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氏见了,更加气恼。
本来,这个时候该由萧氏出面送出见面礼。
萧氏也确实准备了一份极合适的见面礼。
可因着传家宝和李其琛的态度,萧氏满腔愤怒,忽然间不想给唐氏做脸。
只见她扯出一抹笑,从腕子上摘了一个镯子,递给了唐宓,“阿家有传家宝送给阿唐,我却只有这个镯子,还望阿唐不要嫌弃。”
萧氏的镯子卖相也不错,但仅止于“不错”。
如果把这个当做给新妇的见面礼,倒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萧氏那个态度,她不是郑重的将镯子放好,然后交给唐宓。
而是很随意的从腕子上取下,再递给人家。
她这幅模样,好像是事前没有准备,仓促之间的无奈之举。
又好似在打赏人!
哪怕李其琛这样的大男人,都觉得此举不太妥当。
而且他事先已经跟萧氏商量过了,将以前收藏的一顶赤金嵌宝花冠送给唐宓。
萧氏也答应了。
怎么事到临头——
萧氏,你到底在做什么?
当众给唐氏没脸,唐氏固然脸上不好看,可、可你又能落得什么好?
李其琛眉头皱得死紧,十分不虞的看向萧氏。
萧氏却似没有察觉到,浅笑着看着唐宓。
李寿也恼了,若非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他差一点儿就暴起走人了。
唐宓却神色不变,仍是很恭敬,举起双手接过那只镯子,“多谢娘子!”
既没有叫“阿家”,也没有叫“母亲”,而是一句再客气不过的“娘子”。
萧氏的神色一变,正要开口训斥。
李寿却抢先道,“猫儿,时辰不早了,咱们还要去给阿娘请安呢。”
说罢,李寿便扶着唐宓站了起来。
唐宓转手将镯子递给了阿周,笑道:“郎君说的是,阿娘估计早就等着咱们了。”
不是尊称“阿家”,也不是“母亲”,而是无比亲切的“阿娘”。
一个是娘子,一个是阿娘,熟亲熟近,再清楚不过!
李寿点点头,跟老祖宗和李祐堂回禀了一声,便一甩袖子,直接出了百忍堂。
李寿可以不理睬其它的族亲,唐宓却不能失礼,她冲着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几个堂房的长辈盈盈施了一礼,然后才快步朝李寿追去。
百忍堂里挤了几十口人,这会儿全都面面相觑。
好好的认亲,怎么忽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训斥十八郎?
人家也没说错啊,大喜的日子,当然要给亲娘请个安。更不用说人家的亲娘还是长公主,更不能慢待了。
可就算要给平阳请安,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好歹把家里的亲戚认全了再走啊。
都怪萧氏!
柳氏以及几位年长的女眷齐齐看向萧氏,目光里充满不悦……
第317章 惩罚来的好快
李寿怒气冲冲的从百忍堂出来,那阴郁的模样,吓得沿途的侍婢纷纷避让。
唐宓则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一步一趋的跟在他身后。
夫妻两个很快便出了李家。
李家的门房见李寿脸色不对,但还是壮着胆子凑到近前,“十八郎,十八娘,你们要出门?要不要奴给您牵马?”
李寿冷声道,“我今天不骑马,跟娘子一起坐马车。”
门房赶忙答应,颠颠的跑到唐宓的马车旁,帮着阿周等人抬脚凳。
李寿虽气着,但到底没有失了礼仪,亲手扶着妻子上了马车,而后才一撩衣摆,一起进了车厢。
“走!”李寿冰冷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
车夫不敢耽搁,应了一声,便扬起鞭子在空中甩了响鞭。
马车缓缓启动起来,木车轮骨碌骨碌的碾压着地面。
“噗嗤!”李寿和唐宓不约而同的轻笑出声。
唐宓懒懒的靠在车厢壁上,身后还靠着个抱枕,“可算出来了。”
“是啊,这次多亏了萧氏。”李寿的脸上哪里还有半分怒色,笑得眉眼都舒展了。
拜完祠堂,李寿就想去给平阳长公主请安。
因为在他心目中,自己的亲娘可要比亲爹有分量。
终于娶回自己心仪的小娘子,李寿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迫切的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最亲近的人。
也想让他最尊敬、最重要的人见证这个时刻。
然而,大梁是男权社会,哪怕阿舅贵为皇帝、阿娘贵为长公主,也不能乱了规矩。
可把阿娘放在萧氏、乃至一群跟他并不亲近的李氏宗亲后面,李寿十分不甘。
幸好萧氏闹了这么一场,让他找到了借口,可以尽快的赶往公主府给阿娘见礼。
唐宓和李寿心意相通,当然明白他的想法。
所以刚才在百忍堂,李寿刚一发作,唐宓就立刻附和,小夫妻配合得不要太默契!
“这次记她一功!”唐宓弯了弯嘴角,凉凉的说道。
“不过,她似是记恨上了你。”
李寿端起小桌上的茶壶,给唐宓倒了一杯茶,亲手喂到她嘴边。
唐宓也没客气,一低头,就着李寿的手,轻啜了两口,“估摸是那件传家宝惹的祸。”
唐宓多敏锐的人哪,萧氏那般明显的变化,她早就察觉到了。
起初萧氏还正常,只是当柳氏将蓝田玉镯传给她的时候,萧氏周遭的气场就变了。
“阿婆看不上她,”李寿冷静的道破一个事实,“当然,她也瞧不上我阿娘。”
除了世家女,柳氏谁都不喜欢。
唐宓挑了挑眉,“我也让老人家失望了。”只顶着一个唐氏,是个伪世家女。
但她又有些不解,“那她又怎会越过阿娘和萧氏,直接把玉镯传给了我?”
唐宓见多了柳氏这般“唯姓氏论”的世家贵妇,自是知道她们的想法和做法。
如此,柳氏将翠玉镯传给她就有些反常了。
唐宓可不认为,自己这个“唐”字在柳氏眼中有多值钱。
“今时不同往日,”李寿冷冷的说道,“李家为什么分家?还不是因为有人在庚辰之乱中站了队?圣人整治了那么多世家,惟独漏下了李家?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
前些日子李家分家的事闹得满京城都沸沸扬扬。
那是老祖宗故意纵容的,他是想用兄弟相争的事遮盖住二百年不分家的李家突然分家这个大新闻。
老祖宗和李祐堂几兄弟心里都清楚,圣人看在李寿的面子上才没有清算李家。
但李家仍不安全,如果再起什么纷争,圣人定会新仇旧恨加起来给李家算总账。
“怎么?李家在庚辰之乱中还做了什么?”唐宓多聪明啊,单凭李寿的几句话就猜到了另有隐情。
李寿捏了捏眉心,叹了口气,“二房、三房的人还纵容门下商人跟胡人做生意。”将胡人最稀缺的盐铁、粮食卖给他们,真真是“好生意”!
“什么?他、他们竟敢、竟敢——”唐宓猛然降低了声音,凑到李寿耳边低语了两个字“通敌”。
李寿面无表情的点了下头,“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如果早知道,他定不会为李家求情。
饶是如此,他也悄悄的进宫向阿舅请了罪。
这是李寿跟圣人的相处之道,就是不管什么事,李寿都不会隐瞒他。
事实上,除了唐宓给他的那个白玉葫芦,李寿也确实没有一件事隐瞒了圣人。
所以,圣人对李寿也十分信任。
“我已经跟老祖宗和祖父他们摊了牌,如果他们不想赴某些世家的后尘,大可继续走私货物去草原。”
李寿毫无感情的说道。
西北倒了了一个阿史那王,又冒出了其它的部落,西北虽无大的战事,可小摩擦不断。
那些小部落相互争斗、吞噬,二三十年内不会对大梁形成太大的威胁。
但若是有了充足的粮食、铁器支援,西北很快就能产生一个新的阿史那王一统草原。
如此,大梁的边陲就危险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某些商人,便是大梁的罪人!
李寿不希望在这些人里看到李家人的身影。
其实,李家也怕了。
他们没想到圣人会有如此铁血手段。
数百年来,世家们操纵政权、把持朝政,再大的祸事也做过(比如换皇帝、改朝换代),可家族依然兴旺。
郑宥却不同于他的前辈们(也就是历代皇帝啦),借着一个“庚辰之乱”,竟将好几个家族族诛!
就算分家、分宗都挡不住郑宥的屠刀。
庚辰之乱后,京城血流成河,空气里的血腥气几个月都散不去。
着实吓破了不少世家的胆子,其中便包括李家。
正是清晰的看清了形势,老祖宗和李祐堂他们才更加明白了李寿对于家族的重要性。
所以,李寿才有底气拂袖而去,而李家众人不会觉得他没规矩,反而会怪罪惹来是非的萧氏。
其实细究起来,萧氏做得也不算错,她是长辈,不管给晚辈什么见面礼都使得。
她错就错在低估了李寿在李家的地位。
唐宓相通了这一切,不厚道的笑了。
她可不是阿玖所说的“圣母”,萧氏当众给她没脸,她也乐得看萧氏倒霉!
果然,就在李寿夫妇“愤而离席”不久,柳氏便阴沉着脸对萧氏说:这两日我有些困乏,你在小佛堂里为我念几天经吧……
第318章 发财了
萧氏仗着“婆母”的身份当众给唐宓没脸,柳氏便摆着长辈的谱儿关萧氏的紧闭。
真真是天道好轮回、报应不爽啊。
李寿和唐宓还不知道这些,他们也没心思理睬这些,小夫妻欢欢快快的往公主府而去。
平阳跟李其琛和离后,便一直带兵打仗。
郑氏起兵,被夫家和离,平阳无奈中变卖嫁妆支援父亲兄弟,没想到竟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技能——打仗。
是的,平阳是个天生的将军。
第一次上战场,血肉横飞、遍野尸体,她也毫无惧色。
一介女流硬是将一群糙汉子、油滑兵痞训得像猎犬一般,指哪打哪!
几场硬仗打下来,铁娘子的威名便传扬开来。
随后,郑氏占据了京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朝代。
平阳却没有就此停歇下来,而是继续带领她的娘子军南征北战,为大梁立下赫赫战功。
不管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人,对平阳十分信任。
这也好理解,如果平阳是个男人,手上握着十几万精锐,先帝或当今可能都会心存忌惮。
可她偏偏是个女子。
在男权社会里,女子没有继承权,也没有登基做皇帝的先例。
由平阳掌兵,总好过外人,更好过郑氏族人。
待圣人登基后,依然非常仰仗他的好妹子。只是想到她孤身一人,到底不忍心,便跟平阳商量一番后,给她重新寻了门亲事。
平阳的第二任丈夫亦是世家子,王显,出身琅琊王氏,不逊于赵郡李氏的大世家。
平阳与王显成亲十五年,共育有两个女儿。
王家亦是人丁繁茂,平阳的两个女儿在家族的大排行分别是十九和二十二。
王十九娘今年十三岁,集父母的优点于一身,十足的美人儿。
王二十二娘才十岁,长得比较像郑家人,五官立体,皮肤白皙,小小年纪便有了倾国倾城的潜质。
两个小娘子性格也迥然不同,王十九娘像个世家女,言行规矩有度,举止优雅大方,但比寻常世家女又多了几分英气。
王二十二娘则更像平阳,从小就爱武装不爱红妆,投壶、骑马、打猎,竟是无一不精。
性格也坚韧要强,圣人见了稀罕得不得了,直说又是一个郑攸宁。
因为平阳的关系,王十九娘和王二十二娘一落地便有了诰封,分别是安宁郡君和平乐郡君,食邑三百户。
她们的诰命可比唐宓当年那个常乐县君强多了。
唐宓只是空有封号,而王家姐妹却有实打实的食邑。
这样的待遇,连亲王嫡女都未必有。
足见圣人对平阳的看重。
“……那两个丫头你也是熟识的,性子也都了解,”
一路上,李寿跟唐宓讲述自家的两个妹子,最后总结道:“且你这般好,她们只有喜欢的份儿。”
断不会像李二十四娘那样拎不清。
相较于萧氏所出的一子一女,李寿跟王家姐妹更亲近一些。
王家姐妹也十分依赖他这个兄长,兄妹间的感情非常好。
唐宓与李寿相知多年,自然知道这些情况。
她微微一笑,“我也喜欢十九娘和二十二娘。”
聪明的小娘子,长得又好,唐宓当然喜欢。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
公主府的管事早早的守在了门口,平阳虽然知道儿子不会这么早来,但还是不放心,一大早便将人打发出去了。
管事正跟门房说着闲话,忽然看到熟悉的马车,抓起帽子扣到头上,急急的赶了出来。
“哎呀,我的十八郎,您可算是来了。”
管事喜滋滋的将十八郎迎下马车,然后又跟唐宓见礼,“见过十八娘。”
唐宓浅笑着点头。
“王家叔父和阿娘都在?”
李寿挽着唐宓的胳膊,径直往院内走去。
“在,都在。”管事恭敬的缀在他们身后一步远的距离,边走边说。
不多时,李寿便熟门熟路的来到了中堂。
平阳和王显夫妇高坐正堂,王十九娘和王二十二娘坐在右侧下首的榻上。
“儿请阿娘安!”李寿和唐宓齐齐向平阳行礼。
平阳抹去眼角的水光,高兴的连连点头,“好,好,佳儿佳妇。”
说着就命人捧上见面礼。
相较于李家人那种文雅中又透着显摆的物品,平阳就粗暴直接的多,直接给唐宓一个大大的首饰匣子。
足足五层,彩绘银平脱,近三尺高。
里面装满了各色金银玉首饰,一个人根本就抱不住,需要两个人才能堪堪抬稳。
平阳豪气的说道,“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猫儿拿去或是带着玩儿或是赏人都使得。”
唐宓也不客气,笑嘻嘻的收下,“儿谢过阿娘。”
“谢什么谢,阿娘就只有你一个儿媳妇,这些东西不给你,又留给谁?”
平阳真心不缺钱,她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光靠这一部分的积累就足以富可敌国。
更不用说她还有长公主的食邑,足足万户啊。
她还有俸禄,以及先帝和当今的封赏。
至于她名下的皇庄、商铺、宅院等等,更是不可计数。
可以说,放眼天底下,除了她的皇帝阿兄,也就是她最有钱了。
而平阳膝下只有一子两女,女儿们的嫁妆她早就备好了,剩下的银钱自然要全都留给儿子。
还有一个,平阳也觉得亏欠儿子。
从小就把他丢给了父兄,让儿子先是没了父亲又变相的没了母亲,寄人篱下,这些年还不知吃了多好苦。
好吧,“吃苦”什么的都是平阳的脑补。
但不可否认,她没有给儿子一个正常的家庭,也没有让他在父母亲长关爱下长大,是大大的对不住。
李寿已经长大成人,平阳现在唯一能做的补偿就是竭尽所能的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过得快乐,然后拼命给他塞钱。
可恨李寿这臭小子根本不领情,每次平阳给他钱或是好东西,他都会说他都有,让她留给妹妹。
平阳也知道李寿没撒谎,圣人待李寿的好那是满天下都知道。
哼,这小子的身家绝对不少。
不管李寿有多少家产,那也不是她这个做母亲的给的,所以现在有机会贴补儿子儿媳,平阳恨不得一次给个够。
“这里还有一些东西,猫儿,你也一并拿回去吧。”
平阳又塞给唐宓一个黑漆螺钿扁方匣子。
唐宓的眼角直抽搐,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她阿娘也有这样的匣子,呃,专门用来存放契纸。
她出嫁的时候,阿娘也给她塞了一个。
咽了口吐沫,唐宓小心翼翼的问了句,“阿娘,这——”里面不会也都是契纸吧?
平阳大方的一摆手,“不过是几张纸罢了,猫儿只管收下。”
得,还真是契纸啊……
第319章 真正的亲人
李寿在公主府有自己的院子。
跟平阳见过礼,李寿唐宓便被平阳打发去院子梳洗换装。
也是,他们现在还穿着昨日成亲时的大礼衣呢,尤其是唐宓,一头的珠翠首饰,沉甸甸的,好悬没把脑袋坠得大了一圈。
许是平阳早早就吩咐下去了,李寿和唐宓来到小院后,发现各色物什都准备得十分齐全。
连唐宓穿的衣服都备了满满的几箱子,什么缭綾的、蹙金绣的、皮毛的,各种贵重布料那是应有尽有啊。
尺寸全都是唐宓的尺码,穿上去,简直不要太合适。
李寿的衣服就更不用说了,礼服、常服好几箱,帽子、靴子、玉带亦是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
“还是阿娘心疼咱们。”
唐宓泡了个澡,顶着一头的湿头发坐在窗下。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来,照得人暖暖的。
李寿拿着大块的棉布巾子,坐在她身后仔细的为她绞头发,“是啊,相较于什么桂院,我更喜欢住在公主府。”
这里有阿娘,这里才是他的家!
炭盆烧得很旺,橘色的火苗舔舐着上好的银霜炭,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动。
阿周几个丫鬟很有眼力见的退了出去,把房间留给了一对小夫妻。
唐宓点点头,“我也喜欢这里。”
李家,有着太多的算计和功利,让她待得很不舒服。
尤其是还有萧氏这么一个看似聪明,却总办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的“婆母”,更让她心生厌烦。
“猫儿,阿娘都给了你什么好东西啊!”
李寿不想讨论李家,便换了个话题。
唐宓被他一提醒,这才想起公主婆母给的见面礼。
她先打开那个三尺高的首饰盒,好家伙,一层层满是赤金珠玉红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险些闪瞎人眼。
“嗯,这只凤钗不错。”
李寿倒是习以为常,自家阿娘有多豪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点子首饰,对他阿娘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在满满的首饰堆里扒拉了一番,挑出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凤钗,然后又挑出两支小巧的边钗。
唐宓看了一眼,点头道:“确实不错,将作监的手艺吧?”
只看做工便知道,不是民间的首饰坊能打制出来的。
唐宓的长发又黑又密,单用棉布巾子根本就擦不干,李寿在炭盆上罩上熏笼,帮她把半干的长发烘干。
足足侍弄了两刻钟,唐宓的头发才彻底烘干。
李寿唤来阿周给唐宓梳头。
“梳个倭堕髻吧。”唐宓手里把玩着两支边钗,柔声说道。
“是。”阿周跪坐在唐宓伸手,双手灵巧的将长发挽起来,结成发髻,簪上凤钗,又将两支边钗插在双鬓。
“我帮猫儿画眉!”
李寿见唐宓梳好了头,举着一根眉笔兴奋的说道。
画眉什么的,他期待了好久!
唐宓看着铜镜,笑着说道,“好啊!”
说着,她转过头,一张娇美芙蓉面对向李寿。
李寿忍着加速的心跳,拿刀砍人都不会颤抖的手竟有点微微发抖。
他深吸一口气,在唐宓含笑的杏眼中,一手轻轻托住她的下巴,一手握着眉笔轻轻画着。
笔尖轻轻在唐宓柳叶般的眉毛上滑动,在肌肤上留下略略有些弯曲的黛色。
一笔没有画好,李寿有些气馁,但很快他又调整好呼吸,又画了一笔。
这一次,总算不抖了,画出的弧线十分平滑。
李寿向后挪了挪身子,仔细看了看,又用眉笔将弯曲的部分描补了一下。
嗯,好多了!
李寿暗自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去画另外一边。
有了经验,李寿画得越来越好,这一边只用了两笔就画好了。
“好了!”不过是简单的画个眉毛,李寿竟是比完成什么要紧的任务还要有成就感。
唐宓转过脸,就着铜镜看了看,唔,虽然有点儿毛糙,但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她点点头,笑得甜蜜,“多谢郎君!”
这是她第一次唤李寿“郎君”,哪怕是昨日成完亲,她也是依然叫他十八郎。
一声“郎君”,听得李寿只觉得一阵酸麻从尾椎骨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真是爽的无以复加!
“不客气,娘子,以后我还为你画眉!”李寿忍着心底的激动,急急的说道。
“好啊!”夫妻画眉是情趣,唐宓当然不会拒绝。
小夫妻重新收拾完毕,时间已近正午。
“阿兄,阿嫂,该用午食了。”
王二十二娘的小脑袋从门后冒了出来,满眼戏谑的看着黏黏糊糊的一对小夫妻。
“阿嫮,你个小调皮!”李寿正跟唐宓甜蜜着,忽被打断,不禁有些羞恼,没好气的骂了妹妹一句。
“阿嫂,阿兄凶我!”
王二十二娘闺名一个嫮字,被阿兄骂了也不恼,直接跟阿嫂告状。
唐宓这个大嫂做得果然够厚道,直接扭头对李寿道,“郎君,阿嫮还小呢。别吓到她了。”
“吓到她?猫儿,你也太小瞧人家了。”李寿毫不客气的揭自家亲妹子的短,“她五岁就敢骑马去山里打猎,第一次就猎到了一只鹿,这般巾帼,岂会怕我一句笑骂?”
“李十八,你承认你骂我了?”
王嫮以她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敏捷扑了上来,在唐宓面前,成功上演了一把兄妹阋墙!
“阿嫮,阿娘命你来请阿兄阿嫂入席,你怎么跟阿兄闹起来了?”
王十九娘娉婷的走了进来,看到滚做一团的兄长和妹子,眼角抽啊抽的,简直不敢直视新嫂子的脸,唯恐在对方脸上看到惊诧或鄙夷的神色。
但她又不能不表示什么,讪讪的对唐宓说:“阿嫂,阿嫮年纪小,还请您不要见笑。”
“阿婠,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唐宓笑着说道,“阿嫮活泼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又岂会笑话?再者,她跟郎君兄妹情深,所以才会这般亲昵,我见了,只有为郎君高兴的。”
唐宓说得情真意切,她没有说谎,她确实是为李寿高兴。
李寿自幼没有父母亲长在身边,外祖父和舅父再疼他宠他,到底都是大男人,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又因着外祖父和舅父的宠爱,他被一众小舅舅、小姨母以及表兄弟、表姊妹嫉妒着,根本就没有同龄的玩伴。
更没有这种血缘亲人的真心喜爱。
所以,李寿一直都是孤独的!
唐宓见王嫮和李寿能这般不顾形象的“厮打”在一起,便知道这对异父兄妹的感情是真的好!
这才是二九兄真正的亲人哪。
王十九娘,也就是王婠,听唐宓这么说,又看她柔情的双眸,禁不住笑了……
第320章 情敌来了
“我喜欢阿嫂!”王婠凑到平阳耳边,低声说道。
平阳挑了挑眉毛,她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年纪不大,却最是沉稳。
一双眼睛更是毒辣,仿佛照妖镜一般,任谁披着怎样的外皮,她都能看透这人的本质。
“怎么说?”平阳轻声说了句。
王婠看了眼跪坐在对面的李寿和唐宓,小声说道:“她是真的把阿兄放在了心上。”不是冲着圣人亦或是长公主的权势,更不是被李寿的盛世美颜所吸引。
平阳笑了,眼角出现了些许细纹,“嗯,阿唐确实不错。”
眼看着一对小人儿从小一起长大,相知相爱到今天的相守,平阳打从心底里为他们高兴。
尤其是对唐宓,平阳甚至有些感激。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李寿出身坎坷,自幼又生活在那般复杂的环境里,李家又是那般不堪,便造就了他有些冷淡、矛盾的性格。
别看他表面上温文尔雅、霁月清风,但内心里比谁都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有时她这个做母亲的都有点害怕,她的十八郎怎么会是这样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不能说李寿坏,只能说他骨子里透着冷,就是对自己的亲生父亲,除了名分上的尊敬,再无丁点儿感情。
唐宓,是李寿除了舅父、母亲、先生之外最亲近的人。也是投入了全部情感的人。
这些年,平阳一直暗中观察唐宓。
她欣慰的发现,唐宓没有辜负了李寿对她的一片真心。
这对小人儿是彼此喜欢着、彼此守护着。
李寿在唐宓面前毫无遮掩,内心是个什么样子,也全都披露给唐宓。
唐宓也喜欢李寿的全部,不管是他的好,还是他的坏,她都喜欢!
也正是亲眼看到他们的相处模式,平阳才真正放下了心,愿意接纳唐宓做儿媳妇。
“比郑家表姐强多了。”王婠嘀咕了一句。
她口中的郑家表姐不是旁人,正是她姑母的女儿。
虽然同是世家女,但王婠到底是长公主之女,不同于普通世家女。
屁股决定脑袋,王婠的母亲是长公主,哪怕她的父系是世家,可她骨子里仍有着宗室女的骄傲与张扬。
只是她更懂得收敛。
但她的心是恣意的,所以就分外看不上那些被规矩、礼教束缚得畏手畏脚的世家女。
比如郑家表姐。
“阿嫂更像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表姐,”王婠摇摇头,“太假!”
仿佛一生只为“名声”二字而活,不管她是不是在装,王婠都替她累得慌。
这样的人,也就能当个表姐了,决不能娶回家当阿嫂。
李寿出身、相貌、才学无一不是顶尖的,自然有不少倾慕者。
其中便包括王婠的表姐郑宜。
郑宜对李寿是一见钟情,那般守规矩的人,竟也能红着脸跟王婠说“心悦李家表兄”。
随后,为了嫁给李寿,她拼命的跑到平阳跟前刷存在感、刷好感度。
要知道,她一向对长公主出身的这位舅母很看不上眼的。(唐宓撇嘴:啧,又是一个“唯姓氏论”的高贵世家女。)
听女儿提及便宜外甥女,平阳的额角也忍不住的抽搐。
她铁娘子是什么人啊,两次嫁入世家,对于某些世家的“高贵”嘴脸,她最是清楚。
在平阳面前,郑宜那点子道行根本就不够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