    “对对,还有我,我、我拿大锤砸死他!”王怀瑾点头如捣蒜,表示自己的大锤已经寂寞很久了。

    一对位居高位的贵人贵妇,又哭又骂,仿佛市井最寻常的粗汉泼妇。

    只把守在门外值夜的阿何等人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有再多的不舍,王怀瑾夫妇也只能任由姓李的臭小子将自家宝贝带走。

    眼巴巴看着李寿和唐宓离开,王怀瑾和唐元贞再次哭了一把。

    李家迎亲的队伍已经收拾妥当,只等李寿和唐宓。

    坊门大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坊区。

    途中,有市井闲人知道李、王两家结亲,纷纷跑来讨红包。

    当然啦,人家也不是空口白牙的直接要赏,而是先来上一段恭贺新郎的吉利话——

    “祝愿新郎,愿新郎日胜千强。开辟天地,则有婚姻……从此以后,万喜百福相宜;第一保寿尊长,次乃叶覆千枝;子孙尽封侯伯,朱门列戟光辉……”

    李寿听得十分满意,一挥手,“赏!”

    身后的仆役赶忙拿出成笸箩的铜钱,一把把的撒出去。

    市井闲人们纷纷上来争抢,而在一群人中,有几个神色有些不对劲,腰间更是鼓鼓的……

 第314章 忍无可忍

    成亲是人生大喜事,更不用说像李寿这般多年夙愿终于达成,根本不是一般二般的欢喜,简直就是乐傻了。

    但李寿生性谨慎,哪怕欢喜傻了,也没有忘了起码的警觉。

    再者,彼时成亲都有拦路“抢亲”的习俗。

    正常情况下,也不是真的抢亲,就是一些市井闲人趁着人家办喜事,围过来凑热闹。

    说点儿吉利话,耍点儿小手段,弄得现场十分热闹,逗得新郎哈哈一笑,继而弄些赏钱。

    当然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市井无赖,阻拦迎亲队伍,趁机向新郎索要银钱。

    不管这些人怎么闹腾,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钱。

    所以,只要备足了铜钱,路上闹腾一些也无妨。

    怕就怕有仇人趁乱寻衅。

    李寿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是个善人,这些年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边疆,他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别的不说,就拿当年与世家对赌来说,李寿结结实实的把京城众世家都得罪了一个遍。

    虽然事后大家都知道,李寿此举是圣人授意。

    但不管怎么说,亲自操刀上阵的可是李寿。

    而且那些世家式微,根本无法与皇家相抗衡,可他们却能报复李寿啊。

    偏偏李寿像个铁刺猬,他们想下手都无处下手。

    好不容易等到李寿成亲,迎亲路上,弄点儿意外,也无需闹得太过,只让李寿狼狈一点儿,狠狠的丢一次丑,那些世家估计也乐意。

    ……知道自己有不少仇家,李寿在成亲前就将昏礼的流程考虑了一个遍,唯一能让人钻空子的便是这一节。

    所以,李寿早早的就做了准备,将留在京里的暗卫全都撒了出去,暗中保护迎亲队伍。

    李寿高坐马背,居高临下,一眼便看到了那几个不合群的人,目光更是落到了几人那鼓囊囊的腰部。

    李寿眉头微蹙,担心这些人意图不轨,顾不得多想,赶忙给混在人群中的暗卫们使眼色。

    暗卫们接到李寿的指使,悄无声息的摸到那几人身边。

    根本不等几人反应,迅速出手,将几人拿下。

    暗卫们的速度很快,且动作也不大,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折。

    市井闲人们拿了赏钱,更不愿散去,跟着迎亲的队伍往李家走。

    一边走一边说吉利话,偏他们的嘴也巧,一路走来,说的话竟没有重样的。

    一行人终于抵达李家大宅,下马前,李寿再次跟仆役吩咐了一句。

    那些仆役又抬出一笸箩的铜钱,朝着闲人们的方向泼洒出去。

    哗啦啦~~

    铜钱如雨点般落下。

    闲人们一哄而上,纷纷争抢不迭。

    李寿扶着唐宓入了二门。

    李家大宅亦是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李家人,以及刚刚分家出去的族亲们纷纷赶了来,齐齐汇聚在百忍堂。

    老祖宗已经八十多岁了,盘膝坐在主位上,人精瘦得厉害,精神却很好。

    满脸的老年斑,须发皆白,一双眼睛透着看破一切的睿智与老辣。

    “十八郎他们回来了没有?”

    老祖宗问得是他的长子李祐堂。

    李祐堂跽坐在下首,背脊挺得笔直。他也六十多岁的人了,头发白了一大片。

    可在父亲面前,他还是十分恭敬。

    屁股从腿上抬起,挺直身体,恭敬的回答:“算着时辰,应该快回来了。”

    老祖宗满意的点点头,“嗯,祠堂都安排好了?”

    这次回话的是李祐堂的妻子柳氏,“好叫父亲知道,已经安排好了,只等十八郎和唐氏回来。”

    “好、好,阿柳办事果然稳妥。”老祖宗对于柳氏这个儿媳妇还是满意的。

    忽的想到唐宓的出身,老祖宗又对柳氏道:“唐氏虽然被过继给了唐家,但到底是王氏女,王氏,唉,不说也罢。等她过门后,你要好生教她!”

    十八郎是嫡长孙,李家未来的掌舵人,他的妻子自然要面面俱到。

    偏偏唐氏出身寒门庶族,又是王家那样的暴发户,老祖宗有些担心她的规矩、教养,无法跟李家宗妇的身份相匹配。

    “是,儿媳省得。”柳氏恭敬的答话。

    其实,就算公爹不交代,柳氏也打算好好调教孙媳妇。

    儿媳妇,因为身份尴尬,柳氏根本指望不上。

    可她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精力和体力都有限,支撑偌大一个李家,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这些年,她分了些家务给次子媳妇顾氏,但顾氏到底不是宗妇,管起家来名不正言不顺啊。

    好不容易盼着长孙娶妻,结果这孩子放着那么多世家女不选,偏偏娶了个“非类”。

    唉,难为她一把年纪,还要再调教孙媳妇!

    顾氏坐在下首,听了这话,笑着说:“阿家,阿唐的母亲出自兰陵唐氏,规矩什么的应该也是不差的。”

    她可没忘了前两天王家送来的嫁妆,好家伙,足足一百二十八抬,硬是把整个桂院都摆满了。

    尤其是那一大箱的古籍,连李家的老祖宗都眼馋不已,就更不用说那些小辈了。

    据说,那些可都是兰陵唐氏的藏书,世间仅此一份的孤本、珍品哪。

    想到唐氏丰厚的嫁妆,顾氏心里便有些发酸,故意跟萧氏道:“阿嫂娶得好新妇啊。”

    有这么个家资丰厚的儿媳妇,出身也不差,萧氏一个亡国公主肯定弹压不住。

    呵呵,顾氏很是期待唐氏过门后的生活,她相信,一定很热闹。

    萧氏跟顾氏做了二十多年的妯娌,自是知道她的脾气,听了这话,没有如顾氏所愿的气恼,反而笑得一脸平和,“是啊,阿唐自幼便有‘神童’的美名,如今又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封卫国夫人……能娶回阿唐这样的儿媳妇,郎君与我都十分高兴。”

    她就算不高兴,也不会让外人看了笑话。

    柳氏见萧氏这般大度,满意的点点头,“阿唐虽然出身不高,但胜在聪慧过人。不过她到底年轻,日后若有什么不足之处,你这个做婆母的也要多多体谅。”

    唐氏再不济,那也是长孙相中的,而她所有的孙子中,长孙最出色,柳氏当然要偏向他。

    此刻,被家人们议论的李寿,却阴沉着一张脸,“什么?他们腰间藏的是威力巨大的爆竹?”

    这些人竟敢用足以炸死人的爆竹去炸迎亲队伍,以此制造混乱,然后趁乱劫走猫儿?!

    李寿的眼都要红了,这次,他真是忍无可忍了……

 第315章 传家宝

    “炮竹?将作监特制的那种?”唐宓跟在李寿身边,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

    几年前的那次事件,让李寿下定了决心,此生再也不隐瞒、欺骗唐宓。

    所以暗卫前来回禀的时候,他没有避着她。

    “没错,就是那种威力极大的炮竹。”李寿声音很平静,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越是这样越是愤怒。

    “既是将作监的东西,那就好查了。”唐宓对这种炮竹可是十分了解。

    想当年她给王怀婉出气的时候,就是拿这种炮竹炸了程叔的外宅。

    那威力,啧啧,大半个坊区都惊动了。

    程叔外宅的地面更是被炸了一个大坑,差点儿没把程叔吓个半死。

    “猫儿,你放心,我绝不会放过这个人!”李寿说得杀气腾腾。

    正是了解这种炮竹的威力,李寿才会如此愤怒。

    他简直不敢想象,如果让那些人得逞了,真让他们将炮竹丢进迎亲队伍,定会造成巨大的损伤。

    跟他前去迎亲的人被炸伤,马会受惊,而猫儿——

    对了,那些混蛋还试图趁乱劫走猫儿。

    他们想干什么?

    好吧,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干,可让猫儿有了这样的经历,就算平安回来了,她的名声也完了!

    背后指使那人,分明就是想毁了猫儿。

    此仇此恨,简直不共戴天。

    “嗯,这人既然敢在咱们成婚的时候捣乱,显是对你我记恨在心,有这样一个仇家,确实应该把他找出来。”

    唐宓向来都是理性的,这次险些被冲击,她心中也是气恼,但想得最多的,不是泄愤,而是理智的分析。

    “能从将作监里往外拿东西,且还是这种军需用品,其品级一定不低,”

    唐宓缓步走着,大脑飞快的运转,“我素日极少出门,得罪人也有限,可这人既想让你的昏礼出丑,又想毁了我的名声,应该是跟你我都有仇。”

    有了这些条件限制,目标就很容易圈定了。

    “郑烨!”李寿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直觉告诉他,此事定然与二皇子有关!

    “我也觉得他有重大嫌疑,”唐宓点了点头,又道:“当然,还有安乐侯府。他们也有嫌疑。”

    李寿花一贯钱抢夺了人家价值几万贯的铺子,安乐侯只要不是死人,都会记恨在心。

    他不敢明着跟李寿作对,趁着李寿成婚,花钱雇几个市井泼皮捣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嗯,我这就命人去查。”不管是谁,这次,他都不会放过。

    夫妻两个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了百忍堂。

    站在百忍堂门外的台阶上,李寿和唐宓不约而同的住了口。

    接着,两人又齐齐换了表情:李寿俊美的脸上满是春风得意的笑容,唐宓则是温婉中带着甜蜜。

    “十八郎和十八娘来了。”廊下侍候的丫鬟扬声喊道。

    李寿和唐宓宛若一对璧人,立在堂前,硬是让肃穆的百忍堂多了几分色彩。

    两人恭敬的向老祖宗以及诸位长辈行礼。

    “好,好,”老祖宗与世人一样,都喜欢好看的生物。

    唐氏虽然出身低了些,但长得是真心好看。

    再加上她所继承的唐氏六百年积蓄,尤其是那些古籍,更让老祖宗眼馋。

    所以,这回见到她娇美如花的站在重孙身边,竟觉得两人无比相配。

    “起来吧,”老祖宗捋着雪白的胡子,笑得一脸褶子,“先去给祖宗们请个安吧。”

    依礼,新人入门,当开祠堂祭祖。

    不过这个时间有早有晚,唐宓前脚刚进门,老祖宗便让她去祭祖,足见对她的重视。

    这种重视,不单单是“爱屋及乌”,而是因为唐宓自身的条件。

    对此,在场的人都清楚。

    萧氏脸上不显,手里的帕子已经被她拧成了一团。

    顾氏还是像往常一样笑得欢快,只是那笑意浮在了脸上,根本没有延伸到眼底。

    而与李寿同辈分的兄弟、姑嫂们也都神色各异。

    特别是李其璜的几个儿媳妇,看向唐宓的目光中满是羡慕嫉妒。

    李寿和唐宓却顾不得许多,答应一声,便在李其琛的带领下去了李氏祠堂。

    一番跪拜,唐宓的名讳便写在了族谱上。

    “好了,去给老祖宗和诸位长辈见礼吧。”

    放下笔,李其琛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他的十八郎终于成家了。

    日后生儿育女,能好好的过日子了!

    卸下一半重担的李其琛,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说起话来也多了几分柔和。

    “是,父亲!”

    李寿和唐宓齐齐应声。

    接着,几人又转回到百忍堂。

    堂前已经摆好了两个蒲团,唐宓和李寿先给老祖宗行礼。

    老祖宗大方的给了唐宓见面礼,不是金银玉器,而是一个古朴的砚台。

    “澄泥砚?”唐宓微惊,这可是难得的珍品啊,且看这方砚台的成色,应该是古砚,少说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老祖宗笑得有些得意,“咱们家在南朝的时候传下来,听十八郎说你书画双绝,给你也不算辱没了这方砚台。”

    哈哈,他们李家旁的没有,就是这些老物件儿多。

    就连历代皇室都眼馋不已啊。

    “谢曾祖父!”唐宓诚心道谢。虽然老人家有显摆的意思,但她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好处,自然要好生谢过人家。

    李寿扶着唐宓起来,唐宓小心翼翼的将砚台交给身后的阿周。

    阿周见自家小娘子这般谨慎的样子,便知道这东西十分贵重,更不敢大意,无比仔细的双手捧着。

    李寿和唐宓又来到李祐堂夫妇面前。

    李祐堂和柳氏含笑受了这对小夫妻的礼,然后由柳氏出面给了见面礼:一只翠玉镯。

    柳氏拿着镯子,满是骄傲的说道:“这只蓝田玉镯,咱们李家相传已经近千年。当年我进门的时候,阿家亲手给我戴上的,今天我把这镯子传给你。阿唐,你可要好生保管才是啊!”

    唐宓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李家只传给宗妇的信物,她赶忙躬身:“谢阿婆,孙媳定会仔细保管。”

    柳氏亲自把镯子给唐宓戴上。

    旁人也就罢了,萧氏的脸瞬间冷凝下来:怎么回事?当年她过门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李家还有这么一件传家宝?

    要知道,那时她还是公主呢!

 第316章 不给面子

    婆母不让她管家,她理解。

    当了家,就要外出交际。

    她是亡国公主,平日里要交际的那些贵妇,很多都是靠着推翻萧氏皇朝才得以现在的地位。

    是,郑氏没有造萧氏的反,可郑氏招安、收拢的“义军”头领,却个个都是萧氏皇朝的叛臣贼子。

    有些甚至还跟萧氏有着血海深仇。

    萧氏顶着前朝公主的身份前去参加宴集,根本不是帮李家结交关系,而是拉仇恨呢。

    更不用说,在那些顶级宴会场合,萧氏还极有可能碰到郑攸宁。

    虽然萧氏是在李其琛和郑攸宁和离后才嫁入李家的,按理说,跟郑攸宁都算不上情敌。

    但萧氏自己心里清楚,当初郑、李和离时,她曾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若没有她“悄悄”表示倾慕李玉郎(也就是李其琛啦),李家老祖宗又岂会那般强硬的逼郑、李和离。

    毕竟人家郑氏还是前朝的官员,并没有扯旗造反。

    就算郑氏造了反,祸不及出嫁女,那些事也与郑攸宁无关。

    李家老祖宗之所以逼李其琛和离,更多的还是因为萧氏。

    乱世之中,能尚主,多少能庇护李氏宗族不受戾帝的暴虐波及。

    可以说,萧氏在郑、李和离事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萧氏心里明白,李家的几位当权者也明白。

    萧氏怀疑,郑攸宁应该也知道。

    所以,萧氏面对郑攸宁的时候,难免会心虚,甚至会恐惧,唯恐她迁怒自己的一双儿女。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萧氏对于婆母不让自己管家这件事,不仅理解,还有些窃喜。

    但,传家宝不同!

    听听柳氏是怎么说的,她自己一入门,她的婆母便将翠玉镯传给了她。

    而她萧氏呢,嫁入李家的时候,还是高贵的公主。

    柳氏却隐瞒了翠玉镯的事。

    她,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正经儿媳妇看待!

    或许,柳氏还怀念着郑攸宁那个前儿媳妇。

    各种想法如同野草一般在萧氏的脑海里疯狂的生长着,逼得她几欲发狂。

    其实,萧氏还真是误会柳氏了。

    不管是萧氏还是郑氏,都不是柳氏所期盼的儿媳妇人选。

    柳氏是世家女,嫁入世家,长子李其琛又是个才貌俱佳的如玉君子。

    柳氏自然想给儿子娶个最好的儿媳妇。

    而在她看来,最好的儿媳非世家女莫属。

    萧氏、郑氏都不是世家,柳氏根本就看不上。

    偏偏李其琛对郑攸宁一见钟情,李家老祖宗又看重郑家的兵权,根本没问柳氏的意见,就定下了郑氏。

    郑攸宁过门后,柳氏也没有交出翠玉镯。她想看看,郑氏到底能不能配得上李氏的门庭。

    结果还不等她考察完,郑氏便被逼和离了。

    接着就是萧氏入门。

    霸道的皇家公主,柳氏更加看不上,便依着郑氏的例,继续观察。

    等她觉得萧氏堪堪能做李家宗妇的时候,郑氏又夺得了江山,萧氏反而成了尴尬的存在。

    柳氏只得叹口气,默默将翠玉镯收了起来。

    等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孙媳妇入门了,虽然仍不是她理想的孙媳妇,但王家兴旺,唐氏又有国夫人的诰封,到底比她的两个婆母都强一些。

    好,就你了!

    柳氏计划得很好,把翠玉镯传给孙媳妇,然后将孙媳妇带在身边调教。

    柳氏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定能在有生之年调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孙媳妇。

    萧氏不知道柳氏的计划,她只看到了柳氏将李家传家宝越过她传给了唐宓。

    萧氏恨柳氏不把她当儿媳妇,但心里更恨唐宓,觉得是唐宓抢走了属于她的一切!

    萧氏胡思乱想间,李寿和唐宓已经走到了她与李其琛面前。

    侍女摆好蒲团。

    李寿和唐宓规矩下拜。

    “好,佳儿佳妇,佳儿佳妇!”李其琛再高兴不过,常年冷峻的面庞瞬间如春暖花开。

    萧氏见了,更加气恼。

    本来,这个时候该由萧氏出面送出见面礼。

    萧氏也确实准备了一份极合适的见面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