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冬雪虽然不知秦松林是怎么回应秦府管家的,但是秦叙回来倒是跟她说了秦松林的打算。

    “爹离家二十余年,老太爷年事已高,这二十年来爹没有尽到孝顺之责,心里也有些歉疚,今次老太爷让管家传话,我看爹的意思想必不会拒绝回京,似乎还想在京中谋职。”

    秦松林虽然没有明言,但是话里已经透出这样的意思了。

    以秦叙的机敏,他自然知道自家老爹为何将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透露给他,无非是想让他有个准备,也拿个主意,是回京还是继续留在宁北卫中。

    以父子二人的本事,特别是秦叙的资历和功劳,并且还得了安成候宋谦和的青眼,想要在京城谋个官职应该不困难,即便不能做五品官,六品七品也无大碍,毕竟他还年轻,多磨练磨练也是好的,家里也不靠他的俸禄养家。

    那时秦叙便有了打算,秦松林养他二十年,如今他要回京,作为儿子,他自然是要跟随的。

    他也能看出秦松林的心思,他也是希望秦叙跟着自己回京的。

    而且漫尘大师也去了京城,他已经有所感觉,无论他跟不跟秦松林一起前往京城,他总归有一天是要去的。

    既如此,迟去不如早去。

    当然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他自也问过顾冬雪的意见和想法。

    京城啊?

    当时顾冬雪心里只有这三个字,兜兜转转终归要回到最初的地方了。

    她靠在他怀里,轻轻的道:“嫁夫随夫,夫君去哪里,我便一路追随。”

 第四百一十一章:准备

    “少爷留在京城做官了?那……那……”

    青芽有些紧张,有些忐忑,她想问问少爷留在京城了,少夫人怎么办?

    少爷会不会让少夫人留在望青城侍候老爷,毕竟很多人家都是这样,丈夫出外做官,将妻子留在家里侍候公婆,以全孝道。

    以前她听到这种事的时候,认为理所当然,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现在轮到她家少夫人了,她就觉的这种事真是太没有道理了。

    而且青芽也去过京城一次,去的时候坐着马车,是兴奋期待的,回来的时候被差役驱赶着,是恐惧茫然的,可是无论是去是回,她都能感到京城是那么的繁华,是望青城远远比不上的。

    人都说繁华容易迷眼,她家少爷虽然是那样一个光风霁月的君子,可是人都会变的,少夫人若是与少爷长期分离,这夫妻感情自然便会慢慢疏远起来,也许用不了多久,少爷便会在京城纳小,少夫人到如今,膝下尚没有一儿半女,以后的日子可就难了。

    青芽脑中纷纷扰扰的想了许多,越想便越担忧。

    正想着要不要提醒少夫人,就看到少夫人面带笑意的看着自己,一双清灵灵的大眼睛满是调侃和笑意。

    “少夫人?”青芽微囧,和少夫人说话时自己竟然走了神。

    顾冬雪笑问,“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青芽脸一红,这话该怎么开口啊?

    旁边的阿豆则取笑道:“青芽姐姐肯定是在想未来的姐夫了。”

    “你个死妮子!”青芽脸更红了,“就乱说,看我打你嘴!”

    说着便要伸手过来掌阿豆的嘴,阿豆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她一边咯咯笑一边躲开,又向顾冬雪求助,“少夫人快救我,你看青芽姐姐好厉害。”

    又对青芽道:“姐姐这么厉害,以后青芽姐夫有的受了。”

    此话一出,青芽更是羞恼不已,“你还说,你还说,少夫人,你看阿豆那张嘴。”

    顾冬雪慢悠悠的道:“以前还觉的阿豆是个锯嘴的葫芦,现在看来,这两年来阿豆进步很大。”

    “多谢少夫人夸赞。”阿豆也机灵,忙颠颠的就接了一句。

    青芽见顾冬雪都帮着阿豆,顿时偃旗息鼓了,不再追着阿豆要打她的嘴。

    “少夫人,奴婢是在担心……”

    “好了,我知道。”

    顾冬雪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丫鬟在想些什么,她摇了摇手中的信,笑道:“你不用担心,你们少爷说了,等他在京城安排好,便会回来接我们。”

    “那老爷?”青芽还有些不放心。

    “爹自然也要去京城的,他本就是京城人氏。”

    “老爷也回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青芽放心的道,如此少夫人留在望青城的最大理由便没了。

    顾冬雪却烦恼起来,她在望青城有两家点心铺,和一家书肆,她去了京城,这三家铺子不能也跟着去。

    而且如意点心铺的生意早已步入了正轨,运行良好,若是将它们收了,顾冬雪是舍不得的。

    还有书香斋,这并不只是自己一人的,自己也没有权利做任何处置。

    中秋节的时候,秦松林回来了,他也收到了秦叙的信,自然知道秦叙留在了京城。

    顾冬雪便想听一听秦松林的意见,秦松林道:“无论是庄子还是铺子,自然都可以留着,只要有放心的人打理,再安排一个忠心有能力的人统管,每年定期到京城交账交银子,很多大户人家本家住在京城,可是那生意遍布全国各地,若是都靠自己打理,哪里能够忙的过来。”

    顾冬雪知道是这么一个道理,只是她可不就是没有一个又忠心又有能力的人能够管理这一大摊子的事吗?

    秦松林似乎猜到了顾冬雪的心思,他呵呵笑道,“若是没有人手,我可以送你一个。”

    “那太好了,多谢爹。”顾冬雪回答的那叫一个顺溜,那叫一个打蛇随棍上。

    秦松林被她奇快无比又顺溜无比的回答弄的一愣,继而反应过来,自己这是上了顾冬雪的套,人家哪是不知道怎么安排庄子铺子,这明明就是拐着弯要人嘛?

    秦松林将身边的秦从给了顾冬雪,秦从原是秦家给他安排的人,一直跟在秦忠身后做事,之所以让他到顾冬雪这边来,既是因为他能力不错,管顾冬雪这一摊子事绰绰有余,更是因为他在望青城这边娶妻生子了,秦松林身边的人,最想留在望青城的人便是他。

    既然有这个条件,秦松林自然不会为难他,顺势而为让他们一家成了顾冬雪手下的人。

    人虽然是秦松林给的,顾冬雪也是放心的,但是还是考校了一番,发现秦从的确是个不错的管事人选,这才开始带着他去如意点心铺书香斋以及城外的庄子走了一遍。

    又对各处的管事介绍了秦从的身份,并告知他们一家要去京城,以后由秦从管理这一摊子的事。

    又将程大柱和绿蔓唤来,将自己要去京城的事和他们说了。

    “那铺面还要不要了?”程大柱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他前段时间通过牙行找到了一家比较满意的铺面,到这个月底前面那一家租期便到了,并不准备继续续约,牙行告诉他,若是有足够的银子,主人愿意直接将铺面卖给他们,并不一定要租。

    这几个月绿蔓也陆续的招来了三个绣娘,一切似乎都准备妥当了,可是现在顾冬雪要去京城,这铺子还能不能开的成真的很难说。

    顾冬雪之前虽然和秦叙讨论过可能要去京城,可是她哪里知道会这么快,还以为起码要个一两年呢,所以才准备要开秀坊的。

    顾冬雪对绿蔓和程大柱道:“我喊你们过来,就是要和你们说这事的。”

    顾冬雪看向绿蔓,“你若是还想开绣坊,我一样可以出本金。”

    顾冬雪知道,若是她不拿银子出来,即使绿蔓想要开绣坊,没有银子也是开不起来的。

    绿蔓眼珠转了转,忽然问道:“姑娘,你们什么时候上京?”

    顾冬雪微微一愣,“嗯,大概一个多月以后吧,具体时间我也说不准。”

    秦叙在宁京卫刚刚上任,他说等事情安置妥当再回来接他们,大概一个月以后回来,但是这其中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顾冬雪也说不定。

 第四百一十二章:之前

    “怎么了?你有什么想法?”顾冬雪看绿蔓的神色,心中微动,不由的问道。

    绿蔓笑道:“姑娘,不如你带我一起去京城。”

    绿蔓说完,颇为期待的看着顾冬雪,就像这件事她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一样。

    绿蔓早知道顾冬雪要去京城的消息并不奇怪,毕竟之前顾冬雪带着秦从去了如意点心铺,杨妈妈他们已经知道了,绿蔓自然知道了。

    “你要和我一起去京城,那小胡大夫怎么办?”顾冬雪问道,胡家的仁心医馆可是在望青城的。

    “我去京城,他自然也要去啊,还有爷爷,他有一位师兄以前一直在南焱之地,好像去年的时候去了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前几个月便写信让爷爷过去。

    因为我娘家在这里,所以爷爷一直拿不定主意,现在姑娘去了京城,我们一家正好跟着。”

    绿蔓笑嘻嘻的道,顾冬雪有些惊讶,“竟然有这么巧的事?”

    “可不是?”绿蔓道:“到时我们去京城开一家如意绣坊,那三名绣娘都是南方来的,手艺不错,即便不能挣大钱,挣些小钱应该还是可以的。”

    “如此自然很好。”顾冬雪也很高兴。

    虽然她生于京城,也有一半的童年时期长于京城,但是说实话,对于京城,她是陌生的,多一个熟悉的人一同前去,自然只有好的,而没有坏的。

    不用几天,顾冬雪便会知道能够陪着她一起去京城的并不止绿蔓一人,而且还会比她去的更早。

    顾冬雪又看向程大柱,程大柱憨笑道:“姑娘,我们一家就在望青城帮您守着点心铺。”

    他现在有家有子,很满足。

    六月中旬,绿草为他生了一个六斤二两重的儿子,母子均安。

    顾冬雪早从杨妈妈那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此时再听程大柱的话,并没有惊讶,点点头道:“这样也好。”

    说到如意点心铺,顾冬雪想起了之前问过碧烟的意见,她是想和自己一起去京城的。

    想到这里,顾冬雪便对程大柱道:“舒能若是可以的话,你让他去接手碧烟管新铺子,碧烟要和我一起上京。”

    对这个吩咐,程大柱并没有异议,舒能机灵又不失诚实,的确是个不错的伙计,虽然从伙计直接提为掌柜的,有些突兀,但是什么事都有第一次。

    至于书香斋,有龚掌柜和顾怀香在,顾冬雪倒是并不用多费心神,反正铺子开了这么长时间,她所过问的事情也并不多。

    何况现在还有秦从监管着,就更不用多担心了。

    顾冬雪本还想着去林家一趟,将自己将要去京城的事跟汤明惠说一声,以后书香斋便要她多关注了。

    却没料到,没等她抽出空去林家,汤明惠却主动上门了,还抱了舒姐儿一起过来。

    顾冬雪先逗弄了舒姐儿一番,这才笑道:“我正准备这几天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倒先来了。”

    “哦?”汤明惠有些惊讶,“你知道我要去京城了?”

    汤明惠这话倒让顾冬雪有些吃惊,她问道:“惠姐儿,你是说你要去京城?是林大人的调令下来了?”

    之前汤明惠便告诉过她,顾维桢的外祖刘家在帮林英俊活动,很有可能在年初的时候就能将林英俊调往京城,只是后来不是说事情有变,时机不对吗?

    汤明惠见顾冬雪的神色,知道是自己猜错了,“你不是因为这件事要找我的?”

    顾冬雪便将秦叙就在京城,又来信说不日便要回来接自己上京的事情告诉了汤明惠。

    “这么说,你们一家也要去京城了?”顾冬雪惊讶过后,便也高兴起来,“这样我们又可以在京城相聚了,还有棠姐儿佳姐儿,说到棠姐儿,她应该生产了吧?也不知生的是男是女?”

    “等我们去了不就知道了,最重要的是见面礼要准备好。”汤明惠笑着道,一开始她对于离开生活十几年的望青城,前往那个陌生的京城是很抵抗的。

    只是嫁夫随夫,婆家一家人都要去京城,她万没有理由留在望青城的。

    丈夫的妾室顾维桢生于京城长于京城,还有那么一个强有力的外家,汤明惠夫君和婆婆又因为刘家帮忙的缘故,对顾维桢很是厚待看重,甚至隐隐有凌驾在她这个正室之上的意思,如此,汤明惠又怎能不抵抗不忐忑?

    只是她别无选择。

    现在得知顾冬雪也要上京,虽然不能解了她的烦忧,但总归让她心情好了许多,连笑容也灿烂了许多,“我们两家要是能赶在一起,结伴上京就好了,路上还有个照应。”

    对此,顾冬雪自然也是想的,只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她们两个能做主的。

    林英俊不知何时启程,秦叙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顾冬雪对这件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顾冬雪便在整理打包以及与望青城的熟人告别中度过。

    今年是秋闱之年,此时成绩已经出来了,顾冬雪的熟人中并没有参加秋闱的人家,倒是有个不算熟人的人,那便是金斐成。

    她去范家与王氏告别的时候,王氏还在坐月子,她在八月初的时候生了个儿子,成亲几年,终于有了儿子,范家嫡支有了后,这个月子王氏自然做的舒心又满足,人都胖了一圈。

    王氏虽然在做月子,可是对外面的消息可是一点也不闭塞,反正比顾冬雪知道的要多。

    顾冬雪一到,丫鬟上了茶,二人寒暄了几句,王氏知道她的来意,便道:“我这情况,也不知到时能不能送你,若是不能,你可不能见怪。”

    顾冬雪知道王氏说的是玩笑话,可是她还是噘着嘴佯装生气道:“王姐姐说的什么话,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还非要把坐月子的人拉起来给我送行,我有那么大的脸吗?”

    “好了,是我的不是。”

    王氏忙笑着安抚道,又道:“今年秋闱,金家大公子中了举,你可知道,听说他也要上京,赶明年的春闱,听说要和林家人一起结伴而行。”

    “中举了?”

    顾冬雪倒是有些惊讶,这万家和金家都是行伍之家,没想到家里的两个儿子都是年纪轻轻就中了举,顾冬雪想到金斐成的亲娘万氏是万家的女儿,莫非这万家人就是有读书的天赋?

 第四百一十三章:安慰

    这样说似乎也不对,据说万家的大公子二公子也曾试图走读书科举的道路,只是二人在读书上都没有天分只得弃文从武。

    顾冬雪只微微表示了惊讶,便没有再对这件事表示特别的关心,说到底,金斐成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顶多算是认识的人罢了,现在二人皆已成亲,那些往事就更不需多说了。

    “嗯,听说排名还挺靠前的。”王氏道。

    听到王氏说到金斐成,顾冬雪忽然想起了黄二公子,裴贤的相公,他似乎也是要参加今年的秋闱。

    只不过她在苍城考试,也不知考的怎么样,有没有中举。

    “要说起来,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才学都不错,万三公子考了个头名解元,金大公子也排名靠前。”

    王氏笑着与顾冬雪聊天,顾冬雪见她的表情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不由的问道:“王姐姐,有什么不对吗?”

    “你开了书肆,还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王氏伸出食指点了顾冬雪的额头一下,笑着嗔道。

    顾冬雪一愣,脑中转了转,立刻反应过来王氏是什么意思。

    北地书生少,读书氛围不浓,先头几年,就连常用的科举所用书籍都不好买,更何谈其它一些辅助书籍,以及历年科考试题了。

    不说与读书气息浓厚,学子又多的南方比,就连与通城比,也是有所不足的。

    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能够中举,并且一个中了头名解元,一个位列前茅,这其中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本事在,可是这本事实则也是有限的。

    有种因为其他人差才衬出他们好的感觉在里头,更像是矮子里面拔高个,鹤立鸡群。

    一旦去了京城,从全国各地涌过来的学子将如过江之鲫,不但多,且才学不凡的也不少,更不乏久负盛名的才子们。

    如此一来,……

    “这样说,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在明年的春闱中,或许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顾冬雪问道。

    王氏笑道:“这可说不定,毕竟科举考的除了才学,也有运道,但是我想我们望青城那位牡丹公子心心念念的一甲恐怕很难实现。

    连中三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连中三元?顾冬雪知道万三公子乡试的时候中了解元。

    “说不定真有运气逆天的时候呢?”

    顾冬雪笑道,她想到了万氏和管峰曾经说过的话,万家,不,应该说万夫人可早就认定万三公子非状元莫属了。

    “对了,”王氏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样,“你知道林大人为何能调往京城吗?”

    “应该是因为刘家的关系。”对这一点,顾冬雪倒是并不怀疑。

    王氏点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楚将军帮了忙呢。”

    顾冬雪见王氏蹙着眉,似乎在想些什么,等了一会,王氏才道:“顾妹妹,我们关系好,我才告诉你的。”

    顾冬雪见王氏严肃的模样,知道她要说的定是与自己有关的重事,忙点点头。

    王氏道:“具体的我也不明白,我也是听相公说的。

    好像因为你那位三姐姐之前四处打听当年你们几家抄家流放的事由,犯了什么忌讳,她相公冯大人不仅受了军棍,还降了职。

    就连周大人也被我公公给骂了一顿,说他没管好家里,甚至卫所马房管事也被训了一顿。

    好像都因为此事。”

    “那管事是不是姓陈,叫陈二牛?”顾冬雪立即问道。

    王氏摇摇头,“名字我不知道,应该是娶了你二姐姐那个马房管事。”

    陈二牛自从去年的时候,因为马匹中毒时候,反应迅速立了功,后来事情解决后,便被提了管事之职。

    “王姐姐,你知道这事为什么不能打听吗?”顾冬雪虽然迷迷糊糊的知道原因,但是并不十分清楚。

    王氏道:“这里面的确有事,但是应该不算大,否则那些胡乱打听的怎么就只是训斥降职,若是了不得的大事,说不得连性命都难保。”

    王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她和范大公子共同讨论的结果,不过她还是提醒道:“顾妹妹,即使如此,你还是不要插手为好,我公公既然这么做了,必定有他的道理,说不得……”

    王氏指了指头顶,顾冬雪知道她说的是皇上的命令。

    对此,顾冬雪也是这么想的。

    “多谢王姐姐的提醒,我记得了。”

    她很承王氏的情。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稳重的,我也只是多一句嘴罢了。”王氏笑道。

    二人正说着话,一直睡在王氏身边的小婴儿醒了,没给她们反应的时间,直接哇哇大哭了起来。

    二人的心神一下子便被大哭不止的小婴儿吸引了过去。

    王氏连忙将襁褓中的儿子抱起来,“不哭不哭,我们辉哥儿不哭哦。”不停的哄了起来。

    又叫奶娘进来,“快看看,是饿了还是尿了?”

    圆圆胖胖的奶娘小心翼翼的将孩子接了过去,换了尿片,又喂了一遍,才将孩子送了过来。

    吃饱喝足的小婴儿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四处乱看,顾冬雪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清自己,不过还是很有兴致的逗弄了好一会儿,傻兮兮的说些小婴儿根本听不懂的话。

    王氏看顾冬雪的模样,便知道她很喜欢孩子。

    自己也是乱想了,哪个成过亲的女子不喜欢孩子,不想自己生下一儿半女的。

    “我成亲好几年,一直没个孩子,虽然婆婆和相公一直没说什么,可是自己就是急得不行,总是往最坏处想,总想着若是我一辈子都无所出怎么办,又想着若是相公没了耐心,索性找别的女子生怎么办,越想越烦恼,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小家伙,那些烦恼顿时一扫而空。

    现在想想,之前真是杞人忧天了,只要缘分到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王氏笑眯眯的道,顾冬雪知道她这话是对自己说的,是在宽自己的心。

    顾冬雪灿然一笑,“王姐姐说的是,活着最不需要的便是杞人忧天,否则哪有快活的时候,我可不是亏待自己的人。”

    “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福的。”

 第四百一十四章:魏家

    王氏笑道,看怀里的孩子要睡不睡的模样,知道他这是又想睡了,忙轻轻的哄了起来,等孩子睡熟,将他放到床上,这才若有所思的对顾冬雪道:“你去了京城,若是方便的话,能不能去帮我看一下魏敏?”

    “魏敏?”

    顾冬雪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王氏看了她一眼,“你离京城也有许多年,说起来魏家与你应该是转折亲。”

    王氏这么一提醒,顾冬雪倒是想起来这名字的主人到底是谁了。

    “王姐姐说的是我舅母娘家的那个魏家?”

    顾冬雪有些惊讶,王氏竟然与他家有交情,还让自己去见魏家姑娘。

    “王姐姐与魏姑娘以前关系很好?”顾冬雪问道。

    王氏叹了口气,“还记得我曾经与你说过顾维桢心性狠毒吗?”

    顾冬雪点头,“莫非与这位魏姑娘有关?”

    “这事在京城世家中并不是秘密,你去了京城,想必不多久也会知道,我也不瞒你了。魏大人是原国子监祭酒,正四品的官职。

    在京城中虽然不算什么高官,可其学识过人,门下学生众多,且很多学生都在各地身居要职,魏家上面几代又都是读书人,魏敏的祖父曾经官拜正二品刑部左侍郎,只不过已经去世十来年了,魏家在京城算是不错的清贵人家。”

    王氏所说的这些顾冬雪都是知道的,正因为魏家清贵,当初她舅舅才会娶了舅母,外祖父是大学士,李家与魏家家世相当,舅舅和舅母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魏家和刘家有意结亲,两家也交换了信物,基本上可以说是定下了亲事。

    说的便是刘大公子刘江波与敏姐儿之间的亲事,只是因为当初敏姐儿还未及笄,本来等着敏姐儿一及笄,两家便将亲事提上日程。谁料,就在敏姐儿及笄那一年,魏大人身染重病,病来如山倒,就那么去了。

    魏夫人与魏大人伉俪情深,魏大人去了没到一个月,忧思过盛,再加上她原本身体就不好,所以也跟着去了。

    父母孝期一守便是三年,三年孝期一过,敏姐儿也十八了,按说刘家和魏家早有约定,敏姐儿孝期一过,就应该给刘大公子和敏姐儿定亲。

    刘家也的确这么像是准备这么做。”

    顾冬雪知道王氏既然这么说,也就代表着刘家终归没有这么做。

    顾冬雪等着王氏的下文。

    王氏叹了口气,面含薄怒,“哪里知道刘家是那样的人家,他们看魏大人去了,家里只剩下魏大公子和敏姐儿两个,魏家门庭配不上刘家了,便打定主意想要悔了这门亲,只是他们又要名声,不想担背信弃义的名声。

    所以他们使了一技,将敏姐儿请去刘家作客,还宴请了京城许多世家的姑娘夫人一起来家里赏花听戏。

    谁料,就在敏姐儿衣裳被丫鬟倒茶不小心洒了茶水上去,准备去净房更衣的时候,被人看到与那天去刘家唱戏的小生一起在净房里。

    敏姐儿虽然只除了外衣,但是对于女子而言,名声却是没了。

    如此,刘家这亲退的自然义正言辞理所当然。”

    “这里面有大姐姐的事?”

    “这个主意便是顾维桢出的。”王氏很肯定的道。

    “这……王姐姐是怎么知道的?”顾冬雪疑惑。

    “刘三姑娘说的,事后,顾维桢与刘老夫人说起了这事,刘老夫人还夸顾维桢聪明果敢。”

    聪明果敢这么正面的词用在顾维桢身上,简直玷污了它。

    王氏说着,又道:“刘三姑娘和敏姐儿关系不错,与我关系也好,她是刘家二房的嫡长女,因为其母不得刘老夫人喜爱,所以刘老夫人对她也只是个面子情,并不怎么喜爱这个孙女。

    她一听到这事,便立刻告诉了我们,只是即使知道,我们又能如何,敏姐儿的名声已经没了,我们又没有证据,那小生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大姐姐为何要这样做?她与魏姑娘有什么仇怨?”

    顾维桢的确狠毒,可是若是与她自己没有关系的事,她何必要沾手,弄不好还会惹一身腥。

    王氏“哼”了一声,方道:“那时刘大公子是顾大姑娘选定的夫婿。”

    “啊?”顾冬雪惊讶,“她不是看上了马大公子,怎么又……”

    “马大公子?哪个马家?”王氏蹙眉。

    “大理寺卿马家。”顾冬雪道,她并没有说她与马大公子之间曾有过口头婚约之事。

    王氏回忆了一下,方道:“并没有什么印象,那位马大公子后来是不是做了什么特别出彩的事?”

    一下子便问到点子上了。

    王氏这样说,顾冬雪心里也渐渐有了计较。

    “他是长宁十五年的榜眼。”顾冬雪回答道。

    “我说呢,敏姐儿及笄那年是长宁十年,她守了三年孝,去参加刘家宴席的时候是长宁十三年,那时马大公子尚不是榜眼。”

    王氏语带嘲讽的道。

    顾冬雪在王氏提醒的时候便想到了这其中的关键,敢情顾维桢这是骑驴找马啊。

    “那魏姑娘后来怎么样?嫁人了没?”顾冬雪问道。

    按照王氏的说法,魏敏十五岁时父母双亡,守孝三年,十八岁时参加刘家宴会,那时是长宁十三年,今年是长宁十七年,也就是说如今魏敏也有二十二岁了,这个年龄早就该嫁人了。

    本朝女子出嫁年龄虽然比前朝十四五岁就嫁人的风俗要晚,但是大部分女子都会在十七八岁时出嫁,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岁。

    王氏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所以说刘家恶毒,他们算计敏姐儿,还请了京城很多名门世家的女眷一起过去参加宴会,敏姐儿和戏子相约净房幽会这件事在京城稍有名望的人家中几乎传了个遍。

    即使先前不知此事的,稍一打听,也很轻易的便能打听到。

    否则,即便魏大人不在了,凭着魏大公子如今的官位和成就名声,敏姐儿即使不能嫁入世家名门,找个家风清正小有资产的读书人家做夫家,还是很容易的。”

    王氏说着,又问顾冬雪,“你知道魏大公子吧,他去年也跟着安成候肖世子一起来宁北卫参加了比武,虽然败给了广渊,但是听相公说,他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