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玉梦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却只当他是在笑话自己,愈加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良久才鼓起勇气看他一眼,只见那英俊的面庞在月光下美得仿佛透明,不禁霎时怔住。这一路风尘仆仆,昔日高高在上的皇族都已不复往昔的优雅,唯有他依旧仪容秀整,风度翩翩,宛如玉树临风,皎然出尘。一直以来,她都是很惧怕这位主人的,可是一路上他对她这样好,总是问她累不累、渴不渴,态度那么温和,就像是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
  茉儿心中微酸,心想自己若真有一位这么好的父亲,此生便也无憾了。
  思绪起伏,目光却还一直停留在他的脸上。
  李琦忽然轻咳一声,问她:“还没看够么?”
  “啊?我……”茉儿顿时慌了神,双颊飞红,低下头没话找话,“奴婢只是在想,殿下……殿下一定很挂念王妃吧?”
  “是啊。”李琦叹息着点了点头,“我真的很后悔,昨天为什么不带她一起入宫。她腹中还有孩子呢,现在世道这么乱,一个人走实在是太危险了。”
  茉儿连忙安慰道:“王妃武功那么厉害,就算叛军来了也肯定打不过她的。”
  “对,紫芝那么厉害,没有人能打得过她。”
  他一笑,仰首望向天上灿烂星河,心中却是暗叹:紫芝啊紫芝,你现在到底在哪里呢?
  
  ☆、第246章 倾国(上)
  
  这一夜,杨玉环亦是辗转难眠。
  昨晚还睡在含凉殿弥漫幽香的锦绣帷幄之中,今夜却只能栖身于这破败的驿站内,冷硬的床榻,潮湿的被褥,恼人的蚊虫在耳边嗡嗡乱叫,巨大的落差让她实在难以接受。多年来居于深宫,九重宫阙之外的事她几乎一无所知,根本想不明白繁荣强盛的大唐帝国为何会突然变得这般不堪一击。她有些烦闷地翻了个身,却见睡在一旁的皇帝李隆基也已醒来,睡眼朦胧地看着她问:“玉环,还没睡着吗?”
  杨玉环歉疚地一笑,轻声问:“是我吵醒陛下了么?”
  李隆基摇摇头,怜惜地揽过她的肩说:“让你住在这样的地方,玉环,真是委屈你了。”
  “我们住的已经是最好的一间了,又怎能说委屈呢?”杨玉环挥手赶走盘旋在眼前的一只蚊子,不禁微微苦笑,“陛下快睡吧,明日一早还要继续赶路呢。”
  李隆基嘴唇微动,似乎是想说些话来安慰她,却终究不知该如何开口,想了想只得作罢,须臾,便又疲惫地沉沉睡去。杨玉环更加忧郁地翻了个身,也不知怎么,忽然想起自己十七岁初为人妇的那一晚,欢爱过后她亦是难以入眠,年少俊美的十八郎温柔地揽她入怀,与她一起许下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至死不渝,愿与君生生世世为夫妇……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的山盟海誓早已支离破碎,为何此时的她还能记得那样清晰?眸中忽然泛起一层水雾,她抬手揉了揉眼睛,却见侍女红桃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走过来半跪在榻前,在她掌心匆匆写下两个字:十八。
  杨玉环怔了一下,随即用口型无声地问她:“寿王?”
  红桃点点头,然后一脸焦急地伸手指了指门外,示意她赶快随自己出去。
  杨玉环会意,见身侧的李隆基已经熟睡,便悄悄披衣起身随她出门。
  残月西坠,晓星未沉,黎明前的夜显得愈加黑暗。主婢二人一路匆匆而行,直到走出驿站,才见一位清俊的紫袍男子负手立于月下,眉心微锁,似乎满怀心事。一见到那熟悉的身影,杨玉环只觉心中蓦地一阵颤栗,喃喃唤他:“十八郎……”
  李瑁侧首看向她,唇角不自觉地扬起温暖的弧度,眼眸清亮,仿佛盛满了月光。
  十八郎……已经多久没听她这样亲密地唤自己了?
  只为这一声轻唤,便是让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啊……
  “玉环,你终于来了。”李瑁快步向她走近,亦没有如往常般恭谨地尊称她为贵妃娘娘,“我刚才起夜时无意中听到,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几个部下正商议着要诛杀奸相杨国忠,估计明天一早就要动手。杨国忠这些年来祸乱朝纲,所作所为虽与你并无关系,但杨家人一旦出事,那些禁军将士难免会把矛头指向你,到时候局面一乱,只怕连父皇都无法控制。玉环,不如现在就赶紧趁夜离开吧,我带你走。”
  “什么?”杨玉环闻言惊诧不已,“他们……他们这样做不是谋反么?你既知道此事,为何不告知陛下?”
  “告诉父皇又能如何?”李瑁微微苦笑,竭力想让她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随行的禁军将士都是陈玄礼的部下,你以为只靠父皇和几名文臣宦官就能压得住他们么?相反,父皇这一路上还得靠他们保全性命。将士们大多是长安人,抛下妻子儿女护驾西行本就十分不情愿,这一路上又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个怨声载道,对父皇这个落魄天子早已没有了敬畏之心。更何况,当初若非杨国忠为了一己私利捏造情报逼迫哥舒翰将军出关迎战,潼关也不至于那么快失守。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国难当头,杨国忠的罪责不可推卸,若不杀他以谢天下,将士与万民的怨愤何以平息?杨国忠死不足惜,但是玉环,你现在必须走!”
  “走?”杨玉环却是凄然一笑,“现在兵荒马乱的,我一个弱女子又能去哪里?”
  “玉环,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李瑁有些急了,上前两步一把抓住她的手,“当然是我带你一起走!咱们可以离开中原,去西域,去东瀛,去北漠,去南洋,天下之大,总会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和你在一起。当年迫于父皇的威压我不得不放弃,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有危险,玉环,跟我走吧……”
  杨玉环痴痴地看着他,喃喃问道:“我们……一起走?”
  “对,一起走!”李瑁目光灼灼,仿佛这些年的隐忍全都在此刻爆发出来,“从今往后,你不再是贵妃,我亦不再是寿王。咱们隐姓埋名,只做这世间最平凡的一对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玉环,你说这样好不好?”
  杨玉环美眸含泪,几乎下意识地想要点头答应,然而转瞬间便已清醒过来,犹豫一下,终于还是轻轻摇了摇头。
  “不,不行的……”她把自己的手从他温暖的掌心抽离,目光悲伤而坚定,“那你的妻妾子女呢,他们怎么办?陛下找不到我们,只能迁怒于你我的家人。你可曾想过,我们这一走,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无辜枉死?”
  李瑁似有一刹那的动摇,却还是咬了咬牙说:“玉环,我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宁可抛弃所有,只要能护你周全。”
  “可是,我不能让你这样做。”杨玉环用衣袖抹去眼角泪水,冲他感激地一笑,“十八郎,你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玉环感激不尽。只可惜你我缘分已尽,如今我是陛下的贵妃,无论生死我都应该一直陪在他身边,不是吗?”
  陛下的贵妃……父皇的贵妃……
  曾经的他因年少而怯懦过一次,而现在,当他终于有勇气向命运和皇权抗争时,却已彻底失去了机会。
  李瑁心中一阵绞痛,最后一次低低唤她:“玉环……”
  “十八郎,珍重。”
  杨玉环对他温柔地一笑,然后匆匆转身离开,眼眸中充盈的泪水映着皎洁月光,那样澄净,那样悲伤。
  次日清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依旧率领禁军将士护驾西行,一切似乎并无异常,杨玉环不禁暗暗松了口气。日中时分,众人行至马嵬驿,禁军将士们忽然停下来嚷嚷着肚子饿,再也不肯往前走了。恰在此时,随皇帝一起从长安逃出来的二十几个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操着生硬的汉话说他们肚子饿,请大唐的宰相给他们食物。杨国忠苦恼不已,正不知该如何应对,忽听远处一群禁军将士扬声高呼:“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杀了他!”
  “杀了他!杀了那个奸相!”
  “杀——”
  将士们乱哄哄地一拥而上,有人率先张弓搭箭,一箭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杨国忠吓得险些尿了裤子,哆哆嗦嗦地一扬马鞭掉头就跑,不料刚一跑进驿站的西门,就被追上来的将士挥刀一阵乱砍,险些被剁成肉泥。
  “呸!”一个校尉冲着杨国忠的尸体啐了一口,把他的脑袋一刀割下来,示威般地挂在了驿站的大门上。
  “奸相伏诛了,杀啊——”
  将士们杀红了眼,随即又趁乱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以及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被这血淋淋的一幕吓破了胆,指着几个士兵颤颤巍巍地问:“你们……你们怎么敢杀害宰相?”话音未落,就已被狂躁的士兵乱刀砍死。另一位宰相韦见素也被打得头破血流,亏得有一位将领大喊一句:“不要伤了韦相公!”随即又出手相救,这才让他侥幸逃过一劫。
  鲜血四处飞溅,落在玉郎和茉儿稚嫩的小脸上,吓得两个孩子哇哇大哭。
  “不要看了。”李琦把两个小人儿揽在怀中,用手遮住那两双清澈的眸子,试图为他们挡住这满目的血腥,“别怕,有我在,不会让人伤到你们的。”
  两个孩子呜咽着缩在他怀里,紧紧抓住他的衣袖,仿佛这个人就是他们的一片天,有他在,他们就真的什么都不怕了。
  李隆基也被吓得不轻,忙亲自出面说了一大堆好话,劝将士们先各自歇息。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把这位落魄的老皇帝放在眼中了,将士们一个个梗着脖子,就是不肯放下手中染血的长刀。心知和这些粗蛮的武夫是讲不通道理的,李隆基无奈之下只得唤来高力士,疲惫地挥了挥手,吩咐道:“你去问问他们,到底要朕怎么样才能满意?”
  高力士领命而去,须臾回禀道:“陛下,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贵妃娘娘不宜再侍奉御前,希望陛下割恩正法。”
  “什么?”李隆基闻言犹如五雷轰顶,“他们……他们要朕处死玉环?”
  “是。”高力士深深一揖,“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李隆基身子一颤,眼前顿时一阵天旋地转,几乎委顿在地。
  “陛下!”高力士忙扶住他,眸中满是关切之色,“请陛下保重龙体!”
  李隆基勉强站稳身子,虚弱地开口:“你去告诉他们,朕自有处置。”
  寿王李瑁安静地站在人群中,看着凶神恶煞的将士请求赐死贵妃,眸光静如深潭,心底的悲怆却如浪潮般汹涌不息。那倾国倾城的丽色,令世间女子艳羡不已,于她而言却不啻为一种灾难。男人们犯下的错,为何最终却要让一个弱女子来承担?父皇竟然还口口声声地说爱她,当真是可悲,可笑……心潮起伏间,忽觉自己的衣袖被人轻轻扯了一下,李瑁侧首去看,见是刘国容,勉强笑了笑问:“容儿,怎么了?”
  刘国容将他引至僻静处,方才低低开口:“殿下此时难过也没有用,若是当真想救贵妃娘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办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瑁双眼一亮,惊喜道:“容儿,你有办法?”
  “不过是瞒天过海、偷天换日罢了。”刘国容浅笑颔首,清亮的眸子里却隐隐透出一抹哀伤,“贵妃娘娘久居深宫,禁军将士鲜有机会睹其真容,殿下不妨寻一位容貌相似的女子代替娘娘赴死,应该可以蒙混过关。如今局势这么乱,就算殿下带着娘娘远走高飞,陛下为求自保,也根本无暇顾及你们。”
  李瑁闪亮的眸光瞬间又黯淡下去,摇头叹道:“容儿,你说得轻松,可又有谁甘愿为别人赴死呢?”
  刘国容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我愿意。”
  
  ☆、第247章 倾国(下)
  
  李瑁惊异地看着眼前相伴多年的女子,脱口道:“容儿,你疯了?我虽然不想看到玉环无辜枉死,可也不能让你……”
  刘国容却微笑着摇头,平静地打断他的话:“殿下也知道,我自幼被迫服用一种奇药,虽能使武功突飞猛进,却也甚是伤身。正是因为这个,这些年来每每怀上身孕,无论我如何小心最后都保不住孩子。这几日每到夜半时分,我都觉得心口处剧痛难忍,频频呕出鲜血,想必已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容儿身世凄凉,这些年蒙殿下恩宠,才知道人生中原来还有幸福快乐。事已至此,容儿早去一天晚去一天都是一样的,只要殿下以后能有心爱之人陪在身边,容儿虽死无憾。”
  李瑁惊得双手冰凉,拉住她急急问道:“容儿,你身子不舒服怎么不告诉我呢?你我夜夜同眠,我居然都不知道你呕血,我、我真是……”
  刘国容低眉轻语:“殿下,容儿不想让你为我难过。”
  李瑁满心自责,握住她的手温言道:“你再忍耐一下,等咱们到了蜀地安定下来,我立刻请名医来为你诊治,不会有事的……”
  “殿下,没用的。”刘国容却是摇头,眼泪终于再也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在倚玉楼,服用过此药的前辈最多也活不过三十岁。殿下,容儿只是想最后为你做点什么,你待我那么好,我真的很感激……容儿知道,当初殿下之所以选择我,就是因为我与贵妃娘娘有几分相似,如果我换上娘娘的衣裳,那些禁军将士是不会发现的……”
  “不行,我不同意!”李瑁断然拒绝,温和的声音中有一种不容抗拒的坚定,“我承认,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对玉环忘情,但是容儿,你在我心里也一样很重要,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送命!病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治。我会一直陪着你,照顾你,想尽所有办法医好你。无论还有多少时间,你都要好好活着,不许再说这种傻话了,听到没有?”
  刘国容痴痴地含泪点头,哽咽道:“殿下虽一生显贵,可我知道你心里其实是苦的,如果能让你多一丝快乐,容儿又何惜自己的性命?殿下给了我这些年平安喜乐的生活,这是我唯一报答你的机会……”
  “如果没有你,我今后的人生又怎会有快乐可言?”李瑁没有再听她说下去,霸道地将她一把揽在怀中,低头轻喃,“容儿,如果你想让我幸福,就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永远陪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
  刚刚失去玉环的那段日子,他颓废消沉、夜夜买醉,眼前这个温柔美丽的女子给了他多少安慰。其实,容儿这一生又何尝不是苦多于乐?虽然他一直都想给她幸福,但这些年来她给予他的,显然要更多。对玉环的感情是年少初恋的刻骨铭心,美则美矣,却早已成为过往,如何比得上他与她携手走过的漫长岁月,相濡以沫,不弃不离。多年衾枕相伴,他对她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只是尚不自知罢了,直到今日,如果一定要让他在玉环和容儿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他不会再任由别人夺走自己的挚爱,哪怕这次的对手是死神。
  “容儿,答应我,永远不要轻言放弃生命,好吗?”
  “好。”刘国容展臂紧紧环抱住他的腰,泪眼朦胧,“十八郎,我答应你。”
  有他在,她又如何舍得离开人间呢?自己真的好傻好傻,这些年来只是感激他的恩,却忽略了他的情。原来与一个人真心相爱的感觉是如此美好,那样温暖踏实,不再害怕什么,也不必患得患失。
  十八郎,有生之年我一定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不让你孤独。
  今生得良人如此,夫复何求?
  。
  李隆基避开众人,走进一间斗室,一个人拄着手杖在窗前怅然伫立许久。
  窗外是一处小小的庭院,香风阵阵,鸟语声声,几只金闪闪的蝴蝶在花丛中比翼而飞,俨然是一对眷侣。也不知怎么,垂暮的大唐天子忽然开始羡慕起这小小的蝴蝶,至少它们还能双宿双。飞,而从今以后,自己却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人世间了。
  心,仿佛在滴血。
  早知今日,当初他绝不会一意孤行地从儿子身边强行夺走她;早知自己的爱恋只会给她带来灾难,他宁可一生远远观望,也不会把这朵雍容娇艳的盛世之花亲手采撷。可惜,现在一切都为时已晚。门外不断传来禁军将士烦躁不安的催促声,不达到目的,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身为皇帝,他曾无数次下旨赐死有罪的臣民,一颗心早已冷硬如铁,然而却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艰难。
  只要一想到她,那颗冰冷的帝王之心便会化成绕指柔。
  那是他今生最爱的女子啊,赐死她,他真的开不了这个口。
  哗变的禁军将士早已等得不耐烦,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失控,随行的官员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后路。众人商量一番,宰相韦见素的儿子、京兆司录韦谔率先走进那间斗室,向皇帝大胆进言:“如今众怒难犯,安危就在顷刻之间,还望陛下速决!”见李隆基不应,韦谔便跪地重重叩首,直到头破血流。
  李隆基无奈地看着死谏的臣子,低声叹息:“贵妃居于深宫,怎么会知道杨国忠谋反?”
  韦谔哪里肯听他为贵妃辩解,依旧叩头不止。
  高力士亦上前深深一揖:“请陛下忍痛割爱,以大局为重。”
  李隆基双眸蓦地燃起怒火,拂袖道:“朕是一个男人,怎能让自己的爱妃无辜牺牲……”
  “陛下,您还不明白吗?”高力士轻轻叹了口气,一番话直击要害,“臣也知道贵妃娘娘没有罪,但将士们既然已经杀了杨国忠,若贵妃娘娘还侍奉在陛下左右,他们如何能够安心?请陛下慎重考虑,只有将士们安心护驾,陛下这一路上才能平安啊!”
  李隆基痛苦地闭上眼睛,咬牙道:“朕宁可死了,也不能让玉环……”
  杨玉环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前,平静地开口:“陛下,您不能死,这万里河山还等着您去收复,黎民百姓还等着您打退叛军、光复大唐。臣妾一介女流,在世人看来与狐媚惑主的妲己、褒姒并无不同,不杀不足以谢天下。若牺牲臣妾一人就能平息众将士的怨愤,臣妾死而无憾!”说罢屈膝拜倒,朗声道:“请陛下赐臣妾一死。”
  李隆基忙上前几步搀扶她,泫然泪下:“玉环,是朕对不起你……朕知道,这些年其实你一点都不快乐,是朕不好,不应该强迫你……”
  “不是的,三郎。”杨玉环并不起身,只是抬眸对他微笑,“遇到你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其实我昨天晚上本来可以走的,但是我没有,我想留下来陪着你,无论是生是死,都要陪着你。”
  “玉环……”李隆基泣不成声,良久才艰难地转身,对高力士一字一句哑声说,“赐贵妃三尺白绫,于佛堂前自缢。”
  杨玉环依礼叩谢,然后摘下云鬓间的金钗递还给他,淡淡笑道:“请陛下保重。”
  那是她初去骊山之时,他在飞霜殿外的玉阶上亲手为她簪戴的。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吧。
  “我李隆基以大唐皇帝之名发誓,今生今世只钟爱杨玉环一人,两相欢爱,生死不渝。自今日起,朕愿与她共享这万里江山、锦绣天下,倾心厮守,直到百年。”
  昔日的海誓山盟言犹在耳,只可惜山河破碎,他与她的情不得不为这夭折的盛世殉葬。
  杨玉环缓缓起身,脱去华美的外袍,只着一袭素衣随高力士走向佛堂,洁白的裙裾随风飞扬,那风华万千倾国倾城的容光,直映得天地黯然失色。禁军将士也都停止了喧哗,意外地发现贵妃并不似寻常女子临死前那样哭闹,唇角甚至还带着一抹浅浅的笑,那样坦然而洒脱,不禁令人折服。
  走进佛堂之前,她又转头向远处的李瑁深深看了一眼,眸中光华流转,似有千言。
  滴答,滴答。
  她的最后一滴泪,静静落在了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
  李瑁定定地凝视她的背影,心中痛如刀绞,眼前渐渐被泪水模糊成一片。
  她的生命就这样如昙花般盛放后又凋谢,或许是因为太过纯洁美丽,所以注定不能在人间待太久,神要接她回到天上。
  
  ☆、第248章 山河
  
  死亡,到处都是死亡。
  紫芝策马离开长安那日,在闹哄哄的城门口看到了马绍嵇的尸体,他身上的锦衣已被人剥去,咽喉被利刃割断,想必是死于抢劫财物的暴民之手。这些年来他对盛王忠心不二,感情早已超过寻常主仆,紫芝甚至觉得,他以前之所以总是有意无意地针对自己,是因为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尽管如此,她还是和念奴一起把马绍嵇带到城外安葬,乱世之中,尽可能地让他有一个宁静的长眠之处。
  长安,长安,自此以后这座城便再无安宁之日了吧?
  离开前再度回望那巍峨的城楼,紫芝的眼眶瞬间湿润。
  因为皇帝和宰相临阵逃脱,帝京长安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完全没有抵抗,就被安禄山的叛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京兆尹崔光远投降得早,安禄山继续任命他为燕朝的京兆尹,另外任命燕朝中书令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命大将安思顺带兵进驻皇宫内苑、孙思哲统御关中诸将。孙思哲生性残忍嗜杀,一入长安便命人大肆搜捕未及逃走的李唐宗室、官员家眷以及藏匿宫外的宦官宫女,或是剖腹剜心,或是以棒敲杀,脑浆涂地,鲜血横流。其状惨不忍睹,时人有诗云——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生逢乱世,戎马当道,衣冠委地,王公贵戚尚且如此,寻常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紫芝和念奴虽平安逃出城外,却因一时慌乱走错了方向,非但没能追赶上御驾,反而遇上一支四处烧杀劫掠的叛军。那叛军将领是一个獐头鼠目的胡人,见二女貌美,便带着手下的士兵围上来肆意调戏,满口。淫词浪语。紫芝虽有武艺在身,却终究寡不敌众,挥剑刺伤几个凑上前来动手动脚的士兵,便带着念奴赶快策马逃离。
  “他娘的,这两个小娘们儿还真挺厉害!”一个士兵抹了一把脸上的血,痛得呲牙咧嘴,“尉迟都尉,咱们就这么算了?”
  见没占到便宜,那姓尉迟的胡人将领亦是又羞又怒,不禁大喝一声:“放箭!”
  “是!”众士兵兴奋地应声,刹那间箭矢齐发,铺天盖地。
  “念奴,小心!”紫芝将身子伏在马背上躲避箭雨,侧头一看,却见念奴身上已中了一箭,身子摇摇欲坠,险些从马鞍上滚落下来。紫芝忙一把将她拉上自己的马背,一边扬鞭疾驰,一边搂着她柔声安慰道:“念奴,你别怕,一会儿到了前面的镇子,咱们就能找家医馆给你治伤了。”
  念奴虚弱地轻轻“嗯”了一声,脸色苍白,全无血色。
  那一箭几乎贯穿了她单薄的身体,鲜血汩汩涌出,染红了她洁白的衣裳。紫芝拼了命地策马狂奔,专挑小路转了几个弯,终于将那群饿狼似的士兵甩掉了。念奴伤势太重,在马背上颠簸了一会儿,便觉自己全身的血似乎都已流尽,恍惚中一把抓住身边之人的胳膊,喃喃道:“紫芝,我要不行了……你停下来,我有话对你说……”
  紫芝心中沉痛,强抑住声音中的哽咽:“别胡说,马上就到了!”
  “真的……真的不行了……”念奴有气无力地垂下头,声音越来越虚弱,“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紫芝,我有事情要交代给你,很重要的事……”
  紫芝只得勒住马缰停下,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到路旁的树林中隐匿起来,含悲问道:“你说吧,什么事?”
  “紫芝,替我把这个给贺怀智……”念奴颤抖着摘下腕上戴的玉镯,一提到挚爱之人的名字,眸中满是泪水,“这是当初贵妃娘娘赐给我的,我戴了很多年……他看到这镯子,就像是看到我一样……贵妃娘娘本来都已经替我们安排好婚事了,可惜,我不能等着他来娶我了……陛下离开长安时一定也带上了他,紫芝,你见到他之后一定要替我告诉他,让他再寻一位温柔美丽的好女子,不要再等我了……只是,希望他也不要那么快忘了我,我一个人去黄泉路,真的好害怕……”
  紫芝收起那染血的玉镯,哽咽道:“念奴,你再坚持一下,我带你去医馆……”
  “不行了……”念奴无力地躺在她怀里,泪光闪闪,苍白如纸的脸上却忽然绽出一抹明媚的笑,“这兵荒马乱的,以后还不知要遭多少罪呢,现在走了也好……我念奴这一辈子活得虽不长,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遇到一个真心相爱的男子,还有你这么讲义气的朋友,真的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念奴……”紫芝泪流满面,紧紧握住她渐渐冰冷的手,仿佛是要把自己的体温传递给她,“念奴,我不许你走!你走了,我怎么办?”
  “紫芝,快走吧,不要管我……”念奴用尽最后的力气推她,气若游丝,“去找盛王殿下和玉郎,去吧……”
  “念奴……念奴!”紫芝痛哭失声,眼睁睁地看着她明媚的脸庞褪去最后一抹血色。
  伊人已逝,一缕芳魂无踪。
  有生以来,紫芝从未如此刻这般感到无力与悲伤,泪眼迷蒙中,多少年少时的往事骤然浮上心间——犹记得翠微殿的小屋里,两个正值豆蔻芳华的小宫女亲密地挤在一张床上说说笑笑,一边吃着烤甘薯,一边兴奋地聊起那位俊美倜傥的盛王殿下;身陷宫正司的大牢时,是这个女孩儿想尽办法把她救出来,抱着“劫后余生”的她又哭又笑;陪公主去月轮峰修道时,她们在白鹤观的庭院中一起放风筝,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两颗青春年少的心……在宫中为奴为婢,日子分明苦得很,可自从有念奴陪在身边,她便觉得心里甜丝丝的,整个世界都溢满了明亮的笑意。
  而现在,那个曾陪她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女子已经离开了人世。
  紫芝流着泪将她埋葬,最后看了一眼那宛然如生的容颜,然后静静地填土,心里痛得仿佛被刀剜去一块。对于男人来说,战争或许会给他们带来机遇和荣耀,但对于女子而言,得到的却永远只有离乱和痛苦。那姓尉迟的胡人将领终是不甘心舍弃美色,又带着手下的士兵急急追了上来。紫芝一见他们便目欲喷火,刹那间仿佛杀神附体,剑光流转间,尉迟都尉的头颅就已被她生生砍了下来。众士兵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草包,见这女子杀红了眼,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哇哇乱叫着四散逃命去了。
  “念奴,你看到了吗?我为你报仇了!”
  紫芝横剑跃马,一甩马鞭向前方疾驰而去,温热的夏风扑面而来,却怎么也吹不干她脸上的泪水。一路行来,只见沿途的村庄皆已被叛军洗劫一空,屋舍倾颓,尸横遍野,幸存的百姓流离失所,惶惶然不知该逃往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