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灾的话题太过沉重,李寿赶忙换了个话题,“对了,这是我家的一些情况,我仔细说与你听。”

    李寿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人名。

    他指着上面的字,一个个的给唐宓介绍,“现在住在李家大宅的只有我们大房这一支。我祖父和祖母一共育有两子两女。我阿爹居长,还有两位姑母和一位叔父……”

    李祐堂这一支的人丁算不得多兴旺,李寿很快就介绍完了。

    而后,李寿手指甲在萧氏的名下掐了一道深深的痕迹,“萧氏,我的继母,相信你也跟她打过几次照面了。”

    唐宓点了点头,小声将阿娘跟她叮嘱的话告诉了李寿,“阿娘说,你的这位继母,看似简单、低调,实则颇有城府!”

    李寿竖起大拇指,“岳母大人果然慧眼如炬!”

    只见了萧氏几面,就看穿了她的本质!

    厉害!!

    “什么岳母大人?咱们还没成亲呢!”唐宓娇嗔的斜了李寿一眼,娇美的样子,引得李寿一阵心里发热。

    “咱们再有几日就成亲了,我提前叫一声岳母,有何不对?”李寿伸手攥住唐宓白皙柔嫩的小手,笑嘻嘻的说道。

    “真该让那些夸你‘玉郎’的人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啐,好厚的脸皮!”唐宓笑骂了一句,却没有把手抽开。

    偷摸未婚小娘子的小手,被骂一声“色狼”都不冤枉,李寿更不会在乎唐宓这轻飘飘的一句笑骂。

    舔着脸,他笑着跟唐宓说:“我已能抱得美人归,还当什么‘玉郎’?若是脸皮厚能有这般福利,这脸皮再厚一些又有何妨?”

    “……”未来郎君这般“无耻”,唐宓却觉得满心甜蜜,肿么破?

    一对准小夫妻笑闹了几句,李寿又拉回正题,“当年萧氏王朝覆灭,李其珏为了避嫌杀妻灭子,要知道,他的妻子仅仅只是个郡主。而萧氏却能顶着亡国公主的名号继续在李家存活下去,靠得不仅仅是我阿爹!”

    唐宓挑眉,咦,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儿大哟。

    ……

    李家。

    萧氏满脸疲惫,却还坚持着为李寿的昏礼忙碌着。

    “王家什么时候来铺陈?”

    萧氏嘶哑着嗓子,顾不得腰背酸痛,沉声问道。

    “定好了腊月初六。”董宫女躬身说道。

    眼见萧氏疲累得厉害,董宫女心疼的说,“公主,这些日子您都累坏了,桂院已经收拾妥当,昏礼也都准备就绪,这两日,您就歇歇吧。”

    又不是自己嫡亲儿子的昏礼,公主做做样子也就罢了,何必这般事必躬亲,生生把自己都累坏了?

    这些话董宫女不好说出口,但她的眼睛里满是这样的疑问。

    萧氏却笑得慈爱大度,“十八郎到底是郎君的嫡长子,他的昏礼,决不能有任何闪失。之前我因着二十四娘,一时情急犯了糊涂,竟险些误了大事。幸好郎君没有怪我,还许我为十八郎操办。”

    她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觑着窗户上的一个黑影,“郎君这般信任我,我岂能辜负了?幸好大事都忙完了,就剩下些琐碎,再撑几天,也就——”

    话还没说完,萧氏就身子一软,歪到了榻上。

    “公主?公主,您怎么了?”

    董宫女大惊失色,赶忙扑到床榻边,拉着萧氏的手不住的大喊着,“来人,快来人啊,公主昏倒了!”

    嘭!

    房门忽的被打开,李其琛疾步走了进来……

 第309章 宅斗技能?GET!

    继母尽心为继子操办婚事,竟生生累病了!

    没用半天的时间,这则新闻便刷爆了京城的上流社会。

    例外、稀少的东西总能吸引人的眼球,就像后世人常说的那句话:狗咬人不稀奇,人咬狗才是大新闻。

    从古至今,更多的是狠毒继母谋害继子继女,而真正将继子当成亲生骨肉疼爱的继母屈指可数。

    更不用说像人家萧氏这般,待继子比亲生子女都要好。

    这简直就是大梁好继母,足以被载入烈女传的楷模人物。

    再联想到这位继母的出身,世人更觉得她可怜可敬——

    可怜她亡国公主,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尘埃!

    可敬的是,萧氏虽国破家亡,但品性却能保持良善,真真难得!

    作为嫁给同一个男人的平阳长公主,再一次被人拎出来跟萧氏作对比。(平阳麻木脸: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平阳和萧氏同为公主,只是一个正当权,一个却险些在乱世凋零。

    同情弱者是天性。

    世人只看平阳和萧氏现在的身份和处境,便会下意识的偏向弱者,也就是萧氏。

    李家的邻居们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平阳曾打上李家,为得好像就是李寿的婚事。

    他们早已忘了平阳为什么打上李家,只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脑补。

    唉,继母难为啊。

    对继子太上心,人家生母会说你故意拉拢孩子,居心不良;

    若是对继子不管不顾,人家生母又会找上门骂你没有慈母心肠。

    铁面无私如平阳长公主,面对情敌时,也没有免俗的仗势欺人了!

    没错,就是仗势欺人!

    操办昏礼确实累人,可也不会累到昏厥的地步。

    萧氏,累得不只是身体啊,她的心里还不等怎么委屈、难过哩。

    饶是如此,萧氏也没有因为跟平阳的情敌关系,就怠慢了李寿的婚事,事必躬亲的将自己都累病了!

    就这样,一夕之间,萧氏“贤妻良母”的名声彻底打响。

    人们碍于平阳的战功,不敢非议她做得不对,但满腹的话语又不能不说,干脆直接化作溢美之词,全都加诸到了萧氏身上。

    坊间瞬间都是赞美萧氏的种种言论。

    连关在家里备嫁的唐宓都听说了。

    傍晚,揽月阁的窗外挂着一个人,当然不是会别人,除了李寿没有第二个人。

    “她果然累病了?”不会是装的吧。唐宓双手趴在窗台上,下巴枕着胳膊,好奇的问道。

    “确实病了。”李寿一手扒着窗台,一手递给唐宓一个金桔。

    现在已经腊月,新鲜的果子早就在市面上绝迹了。

    这金桔还是李寿从宫里抢来的,刚从皇宫出来,他便颠颠的给唐宓送了来。

    唐宓扒开桔子皮,撕下一瓣桔子塞进了李寿的嘴里。

    李寿幸福得眯起了眼睛,真甜,蜜一样的汁水流入食道,让人整个人都愉悦起来。难怪阿舅见他抢走一半的桔子后会心疼成那个样子。

    “猫儿,我不喜欢吃甜的,你吃。”这么好的东西,当然都要给猫儿享用。

    不喜欢吃甜的?骗鬼呢吧!

    是谁刚才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唐宓白了李寿这个资深甜食控一眼,自己吃了一瓣,又塞给李寿一瓣。

    小夫妻隔着窗子,你一瓣我一瓣的分食桔子。

    桔子那凉凉、甜甜的汁水更加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吃完了桔子,李寿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我阿爹请了大夫,经过诊治,确诊她是疲劳过度而引发昏厥。大夫还说,她需要卧床静养。”

    唐宓纤细白嫩的手指把玩着桔子皮,似是想到了什么,嗤笑道:“等到了咱们的昏礼,估计你这位继母会撑着病体给咱们主持。”

    如此,萧氏才能将她的好名声刷到底。

    只要头顶上有了“贤妻良母”的好名声,她那个因算计自家兄长而被流放农庄的女儿二十四娘,估计也能很快回家。

    没准儿靠着萧氏这个贤良人儿,二十四娘还能说个不错的婆家哩。

    世人不是常说女肖其母嘛。

    而且有了萧氏这一病,李寿也要承她的人情。

    就算不能把她当成生母,也要当成母亲般尊敬。

    日后他们“母子”间若再有什么矛盾,世人会先说李寿的不是:人家为了你的婚事都累病了,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你居然还不知道感恩?

    “是啊,唯有这样,她的‘良母’形象才能丰满。”

    李寿也不禁语带嘲讽。

    他本不愿跟萧氏有什么牵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生活不好吗。

    何必这般算计来算计去?

    偏偏这次萧氏用的是阳谋,李寿一时间也没有对策。

    毕竟,人家萧氏确实是累病了,也确实为了他的婚事,事必躬亲、费心费力!

    看到李寿郁闷的样子,唐宓很是心疼。

    她跟李寿的想法一样,都觉得跟萧氏的关系最好是相敬如宾客。

    他们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根本没必要相互算计。

    唐宓喜欢读书、了解各种知识,她唯一不想了解的就是后宅争斗。

    与其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还不如静静的待在一边看书、画画来得舒坦。

    但看萧氏这架势,似乎并不愿跟他们和平相处。

    唐宓不想自己婚后跟萧氏掐来掐去,那么从现在起,她就要遏制萧氏的种种谋划。

    她要让萧氏知道她和李寿不好惹,直接让她没了算计的心思!

    揉着下巴想了想,唐宓脑中忽然一亮,她笑着对李寿道:“不管怎么说,她为了咱们的昏礼都累病了,咱们不能坐视不理。”

    李寿扬起一边的眉毛,等待唐宓的下文。

    果然,就听唐宓笑嘻嘻的说道:“李家伯父虽然请了大夫,但到底只是民间的医生,医术有限,比不上宫里的供奉。”

    李寿秒懂,眼睛里也带上了笑意:“猫儿,你的意思是——”

    “二九兄,你亲自去太医院请几位医术高超的大夫,再去圣人那儿求一些名贵的药材,”

    唐宓头一次参与这种内宅争斗,非但没有想象中的恶心,居然还有点儿兴致勃勃,“一并把太医和药材都送去李家,记着,一定要大张旗鼓的送啊。”

    李寿笑意加深,“好!”

    唐宓越说思路越顺,大大的杏眼里更是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另外,若是太医们能得出一个‘萧氏体弱’的结论就好了!”

 第310章 认栽

    “萧氏体弱?”

    右手抓着窗台时间久了有些麻,李寿又换了左手,他的思路也被打开了,“把焦点从萧氏的晕厥转移到她原本体弱上?”

    这样一来,萧氏晕厥就跟他李寿没有太大关系了。

    你身体不好,这也能怪到继子头上?

    好,就算你是因为操办继子的婚事受了累,可你自己的身体你自己不知道吗?

    硬要拖着病体操办婚事,你这是帮忙还是帮倒忙?

    呃,好吧,这样说有些不近人情、不识好人心。

    但人家李寿也不是没有表示啊,这不,太医、药材,人家全都给萧氏送了去。

    你还想怎样?

    如果再恶毒一些,完全可以引导舆论,说萧氏别有用心:李寿成亲那是大喜事啊,你一个病秧子非要逞什么强?也不怕给人添晦气!

    正所谓“人嘴两张皮”啊,怎么说怎么是。

    只要你方法得当,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唐宓的提醒,仿佛给李寿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他直接将怀里揣着的几个金桔都塞给唐宓,而后一个后翻身,整个身体如同一片落叶般轻轻的落到地面上。

    唐宓明知道李寿身手了得,这二楼的高度与他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但她还是不放心,探出大半个身子,眼见李寿冲着自己挥手,这才放下心来。

    怀里抱着几个金桔,望着李寿飞跃的背影,唐宓笑得无比甜蜜。

    她相信,李寿会处理好一切,萧氏什么的根本不足为惧。

    次日,李寿果然去宫里求了几位医术了得的太医,又去圣人的私库搜刮了不少珍贵药材,然后在朱雀大街转了一圈,用近乎敲锣打鼓的方式将人和药送去了李家。

    当天下午,坊间便有了流言,直说李家娘子萧氏之所以昏厥,累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体娇弱。

    也是,萧氏是前朝公主,自幼金尊玉贵的长大,长大后又嫁入世家李氏,被李家上下都捧着、供着,继续过着富贵的生活。

    即便前朝覆灭后,在其夫君的庇护下,萧氏依然稳坐李家第三代嫡长媳的位子,生活质量一直保持着原有水准。

    这样的娇贵人,身体自然不会强壮到哪里。

    估摸稍稍劳累一些就会受不住。

    接着,坊间又有流言——

    说李十八郎也是可怜,还在娘胎里呢,母亲就被和离;

    落地后李家不肯承认他的身份,在舅家长大七八岁了,李家又转过头来让他认祖归宗。

    有父亲等于没有父亲,有母亲又不能生活在一起。

    唉,可怜啊。

    好不容易年近三十才能成亲,结果家里为他操办婚事又是诸多波折。

    说句公道话,人家李十八是招谁惹谁了,想要个正常的昏礼都生出这么多乱子?

    流言传来传去,舆论风向也开始倒向李寿。

    至于萧氏,坊间竟又冒出一种说法:她之所以会昏倒,除了体虚、累之外,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心忧被送去田庄静养的女儿二十四娘。

    什么?

    你问李二十四娘为何去“静养”?

    这是个好问题,答案嘛,暂时还不知道。

    嘭~

    萧氏听完董宫女的回禀,气得摔碎了药碗。

    “好,好个十八郎,不愧是铁娘子的儿子,这翻云覆雨的手段果然了得。”

    萧氏咬牙切齿,手更是不住的发抖。

    她不就是想趁机宣扬个好名声嘛,又不妨碍他什么,他何必这般斤斤计较?

    难道她累不是事实?

    为他的昏礼忙得废寝忘食不是事实?

    他、他凭什么污蔑她身体不好?

    话说这年头的贵女,哪个不是骑马打猎的好手?

    文静些的贵女就算不骑马,也会跳舞、投壶,有着这样的娱乐活动,身体又能差到哪里?

    就算“累得昏厥”有些夸张,可、可也罪不至死啊,他抹杀她的功劳不说,还将祸水引到了二十四娘身上。

    想到无辜的女儿,萧氏的气得脸都青了。

    愤怒之余,萧氏还有些许恐惧。

    是的,萧氏害怕李寿一个心狠,直接毁了二十四娘的名声。

    早知这样,她、她就不玩儿生病那一套了。

    但现在后悔也晚了,外头的流言越传越疯,若是再不制止,她的二十四娘就危险了。

    “公主,十八郎估计是怕你借这次的功劳将来辖制唐三娘子。”

    沉默良久,董宫女才低声说道。

    其实,最初萧氏计划要把自己累病的时候,董宫女就有些不同意。

    这些年她冷眼瞧着,李十八郎虽然对自家公主不太尊敬,可也没有刻意找茬。

    只要双方都守着规矩、不主动寻衅,定能相安无事。

    过去她们公主和十八郎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不会有摩擦。

    可随着二十四娘被人挑唆着对唐三娘下手,她们公主和十八郎之间的平衡就打破了。

    而公主呢,没怎么跟十八郎打过交道,所以暂时还不清楚他的行事风格,更不知道他的底线。

    之前的桂院,便是公主对十八郎的试探。

    可惜没能试探成功,却引来平阳这个铁娘子。

    这次的“累病”事件,是萧氏对李寿的第二次试探。

    结果,萧氏刚刚伸出手,李寿就毫不留情的拿刀剁了。

    这还不算完,李寿又在萧氏头顶悬了一把刀,只要萧氏再有什么小动作,那把刀就会狠狠的劈下来!

    听到董宫女的话,萧氏抿了抿唇,没说话。

    因为她心里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李寿对她这个继母不甚尊重,她怕唐氏过门后有样学样。

    可她到底是唐氏的婆母啊,如果新妇不敬畏她这个婆母,那她以后在李家还有立足之地吗?

    萧氏还有儿子,以后也会有自己嫡亲的儿媳妇,她需要树立身为婆母的权威!

    所以,她才会借着这次昏礼,给自己刷一个好名声。

    在道德上,给自己加一份筹码。

    也让李寿和唐氏欠她一个大大的人情,日后唐氏进了门,她才有底气“调教”唐氏!

    “公主,十八郎不是好相与的,以后,还是算了吧!”

    董宫女见萧氏阴沉着脸,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萧氏用力咬着下唇,手里的帕子几乎被扯烂,好半晌,她才长长的吐了口气,“罢了,这次我认栽了!”

 第311章 昏礼(一)

    经此一事,萧氏知道了李寿的底线,也知道了她这个继子确实不好惹,便不再耍什么手段。

    接连吃了几副药,萧氏便宣布自己没事了,重新投入到准备婚礼的事宜当中。

    在李其琛尚未知道的情况下,他的妻子和长子已经交了一回手,且已经有了胜负。

    不过,只要继室和元妻嫡子能“和平相处”,李其琛就心满意足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初九。

    这日清晨,王家便开始忙碌起来。

    唐宓迎着晨光自然而醒。

    今天是她的成婚之日,躺在榻上,眼睛毫无目的的四处乱看。

    阳光透过窗子投进一束束的光线,细小的微尘在光束里漂浮、翻滚,唐宓就那么静静的看着。

    忽然,她竟有种不真实感:今天,她就要离开生活了十六年的家,嫁入一个全然陌生的家庭,跟一个男人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小家庭?!

    她与十八郎相识多年,几乎跟她的年岁相当。

    两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她也喜欢十八郎,可临近昏礼,她为何期待中有种莫名的惶恐。

    如果柳佩玖知道她的心思的话,定会同情的说一句,猫儿姐姐,你得了婚前恐惧症!

    “猫儿,醒了?”

    唐元贞亲手端了碗蜂糖水过来,见唐宓双眼发呆的望着头顶的帐子,便笑着说道。

    “阿娘,您怎么来了?”

    唐宓骨碌一下坐起来,接过蜂糖水,小口小口的喝着。

    “时辰还早呢,要不你再睡一会儿?”

    唐元贞爱惜的摸着唐宓的鬓发,语气中满是不舍。

    唐宓喝完蜂糖水,在唐元贞慈爱的目光中,又重新躺回榻上。

    也是,昏礼在傍晚进行,她须得睡饱喝足,否则晚上该没有精力了。

    轻轻闭上眼睛,双手搭在肚腹上,唐宓安静入眠的样子宛如乖巧的婴儿。

    唐元贞见了,眼眶一酸,眼泪竟流了出来。脑海里浮现出女儿刚落地的模样。

    唉,那么小小的一团,如今竟也要嫁做人妇了。

    想到这些,唐元贞就一阵阵的心酸,带着重重的鼻音,她不由自主的哼唱起幼时哄女儿入睡时唱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轻柔的女声在揽月阁萦绕,揽月阁外忙碌的王令仪、王令齐兄弟听到这声音,也忍不住心酸。

    呜呜,自家养得白白嫩嫩的小白菜,今天就要被一头名为李寿的猪给叼走了,想想就让人心疼外加手痒啊,好想再揍李寿一顿怎么破?

    抹了把眼角,吸了吸鼻子,王令仪两兄弟继续干活。

    首先,要在王家大宅前庭的西南角吉地搭建喜帐,然后铺设帐仪。

    然后还要祭祖,须得开祠堂,准备祭祖的物什。

    唐宓被过继给了唐家,所以她要祭拜的是唐氏的列祖列宗。

    当初圣人给王家赐了国公府大宅,唐元贞便花重金买下了隔壁的一处小院,打通了,合成为一家。

    只是这处小院被她当做了唐氏在京中的宅院,设置有宗祠以及藏书阁。

    每逢重大节日,唐元贞便会带着唐宓去隔壁祭拜,不令唐家断了香火供奉。

    今天一大早,唐元贞命人打开了隔壁小院的祠堂,命王令齐带人好生打扫、准备。

    许是守在榻前,唐宓睡得格外安心。

    这一觉竟睡到了中午。

    吃过午时,便开始沐浴、绞面、化妆。

    唐宓坐在铜镜前,任由一根棉线在自己脸上刮来刮去,脸上细小的绒毛被拔出来,弄得她一阵生疼。

    赵七娘和长安则坐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李家是世家,有着严格的家规和处事方法,你只需守好了规矩,便一切都好。”同为世家女的赵七娘如是说道。

    “猫儿,管好自己的嫁妆,李十八若是敢乱来,一个字,打!”长安说得满脸杀气,看她快意的眼神,让人不得不怀疑她在“公报私仇”。

    “没错,奴婢们若是敢起旁的小心思,或打或卖都使得。”一向淑女范儿的赵七娘竟也说出如此杀气腾腾的话。

    “阿嫂说的是,你人手若是不够,尽管跟我说。我这里还有三百甲士哩。”长安那叫一个豪气。

    唐宓被板着脸,不能乱动,只得连连应声。

    嫂子们说的话她都明白,而且她也不是吃亏的人。

    阿爹和阿娘都说了,她是他们捧在手心长大的宝贝,嫁入李家,不是让人磋磨的,而是要过好日子滴。

    阿娘怕她受委屈,直接陪嫁了一百客女,个个都是能上马打仗的女汉纸。

    这么多人,不能说踏平李家吧,反正她在李家绝对吃不了亏!

    “还有啊……”

    赵七娘和长安继续说着,只把来围观的柳佩玖看得瞠目结舌。

    话说,长安是公主,彪悍一点、霸气一点这很正常。

    可、可赵七娘是世家淑媛,怎么也、也这么厉害?

    她不是应该劝诫猫儿去了婆家要恪守规矩、好好侍奉郎君和公婆吗?

    怎么——

    柳佩玖再一次感受到了大梁贵女的彪悍,心里深深为李寿点了一排蜡。

    “阿嚏、阿嚏!”

    李寿沐浴完毕,换上紫色礼服。他是二品侯爵,所以可以着紫衫。

    刚刚换好衣服,他便打了一连串的喷嚏。

    李其琛很是担心,忙问:“阿寿,怎么了?莫不是着凉了?”

    “父亲,我没事。”李寿猜测,估摸是猫儿那边有人在“惦记”他了。

    “你确定没事?”李其琛还是不放心。

    “嗯。”李寿坚定的点头。今天可是他大喜的日子,盼了十年才等到今天,慢说打个喷嚏了,就是病得只剩一口气,他爬都要爬去王家。

    “没事就好。”李其琛望着丰神俊朗、玉面风流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他愧对阿宁,愧对阿寿,如今看到阿寿终于成家,说不出的高兴。

    “吉时到了,先去祭祖吧!”

    李其琛微微抬起头,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将眼角的泪水拭去。

    “是,父亲!”李寿恭敬的跟在李其琛身边,父子两个一前一后去了李家祠堂。

    “寿男年已成年,未有婚媾,今因媒人郑宥,娶纳唐氏第三女,以今日吉辰就礼。谨以清酌之奠,伏维听许,尚饗!”

 第312章 昏礼(二)

    念诵完毕,李寿再三叩首,然后才从祠堂里出来。

    又去百忍堂向老祖宗、祖父母拜辞,最后方带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奔赴王家。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

    若是换做平时,这个时间京城街面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

    但今日不同,听闻李、王两家举办昏礼,许多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迎亲队伍所过之处,皆是成群结队的吃瓜群众。

    在众人八卦的目光中,李寿高坐马上,志得意满,神采飞扬,愈发映衬得他那张美颜清俊出尘。

    “噫,好个玉树临风的新郎!”人群中有人忍不住脱口赞道。

    “李家玉郎,果然名不虚传啊。”

    “可不是,当年他未及弱冠就力战诸世家,那才智、那气度,真真风流人物啊。”

    “千年世家李氏子,海内名士李克己的首徒,自是与旁人不同!”

    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迎亲队伍已经来到了王家所在的坊区。

    王家中门大开,王家的姻亲好友则纷纷赶来帮忙。

    王令齐带领一众小郎君,手里拿着捣衣杵、木棍等“凶器”,杀气腾腾的堵在门口。

    人逢喜事,李寿笑得一脸痴呆,哪怕看到一众虎视眈眈的小郎君,他也毫无畏惧。

    下了马,李寿冲着王令齐抱拳行礼。

    王令齐黑着脸,他身后的堂表兄弟们端来一碗酒。

    李寿见状,赶忙吟了一首《上酒诗》。

    “好,好诗好诗!”

    围观群众们纷纷叫好不迭,其中还夹杂着几个身着玄色胡服的精壮男子,他们混在人群中,叫得最是高声。

    王家亲友团这才将酒递给他,李寿一饮而尽。

    王令齐只觉得手好痒,好想再抽李寿一顿,奈何人家已经闯过了第一关,他想打也没有理由。

    只希望柳佩玖能守住第二关。

    李寿一群人呼啦进了前庭,再想向里突进,结果发现前庭通往中庭的门锁了。

    柳佩玖带领一众堂表姐妹守在门后,吆喝着让新郎吟诗。

    李寿再次吟了一首诗。

    结果,柳佩玖她们还嫌不够,继续吆喝要李寿耍一套大刀。

    为了能抱得美人归,李寿只得拿来大砍刀,在门前一通耍弄。

    柳佩玖她们还不满足,又要李寿背诵《大梁律》。

    喵了个咪的,大梁律多少字啊,一卷一卷一章一章的,就算李寿会背,等他背完,估计也要后半夜了,哪里还能娶亲?

    李寿对着身边的周浩使了个眼色。

    周浩苦笑一声,脚下一拧,纵身上了墙。

    在众小娘子的惊呼声中,周浩翻下墙,直接将门开了。

    李寿则率领一众“帮凶”,呼啦啦冲了进去。

    柳佩玖揪住了周浩的耳朵,不停的嘟囔:叫你多事,叫你能耐?!

    周浩比柳佩玖高了两头不止,这会儿被未婚妻揪着耳朵,他只能屈着腿、歪着身子,那模样别提多狼狈了。

    周浩赶忙向李寿求救,奈何李寿满心满脑的都是自己的新妇,哪里顾得上他?

    就连李寿身边的同僚、同袍以及好友们,也看都不看周浩一眼,簇拥着李寿往里挤。

    就在外面闹哄哄的时候,唐宓已经梳妆完毕,祭拜了唐氏先祖,然后来到寸心堂辞别祖母、父母。

    赵氏含笑看着唐宓,柔声道:“猫儿,嫁了人便是大人了,以后要好好的和十八郎过日子。”

    “嗯,猫儿省得,还请阿婆放心!”唐宓身着国夫人的钿钗礼衣,向赵氏行跪拜大礼。

    接着,唐宓又走到王怀瑾和唐元贞跟前,恭敬的跪下。

    王怀瑾忍着泪,哽咽的说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

    唐元贞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