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难道您心中就没有怨气?”

    太子生于天家,长于宫中,之前想不到只是因为一叶障目,而于皇后而言,她的两个儿子自然是相亲相爱的,她不会怀疑次子对长子不利,以己度人,自然也认为皇上不会怀疑。

    可是她忘了,她只有两个儿子,而皇上却有六个儿子。

    秦叙的话,对太子而言,如醍醐灌顶。

    “我怀疑穆明逊,父皇却同时怀疑我和穆明逊两人,不,或许还不止,四弟他们虽然还小,可是他们都是有母妃的。”

    太子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苦笑道:“是我着相了,也许在父皇心中,我的嫌疑比穆明逊要更大,因为最后得利的是我,当上这个太子的人是我,皇兄临走之前殷殷嘱托的太子人选是我。”

    “也许之前那一路上的刺杀,在父皇心中,也只是我做的一场戏。”

    “所以,这个真相,不仅是为了为先太子报仇,也是为了殿下你自己。”

    太子点头,“我知道,我需要自证清白。”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越说便越能感受到天家无父子无兄弟这句话是如此的真实和准确。

    “秦叔和少夫人也该进京了。”太子让秦叙坐在他对面,说起了稍稍轻松的话题。

    “等我安置好,就抽空回去一趟。”这个秦叙早有打算。

    太子靠在椅背上,笑道:“秦叔……是平国公家的二爷吧,是平国公那个离家几十年的嫡子,我没有猜错吧?”

    秦叙淡淡一笑,“此事我也是今年正月方才知道。”

    “额?”秦叙这话倒让太子惊讶了一番,“你做了人家二十年的儿子,却不知道父亲的身份?”

    “正是如此,爹从没说过,我便没有问。”秦叙倒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殿下是何时知道的?”秦叙问道,他之前的确猜到了自己爹不是普通人家出生,但是他具体的家世他的确不知道。

    今年正月因为秦家的管家丁山来送年礼和收成,他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从其中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来的,以前秦松林从来没有提过,他也没有与秦家来人交涉过,所以即使想推测也无从下手。

    “京城的那些世家,他们角角落落的事,我不说知道个十成十,也知晓个十之八九,我一进卫所,见到秦叔,再从他平日里与范都统说话时的态度和内容中,就大致推测出了他的身份。”

    太子殿下颇有些自得的道。

    “你不准备去秦家?”说到这里,太子又问道。

    “等爹回京再说吧?我听他的。”秦叙道,这件事他没有决定权。

    太子点头,“这样也好,到时什么事都由他们父子自己去解决。”

    与太子一番交谈后,决定了以后的大致方向,秦叙便出了宫门。

    偌大的皇宫,从太子所住的宫殿往宫门处走去,即使以秦叙的脚力,也要走个小一刻钟。

    宫中太监宫女再多,似乎也无法将这皇宫塞满,走在皇宫光滑平整的路道上,入目所及的不是厚重高立的宫墙,便是空旷萧索的宫道。

    秦叙跟在太子派来领路的太监路旺身后,一路往宫门处走,心里还在想着接下来需要办的事。

    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想尽快抽空回去一趟,将秦松林和顾冬雪接来,虽然秦松林本身以及他身边的秦孝秦义等侍从都有不错的身手,路上的安全不成问题。

    只是他想到了顾冬雪,和爹一路走,虽然安全,但是爹毕竟是长辈,若是路上有什么不适或者有什么要求,妻子恐怕开不了口。

 第四百零七章:路遇

    还有一个顾信,虽然和自己练一年多的武,身体很康健,但是他毕竟只是个七岁的孩童,一路上也要多照顾着。

    只是自己暂时肯定无法抽开身,起码得再等上一个月。

    “奴才见过老夫人,二老夫人,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

    正走着,迎面撞上一行人,一个太监弓着腰走在前面领着路,后面跟着两位老夫人,一位已经是满头银丝,一位头发也是花白,两位老夫人身边跟了三位少女,大的大概有十八九岁,小的两个年龄倒是差不多,都是十五六岁的模样。

    路旺一看到她们,便立即躬身行礼,利索的请着安。

    那满头银丝的老夫人看了秦叙和路旺一眼,抬手道:“快起来吧,旺公公这是去哪里啊?”

    路旺立刻给她们介绍秦叙,“这位是秦叙秦大人,原宁北卫守备,现宁京卫守备,太子殿下召秦大人进宫议事,现在命奴才送秦大人出宫。”

    又对秦叙介绍道:“秦大人,这几位是承恩候府的老夫人,二老夫人,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

    秦叙拱手为礼,“见过肖老夫人,二老夫人,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

    肖老夫人用一双满含睿智和沧桑的双眼仔细打量着秦叙,见他身材修长,身姿笔挺,站在那里如一杆标枪般,长眉入鬓,眼神深邃有神,俊美不凡,好一个翩翩如玉公子。

    这样一个人,竟然不是坐在书桌前挥毫泼墨的书中才子,反而是拥有一身高超武艺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的武将,实在令人诧异之余,又忍不住欣赏。

    “秦大人威名可是从望青城传到京城了,今日一见,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如此少年英雄,让我这年过花甲的老太太都看迷了眼。”

    肖老夫人笑呵呵的道,语气颇为轻松的打趣道。

    倒让秦叙微微一愣,不过他还是拱了拱手,语气平静的道:“老夫人过誉。”

    旁边的肖二老夫人也是眯着眼仔细的打量着秦叙,她虽一句话没说,可是她的眼神却比肖老夫人要明显许多,锐利许多。

    以秦叙的警觉,自然能够分清两位老夫人打量自己的眼神虽然看似相同,实则他能够很明显的感到肖老夫人的眼神是纯粹的欣赏,而肖二老夫人的眼神却似乎带着探究以及待价而沽的意味,是含着某种算计的。

    至于旁边的肖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她们正是怀春少女,见到秦叙这样一个无论外表还是气质都上佳的男子站在自己面前,自然不免多看了几眼。

    特别是肖四姑娘,在秦叙与肖老夫人说话期间,抬头低头间已经看了他不止十眼。

    秦叙微微蹙了眉头,这种事他在望青城并非没有遇到过,那时他拒绝的利落,并没有人能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

    只是来到京城,处处都是贵人,他并不想招惹这些麻烦,他并不是没经过世事的二愣子,自然知道权势这东西有多厉害。

    他自然是不怕的,可是他还有妻子,他想到了顾冬雪的身世,她本就对此有所芥蒂,一旦出现其它情况,他怕她会缩的更彻底。

    现在一想,自己准备留在京城是不是错了。

    只是世事总是变幻莫测,他也只能顺势而为。

    “秦大人太过谦虚了,我可知道就连我们候府的世子衍哥儿都对秦大人赞不绝口,言及自己不如秦大人良多。”

    秦叙应付了一句,本想开口告辞,却没料到肖二老夫人忽然开口赞道,“我老婆子最喜欢年轻又有本事的后生了,就像秦大人这样的,看的就让人欣喜,秦大人现在就在京城了,大嫂,我们可以让衍哥儿邀请秦大人进府作客,也让我们家那几只皮猴看看人家,学学人家,你说我这主意好不好?”

    肖老夫人笑呵呵的点头,“自然是极好的,就不知秦大人有没有这个空闲?”

    秦叙拱了拱手道:“太子殿下刚刚命在下去宁京卫上任,这一时之间,恐难成行。”

    他这话倒是不假,肖二老夫人似乎有些不悦,想要说什么,肖老夫人已笑道:“差事为重,我们这也不是着急的事,等你忙完这段时间,我让衍哥儿去邀你。”

    肖老夫人已经说到这地步了,秦叙自不好再推辞,他点点头,“老夫人厚爱,到时我若得空,一定前去贵府拜访。”

    “那就这么说定了。”肖老夫人似乎很高兴。

    与秦叙分别后,肖家一一行人往皇后所居坤宁宫走去。

    肖二老夫人问肖老夫人,“大嫂,你觉的这秦大人怎么样?”

    肖老夫人抬眼瞅了妯娌一眼,她知道自己这位二弟妹打的是什么主意,只是……肖老夫人叹了口气,她觉的她这一次恐怕又要失望了。

    不过她还是回答道:“英姿飒飒,俊美不凡,年纪轻轻有那样一身惊人的功夫,又得了太子的青眼,为人更是不卑不亢,此子以后成就不凡,将大有作为。”

    听到肖老夫人对秦叙的评价,肖二老夫人似乎很满意,她不由的点点头,“大嫂眼光一向很好,你既然这么说了,那这位秦大人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肖老夫人扭头看了肖二老夫人一眼,“二弟妹,你想做什么?”

    肖二老夫人隐晦的看了扶着她胳膊的肖四姑娘,没有立即回答肖老夫人的话,只道:“马上就到坤宁宫了,先不说这个,娘娘好不容易缓了过来,我们去陪她说些开心的话,总要将这关迈过去才行。”

    听到肖二老夫人这话,肖老夫人沉默了下来,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坤宁宫内,皇后娘娘歪坐在软榻上,先太子去世,她也去了半条命,重病了一场,好在他还有小儿子和大女儿。

    先太子又留下了明芳郡主,先太子妃同样悲痛成疾,到现在还躺在榻上不得起身,又哪有心力来照顾女儿。

    不过也正因为皇后还拥有这些,这段时间她的身体倒也渐渐好了,不用再卧床了,只是病了那么久,即使起身了,却没有多大力气,每天随意走走,便歪在软榻上休息。

 第四百零八章:打算

    招小辈或者宫外的亲朋好友进宫来说说话,也能舒缓她的心情,为这事,皇上还特意派了内侍去承恩候府,让承恩候府的老夫人带着晚辈进宫与皇后说说话,解解闷。

    肖老夫人一行人进坤宁宫的时候,皇后的长女玉宁公主和明芳郡主都在皇后身边陪着说话,明芳郡主刚刚两岁,正被皇后娘娘搂在怀里。

    “给皇后娘娘请安!”

    肖老夫人和肖二老夫人见到皇后,带着肖家三位姑娘就要跪下行礼。

    皇后连忙阻拦道:“母亲二婶,快别,这里没有外人,不用多礼,严嬷嬷,快扶两位老夫人坐下。”

    肖老夫人和肖二老夫人知道皇后的性子,并没有坚持跪下,而是从善如流的坐了下来。

    肖四姑娘肖五姑娘肖六姑娘则规规矩矩的行了大礼,“给皇后娘娘,给玉宁公主明芳郡主请安。”

    皇后娘娘和蔼的笑道:“快起来吧,今儿个你们表姐也回宫了,正好你们姐妹一起说说话。”

    肖家三位姑娘躬身应了“是”,便分别站到肖老夫人肖二老夫人身后。

    肖老夫人慈爱的看着皇后娘娘,笑道:“娘娘的气色好了许多,人看着也年轻了。”

    “母亲就取笑我。”皇后娘娘笑道语气却像是撒娇。

    玉宁公主笑道:“外祖母,你这话可是说到母后的心坎上了,母后心里肯定高兴的很。”

    皇后娘娘无奈道:“你这丫头,和你外祖母一起取笑你娘。”

    “母后,冤枉哪,我是真真觉的你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有我这么大的女儿。”

    玉宁公主娇笑道,又问伏在皇后娘娘怀里的明芳郡主,“明芳,你说皇祖母好不好看?”

    明芳郡主连一个盹都没打,极为顺溜的奶声奶气的接口道:“好看,皇祖母和姑姑都好看。”

    皇后娘娘笑道:“一个二个嘴里都像灌了蜜。”

    “哎哟,我怎么这么喜欢你这个小家伙啊,将你姑姑我也一起夸了。”

    玉宁公主一把抱过明芳郡主,“吧嗒”一声亲了一口。

    “小孩子心眼最明亮,郡主这么说了,那必定就是真的了。皇后娘娘和公主都是凤仪天成,自然让我们这些人看的目不转睛。”

    肖二老夫人笑着搭话道。

    皇后娘娘笑道:“我看今个不止玉宁和明芳吃了蜜,连母亲和二婶出门前也喝了蜜水吧?”

    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前所未有的温馨,这恐怕是自先太子去世之后皇后娘娘心情最好的一天了。

    “今天这么高兴?”

    正说着话,一道威严浑厚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皇上!”众人一惊,纷纷跪下行礼,皇后急着也要下榻行礼,被皇上一把拦了,“你身体刚好些,折腾这些做什么。”

    “都起来。”皇上拦了皇后,又让众人平身。

    “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皇上面带笑容的问道。

    玉宁公主就一五一十的将她们刚才说的话都告诉了皇上,末了又问道:“父皇,您说我们说的没错吧,母后看起来就是年轻。”

    皇上的目光停留在皇后面上,似乎在仔细的打量她,皇后撇了脸,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皇上,你就听那丫头胡说八道。”

    “朕觉的玉宁说的没错。”皇上一本正经的道。

    皇后满面绯红,“皇上也来调侃妾身,这里有她们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这才叫赏心悦目,让人目不暇接呢。”

    皇上的目光不由的就移到了肖家三位姑娘身上,没有说话,皇后就道:“皇上你看,然姐儿淑姐儿清姐儿都大了,您要不要给她们赐个婚,也让她们有些体面?”

    皇上眼神沉了沉,不过除了皇后,没有人发现。

    皇后暗自叹了一口气,她知道二婶的心思,也试着帮忙了,若是皇上这里一直过不去,她也无可奈何。

    “哦?”皇上神色未变,笑问:“三位姑娘都还没定亲?”

    肖老夫人忙回答道:“淑姐儿和清姐儿都有了人家。”

    也就是说年纪最大的肖四姑娘肖依然反而没个着落,这其中原因,在场的除了刚刚两岁的明芳郡主,人人都是心里有数的。

    “哦。”皇上点了点头,看了立在肖二老夫人身后的肖依然一眼,“不知二老夫人看中了哪家儿郎?”

    肖二老夫人本意是想等回去后打听清楚再来求皇后娘娘向皇上开口的,只是没想到她们今个碰巧就遇到了皇上,皇后娘娘就顺势开了口,她顿时有些骑虎难下,心里明白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还真不一定有机会了。

    那她的然姐儿就苦命死了。

    “这……”

    肖二老夫人有些犹豫,若是那位秦大人只是表面光怎么办?

    在先太子的丧礼上她就注意到了这位一直跟在太子身边的秦叙,也打听到了这位秦大人便是当初在宁北卫卫所的那一场比武中,打败了肖衍和魏直的那个青年小将。

    的确是一表人才,长的好,本事也大,年纪轻轻就是五品官了,还得了太子的青睐,这一切都符合,而更加符合也更让肖二老夫人满意的是,这位秦大人不是京中世家名门朝廷重臣家的公子。

    他只是从苦寒北地卫所上来的没有家世的青年武将,这便是最适合不过了。

    这几年,肖二老夫人即便不甘心,也渐渐明白了,她若是想为孙女谋个世家名门公子为婿,即便皇上能够保持沉默,那些世家也不会聘她的然姐儿为媳。

    即便有些人家并不知道那件往事,但是谁家娶媳妇不是左打听右观望,京中各大家族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一开始不知道,说不得就有亲戚知道,到时又是一场空。

    既如此,还不如找那些家世不显无法知道这件往事,或者是在那些外地进京科举,并考上了进士的年轻书生中寻找。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人,那也要薄有家资才行,虽然他们家必定会给然姐儿准备丰厚的嫁妆,但是没的让然姐儿拿嫁妆去养婆家那帮人的道理不是。

 第四百零九章:亲事

    只是肖依然实在运气不好,肖二老夫人千挑万选,选了在长宁十五年那场春闱中中了二榜进士,后又被分到翰林院做了庶吉士的二十多岁的青年杜志高,将其招为乘龙快婿。

    杜志高虽然不是京城名门世家和重臣家的公子,可是也不算是寒门进士,他父亲乃是余州的一名六品通判,余州富庶,在那里做官,即便是微末小官,家财也可能万贯。

    而更好的是,再怎么样,无论是杜志高本人,还是他那个在外地做通判的父亲,都够不上知道那件往事的层次。

    对于肖家来说,此事很适合。

    对于杜家来说,能够攀上承恩候府这门亲家,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

    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很快就定下了这门亲事,交换了庚贴,两个月后便准备成亲,毕竟肖依然年纪也不小了。

    肖家如火如荼的开始为肖四姑娘准备嫁妆。

    杜家也开始在京城购置宅子,置办成亲所需的一应物事。

    可是老天偏偏不随人愿,就在离婚期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候,那杜志高因自己将要娶亲,邀请了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僚喝酒,并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

    谁料因为太过高兴,喝的太多,从酒楼二楼下来的时候,摔下了楼梯,直接一摔没了。

    喜事变成丧事,肖依然自然嫁不成了。

    杜家失了儿子虽然悲痛万分,但是他们也不敢将这事推到肖家女儿身上,他们可不止这一个儿子,肖家是承恩候府,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是太子的外家,即便他们真的觉的是肖依然将自己的儿子克死的,这话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是一个字也不敢往外说的。

    更别提让肖依然为杜志高守望门寡了。

    因为这件事,本来就难嫁的肖依然更加不容易嫁出去了。

    肖二老夫人本来便有些花白的头发,这一年多来,白的更多了。

    后来她虽然也想以杜志高的标准再为肖依然择一个佳婿,只是合适的人选实在可遇而不可求。

    一直拖到长宁十七年,她都没有找到。

    直到先太子薨逝,现太子回京,在太子丧礼上看到秦叙,再一打听,肖二老夫人那颗低迷的心才终于活了过来。

    只是她的确打听了,但是因为前段时间忙着先太子的葬礼,她实在不好多打听,就怕被有心人知道了,拿这件事说事。

    现在离先太子去世也有三个月了,城中也恢复了喜乐声,皇后娘娘提了这事她实在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皇后娘娘见肖二老夫人犹犹豫豫的,有些奇怪,她还以为以她这位二婶的脾气,在那杜志高去世没多久,就应该为肖依然再寻良婿才是,却没料到到现在都还没有人选。

    肖二老夫人之前的确也看上了两个人选,只是终归算不上十全十美,她有些不甘心,若是没有秦叙的出现,今天皇上问了,肖二老夫人肯定便提了其中一人。

    可是现在有了更好的目标,肖二老夫人又怎么甘心退而求其次呢!

    皇上见肖二老夫人半天没有回答,正想说“既然没有人选,还谈什么赐婚?”

    她们这些人都知道,当今皇上虽然喜欢赐婚,但是并不指婚,都是各家选好了结亲的对象,再向皇上求旨的,即便如此,在一家求上门的时候,皇上还要将另一家宣进宫,亲口问一问对方同不同意结亲。

    他曾说过,自己不想成为后世史书上记载的乱点鸳鸯谱的皇上,结亲结的是两家之好,不仅关系到两个年轻人的一辈子,还关系到两个家族的关系。

    他若指婚指的不好,便是作孽,他可不想作孽。

    说实话,长宁帝的这一点,让朝廷内外多少世家名门和肱骨重臣暗自松了口气。

    肖二老夫人似乎看出了皇上的意思,忙道:“皇上恕罪,臣妾的确是看中了一名年轻人,只是尚未打听清楚,所以……所以暂时拿不定主意,臣妾斗胆恳请皇上,能否再……再宽宥一段时间。”

    肖二老夫人在皇上的眼神和气势下几乎无法说完心中所想,不过想到她的然姐儿,想到那个她看中的秦大人,她还是强压着心中的胆怯和忐忑,将自己的要求说了。

    “哦?原来是这样。”皇上轻轻的说道,语气非常平静,只有皇后知道,皇上这是极其不悦了。

    “那朕就等二老夫人打听清楚再说。”

    皇上很轻易的便同意了肖二老夫人的要求,也并没有问肖二老夫人要打听的人是谁。

    肖二老夫人高兴和庆幸于皇上的好说话,并没有听出皇上不同于一般时候的温和轻柔语气,更加因为胆怯,不敢直视天颜,又哪里能知道皇上面上的嘲讽不悦。

    就连肖依然自身也是高兴的,她自然知道自家祖母看中的是谁,她刚才恰巧碰到那人了,的确如祖母所言,玉树临风,俊美不凡,她甚至觉的祖母的形容尚不足以概括那人的风采姿仪。

    皇后暗自叹了口气,无论结果怎么样,她当着二婶的面开了口,成与不成,二叔一家总不能再拿此事去吵父母兄弟了。

    只是二婶到底看中的是谁?到现在还没有打听明白。

    要知道那杜志高去世也有小一年了,按说以二婶的性子早该打听清楚了才是。

    皇后有些疑惑,不过皇上在这里,她并没有多问,准备找个时间单独问母亲。

    “谨儿已将东宫的力量都接了过去,我看他适应尚好。”

    皇上对皇后道,“如此,慎儿也能安心了。”

    听到他说起先太子和现太子,皇后的面上渐渐涌起悲伤,殿上的其他人也都垂了头,一言不发。

    皇上帮皇后捋了捋头发,握住她的手道:“茵儿,慎儿已故,我现在已能平静的说起他了,我这里过去了,你那里也要过去,慎儿是个宽和善良的孩子,我们若是总是想着他,茶饭不思的,他……也不会安心的。”

    “茵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皇上这番话竟然没有自称“朕”,直接用的我,如此,反而更能直击皇后的心,她伏在皇上怀里,哽咽的点了点头。

    肖老夫人见帝后如此,暗暗松了口气。

 第四百一十章:信

    前面几个月,秦叙一直跟在太子身边,辅佐他接手东宫事务和操办先太子丧事,一直没有领实差。

    现在既然太子那边的事步入了正轨,又给他安排了官职,他自然是要去宁京卫报道的。

    回到了租住的宅子,秦叙将这件事和其他六人说了。

    萧胜的伤早已养好,因为这段时间太子事务繁忙,他初初被策为太子,虽然接手了东宫的人手,只是那些人他毕竟不熟悉,即使要用,也总得观察一段时间,也并不放心将重大的事情交给他们。

    要知道先太子可是中毒而亡,谁又能保证那下手之人不是这些人中的某一人或者某些人。

    所以太子要求他们留在京城,辅助他。

    对于太子的要求,他们自然不能反对。

    况且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能得到太子的看中,简直是祖坟冒青烟,又怎么可能反对。

    这其中,除了周还,其他人都愿意留在京城,周还也不是不愿意,而是要去信回去问周浩戎的意见,这也是太子的意思。

    七人中,萧胜和谭祥被安排去了护龙卫,做了八品的骁骑尉,和他们本来的官职一样。

    秦叙带着其他三人去了宁京卫,周还等待周浩戎的消息。

    对于他们这些人的任命,皇上自然是知道的,他们是护着太子从望青城平安回到京城的功臣,一路上损失了五十多个高手,这一路的艰难可想而知,不管皇上心里怎么想的,明面上的赏赐总要给的。

    更何况,自从安成候从北地回来之后,口中就经常出现“秦叙,秦广渊”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再加上《卫寅兵书》以及漫尘大师的关系,皇上虽然之前并没有见过秦叙,可是对这个人了解的已经足够了。

    那时他便想着要不要将这个年轻人调到京城来,只不过安成候道:“臣早就提了,不仅范远山一口拒绝了,秦叙自己也拒绝了,臣便没有强人所难。”

    当时皇上便想,安成候没有强人所难,难道我这个为君者还不如臣子,还能强人所难,此事便不了了之。

    现在太子要将他这几人留在京城,皇上也看到了秦叙,一见果真不负盛名,自然大手一挥同意了。

    “呵呵,好,好,不错。”

    秦叙站在京城外宁京卫之内,向宁京卫都统宋谦和报道,宋谦和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四人,满面笑容的连连点头。

    之前管峰等人关于可能会被排挤冷落的阴暗想法,完全不存在,宋谦和当场便给他们安排了营所和住处。

    每个人的官阶都是实至名归,没有只顶着名头没有实差的情况发生。

    “难道是我太小人了?”

    管峰喃喃自语道。

    已经在外面跑了一圈领了生活用品的沈航回道:“管大人,不是你太小人,是我们秦大人太大人了。”

    “此话怎讲?”郭展亦疑惑的问道。

    “秦大人一战成名,宁京卫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秦大人的威名,兵者尚武,他们知道秦大人来宁京卫任职,都兴奋好奇的紧,哪里还会为难。”

    沈航与有荣焉的答道。

    秦叙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笑道:“别忘了,还有太子的原因,这才是最主要的。”

    沈航忙点头,“对,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顾冬雪接到秦叙的信时,已到了八月中旬,没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她本来以为秦叙就该要回来了,毕竟太子三个月的孝期已过,他们的任务也早就完成了,却没料到谨王,应该说现在的太子将他们留在了京城。

    顾冬雪大吃一惊的模样,自然让青芽和阿豆疑惑,“少夫人,怎么了?是少爷有事吗?”

    “嗯,他要留在京城了,已经进了宁京卫当差。”

    顾冬雪经过最初的惊讶之后,倒平静了下来。

    她是知道秦叙有意调往京城的,而这个念头是在今年年初秦家来人送年礼的时候兴起的。

    管家丁山让秦叙帮着向秦松林传达秦家老太爷的话,秦老太爷要求今年秦松林必须要回京城平国公府。

    也是那时,秦叙和顾冬雪才知道原来秦松林便是平国公府那个一直在外游历有近二十年没有回去的嫡次子。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的同时,又觉的理所当然。

    以秦松林的修养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他出身于平国公府这样的高门显贵似乎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只是在顾冬雪这里,算是传说中的人物,竟然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还成了自己丈夫的父亲,自己的公公,这件事倒是让她有些感叹。

    顾冬雪虽然不知秦松林是怎么回应秦府管家的,但是秦叙回来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