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陵长歌-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靖之神情没有一丝变化,慢条斯理的道:“为凶者就是想让王郗两家产生这样的误会,郗刺史,我为人如何,不想多做解释,难道你也被这些迷了眼睛?”
郗茂倒吸一口凉气,手指松了松:“你是说。”他微微顿了顿,转眸看向喜榻上了无生机的郗道霁:“我的阿妹,何辜?”
王靖之嘴唇动了动,缓缓的道:“入了我王家的门,礼也成了一半,我认她为我王靖之的嫡妻,无论死活。”
郗茂松开了双手,颓然垂了下来:“你是个君子,我心中明知,却。”
王靖之抬眸看向门外,一个下仆垂头进门,弓着身子道:“小人阿箜,愿平息郗刺史之怒火。”话音刚落,他猛然发力,撞上了一旁朱红的柱子。
鲜血淋漓,洒了一地。
王靖之眸光微闪,郗茂早已目瞪口呆。
:“我郗家与王家世代交好,我只是怒,只是恨。又如何会不信你们,你们何必这般。”
王靖之缓缓地拱起双手,慎重的行了一礼:“阿霁为我正妻,我不会忘记她,自今日起,靖之愿为阿霁守制三载。”
:“你,你。”郗茂拧着眉,许久,长叹一声:“早些安排阿霁下葬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 所谓变数
一场全城翘首以盼的婚礼,在众目睽睽之下,连陨两位佳人。
一时间,流言四起,猜测不断。
一老农一边整着手中的菜,一边低语道:“听说了吗?王司空命中带煞,克妻!不说从前的琴仙亭公主如何多番受难,今日一连死了两位佳人啊!”
一边肉贩道:“不对,我听说,是当今陛下不愿王氏独大,不赞同这门婚事,你想想。”他没有往下说,唯恐犯了忌讳。
正在买肉的老翁道:“听闻是琴仙亭公主发怒,不愿王司空成婚。”他眸中带着深意。
杨秀刚才下朝,路过街市,听闻这些揣测不禁怒火中烧。
:“好个王靖之,他娶他的妻,为何事事扯上我家阿姐!”
重逢低低的笑了笑道:“扯上又如何?”
:“你!”杨秀怒目看向重逢。
重逢赶紧抱拳道:“郎君别怒,如今亭公主已经与桓氏定下婚约,他王家之事,扯不上亭公主。”
:“哼。”杨秀冷哼一声道:“桓氏那病瘦郎君如何配的上我阿姐!”他眸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杨毓也已经听说这事,她心中的猜忌绝对不比街市庶民少,究竟是谁?
若说今上,杨毓有些迟疑。
他分明已经重用王氏,泼天富贵都赐了,还差这么一个郗氏联姻?
若说王靖之?
杨毓万万不信的,王靖之的底线,她很清楚。
兜兜转转,杨毓终于想起。
她一直以来,都如世人一般,忽视了谢氏的存在。
只因为谢安这位家主超脱世外,隐居东山,而金陵多番风雨,谢氏都仿佛置身事外一般。
这金陵城,真的有超脱世外的士族吗?
连竹林七贤中的王冲,也只是外表超脱,实际上王氏的每次动作,都有他推波助澜,对于谢氏的怀疑,杨毓隐隐的感到不安。
如果真的是谢氏所为,这谢家藏的也太好了。
谢安隐居世外,究竟在等什么?
杀了郗茂与郗道霁对谢家又有什么好处?
杨毓恨自己前生被困在宅院中,除却震惊天下的大事,对于这些士族变更之事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
更何况,今生与前世是不同的,许多事都因为她这个变数,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了。
就如裴良,他原本会戍守长江,直到后面的大战才会重新被启用,却因自己的请求,被派往韩旧郡。
如阿九,前生杨毓连听也未听闻过此人的出现,若无杨毓的救助,他流落在外,难以返回金陵,亦或早已死在何处也未可知。
桓亮的叛逃。羽弗慕被俘。九江王瘫痪。杨公、杨姝死于非命。卢公病死,卢柬斩首。
再看今日的王靖之,他前生是迎娶了谢南笙的,今生却变成了一个死了的郗氏女郎。而谢南笙却断发出家。
杨固尘与杨秀先后为官,自己的种种荣华。
所有人的命运都改变了。
这个世界,因她的出现,被打乱了。
杨毓突然想到这一层,脊背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对了,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好处。
或许,他只是想将这池水搅浑。
水至清,则无鱼。
如今的王氏,又岂是能轻易撼动的?但,若是水浑了,就有机会。
:“阿毓,你在想什么?礼单是否稳妥?可还需修改?”桓七郎笑着看着她,放下了手中的礼单。
杨毓缓缓回神,眼角扫到大红色的礼单,面无波澜的道:“七郎,你决定就好,我又非为图你钱财才嫁给你。”
桓七郎温柔的一笑:“毕竟是你我婚事,可惜我现在家徒四壁,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给你。”
杨毓略微偏头看向桓七郎,突然觉得,若是就这般嫁给桓七郎也很好,似乎有这么一个人让她倚靠,也很好。
:“大婚之日,我什么彩礼也不要,只要全金陵都铺上红绸,房顶,地面,连树上,也要挂满红绸。”
他痴痴的看着她,鬼使神差的道:“大婚之日,我要给你十里红妆,我要全金陵都铺上红绸,要全天下的女郎都艳羡于你。”
杨毓扬唇笑了。
桓七郎也跟着笑了。
眼前的桓七郎,恍然变成了王靖之。
杨毓不禁蹙眉。
:“阿毓,如果你愿意,我会护你一世。”桓七郎如是说。
杨毓笑着道:“七郎,秋容还是不想嫁给谢元清么?”
杨毓这般不着痕迹的岔开话题,桓七郎顿了顿,不禁蹙眉道:“阿容自回了金陵便一直对谢元清这人不喜,可如今,阿翁不知所踪,阿容又身有残疾,这婚事,我也不知该如何。”
杨毓笑着道:“阿容生来高贵,心中骄傲,虽然身有残缺,但也不能就这般委屈了。”
:“你是何意?”
杨毓垂眸一瞬道:“我们去见见谢公安吧。”
桓七郎点点头:“你自来比我有主意,都听你的。”
王家为郗道霁举办了盛大的丧礼,全金陵的士人公卿都去吊唁了这位可怜的王氏嫡长孙媳。而后,郗道霁被冠上了王姓,供奉在王氏宗祠中。
王靖之自请守制三年,三年之内,吃斋守身,不会谈婚论嫁,原本对王靖之有所不忿之人,纷纷为王靖之这深情之举按耐下来。
正在王靖之护送郗茂回兰亭之时,司马安的封后大典如期举行。
王氏女登上后位,王仙爱是第四位。
王晞之,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文官之首。
王冲,任仆射尚书,譬如副相。
王靖之,任大司空,位列三公,掌管礼仪。
王缪之,任虎威将军,掌兵马五万。
三公以下,位列令仆者同朝有五人,侍中七人,更不需说那些与王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其他族姓之人。
从今日起,王氏再一次,成为实至名归的,士族之首。
王与马,共天下。
三公之位,只“大司马”尚且悬空。
司者,主也。
马者,兵也。
这个位置,理所当然的成为朝堂所有人所争夺的猎物。
清晨,杨毓坐着马车,自杨府出发,桓七郎已经等在路旁,二人一人乘车,一人骑马,悠然的往东山而去。
一路上薄雪染就的小路,妙趣横生,因着杨毓的伤病在身,已在家赋闲一月有余,她期待着今日事了,回到太学书院,除却每日授课,还能时常见到竹林七贤。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残酷与杀戮就在身边,谋算与被谋算就在一念之间,她从未如此迫切的想要见到那几位舒朗狂放的兄长,她需要适时的纵酒狂歌,否则,她真怕自己哪一日,就再也坚持不了自己的本心,就这么随波逐流的顺应命运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会谢公
信命,不认命。
杨毓在心中低低的提醒自己。
手指挑开帘幕看向车外,薄雪挂在树梢,洁白与枯黄影影绰绰的绵延到远方。
一栋青瓦屋舍就在前方,房前种着几株梅树,粉红,嫣红,素白,一片的梅花枝枝动人。
:“南方竟也有人栽种梅树?”杨毓有些好奇。
桓七郎笑着,似乎此事很是自然一般道:“不过是从北方移植过来应景的,你当这些人是真的隐居世外?哪有一个不身在世外,却依旧享受家族俸禄的。”
关于这种事,桓七郎要比杨毓通透的多,杨毓垂眸想了想,笑着道:“也对。”
隐约间,看到一个身姿修长的中年士人,手拿着花锄站在梅树下,似乎在挖着什么,杨毓笑道:“可是这世外之人,却比尘世中的你我,要逍遥快活的多。”
桓七郎轻笑一声,微微扬起头道:“待你我大婚以后,我便寻一处山水,阿毓何时想去,我们便去住些日子。”
杨毓侧目看着桓七郎,笑道:“甚好。”
马车驶近,那士人抬眸看来,眸光中没有一丝的惊讶,只将锄头递给一边的下仆,掸了掸身上原本就没有的尘埃,笑着等着。
杨毓轻快的自马车上跳了下来,走进谢安,盈盈一礼:“阿毓见过谢公安。”
那人习惯性的擤擤鼻子,口中说着端美的洛阳腔:“今日恰好挖出夏日埋下的好酒,女郎可愿一同饮几杯?”
杨毓笑着摇摇头道:“身上带伤,不好饮酒。”
谢安有些失望,伸手道:“那便庐中一叙吧。”
:“善。”
谢安自始至终,没有与桓七郎说一句话,仿佛不认识一般,让桓七郎有些不爽快,他笑着道:“谢伯父,侄儿给你见礼。”
谢安这才转眸看向桓七郎,笑着道:“听闻你与阿毓已经被陛下赐婚,以后可要好生对待阿毓。”这话说的,就似杨毓的长辈一般,二人不过是连面也未见过,隔着刑司大牢的墙壁吟唱几句,这般浅薄的交情,杨毓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他能这般对待自己。
桓七郎也是一怔,随即笑道:“多谢伯父教导。”
谢安满意的点点头,转身请二人进门,跨进门槛的瞬间,杨毓悄然扬起了笑脸。
老狐狸。
三人分别落榻,下仆送上新鲜的水果和刚刚烹好的茶,退出门外。
杨毓悠然的抿了一口茶,笑着道:“谢公这世外桃源真真快意,阿毓慕之甚深。”
谢安笑着道:“阿毓心悦,尽可常来。”
杨毓朝桓七郎伸手道:“婚书。”
桓七郎未有一丝迟疑,递给了杨毓。
杨毓笑着道:“谢公,婚书。”
谢安点点头,自榻几上的木盒中取出婚书递给杨毓。
杨毓拿着两方婚书,郑重其事的起身,对着外面拜了一拜道:“黄天在上,厚土在下,弘农杨氏阿毓,今日为证,谢氏元清,桓氏秋容婚事就此作罢,今后嫁娶各不相干。”说完,她自顾自的将两封婚书投入一旁的火炉中。
谢安笑着看着杨毓道:“狡黠。”
杨毓一扭身看着谢安道:“不及谢公。”
二人相视一笑。
辞别了谢安,杨毓与桓七郎踏上归途,桓七郎至今未想明白,究竟这二人是在说些什么,不禁问道:“阿毓,这谢公可是在等着我们?”
杨毓挑开帘幕道:“想来,早在桓公亮出金陵城之时,便已经等着了。他故意冷淡你,便是说,以后,不。”杨毓改口道:“至少在桓家之事未尘埃落定之前,都不想与桓家关系甚密。”
桓七郎冷笑一声,颇有些看透红尘的意思,缓缓的道:“想我桓家繁荣之时,这些人哪一个少占了我家的便宜?如今事情还未明朗,就连这大名在外的名士,也恨不能离我远远的。”
杨毓不能赞同他的话,面色也严正了几分:“七郎,从前你桓家荣华,谢家也不差,你们两家只能说是互相帮衬,亦或互相利用。可恨之人绝不是在大难之时弃你而去之人,而是落井下石的。明哲保身,从来都不是罪过。”
桓七郎转眸看向杨毓那双清亮的惊人的眼睛,信服的点点头:“我只是不忿罢了。”
杨毓蹙着眉道:“此时此刻,桓家需要的,绝不是你的不忿。”
:“是。”
杨毓看着桓七郎无精打采的模样,心中有些后悔,她不该这般与他说话的,接着道:“你且看看,你落难之时,可有人落井下石?”说着,语气和暖许多,带着些少女的娇嗔。
桓七郎摇摇头:“那倒没有。”
杨毓释然一笑道:“这便对了,这就说明,你有你的过人之处。这些人本可乘机踩上一脚,却为何没有动手?”
桓七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琅琊,城外。
由南到北,经历奔波,桓亮先在庐江汇合屯兵三万,又在寿春汇合两万人马,一路上昼伏夜出,也所幸路途并不遥远,总算是躲过了胡人的追击安全抵达。
司马子高跨坐在一匹枣红骏马上,身后数千官兵一字排开,黑压压的一片,威风凛凛。
:“桓公亮终于到了!”
桓亮笑道:“让殿下担忧了。”
二人目光相接,又各自闪了闪,接着,连声大笑。
两人见礼,相携入城,五万兵士驻扎城外。
转眼间,已经到了年下,杨府中张灯结彩,欢欢喜喜。
大门左右悬挂桃符,左书“神荼”,右写“郁垒”两位降鬼大神的名讳,用来镇压邪祟。
:“女郎,今年要馈春盘、屠苏酒的,奴先写了这些名单,女郎看看还有哪家漏掉的?”祺砚将名单递给杨毓。
杨毓笑着看了下来道:“葛仙公在金陵过年,多送两坛金陵武曲去葛家。给栖霞山格外送七份年礼,布帛就不必了,直接送成衣,从内到外都要,不必多金贵,要最柔软舒适的素锦便可。”
她想了想,笑着道:“嵇兄阮兄身材高大,平素着天青或月白色最多,刘兄身长五尺若是着蟹壳青定是好看的,山兄身长七尺,长须美髯,华青色衬得出他。
向兄年岁最大,身量瘦弱,颜色选烟灰的。小阮兄与王兄年轻,身量差不离,一淡蓝一葱青色,是这二人喜爱的颜色。瓜果时蔬自是不能少,鹿肉,兔肉,还有窖中的翠涛也送几坛。”
:“女郎,这七位的礼是否不雅?”(。)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年下
自从知晓刘伦以卖酒为生,嵇夜竟然以打铁为生,杨毓才知这几人过的有多穷,年下的礼自然是挑实用的送。
杨毓笑着道:“再折几枝后院新引来暖活水中培的白莲送去,应该就不俗了。”
祺砚低低的笑了笑道:“女郎接济那几位,还得待年节才有理由,还得显得风雅,也真是难为了。”
杨毓笑着看着名单道:“孔老家中的节礼我与阿秀亲自去送。”细细的看了下去,大抵也没什么疏漏了,将礼单送回给祺砚赞道:“祺砚如今也妥帖了。”
祺砚微微扬起下巴道:“那是自然,往日里有静墨姐姐,奴自然是能偷懒绝不出头的,如今这府中管事落到奴头上,奴自是不敢懈怠的。”
这几日身上的伤好了许多,吃了葛仙公配的药,身体也觉得轻便了,心情自然开怀。
:“阿秀去哪了?”
祺砚摊手道:“近日小郎君忙的很,除却上朝,整日带着重逢出门,早出晚归的,说什么商队要赶在年前出发,明日除夕,这可不就是今日了!”
杨毓笑着道:“孩子长大了,这般有主意,也好。”
下晌,府中陆续收到别家送来的年礼,杨秀的商队终于赶在除夕前出发了,回到府中之时,杨毓已经侯了许久。
:“阿姐,已候了许久吧?我去换身衣裳,这便去拜访恩师。”杨秀小脸通红,虽是寒冬脸上还是晕着热气。
:“商队起行了?”杨毓笑着起身,用素帕为杨秀擦着脸上的薄汗。
:“是,现在起行,沿着广陵渡口而去,途径北平、晋阳、上党,河内,这一路就能将货物兜售一空。再沿着安定、天水、汉中到江州渡江回来,可带回大批良驹宝马。”
杨毓眉心微微一蹙,眸光垂了垂,缓缓地笑了:“南方到底比不上北方盛产宝马良驹,阿秀此举于国有益,只是不知能带回多少马?”
杨秀笑着道:“阿姐别看商队上路只有五十余人,这一路而去,不知能救多少汉人庶民,想来回转之时少说能带回五千良驹。这条路线我已与谢中正商量过多次,不但能避开胡人大军,且贯穿南北商路,沿途有葛家护着,应是无需太过担忧的。”
杨毓笑着点点头:“如此甚好。”
五千良驹啊!若是再能繁衍得法,那便是一支南方绝无仅有的骑兵!
杨秀官居七品戎蛮府司马,早晚有一日是要上战场的,若是手中能有这么一支兵马,绝对是杨秀立足的本钱,而买马的钱嘛,自然是由司马安来出的。
一本万利,百利无一害。
:“好孩子!”
杨秀笑了笑,匆忙去换了衣裳,姐弟二人赶在昏食之前到了孔府。
孔老夫妇虽膝下无子,却学子数千,值此年下之时,迎来送往,府中也是不失热闹。
车马停在孔府门前,早已有人等候在门外。
:“亭公主,杨司马,二位终于来了!”
杨秀粲然一笑道:“王媪这般唤我,我几乎不敢应呢。”
这般一说,杨毓便看出,此人与杨秀很熟识的,笑着道:“天这般冷,有劳王媪。”
王媪大概三十上下的年纪,珠圆玉润,慈眉善目,见这姐弟二人生的翩翩风雅,姿容不凡,又如此懂礼宽怀,心中七分喜爱,升到十分,满怀笑意的道:“亭公主言重了,奴怎敢托大,外间怪凉的,快随奴进屋暖和。”
二人笑着跟上,王媪接着道:“夫人与家主已经等候多时了,夫人让厨房备了温热的屠苏酒,今年的五辛盘可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待会可得多用些。家主更是急的在屋内踱步呢,口中不住的絮絮的问,怎么还未到?还未到?”
杨秀适时的看向杨毓,杨毓抿唇而笑,这位王媪人是热络又实诚,怪不得与阿秀那么熟识,这个个性,真是走到哪里说到哪里。
王媪笑着转头问:“亭公主,你说,是也不是?”
可怜杨毓根本没有听见她说些什么,却重重的点头道:“是,自然!”
王媪惊喜,笑着道:“那,我那女婿就拜托亭公主家照应了。”
杨毓微微一怔,笑了笑。
杨秀低声道:“王媪的女婿出身寒门,却是个读书人,想谋个差事。
杨毓笑着道:“我家正有稚童需要启蒙,待年后,便请贵婿到我府上任西席如何?”
王媪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不自觉的靠近杨毓道:“亭公主别怪我谋私,实在是女婿家中太穷,我这做岳母的,也是没法子。”
杨毓笑着点点头道:“王媪安心,我懂的,不会与你家主人提起此事。但有一样,若是贵婿才学不足以启蒙,亦或行为失当,我也是不会留他的。”
王媪重重的点头道:“亭公主安心,我那女婿老实的很,不说才学如何出众,却也是跟随家主多年,耳濡目染也不会差的。”
如此一说,杨毓也放心了些。
:“阿毓阿秀!”
孔夫人笑着迎出来,一身蟹壳青色宽衣博带,隐见斑白的发丝束成螺髻,干净清爽,配上一双慈祥的眼睛,让人如沐春风。
杨毓笑着行了礼道:“劳夫人挂心,该打。”说着娇娇的拍了自己一下。
孔夫人笑的眉眼弯弯,拉过杨毓的手臂:“许久未听你奏琴,今日可有雅兴?”
:“与几位好友新作了一曲《悬涧入林歌》,还未有人听过,这便奏与夫人。”
进了暖房,一边的下仆上前将二人身上的披风取过,一人手中塞过一个手炉,祺砚与白鸢呆立在一旁,竟然无从下手。
王媪笑着拉过二人道:“二位姑子也冷了,去我那耳房围炉吃茶去吧。”
二女一同转头看向杨毓。
杨毓略一点头道:“去顽吧,不许惹事。”
:“是。”
二人轻快的应下,随王媪去休息。
孔老自屏风后转出,一身素青色的衣衫,不知穿了多久,袖口处略有些磨得发毛,脸上的笑意遮也遮不住,不自觉的抚上斑白的胡须。
:“竖子,这些日子混忙些甚么?”
杨秀低低的笑了笑道:“回恩师,与谢中正合股做些小生意。”
孔老不住的摇头道:“你阿姐清名在外,你这竖子开口闭口皆是黄白之物,真是,真是。”想了想,却未想出甚么词。
杨秀笑着道:“恩师,君子是否言出必行?”
孔老疑惑道:“自然。”
杨秀双眸闪过狡黠,低低的笑了笑道:“我应承阿姐,将淮水北岸的巷子送与她做嫁妆,若不多赚取黄白之物,如何应誓。”
孔老忍不住笑道:“唯这两个小徒,个个狡脱,真是怪哉。”(。)
☆、第二百六十九章 得赠宝琴
这两个小徒弟,指的便是阿桐与阿秀了。
孔夫人适时的轻轻拍拍孔老的衣袖道:“行了,孩子不来,你整日念叨,来了还是念叨,真是唠叨。”
孔老面色一红:“你说谁?”颇有些要振夫纲的意思。
孔夫人也不与他言语,转头对杨毓道:“听闻你近来身子不太好?”
杨毓有些不好意思道:“本该晚辈关怀长辈,我却总是让长辈不得安心,阿毓有罪。”
孔夫人见杨毓谈笑风生的模样,心知她应该是大好了,眉眼瞥向兀自生着闷气的孔老道:“将那把七弦琴取来。”
孔老哼了一声,却转身去了屏风后面。
:“甚么琴?”提起琴,杨毓的兴致高涨。
孔夫人抿着唇笑,孔老已经重新自屏风后抱着一个古朴的木盒,径直送到杨毓面前的琴案上。
杨毓看了孔老一眼,有看了看孔夫人,二人抿唇微笑着。
:“快看看吧。”孔夫人催促着。
杨毓微微颔首,双手打开木盒。
只见一把伏羲式桐木七弦琴正静静的躺在里面,琴形修长,其貌古朴,项腰各有半月形弯入,琴面细腻光泽,岳山圆润,琴腰线条流畅,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那琴身竟然隐有冰裂断纹!杨毓笑着将琴面翻过,看着底案,只见燕足微耸,造型也是雅致圆润的。将琴盒放在身侧,安放好琴,手指掠过琴弦。
泛音轻灵清越,散音沉着深厚,琴音透彻古雅通脱犹如林下之风。
杨毓从未见过这样的琴。
:“此琴如何?”孔老笑着捋须问道。
杨毓双眼清亮,笑着道:“阿毓还未见过有断纹的琴,尤其此琴断纹皆是冰裂纹,音色更是比无断纹之琴要清澈许多。”她微微顿了顿,自方才起,便闻到若有似无的中药味,不禁笑着道:“还漆了鹿角霜防蛀?”
孔老笑着点头道:“正是,一为防蛀,二为时间越久,音色越美。”
:“如此好音之琴,不知斫琴师是哪一位?”杨毓愈发的对这把琴产生兴趣,实在是爱不释手,一边问着,眼睛忍不住看向琴身。
孔老话语刚要脱口而出,孔夫人笑着道:“不过是个世外隐者,既然阿毓喜欢,这琴便送与阿毓。”
孔老狐疑的看了看孔夫人,孔夫人回以一记眼刀。
杨毓看着二人你来我往的眼神,笑着道:“长者赐不敢辞。”
究竟是谁做了这把琴?又委托孔老夫妇送给自己?
说实话,杨毓是真的很喜欢这琴,它的流线,造型,音色,处处都是匠心独运,且又是经过多年弹奏震动,才能有如此裂纹的,无论是谁,杨毓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她承的是孔老夫妇的情。琴案摆好,香案点燃,杨毓一身雅致青蓝衣裙,端坐在第五徽的位置,对着自己的当心,手指间悠然流泻轻松快意之音。
室内三人不禁闭眼倾听,唇间纷纷扬起释然的笑容。
琴声悠然清澈,传到了庭院中,原本忙碌的仆众痴痴的侧耳,感受着琴音的美妙。听着听着,只觉得琴音一转,置身林间的众人面前仿佛豁然开朗,一座座连绵不断,奔腾汹涌的瀑布近在咫尺。
:“啊!”
人间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
接着,绵长的音调将朋友情谊徐徐道来,这真挚的情感流淌在人们心间。
琴音恰在此时,缓缓的收了尾。
孔老夫妇重新张开双眼,相视而笑。
孔老笑着道:“唯有倾心相交才能得此挚友,今日方知,你为何宁可断头,也绝不劝说七贤入朝。”
孔夫人接着道:“情谊深厚,气节高杆,此琴配阿毓,是它之幸。”
虽是年下忙碌,孔老夫妇还是留了杨毓姐弟二人用了昏食,席间四人相谈甚欢,宾主皆欢。
次日一早,王媪的女婿陈景便来杨府见过杨毓。
此人生的相貌端正白净,虽身形瘦弱却举止合度,让杨毓很欢喜。
:“阿姐!”
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云儿身着瑛红五彩衣,里里外外也不知穿了多少件,将瘦小的身体裹成粽子一般,脚步也蹒跚着。
陈景没想到需要开蒙的竟是如此幼童,顿时觉得似乎占了杨毓的便宜,面色有些泛红道:“亭公主府上郎君甚幼,若不明年我再来教习不迟。”
杨毓笑着张开手,将云儿接到怀中,对教习道:“开蒙早些,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劳烦了,明日就是除夕,待会儿家仆会将年礼和月钱先送到府上,年后初十开始授课就好。”
陈景听了杨毓的话,觉得也是有道理,道:“亭公主太客气了,若非得亭公主任用,哪有我的体面。”
陈景出身寒门,学问说不上高,但是教云儿却绰绰有余,待云儿年纪大一些,若能入太学院,也是极好的选择。
杨毓笑了笑:“夫子不必客气。”
陈景又行了个礼,退出门外,欢欢喜喜的回家过年去。
外面不时响起爆竹声响,间或稚童的笑声。
熏香清雅,炉火悄悄的燃着,散发出温暖芬芳的气息。杨毓脱去了云儿裹紧的衣衫,小小的身体依靠着杨毓,睡的安稳。
白鸢缓缓轻柔的抱起云儿,放在榻上,云儿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除夕之夜,文武群臣与君共宴。
灯火辉煌的皇宫,红灯高悬,映得雪地也泛起霞光,宫娥内监纷纷穿上新衣,脸上喜笑颜开着,殿内,司马安端坐上位,一双满是温柔的眸中,散发着一丝满足。
他略微一扬手,李石笑着颔首,越到前方,朗声道:“今上召曰: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众臣增禄一百石,钦此。”
王仙爱侧眼看了司马安一眼,唇间闪过不易察觉的鄙夷。
:“皇后觉得如何?”司马安微笑着转头看向王仙爱。
王仙爱眉峰略挑,压下心中的厌恶,笑着道:“陛下圣心悲悯,臣妾拜服。”
:“善。”司马安重新转过头,目光粘在李石微微垂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