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了想又道:“回头我再让人送些常用的药来,虽然知道你们府上也会备着,可到底是我的一片心意。”

    皎月自打生了晨儿和曦儿就越发心软了,看见老的小的都不免母性情怀大发,卫封对此就颇有微词,觉得自己没被包括进去很委屈。

    坐在不远处的王夫人也接口道:“哎哟,这个你可得收下千万别推辞了。满西市大街,谁不知道世子夫人铺子里的药材最好,你们路途遥远,又在水上,有个什么不适想找大夫也不容易,现在可不是客气的时候。”

    她的亲近模样,完全看不出一刻钟前还有些坐立不安,想走不走的。

    周夫人也附和着,一时间大家都很关心起林府的行程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起来,皎月这才知道原来林府并非举家都回乡。

    林尚书的长子和次子都已经在朝为官,托他们爹的福,还都是京官,自然要恪尽职守,继续履任,只有身为举人的小儿子一家随父母回乡尽孝。

    用林老夫人的话说,为圣人分忧比给他们尽孝要重要,再说他们又不是没人照顾。

    皎月看着林大夫人的气色,想来她也不用回乡的。

    在京城,丈夫有官职,以往父子同朝,按惯例官职相差必须三品以上,因此林大人的官职不过五品,但她身后有个男爵府的娘家,虽然没有林尚书这个靠山日子会难过些,可怎么也比回乡下打鱼杀鸡强吧?

    想来二房也是一样的想法。

    在回府的马车上,卫萱悄悄对皎月道:“林府上有两个小姑娘一直眼泪汪汪的,她们要跟祖父祖母回乡下去,听说亲事也不能在京城寻了,心里很是难过呢。”

    “三房的?她们才多大啊?”跟着回去的应该是林家三房的,按说三房的姑娘也不很大啊。

    “不是不是。”

    卫萱直摇手到:“一个是三房的,十一岁;另一个是二房的,听说本来两家都说好了的,谁知前几天媒人来说不成了,男方家看了八字不相合,她祖父就说把她带回乡下去找门亲事。”

    皎月一听就明白了。

    如果尚书府还在,能娶到吏部尚书府的小姐自然是很多品官家最好的选择,只如今没了这一层,林二爷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府里炙手可热的姑娘少爷也成了落毛的凤凰,没人稀罕了。

    虽说世人多功利,可吃相这么难看,皎月今天也算开了眼界了。她问卫萱:“这事你怎么看?”

    卫萱扭着手指半天才小声道:“这样唯利是图的人家,要是我就不稀罕。”

    皎月欣慰地赞扬道:“有眼光,就该这样有志气。”

    不过她刚说完,就听卫萱又嘀咕道:“给那家下包老鼠药才解气。”

    皎月:。。。。。。

    作者有话要说:  JJ的恶趣味越来越严重啦,竟然机房掉电,网络瘫痪。。。唉!

 第178章 无题

    第一百七十七章无题

    林府里的见闻,皎月自然跟老太太回禀了,顺便把卫萱听到的事提了提。

    卢氏在一旁听了张口便道:“那种乡野之地能有什么好人家?再怎么也是尚书府的小姐,也不能寻个乡下小子嫁了吧?”

    皎月对卢氏的反应很满意。林尚书的家乡,能与之般配的人家怕是不好寻啊!

    皎月悄悄瞄了老太太一眼,果然,老太太眉宇间有些思索,宫嬷嬷也飞快地朝皎月看过来。

    皎月睁着纯洁无辜的大眼睛看着她,完全一副‘嬷嬷你有事啊?’的表情,看得宫嬷嬷咧嘴笑了

    笑,然后若有所思地垂下眼角。

    皎月心里美啊,瞧瞧吧,她的演技又进步了,虽然没有让宫嬷嬷打消疑虑,却也成功地让她吃不准了。。。。。。

    那边老主仆俩交换了一下神色,老太太便打发皎月回去了,还叮嘱道:“虽留了奶,还是快些回去看看吧,小孩子光吃奶可不够,没娘暖着,心里不安生。”

    随后又拒绝了皎月自己出药材的提议,而是打发人去她铺子里买了,由宫嬷嬷亲自送了过去。

    因心里有事,宫嬷嬷也是快去快回,回来后便关上门跟老太太嘀嘀咕咕了半天的悄悄话:

    “。。。奴婢打听过了,确实有这么回事。那男方便是周翰林家的孙子,今天周老夫人过去也是亲自去道歉的,她们两家往常多有走动,当初也是周老夫人自己提的婚事呢。”

    “那姑娘是二房的嫡次女,才十四岁,性子还说不上是好是坏,多少有些眉眼高。听说对方回绝

    了亲事确实哭了两天,对于回乡的事也心中有些不甘愿的。”

    尚书府现在人心浮动,所以打听点儿消息还不难,她又是个老成精的,前后不过一碗茶的功夫就搞掂了。

    宫嬷嬷望了望老太太的眼睛,轻声道:“姑娘,要不要提醒那边一下?”

    老太太轻轻摇了摇手,道:“还不用。若是真到了那一步,也看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毕竟咱们远离千山万水,又能借多少光?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妥当就行了。”

    宫嬷嬷点头应是,想了想又道:“林家大房虽不跟回去,但大夫人会随船送两位老人回乡,打点好以后才回来的。来去没有半年怕是不够。”

    “那是应该的。儿子不回去,媳妇也不露面成什么了?算啦,也不差这一把,晚上我跟老爷子商量商量,看让谁去长亭送一程吧。”

    宫嬷嬷笑道:“他这书生是个有福气的,当年小命是您救下来的,如今这条老命还得您再搭一把。谁一辈子能遇上您这样的贵人也真是前世修来的。”

    。。。。。。

    安园

    晨儿的小脑袋正拱在他娘怀里允个不住,一只小肥手把持着另一个粮仓,还幸福地有一下没一下地丢着小腿儿,怎么看怎么美得不行。

    皎月看了有些好笑地在他小屁屁上掴了一记,道:“快吃吧,别玩儿了,呆会儿你爹回来看见了又要教训你了。”

    晨儿哼了哼,懒洋洋地睁开眼皮看了她娘一眼,又眯上继续慢悠悠地喝奶,至于他爹的巴掌,他才不怕呢,大不了使劲儿哭,看娘收拾谁。

    费劲心神想到这里,小婴儿又转过头来偷眼看了看另一只,那家伙早吃饱了,正躺在一边儿,两条小肥腿儿蹬啊蹬的,根本就不往他这里看。

    多大仇啊?一点儿双胞胎的默契都不肯给!

    话说他这小妹妹也是个气性大的,不就是他先出来了那么一会会儿,至于气这么久吗?唉!这点出胎气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消下去。。。。。。

    算了,他扭回头叼住奶/头继续喝奶,天大地大,还是吃饱饭最大。

    等他磨磨蹭蹭地享受够了,才转过头去表示自己吃饱了。

    皎月见了赶紧让人拿了温热的巾帕来,把溢出的奶水擦拭干净,整理好衣裳。都整齐后再把儿子竖着抱起来,让他伏到自己肩膀上,轻轻拍打小婴儿的背部,轻柔地跟他说着话,直到他打了奶嗝上来。

    晨儿和曦儿都特别喜欢这个娘亲,虽然有时候大大咧咧不着调,但对他们兄妹可是真好,一点儿都不凶,还很温柔有耐心,人家说了什么但凡有道理的,她都肯学着做。

    比如打奶嗝这事,刚出生那几天,他们吃奶也还不大熟练,经常是奶水没吃多少,倒是吞了不少气,涨得小肚子很不舒服。

    后来听落英嬷嬷说要拍奶嗝出来,娘亲便学着拍,刚开始力道把握不好,他们也吃了些苦头,不

    过现在他娘已经很熟练了,他们娘子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好了。

    皎月把吃饱了就昏昏欲睡的懒儿子放到暖炕上,跟妹妹并排躺着,女儿活泼好动,儿子有些懒惰,虽然才出生一个来月,她已经看出这两只的大概性情了。

    “真是奇怪,这么懒怎么出生的时候那么积极?”皎月一边拉下女儿啃得全是口水的小肥爪子一边逗孩子玩儿。

    曦儿听到这句话,顿时心火大盛,简直不能更生气了!

    她扭着脸儿看向旁边的那只,好吧,经过一个来月的锻炼,她努力再试一次,终于她费力地抬起小脚丫子,朝着边上的那只脸上就踹了过去。

    “哇~ 哇~”你太过分啦,还有完没完啊!

    晨儿的小脸儿被踹了个正着,顿时大哭了起来,被双胞胎妹妹踹了一脚倒不会毁容,但男子汉的脸是能随便踹的么?

    卫封刚进院子就听见婴儿嚎啕的大哭声,老远地就高声询问:“怎么了?怎么了?”

    皎月在里头无奈地扬声道:“没事没事,曦儿不小心踹了晨儿一脚。”

    “哦。”

    卫封在门口站了站,散去身上的寒气才挑了帘子进屋去。小丫头端了水来,他净了手换了衣裳才过来看孩子。

    他们卧室明窗前的大炕上,铺着厚实的绚彩霞锦的大炕褥,炕褥上铺了一块大大的嫩黄色带花朵和蝴蝶的细棉软垫子,两个浑身小肥肉的宝宝正光着身子躺在上面。

    卫封知道,这是月儿给宝宝们检视身子的时候,比如有没有哪里长了疹子,发了什么东西,或者哪里青了黄了的,小屁股有没有褥红等等,每天总要看上两回的。

    月儿对他们的宝宝如此用心,卫封心里很是感动的。

    他见带把儿的那只两眼含着泪,已经停止了哭声,正憋屈着,黑泠泠的眼珠儿越发的闪亮有趣。

    他忍不住逗弄道:“晨儿是男子汉哦,怎么能这么娇气呢?妹妹踹一脚就踹一脚,咱们做哥哥的要让着妹妹,哭个什么!”

    卫封抓着儿子的小脚丫挠了挠,完全不能理解小婴儿憋屈的心。

    什么叫娇气啊!被人打了脸,连个屁都不敢放,那才叫怂呢好伐?

    小婴儿顿时把泪一飙,放声大哭了起来,心酸呐。

    而另一只则淡定地啃着小手指,吧唧着小嘴儿任口水横流,满心都是舒坦。

    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

    不是她小气,实在是这口气难咽。

    想想原本她是要当姐姐的好伐,现在要一辈子屈居第二,搁谁谁不生气啊?

    这么大的仇,踹一脚算个啥!

    她还打算在他没有还手之力前多踹几脚呢。

    卫封看儿子哭得惨兮兮的,挡开皎月要抱起来的手,自己把儿子抱起来,在屋子里来回飙了几次全当哄孩子。

    他还摆了个理由:“男孩子一受委屈就找娘怎么成?这样习惯了,长大可不成了娘宝儿了?那像什么样子?”

    皎月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些歪理,反正儿子已经惊呆到忘了哭了。

    某宝宝此时张着无齿的小嘴巴,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完全一幅‘小爷我凌乱了’的模样,他内心很是给他爹震撼到了:

    谁家哄孩子是用轻功的么?又或者是飞行法术?

    他家爹娘别以后一直是这个套路吧?哄个小婴儿都这么别出心裁,以后他长大了还会有好日子过么?

    说好了他这世是来享福的,可怎么他都觉得有些不靠谱啊。。。。。。

    另一只眯起眼睛,该!让你抢先,想发懒你早争个什么劲儿啊!看吧,刚满月就被立规矩了吧?最好别连累到姐,不然的话,哼哼!

    年轻的爹娘自然不知道暗地里两只宝宝已经较量了一回,儿子惜败。

    皎月看看时辰,张罗着把宝宝们包好放进摇篮里,又招呼人摆饭。

    小宝宝们刚吃饱倒是不哭不闹,安静地睡大觉。

    ******

    因皎月还在哺乳期间,她的饭菜是单独做的。

    此时皎月面前摆的是两菜一汤:有山药、木耳、香菇、粉丝和芦芽等菜蔬混合的小炒杂菜,有糖醋银鳞鱼,还有一碗灵羽鸡炖灵菇汤和灵谷米饭。

    虽然这些菜看着不错,但菜里没什么调料,卫封曾经跟着吃了几天,大喊受不了,实在是嘴里淡出鸟了。

    卫封轻抚上皎月的脸庞,轻声道:“月儿,你吃苦了。要不,以后咱们就不生了吧?”

    皎月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他,男人家都是想着多子多福的,这家伙竟然说不生了?要不要这么感动啊?

    不过她还是很领情地道:“其实吃点苦没什么的,自打生了他们,我倒觉得日子更踏实了,不然总觉得没什么方向似的。

    我姥姥说过,上天让女人孕育后代,这也是天大的福气,想想那些想生还生不出来的,想吃这份苦头还没这个机会呢。”

    凡事都有两面,端看你怎么去看待了。

    皎月生孩子是吃了些苦头,可还不至于因此就不想生了,至于以后生不生的,现在说也还早了些。

    皎月坏笑着给卫封盛了一碗自己的鸡汤,美其名与‘同甘共苦’,话题也转到今天在林府上的见闻来。

    卫封用林府的消息当佐料,慢慢喝着难以下咽的鸡汤,听皎月说完才道:“人走茶凉,官场上就是如此。先走也好,后走也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并没多大区别。”

    说完见皎月有些颇受打击,便赶紧补道:“其实一百步的多少比五十步的强些。

    毕竟大家都是要为自己考虑,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追求不同,对抗外界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那些人家会有这样、那样的选择来规避风险,实在也算不得什么错。”

    有错也得自己担着。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今天他们选了疏远,也许规避了可能被清算的风险(事实上,林尚书真要是被清算,现在想躲根本就来不及的),但若是某天林尚书这一边的人东山再起,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的。

    毕竟谁会看得起一把墙头草呢。

    “而且,眼下看可能不止这拨儿,只怕这事只是个开头,整个朝廷估计年前都不会消停了。”

    “这是怎么说的?难道要有大动作?”

    卫封挑起眉头朝上指了指,摇头道:“这个还不太清楚,那人向来心思诡秘,谁知道他想干嘛。”

    反正皇朝是他们家的,爱怎么玩儿怎么玩儿呗,玩坏了大不了一走了之,不鸟他就是了。至于旁人,他们不是救世主,管不了那许多。

    “唉,我只想着宝宝们还这么小,能安生些总是好的。”

    卫封安慰道:“放心好了,再怎么动荡我也能护住你们的。

    他最近正在改造师傅给他的一个空间,想法子加快升级,让皎月母子也能进入其中,有了这个退路,他才更安心些。

    吃过饭卫封又去找他爹说事,皎月则给宝宝们换了一遍尿布。

    虽然有除秽粉可以避免脏物,但为了察看宝宝们的便便是否健康,她也只得舍弃不用了。

    落英进来搭把手,顺便跟她说道:“姑娘的料子都分派好了,特地托给了‘织云坊’去做的,五天后就能送来了。

    至于姑娘从东市大街上采买回来的料子也都是好货色,奴婢想着不如就用咱们的针线房做得了?若是好料子都拿出去做,只怕她们脸上不好看呢。”

    关键是针线房那边也没什么错,有了好料子都偏了外人,说起来也不好听。

    皎月对此倒无所谓,“你们看着办好了。对了,各院子里主子的衣裳可都齐备了?”

    落英含笑道:“这个很该问冷嬷嬷的,她管着这摊子事呢。不过奴婢记得该做的都做了的,加上您特别分下来的料子,每个主子至少比以往多了三套呢。”

    皎月嗔了她一眼,刚才怎么不提冷嬷嬷,这会倒是想起来了?

    落英无奈地摊摊手,她毕竟管着安园的内务,冷嬷嬷提议把那批料子拿织云坊去,主子答应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可这批料子再不提醒一下,两边就要打嘴架了。

    皎月心思转了转也有数了,她道:“我知道了。我现在一心在宝宝们身上,有什么想不到的,你要记得早提醒我,免得临了措手不及的。”

    两个人又商量了些别的事,皎月见天色不早了,便打发了落英等人回家去。

    “去厨房包两碟子点心带回去。”皎月朝落英背影招呼了一声。

    落英谢过,提了点心欢喜地回去了。

    她去年生了个女儿,现在才一岁多点,小家伙每天都跟着哥哥摇摇晃晃地站门边儿上,等着娘回家呢。

    作者有话要说:  种田类型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我在想怎么收尾好呢。。。

 第179章 隐忧

    作者有话要说:  qi抱歉啦,昨天有事忙得太晚啦没更上。

    第一百七十八章隐忧

    朝中的风云变幻,皎月理会不到,她现在也是相当忙碌的。

    “。。。董大管事也出门有十来天了吧?可有什么消息传来?”趁着早饭的功夫,皎月问卫封。

    卫封道:“前天倒是有一封信来,说是刚到最近的庄子里,这一路上都没什么雪,庄子上的老农户对今年雨雪偏少也有些隐忧。至于会不会干旱倒是不敢断言。”

    皎月想了想,道:“我虽在京里不多,可也知道往年这个时候少说也下了三五场大雪了,积雪至少有一尺多厚了,如今地上根本见不到白。

    而且,我特地让人以‘淘洗水井’的名义在安园和西市大街那里的甜水井察看了一下,水位却是低了一些。看井的人也说,以往打水上来后隔天总会回升到原位,年中以来就回升缓慢,现在要两三天才能到原位。”

    卫封一听也正色道:“既然这样,咱们也不要等什么了,该怎么准备就得准备起来。”

    皎月嗯了一声,又道:“不知府里怎么个意思?”这是卫封是跟他爹他们说过的。

    “原只是有些怀疑,所以只是让下面的人留意而已,可如果井水都不能回升,这就大了。”

    皎月看了看在摇篮里睡得正香的两只宝宝,轻叹一声,道:“我原想着自家早作准备也就是了。

    只是一旦大旱发生,赤野千里,我听说严重的时候几个月都不下一滴雨,连树皮草根儿都吃光了,有的人家为了活命,连死去的孩子都交换着吃。”

    皎月想想心里就过不去。独善其身什么的,现在有了宝宝们完全做不到啊。

    卫封是国公府的少爷,自幼读的书也不少,这种‘易子而食’的故事在史书里也有记载,原本也不过是读一读就过去了,今天被皎月这么一说,连他也眉头跳了跳。

    “这个应该是夸张了些。谁都是父母生养的,有几个做爹娘下的去嘴?”别说换了别人家的孩子吃,自己家的也换不出手啊?

    而且,重点也不是这个吧?卫封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被带偏了,他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既然如此,家里自然得准备起来,至于外面,咱们就提醒大家一下,至于信不信,听不听就全看个

    人了。你觉得如何?”

    万一大张旗鼓去嚷嚷,最后没这回事儿,说不定还有人参他们谣言惑众呢。

    皎月也知道作为朝臣很多事不能随意的。她想了想,道:“如何让李维桢去办这事如何?”

    卫封觉得让铺子里的人去做总比府里的名义要好许多。

    吃过早饭,皎月让人请了李维桢到安园来一趟。

    她这边又分派了几桩事,李维桢也匆匆赶到了。

    这几年李维桢这个大掌柜终于熬出了头。皎月和卫封不在京城的时候他也顶住了压力,把杂货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则是皎月的货色不错,二则也是他十分肯用心。

    皎月瞧着他已经没有了刚见面时的窘迫,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沉静恬然,不由暗自点头,铺子大起大落,他还能保持这种心态也是不容易了。

    “李掌柜的来啦,请坐着说话!”皎月笑着打了招呼。

    李维桢也含笑拱手行礼道:“多谢夫人。属下就不客气了。”一撩袍摆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小丫头上了香茶和果子来。

    皎月也不绕圈子,直接道:“快年底了,大家都忙,我就不绕圈子。”

    皎月挥退了下人,略压低了声音把水井缺水的事说了一下,加上今年雨雪确实少,李维桢听了也不由陷入深思。

    半晌,他沉吟着道:“夫人既然跟属下说了此事,想来是有了打算?夫人但有差遣,尽管吩咐就是,属下定然竭尽全力。”

    皎月也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她自然是有事要他去办的。

    她道:“这事只是我的猜测,还做不得准。只是不提醒一声,咱们也是心里不安,可万一有心人说咱们谣言惑众到不好了。”

    李维桢心下了然,他拱手为礼道:“夫人放心,属下明白。”

    皎月点点头,道:“我对你自然是放心的。依你看这事如何办才好?”

    李维桢凝眉思索了一会儿,抬头道:“夫人说甜水井的水位几天不能回复到正常水位可是真的?”

    对于他的质疑皎月并不生气,毕竟事关重大,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她颔首道:“确实如此,安园的井我亲自看过的。”说着,她用手比了大约一寸长,“如当天打水超过二十桶,水位就只能回八成,隔天也只能回九成多。”

    李维桢沉吟着道:“既然夫人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儿,那也好办。咱们就在铺子门前贴张告示,就说最近雨雪小,甜水井的水受了影响,以后每天的甜水供应减少三成,如果下个月还不怎么下雪,就减少供应一半,直到停售。”

    “属下想,如果有心的人,听了这个消息便会自己留意调查、准备抗旱,如果无心,再怎么提醒也白搭!”指不定还真的说什么妖言惑众的话。

    皎月想想可行,便点头道:“你的法子不错,就这么办吧。还有,咱们自己铺子里的人你记得提醒一下。旱灾可不比水灾,一阵子就过去了。我听说旱灾至少都持续个把月甚至一两年也是有的。”

    真要是那样,可不知道得死多少人了。

    李维桢是个明白人。

    他起身朝皎月长揖下拜,道:“属下先替铺子上下人等谢夫人想着咱们!”

    铺子里出了他就是账房、管事和一群伙计,不是雇工就是奴仆,夫人能在这种时候记得拉他们一把,可不相当于救了他们么?

    皎月摆摆手,道:“你心里有个数就是了,此事不宜声张太过。另外,你回去就把铺子的收益盘点清算以下,今年提早给大家放年赏,每人再多赏三颗灵珠,我会让人一总提了给账房送去的,至于理由就说庆贺宝宝出生吧。”

    既然要做准备,手里没有银钱也是空口白话,早些发了钱,大家手头宽裕了该干嘛干嘛也好。

    李维桢走后不久,卫封就匆匆赶了回来,见到皎月就说:“祖父的意思这事得在家族里通报一声,早早备办起来。钦天监那里也会想法子提醒一声,毕竟事关许多人的性命,倒不能冷血旁观了。

    再者,万一将来传出去,说咱们明知而不示警,也是让人诟病的。”

    皎月也把李维桢的法子跟他说了一遍,卫封道:“不愧是大掌柜的,这个法子不错。不过对笨人可能就不大好使了。”

    说着他又急忙忙往外头去,只道:“我去外院召集管事们交代一下。。。。。。”

    既然府里有了动作,皎月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虽然预测有灾害,可就算是有旱灾在冬天里也显不出来,只怕也得开春儿才能显效。现在可不是该干啥干啥。

    皎月特地去老太太那坐了坐,顺便提了提,道:“今年雨水偏少,安园的井水都降低了,孙媳怕将来没水吃,想着是不是先存一些。

    再有,如果今冬没大雪,明年是不是会春旱?到时候不但缺水,只怕粮食也得缺了,祖母说,咱们要不要先多买些粮食放着?”

    老太太显然还没得到什么风声,有些吃惊,不过也仅仅是一眨眼就恢复了平静。

    老太太跟宫嬷嬷叹道:“也是。今年夏天就没下几场透雨,入冬起也没飘几片雪花,再不下几场大雪,明年春天可定是要旱的。

    给庄子里的人传信儿,让他们早早备起来,府中管事那边也吩咐下去,多买些新米和耐放的粮食,尤其是种子。”

    皎月觉得难怪人家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至少她就没想到种子这事。

    在皎月二十来年的人生里,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云雾山附近,说起来也算是风调雨顺,真的没见过什么大旱大涝的天灾。

    所以她能想到的也就是存些粮食和水了。

    倒是正巧过来串门儿的二老太太提了一句,她有些忧虑地叹息道:“小旱也还罢了,挨一挨就过去了。万一大旱,就怕有蝗灾。”

    “是啊。”老太太也发愁地附和着。

    “你们还都小,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儿。我小时候就遇上一次,那真是漫天遍野都是蝗虫,朝外都看不到天。黑压压一片乌云似的就卷了过来,都说蝗虫过境寸草不存那一点儿都不夸张。

    映枝应该还记得吧?我那会儿还没嫁人,起蝗虫那天,一早上天空就黄蒙蒙的,早起我还说怎么这天儿看着不透亮呢。”

    映枝就是宫嬷嬷以前的名字,她也有些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道:“小姐说的是,那年好多地方大旱,其实咱们那边的旱情还算好,那蝗虫倒是从别处飞过来的。呼啦啦就落满了院子,沙沙沙就开始见什么啃什么。

    我和小姐正在院子里剪花枝,身上头上都落了一层,吓得我们啊,魂儿都没啦。”

    想想当时的情景,皎月也不由抱了抱胳膊,大家都有些同情地看着老太太。

    “祖母,那、那那您怎么逃出来的?”

    卫莹瞪着水亮的大眼睛结结巴巴地问道。

    饶是过了许多年,老太太再次回想起来还是闭了闭眼,抽了下眼角道:“别提啦,要不是映月那丫头反应快,脱了自己的衫子奋力一阵抽打,让我们几个夺路逃回了屋子,真的不敢想啊。”

    宫嬷嬷也抖了抖道:“哎哟,姑娘们是不知道啊,回了屋子我们从衣领、脖子、头发里还捉出十几只来。全仗着映月胆子够大了。

    门窗都关死了,还能听见外面‘噗噗噗’蝗虫撞到门窗上的声响,吓得我们缩成一团。等我们能出门的时候,院子里所有花草树木全成光杆儿的啦,连门窗板子都啃出不少洞来。。。。。。”

    “听说有的人家的小少爷在外面玩耍来不及躲进屋子,小儿脸都给咬出血了”。

    这话虽有待考证,但蝗虫这玩艺一旦起来全靠数量取胜,等闲手段都没法子,虽然说放火能驱赶有效,可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火烧的呀。

    皎月带着一身鸡皮疙瘩回了安园,虽然她有修为有功夫,可想着密密麻麻的虫子就恶心,这事也不是有修为就不恶心了好伐。

    皎月让人把落英男人和明溪的男人都叫来问了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