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恶心了好伐。

    皎月让人把落英男人和明溪的男人都叫来问了问。

    两人一听蝗虫,老实人也激动地大声道:“那东西啃庄稼快着呢,不管用什么法子,只怕没等你的法子起效,一片地早被它们吃光了,吃光了庄稼它们自己就换地方了。”

    皎月有些挫败,即便是修士,面对一城一地的蝗虫还可以试试灭掉,若是连片成灾,前仆后继的,只怕灵力耗光也灭不完。

    人力也好,仙法也好,都不是万能的。

    卫封见了她接连几天都愁眉不展,倒是安慰道:“你放心好了,别说咱们家已经开始准备起来,朝廷上也派了不少司农人选到下面去调查,总有应对之法的。”

    “而且,爹爹说北边的情形还好,守着冰河还怕旱?大不了咱们忘北边去躲一时,爹爹已经让人收拾那边的宅子了。”

    皎月有些惊讶地看着卫封,见他笑嘻嘻地挑着长眉,转念一想,也是啊,抚远大将军虽然回了京,可卫家怎么可能完全放弃塞北呢?毕竟是卫家经营了几代人的地方,更何况云雾山下还有别院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眼下还没发生自己就成了这样,真的来到眼前难道还能困死不成?

    想到这里,皎月才意识到前面几天自己有些魔障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皎月灵台忽然一片清明,她又小小地顿悟了一下。

    ******

    过了两天,李维桢又来了一趟,把杂货铺今年的账目带了过来,连同账房和几个管事一起合账。

    这几年铺子经营的不错,人手也添了不少,算起来上下也有三十来号人了。

    皎月看着铺子里的经营分类,赚钱最多的竟然不是药品和玉香瓜,而是甜水和茶叶,也有些吃惊了。

    李维桢含笑道:“药品价钱虽高,但时有断货,玉香瓜等也有季节性的,倒是甜水和茶叶是细水长流的买卖,现在京城里有不少大户人家每日特地从咱们这里买水喝,茶楼饭铺酒楼也一样,反倒支撑了铺子的日常流水。”

    “咱们还存了不少玉香瓜等瓜果在冷窖里,过年前提了价钱出售,东家酿的酒也该起出来了;如果东家能抽时间再配些好药,过年前必有好赚头。”

    皎月对眼下的盈利也算是满意了,这里头还不算杂货铺子从甜水井那里采买的账,甜水井算是她的嫁妆。

    果然,账房有另外拿出一本薄册子给皎月。

    甜水可以说是无本的买卖,她不过是隔一段时间丢几颗灵珠进去,这一年竟然也没少赚。虽然在市面上灵珠的本钱更高,但对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你们都辛苦了,我想着今年的情况特殊,大家都要用银钱,我这里既然赚了,少不得补贴你们一些共渡难关。”

    说着她让人抬了两个箱子进来,全是光闪闪的银锭子!

    大家伙得了实惠越发高兴,有人甚至提议,他们的杂货铺子可以趁机收购粮食。

    李维桢看了皎月一眼,没有附议,倒是有两个人眼睛一亮颇有些意动。

    皎月当时没有答复。

    晚间和卫封吃饭的时候说起来,卫封却难得严肃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道:“现在外头已经有了风声,那些精明的掌柜早闻风而动,咱们收了也不会有好价钱;再说,如果真的大旱缺粮,到时候,咱们若是高价出售,不论是国公府还是侯府都有发国难财的嫌隙。如果不提价卖了,那咱们又何必去收?府里自会多多准备粮食的。

    而且,万一灾情严重,有灾民冲击铺子抢粮怎么办?”

    是啊,万一抢粮怎么办?打杀了还是报官?真到了那个地步,报官也没用,打杀了只会激怒灾民,把事情变得不可控制。

    想到这些,皎月也知道所谓的富贵险中求是对那些没啥牵挂的人而言的,像他们这么大一家子人,要顾及很多,凡事求稳最重要。

    难怪老太太只说让人去买粮买种子,没开个粮食铺子呢。

    皎月让人捎了信儿给李维桢,杂货铺子里不经营粮食这项,这事就算过去了。

    ******

    不料几天以后,李维桢匆匆赶了过来,道:“铺子里有一个账房和两个个管事还有几个活计突然辞了工,属下特地让人打听了一下,他们已经在城南开起了个粮食铺子。。。。。。”

    “开粮食铺子?都是哪几个人?”皎月眉头皱了一下。

    李维桢自己一一说了,其中带头的就是那天提议的管事。

    “他们哪来的本钱?眼下收粮食可不似以往,小打小闹能行的。”她可听说现在外头的粮食都提了价钱,原本十文钱的糙米都涨到十二三文了。

    李维桢有些同情地看了东家一眼。

    好吧,皎月揉了揉眉心,她想起来了。

    前几天可不是刚提前发了双月的年终赏钱?为了大家备办抗灾的东西,外加她又自掏腰包每人给了二十两银子,还有三颗灵珠。别的还罢了,三颗灵珠在市面上就能换千把两银子了。

    如此,几个人加起来,本钱还是有的。

    皎月冷哼了哼,果然是人为财死,她道:“这几个人辞工的手续可都办清楚了?”

    李维桢就是为这个来的,他道:“店里的辞工手续都办好了,都签了字、画了押。不过我记得这些人里有跟东家签过聘用书的,咱们还得到衙门里办个手续才好。”

    董昱不在,皎月让代替他的二管事寻了聘书出来,并交待他和李维桢特地去衙门里走了一趟。

    她交待道:“既然走了就干干净净的,若果让我知道店里还有什么人跟他们牵扯不清的,当内奸处理!”

    她可没想到自己好心提早发了赏钱,换来的竟然是另立山头!

    真是好心没好报啊!

    皎月很是郁闷。

 第180章 闲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闲事

    皎月也没气多久,主要是没那闲工夫。

    因卫封要忙着侯府的修建和修真坊市的事,在家的时间不多,而公公虽‘病假’不上朝,除了盯着几个小儿子习武读书不辍,对朝政和兵情的掌控也没放松。加上最近仍然没有下雪,又要关注旱情,每天跟他爹和他哥以及幕僚们也忙得很。

    所以二房的庶务大多落在皎月身上。

    好在卫翊提前发了话,今年过年一切都还按照府里的旧例,并不单独以侯府名义作什么。不然就如了神武帝的意了。当然,后面这句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口的。

    “。。。我想着你们也都大了,尤其是蓉姐儿已经开始跟着老太太学管家,只是光看不上手也是不行,正好,也快过年了,我打算把几样事情给你们分担一下,你们可愿意?”

    皎月的起居室里坐着蓉姐儿为首的几个小姑子,听了皎月的话都眼睛一亮。

    “嫂子不嫌弃我们就行,只过年这么大的事,我们怕是做不好,嫂子能给我们几个得力的人手看顾着不?”

    蓉姐儿的婚事定在明年,她的嫁妆早齐备了,现在更愿意多学些实际的东西,所以,她跟皎月这个亲嫂子也不客气,自然是有啥说啥。

    皎月笑道:“你们放心,这个自然,总不能过年的时候出大纰漏。这样,蓉姐儿就主抓金银锞子和新制钱儿赏钱这一块儿。

    二房这里统共要倾多少,什么款式花样,需要多少金银等等。这些琐细事三日内要有结果,可能行?”

    蓉姐儿淡定地应下。

    皎月又对另外两个道:“咱们二房这里过年用的干果和果品就交给你们,那些品种,各用多少,到何处采买,预算几多等等,这些事三日内你们可能有个说法?”

    萱姐儿和芫姐儿第一次干这个,憋了半天才道:“嫂子,就怕三天出来的结果。。。。。。”

    皎月摆手道:“你们是第一回办事,我自然要先看过的,且我也会指了管事和嬷嬷帮你们的。”

    待几个姑娘带着隐隐的兴奋走了,豆蔻才上前低声回禀道:“姑娘,皎杏姑娘又派了人来了,说是有帖子要面呈给姑娘。”她们都是皎月的陪嫁,私下还是习惯按照娘家的称呼。

    皎月淡淡地道:“我不是都说过了,以后她来就说我不在。”

    豆蔻连忙道:“奴婢都说姑娘不在安园呢。那婆子非要等着,说不然回去不好交差。”说着她转身出去打发人去。

    不多时她手上拿了张帖子进来,道:“那婆子说,月中是伯夫人的生日,叶家办小宴,三少夫人特地让人下帖子来的。”

    这个倒是要思量思量。尽管皎月对皎杏现在没什么好感,可毕竟算是娘家人,这个体面还是要给的。只是。。。。。。

    皎月想了下,让人照看好晨儿和曦儿,自己带着人往熙和堂去了。

    老太太瞄了帖子一眼,笑眯眯地道:“怀远伯府上,以往咱们走动得不多,不过也不是全无往来。老伯爷过寿,咱们府上也会送份儿礼。

    如今你族妹嫁到那边,你大伯娘也接到帖子了,若是得空也会去。倒是你,不管喜不喜的,第一年还是得给你族妹这个面子。”

    老太太是人精,早看出来皎月心里有些不情愿,不然也不会拿不定主意来请教她了。只是有几个人能完全按自己喜好过日子呢?再不喜,也要考虑族长那边的亲戚颜面。

    一个‘族妹’让皎月脑子轻灵了不少。

    是啊,皎杏在怎么样也是她皎家的族妹,她就是不看小时候的交情,还得看族长一家这些年的情分呢,更何况黄氏大老远的还来给她送亲。

    她们是同族,再不能让外人看笑话的。

    请酒的日子是三日后,皎月让人回了帖子,又着人去打听叶府伯夫人的喜好,看看送什么礼儿比较合适。

    晚间卫封看了帖子就丢到一旁,道:“到时候我送你去,孩子在家,你去了稍微坐坐我就接你回来,孩子可不能饿着了。”

    皎月笑了起来,“这样也好,我正愁怎么能快些脱身又不失礼呢。”

    卫封却道:“你去了就是给了她面子了,礼到了人也到了对她来说就够了,说不定她还盼着你早些走呢。”

    那天是休沐日,叶三那家伙也得给他娘贺寿,他可不想让他多看月儿一眼,自然是早早回来的好。

    这种场合少不得还得带上家中适龄的小姑娘们,已经定了亲的自然是不大出门了,但还没定亲的姑娘就要借机走动走动。

    到了请酒的日子,卢氏带着了三房和四房的两个姑娘,皎月带着了萱姐儿和芫姐儿,一行人和丫头婆子几辆车马出门了。

    ******

    听说皎月肯来,皎杏还是松了一大口气的。

    她也不傻,早发觉出皎月对她的疏离了,开始还觉得不错,只是渐渐就发现这疏离对她真是一点都不好。

    不说娘家皎家如何如何,就是国公府也是常被人提起。每当说到有这样的亲戚时,伯府里的妯娌和婶子们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样。

    只是连续几次没有搭上关系,她就听到了些风言风语,说什么国公府这门亲戚怕是攀不上。尤其是各房的妯娌时常在她面前提,今天娘家送了什么糕来,昨天送了什么果子来,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难得是有娘家可走动。

    亲戚不走动跟没有也差不多。

    皎杏这才明白,皎月这个族姐对她来说有多要紧。

    好在她自幼耳濡目染,看着族长祖父、父亲和她祖母们处置大小事情,立刻明白要去修补关系,虽然皎月那边爱理不理的,她依然坚持找任何可能的理由去走动。

    别的皎月不接茬还罢了,难得遇上她婆婆伯夫人过寿,皎杏有大半的把握皎月会给自己这个面子的。

    所以自打接了回帖,她放了一半的心,此时听到皎月来了,她的心才算全放下来。

    ******

    因不是整生日,伯爵府也没有大办,请来的多数是姻亲和本家亲戚。

    卢氏等人一到就被特地出来相迎的世子夫人引入了内堂,皎杏也特地跟着一起出来的,见到皎月亲热地挽着她的手臂,说说笑笑,问些家常的话,怎么看都是姐妹一家亲的模样。

    皎月也淡笑着应合,在人前总是得过得去才好。

    伯夫人的正堂虽没有国公府的气派,也算宽敞华丽,三间的大敞厅暖如阳春,让人十分舒适。伯夫人一身酒红色五福捧寿图纹的衣裳坐在上手,见到卢氏等人进来也赶紧迎上来寒暄。

    众人寒暄过各自落了座,说些贺喜的热闹话,没见过的互相引见一番,小姑娘们又得了不少见面礼。

    因有卢氏在,皎月倒没怎么破费。

    卢氏是国公夫人,出手自然不能寒酸了,因此看着卢氏矜持地笑着送出二十几个荷包后,皎月也有些刮目相看了。谁能想到这府上竟然会来这么多小姑娘呢,不知道卢氏会不会肉疼好几天。

    皎月不禁感概,难怪人都说落魄的勋贵日子难过,看来光是为了维持体面就得勒紧腰带了,想不难过就只能少出来走动了。不然,呵呵。

    皎月正胡思乱想,就听到有人笑语道:“三弟妹,你族姐来了怎么也不见你去说话?可别冷落了亲戚呀。”

    皎月顺着声音看了一眼,是个相貌娇媚,眉目飞扬的女子。她一边闲闲地嗑瓜子,一边眼光在皎月和皎杏两人中间穿梭。倒也是挺忙的。

    皎月不用想都知道是些内宅的小把戏,今天她是客人,也不耐烦搭理这些事,反正礼数到了,不高兴也可以回去了。

    倒是皎杏笑看着那女子道:“多谢嫂子想着,今天是婆婆的喜庆日子,我自然得先侍奉婆婆,自家姐妹什么时候说话不成?”

    伯夫人倒是和气地道:“我们府上没别的,倒是有一片老梅树还能看看,这时候虽然开得不多,打苞的倒是不少了。”说着又温声嘱咐几个媳妇带着客人去院子里逛逛,省得坐了气闷。

    ******

    皎月虽有些不耐,也还是跟着大家出来遛达了。

    说起来,高门大户里的女人日子大体就是这样。

    如果是当家理事的还有的忙,若是不当家的,每天衣食住行都有份例,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也不用太操心了。

    闲来无事,女人们最大的乐趣就是逛逛街,跟几个手帕交串串门子,剩下的就是尽量想法子出席各种名目的聚会,顺便展示展示新的衣裳首饰,谈谈八卦什么的。

    皎月现在也知道,就这样看似无聊的宴席,满京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女人想挤还挤不进来呢。

    “想什么这么出神儿?”

    皎月轻轻一笑,“没什么,就是有些惦记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皎杏颇有些遗憾地道:“说起来我这个小姨还没去看过他们呢。改天我一定得登门去瞧瞧。”

    “你刚过门,还是先安顿安顿在说。我刚嫁来的时候,我祖婆婆给放了一两个月的假,让我安顿院子,刚开始还觉得用不上,谁知完全不够用。”

    说起这个,两个人倒是有了话题,唧唧咕咕说个没完。

    “对了,你嫁妆里的粮食怎么处置了?”

    原本府里也有人暗中笑话她们皎家女儿的嫁妆里大多是不值钱的粮食,动不动就几万斤,倒是这阵子有灾情的风声传来,她的嫁妆粮食倒成了香饽饽。

    皎月好像想到了什么,不由眉梢竖立,道:“怎么?有人打你粮食的主意了?”

    皎杏赶紧摆手:“倒还不至于。只是最近听说粮食涨价,有好几个人特地来问我的。不过你放心,我又不傻,咱们皎家拿粮食做嫁妆,为的就是防备万一的,我再不会在这上头冒傻气的。”

    皎月瞥了她一眼,道:“你明白就好。”

    倒不是她乐意管这事,只是有人打皎杏嫁妆的主意,就是对皎家的挑衅,她再不能容的。

    皎月一挑眉时浑身气势大盛,皎杏也忍不住暗自心惊,看来关于皎月种种厉害的传闻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呐,她以后可得小心些了。

    “你手里的粮食不要动,那都是新粮,是你爹娘给你保命的,你最好找个安全又能够得着的地方存放,不然万一有事,不是被人抢了或是想用够不着。

    大家都说今年年景不大好,明年春天也可能会有旱灾,到时候你的粮食比银子还珍贵。”

    “这个我知道,粮食能饱肚子,揣着银子饿死的却是有的。对了,皎月姐姐,京城真的会有天灾吗?”皎杏问得一派天真。

    皎月想想她也才刚嫁过来,对这里自然不熟悉,便多说了几句,道:“你来的晚不知道,京城这一带从夏天开始就少雨,入冬到现在才飘了几片雪花?如果照这个情形持续下去,明年的春耕就成问题。

    春天本来就青黄不接的,所以。。。。。。”

    “这个我懂,我懂。”皎杏连忙点头,皎家在云雾山多数时候靠种田过日子,那怕是佃户种,家里的主子耳濡目染也知道些农事。

    “皎月姐姐,你的粮食还有吧?要不要我匀你一些?”皎杏这话倒是真心的,毕竟她一个人三五年也吃不完几万斤粮食,匀一些给族姐总比便宜了别人强。

    皎月的嫁妆粮食倒每年以陈换新,数目始终保持不变,而且,她混沌珠里还存了不知多少灵谷呢。

    “多谢你想着,我的嫁妆粮食也还在,以往吃了的也及时补齐了,你放心,饿不着我的。至于你的怎么处置,不妨给家里去信问问。”

    若是以前,皎月一定觉得自己是责无旁贷,然后热心地出主意,甚至出手帮忙,而然现在她也学乖了,这种事还是人家自己想法子吧。不然万一有什么不妥,她还落一身不是。

    还没等皎杏说什么,那边就有下人进来传话,说颖阳侯世子来接夫人回府来了。

    皎月心中喜悦,这家伙还挺守信用的,跟身边的几个人抱歉了两句,就在皎杏的陪同下去正房与伯夫人辞行。

    因家中有两个吃奶的宝宝,别人最多也就是嘀咕几句,什么世子夫人太疼孩子了,居然亲自哺乳,什么好几年才生的,能不心疼之类的酸话。

    不过这些都犹如东风射马耳,皎月半点不在乎地走了。

    ******

    俗话说,好的不灵坏的灵。

    好像就为了应这句话似的,整个十一月,京城和周边地区都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

    而各地州府也逐渐有消息上报,十府里竟有五成以上可以肯定明年春天会有旱情。

    这下整个京城都开始存水存粮,而有水井的也纷纷掏井深挖,一时间淘井的匠人倒成了香饽饽。

    皎月却早就在发现井水下降的时候就把府里的井都掏挖过了,此时府里更是专门派人看管着每一口井,每个院子用水都有明确规定,只能少不能多。

    皎月的甜水井也减少了卖水,每天限量出售,价钱也提高了一成还多。

    即便如此,每天杂货铺子门前仍是排起长龙,以往大家卖甜水或泡茶或煎药,如今大家买却是为了存着用。

    这天,卫封回来说道:“听说最近不少人都去西山桃花林附近的水潭里挑水,结果今天早上再去却发现被和尚给围起来了,在不许人去挑水了。”

    皎月目光一闪,她的藏宝库还在水潭底下,虽然她和白鹤给外面布置了阵法保护,现在看来还是得找个时间去看看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哇哇,我是不是很勤奋啊,早早就换啦。。。

 第181章 震惊

    第一百八十章震惊

    凭良心说,神武帝还不赖。

    虽说励精图治是有些夸张和溢美之词,但要说他兢兢业业也是够格的。

    钦天监一放出可能有旱情的消息,他就重视起来,一边派了信任的人手下去调查,一边又与大臣们商议各种抗旱救灾的可行之法,只盼着早发现早控制,尽量把灾害减到最小。

    旱灾除了缺水,最严重的就是粮食绝产,颗粒无收,让人失去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蝗灾再起,后果更加不堪设想,灾情处置不好,就容易发生民变,继而被邻国乘虚而入。。。。。。。

    以上这些,作为帝王就是自己想不到,辅政的大臣们也会想到,所以,神武帝当真是当成头等大事来抓的。

    为此就连圣寿都简办过去了。

    虽然祈雨不一定能让老天下雪下雨,但神武帝还是斋戒沐浴,召来在京有名的和尚道士做法事,祭天求雨来着。

    神武帝自认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即便不能完全把灾情消灭,至少对应对起来也是十拿九稳,信心十足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上却爆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派去各地粮仓提调粮食的官员发现,很多粮仓账实不符!

    比如说某地粮仓,账目上应有存粮十万石,而实际却发现实际在仓的只有五万石,这五万还有大半是陈旧得很的,至于新入库的秋粮,谁也不知道哪去了!!!

    这仅是个例子,实际发现的情况有过之无不及!

    此消息一爆出来,顿时震惊朝野。

    ******

    原本每天都热热闹闹地叫嚷着如何抗灾的朝会也变得鸦雀无声,就连城中各家看门的狗都噤声了,公鸡打鸣都放小了音量,当然,这后面两者只是人们的感官臆测。

    “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啊!”,皎月也吃了一惊,几乎不用想就张口道:“谁干的?”

    “嗯?”卫封少有的脑子没转过皎月来。

    “哦,我的意思是这种事怎么会直接爆出来?”

    神武帝这么重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即便是往常私下有些什么猫腻,这个时候不是应该紧着弥补起来?或是从别处挪来顶上,或者拿银子买来填补上,总之不会放到台面上,那不是找死么!

    卫封听了一哂,道:“现在的问题是不止一个地方的粮仓如此,而是很多地方都大同小异。”所差的不过是你多几千石,他少几百石,基本上就没有满仓对数的。

    “关键的是,这次最先爆出消息的是三皇子。”正是圣人派去调粮的主官,而那粮仓的主管人恰恰是大皇子的人手。

    大皇子的人估计也想弥补来着,只是没来得及罢了。

    以往皇家挣储虽没放到面上,但私下里互相踩一脚却早开始了,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怎么可能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必然是一击必中的。

    “。。。。。。听说,圣上把御书房都给砸了个遍。满朝文武,不管有干系还是没关系的,统统被骂了半个时辰。”

    确实,神武帝的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于是他选择了行动!

    “所有皇子、有资格上朝的宗亲,一个不拉地被遣往可能发生灾情的地区,主抓抗灾去了,什么时候旱灾解除,什么时候才能回京,老婆孩子一概不准带走。在此期间,一些后果都要他们承担。”

    “看来圣上是真的恼了。”

    还没等皎月感概完,卫封又清咳了一声,道:“咱爹也被派出去了。”

    “啥?”皎月以为自己听错了,“咱爹又不是皇亲,怎么会轮到他去?”

    卫封这才解释道:“我还没来得及跟你说。皇子宗亲们都遣去抗灾,而调查粮仓老鼠的事就交给了勋贵们。”

    这时候就显出勋贵的重要性来了。这些直接管理粮仓的都是朝臣官吏,这其中又涉及皇子们,让一般的文臣去查,就是给他们杀手锏他们也使得哆哆嗦嗦,没等查就开始称病请假了。

    而勋贵们则相反,他们见多了腥风血雨,一身的肃杀,连皇帝有时候也给他们气上一气,更别说那些小老鼠了。

    而且,他们自己手上都有人手和护卫,想打他们主意也不容易,所以,找后账这种事,让那些战功彪炳的公侯伯爷们去做最合适不过了。

    皎月听了这些不由蹙起眉头,道:“只有咱爹去么?去哪里?什么时候出发?”

    卫封小心地看了皎月一眼,道:“除了州府衙门的粮仓,户部在各地还有不少特别的国储粮仓,此番被爆问题严重的就是国储粮仓,当然衙门的粮库也不强多少。

    在京的公侯伯爷们大多都领了这差事派往京外,咱们府上除了爹还有大伯也要去,我会跟着爹爹一起出门的。爹说二弟也大了,这次出门会带着他一起去长长见识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咱爹是去南边的富春等三地,大伯他们是去东边的平饶等地,因今天刚颁的旨意,咱们最迟后天就得出发。”

    皎月扬眉道:“那过年能回来不?”这种事也算是大案要案了,可不是几只小虾米就能干成的,地方官上下勾结,粮库内外交通才能达成,哪那么容易调查处置的。

    卫封摊摊手,也是颇有些无奈地道:“这个真说不准。”

    既然是无法改变的事,皎月也不在纠结了,而是想了想,问道:“咱们家惯在北边经营的,对南边和东边能知道多少?还有,你们这次去是要砍人家脑袋,危险也不小吧?”

    卫封不置可否地道:“爹爹和大伯他们正跟府上幕僚议事,我和大哥几个先回来知会一声。咱们是奉旨便宜行事,不是私人恩怨,风险自然是有,危险就谈不上了。”

    他可不敢说,一旦查出问题,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他们奔着人家脑袋去的,人家只怕也不会坐以待毙,挣扎挣扎总是要的。

    不过这些他们男人们知道就行了,用不着让家里的女人孩子跟着担惊受怕的。

    后天出发,这都晌午了,顶多还有一天半的功夫收拾东西。皎月看看天,连忙喊了落英几个吩咐事项。

    卫封默默地注视着她忙来忙去,自己笑一笑,也赶紧去拾掇自己的兵器和随身物品,唔,还有二弟,好像还没有合手的武器,他也得在自己的储物袋里寻寻。。。。。。

    ******

    出门在外,无外乎衣食住行和安全保障。

    卫家几个主要的男人都有天马代步,又是武将出身,出行和保卫倒是不用操心,只需要准备足够的饲兽丹就行了;

    住宿的话,他们办差有驿站可住,如果露宿,卫封还有帐篷,阵法一开连保暖都解决了;此外还有皎月往年给做的狼皮褥子、衣裳被子、吃喝洗漱用品甚至辟谷单都准备几瓶,统统都丢到卫封的储物袋里和个人的乾坤袋中就行了。

    如今在京城的豪门中流行一种凡人能用的乾坤袋,是天一门特地用乾坤锦缝制的一种微型储物荷包,里面的空间有大有小,价钱也从几十个灵珠到几块灵石不等,在云雾山下的坊市里就有的卖。

    一般人自然是买不起的,但对于豪门大户来说,几千两银子换来灵珠买一个还算不得什么。

    如今王孙公侯家的少爷,谁的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